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1收藏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第1张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3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在胚胎状态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这种影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

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Triandis, H, Bontempo, R, Villareal, M, Asai, M,& Lucca, N(1988)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on self-ingroup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323-338。

如果说,有哪一种人类的特征能几乎被所有的心理学家所认同的话,那就是人类的行为从来不会在真空中发生。即使是那些最强调内部动机、个性需求和遗传驱动力的心理学家们也会考虑把各种各样的外部环境力量引人最终导致个体行为和特质形成的方程式中。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心理学领域已经开始渐渐认识到文化是一种对人类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很少有在所有或者在大多数文化中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的人类行为模式(跨文化一致性的扩展分析参见研究22中关于埃克曼的面部表情研究的讨论)。这在涉及人类的相互作用和人际关系的行为领域中显得尤为突出。人际吸引、性、感动、个人空间、友谊、家庭动力、父母养育方式、儿童行为期望、求偶仪式、结婚、离婚、合作与竞争、犯罪、爱和恨等都深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考虑一个人的文化背景,那就根本无法全面或准确地了解这个人。

从概念上讲,文化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具体到实践领域,文化却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试想,你如何能够理清那些交织在一起的、共同塑造了现在的你的所有文化因素呢?大多数文化是如此复杂,以至于无法得出有据可循的结论。例如,结肠癌在日本的发病率比在美国低得多。日本和美国是两种不同的文化,那么到底哪些文化因素可以解释发病率的差异呢?是对鱼的需求量的不同?是消费大米数量的不同?是饮酒量的不同?是生活节奏和应激水平上的差异?或许是两国宗教习惯的差异影响了健康?来自亲戚朋友的支持的差异是否会影响健康状况?抑或更可能是以上两个、三个或者所有这些因素连同其他因素共同导致了这一结果?问题的关键是,如果你打算把文化列为全面了解人类本性的因素之一,那就需要用可靠和有效的方式来定义文化差异。正是在这一点上,哈里·川迪斯在现代心理学史上崭露头角。

从20世纪60年代起,川迪斯在芝加哥大学俄巴娜-香槟分校心理学系致力于揭示和提炼文化及其背景下的人们的基本特性,以便以有意义的方式对这些文化加以区分和研究。这项工作贯穿于川迪斯的整个事业生。发表于1988年的这篇论文解释并论证了他对跨文化心理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它阐述了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今天,这一基本的文化差异维度构成了每年的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很多其他领域数百项研究的基础。在这篇论文中,川迪斯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被界定为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的特定文化,正以一种复杂和广泛的方式决定着其成员的行为和人格。

用通俗的话讲,集体主义文化是这样的一种文化,即生活在该文化中的个体的需求、欲望、成就都必须从属于他所属的内群体(ingroup)的需求、欲望以及目标。内群体可以是一个家庭、一个部落、一个村庄、一个专业组织或者甚至整个国家,具体视情况而定。在这些文化中,个体的大部分行为的产生取决于该行为是否有利于个体所属的更大群体的整体利益,而不是该行为是否能为个体提供最大限度的个人成就。人们所归属的内群体往往会保持长期稳定,而且个体对其所属群体的承诺通常都很高,甚至当一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对其而言已变得困难或者不愉快时也是如此。个体依靠他们所属的群体来帮助他们满足自己的情绪、心理和实际的需要。

相反地,个人主义文化更看重个体的幸福和成就,而不是其所属群体的需要和目标。在这些文化中,群体对其所有成员的影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个体对其所属群体没有太多情感上的依恋,并且如果它对个体的要求过于苛刻,个体则宁愿脱离该群体而加入或者重新组建一个新的群体。在个体主义文化中,个体对群体的承诺很少,所以对个人而言,同时是多个群体的成员是很常见的事情。然而,没有哪个群体能单独对其行为施加太多的影响。在该篇论文中,川迪斯及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者,描述了大量典型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特征。所有这些都被总结在表7-6中。当然,这些特点是高度概括化的,因此不管是在集体主义文化还是在个人主义文化之中,总有一些例外的情况。

按照川迪斯的观点,个人主义文化集中在北欧、西欧和那些历史上受北欧人影响的国家。此外,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具有边界,大量的外来移民,社会和地理上的迅速变迁。“所有这些特点倾向于使群体的控制力变得不太确定。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高度的个人主义是与上述特点相一致的。”(P324)他认为,世界上其他大多数地区属于集体主义文化。

川迪斯在其文章的开头部分指出:

在川迪斯的很多研究和著作中所隐含的研究假设是,当我们按照“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模型来界定和诠释文化时,这一模型能够解释我们所见到的表现在人类行为、社会交往和人格中的大部分差异。在该文中,川迪斯试图概括出其理论的广泛的潜在用途(参见表7-6),并报告了他为了验证和阐明其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所做的三项科学研究。

如前所述,该篇论文报告了三项独立的研究:第一项研究的被试全是美国人,以便更加清晰地定义适用于美国的个人主义的概念;第二项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个人主义文化(美国)和集体主义文化(如日本和波多黎各),其核心在于比较在两种文化类型中个体与他们所属群体之间的关系;第三项研究用以检验如下假设,即集体主义文化中的成员觉察到自己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且一贯享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而个人主义文化中的成员则报告他们常常感到孤独。所有这些数据都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收集的。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每项研究及其发现。

