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古村落·黄龙古镇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湖北古村落·黄龙古镇,第1张

湖北古村落

黄龙古镇

老街老巷就像陈年老酒,经过岁月的沉淀,越发醇厚香浓,又似历经沧桑淘洗的老人,古韵悠悠,透露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斑驳的大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门檐上暗淡风化的青瓦也覆上了一层岁月的哀怨,而檐撑上精美的雕饰依然显示着昔日的风华和气派,再听一听那些久远的传说或故事,老街千百年的时光仿佛又浮现眼前。

在秦巴山麓,堵河与犟河交汇犹如护城河般环抱着一座百年古镇。相传有一年夏季,逢连日暴雨,引发堵河水暴涨,从堵河上游顺水游下一白一黄两条龙来,白龙在前,黄龙在后。游经此地,雨停水退,白龙先游走了,黄龙却被搁浅于此,水退后,黄龙搁浅处出现了一片沙洲,幽蓝的河水在此划了一个美丽的弧,游龙般摇头摆尾而去。后来此地被人们称为“黄龙滩”,而这滩上的古镇也得名“黄龙古镇”。

黄龙古镇的兴盛与堵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叶大州府门楼县,皮鼓好似金銮殿,问你为啥不到黄龙滩,我无事不到外国转”一首过去流传于鄂西北地区的顺口溜反映出当时堵河航运的发达与繁荣。

由于有滨江之便利,吸引了大量南来北往的客商和国外一些传教士。客商们为了方便商业往来,按照不同的籍贯在此设立了商业会馆,山陕会馆、江西会馆、武昌会馆、黄州会馆,天主教堂共生共存于黄龙滩,一时间,古镇内商贾云集,商铺林立,街市繁华,成为当时鄂西北山区的商业、文化、航运中心。堵河之水孕育了古镇文化,滋养了古镇人民,也见证了古镇的兴衰。如今的堵河早已不见当年百舸争流的盛景,只余三三两两扁舟漂流,就如同这古镇在群山掩映下静谧而沉寂。

陆运的发展严重冲击了靠水而生的黄龙古镇,随着集散码头的消失,资本也开始流失。时光流传,昔日里繁闹的号子声早已如同这堵河的流水一去不复返,遗存下来的只有这长满青苔的青石板以及巷子深处的一幢幢百年老屋。

黄龙古镇分前街、后街、上街、河街四个部分,四条古街道共同构成了风格独特、气势恢弘的黄龙古建筑群,向世人展示着她曾经的无穷魅力。

保存较为完好的均为古时各个商会的会馆,黄龙古镇属湖广地区,武昌会馆首当其冲,且是古镇中规模最宏大,规格最高,建筑形制最为特殊的一幢建筑。整个建筑庄严威武,规模宏大,柱子粗直挺立,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层次分明,风格统一谐调,硬山顶式、马头檐。墙砖烧制有阳文“鄂郡”。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自前向后有门殿、戏楼、拜殿、正殿等建筑。该建筑群分批次建成,建成时间依次为乾隆五十七年、嘉庆二十四年、道光二十五年、戏楼及四合院、门楼修建确切时间无考。

门殿落成于嘉庆二十四年,临街而建,整体面积约为200㎡,平面布局为三柱九檩抬梁式架构,重檐硬山灰瓦,马头墙式四级风火墙最高处约9米。中部明间一穿堂式门厅作为建筑物的出入口,是沟通建筑物内外空间的纽带。

戏楼也称“乐楼”,为古代供人消遣娱乐的地方,逢年过节,戏楼都会上演各种大戏,可惜在1983年被拆除、现在其原址上修建了红砖楼房,同时也彻底破换了整栋武昌会馆的整体性。

