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传世录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1收藏

王阳明的传世录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1张

《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

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理"及其他学说,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并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朱熹处都有论述。读者在读《传习录》时应明了王阳明和他们的联系与区别。

应该承认王阳明以上的这些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他的学说在明代下层人民中亦有影响,但仍不能说它有较大的普泛性。王阳明也注意到过"利根"和"钝根"之人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近禅"正在于此。这也是他不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在道德修养方面。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

《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的本意是说,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的善恶。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发用流行。王阳明说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著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说,王阳明这样说是针对那些"先有乎善者"的。王阳明本人也说过:"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与黄诚甫》)四句教对人心本体的界说和心学开创人程颢的思想是一致的。程颢说:"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就是无心无情,没有先入之见。有了这种心,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四句教显然是针对才质高的人说的,一般的学生是摸不着头脑的。

《传习录》的版本情况大体如下:

王阳明的学生徐爱自正德七年(1512年)开始,陆续记录下王阳明论学的谈话,取名《传习录》。正德十三年(1518年),另一学生薛侃将徐爱所录残稿及陆澄与他新录的部分一起出版,仍名为《传习录》。嘉靖三年(1524年),南大吉增收王阳明论学书信若干篇,以原名出版。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将陈九川等人所录的《遗言录》加以删削,与他和王畿所录编成《传习续录》出版。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钱德洪又增收黄直所录。隆庆六年(1572年),谢廷杰在浙江出版《王文成公全书》,以薛侃所编《传习录》为上卷,以钱德洪增删南大吉所编书信部分的8篇为中卷,以《传习续录》为下卷,附入王阳明所编《朱子晚年定论》。这就是《王文成公全书》本的《传习录》。上海商务印书馆曾影印隆庆六年《王文成公全书》作为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出版了叶绍钧的校注本。

《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其深刻的影响。本世纪的许多思想家和学者一直致力于对它作现代解释并力图克服其偏失。《传习录》是一部较为纯粹的哲学著作,对它的研究几十年来一直未有重大突破。近年来,国内的老一辈学者邓艾民教授等人,青年学者陈来、方尔加、杨国荣等人在史料考证、诠解和评价方面作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可供阅读《传习录》时参考。

著作:

1《大学问》

《大学问》是中国明代著名哲学家王守仁(王阳明)的纲领性哲学著作,被其弟子们视为儒家圣人之学的入门教科书。

简介:大学问的核心思想是“知行合一”,即通过认知和实践的统一来实现人格的发展和道德的实践。王阳明认为,知识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实践应用,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他主张通过内观自性,直接洞察到人的内心深处的良知和善恶判断力,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实现心灵的自我完善。出处:《大学问》是王阳明研究古本《大学》并对朱子《大学》的解读作了批判之后的结合。《大学》一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在唐以前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至南宋,二程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且朱子重新作了编排整理后,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从此《大学》成为宋代以后历代读书人必读的经典,朱子对《大学》所作的解释也因此而成为历代所公认的权威经典,及至明中叶,王阳明心学成为明代儒学的主流。王阳明由早年信奉朱子之说转而怀疑并批判朱子之说,因而才有《大学问》一文的创作。2《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全集》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最 具个性、最具争议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现代人成功修身、强大个人内心的励志作品

简介:《王阳明全集》的编纂工作起源于明代末年,百余年后的清代中期逐渐完稿,并于清代乾隆年间由清宫刻书局进行刻印。该全集共分为24卷,内容涵盖了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哲学理论、道德观念、政治理念以及他与其他学者的交往和辩论等方面的著作。其中,包括了《传习录》、《心鉴》、《治学备受》、《天赋甘露》等重要篇章。王阳明全集的出版对于推广和传承王阳明学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全集中的文献资料,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王阳明的思想体系、学术观点和思考方式。同时,全集还包括了其他学者对王阳明学说的研究和评论,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学术参考和解读。王阳明全集被视为研究和理解王阳明学说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史具有重要意义。它在中国学术界和教育机构广泛传播和应用,被视为王阳明学研究的重要基石之一。出处: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命题,受到后人的广泛推崇。严复、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等都是“阳明心学”的追随者。其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影响。本套《王阳明全集》以民国二十三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即民国二十二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合订本)进行逐字校对。《全集》足本总卷三十八卷,在尽量保留原版面貌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对全书做了精心的编排和修订。3《传习录》