第一项研究的被试是川迪斯所在的芝加哥大学心理系的300名在校大学生。研究者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份包括158个项目的问卷,用以测量他们有关“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行为和信念倾向。如果被试赞同“只有那些依靠自己的人才能在生活中获得成功”,那么他便持有个人主义的立场。而被试如果同意“当我的同事把他们的隐私告诉我时,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了”,则说明该被试持有集体主义的观点。此外,问卷中包括5个生活情景故事(Scenarios),这些情景故事把被试置于一种假设的社会情境中,并要求他们预测自己的行为。该论文中所提供的一个例子是,让被试想象自己想要做一次群体内其他成员都反对的长途旅行。问被试在决定是否去旅行时,会在多大程度上考虑父母、配偶、亲戚、密友、熟人、邻居以及同事的意见。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被试的回答中几乎有50%的变异能够被三个因素所解释,这三个因素是:自力更生、竞争、与所在群体的亲疏关系。只有14%的变异能被“对群体的关注”这一因素所解释。川迪斯对研究1的结果做了如下概括:

他还指出,该问卷所含的项目和生活情景故事能有效地测量美国文化的个人主义程度,但川迪斯对这些项目在其他的文化背景中是否同样有效尚存疑问。

在该研究中,研究所提出的问题是:“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是否更乐意使自己的个人需要服从于集体的需要?”被试是91名芝加哥大学的学生、97名波多黎各学生、150名日本大学生和106名年长的日本人。测量集体主义特征的问卷由144个项目组成。问卷被译成西班牙语和日语后交由所有被试进行回答。经之前的研究验证,该问卷的题目分别测查关于集体主义的三个倾向:关心群体、自我与群体的亲密关系和使自己的目标服从于群体的目标。

该项研究的结果互不一致且很有趣:一些结果支持“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而另一些则似乎又对它予以反驳。例如,日本学生比伊利诺伊的学生更在意同学和朋友的观点,但波多黎各学生并没有表现出这一特点。此外,尽管日本被试在群体获得荣耀表达了自豪感,但他们在生活中只关注他们所在的某些群体的观点,并牺牲自己的个人目标以服从这些特定群体目标,而不是对所有群体都如此。尽管服从是集体主义文化的一个共同特征,但事实上日本被试比美国被试更少地表现出对群体的服从。有结果表明,随着集体主义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化和西方化,它们可能正在经历一个向个人主义转变的过程。作为这一观点的又一证据,研究发现年长的日本被试比日本大学生倾向于认同其所属的群体。

在这一点上,你或许会问,第二项研究的结果如何纳入川迪斯的理论呢?川迪斯把它们解释成一种警示,即有关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的结论不应该过分概括化,而必须仔细分析并有选择地应用于特定的行为、情境和文化之中。他对这一观点做了如下阐述:

第三项研究正是试图要完成川迪斯在上述引语中所提出的研究任务,对研究的核心加以限制和细化。该研究拓展了先前的研究结果,即集体主义社会为它们的成员提供了高水平的社会支持,而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则在更大程度上体验到孤独。该研究所采用的集体主义-个体主义问卷由72个项目组成,总共施测了来自芝加哥大学和波多黎各大学的100名被试,男女各半。被试还填写了另一份问卷以测量他们所知觉到的社会支持水平和孤独程度。

该研究的结果清楚地表明。集体主义与社会支持存在正相关,也就是说,随着集体主义程度的提高,相应的社会支持水平也会提高。而且集体主义与孤独程度呈负相关,即随着集体主义作用的提高,被试所意识到的孤独程度降低。作为川迪斯理论模型的进一步的证据,对该研究中的美国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因素(能解释最大的变异)是“在竞争中自力更生”,而对波多黎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因素是“合群”(与他人的互动)。这些结果正是人们可以由“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预期得到的。

川迪斯解释说,总而言之,本文中所述及的这些研究既支持又改进了他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定义。回过头来看表7-6中所列出的两种文化类型的特征,其所显示的状况似乎是相互对立、非此即彼的,即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看来几乎是完全对立的。不过,本文证明了这两种文化类型似乎处于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某一特定社会则处于两端之间的某个点上,这个点通常更接近于连续体的一端而远离另一端。此外,具体到某一文化,其中特定的个体、群体、亚文化以及情境可能会偏离该文化在连续体上的大体位置而向某一端移动。图7-2呈现了这一解释的图示。川迪斯指出:“简言之,这些实证研究表明,我们必须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看作是一种多维的结构,……每一维度的性质和特点主要取决于其所属群体的现状、情境线索以及所研究的具体行为。”(P336)

尽管该研究的历史很短,川迪斯的研究结果已经成为心理学家看待人类行为的基础之一。在你打开大多数心理学分支——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人类性行为、变态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的新版教科书时,你将很难找到一本不涉及川迪斯的这项研究,或是他做的很多其他有关“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研究。可以说,在有关文化对于决定人格和社会行为所起作用的当代研究中,由川迪斯所阐述、澄清和提炼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维度是最可靠、最有效和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此外,该维度能被应用于非常广泛的研究领域。以下正是这方面的两个应用实例。