拜殿正对戏楼,之间为院落,面阔约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约78米,四柱九檩,檐廊式构造,抬梁式构架,高约78米。主梁上刻有:大清道光岁次乙巳年(1845年)孟冬月吉日,武昌阖府众姓绅商首士协同建立。据考证拜殿及乐楼为余师荣(清代黄龙滩本地绅商)倡议,与武昌府的绅商共同捐资修建。

正殿和拜殿殿对称,由大殿和耳房组成。砖木结构,硬山顶式,构架为抬梁和穿斗相结合。马头墙上的精美图案依稀可见。大殿通面阔13米,进深三间,通进深约82米,高约79米。所有立柱和横梁全部选用一人难以合抱的大木料制成,底部为直径约60公分的石头基座,两侧为耳房,大殿前有走廊与两侧耳房相通,相通的拱形门上写有“周中规、折中矩”六个毛笔字,苍劲有力。耳房高度低于大殿且都带天井,东侧天井有古井一口,至今水质清澈。

大殿主梁上有:“大清乾隆岁次壬子年(1792年)孟冬月吉日;敕授文林郎湖北郧阳府郧县黄龙镇分司巡检黄世杰暨阖府首人砌木匠xxx建立”。正殿背后原有四棵古皂角树,高达二十余米,2人难以合抱,后遭砍伐。据实地考察走访及相关资料记载印证,武昌会馆正殿为“三闾书院”,并且武昌会馆建筑群是以“三闾书院”为基础进行增修、扩建。武昌会馆很大可能为郧阳府郧县黄龙镇巡检署、千总署,黄龙滩塘驻点的办公场所。武昌会馆在黄龙镇的历史中的角色是独一无二的,兼顾了多种用途,承载了大量历史信息。记录了黄龙滩经济和文化的历史脉络。

毗邻武昌会馆的是黄州会馆,黄州同属于当时的湖广,故两座会馆在选址上互为靠近,也体现出当年本地商帮的排他性。黄州会馆又名:黄州庙、护国宫。由黄州帮商人共同集资修建。是开展贸易、维护本帮利益、保障黄州来郧商人权益;开展祭祀、祈福等活动为一体的机构,是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黄州商人敬奉“帝主”、也称“福主”,故黄州会馆也被称为:“帝主宫”。

黄州会馆位于黄龙镇上街,坐北朝南,现存建筑面积约340平方米。整体建筑保存完好,合院式建筑,四周墙砖为“黄州”字样的青条砖,风火山墙及墀头等砌作精致,单檐硬山,后为砖檐,砖垒正脊。

前殿阔3间,后殿阔4间,均为五架抬梁式构架,硬山小青瓦覆顶。带有天井和两侧厢房。正殿主梁上依稀可见“大清道光岁次丙午,湖北黄州”等文字,不过先已年久失修,字迹已斑驳不堪。

街道周边散落许多刻有“黄州”二字的青砖。甚至被砌筑在距离会馆100米开外的民房墙体上。

黄州商人在黄龙滩开设的商铺叫“同昌”,从汉口运来大批的生活必需品,运出山区的山货、药材等土特产。物资的交易架起了山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带来了外地的文化和信息,加速了黄龙滩发展的进程。

沿街道往靠河的一头走,就可以看到江西会馆。是江右商帮所设立的机构,江右商帮的标志。其会馆当时遍布全国。墙体上的“江西”二字阳文青砖刻印出房屋的归属。不过由于年久失修,大殿屋顶完全坍塌,只剩耳房稍微保存完好。

据记载,江西会馆在光绪年间曾作为“义学堂”;民国时期又为黄龙摊汽车修车厂车间。江西会馆在黄龙古镇的各个历史阶段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为古镇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虽已风蚀残年,却还是顽强的矗立在这一隅荒凉里,向来往的游人展示它曾经耀眼的光芒。

在江西会馆旁边还依偎的同样的一位迟暮老者,这就是山陕会馆,会馆位于黄龙古镇前街中部,坐北朝南,会馆整体架构损毁严重,东面、北面墙体、天井排水设施保存较为完整,残存的墙砖上刻有阴文字“陕西”二字。残存的瓦当做工精美、细致。从墙砖的做工能看出古人的智慧,残存的建筑能想象出山陕会馆原貌是多么的恢弘和气派。

