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有那些名胜古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4收藏

建湖有那些名胜古迹,第1张

建湖名胜古迹

一、朦胧塔

朦胧古塔位于江苏省建湖县宝塔镇境内,射阳河、北塘河、西塘河等重点航道交界处,她始建于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系苏北地区目前唯一的原貌保存较好的千年古塔,文化历史底蕴相当丰厚,被烈为盐城市重点保护文物。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夜巡军营,信马由缰无意闯入敌营后被追,催马逃逸途中,跳入一枯井藏身,随即有蜘蛛在井口织网覆盖,敌军追至枯井,见井口蛛网,料定井中无人,致使李世民获救。后李派人在井口建塔,取名“朦胧塔”,即“月下蒙龙”之意。

朦胧塔地处重要航道交汇处,位置得天独厚。明清以来,四周十分繁华,一直是盐阜地区乃至苏北的重点水运交通中心、宗教文化活动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朦胧塔边有净慧寺(毁于“文革”)遗址,东有三官殿,南有毗芦阉,西有关帝庙,北有朦胧院,常年香客不断。周边的“一河两水双流月”、“一里不到九座桥”等十大奇景更是唯此独有,引人入胜,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庙会节,盛况空前。紧邻宝塔的朦胧街店铺林立,商贾如云,至今仍是古迹斑斑,遗风回荡,每年到此观光敬香者数万人次。由于朦胧古塔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又处于水陆交通的枢纽位置,加之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厚,因而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近年来,先后投入巨资新建了“肉身堂”和“菩神殿”,“观音殿”和著名书法家曹志桂书法作品馆正处紧张筹建阶段,不长时间,朦胧塔将会成为集观光、休闲、开展宗教活动为一体的旅游区。

二、九龙口

九龙口位于江苏省建湖县九龙口镇西南部,处于射阳湖腹部,由蚬河、林上河、钱沟河、安丰河、新舍河、溪河、莫河、涧河、城河等九条自然河道汇集而成,故名“九龙口”。九龙口的风景堪称一绝。九条银河从南、西北不同方位蜿蜒而来,仿佛九条玉龙盘旋在无边无垠的绿色地毯上,无限绮丽的天光湖影,尽收眼底。2011年年初,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由建湖县商务局(旅游局)初评和推荐,经江苏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九龙口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九龙口日出

暮霭中的九龙口

三、晋东海王墓

碑亭

东海王墓位于江苏省建湖县九龙口镇收成村。当地群众在开垦荒地中挖出一座古墓,墓廓宽 l米,长2.8米。墓砖长32厘米,宽14厘米,厚5厘米,砖块两顶端分别刻有“东海王”和“义熙四年”字样。经考证,为东晋安帝时东海王司马彦章的墓,随葬品有紫黑色长耳把陶壶1只、铜镜半片等物。

四、汉古墓群

新建的墓门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草堰口汉墓群位于江苏省建湖县上冈镇,分九部分组成,有关方面认为,这可能有汉代豪门望族的风俗习惯。西汉末年,豪强各据一方,聚族而居,为了讨个吉祥,人死了按族分别葬于九处,故取名九龙墩。这些汉墓东距串场河、范公堤约一华里。由此可证,汉代以前这一带即筑有挡潮堤堰,而且人口较密,盐和农业生产亦较发达。

五、五谷树

江苏省建湖县九龙口镇五谷村,有一棵苍劲古老的五谷树,约有十多公尺高,粗可合抱,春天开花,夏天结果,叶形似榆钱,花开如飞雪,所结果实年年形状各异,有时像小麦,有时像水稻,有时像高梁,有时像谷子,有时像荞麦,"五谷树"便由此得名。此外,有些年份结出的果实,还有象鱼虾的。更为奇特的是,五谷树还有预报当地年成丰欠的功能,当年果实形似水稻,则水作物丰收,形似高梁,则旱作物丰收,1991年结的果实似小鱼,夏季就遭了灾,颇为灵验。