在川迪斯的这篇论文中,他所提供的证据表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两个心理社会概念可能会对一种特定文化的成员的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这项与冠心病有关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般而言,在集体主义社会中,心脏病的发病率比在个人主义社会中要低。川迪斯认为,与心脏病密切相关的令人不快和紧张的生活状态在个人主义文化中更为常见。为了竞争和实现个人目标,孤军奋战的个体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除了这些消极的生活事件之外,个人主义的社会结构本身就缺乏对其成员提供的社会凝聚力和支持力量,而这种力量却恰恰能够减少压力给人体健康所带来的影响。当然,正如本文开头部分所讨论的那样,有很多因素可以解释在心脏病以及其他疾病的发病率方面出现的文化差异。但很多研究已经表明,集体主义文化中的成员迁居到个人主义文化的国家后,也越来越易于患上包括心脏病在内的各种疾病。

或许,更有说服力的是在同一种文化中的两个不同的亚群体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正像川迪斯所指出的(P327),研究人员做了一项以3000名日裔美国被试的研究,主要是比较那些在生活方式和态度上已完全适应了美国风格的日商美国人和那些仍然保持传统日本生活方式的日裔关国人。结果发现,在排除了胆固醇水平、锻炼、吸烟、体重等因素的情况下,前者心脏病发病率仍然是后者的5倍。

当然,你也许已料到“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维度会影响到特定的文化群体之间在养育子女的方式上的不同,事实上的确如此。集体主义社会中的父母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集体自我”(collective self),这种集体自我的特征是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对群体中权威的服从,行为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家长常常以公开或微妙的方式对做出符合群体目标的行为模式的儿童给予奖赏(Triandis,1989)。在这种情形下,只是因为自己不喜欢而拒绝从事群体期望自己做的事情是不能被接受的,这种情况也极少发生。然而在像美国这样的高度个人主义的文化中,这种拒绝是一种正常的反应,而且常常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尊敬!这是因为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父母重视培养儿童的“个人自我”(private self)。这就意味着儿童会因具有自力更生、独立、自知之明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能的行为和态度而得到奖赏。另一个看待这种差异的角度是,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反抗(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内)和独立倾向被看成是一种人格资产(personality assets),而在集体主义社会里,它们被看成是负债(liabilities)。文化经由父母向儿童传达的关于资产或负债的信息是强大而明确的,它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强有力的影响。

川迪斯的工作影响着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一篇文章将川迪斯的理论应用到研究两种文化条件下大学生球迷的态度问题(Snibbe et al,2003)。研究者对观看重要足球比赛的美国(玫瑰杯美式足球赛)和日本(闪光杯足球赛)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要求这些大学生在足球比赛前和比赛后,分别对自己球队与对方球队的学校和学生进行评定。在这两场比赛中,都是具有优良学术氛围的大学输掉比赛。然而,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反应差别很大:“美国大学生无论是在赛前还是赛后,均表现出对自己球队更加积极的态度。相比之下,日本大学生的评分没有表现出对本队的偏爱。而且,日本大学生对学校的评分反映了每一所大学在社会上的地位,对学生的评价则是根据目前的状态。”(P581)另一项研究采用川迪斯的理论模型对孤独感进行了跨文化研究(Rokach et al,2002)。该研究选取了来自北美和西班牙的1000多名被试,要求他们完成关于孤独感成因的调查问卷,其中包括个人体缺陷、发展性障碍、缺乏亲密感、迁徙和分离,以及社会排斥感。“结果表明,孤独感的成因的确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而且,北美被试在这五个维度上的得分较高。”(P70,附加强调)

最后,有一项研究突出了川迪斯研究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当我们在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加以研究和比较时,这种比较绝不只限于在国家之间进行。很多国家本身就包括了多种水平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亚类型。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拥有更多的不同形式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一项根据川迪斯的理论模型完成的一项有趣的研究(Vandello & Cohen,1999)以图表的形式描绘了美国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分布情况。在继续往下阅读之前,请想一想你认为最典型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会出现在什么地方。研究发现,美国的南方腹地具有突出的集体主义倾向,而位于大平原和落基山脉的地区则呈现更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不过,即便是在这些不同的地区内,也可以发现不同层次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亚文化群体。

川迪斯给所有的社会科学提供了一种看待基本的文化差异的新视角。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多种社会文化日益交织,我们所直接经历的文化多样性常常会导致一些潜在的误解、沟通障碍、冲突和挫折。对于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文化差异的觉察和尊重,有可能让我们朝着缓和文化分歧与促进世界和谐的积极目标迈出一小步,但却是富有意义的一步。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健全人格是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是贯穿人的一生的。

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基本观点是:

1、人格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不是在成年早期就结束了,到了人的中年时期以及老年时期,人格还在继续发展。

2、埃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

3、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个体都会面临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的心理发展的矛盾与危机。

4、人格发展由环境决定,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有自我、社会文化等,

5、如果个体能解决每一阶段面临的矛盾与危机,就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如下:

1、婴儿期(0——15岁),这一时期是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

2、儿童早期(15——3岁),这一时期是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3、学前期(3——6岁),这一时期是主动感对内疚感。此时的孩子做任何事都积极主动,孩子做事或者对事物的探索如果出错,受到大人的批评与指责,那么孩子就会产生内疚感。