《传习录 》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 》中的“传不习乎” 一语。

简介:《传习录》主要包括了王阳明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诲、学生们的提问和讨论,以及自己的回答和观点等内容。王阳明在书中以对话的形式,展示了他的理念、教育方法和心学观点。这本书被认为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表述之一,展示了他对于人性、道德、教育和政治等方面的独特见解。《传习录》中的思想以“心即理”为核心,强调心性的重要性和个体内在的道德直觉。王阳明认为,人人都内含有良知和道德智慧,只要发现和觉察自己内心的直觉和本能,就能够实现道德自我修养,同时也能够影响和改变外部世界。他强调通过认识自己的心性和持之以恒的实践来达到人格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出处:《传习录》是哲学著作,由王阳明的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王阳明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是明代心学的代表性著作。4《王文成公全书》

《王文成公全书》是清同治光绪间(1862-1908)浙江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明代王守仁。该书共三十八卷,收录了《宋子晚年定论序》、《修道说》、《大学古本序》等作品。

简介:《王文成公全书》,首先展示了阳明学派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程朱学派”的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哲学体系的基本内容有 三: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主观唯心主义宇宙观;致良知的先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知行合一的封建道德修养论。就他的宇宙观来看,他认为“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他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出处:《王文成公全书》 是清同治光绪间(1862-1908)浙江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明代王守仁,儒客大家。该书共三十八卷,收录了《宋子晚年定论序》、《修道说》、《大学古本序》等作品。5《王阳明大传》

《王阳明大传》这本书主要讲了“致良知”,对于“致良知”有着这样的理解: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

简介:《王阳明大传》是一部介绍中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传记作品。它以王阳明的一生和他的学术理论为主线,全面展示了他的成长经历、学术贡献和对社会的影响。该传记通常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涵盖了王阳明生平的不同阶段和重要事件。从王阳明的早年成长到他进入仕途、领导军事和政治事务,以及他在教育、思想领域的贡献,这些都是《王阳明大传》所关注的内容。出处:王阳明是继朱熹之后的又一大思想家。束景南教授是研究宋明理学的著名学者,曾出版《朱子大传》和《王阳明年谱长编》等,均获得学界的肯定,并获得中国图书奖等重要奖项。束教授花了五十余年的时间潜研王阳明,收集到大量关于王阳明的新资料,发覆抉疑,考证辨析,在王阳明的生平行事与思想上都有许多独到的新发现、新开拓,特别是在对王阳明思想的研究上提出了十大新发现,颠覆了五百年来人们对王阳明的传统认识与看法。该著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物传记之书,而堪称是一部宏大的思想史著作,具有很高的独创性、学术性。

补充资料:

1、功绩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2、思想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

王阳明简介:王阳明 即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同名同姓同官职就是时间不一样的沈炼

最近热播剧《锦衣之下》,男主陆绎任职锦衣卫经历,说到这个官职,历史上还真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任过,谁呢?《绣春刀》的男主沈炼。

当然**《绣春刀》仅是借了沈炼的名字。历史上沈炼活跃于正德、嘉靖年间,他被历史铭记是因为他反对奸臣严嵩,被严嵩诬陷杀害,被明清士人尊称为“越中四谏”(之一)。今天就来看看锦衣卫经历沈炼的一生。

沈炼

一、沈炼生平

沈炼,字纯甫、子刚,号青霞,生于1507年,卒于1557年,浙江人。嘉靖进士,最高官职至锦衣卫从七品经历,因上疏反对严嵩被贬,后在被贬地又遭严党诬陷至死。后世追封其号为“忠愍”,明清士人称其为“越中四谏”(之一)。

关于沈姓出身,清代雍正八年的《沈氏家谱》所载:沈氏,向上追溯至周文王之子聃季,聃季被封聃国,“聃”的古音与“沈”同,所以也称“沈国”。

沈氏认聃季为先祖,以聃季的封国为姓名,所以称“沈”。至秦汉时期,沈氏一族迁移至江苏会稽一带,此地即沈炼出生之地。同时据《家谱》可知,沈炼为沈家第十三代后人。

沈炼出生时“二虎临窆,吼震林木”(《青霞沈公年谱》)。同历史名人一样,沈炼出生也有祥兆,不过这是古代人物传记书写的一般套路,不用太在意。但是这种天赋异禀的加持,让沈炼从小就脱颖而出。