四大会馆如四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堵河之畔的黄龙古镇之上,同时也是当时几大商帮的实力象征。历史长河中,五湖四海的商贾曾汇聚于此,商铺林立,街市繁华;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在古建筑上留下过往的印记,苔藓上了青瓦,风雨残了屋墙,商贸中心早已不复存在,偶尔有三两游人路过此地,发出几声叹惜。

古镇当然不止这些外来商人,本地人在那个时代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余氏家族就是其中的代表,余姓为古镇大姓,古镇上著名的64号名居就是以前余氏家族的府邸,64号名居位于黄龙古镇上街梅子亚,当地人称为“石门”,西邻武昌会馆。是古街民居中占地面积最大、样式最特别、天井院落最多的古建筑。

64号民居占地面积将近2亩,共有6进院落5个天井。房屋整体为砖木结构,房屋梁架均为穿斗式够架,单檐、重檐硬山顶式,小青瓦覆顶。侧门门楣上有类似龙形图案的阳刻青砖,侧门外的一大片区域是后花园,可惜早已物是人非。屋檐下的祥云图案依稀可见,曲线流畅,委婉动人,两端马头墙,线条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精致的木质雕花、精细的装饰构件、可见工匠精湛手艺和房屋主人的品味与讲究。这个古朴、典雅、静谧的老宅子经历了改朝换代,经历了战火烽烟,经历了世间沧桑。虽已破败,但仍不失威严庄重。静静的矗立于黄龙老街最高处,残砖断瓦背后或许掩藏着一个个鲜活而古老故事,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除了这样恢弘的大宅院外,在古镇上还有有多别致的小院,临河的“理发店”,经过修缮后已显出它精致的一面。理发店位于前街口。坐北朝南,是典型的“青砖小瓦马头墙、四水归堂小天井”式建筑。因地制宜,小巧而不失典雅、朴树但不失庄重。

据回忆,在清晚期至民国时期名叫赵长山的商人在此经营干货、炒货,日常杂货生意,50年代土地改革收归集体。1955年左右为粮所的仓库兼办公。1970年至1980年间作为黄龙派出所的办公场所。1980年至1984年左右为黄龙搬运站的临时办公场地兼住所,后闲置或村民居住。2010年左右黄龙镇居民在此经营理发店。故最后将其命名为“理发店”。

时间回溯到百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最开始的街道其实也并不在现在的地方。而是在河对岸的现在称为“东湾”的位置,古时这里叫“老店”,老店之上目前只余下一座庙宇矗立。

古代商帮汇聚之地、人口居住之处,庙宇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建筑物。文化的传承、精神的寄托,民间、官方的统治治理都与庙宇有着很大的联系。庙宇的多少,香火的旺盛程度是一个地方繁荣程度象征。同治《郧县志》中记载黄龙滩寺观有:水府庙、关帝庙、白龙祠、三义庙、黄州庙(黄州会馆)、魁星阁、定慧寺。武昌、山陕、江西会馆内供奉有神像也被称为庙。同时在黄龙滩还有天主教堂。黄龙滩古代庙宇的数量之多让人惊叹,道教、佛教、外来教会的共生、共存的现象反映出黄龙滩的开放和包容。

岁月更替、时代变迁,史料记载的庙宇早已没有往日的景象,甚至有些已寻不到丝毫遗迹。唯一保存下来、香火不断且碑文现存的,仅有三义庙。

庙宇临堵河、面向犟河河口而建。供奉主神为:“刘、关、张”。由拜殿、正殿和厢房组成,形成院落。正殿和拜殿均为抬梁式构架,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顶式,占地约有1亩。由于年久失修,部分损毁,后续多次进行了维修,整体结构较原貌有所变化。正殿面阔约15米、进深7米,高约6米。拜殿面阔约16米,进深8米,高约6米。中间院落呈长方形,院落西侧厢房不存,民房占据。院内现存有五块碑刻,记载了三义庙自清代乾隆年间至光绪年间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如今院内依旧每日诵经求佛,香火鼎盛,当人们置身其中时,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商铺林立、街市繁华的黄龙古镇。