六、陆秀夫纪念馆

大门

江苏省建湖县的建阳镇是南宋宰相、抗元英雄陆秀夫的诞生地。1279年2月,元军攻破崖山,他不甘被敌国所浮,先驱妻儿入海,后背幼帝从容投海,谱写了一曲抗敌御侮、爱国忘家、舍身为国的爱国主义悲壮乐章。因此受到人民世世代代深切怀念和忠心敬仰。明万历47年,钦赐陆秀夫为“忠烈公”。清咸丰8年,奉旨各地孔庙皆配祀陆秀夫。明清时,其故里建阳就有忠烈堂、景忠堂、景忠坊、陆秀夫读书处、景忠书院、南戏楼等纪念性建筑。2002年9月成立盐城陆秀夫研究会,同时以明万历年间一块“宋陆忠烈公读书处”石碑为依托,在原忠烈堂的遗址上兴建了陆秀夫纪念馆。目前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

七、乔冠华故居

乔冠华故居位于江苏省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1984年,庆丰镇政府对其进行修缮,并由当时盐城市市委书记曹兴福同志为故居题字。1997年,庆丰镇政府派专人赴京运回乔冠华同志生前用过的办公桌、衣橱、沙发等用物及文稿,布置陈列于室内,供人参观。乔冠华故居主屋坐北朝南,明三(间)暗四(间),东厨西厢,为清代所建。乔冠华在这里度过了人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院子门额上方镌刻着“乔冠华故居”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八、华中鲁艺烈士陵园

位于江苏省建湖县庆丰镇境内矗立着一座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殉难烈士纪念碑。华中鲁艺于1941年2月8日在盐城创办,刘少奇兼任院长,丘东平任教导主任,共有师生500余人,是华中地区培养抗日文艺人才的最高学府。同年7月23日,鲁艺师生随军部活动,在庆丰北秦庄遭到100多日伪军的包围袭击。手无寸铁的师生们临危不惧,英勇突围中,有30多人献出年轻的生命,60多人被抓走,其中有杰出的文学家丘东平、戏剧家许晴、新安旅行团总干事张平、新旅苏北分团团长张杰等。1984年,庆丰镇人民集资,在烈士牺牲地东方村,塑碑建陵园。碑高13米,顶端嵌有金色的五角星,五角星下是一面红旗,象征着在党的指引下,革命文艺大旗千秋万代永远飘扬。

九、双湖公园

双湖公园位于建湖城南新区,东临湖中路、西靠建宝路、南接镇南路、中间区块与秀夫路和轮窑路衔接,公园占地面积约115公顷。

  双湖公园以苏北水乡风貌为特点,以建湖特色文化为内涵,围绕水的主题,做好绿色文章,崇尚自然景观,着力营造具有生态性、文化性、参与性的景观优美、功能合理、管理便捷、养护经济的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城市综合性生态公园。公园分“一心、两片、六区”。一心:中心水体区。利用现有砖场挖掘形成的低洼地带,蓄水形成开阔湖面。两片:以秀夫路为界,公园分东西片,即:生态体验片、文化休闲片。东片为生态体验片,重点强调多样化的植被、水体景观,强调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生态体验,包括大众的休闲健身、垂钓、赏景、青少年植物科普等,也包括面向高端客户和商务洽谈、接待。整体空间氛围以静为主。西片为文化休闲区,强调将建湖文化特征融入公园环境之中,包括民俗文化、佛教文化、产业文化等,同时将文化的表达与居民休闲、节庆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空间氛围以动为主。“一心、两片”的布局结构,综合协调了公园的整体性、差异性之间的关系,使公园在总体结构上浑然一体。六区:指分布于两片之间的六大区块,包括康体活动区、民俗休闲区、佛教文化区、商务接待区、自然景观区生态游憩区。

十、西阳村

西阳村古刹是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新阳村泰山寺的俗称,因位于新阳村之西,故名。泰山寺,亦称东岳庙,为道教崇祀东岳大帝之观院,后被僧徒所居,改为佛教丛林,称“泰山禅寺”。相传新阳村泰山寺与镇江金山寺为姊妹寺,均为江北居士马良所修建。该寺与中国四大名山同宗,是临济宗派在江北创立的最大道场,曾多次受权放戒,声誉远播,故有“不是名山的名山”之称。

