田姓的辈分怎样排列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2收藏

田姓的辈分怎样排列的,第1张

我爷爷是山东菏泽田崇岩闯关东后又走西口,在山西临汾的一个村定了居,我家还有田氏家谱,爷爷是崇字辈,爸爸是德字辈,我是敬字辈,儿子是永字辈的,我看过家谱的辈分排列,记不全了,不过家谱都有记载的

  田姓是一个非常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主要起源于官位、姚姓与妫姓、地名、芈姓、姬姓等。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田姓的源出介绍,希望你喜欢。

  田姓起源

 1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田仆,是西周初期设置的官位,与田地农耕无关,而是专职负责管理君王所行之道路的官吏。

 2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田正,亦称田畯、稷、田官,是西周初期由辅政召公所设置的官位。

 3源于姚姓与妫姓,舜帝姚姓名后裔后代,此为 汉族田姓的大源流。

 4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之邑许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5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虢国之邑桑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6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田公它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典籍《荀子·非十二子》中杨倞注引《世本》记载:“楚平王孙有田公它成。”

 7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8源于姬姓,姬姓源于姚姓。出自明朝初期大臣黄湜之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9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并州匈奴,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许多史书记载:“并州田氏源出匈奴。”其实,并州田氏原本还是汉族。

 10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1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2源于白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田姓迁徙分布

 田氏是一个非常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八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六百四十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左右。

 公元前三九一年,田完之八世孙田和把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史称田和代齐。可见田姓是春秋战国时的齐国首都山东临淄为发祥地,从这一时期活跃于政坛的田姓人来分析,田姓在先秦时期已分布于今山西、河南、北京、湖北等地。传到田和重孙时,齐国为秦所灭,齐王田建被迁于共(今河南辉县),其他田姓开始向西、北之地逃难。不久秦末起义军四起,田姓家族闻风而动,有八人裂地称王,煊赫一时,但不久均纷纷垮台。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之言,强迁关东豪族于关中的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诸田亦在强迁之列,后发展成为京兆一带望族,后来,田姓各族又迁徙至北平(今河北满城北)。从汉代开始,今川、鄂、湘、黔交界一带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中已有不少田姓人。 三国 两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田姓避乱南迁,可以说田姓已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亦有迁山西太原、宁夏固原、天津等地。唐代宗时,有田承嗣被封为雁门郡王而落籍当地。宋代以前,田姓主要在中国的北部和中部播迁。河南田姓的开基始祖是宋代的田瑜,颍川汝阴田姓开基祖为虢州团练使田令芳。此际,田姓开始有迁今福建、广东者,田希圣为闽、粤始祖,原居浙江杭州,四传至田衍,移居福建宁化,田衍孙田滋茅,于宋末徙居福建长汀,滋茅子松岗迁广东海阳(今潮州市潮安区),后徙大埔,为大埔开基始祖。传至田文长时,兄弟五人俱移广东程乡(今梅州市梅县区),文长次子法聪、三子法盛移居广东惠来。明清之际,田姓已播及大江南北广大区域,从清代中叶开始,闽粤田姓陆续有人迁至台 湾,进而移居海外者。如今,田姓在全国分布广泛,以河南、四川、山东、河北、江苏等省为多,上述五省田姓约占全国汉族田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

田姓姓氏 文化

 堂号

 紫荆堂:紫荆是田氏的堂号,田姓人常以“紫荆之后人”骄傲和引以为豪。田氏的宗祠、院落、门头也常冠以“紫荆”之名,如“紫

 “紫荆之后”印章 田同建篆刻

 “紫荆之后”印章 田同建篆刻

 荆传芳”、“紫荆之后”、“紫荆世第”等。如果您看到一家门头上挂着“紫荆传芳”、“紫荆之后”、“紫荆世第”“紫荆家风”这样的匾额,那么就知道这一家一定是田姓。田氏的后人常以“紫荆之事” 教育 后世子孙要团结和睦相处、或用来比喻兄弟骨肉相连之情。 对联 ”荆树有花兄弟乐,砚田无税子孙耕”的上联讲述的就是田真、田庆、田广三兄弟和紫荆树的 故事 。

 紫荆堂号的来源与最早的 典故 记载是(梁)吴均所撰写的《续齐谐记》: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真仕至太中大夫。 陆机诗云:"三荆欢同株。"