再次回眸,高翘的飞檐,青黑的砖瓦,坍塌的屋舍,徒立的四壁,裸露的房基,被虫子蛀空的大梁,满堆的瓦砾,尘封的院落,仿佛一切都已尘埃落尽,沧海桑田,又有谁能一直固守住这永世繁华?

放眼望去,碧绿的江水正恬静而去,雄伟的黄龙大坝正山花烂漫,漫步于古老的街道,踏着记载历史的青石板,穿过条条回环曲折的小巷,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袭上心头,在波光粼粼的河水中仿佛又响起了那响亮的号子声;在绚烂绯红的霞光中仿佛又看到了昔日的繁华盛景。

余姓男宝宝取名:

余明瑾明字有明亮之意,瑾字指美玉、珠宝,二者结合,衍生出了“是金字总会发光”的含义,意表出类拔萃、聪颖绝伦。

余皓轩皓字表明为光明、纯洁、活力的意思。轩字意为气度不凡、高大英俊。余明旭希望宝宝能像一颗冉冉升起的太阳一样美好,能够用明亮的光照亮自己的前途,去温暖身边的人,做一个德善兼有之人。

   中华家谱—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官方网站致力于互联网家谱编撰领域,独立研发互联网家谱编撰系统,目前已应用到700余姓氏家谱网站,编撰近1000万条家谱数据,成为广大谱牒编撰专家首选的互联网家谱编撰软件。现在正在筹备编印世界最大的家谱—《中华家谱》并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项目。

《中华家谱》为什么要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在这里和大家主要谈谈三点:

第一点:前无古人的创举!家谱,传承中华姓氏血脉之根本,已经绵延了几千年,也沉睡了几千年,现在就需要团结各个姓氏宗亲,谱牒专家,家谱研究者一起唤醒家谱这个真正的中国特色。家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和正史与方志并列的中华传统文化,但是并没有像正史那样得到真正的弘扬和传播,而是流落民间,有的保存完好,有的残存破碎,有的丢失殆尽,有的肆意焚毁。以至于,从古至今,并没有哪一个姓氏族谱是通谱,这也成为业内的一个通病。《中华家谱》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这个项目,实际上主要通过互联网编撰家谱软件,收录民间各个姓氏的家谱,运用大数据进行对接,尽量达到姓氏通谱,创建前所未有的家谱大融合,这是全无古人的创举,也是真正弘扬中华各个姓氏家谱的重要举措!

第二点:为家谱做历史贡献。编印《中华家谱》和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是姓氏文化继往开来的推手。靠传统手段去修补这道历史鸿沟,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难成形成规模效应。互联网家谱编撰软件的应用与推广,大大提高了编谱效率。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继承姓氏文化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大力推动民族信仰和传统道德文化特别是孝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说是数千年来中华姓氏文化的里程碑式创举。

第三点:为有家谱的人扬名。家谱编撰者一般都是默默无闻,为自己姓氏文化贡献自己的一生。家谱研究者、专家、学者手里有大量的家谱数据,但是都各自为政,不被别人知晓,也成不了大名。可能有些人会说,我研究家谱不要成名,只为本姓氏家谱的编撰和传承。这样做的人很好,很有敬业精神,但是你研究的姓氏宗亲们,想要找到本姓氏的祖宗的人不知道,不了解你做的事情,因为你做的事情不公开,是保密的。这样就形成信息闭塞,对家谱文化的传承大大的不利。我这里说的扬名,不是扬你个人的名,而是整个姓氏宗亲的名,让更多的姓氏宗亲能够感受到《中华家谱》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帮助到他寻到本姓氏家谱的通谱,为呕心沥血研究家谱的人得到正名。