  西阳村古刹创建于唐代,发展于明清时期,曾有过一段显赫的历史。自明万历间戛粮河、建港沟疏浚后,周围有五条河流呈扇状汇聚而来,成“五龙抱珠”风水宝地,八方香客,纷至沓来,香火日盛。全寺原占地50多亩,建筑宏伟,分左、中、右三大部分,庙宇300多间,大小天井二十多个,径数参差有别,多组殿阁,布局和谐。寺内供奉道教的神仙帝君、佛教的菩萨、罗汉等天地神祗大小偶像近千尊,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具有很高的雕艺水平。文昌宫除供奉文昌帝君外,还崇祀儒家祖师孔子及四圣十哲。寺内同供三教偶像,这种儒释道“三教混同”现象,是一般寺院所少有的。抗战前成书的《续修盐城县志》曰:“县境寺庙香火之盛,以西阳村为最”。平时来此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至四月初八的香期内,每天要接待上河和下河州县香客数万人之多。据古老相传,扬属和淮属地区的子民寿终正寝时,都要到西阳村阎罗殿过堂,方可进入地府。就由于这类神话影响,高(邮)、宝(应)、兴(化)、泰(州)地区的信佛群众,每年都赶来敬香礼佛,致使西阳村香火久盛不衰。此外,西阳村还有六个下院,分布大江南北,共有僧徒300余人。其规模之大,辐射之广,江北仅此一家,故被誉为“江北第一寺”。

  改革开放以后,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宗教部门的关怀下,泰山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被正式批准立点开放。原西阳村籍的旅外和尚,纷纷回归,参与重建,在旧址上陆续建成了观音大殿、诵经堂、地藏王殿和其它配套设施,佛像全部装金,面貌焕然一新。近几年,每年“三月三”香火节,来此敬香礼佛的群众达数万人之多。

陆秀夫 -简介陆秀夫,南宋抗元名臣。汉族,字君实,楚州盐城长建里(今属江苏建湖)人。宋理宗宝佑进士。初为李庭芝幕僚,后官礼部侍郎等职。临安失守后至福州,与张世杰等立赵昰为帝。赵昰死,又拥赵昺,奉皇帝居厓山(今广东新会南),任左宰相,继续组织抗元。祥兴二年(1279年)崖山海战为元军所败,负赵昺投海自杀。有《陆忠烈公遗集》。 陆秀夫 -人物概述

陆秀夫的才思清丽,很少有人能够比得上他,但他并不以此自傲。他的性情十分沉静,不喜张扬。每当那些僚吏来拜访、宾主互相取乐时,只有陆秀夫独自一人在旁,默默无语。有时府中设宴摆酒,陆秀夫坐在席间,矜持庄重,不说一句话,人们都觉得他十分怪僻,难以接近,所以很少有人与他合得来。但陆秀夫治事有方、稳重干练的才华,深得李庭芝的赏识和器重。即使官位升迁了也没有让他离开,这样,秀夫在府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一直到主管机宜文字。

李庭芝任淮东制置使,又辟任他做参议官。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沿江东下,扬州形势紧张,僚属大多逃散,陆秀夫等数人坚守本职,毫不动摇。李庭芝把他推荐给朝廷,乃调往临安。德祐二年,任礼部侍郎。太皇太后率宋恭帝投降后,他和将领苏刘义等退至温州。不久,与陈宜中、张世杰等在福州立益王赵昰为帝,重建宋廷,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入福建,宋君臣乘海船南走广东。次年,广州降元,宋廷迁至井澳(今广东中山县南大横琴岛下)陆秀夫简介,陈宜中逃往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景炎三年(1278)初,赵昰死,庙号端宗。群臣多欲散去,陆秀夫勉励群臣,再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迁居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陆秀夫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祥兴二年(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元张弘范攻崖山,宋军大败。陆秀夫对赵昺说:“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背赵昺跳海牺牲。

陆秀夫 -生平简介

陆秀夫(1236~1279)南宋末抗元大臣。字君实。宋楚州盐城(今属江苏)人。

宋理宗宝亲庆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李庭芝镇扬州,邀陆秀夫为幕僚,升任主管机宜文字。李庭芝任淮东制置使,又辟任他做参议官。

宋恭帝德□元年(1275),元兵沿江东下,扬州形势紧张,僚属大多逃散,陆秀夫等数人坚守本职,毫不动摇。李庭芝把他推荐给朝廷,乃调往临安。

德祐二年,任礼部侍郎。太皇太后率宋恭帝投降后,他和将领苏刘义等退至温州。不久,与陈宜中、张世杰等在福州立益王为帝,重建宋廷,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入福建,宋君臣乘海船南走广东。次年,广州降元,宋廷迁至井澳(今广东中山县南大横琴岛下),陈宜中逃往占城(今越南中南部)。