 贫骄堂:战国时候田子方做魏文侯的老师,一次子方在路上遇到太子,太子急忙下车拜见子方,子方不还礼。太子 问道 :"是富贵的人可以骄傲还是贫贱的人可以骄傲呢"子方答道:"只有贫贱的才能骄傲!诸侯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国;大夫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家;贫贱的人如果自己的行为不合当官的心,说话当官的也不听,就到别的国家去,像丢掉破鞋子一样。富贵的人怎么能和他们一样呢"

 郡望

 北平郡:战国时期燕国始置。秦国灭燕国后沿用,辖地在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治所在蓟县,如今北京当时属广阳郡,与右北平之间隔着渔阳郡。西汉时期北平属广阳国,东汉复为广阳郡,均与右北平隔着渔阳郡。《史记·李列传》有“广居右北平”。三国时期北平属燕国,右北平北部为东鲜卑(后为宇文部)所侵,其地日狭,渔阳不变。西晋时期,燕国并渔阳郡。右北平郡改称北平郡,辖地不变。东晋十六国时三郡辖地多有变化,燕国时称燕国时称燕郡,渔阳时设时撤,北平较稳定。晋、魏时期,北平郡迁新昌(今河北卢龙)属平州(州治在辽西郡),今地当时为燕郡,为幽州州治所在。渔阳属幽州。隋朝时期,撤辽西郡,北平郡治不变。渔阳郡治还至现蓟县。今地属涿郡,辖地广大,自天津向西北延伸出长城与突厥相接,郡治时称蓟县。唐朝时期北平郡改为平州,唐开元二~天宝二年(公元714~743年)为安东都护府,渔阳分为蓟州和檀州,北平为幽州治所,辖大约今天京、津两市,置范阳节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梁国时,北京称幽州,置卢龙节度使。后唐依旧。晋朝时期割与契丹。辽国时期,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中京,其地为南京析津府,属平州。金国时期,亦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其中“北京”在今内蒙古赤峰南、宁城西,称北京大定府。今北京为中都大兴府。“北京”第一次出现。北平未出现,原地为平州。元朝时期,今北京为大都路,辖大约京津两市。北平未出现,原地为永平路。北京未出现。明朝初期,北京称北平,北平至此重新出现。明成祖迁都前改北平为北京,实行两京制,迁都后亦称京师。“北京”出现,“北平”再度消失。清朝入关,袭用明朝称法。清帝逊位,袁世凯窃权,拒绝南下,国民政府被迫迁往北京,北京名称不变,北平未出现。北洋政府倒台后,国民政府驻南京,北京改称北平。1949年己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复改北平为北京,定都于此。“北平”至此消失。