他少年成名,“始龀读《易》,过目成诵”(《青霞沈公年谱》),小孩阶段就能读懂玄之又玄的《周易》,可见其不是一般人。

明代按制度上讲是军户世袭,父死子继。沈家是军户之家,但是到沈炼所在的明朝中期,军户制度逐渐瓦解。

沈家作为军户,按理说子孙后代必须当兵,而沈炼很明显没有走军户之路,而是采取了考取功名的道路。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明代军户不是一种荣耀,反而是一种苦役,因此明代军士逃亡的很多,沈炼不愿从军也是情有可原。

沈炼因从小异禀选择选择科举之路无疑是正确的。至嘉靖元年(1522),仅15岁的沈炼就成功考入县官方学堂。沈炼青年时期就光彩夺目!

沈炼的后辈同乡、嘉靖朝大才子徐渭赞沈炼:“有吞凤之才,文思敏捷……凌厉崛奇,深造远览,横逸不可制缚。”(《徐渭集》)

浙江督学汪文盛视察地方县学时也赞沈炼是“异者”

当时的大家王阳明曾赞沈炼为“用世之才”(《皇明应谥名臣备考录》)。

嘉靖皇帝

二、沈炼思想

嘉靖十六年,沈炼考中进士。中间虽有挫折,但总体顺利。沈炼精通儒家经典,擅长书法丹青,加上其出生于军户之家,对兵法研究亦不下儒经,对刀剑拳脚也略知一二。可谓文武全才。

沈炼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不脱儒家忠孝节悌那一套。

一是玄学。因其幼时以《易经》出名,所以对《易经》的运用可谓信手拈来。如嘉靖八年,渔民捕到白色巨龟,县令请还未入仕的沈炼讲解其征兆。沈炼解为:杀之,必有水患,请求放生。县令听从了他的建议,但是白龟却在其他县境被杀,结果他县果然发生水灾。

二是心学。沈炼因跟从王阳明游学,所以其思想无疑受王阳明影响。王阳明提倡的心外无物、磨练自己、慎独等思想,对其浸染颇深。沈炼将王阳明的正直、敢言、忠君、报国等信条铭记于心。

王阳明像

三是理学。沈炼积极践行儒家推崇的忠孝仁义。沈炼青年时以孝名著称。如其母生病,沈炼连月侍奉,不解衣带,“焚香吁天,愿以身代病”(《青霞集》),最终母亲痊愈。乡里人都说是沈炼的孝行感动了天地。

沈炼虽然受多种思想影响,但总结起来就是忠、孝二字。忠臣必求于孝子,“孝”更多地能反映“忠”,所谓孝之大者为忠,“海内存孝,天下同忠”(《赵忠毅公诗文集》)。所以,沈炼未入仕之前就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忠的思想。

三、入仕朝廷

嘉靖十九年,沈炼任职溧阳县令,在任期间“搏击豪强,保护良善”(《溧阳县志》),对县中违法犯罪的土豪劣绅公平处置,不受其贿赂,保护良民,使百姓安居乐业,受到百姓赞颂。在任一年,沈炼转任茌平县令。

沈炼在茌平一如既往,以百姓之心为心,勤劳政务。恰逢茌平遭遇旱灾,沈炼上奏请求开仓,并亲自下乡安抚百姓,时百姓赞曰“沈茌平,如镜明,如水清,不赏民劝,不怒令行”

沈炼在茌平任职仅一年,就因要回乡守孝而离任。嘉靖二十六年,沈炼再次出任清丰县令,清丰是个偏僻的穷县,因天高皇帝远,县中小吏贪腐成风、欺善怕恶、处置不公。针对县吏压榨平民的恶行,沈炼“以澄清为己任”(《清丰县志》),大改县吏拖沓、腐化、欺上瞒下的风气。

当时的锦衣卫指挥室陆炳听到了沈炼的名声,觉得此人刚直不阿,又见其出身军户之家,便想将其调入京城任职锦衣卫。

沈炼

沈炼的三次县令经历,让他有充足的空间体验民生唯艰,对天下吏治的腐化也有了一定了解。

四、倒严而亡

嘉靖朝,严嵩搞倒首辅夏言后,严党前后执政达10年。这10年间,明朝南倭北虏之患更重,官场贪腐,民不聊生。

嘉靖二十八年,由指挥使陆炳推荐,沈炼入京师任职锦衣卫经历。所谓经历,“诸卫皆设经历司以掌文书之出入,犹近世所谓参军、主簿、记室之官,则一卫之喉舌司焉”(《青霞集》),就是文书管理员,锦衣卫经历按《明会要》是个从七品小官。