4、学龄期(6——12岁),这一时期是勤奋感对自卑感,此时的孩子已经进入到学校,开始进行知识的学习,有了学习能力,开始体验自己勤奋学习,获得知识,获得成功的快乐。在这一时期,孩子如果发现自己不能获得知识、不能获得成功,就会产生自卑感,就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样就可能产生懒惰、自私、不思进取的不良心理。

5、青年期(12——18岁),这一时期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此时的孩子相当于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在寻找自我,确立自我,会想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思想有点矛盾。这时,老师要重点研究学生人格形成上有何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及人格特点的教育。

6、成年初期(18——24岁),这一时期是亲密感对孤独感。这时的孩子,他们开始建立两性的亲密感,要承担社会责任、社会义务。

7、成年中期(25——65岁),这一时期是繁殖感对停滞感。他们通过关心下一代,培育下一代,显示自己的创造力。这个创造力不仅意味着生儿育女,也包括通过创造性劳动使自己事业成功,发展任务就是使本人精力充沛和照料好下一代,防止颓废迟滞,体验着事业与家庭主角的现实。

8、成年晚期(65——人身终老),这一时期是自我调整与绝望冲突。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很多人感到满意和幸福,也有的人会感到绝望,自己一生事业不成功,家庭不幸福。同时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到下一代儿童时期的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八阶段和第一阶段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生命周期。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个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积极品质的发展,就算完成了这一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三、自我同一性

1、自我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它包括有关自我的动机、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

自我同一感

2、自我同一感指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有何地位,将来会怎样等稳定的自我形象和自我历程的体验。比如初中阶段的学生,喜欢照镜子,端详自己:我长得怎样,在别人的心目中我是怎样的形象,有何地位,将来自己会成为怎样的人。自我同一感的形成于先前各阶段中建立起来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勤奋感有直接的关系。

3、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于职业选择、性别角色和人生观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自我同一性的基本内容:性别角色的同一性、生理性别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同一性。社会角色同一性明确自己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能承担的责任、在行为上恰当地表现。比如一个五十岁的男人在地上大哭大闹,这就不符合他的性别角色。

四、埃里克森人格理论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注重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体现了人终身发展的观念。比较符合人格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理解儿童的人格发展阶段,告诉每一个人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那个年龄阶段形成,给人反思的依据。

2、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充满危机的过程,个体的自我需求与社会规范之间往往存在冲突,教育应该培养个体应对危机并且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失败时,教师要帮助他们处理好这些问题,正确面对这些问题,帮助学生渡过这一危机,实现自我人格的发展。

3、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身发展造成障碍。因此,教师的教育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帮助学生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促进其发展。

4、教师给儿童创造更多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获得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发展自我的满足感,不要羞辱学生。比如,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外任务时,适当多布置一些学生一个人经过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给妈妈洗一次衣服,在家里煮一次饭,在家里拖一次地板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信心,达到自我满足。

5、尽量让儿童自己做决定,自由选择,培养儿童对自己的肯定,自我认同,确立自我同一感。比如在小学低年级竞选班委干部时,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愿意决定竞选那个职位,并说出自己为什么竞选这个职位,从而培养儿童的自我同一感。

6、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助推力,也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因此,教师及父母应该考虑每个儿童的生活经验及心理满足需求的不同,施以不同的教育。

7、通过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在活动和交往中,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好每个阶段的问题,顺利渡过危机,以免儿童的人格发展出现障碍或者迟滞。

  我在网上找了找,你看看可以么?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思想是逐渐发展起来的。直到1895年才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论著《歇斯底里论文集》;他的第二部论著《梦的解析》于1900年问世,这是他最有创造性、最有意义的论著之一。虽然该书开始非常滞销,但是却大大地提高了他的声望,他的其它重要论著也相继问世。1908年弗洛伊德在美国做了一系列演讲,当时他已是一位知名人士了。1902年他在维也纳组织了一个心理学研究小组,艾尔弗雷德·阿德勒就是其中的最早成员之一,几年以后卡尔·荣格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两个人后来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著名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结过婚,有六个孩子。他晚年患了颌癌,为了解除病根,他从1932年起先后做过三十多次手术。尽管如此,他仍然工作不息,继续写出了一些重要论著。1938年纳粹分子入侵奥地利,由于弗洛伊德是犹太人,因此他不顾八十二岁高龄逃往伦敦,1939年9月23日在那里因癌症不幸去世。

  弗洛伊德对心理学做出了很大贡献,用简短的文字很难加以概括。他强调人的行为中的无意识思维过程极为重要。他证明了这样的过程如何影响梦的内容,如何造成常见的不幸,如口误,忘记人名,致伤的事故,甚至疾病。

  弗洛伊德创造了用精神分析来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他系统地论述了人的个性结构学说,还发展和普及了一些心理学学说,如有关焦虑、防御功能、阉割情绪、抑制和升华等,在此不必一一列及。他的著作极大地引起了人们对心理学的兴趣,对他的许多观点在过去和现在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论,而且自从他提出之日起就引起了热烈的争论。

  弗洛伊德最为世人所知也许是由于他提出了受抑制的性爱经常会引起精神病或神经病这一学说(实际上这个学说并不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虽然他的著作为普及这个学说做出了许多贡献)。他还指出,性爱和性欲始于早期儿童时期而不是成年时期。 由于对弗洛伊德的许多学说仍有很大争议,因此很难估计出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他有创立新学说的杰出才赋,是一位先驱者和带路人。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与达尔文和巴斯德的不同,从未赢得过科学界的普遍承认,所以很难说出他的学说中有百分之几最终会被认为是正确的。