 雁门郡: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置郡,秦朝、汉朝沿用,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代县一带。东汉时期移治到阴馆(今山西代县),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朝初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朝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 初二 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 初三 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平凉郡:周郝王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秦昭王灭义渠戎,置陇西、北地、上郡,平凉入秦国的版图,属北地郡。汉武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平凉全境改属安定郡;东汉并泾阳入朝那,平凉属凉州刺史部安定郡的朝那、乌氏二县。三国时期曹魏于郡上设州,此地属雍州安定郡,恢复了泾阳县。西晋又废泾阳县,新置都卢县,平凉市境东部属朝那县,西部属都卢县。十六国南北朝是最乱的时期,平凉全境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北魏、西魏、北周所领有,建制变化很大。前秦永兴二年(戊午,公元358年)苻坚欲进攻前凉,置平凉郡(初治高平镇,后治鹑阴),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之名始见于史册。以后,前秦苻坚曾以平凉为根本,向后秦反攻:夏赫连定曾即皇帝位于平凉。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壬辰,公元572年)于西北部治平凉县,属长城郡。是平凉市建制的开始,距现在一千四百一十年。隋朝时期,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4年)废郡置州,平凉市属原州,隋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又废州置郡,改属平凉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复置原州,治平高,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再改平凉郡,旋复为原州,平凉市属原州,唐朝贞元七年(辛未,公元791年)泾原节度使刘昌筑平凉城扼弹筝峡口,奠定今平凉市城址,距现在一千一百九十一年,唐宪宗元和四年(己丑,公元809年)移行渭州于平凉,平凉市废。广明初复陷吐蕃,中和四年收复为渭州治。唐朝末期,李茂贞据凤翔称岐王,渭州属于岐,历后梁。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丙戌,公元926年)灭岐,渭州属后唐。后唐清泰二年(乙未,公元935年)以原平凉市的安国、耀武二镇复置平凉市,属泾州;后晋天福五年(庚子,公元940年)改属渭州。宋朝时期,仍为渭州治所,属泾原路,为泾原路经略安抚使驻地,与西夏接壤,是当时的 军事 重镇;至宋大观二年,共领泾州、原州、渭州、西安州、会州、德顺军、镇戎军、怀德军等五州三军,遂代泾州、原州成为这一地区的 政治 军事中心。宋徽宗政和七年(丁酉,公元1117年)置平凉军,设节度使。金国开六盘道,在金国大定二十七年(丁未,公元1187年)始置平凉府,辖五县,属凤翔路。平凉市为府治所。元朝时期仍以平凉为府,辖三县,属巩昌总帅府,并潘原县入平凉市,平凉市仍为府治所。自此,平凉市的辖境再未有大的变动。明朝时期的平凉府辖三州七县,属陕西布政使司关内道;平凉市仍为府治所。清朝初期沿明朝建制,属陕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八年(己酉,公元1669年)改属甘肃布政使司,平凉仍为府,府上设道:初为平庆泾固化道,同治末改为平庆泾固化盐法兵备道,平凉县为道、府治所。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府,仍设道。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平庆泾固化道为陇东道,设观察使;后改为泾原道,设道尹。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改设泾原区行政长,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为甘肃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平凉县为道、署驻地。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28日平凉解放,成立了平凉市人民政府。1950年庚寅由县城内划出城关和郊区另设平凉市。1958年戊戌12月撤销平凉、华亭两县并入平凉市。1961年辛丑11月恢复华亭县。1964年甲辰1月撤销平凉市,恢复平凉县。2002年壬午9月,平凉撤地建市。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地区。

 凤翔郡:亦称扶风郡。周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咸阳市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宗族特征

 1 历史 上,田姓可谓是名人荟萃。在二十四史中,田姓单独列传的名人就有一百二十七人;《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收有先秦至明朝的田姓名人二百七十二人;《中国名人大辞典》收录了先秦至清朝的田姓名人一百八十四人。

 2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清咸丰十年田裕益纂《田氏重修族谱》,湖南湘潭田姓一支字行为:“光裕成宗德,诗书启俊贤,文章华上国,科甲世常传。”其中“文章”两字原谱特意加“艹”头及“彡”旁。

田姓家族名人

 田忌:战国时期齐国人,因以“下对上、上对中、中对下”的完美战术赛过齐王,因而被人赞不绝口,名亦留青史。

 田何:西汉临淄人,西汉著名学者、今文易学的开创者,号杜田生,专治《周易》。

 田汝成: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文学家。他博学、工文、尤善叙述,撰写有《炎徼纪闻》、《西湖游览者》、《辽记》、《田叔禾集》。

 田九成:明初农民起义军首领,他在陕西勉县,以白莲教组织农民起义。

 田汉:话剧作家,戏曲作家,**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 歌词 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田原:硬笔 书法 家。

 田震:中国著名歌手(女)。

1、田姓的历史: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他追封前代圣王后人——舜的后裔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传到胡公满十世孙妫完时,陈国宜公杀太子御寇,妫完与御寇私交相厚,妫完恐祸及己,便逃于齐国。妫完为人谦逊有礼,一向很有贤名,齐桓公很赏识他,就任命其为公正(管理工匠的官),并封他于田地。其后子孙就以采地为氏,称为田姓。他们尊田完为田姓的得姓始祖。

2、田姓的现状: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山东、贵州四省,大约占田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四川、湖南、陕西、山西、湖北,这五省又集中了29%的田姓人口。河北为当代田姓第一大省,居住了田姓总人口的11%。

全国形成了以河北、贵州为中心的中原冀豫鲁、川湘两个田姓高聚集区域。在600年期间,田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回迁的流动十分强劲,大于由北向南的迁移。

田姓名人:

1、田穰苴(生卒不详),又称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是田完(陈完)的后代,齐田氏家族的支庶。