但沈炼这么个刚正不阿的人入京师,对严党横行霸道的做法自然看不惯,最终围绕庚戊之变后,明蒙是否开关互市,严党和清流产生了严重对立。严党从维护自己权利的角度考虑,主张开关议和、对俺答侵略保持妥协、对边防不予强化;清流则针锋相对。

国家危机日紧,严党这种自毁边防、卖国求荣、壮大敌军的做法使得沈炼极度不安,最终沈炼上疏明确反对开关互市、弹劾严嵩等人误国误民,此疏即大名鼎鼎的《误国以决征虏大策》。

沈炼认为:“纲纪大坏,贿赂公行,四海民穷,九边政废,实嵩父子罪也!大奸不去,他事未有可议者。”(《青霞集》)他在《大策》中弹劾严嵩“贪婪之性,疾如膏盲。愚鄙之心,顽于铁石”(《青霞遗公别集》),列举严嵩等人贪污、弄权、伐异、祸国等十大罪。

其实严嵩等人早就对沈炼看不顺眼,只是因清流等人和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的庇护,沈炼才得以无罪。现在沈炼以七品小官妄议朝政,严嵩又抓住嘉靖深恶臣子卖弄正直的心理,对沈炼大肆攻击,最终沈炼被贬为保安县令。

严世藩

而朝廷对蒙古采取的开关贸易,不仅没有遏制俺答的侵略,反而使俺答频繁袭扰边关,这完全验证了沈炼的预言。边将多攀附严嵩,他们贪污受贿还行,打仗则不堪一击,所以大多边将都杀良冒功,或贿赂俺答以求不犯自己的防区。对这种情况沈炼痛心疾首,对边防大吏、严党成员许论、杨顺的无作为深感痛心。

归根到底,沈炼还是对严嵩的弄权结党不满,所以“凡遇缙绅往来,必斥毁严氏父子”(《明世宗实录》),见人就骂严嵩父子,成了“愤青”。

他这下惹怒了严嵩,严嵩遂借口沈炼勾结白莲教造反。嘉靖三十一年,沈炼被判死刑,在宣府弃市,终年五十一岁。留遗诗曰:“宋室忠臣死,吾应是后身。谁知今将相,还是姓秦人。”(《青霞集》)仍表达了怒斥严嵩的意志和士为国死的情怀。

严嵩

文史君说

严嵩要求其党羽对沈炼要斩草除根,沈炼长子因此下狱受尽折磨,几乎要死于狱中,只因其时主管此案的严嵩党羽杨顺因过下狱,沈炼长子才免死而被发配辽东;沈炼次子因年幼免罪;沈炼的夫人在被遣送返乡途中,被严党成员化身的劫匪抢夺财物、几乎殴打致死。

嘉靖四十三年,严党倒台,严世藩被斩,保安代表携写有沈炼姓名的旗帜入刑场观刑,大呼“吾师慰地下矣”(《名山藏》)。

隆庆元年,给沈炼平反、追封其为光禄寺卿,对陷害沈炼的严党成员、嘉靖时的宣大总督杨顺下狱问罪。天启年赐沈炼谥号“忠愍”。

沈炼以儒家忠孝为准绳,非黑即白,对严党弄权行为十分不满,这一点正是严党必要置他于死地的原因。但有这样的人当政,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沈炼的被杀是大明的损失。

  —听郭继承大师讲“王阳明心学”

    近几年,全国上下,都在提倡推崇“阳明心学”。究其原因,社会发展至今,物质丰富,解决了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愈来愈越强烈,尤其一些社会问题凸显,更显“心灵建设”重要性。故在现实环境下,需全方位了解中华经典“阳明心学”的背景、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可以强大内心,净化心灵。