《中华家谱》将设立编委会,主席、副主席、顾问团、各专业委员会等组成(主席、副主席从中推选),所有参与本次活动的单位、个人均可能作为《中华家谱》的编委成员。成为《中华家谱》编委成员是一项至高荣誉,您的名字将永远载入《中华族谱》这部千秋巨著,与“吉尼斯世界纪录”一起传唱,千古流芳。

另外,这个项目的实现,也将轰动海外华人,为海外华人寻根问祖,帮助海内外华人实现寻根谒祖的夙愿,而且对增进海峡两岸同胞的血缘融合、促进两岸姓氏交流和祖国统一大业也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黄金家族铁改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请参考:

科学揭示真相:“铁木健九子”后裔基因否定“铁改余”神话

学者揭开西南“铁改余”历史事件的真相

中国被分化的阴谋之---铁改余,史上最大笑话

不要看骗子们在2008年杜撰的新谱,请看铁改余从清朝就一直传下来的老谱世系(骗子们从来都不敢谈的老谱世系):

祖籍:南京东门外九华山桂花村,不是塞外漠北。

一世祖:铁治中;

二世祖:铁世义;

三世祖:铁子高、铁子林;

四世祖:铁木健、铁木真(无子嗣)、铁木耳(无子嗣);

五世祖:九子十进士(铁承业,铁承勋……)。

字派:治世子木承。

提醒:此铁木真无子嗣

………………

再来看黄金家族:

祖籍:漠北大草原;

曾祖:合不勒汗;

曾叔祖:俺巴孩汗;

叔祖:忽图刺汗;

父亲:也速该;

本人:成吉思汗铁木真;

子女: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

孙子:拔都,不里,贵由,蒙哥,忽必烈

………………

疑问:

蒙古人有字派吗?

铁木真姓铁?姓铁木?

忽必烈姓忽?姓忽必?

察合台姓察?姓察合?

蒙古铁木真无子嗣?

蒙古铁木真有兄弟叫铁木健?

蒙古铁木真的爷爷是铁世义?

………………

祖籍南京的汉人铁木真,是塞北蒙古铁木真成吉思汗吗?

铁改余,本来是古代汉人移民的血泪史,研谱团队经过对原始老谱的大量研究比对,可以确信主要来源于湖广麻城过籍的余氏移民,他们互相传抄谱序(跟实际世系对接不上),抱团取暖编的故事就是铁改余,现代科学检测也证明跟汉族余氏基因相吻合。

一些现代生意人,大肆炒作“黄金家族铁改余”,大肆宣传蒙古“法西斯”,穿蒙袍、学蒙文、去汉化……不姓余,不姓铁,要姓孛儿只斤,还是铁改余吗?寻根不去湖广麻城,不去南京,跑去漠北蒙古认假祖,这是什么情况……

不伦不类的伪蒙铁改余,是引起汉蒙民族矛盾的罪魁祸首!本来汉蒙两族和谐相处,伪蒙铁改余激发了民族矛盾,罪该万死!

…………………………

铁改余究竟存在与否?

铁改余究竟存在与否,也许不能一票否决,也许不是空穴来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1、铁改余即使存在,也是汉人铁改余,并且只是存在于西南余某个别支系,绝无百万之众,因为西南余各支基因互不相同,各支共祖时间超过千年;

2、铁改余一世祖(祖居南京东门外九华山桂花村的南宋铁世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人,不是蒙古人;

3、九子一姑的父亲(湖广麻城的铁木健,百亩良田,不纳丁粮)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汉人小地主,不是宰相,不是南平王,不是蒙古黄金家族,九子各支系后裔的父系基因Y-STR检测也没有发现一例跟托雷后裔基因类型(C2北支)吻合的,更加验证坐实了铁木健是汉人;

4、铁木健的父亲是南京汉人铁子高,在铁改余老谱世系中清清楚楚!余凡们对老谱视而不见,一个劲地跑到漠北草原甚至国外去考证铁木健的父亲是谁,一定要把铁木健的父亲换成蒙元皇族,令人啼笑皆非,是现代版的掩耳盗铃!