2、田单,战国时期临淄(今属山东淄博)人,战国名将。乐毅伐齐,齐国岌岌可危,只存二城,田单用火牛阵大败乐毅而复国。

3、田因齐,战国时齐国开明国君,史称威王。他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招纳学者,百家争鸣,便齐国极一时之盛。

十八世;世 作 乐 尔

十九世;源 本 善 名 之

二十世 道 来 恒 保 守

二十一世;以 敬 清 怀 思

二十二世;仁 开 志欣 芳

二十三世 ;克 承 有 法 式

二十四世;公 伯 选 秀 生

二十五世;祥 洪 盛 英 齐

二十六世;万 瑞 茂 隆 绍

二十七世;洵 在 廷 庆 滋

二十八世;章 久 臣 兴 中

二十九世;家 国 礼 全 时

三十世;建 大 崋 伟 业

三十一世;昌 星 振 义 起

三十二世;坤 寰 普 雨 润

三十三世 福 广 民 安 喜

三十四世;宗 文 学 和 令

三十五世;沛 泽 兆 吉

三十六世满 豊 登 同 泰

三十七世;汇 良 俊 君 立

三十八世;才 冠 鲁 彦 耀

三十九世浩 洲 永 存 纪

以上 按照田氏家乘三支以后田氏家族的子孙后代尽量按照家谱起名,以振兴我们田氏家族。

我认识的田姓 广 后面可以是 世,不过不知大和你是不是一宗

每个姓氏都是不同的 就是都姓李也不一定一样,关键要看是不是同姓同宗

每个姓里面很多宗都不一样,正常是10个字,两句五言诗。

田氏族谱五十卷,(明)朗盥纂,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江永县档案馆。

福建宁化田氏家谱,(清)田万先编,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

田氏续修族谱三卷,著者待考,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鸿门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萧山道源田宗谱六卷,(清)田廷耀等重修,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紫荆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山西五台田氏家谱一卷,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山西省五台县档案馆。

河南开封田氏家谱,(清)田俽修,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德蔚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南田氏重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田裕珍纂修,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紫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河南开封田氏家谱,(清)田俽重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德蔚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绍兴山阴湖塘田氏宗谱四卷,(清)田有岳岳等续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五丰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四川遂宁田氏族谱一卷,(清)田应平、田昌琨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遂宁县派出所。

鹰门郡田氏族谱四十卷,(清)孙一克纂,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江永县档案馆。

湖南湘乡田氏三修族谱四十一卷,首三卷,末一卷,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上中下三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浙江萧山欢潭田氏宗谱四十八卷,(清)田绳祖等重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荆茂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欢潭乡欢联村(缺第一卷)。

浙江萧山田氏宗谱,(清)田增鑫重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守正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田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清)田广湘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田氏宗谱六十卷,著者待考,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江永县档案馆。

田氏宗谱四卷,田玉峰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阜阳市档案馆。

田氏族谱六卷,首卷上下册,著者待考,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雁门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山西八甲口田氏家谱,(现代)田林雨编,1989年10月铅印本一册。

湖南田氏重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田裕益篡,清咸丰己未年(公元1859年)紫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全国田氏族谱十七卷,(民国)田子宽六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紫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全国田姓族谱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元年(公元19l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来凤县志办公室。

湖南田氏合修族谱四十四卷,首一卷,(民国)田稷开修,田才成纂,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雁门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浙江上虞永丰乡田氏宗谱十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上虞永丰乡田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上虞永丰乡田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民国)张美翊纂修,民国四年(公元19l5年)凤鸣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溧水田氏宗谱十三卷,(民国)田弼臣纂,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荆茂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溧水县群力乡爱民口家边村。

河北临榆田氏两世清芬录八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河南开封大粱田氏家谱一卷,(民国)吴兰孙续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扬州田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田成棋等重修,王耀堂编辑,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河北秦皇岛临榆田氏家谱六卷,首一卷,谱余五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东德州安德田民家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四卷。现被收藏在山东省德州市图书馆。

湖南醴陵头田氏河分六修谱二十六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铅印本,今仅存第二十四~二十六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田姓的辈分怎样排列的

我爷爷是山东菏泽田崇岩闯关东后又走西口,在山西临汾的一个村定了居,我家还有田氏家谱,爷爷是崇字辈,爸爸是德字辈,我是敬字辈,儿子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