  一、王阳明一生

1、虎豹生来自不群—志在圣贤

      一个人的成长,都和家风、家庭有重要关系。家风和家庭就像一个酵母池,任何在这个环境长大的人,都会浸染其中的味道。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追溯王阳明家谱,曾祖父人称“槐里先生”,去京城考试途中,看见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心灵畸变,“披发袒衣,形容枯槁”,觉得耻与之为伍,决定不参加科举考试,归乡退隐;他的祖父王伦世称“竹轩先生”,生活清苦,与人为善,善待乡里,得到大家的尊重。他的父亲王华,非常聪慧,刻苦读书,为人正直,曾高中状元,是当时的政府官员。王阳明祖上乐善好施,内心高洁,对王阳明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德行和善良是家族兴旺的法宝,王阳明从小立志,“成圣成贤”作为理想。

    “立志”就是给人生布个“局”,有多大的志向,就给人生开启了什么局面;志向是人生的动力,志向的高度代表了看世界的高度。立什么志,就像确定火箭起飞的角度和方向。志向不一样,在开始就注定不一样的人生道路和格局。

    王阳明同时代的唐伯虎(生于1470年),人称“唐解元”,恃才傲物,因“泄题案”,遭遇人生的断崖,人生发生天翻地覆变化,心理产生偏差,由此开始玩世不恭的人生。事实上,一个人的智慧、德行和境界,恰恰遭遇苦难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王阳明几次考试,几次落榜,但他表现得淡定从容,他不是以落榜为耻,却以落榜动心为耻。在“圣贤之志”面前,考试失败算得了什么呢?做官之后,王阳明更遭受了非人的待遇。苦难曲折,甚至生命受到威胁,有人要置他于死地。王阳明和唐伯虎都经历了人生的大苦难,却王阳明能够把每一次苦难都作为人生的考验,能够在每一次应对苦难的过程中,凤凰涅磐,视其人生的历练和升华,最终将人生的苦难变成了成圣成贤的淬砺,酿成甘露,育成莲花,可谓人生壮丽。唐伯虎一身傲气,与世对抗。在人生坎坷曲折时,王阳明和唐伯虎都写了诗:

王阳明对人生困境的心境: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而唐伯虎曾经已觉悟抒发心境: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副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两首诗,一个是超拔达观,处处练心,不断超越,成就圣贤之气。一个是带着怨气,故作潇洒,最终浪荡一生。

    人生差别,除了天资外,最重要的是勤奋和心力,有圣贤之志,心里就有明灯,有不断超越的力量,有不被物奴役的格局和境界。若无志,会困于得失悲喜,不得解脱。

2、内圣外王,立功立德立言不朽

    王阳明不仅立圣贤之志,而且践行所学。为了验证朱圣人(朱熹)的“格物致知”,而闹出世人皆知“格竹”的笑事。人生觉悟都有一个过程,来到贵州龙场驿站,才领悟人生大智慧皆在于“内求”,在于“发明本心”。人的智慧和境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印证。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

      平息宁王叛乱,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更是王阳明一生的大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平叛了宁王之乱。事后有学生问他,你一介书生怎么会打仗?他回答说:“胜负之决,只在心动与不动之间”,这是王阳明运用智慧和境界的最好证明。

      王阳明先生的一生无愧人生三不朽:他一生严谨的修持自己,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利益,可谓“立德”;一生平叛无数,报境安民,可谓“立功”;他注重言传身教,留下非常丰富的文史资料,以启发后人,可谓“立言”;王阳明一生,功德圆满,知行合一,求仁得仁,位列圣贤。

二、“致良知 ”是王阳明的“心法”

      王阳明思想的精粹,那就是“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思想的努力方向,是理解王阳明思想的关键和基础。

1、龙场悟道与反求诸己

      王阳明思想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而龙场悟道则是他整个思想的转折点。

’    明武宗正德三年,即11508年,王阳明上疏皇帝,弹劾太监刘瑾擅权,结果被打击报复,挺仗四十,随后被贬到贵州龙场做驿丞。当地崎岖遥远,穷山僻壤,饥寒荒凉,语言不通,百姓野蛮,没教育,没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王阳明只能住山洞,自己种粮,解决生存问题。一个朝廷官员落得如此境地,他是多么的痛苦孤独,甚至绝望。这期间他的一些作品如《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谪居绝粮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等,真实表露了当时王阳明的困惑、痛楚、无助;他曾无数次的问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假如孔子、孟子遭遇这样的境遇,该怎么办?虽万般孤苦,却无数次地冥思苦想,忽然有一天,“忽中夜大悟”,明白: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龙场悟道”。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给人生许多思考。王阳明作为一个大儒,肯定读过孔子的“君子求诸己”,读过孟子的“反求诸己”“万物该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但为什么到了龙场才真正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呢?所以,人生的道理,有的时候读过也是空过,只有身心到了一定程度,体验到那个境界,才能真正体会。故此生既要读书,更要实践;读书指导实践,实践验证所学。