景炎三年(1278)初,赵昰死,群臣多欲散去,陆秀夫勉励群臣,再立八岁的卫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迁居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陆秀夫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

祥兴二年(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元张弘范攻崖山,宋军大败。陆秀夫对赵昺说:“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负帝跳海牺牲。

有《陆忠烈集》传世。

陆秀夫 -纪念地点陆秀夫庙

陆秀夫庙在硇洲镇北港管区黄屋村,有一座颇具规模的神庙叫调蒙(读粉)宫。这是硇洲群众为纪念南宋大臣陆秀夫所建的庙宇——陆秀夫庙。

宋皇来到硇洲,一晚梦见龙游于海中,以为吉兆,便封硇洲为“翔龙县”。张世杰秉政,陆秀夫等大臣辅助。当时文武百官俱全,尚拥有兵马数万,于是决定在硇洲建“皇城”。后来,元兵紧逼,“皇城”建不成。只得移兵迁往新会崖山.元兵赶到,血战一场。宋军寡不敌众,全军覆灭。陆秀夫背着宋帝、颈挂玉玺投海,壮烈殉国。

后人非常敬仰陆秀夫舍身报国的精神,于公元1636年,建了一座神庙,以作纪念。1986年4月下旬,硇洲群众再集资重建了陆秀夫庙(又叫大候王宫),重塑了神像。

陆秀夫陵园

陆秀夫陵园在南澳岛东端风光旖旎的青澳湾畔,民族英雄陆秀夫的陵墓虽经历了七百多个春秋,仍奇迹般地遗存下来。

从月亮湾大酒店的环岛公路向北行进百余米,便见一座大型石牌坊;三门四柱,面阔8米,高近了米,一对青石大石狮雄踞于牌坊之前。牌坊梁顶有青石双龙抢珠石雕。牌坊正中,有吴南生题写的“宋丞相陆秀夫陵园”牌匾。两侧对联:“西去崖门敢从烟海扶危宋,东归径口长向云天抒壮怀”(由黄赞发撰,蔡仰颜书),概括了陆秀夫为拯国难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忠勇精神。两个偏门横额镌刻“贯岳”、“接汉”赞语。牌坊外柱对联:“忠悃长存—片灵旗栖海岛,贞心不泯千年恨水在崖山”为杨方笙所撰。牌坊背面也相应书刻着名家楹联:“君为宋室孤忠扛鼎垂绅襄助幼主蹈海捐躯守大节,实是楚州奇杰沉帙断简谪迁海阳帷幄探骊流芳名”、“大节孤臣百代流芳光汗简,骑箕托尾后人拜手仰高风。”读着这些对联和篆额,不禁令人仰崇陆秀夫的孤忠大节和凛然正气。

拜谒过陆秀墓后,可到土坡向阳处瞻仰“忠贞亭”。这亭是陆氏后裔建造的。原来当年陆秀夫被贬携眷南移,长期居潮,子孙传今已逾数十代,散布于潮汕各地。多年来,他们寻觅先祖陆秀夫墓,后终于在南澳青澳湾畔找到。之后,成立“潮汕陆氏宗亲联谊会”陆秀夫简介,修复了这座陵园。修复过程得到了南澳县 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陵园规模壮阔。从忠贞亭到主墓地相距约50米,主墓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古墓。现衣冠冢修整一新,墓碑高 1.6米,上刻:“宋忠臣左丞相秀夫陆公之墓”。墓壁两边石板上刻着古今名人题咏的诗联。右侧重新竖刻明潮州知府郭子章所题名碑,碑上刻字:“明万历十二年岁次甲申孟夏吉立·宋丞相君实陆公之墓·潮州府知府郭子章命,守备陈经翰书石。”碑侧还有“重修陆公秀夫墓碑记”。碑记略记陆秀夫生平及其与国偕亡过程和历代褒颂、子孙衍泽、维墓崇记的缘起。