清中期以来一直有人在质疑铁改余,比如余树楷的鸭江谱五疑、余绍由的富顺谱五疑,他们的质疑也不是毫无道理的。但是也有人继续肆无忌惮的造假谱,例如民国初余一海撰写《青神余氏宗谱》,其中罗列的南平王等一系列虚假证据和从元史中抄录的元朝皇室世系,欺骗了很多历史知识不懂的族亲和家族,建议大家多看看,铁木健其人究竟是南京铁子高的儿子?还是08谱铁蔑赤的儿子?还是耶律楚材的儿子?这些无从考证,无法考证,子虚乌有的人物,甚至根本就考证不出来。铁木健作为元朝重臣,正史、方志、名人笔记为何找不出蛛丝马迹?难道《元史》中这么关键的人物,镇守一方,让皇帝感到胆寒的雄杰,一个让好皇帝不遗馀力到处追杀的人物,修史者竟然能够无视?任何人想想便觉得不可思议。

诸多西南余氏的开基祖只能追溯到明末清初,也就是15代人左右,在断代考证不清的情况下,去靠一个与自家无关的铁木健,这种做法是否可取?短短六百多年的时间,黄金家族铁改余号称百万之众,符合繁衍规律吗?

追根溯源,得秉承史实而行,九子十进士,何以史书无迹可寻?就凭口传和几页简单的谱序就能把西南余的氏的祖源弄清?九子一女都是进士,过去考进士比今天清华北大还难考,况且就算赐封也会有记录,朝中十个人做官,一下跑了,不轰动全世界?且不说国史、方志,起码不管改朝换代都会有传谣之话,不管那姓人都会知道,铁木见九子一姑封地麻城孝感,这里人为什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呢?李白路过湖北安陆,都1200多年了,还会留下记录,今天已成为安陆的一张名片,是当地重要旅游资源;铁木健食邑湖北麻城,才600多年,又是皇室家族,又是宰相,又是九子十进士,在一个小小的麻城,当地竟然从来没有人听说过,大量麻城过籍的填川移民也都没听说过,麻城地方政府也不开发铁木健旅游资源,啥情况啊,可能吗?

既然铁改余信誓旦旦的黄金家族,蒙古大汗子裔,为什么还要在谱序中追溯到生活在公元前的由余?余氏有史载时,成吉思汗的祖先尚在饮毛茹血,蒙昧未开,元朝统一后,高度受了汉文化的熏陶,皇朝史事自有专人记载,明朝修史,秉承元朝史料,通过《明太祖实录》可以考证,朱元璋对于蒙古王朝丝毫没有恶感,招徕,降服,征服的诸多元朝皇室高官均予以厚待,何至于追杀不休?况且几个手无兵权,缺少部众的名不见经传的逃亡人员?

当初西南地区迭经战乱,流移纷扰的时代,祖先们为了生存,通过投亲靠友,互联宗盟,仅为自保的时代,他们前期为了生存,缺少文化,不得不有种种顾虑和其他原因,年湮代远,传给子孙了一个个真伪难辨的家族历史,让一代一代的族人感到困惑和不解,时至今日,高科技和信息时代,相信一下科学,花点钱检测一下男人特有的父系Y基因,究竟有没有蒙古人的血统,确定一下有无蒙古父系染色体基因存在?还历史一个清白,互联网时代,信息发达,一点一点的拨开迷雾,还历史一个清白,倘能厘清渣滓,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寻根,有的放失,即便不能达到完全了解真相,亦能摒弃错误的历史信息。

还原历史其实并不是很难,DNA可以确定族源,族谱可以确定寻根的方向,可以从全国各地的铁姓家谱和余姓家谱中寻找蛛丝马迹,即便不成功,终究是开了一个先河,知道自己身上流的血,跟那个民族相近。希望大家秉持真理,寻找真相,毕竟历史的潮流无可逆转,我们拭目以待。

…………………………

告西南铁改余同胞书

各位同胞、宗亲们:

大家好!