2、百死千难“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阳明最核心的理念和最高的价值取向,是他毕生的追求。是王阳明对自身思想最精炼的总结。“良知”一词源自《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阳明早就读过孟子的书,但是只有经过深刻的人生体验和修正之后,才有真正的感悟。

      人们常说圣人,可圣人的境界究竟是什么?王阳明悟道后,清楚告诉:圣人就是把附着在良知上的污染全去掉了的状态,就是《尚书》所强调的“道心”,佛教称之为“佛性”。所谓良知,就是人心中积极的力量,致良知就是不断的擦掉心灵上的灰尘,以呈现道心的过程。

      今天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就是要开启和护养一个人的良知。其外在的表现,就是一个人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是非判断,并在这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行为。所以,“致良知”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

3、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命题,引起多少人的误解和谬传。

      究竟什么才是“心外无物”,中国思想史上一直在争论,有人说是“唯心主义”,这种简单化的结论,无助于人类思想史的研究,也违背了王阳明思想的本意。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问题: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人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所关注的问题不是世界是什么?也不是纯粹关注对人的研究,而是思考和探索人自身及其人和世界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通过价值和意义的问题联系起来,任何一个事物,客观上存在不存在,不是王阳明关心的问题。所谓“心外无物”,其实就是一个事情能不能干扰到自己,是否引起自己的注意,是否对自己造成影响等,根本在于自己的心。“心外无物”就是要不断修好自己的心,有处事的高远,心无挂碍,又能积极做事,踏踏实实修行,就是修一颗心。

三、知行合一

    知和行的问题,是中国哲学的重要问题,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问题。王阳明的时代,朱熹的思想影响最大,代表的是当时国家的官方思想。朱熹认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熹主张“知先行后”的认识,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思想界,导致当时许多人夸夸其谈,空谈理论,而不是在真正的实践中去修炼自己。

  1、真知必真行,真行才有真知

        王阳明非常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知行合一”,他经常强调,要在“事上磨练”,在实践中求知。“知行合一”即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放。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个人的行动和认知,是内在统一的关系;任何实践,都以一定的认识为指导;任何发自内心真诚的愿望,某种程度上都会带来行动。“知行合一”是要求我们,不要只说不做,要到真正的社会进步和自我修炼的实践中落实、践行,将知行合一统一起来。

2、“知行合一”才是真修行

“知行合一”的过程,就是人生修行。常说“修行”,“修”是指修心,增加正念,减少“妄心”。“修”得怎么样?要“行”中得到证明,才是真正的“修行”。不是在深山老林 ,僻静寺庙,打坐冥想,而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人和事时,真诚应对,公正处理,让大家都满意,这才是真正的“修行”。王阳明认为最好的“修行”就是“知行合一”,“知”的落脚点就是“修心”,“行”的落脚点就是践行

四、事上磨练

        一个人的德行和智慧要提高,须在实践中磨练,做事中修炼。

1、青山何处不道场

        王阳明强调:“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变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一个人的定力和真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定力和智慧的。接受培批评时,能闻过则喜,海纳百川,心胸开阔,坦然自若;遇到困难,不怨天尤人,反思自己,不断学习,勇于开拓。青山何处不道场,修行未必在山林。在生活中,遇事不惊慌,宁为不乱,冷静应对,智慧判断,从容解决。

2、修静才能开智慧

    “修静”,在现实残酷,纷繁复杂,诱惑干扰,危机压力的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心灵净化,心静生慧。

    “修静”,不拘形式,随时随地,大凡小事,苦事难事 ,好事乐事,都可修身静心,开启智慧,炼达圣贤。

3、“省察克治”:不动心方乾坤朗照

“省察克治”是平常修养自己的好方法。时时警惕,自我净化,去净私欲,存进天理。

五、“阳明心学”对当代的影响

      任何一个思想体系,是因缘生法,是在特定时期的因缘产物。制度法律只是约束手段,更重要的是净化心灵才是基础。

      在现代发展中,学习“阳明心学”,不断追求,自身净化和超越的精神,学习“阳明心学”,以开启“道心”为目标,学习王阳明在奉献社会中修养自身,在修养自身的时候去奉献社会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人格的完善与利国利民的有机统一,这些精神永远是民族文化的宝库。值得继成和弘扬。建立制度以明确人们的行为边界 ,启发人性之中的积极力量,以推进社会进步,这是我们着力的方向。

