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十哲之一子路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位列七十二贤,被称为“十哲”人之一,在其一生中曾经追随孔子周游列国,孔子说,自从我有了子路,就再也没有听到恶语。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孔门十哲之一子路,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门十哲之一子路
仲由生于周景王三年九月初七日。周敬王四十年冬闰十二月,卫乱,先贤仲子结缨而卒。周敬王四十一年三月 初三 ,卫庄公赐葬澶渊。乃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其嫡长子孙南宋以前居山东济宁,自40代嫡长孙仲基护康王赵构南渡後,其嫡长子孙世居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盛泽镇。
其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仲由除学六艺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他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勇于改正错误,深得孔子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又说:“我的主张如果行不通,就乘木伐子到海外去。那时跟随我的怕只有仲由了。”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悝的宰。公元前480年(卫庄公元年),孔悝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悝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仲由为人果烈刚直,有勇力多才艺,事亲至孝。18岁时,适逢孔子东游到卞,受到孔子赏识,然欲凌暴孔子,孔子设礼相诱给仲由讲了道理使其信服,收其为弟子。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以擅长“政事”著称。对孔子的言行,虽然常提出 意见 ,但却是个好弟子。曾协助孔子“隳三都”,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为人伉直好勇、重朋友、讲信义,是孔门弟子中性格较为独异的一位。仲由后做卫国大夫孔悝之蒲邑宰,卫国贵族发生内讧,因参与斗争而被杀害。
他一生追随孔子,保护孔子,积极捍卫或努力实践孔子的思想学说,对儒家的贡献、对后代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他为子至孝,善政为民,诚实守信,忠义仁勇,闻过则喜,闻善则行,见义必为,见危必拯。其德其行如日月在天、江河行地。光照人间润泽华夏,他位列十哲,世称先贤。被仲氏尊为始祖,仰为旗帜,感召后人修身治世、忠勇报国。
孔门十哲之一子路对后世影响
公元739年(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卫侯”,公元1009年(宋大中符二年)加封“河内公,公元1267年(南宋咸淳三年)封为“卫公”,公元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
先贤仲子,作为儒家 文化 的杰出代表,毕生都在躬身求索,身后留下了许多高洁品格。这些品格对当下和谐文化建设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先贤仲子是爱国精神的体现。
国家太平之时,先贤仲子 爱岗敬业 。孔子称赞他“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在担任蒲大夫时,孔子更是以“三善”称其政绩。先贤仲子勤于政事,以至名列四科。 事迹 详见《孔子家语》
国家多难之际,先贤仲子更是勇于捐躯,杀身成仁,结缨而死。对此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曾有“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君子死而冠不免。”等语的记载。
其次,先贤仲子是儒家孝道的楷模。
《说苑·建本》记载“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孔子也曾高度评价先贤仲子的孝道:“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孔子家语)。这一美德也体现在仲氏后裔身上,《盛湖志》《江震续志稿》《苏州府志》所记载清代大孝子“仲有馀”即是盛泽镇人。
其次:先贤仲子是诚信的典范。
对于先贤仲子诚信的品格,朱熹曾有系统评价。他的《论语集注》在注解“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之时,谈到“子路忠信明决,故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辞之毕也。子路无宿诺。宿,留也,犹宿怨之宿。急于践言,不留其诺也。记者因夫子之言而记此,以见子路之所以取信于人者,由其养之有素也。尹氏曰:“小邾射以句绎奔鲁,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路之一言,其见信于人可知矣。一言而折狱者,信在言前,人自信之故也。不留诺,所以全其信也。”
其次:先贤仲子是尊师敬道的模范。
先贤仲子从学孔子之后,既乐于上进,也不盲从,敢于质疑,做到了教学相长。在《论语》中,孔子曾批评颜回:“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为此孔子对先贤仲子更是寄予厚望,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也与”明朝户部尚书张有誉在《仲志》序言中,不无洞见地指出:“圣门能无所不悦者,惟颜子;能有所不悦者,惟仲子。夫子之注望之也独深,故鑪锤之也独至。”
