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河南平顶山郏县孔湾的李姓字辈家谱 谢谢
李氏家谱
〖李氏来源和演变〗
汉族李姓的渊源主要来自三大支:赢姓、姬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自嬴姓。李氏的远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五帝"时代高阳氏颛顼,出自嬴姓。颛顼氏族属于东夷族,最早活动于今河南东部,后来北迁到帝丘,即今河南濮阳西南。到了唐尧时代,颛顼部落已分为八个氏族,其一为庭坚,其首领皋陶为尧帝的大理官,其子伯益掌管火种和驯养兽鸟,协助大禹治水,获姓嬴。治水成功,颛顼氏族也得到了发展。皋陶的子孙一直作大理官,至夏朝时,其子孙以官名为氏,即理氏。商朝末,大臣理征因正直敢言得罪了纣王,被害。其子理利贞出逃,隐于今河南西部嵩县的伊水旁。因靠树上的果子(木子)充饥才得以存活,遂改理氏为李氏。李姓至今已有31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出自姬姓。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前316年,秦国灭巴国。一部分巴人留于渝境的成为板楯蛮,而南移到湘西的巴人成为武陵蛮的一部分,迁移到鄂东的称江夏蛮和五水蛮。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公元前303年,巴人李姓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后灭于东晋。这支姬姓李氏的历史有2800年。
第三支出自赐姓和外族改姓。西南民族中多李姓,其原因是当权者的赐姓和崇仰汉人的自取姓所造成的。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北方连年战乱、政权频繁更迭、外族不断进入中原,李姓随其他的原华北居民一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和发展。中原百姓中开始融入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李姓中也混入了匈奴人和鲜卑人的基因。发生外族流入李姓的主要民族有:唐朝的沙陀、氐、回纥、契丹、高车、吐蕃、西域各国等族,以及犹太人、波斯人、安息人、朝鲜人等外国人。之后这种融入从未间断过,北宋西夏国党项族、金国女真族,明清时期的蒙古人、满洲人、西北的土司和西南的土著均纷纷改汉族姓,尤以李姓为首选。这些少数民族长期与汉族混居,其中大部分汉化了。在当代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中多李姓,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另一重要外姓的融入是李氏王朝赐与有功大臣武将为国姓,这是李姓人口迅速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李姓的根源〗
1李姓由来
李姓之“李”,最初指的是一种植物――李树,属蔷薇科。但李姓的直接来源却是商朝官名――大理。
李姓的来源,与原始人类的淳朴生活习惯有密切联系。最初的“李”指某种植物,如《说文》所云:“李,果也。”李树,属蔷薇科,为落叶亚乔木,高丈余。李子,就是它的果实,球形,至夏成熟,红色有光泽,味酸甜,供食用,一名嘉庆子。
随后,“李”随着汉字形义的推移而与法理、星象等含义相通。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姓,则见于《通志o氏族略o以官为氏》:“李氏,皋陶为尧大理,因官命族为理氏。商朝半年,理征改为李氏。”
有人把我国几千个姓氏归类排列,其中以植物为姓氏的,诸如花、草、树、苗、林、木、杨、柳、桃、李、桂等,有一二十种。这可以追溯到远古氏族的图腾崇拜。然而李姓最早的含义却不在植物,而是理官之“理”,至商朝时期才向植物之“李”转化。
从远祖皋陶到大唐脉裔是李姓由初萌到壮大的历程。李姓血脉中的12个政权,58个帝王,无数将相名臣,大多出现在这个时期。
在中国姓氏发展史中,李姓见诸史籍在周之后。《国语·郑语》中的祝融之后八姓、《晋语四》中的黄帝之后十二姓、以及《左传》所载的西周二十姓,都未见李姓。《姓解》也说:“周之前未见有李氏。”《史记》载:“自周有老聃,姓李。”
2 李氏家谱
此后李姓见载逐渐增多。关于李姓的来源,归总起来,有如下五种:
第一,传说中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曾任尧、舜的大理之职(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古字中“理”与“李”相通)。
作者: feng无痕 2007-5-30 14:44 回复此发言
--------------------------------------------------------------------------------
2 李氏家谱
第二,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或李)为氏。又有老子为李氏女所生之说。传说李母怀胎81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腑而生,“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此指树为姓,历来被称为“妄”说。