1、王守仁和王阳明是同一个人。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2、王重阳

王重阳(1112年-1170年),全真道开创者,咸阳(今陕西咸阳)人,原名中孚,字允卿,入道后改名嚞(或喆),字知明,号重阳子,以“害风”为自称。

王重阳出身于一个家业丰厚的富裕家庭。他的一生正值北宋沦亡,金人入侵,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青年时代,他“痛祖国之沦亡,悯民族之不振”,曾于天春年间应过文、武试,得中文、武双举人,有志于拯救民族危难。

但由于南宋政权孱弱,舍弃广大北方人民不顾,苟且偏安,王重阳的抱负没有能够施展。抗金失败后,王重阳掘地穴居,称之为“活死人墓”,以方牌挂其上,书云:王害疯灵位。七年后,王重阳走出活死人墓,前往山东传道,期间度化七位弟子,即道教历史上有名的“全真七子”,全真教由此大盛。

扩展资料:

王守仁的“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

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参考资料:

-王守仁

参考资料:

-王重阳

王阳明声名显赫,为什么其子孙后代却默默无闻?

王阳明声名显赫,但其子孙后代却默默无闻,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王阳明的后代发生了内争。王阳明的后代刚传至第二代「”正”字辈,便发生了一起「”萧墙之争”;待传至第四代「”先”字辈和第五代「”业”字辈时,又发生了「”袭爵之争”。由于「”两争”皆出自阳明殁后,且属财利之争,故惊动廷宇内外,牵动官署朝野。因为王阳明的夫人诸氏没有生育,王阳明在四十四岁的时候,将三叔王兖的孙子,堂弟王守信的八岁儿子王正宪过继为自己的养子。正宪字仲肃,年及弱冠,以阳明军功,世袭锦衣卫副千户。后来,嘉靖四年(1525),诸氏谢世,阳明续娶张氏,次年生正亿。正亿初名正聪,七岁时因外舅黄久庵避讳时相张聪而被更名。阳明晚年得子,喜不自禁,又虑及健康日下,恐身后稚子寡母有失所养,遂托后事于绍兴、余姚诸门生。但由于阳明在征讨思田后未能顺从权臣桂萼,故卒后萼即奏其擅离职守,明世宗「”乃下诏停世袭,恤典俱不行”。阳明后裔因而一度同遭忧难。就在这忧患之际,门庭内部也闹起了风波。事情的原委如下:以父军功世袭锦衣卫副千户的继子正宪,时已二十二岁,本该对幼弟搀手相顾,患难与共,但他屡掀事端,祸起萧墙,一意自立门户。他不仅趁正亿年幼、力弱势单之机,闹起了分居析户的纠纷,而且还伺机回避摆脱所面临的外侮之害,四处制造舆论,闹得王氏家室不得安宁。直到嘉靖十一年(1532),阳明弟子王臣(字公弼)升任浙江佥事,分巡浙东,插手经纪阳明家事,这起「”萧墙之争”才稍有收敛。然此时,阳明后裔因停封、停恤,只能算作普通百姓人家了。而年仅七岁的正亿,幸有阳明门人商定趋金陵,投奔南京礼部侍郎黄久庵,借舅氏家而居之,才得以安然无恙。隆庆元年(1567),以大学士徐阶为首的王门臣僚向新登位的穆宗上书,为阳明昭著功爵,遂诏赠新建侯,谥文成,赐祭葬,其后裔亦重行封赏恤典,正亿准袭伯爵。但正亿学问不显,待正亿子承勋嗣爵之后,至崇祯初年,在阳明后裔中又发生了一场长达数十年的争袭伯爵事件:(正亿)子承勋嗣,督漕运二十年。子先进,无子,将以弟先达子业弘继。先达妻曰:「”伯无子,爵自传吾夫。由父及子,爵安往?”先进怒,因育族子业洵为后。及承勋卒,先进未袭死。业洵自以非嫡嗣,终当归爵先达,且虞其争,乃谤先达为乞养,而别推承勋弟子先通当嗣,屡争于朝,数十年不决。崇祯时,先达子业弘复与先通疏辨。而业洵兄业浩时为总督,所司惧忤业浩,竟以先通嗣。业弘愤,持疏入禁门诉。自刎不殊,执下狱,寻释。(《明史·列传》卷一九五《王守仁》)此案后由宁波府推官李清、绍兴府推官郑瑜和台州府推官张化原会同审理,详情则由李清记录于《三垣笔记》中。结果因王业浩之谋,使王先通意外得嗣爵,而王业弘则大受诬屈。故阳明之后,新建伯之爵禄袭承顺序如下:王正亿─王承勋─王先通─王业泰。万历年间阳明后裔中虽有三品以上官衔者多达六人,从而使一时衰微的王氏家族略呈中兴气象,然其后裔在思想文化上有建树者却凤毛麟角。三世孙王承勋尚可称许外,四世孙王业洵因朝政日黯,不赴科举,留意祖业,「”与黄宗羲、王毓著三人尝删《传习录》之失实者,重锌以行”(《嘉庆山阴县志》卷十四《乡贤》)。