铁改余源自江西吉安,经湖广麻城过籍,繁衍于西南大地。然而近些年来,部分铁改余自称“蒙古黄金家族”,其风愈演愈烈,刮遍祖国西南,人口号称百万,都以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为荣耀,背离湖广填四川的家族真实血泪史,令汉族同胞深感痛苦!经抽样检测铁改余宗亲基因,证明跟江西湖广汉族余氏基因吻合,至今仍未发现一例跟托雷后代相吻合的基因类型(C2北支)!

为此,我们诏告西南铁改余氏:

一、我们尊重成吉思汗,尊重黄金家族,尊重蒙古族同胞,毕竟南宋末年那场血腥屠杀已经过去七百多年,当今中华一统,天下太平,汉蒙两族已融为一体,正在中国***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二、我们尊重蒙古族同胞,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容忍汉族铁改余氏亵渎民族尊严,攀附黄金家族,侮辱自己的祖先!每当看到伪黄金家族余氏身着蒙古族服饰,举行蒙古族仪式,高调认祖成吉思汗,对他感恩戴德的时候,谁又能体会到我们汉族同胞的感受?伪黄金家族余氏对汉族同胞感情的伤害,无疑于伤口撒盐,还请广大蒙古族同胞理解!

三、我们对自称是“黄金家族”的铁改余宗亲发出严正声明,你们身上流淌着祖先的血液是不会改变的,铁改余总体上都是我汉族原本余同胞!如果有谁不相信,请你们大胆检测自己的Y基因,除非你能证明自己跟托雷后裔基因(C2北支)吻合,否则请立即停止对列祖列宗的侮辱,停止对汉族同胞的感情伤害!

铁改余正本清源工作组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十日

余姓来源有四:1、春秋时秦由余之后。据《风俗通》所载,余姓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以字名为氏。2、据《姓考》所载,相传夏禹之有余氏。3、出自赤狄族,为隗姓之后。据《国语》所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也。”4、由他族和他姓改姓而来。如云南镇雄县余姓,原复姓铁木,有诗为证:“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 ……前传诗句词如此,后嗣相逢系本家”,(见《余氏总谱》),另僳僳族以鱼为图腾的挖饶时氏族,汉姓为余;羌族余约志房名,后改为余;四川、甘肃一带白马藏族之严茹氏,热则氏、陪茹氏等汉姓为余;锡伯族余木尔其氏汉姓为余;其他如苗、彝、布依、满、土家、白、保安、羌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由余。春秋时秦国的大夫,也作繇余。其祖先原为晋人,逃亡入西戎(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初在西戎任职,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便留秦国为相,很得穆公信任。时秦作为众多诸侯国之一,其地位并不显要。由余为上卿后,果然不出穆公所望,他助秦穆公谋划攻伐西戎之策,灭国十二,拓地千里,而称霸西戎,最后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由余因曾为秦国富强、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人引以为荣,遂以其字为氏,尊其为余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今陕西风翔东南),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由余的后裔在春秋时应繁衍于这一带。秦汉以后,余姓族人东迁,一支迁入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一支迁居江南,主要繁衍于今安徽。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余姓的后人基本上是同时不断地繁衍滋长,但北方较南方发展态势要弱得多。魏晋南北朝时,余姓已成为新安郡一带望族。此际,北方战火连绵,社会动荡不安,中原士族开始第一次大举南迁,余姓大族所处之地正当其冲,故其南迁也就不可避免。其中有一部余姓族人继续南迁,进入湖北、湖南等地。南朝宋有余齐民,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以孝行著称,为唐代以前唯一见诸史册之余姓人物。唐代以后,余姓才得以迅速繁衍壮大起来,并逐渐在东南部一带形成两处望族。唐初,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余姓将佐随往并落籍福建。唐末,有建阳(今属福建)人余镐在黄巢攻陷建州时,避居莆田,后耕隐壶山以终;还有余渊海因避黄巢兵,自福建同安北迁邵武,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再转入韶州曲江县(今属广东)武溪,是为余姓入粤始祖。此后不久余渊海次子余咸徙居湖南长沙,三子余衮迁居浙江杭州,长子余从留居当地。其三子后裔又有迁江西之奉新、临川、广东之五华、梅州、大埔、平远、海丰等地者。到了宋代,余姓基本上遍布全国,而且人才济济。明洪武年间,余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安徽等地。明清之际,余姓不仅遍及江南各地,而且北方之余姓也得以繁衍发展。清代,有余姓自福建迁至台湾,此后又有移居海外者。如今,余姓分布广泛,尤以四川、广东、江西、云南、河南、湖北、安徽等省多此姓,上述七省余姓约占全国汉族余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