  尽管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一直存在着争论,他仍不愧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位极其伟大的人物。他的心理学观点使我们对人类思想的观念发生了彻底的革命,他提出的概念和术语已被普遍使用——例如,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恋母情绪(Oedipus complex)和死亡冲动(Death Drive或Death Instinct)。

  精神分析法实际上是一种代价极高的治疗方法,因此往往无效。但是也有许多成功的事例应当归于这种方法,这是无容置疑。未来的心理学家很可能最终会断定受抑制的性爱所起的作用比许多弗洛伊德派学者所认为的要小,但是这种作用肯定比弗洛伊德以前的大多数心理学家所认为的要大。同样,大多数心理学家现在已经确信无意识思维过程对人的行为起着一种决定性的作用——一种在弗洛伊德之前被大大低估了的作用。 弗洛伊德当然不是心理学的鼻祖。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人们也许会认为他作为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学说并非十分正确;但是他显然是在现代心理学发展中最有影响、最重要的人物。

第一类型是人格之最下者,称“无检束陈大齐的人格观”,又可分为显露的与遮掩的无检束型两级;

第二类型是人格之中等者,称“有检束型”,亦可分为外铄的与内发的有检束型两级;第三类型是人格之最高者,称“无庸检束型”,只有一级。兹自下而上,逐级介绍。

(一)显露的无检束型此型为人格之最低级。此一等级之人,言行放任,情绪奔驰,欲东则东,欲西则西,丝毫无所羁勒。所谓显露,系指言行无所忌惮,为所欲为,敢于公开进行,绝不避人耳目,亦不顾他人反应,无视后果利害如何而言。“冲动”最足以描述此一等级之特征。例如骂街的泼妇、横行乡里的恶霸,其行径即为显露的无检束型之代表。亦即做坏事不怕你知道,还可以反问你知道了又怎样?一副流氓地痞的模样。

(二)遮掩的无检束型此一等级之人,较前者好些。与前者相较,有同有异:无所检束而敢于为恶,则与前同;有所忌惮而不敢显露,则与前异。此级之人,虽敢于作恶,但其作恶,必掩人耳目,不让人知道,故称遮掩的无检束。然其所忌惮者,不是道义,而是势力,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者是也。此级之人,理智已相当成熟,或因清明不足,或因能力有限,仅能调整言行发动的时机,未能改变情绪奔赴的方向。然就情绪的掌控而言,已较前一级略胜一筹。小偷、挪用公款之公务员即为此等级人格之代表。

(三)外铄的有检束型此一等级之人,其理智已发展至相当的程度,能够抑止情绪,不但不敢公然为恶,亦不敢在无人见闻的情况下作恶。至其所以有所检束,不敢作恶而勉于为善,则莫不出自外力的压迫与鼓励,故称之为外铄的有检束型。此一等级者与遮掩的无检束型相比:对于外在势力的有所忌惮是其同处;而此一等级者因忌惮而绝念于为恶,前一等级者虽忌惮而犹依恋于为恶是其异处,亦是其高下的分别处。此等级之代表如保管公款之人员,未尝不想贪占,然一想终有被发现而遭受惩处之可能,遂不敢为恶。

(四)内发的有检束型此一等级之人,其不做坏事与前一等级者同,其检束出自内在的压力而非出自外在的压力则与前一等级者异。此一等级者之理智,不但已发展至相当有力的程度而能抑制与指挥情绪,其所指示,虽未能谓为绝无错误,大抵堪称精当。兹以前一等级之保管公款为例:前一等级之人是怕有朝一日东窗事发而终不为恶;此一等级之人心中未尝毫无所动,但一经念及临财毋苟得,便悚然惊觉,人格重于金钱,一念之转,自尊心制住了贪得心而行于正道。修养至此,称为君子,尽可当之无愧。

(五)无庸检束型此为人格的最高级。此一等级之人,情绪修养到彻底理智化,已与理智合而为一,故理智已无必要抑制及指挥情绪。其为善而不为恶,已纯乎出于自然,到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与《中庸》所说的“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那样“不思而得,不勉而中”的境界。每一情绪都饱涵着理智,不论如何发动,喜怒哀乐各得其当。修养而能达于如此之境地,已至最高的顶峰,修成了圣贤的人格。

此一最高等级的人格,与最低级之显露的无检束型在表面看来,皆属纯任自然,没有检束。然而在骨子里两者实有天渊之别。陈氏人格观的两个机制―情绪与理智陈大齐把人格高下分为五等级,进级的方法必须靠“修养”,而修养的内涵是以理智来引导情绪。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人格的发展上一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又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和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整个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①学习信任阶段;②成为自主者阶段; ③发展主动性阶段;④变得勤奋阶段;⑤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⑥显示充沛感阶段;⑦承担社会义务阶段;⑧达到完善阶段。教育意义:指出了人生的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素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在教育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勤奋感,教师和学校应鼓励学生大胆的设想和创造,对儿童的建议表示赞赏,并耐心的回答其问题,增强其自信心,发展其主动人格,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成败观,使其懂得成功的必然现象,不可因一时失败而丧失信心,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切不可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不要在同班或其他人员面前轻视和贬低他们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体能够成功而又合理的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反之,危机得不到解决或解决得不合理,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个体解决危机的成功程序一般都处在从积极到消极的连续体的某一点上。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八阶段