第三,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后代有李左车,其后为李氏。
第四,北魏叱李氏所改。
第五,唐代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被赐李姓。
李氏来源的五种说法中,前三种在《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合为一源,皋陶、老子、李左车为同一世系中的人物。对此,早已有人提出疑问。《升庵集》卷50《李姓非一》中则说得颇为尖锐,认为“陇西之李与唐室之李不同族”,《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圹附会枉撰,媚时之说"。
陈寅恪也曾对李渊的祖先进行过考证,认为李渊的祖先可能是赵郡李氏之后,而不是陇西李氏之后,因其族葬在赵州昭庆县(今河北隆平县)。
由上可知,对于《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所记的世系,世人是有争议的。然而,众多的姓氏学著作中,记皋陶为李姓之祖则是同一的。至于大唐宗室李氏是否不属汉族而为“夷狄”,也无确凿证据,以西凉来断其民族,恐怕太武断。而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本来就同出一祖,因而追溯李氏之源流,仍不妨以《唐书·宗室世系表》为主要依据。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正是由于唐朝对李氏宗族的考证和详细记载,才有今天李氏宗谱的完整存在,像李姓这样将其族源详细载人正史的,并不多见。这与其他姓氏多为家族传抄家谱、记载族源相比,自然更为可靠、详细。
2指树为姓
“指树为姓”是李姓生成的最早根源。
据《秘笈新书》引《姓纂》及《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李氏,帝颛顼高阳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皋陶)”。
皋陶,为东夷部族首领,活动中心在偃(奄),即今山东省曲阜市。《史记正义》引《世纪》说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舜)因之而赐姓曰偃”。这就是《左传》中所说的“天子因生而赐姓”。皋陶,在尧为炎黄夷联盟首领时,任理官,即掌管司法的长官。《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他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墨、劓、(非刂)、宫、大辟),并依照罪行的轻重来量刑治之,还对不用五刑的罪人分等流放,使天下人心信服。
传说皋陶专门训养了一头名叫触(角圭) 的独角奇兽,这奇兽有一种特异功能,那就是能辨善恶真伪。它一遇见有罪的人,就会用尖利的独角去冲撞;一发现谁在说假话,就会怒气冲冲,令人生畏。皋陶用这样的奇兽断案,真是再好不过了。所以,皋陶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神话毕竟是神话,可这个神话故事却把人们带到遥远的上古时代,仿佛看到皋陶正直而果断的形象。
正是由于皋陶崇高的名誉,所以至舜继位后,仍用皋陶为大理。于是,天下罪恶得以平正,人们安居乐业。任职期间,皋陶多次提出贤明的谋略,认为治天下须慎修其身,特别强调“知人”和“安民”,他的主张深得舜帝赏识。舜帝以皋陶最贤,将他作为继位的候选人。但是,舜帝还未来得及把帝位禅让给皋陶,皋陶就病逝了。
皋陶死后,“葬之于六”《史记》引《括地志》云:寿州(安徽)安丰县南130里,故六城东),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以后六便成为一个偃姓小国。楚穆王灭之,无谱。皋陶有长子伯益,《帝王世纪》说:“伯翳(益),为舜王畜多,故赐姓嬴氏。”可知,伯益因善训鸟兽而被舜帝赐了嬴姓,成为嬴姓部落的首领。皋陶的次子名仲甄,又叫仲偃,仍以偃为姓。以后,偃姓奉皋陶为祖,以姓为氏。皋陶之后,历虞、夏、商,26二十六世为理官。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故称皋陶及其子孙为理氏。以官为氏的理氏,传至理征时,任商纣王的理官,时商纣王昏庸无道,沉湎于女色,理征屡屡进谏,执法不阿,为昏*的纣王所不容,终遭亡身之祸。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幼子利贞逃了出来,奔于伊侯之墟(今河南境内),饥饿不堪,见一树上结有果实,便采了来吃,母子得以活命。其后,利贞畏于纣王的追捕而不敢姓理,于是以“木子”救命之恩,改称李氏。这就是后来“指树为姓”之说。按此说,李姓之始当在商末周初。
济南灵岩寺供奉观音菩萨。
灵岩寺始建于东晋,于北魏孝明帝正兴元年开始重建,至唐代达到鼎盛,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观。灵岩寺佛教底蕴丰厚,自唐代起就与南京栖霞寺、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并称天下“四大名刹”。
灵岩寺景点