五世孙王贻乐于康熙初年任藤县知县,重为掇拾,编成《王阳明先生全集》十六卷。。九世孙王篪隐居乡里,以教授为生。万历年后,阳明后裔渐趋衰微,至清康乾年间,已是学脉绝传,族中再无读书之人,而大多以商贾为业、佣工为生。至于族中财产,除坐落于绍兴光相坊的伯府第系朝廷御建,产权列入官府「”防护录”,作为祭产不准变卖外,其余各房台门住宅都被陆续变卖殆尽。★国际儒学泰斗、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二十五年心学力作★全面丰富的阳明传记,权威严谨的心学读本。体味阳明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讲透心学知行合一的精妙智慧。★畅销四年,新版修订,新增阳明遗迹珍贵和图文并茂的阳明先生大事年表★当代学者名人杜维明、樊登、董平、余世存、吴光、郭齐勇等诚挚推荐,冈田武彦大陆弟子钱明亲自审校★《王阳明大传》所获荣誉:·入选樊登读书会经典解读书单·吴晓波、十点读书联合推荐「”预见2016我喜爱的10本书”·2015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入围奖图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新修订版)冈田武彦著杨田冯莹莹袁斌孙逢明译重庆出版社·华章同人/14800元内容简介本书为畅销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的全新修订版。《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是国际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先生写给大众的王阳明通俗传记。冈田先生于六十八岁高龄提笔撰写此书,九十三岁完成,花费了二十五年的心血。在穷尽中日两国史料和研究成果、历经六次阳明遗迹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冈田先生以心学发展的脉络为线索,史料互证,张弛有度、夹叙夹议地详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及其悟道的心灵轨迹,探讨了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和师友交往对其思想形成的深刻影响。冈田先生尤其注重从王阳明的诗文中探寻其当时真实的内心,并由此补充了许多不为众人所熟知的细节,解开了有关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本书内容全面丰富、权威严谨,是了解王阳明的传奇人生、轻松读懂阳明心学精髓的上佳读本。此次新版除修订了原书的部分内容之外,增加了四十余幅阳明遗迹。这些是从事阳明学研究二十九年的杨德俊先生自1989年起拍摄的,非常珍贵。读者可以通过这些追寻阳明的足迹,体验阳明的经历。此外,新版还增加了一张图文并茂的阳明先生大事年表海报,以帮助读者理清王阳明的成长轨迹和悟道历程。END

王阳明时期在位的皇帝是明宪宗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男,汉族,原名朱见深,后更名为朱见濡。 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在位二十三年(1464至1487年),年号成化。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9月9日病逝,终年41岁。庙号宪宗,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茂陵。

个人作品

朱见深作有一幅《一团和气图》,乍看仿佛一个圆球,画着一个眯眼嬉笑之人,但仔细观看会发现是三个人抱成一团,初看时的一个面孔实际是由三个面孔组成的。图的内容,源于虎溪三笑的典故。

从表现形式和构思方法上,《一团和气图》符合古代漫画的特点和要求,但在主题上却没有讽刺意味,反而有歌颂漫画的味道,这是它的特殊之处。

以上内容参考 -朱见深

王阳明的传世录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