1信任与不信任(0--1岁婴儿期)感觉阶段

2自主与怀疑(1--3岁)肌肉发展阶段

3主动与内疚(3--6)性器官阶段

4勤劳与自主(6--12)潜伏期

5认同和角色混淆(12--20)从儿童向成人的转折期

6亲密与孤独(20--40)成年早期的发展阶段

7生殖与停滞(40--60)

8自我整合与绝望(老年期)成熟阶段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根据这个理论,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开始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要始终给学生有关其自身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切不可简单地将其当作“孩子”来看待,不要在其同伴或其他有关人员面前贬低或轻视他们。

什么是埃里克森发展理论?(急)

一、理论概述 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接受了弗洛伊德(SFreud)的人格结构理论,但他并不主张把一切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动力都归结为生物学方面的原因,尤其是性的原因,而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认为人格发展会受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

埃里克森在研究了几种文化背景下儿童发展的情况后推断说,尽管不同文化中存在某些差异,但情感的发展变化及其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却遵循着相似的方式。出于对文化和个体的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埃里克森提出了把自我发展和环境影响结合起来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关于八个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对人格的影响见下表(表2-1)。表2-1 埃里克森的八个人格发展阶段 年龄 特定心理危机 积极结果 消极结果0~1岁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内在好的感觉,信任自己和他人,乐观 坏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观 1~3岁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意志训练,自我培训,能作决定 积极严厉,自负怀疑,关注自我,空虚 3~5岁 主动对内疚 成功的欢乐,主动性,方向性,目的性 对深思的目标和取得的成就感到内疚 5~12岁 勤奋对自卑 能够被生产性的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 不适合感和自卑感,不能完成任务 12~20岁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对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有信心,生活充满憧憬 角色混乱,没有固定的标准,感到虚伪 20~24岁 亲密对孤独 感情的共鸣,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 避免亲密,关系淡漠 24~65岁 繁殖对停滞 能投人工作,有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能力 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人际关系贫乏 65岁以后 自我整合对失望 有秩序感和意义感 怕死,对生活及生活中已得到的或没发生的事情感到痛苦、失望 埃里克森也认为,上述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重要影响人物(significant relations),也就是存在着人际关系的焦点。

具体地说就是:第一阶段——母亲;第二阶段——父亲;第三阶段——家庭成员;第四阶段——邻居和学校师生;第五阶段——同伙和小团体;第六阶段——友人;第七阶段——一起工作和分担家务的人;第八阶段——整个人类。正如其他儿童发展阶段论者(如皮亚杰)一样,埃里克森没有把各阶段看成完全相互独立的。

他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因此每一阶段都要受前一阶段所发生情况的影响,并对下一阶段的发展也产生影响。例如,个体能够发展起稳定的同一性,这可能得益于其早期在成就和方向性中获得的快乐(主动性),而非得益于对目标和成就感到的罪疚(内疚感),并且建立了这种稳定的同一性的个体更能继续形成稳定而亲密的人际关系。

再如,在第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头几个月,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由于这个阶段的危机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所以,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母亲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就将会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这也将有利于下一个阶段自主性的顺利发展。

相反,如果儿童在第一阶段对周围世界产生怀疑和悲观,则更可能导致下一阶段产生消极的结果。事实上,在埃里克森看来,所谓健康人格就是以八个阶段各种危机的积极解决所形成的相应品质为特征。

但是,任一危机解决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后面的发展阶段有其自身的相关问题,可以为新的发展和可能结果提供改变的机会,所以,在某一阶段未获得积极结果的人,还可以通过以后的发展阶段逐渐得到补偿;同样,曾经获得积极结果的人,也有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失掉。二、对发展性辅导的意义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是发展性辅导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对发展性辅导提供了许多支持和启示。

第一,埃里克森走出了弗洛伊德等人的人格发展生物决定论的观念,强调人格发展的心理基础,注重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人心理的影响。这就为心理辅导的“合法性”进行了辩护。

因为,显而易见,如果个体的人格发展是完全由生物或先天因素控制和决定的话,任何后天的努力对人格的完善都是徒劳的,而心理辅导恰恰就是这种努力的其中一种。第二,人格发展阶段论从不同阶段个体心理的内在冲突中,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个人的内在心理的成长,这对于发展性辅导模式具有深刻的影响。

因为发展性心理辅导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辅导的发展性,它认为每个当前发展阶段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都会影响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心理辅导的最终目标就是消除学生正常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最终增进学生的发展能力。第三,由于发展性辅导要求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任务、矛盾和个别差异,提供一些成长必要的经验,以达到完善个人人格的目标,因此,埃里克森对个体心理的八阶段划分以及提出各阶段的主。

艾里克的三个“自我”的理论

艾里克森人格理论是指人格的发展应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他根据这三个过程把人格分成八个阶段,表明一个完整的人生周期,而每个阶段都由敌对冲突或两级对立的矛盾所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

解决危机会增强自我的力量,形成某种良好的自我品格,人格就得到健全的发展,有利于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反之亦然。在教育孩子和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对这个八个阶段有所了解,就会有一些方向,对如何陪伴孩子成长,如何理解父母老年的一些想法有许多帮助。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分别是什么,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什么