陆秀夫墓后,有一高约5米的巨石直立如削,上楷书阴刻“丞相石”三个大字,是清乾隆南澳同知印光任所题。苍松掩映,绿树环拱,摩崖石刻更显神韵丰姿。

陆公祠

即陆秀夫祠。在盐城市区儒学街西侧、陆公词巷内。明初时建造,为了纪念南宋陆秀夫而建。陆秀夫(1236—1279),字君实,楚州盐城(今属江苏)人。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任礼部传郎。样兴元年(1278年),他同文天祥等人并立幼主赵昺,任丞相,驻军崖山(今广东新会境内).祥兴二年二月六日,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先驱妻、子人海,后背负幼主昺投海而死。

该寺几经毁修,现存建筑为1984年重修.全祠三进两厢。一进为门厅,正中保留了原“宋丞相陆公调”碑刻,二进为仰止堂,三进为浩然堂,二进和三进之间东西两侧有对称的厢房。祠内塑像、画像及匾额、条联等陈设基本恢复,并陈列有陆秀夫历史资料。

陆秀夫 -负帝投海帝昺样兴二年(1279)二月,宋、元双方进行了最后一场生死决战,这就是历史上以悲壮激烈著称的崖山海战。其时,元军由降元 张弘范为都元帅,李恒为副元帅,从南北两路向宋军夹攻。宋军焚毁了岸上的行宫和军营,移师海上,二十余万军队和民兵布置在一千多条木船上,并用绳索环接,形成一个个方阵。张世杰只顾率将士在海上死守,陆上未留一兵一卒,结果被元军切断了淡水和柴薪的供应渠道。二月六日,元军攻破船阵,陆秀夫见大势已去,先拔剑驱妻倪氏和次子七郎、三子八郎及女儿蹈海,随后跪对幼帝赵昺说:“陛下当为国死!”言罢,抱起腰系玉玺的九岁小皇帝,缚在自己背上,纵身跳入海,其时的陆秀夫,只有四十二岁。崖山一仗,宋军战死及溺水死者达十多万人,南宋王朝至此终结。

陆秀夫负帝蹈海,固然是一种“食君禄,报君恩”的忠君殉节行为,但更是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在民族矛盾占首要地位的特定时期,陆秀夫的忠君事宋,是与爱国为民相一致的。当赵显降元时,他没有愚忠随降,而是重组抗元 ,直至与社稷同亡。他的死,是为国尽忠,表现了与国与民荣辱与共,生死同命,为国忘家,万死不辞的炽烈感情;表现了决不向入侵者屈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浩然正气;表现了对自己赖以休养生息的家园、土地拳拳的挚爱之情和由此激发出来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并已成为激励人民抗敌御侮的巨大精神力量。正因为如此,陆秀夫才受到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深切怀念和衷心敬仰。

元朝枢密副使兼湖州总管丁聚十分敬重负帝蹈海的陆秀夫,乃上奏朝廷,在广东南澳县青澳湾为陆秀夫修建了墓园。此事距陆秀夫殉国仅四年。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追谥陆秀夫为“忠烈公”。清咸丰八年(1858),全国各地孔庙奉旨配祀陆秀夫。为纪念这位与国共存亡的民族英雄,江苏盐城建有陆公祠,广东新会崖山祠内建有大忠祠,供奉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三人塑像;潮州澄海、潮阳、深圳蛇口、福建莆田嵩山和江西吉安都建有陆秀夫的衣冠冢、塑像或纪念亭。

在陆秀夫的故乡建湖,人们更难以忘却这位先辈乡贤。在他诞生地建阳镇,历史上就建有忠烈堂、景忠堂、景忠坊、景忠桥、景忠书院等纪念性建筑,并立有“宋陆忠烈公读书处”石碑一座(刻于明万历年间),可惜古迹均毁于日军侵华炮火,仅一碑尚存。二十一世纪初,以仅存的石碑为依托,陆秀夫故里的人们在原忠烈堂遗址上兴建了全国第一座“陆秀夫纪念馆”,复建了“陆秀夫读书处”,同时成立了盐城市陆秀夫研究会。

陆秀夫是盐城历史上第一个宰相,也是第一个配祀孔庙的建湖人,这是世世代代建湖人引以为光荣和自豪的。

建湖有那些名胜古迹

建湖名胜古迹 一、朦胧塔朦胧古塔位于江苏省建湖县宝塔镇境内,射阳河、北塘河、西塘河等重点航道交界处,她始建于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