金刚殿,也称一山门。清代,门外左右各一碑,书“千崖万壑”4个大字,为明嘉靖时(1522~1566年)张钦所书,门后也有2碑书“绝俗持戒”4字,为明隆庆中(1567~1572年)李复初所书。
天王殿
天王殿,也称二山门,建于明朝,单檐硬山顶,房梁为5架梁,两边以穿插坊连成一整体,柱头上有一斗三升斗拱,其柱础为复莲式,内壁左右嵌有唐、宋、金、元、明、清石碑17通,中立宋皇佑经幢1座,二山门东为钟楼,西为鼓楼。
泰山红门前的“第一山”碑。作者李复初,具体生平未详,明嘉靖年间曾任巡按山东监察御使,该碑落款为:“巡按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偕参政吴章、张臬,副使张意、吴道南,佥事崔三畏登岱岳之巅书。”
湖北省:有美循先绪,绍闻广太昌,贻谋裕久远,兰桂定腾芳。
湖北宜昌夷陵区李氏字辈:士大三单光,宗国传发祥,华堂开泰运,世代启远昌。
湖北利川团堡李氏派语:珍惜洪昌国,永远乾坤定。
李姓家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州谱学会存有115种,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从时间上说,李姓族谱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还有一些是近现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续修、再修等版本。
扩展资料:
起源
李(Lǐ)姓出自嬴姓,颛顼的后代皋陶,在尧舜时担任掌管刑狱的理官,他的子孙世袭了“大理”职务,并以官为姓,称为“理氏”。商代末年,皋陶后代理征因办案公正,得罪了纣王,被暴君无故处死,其妻带着儿子利贞逃难,一路上以木子为食才得以活命。
为了不忘这段蒙难的历史,利贞的母亲决定将“理”姓改为“木子”构成的“李”姓。李利贞从而就成了李姓的得姓始祖。李氏是中国第一大姓氏,人口近一亿人,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四。同时也是华人以及世界第一大姓,人口超过12亿人。
参考资料:
喜欢旅行,源自“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之说。然而,等到了路上,你才会发现,还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民间白话,后面还有两句:“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其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是治学者的原文。古代万卷是指皇帝的试卷,读书是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
该句出自明代董其昌《画旨》一文:“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诗句。
有点扯远了,言归正传。旅行的前提不读书还真不行,此次游泰山,尤为明显。
泰山堪称文化大山,自秦始皇以后,共有13位皇帝驾临泰山,孔子、孟子及李白、杜甫、苏轼等文化大家登泰山者不计其数,给泰山留下的御批、传记、诗文、书法、绘画……数不胜数。
其中以石刻形式体现的书法漫山遍野、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尤为吸睛。
泰山石刻之多雄冠中国名山之首,成为一处天然的书法展览,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现存碑刻500余座、摩崖题刻800余处,且种类繁多,从细目上分不下30余种。但从形制上分,大致可分为石碣、石阙、碑刻、摩崖碑刻、墓志、经幢、造像记及石造像、画像石和题名题诗题记等9种。
主要包括历代帝王封禅告祭文,寺庙创建重修记,石经墓铭,颂岱诗文,题景及楹联等5类,大部是自然石刻。
其文字既有洋洋数千言的长篇巨制,也有一字之惊,既有帝王御言,也有黔黎之说。
其形式既有雄伟高大的“万丈碑”,也有盈尺小碣;既有龟趺螭首、精雕细磨之作,也有粗犷片石之刻。
其书法艺术,既有真草隶篆,也有四体揉融;既有如斗大字,也有蝇头小楷;既有古拙若痴者,也有龙飞凤舞者;既有大家之手,也有石匠之书。
真乃瑰丽多姿,把泰山扮点得更加庄严典雅,无愧为最壮观的“中国天然书法展览”。历代游人谁不为之流连忘返,赞叹无穷。
受腿力、目力、智力所限,仅摘其一二录此略表,作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之功尔!
泰山脚下登山起点处的一通碑刻,题写者是时任济南府同知翟涛,题写时间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登高必自”语出《中庸》“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意思是登高一定从低的地方开始,远行一定从近的地方起步。
泰山红门前的“第一山”碑。作者李复初,明嘉靖年间曾任巡按山东监察御使,该碑落款为:“巡按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偕参政吴章、张臬,副使张意、吴道南,佥事崔三畏登岱岳之巅书。”
该碑背面有 “入云有路” 四个大字 ,字径70×55厘米,系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张继红书,篆书体。甚为特别!