这个题目有点长,说个个人体验吧,我是记住了“婴儿学琴轻成”这六个字,这是阶段的名字的第一个字,这样就基本记住了八个阶段的名字,马上要考试了,说是理解,到时候还是要背诵,得想点办法,呵呵。

下面是八个阶段的名字和具体任务。 1,婴儿期,出生到2岁,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2,儿童早期,2岁到4岁,获得满足感,克服羞愧感和疑惑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3,学前期,又称游戏期,4岁到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现目的的实现 4,勤奋期,7岁到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现能力的发展 5,青年期,12到18岁,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的混乱 6,成年早期,18到25岁,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7,成年中期,25到50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8,成年晚期,50岁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有:

一、生物遗传因素

 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不同。

 3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

三、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的不同影响。

四、早期童年经验

  我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

五、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人格心理学

第一编人格心理学导论

第二章 人格理论学习的要领

1 人格理论的意义

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对人的一套看法,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和参照框架。

人们学习人格理论,是期望能够用它来解答一些问题。比如,“什么”“如何”’“为何”等问题。

“什么”指的是个体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是如何组成一个整体的。

“如何”指的是人格的成因,什么因素使个体形成目前的人格的,遗传、环境、主题各以何种方式、以多大的影响力对个体产生作用。

“为何”指的是个体行为的动力,他为何动?又向何方动?

2 人格理论的向度

21 自由论——决定论

自由论(Freedom)——决定论(Determinism)这一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对人行为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由其个人意愿自由控制,还是由不为个人意愿所控制的因素来决定?心理学家对此问题有不同的见解。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认为个体行为由其内在驱力所控制,个体并不能觉察这种力量;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则把人看作为一种“自动装置”,受外部控制很大。两种理论一种强调内部不可知的力量,一种强调外部不可抗拒的力量,异曲同工,都是“决定论”的观点。人本主义学者看法相反,罗杰斯曾指出,人类并非完全由无意识来掌握,个体可以创造自己,在创造其生命价值时,是有其自由的(引自Shilien,1963)。因此,他主张人是“自由”的。

22 理性——非理性

理性(Rationality)——非理性(Irrationality)这一维度说明人的理性思维对人的影响有多大。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虽然很少有理论持极端看法,但多多少少存在差异。认知心理学派强调理性的作用,凯利认为“人是科学家”,推理作用对人具有重要影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强调非理性的作用,而行为主义者斯金纳重视学习过程中“强化”的效应,不太看重理性的作用。

23 整体论——分析论

整体论(Holism)——分析论(Elementalism)这一维度划分了心理研究是对人进行整体研究,还是分析研究。整体论主张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将其拆成部分,就失去了真实性。例如,弗洛伊德等临床心理学家多主张这种方法。分析论认为人格科学研究必须从其构成元素入手,从整体着眼,只能获得一个笼统的印象,无助于对一项行为的精确认识,如特质理论。实际上,整体论与分析论在人格研究中都非常重要。

24 遗传论——环境论

遗传论(Constitutionalism)——环境论(Environmentalism)说明一个人的人格究竟有多少取决于遗传,有多少受环境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容易有简单的答案。遗传论者多重视气质、体形与行为的关系,如希波克里特(Hippocrates)提出的气质学说,克瑞其米尔(Kretschmer,1936)和谢尔顿(Sheldon,1944)提出的体形说,弗洛伊德的本我概念更依赖于遗传因素,艾森克(Eysenck,1995)也强调遗传的作用。华生等行为主义学派则是极端环境论倡导者,强调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基础,环境塑造人的行为。

25 可变性——不可变性

可变性(Changeability)——不可变性(Unchangeability)这一维度涉及了一个基本问题:一个人在其生命历程中能否有根本改变?有些学者认为人格在儿童期形成之后,就比较稳定了,人身上存在有人格结构的延续中心,在人的一生中它都是行为的支撑者。如弗洛伊德就是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他5岁时就已形成了,虽然以后在表面上有一些变化,但其潜在的人格结构不会改变,所以弗洛伊德十分重视童年经验,他认为只有长期和深入的心理分析,才有机会使当事人的人格产生实质性的改变。我国民间也有“3岁看大,7岁看老”的说法。相对的,艾里克森就主张人格的可变性,认为人格在一生中始终变化着,在每一阶段人们都要处理一个特殊的人生问题,从而使其进一步发展。

26 主观性——客观性

在探讨人格问题时,常会涉及主观经验与客观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决定作用。主观性(Subjectivity)——客观性(Objectivity)这一争论反映了近代人格理论中,现象学派与行为学派的相异之处。现象学者指出,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因素,并非外在的事物和环境,而是这个人对于那些事物和环境的看法。看法决定了事物与环境对主体的价值。如果一个人认为这件事对他具有重要意义,他就会珍视它;反之,就会忽视它。要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就要先了解他的主观看法。例如,罗杰斯指出,人的内部世界比外部环境刺激对其行为有更大的影响,外部见到的行为如无内部经验作为参照,仍是不可理解的东西。相反,行为主义学派强调人格是由外部的客观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所以他们重视客观行为事实,以及行为与外部世界中可测量因素的相互关系。