先贤仲子不负所望,学造升堂,名列四科。不仅起居与孔子如影随形,更是勇于捍卫老师的正确学说。先贤仲子结缨遇难后,孔子哭于中庭。曾感叹道:“自吾得由,恶言不入于耳。”
先贤仲子的品行不胜枚举,如孔子称赞的不耻縕袍,孟子称赞的闻过则喜等等,此处不赘言。
孔门十哲之一子路 历史 贡献
北宋末年子路四十九代嫡长孙仲基随康王赵构从济州南渡,以军功授台州知府,后定居吴江膳字圩,即今盛泽镇。宋高宗为表彰仲基及其始祖仲子路的忠勇,特下诏在盛泽镇划地百亩,修建御赐河内公庙,宋高宗亲撰匾额与庙记。
该庙是仲氏家族历史上唯一一座御赐祖庙,而且是全国仲庙中占地面积最大祭祀规格最高仲子庙。历经宋元明清,主体建筑仍在,民国期间改名仲氏家祠,49年前后因族长仲少梅渡海赴台,祠庙荒废,新中国成立后曾为异姓邪教教徒盘踞其中,作为据点。祠庙主体建筑毁於__。如今已难寻踪迹。
该庙极具文化价值和 旅游 价值,倘若仍有全璧或得以原貌重建,对于提升盛泽镇乃至整个吴江的文化内涵都不无裨益。
建炎戊申年,仲子世家四十九世嫡长孙大宗主仲基携胞仲琪、仲祺南渡之后。其后裔被后世家谱家志称为江南大宗。江南大宗逐渐发展壮大,并播迁各地,截止到清朝末年,后裔已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山东、河北、河南、四川、福建等地。至今更是散居全国,甚至远居海外。
近千年来,江南大宗后裔继承先贤仲子的传统品格,不断进取,闻达不断。不论是在政界还是在文化界,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以明清两朝的科举成就为例。明朝之际,全国仲氏只出过5位进士,但这五位全是盛泽镇仲氏始迁祖仲基的后裔。计有仲昌,永乐二年甲申科进士,落籍沭阳;正德十六年辛巳科进士仲选,落籍沭阳;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进士仲棐,落籍宝应。弘治六年癸丑科进士仲本,落籍宝应。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科进士仲嘉,居原籍吴江。清朝之时,全国仲氏出过9位进士。江南大宗后裔就占了8位。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进士仲以嘉,落籍宝应;乾隆十九年甲戌科进士仲鹤庆,落籍泰州;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进士仲瑚,落籍杭州;雍正十一年癸丑科进士仲作楫,落籍德清;嘉庆十三年戊辰科进士仲振履,落籍泰州;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进士仲孙樊,居原籍吴江;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进士仲隆,落籍临夏;光绪三十年甲辰科恩科进士仲延仕,落籍宁阳。
以文艺创作为例。仅盛泽一镇,现有诗文传世的盛泽籍贯仲氏后裔有仲嘉、仲时锳、仲时铉、仲时镕、仲沈洙、仲绍颜、仲绍康、仲绍光、仲治、仲滉、仲有章、仲尔禄、仲培发、仲龙韬、仲栻、仲棅、仲枢、仲鸾鸣、仲楷、仲子长、仲周霈、仲忠孚、仲步墀、仲振豫、仲锦奎、仲锦昼、仲一飞、仲廷铨、仲贻煐、仲炳、仲宗澔、仲宗濂、仲宗滋、仲宗溎、仲宗泗、仲宗治、仲升吉、仲凤翔、仲湘、仲枚、仲廷机、仲朝桢、仲孙樊、仲孙懋、仲林、仲虎腾、仲元熙、仲冠雄、仲少梅等。
江南大宗后裔的文学活动,尤其以《盛湖志》的接力编纂最为人称道。《盛湖志》创编于仲子世家第六十四世仲沈洙之手。仲沈洙是盛泽的鸿儒,被其门人私谥为怡静先生。他“以所见为经,所闻为纬,凡里中耆老备历咨询,务得其真。”,焚膏继晷,终于在清顺治十年编纂完成。至康熙年间,仲子世家第六十六世仲栻、仲枢再次对《盛湖志》予以增补。至乾隆中,告老还乡的仲子世家第六十七世仲周霈再次重修,并于乾隆三十五年梓行《盛湖志》两卷本。百年之后,到了同治年间,仲子世家第七十一世仲廷机在先人著作的基础上,广泛 收集 资料,并参考府志、县志及其它史料,重新厘定体裁,编纂成内容更为详实、体例更为完备的新的《盛湖志》。同治末年廷机亡故后,他的儿子仲虎腾又广泛采集光绪年间的掌故,续成了4卷,名为《盛湖志补》,使历史记述延伸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但是虎腾未及校录就谢世了,于是接力棒又交到其子仲冠雄手中。冠雄将《盛湖志补》重加校录后,于1924年正式刊出仲廷机所纂16卷本《盛湖志》和仲虎腾编纂的4卷《盛湖志补》。书写了盛泽文化史上的绚丽篇章。对桑梓贡献甚巨,其道义责任、韧性毅力令后人钦敬。
在其倡导下,该公司导入CIS形象策划,创办了企业内刊《海迅人》;个人连续五年被海安县政府表彰为“优秀厂长(经理)”并获“南通市企业家称号”;其先进事迹多次在《新华日报》《企业管理》等报刊上发表。 主要著述:《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用人机制》《机遇与发展的关系》《WFB型电梯平衡补偿链的研制开发》《WFC型电梯平衡补偿链的研制开发》《入世对中型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特别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担任《仲子世家谱》编纂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华仲氏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会长。2013年5月17日在仲子历史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长。
中国人的姓氏渊源流长,据说起源于太古母系氏族社会,伏羲氏就开始"正姓氏,别婚姻",但先秦时代的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为同族集团的名称,氏是姓的分支,表示部落分支之名称,用于区别子孙之所出。由于人口增殖,迁居异地,身份技能的变化等,可以分裂一些支派,这些支派就是氏。氏是贵族宗族制度的代表和称号,夏、商、周三代以前,男子多称氏.女子多称姓,如孔子,于是姓,孔是氏,丘是名,因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叫孔丘,而不叫子丘。