此石刻出自杜甫《喜睛》“皇天久不雨 既雨晴亦佳 出郭眺西郊 肃肃春增华……”题跋为“丙午首夏 ,冒雨登岱 ,宿山中 ,次日晴霁 ,书此五字 ,以志胜景。 天津 ,宁世元”。
大意为:泰山在下雨的时候景色很美,天晴了的时候景色也很美。此石刻字体应为行书变体,灵动飘逸,笔峰遒劲,虽不是什么大家作品,但也得众人满誉,我也喜录之。
“虫二”是泰山石刻中知名度最高的石刻之一,位于泰山的万仙楼附近,它是清朝光绪年间刘延桂题写,其之所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不在于其有多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而在于其包含的趣味性,其取自繁体字“风月”两字的字芯部分,仅留存“虫二”两字,而去掉了两个字的外边框,世人皆曰为“风月无边”之意,甚是有趣。
此石刻摩勒于泰山云步桥下盘路旁的岩壁上。摩崖高120厘米,宽400厘米。径92×80厘米,系明万历己酉(公元l609年)年,河东史学迁题书。
题跋为:“万历己酉岁,河东史学迁书立。”江山多娇云路先,人间仙境若天然。“若登天然”意思就是攀登泰山就好像登上了天一样。
碑刻塑造泰山浓厚的登天升仙的氛围和意境,都显示出岱顶已是天庭仙界,在这里“山登绝顶我为峰”,可以与天对话,与日月交谈。此石刻为楷书体,端庄典雅,匡正威严,吾甚喜之。
晨起登临日观峰观看泰山日出美景,相机偶然间拍摄到了在一线天与日观峰的拱北石之间的石崖上的一处石刻。为“章蕴”题的一首《登玉皇顶》:八十谁云老,高峰尚可攀;身临玉皇顶,脚下万重山。
查知:该诗题于1984年8月12日,老人家80多岁还不服老,亲自登上了泰山的最高峰,那种脚踩万山的感觉,有多自豪!真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有王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豪迈。此石刻较为隐秘,且在万丈崖壁上,得幸偶然发现,亦喜之。
“望海”刻石的题写者是时任山东提学副使的袁洪愈。袁洪愈为江苏吴县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曾任南京礼部、吏部尚书,有政声。
唐摩崖在玉皇顶盘路东侧,为泰山石刻最多之处,大观峰削崖为碑布满了历代题勒,其中最著名的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年)登封泰山时御制御书的《纪泰山铭》。
摩崖高123米,宽53米。碑文24行,每行51字,现存1008字(包括题“纪泰山铭”和“御撰御书”等字)。除“御撰御书”4字和末行年、月、日为正书外,其他均为隶书,字大25厘米,额高395米。隶书“纪泰山铭”2行4字,字大45×56厘米。唐摩崖“纪泰山铭”刻石,形制端正,气势雄伟。
“云峰”石刻为康熙帝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祭祀泰山时所题。该石刻下面的石刻为乾隆帝的两首御制诗。这一对祖孙皇帝的石刻聚集一处,是泰山石刻艺术的一大奇观。
“五岳独尊”石刻是泰山的标志性石刻,堪称泰山的名片。该石刻的题写者为满清皇族爱新觉罗·玉构。玉构曾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泰安知府。第五套人民币5元面额纸币的背面图案即为泰山“五岳独尊”石刻画面。
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顶上有石覆盖,石色黄白,形制古朴浑厚。奇怪的是,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正因为它没有留下文字,所以此碑究竟是何时、何人所立,便成为一个疑问。
《汉官仪》载:“秦篆刻石东北百余步,得始皇封所,汉武在其北二十余步,得北垂圆台。”清金 《泰山志》称:“山上置圆台,径五丈,高九尺,四壁上饰以青,四面如其方色。广一丈,围以青绳三周。燎坛在其东南角,高丈二尺,方一丈,开上南出门,方六尺。”清光绪年间《泰安县志》载:“古登封台在岳极巅,为七十二君封台,台右有碣,题此四字。”今极顶玉皇庙内有《古登封台碑》,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立。
“古登封台”碑刻位于极顶石西北侧,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也可以认为泰山最高处的一尊石刻。
求河南平顶山郏县孔湾的李姓字辈家谱 谢谢
本文2023-10-19 11:39:4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90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