27 主动性——反应性

主动性(Proactivity)——反应性(Reactivity)这一维度涉及了对人类行为原因的解释。一个人的行为究竟是由其内部所发动的,还是只对外在刺激的反应?采取主动性观点的学者认为行为产生于人的内部因素,人们是在主动地表现各种行为,而不是做被动的反应,如认知学派。持反应性论点的学者认为每个人都是处在某一个环境中,环境给予他各种形式刺激,他要对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如行为主义者的观点。

28 均衡性——不均性

均衡性(Homeostasis)——不均性(Heterostasis)这一维度主要涉及行为的动力。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是什么?是消除紧张以达到内部平衡状态,还是不断成长以达到自我实现?持均衡性观点的弗洛伊德倾向于重视个体维持均衡状态的动机,认为个体的某种缺失就会产生某种需求,导致陷入紧张状态,于是个体将采取一些活动,以取得满足,使个体恢复到均衡状态。持相反观点的人,如人本主义学者罗杰斯、马斯洛等都强调个体谋求自我充分发展的倾向,他们认为个体的主要动机在于追求生长、求发展。他们通过不断地求新、接受挑战,使之不断成长,获得充分发展。

29 可知性——不可知性

可知性(Knowability)——不可知性(Unknowability)这一维度说明人的行为和本性是可以根据科学方法而被认知,还是有某些超越科学而不为人所认识的东西?行为主义学派主张运用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来研究人类行为。而现象学派的学者认为每个人生活在其本身主观经验之中,而这些经验是别人所不知的,因此凭借一般的观察与实验方法,也不能完全体会其内心领域,进而也就难以了解人性的本质。

了解这九个维度,对于人们分析、比较各种理论很有帮助。任何重要的人格理论都可以包含在这九个基本设想之中,在每个向度上找到它相应的位置。吉尔强调在双极连续体上的位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此,以维度的观点进行分析最为合适。这样有利于探讨各种人格理论在基本假设方面的不同程度与涉及的不同范围。通过这些维度,可以看到不同人格理论学家是如何认识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形成其学说和观点的。这些分析向度,并非是在形成理论之前而预先确定的,而是在学说形成之后,后人在分析理论时设立的。

3 人格理论的原则

31核心性原则

是指一种理论的关键之处,每种理论都有一个核心点,在这个核心点下展现一系列论点和论据。

32广博性原则

是指理论所能涵盖的范围,好的理论应该是能够解释人类的所有或大部分行为。广博性越好的理论,其所研究的范围也越广泛。

33简约性原则

一个好的理论,应该是简明一致,要而不繁,易于理解。

34验证性原则

一个人格理论体系中的任何论点都应该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特别是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应该能够被操作化的。

35提示性原则

是说明一个号的理论可以引发人们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去发现未知的现象。

36实用性原则

说明了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一种理论要能够指导实践,并应用在实践中。

4 人格理论的影响因素

41当时的社会背景

人的意识形态必然会受到当时社会特征的影响,在人格理论中充满了当时社会特征的痕迹。

42学者本身的经验

学者在建立其人格理论时,往往受到其生命史中重要事件的影响。学者有时所描绘的事实就是他们自己,理论中充满了他们自身的人生体验与感受,理论中多多少少有“夫子自道”的色彩。

43学者对人、社会及科学的态度

任何理论的产生于发展都与学者对人、社会、科学的态度有密切关系。

44有关学科发展的情况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不是完全独立的,它常和许多相关学科有密切联系。

5 正确认识人格理论的地位与作用

51理论的价值

理论研究确定了一门学科的框架;

理论对实验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理论对研究者的思维起过滤作用。

52理论的局限

理论会限制思维的开阔性与探新性;

以理论为先导的研究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科;

理论自身发展的局限性。

悲观厌世学生的分析框架

引发事件: 如,考试失败

人格结构分析: 如,无助型人格——自助型人格

a心理反应与表现包括:

认知归因: 稳定、外部归因,如“我能力差。”“我运气不好。”

解释风格: 自我击溃式,如“我总是记不住。”“没希望了,我彻底完了。”

情绪反应: 消极情绪,如焦虑、悲观、屈从等

行为导向: 退缩式行为,如放弃、逃避等

b心理成因包括:

家庭因素 :如,家庭教育缺失

学校因素: 如,老师不喜欢他

其他因素: 如,外表、生病等

预测未来 :会导致进一步的失败,多次受挫而变得颓废

治疗方案: 改变认知归因,寻求家庭与学校的帮助

53如何认识理论

理论是人类思考的工具;

人格心理学对理论的偏重;

要敢于使用理论。

54如何使用理论

描述

了解一个事物的第一步就是描述它,人格理论提供了大量能描述人格特征的词语。

解释

科学的重要功能不仅在于发现某一现象,还在于能解释这种现象。

预测

要了解人类,就要能够对人类行为做出预测,人格具有预测行为的功能。人格心理学非常重视人们行为中的稳定成分,只有稳定的成分才构成人格结构。

20211101话题讨论:

关于 10种人格障碍 ,该如何判断?

01边缘型人格障碍

02表演型人格障碍

03自恋型人格障碍

04强迫型人格障碍

05依赖型人格障碍

06偏执型人格障碍

07回避型人格障碍

08分裂型人格障碍

09反社会人格障碍

10分裂样人格障碍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