郡望堂号 余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的郡望如下:1、新安郡,晋时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西),隋时治所在休宁(今属安徽),后移治歙县;2、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3、吴兴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4、高阳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盏县);5、武溪郡,治所在今湖南乾城一带。

堂号:“下邳”、“清严”、“忠惠”、“敬义”、“敦睦”、“亲睦”、“四谏”、“风采”、“八贤”等。

宗族特征 1、据《闽南旧志》所载:“两宋以上,余姓无显者,自斯而降……,其族蕃衍,盖已盛矣。”2、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据一九二九年余自清修《余氏族谱》,安徽六合余姓一支字行为:“隆庆康贤,培宽振泰,信寿品宁。”

又有:

余氏之始祖究在何方?据查阅余氏源流史籍及有关资料,得知有多种说法:①说是文王苗裔由余有功于国,声名大振,卒后,子孙遂以祖名为姓,此乃余氏之始(见《余绍贤堂族谱》及有关余氏源流史料)。②说是大禹三子空又名罕,被封为余渡王,子孙后来就以余为姓氏。又说是大禹之裔孙少康之庶子无余,被封为越王,子孙又称余氏。(见《1975~1978年香港余氏宗亲会会刊》转载台北市中华电台播讲百家姓之介绍)。③说泰国、美国纽约、马来西亚、台湾基隆市均成立有徐、余、涂、佘等姓宗亲总会,说徐、余、涂、佘同出一家(见1980年出版之《旅泰徐氏宗亲总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特刊》)。

对于“余氏源于大禹”和“徐、余、涂、佘同出一家”之说法,故暂且不能否定,有待贤人文士加以阐明揭示。认为,说由余是余氏之始,说来有理,并有史料根据。比如欧阳修撰之《襄公余靖墓志铭》内赞襄公“自少博学强记,举凡历代史记……无所不通。”可见襄公之博学多才,为史学专家,对余氏之源流,他自己撰写之《下邳余氏世谱序》内有一段文章说“按余氏之先世,出自黄帝之子玄嚣,又三世至弃,后三十世有苗裔曰由余,由余卒,其后世子孙以王父为氏,乃姓余也,此余族之始也。又据《姓氏寻源》也说余姓是秦由余之后(见辞源和康熙字典)。由此而知之,寅公后代子孙皆源于秦由余,即是说来源于文王,可以肯定无疑。

湖北古村落·黄龙古镇

湖北古村落 黄龙古镇 老街老巷就像陈年老酒,经过岁月的沉淀,越发醇厚香浓,又似历经沧桑淘洗的老人,古韵悠悠,透露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