姓氏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从土地和赐姓而来,天子就是赐姓命氏的人。黄帝对他的二十五个儿子创设了十二个姓。陶唐氏之后代封于刘地,其后裔以刘为姓。
二是以出生地为姓。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以姬为姓。
三是以封爵、官职为姓。楚庄王少子,作上官大夫,后代就以上官为氏。
四是因事物或其他原因而得姓。
汉丞相田千秋年纪大了,出入乘车,人称"车丞相"。后人就以车为姓。葛是古姓,本来是琅琊诸县人,后屯迁居阳都,阳都本来有姓葛的,又搬去姓葛的,故姓葛的人多了,就用诸葛来区别称呼他们,从此就有了复姓诸葛。
由于部落的发展,人口的繁衍.分支逐渐繁多,氏名称也大大增加.一姓可分成许多氏,一氏又繁衍更多的氏,所以姓氏都不是固定的,实际上姓氏合一或基本稳定,还是自汉朝以后的事。秦灭六国不久,汉又统一天下,做为维系周王室的宗法制度重要标志的姓氏有别制度,也随着王室的彻底坍塌而消亡。至此.中国的姓氏才合二而一,或言姓,或言氏,或姓氏兼言。实际上皆以男氏代姓了。这就表明,以后的子孙,都是男姓血缘关系的繁衍,正如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所说:"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黄帝以来之姓亡矣。""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一",姓氏便成为维系传统之纽带,团结宗族之象征,于是尊祖敬宗便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们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维护祖国统一的保证。如果一个中国人,连自己的先租和父母都不敬爱和尊重的话,很难想象他会成为一个爱国主义者。
至今数百千年,迁徙到异地他乡华裔外籍人,现在他们还念念不忘他们的祖国、祖籍、祖先,常常来中国寻根拜祭,在他们的族谱上,还记载得清清楚楚,如日本的刘邦后裔原田家族族谱上所载:"高祖皇帝之血统,严然存在之事,予实虽欲不感泣,岂可得耶,又想中华之国立,至汉以来;二千百四十余年,交待十三、四朝,今虽悠久。其间两国务有盛衰,然无不尽怀汉朝之盛时而慕之者,予常驰念于我高祖统政之故国,切切而不能禁地,于是刊本谱,同族其发欲为,其族谱之基,聊报高祖皇帝之余德也焉。"
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
姓的产生,从史书上看,先秦时期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周语》记载“我姬民出自天鼋”。由此说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剧)。古人很早就懂得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后代的道理,为辨别男女姓的异同从而决定嫁娶与否,在女子称谓中标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由此可见,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别种类”“别婚姻”。
在古代氏族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氏”这个称号。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到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没落了,有的还沦为奴隶。这表明贵族身份的氏,已无存在的必要。
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战国后期。秦朝时,旧贵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结束,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顾炎武《目知录》)此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也无贵贱之别,因而平民也从无姓到有姓。
张、王、李、赵、钱、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这些姓氏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1)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3)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存在。
4)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5)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性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7)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8)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丹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9)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11)以谥号为氏。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孔门十哲之一子路
本文2023-10-19 10:24:0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9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