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的历史沿革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武威的历史沿革,第1张

先秦时期,凉州区磨嘴子、天祝县东坪的马家窑文化,凉州区皇娘娘台、海藏寺的齐家文化,民勤县沙井子、古浪县暖泉的沙井文化等,证明从那时起武威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周为雍州,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

秦为月氏驻牧地。前174年 (西汉文帝前元六年),匈奴击败月氏,占领河西。匈奴休屠王筑盖臧 (即姑臧)城。据武威籍清代著名史学家张澍的《凉州府志备考》载:“前126(汉武帝元朔三年),改雍州曰凉州,以其金行,土地寒凉故也。”凉州从此得名。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右击匈奴,使整个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公元前106年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武威郡辖10县,以姑臧(凉州区)为治所。

三国时,公元220年(魏黄初元年)十月,文帝曹丕重置凉州,辖武威等七郡,州治武威郡姑臧县,武威郡辖9县。西晋时,马隆任武威郡太守时辖7县。东晋十六国时,河西进入了“五凉割据”时期,武威郡辖9县,其中姑臧县曾是“五凉”中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的都城。

隋朝时先设凉州,607年(大业三年)改州为武威郡,郡治为姑臧。617年(大业十三年)七月,武威郡鹰扬府司马李轨举兵反隋,占领河西,建大凉国,定都姑臧,建元安乐。619年(唐武德二年)被李渊所灭。唐初仍沿用隋朝建置,627年(贞观元年)唐分全国为10道,凉州属陇右道。742年(天宝元年)又改凉州为武威郡。公元764年,武威被吐蕃占据。

五代宋元时期,为西凉府。其中,西夏占据武威时期,武威为西夏辅郡。明置凉州卫。清初袭明制。1724年(雍正二年),撤凉州卫、镇番卫、永昌卫,分别设武威县、镇番县、永昌县;撤古浪守御千户所,置古浪县;撤庄浪卫,置平番县,并设庄浪厅。同时,置凉州府,辖武威、永昌、镇番(今民勤)、古浪、平番(今永登)五县及庄浪厅,府治武威县。

民国时期,先废府、州,设道。武威、永昌、镇番、古浪、平番、张掖、东乐、山丹、抚彝9县属甘凉道。后又废道设行政督察区。1934年至1943年,全省陆续设立行政督察区。1936年7月1日,第六行政督察区成立,辖武威、民乐、民勤、永昌、山丹、张掖、临泽、古浪8县,治所武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中共永登县天祝区委、天祝区公所成立。1949年10月14日,武威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下辖武威、永登、景泰、古浪、民勤、永昌6县。1950年1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永登县天祝区公所改为天祝自治区(县级)。是年5月2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命令,撤销张掖专区,张掖、民乐、山丹三县划归武威专区。武威专区辖武威、景泰、张掖、民乐、山丹、永昌、古浪、民勤、永登9县及天祝自治区。

1953年12月23日,天祝自治区改名天祝藏族自治区。

1955年7月17日,天祝藏族自治区改名天祝藏族自治县。是年10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武威、酒泉两专区合并,成立张掖专区。

1958年12月20日,撤销古浪县建制,将古浪县行政区域并入天祝藏族自治县。

1961年11月25日,国务院决定恢复武威专区,12月15日恢复古浪县建制。恢复后的武威专区辖武威、民勤、永昌、古浪和天祝藏族自治县。

1963年10月24日,国务院决定将永登、景泰两县划归武威专区。1969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右旗划入武威专区。

1970年3月25日,永登县划归兰州市。

1979年7月1日,国务院决定将阿拉善右旗交由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1981年2月,永昌县划出武威地区,归新设的金昌市管辖。

1985年4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威县,设立武威市(县级)。同年5月14日,景泰县划归白银市。至此,武威地区辖武威市及民勤、古浪、天祝三县。

2001年5月9日,国务院同意撤销武威地区和县级武威市,设立地级武威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凉州区。武威市设立凉州区,以原县级武威市的行政区域为凉州区的行政区域。武威市辖原武威地区的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凉州区。是年8月1日中共武威市委成立。

甘肃武威。

武威,简称“武”或“凉”,古称凉州、姑臧,是甘肃省辖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西走廊中心城市。

截至2019年,辖1个区、2个县、1个自治县,总面积323万平方公里,聚居着汉、藏、回、蒙等45个民族。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武威市常住人口为1464955人。

地势:

武威市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势呈西高东低,局部地形复杂。地形可分为三带。南部祁连山区,海拔在2100米—4800米之间。

山脉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气候冷凉,降水丰富,有利于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中部平原绿洲区,海拔1450米—2100米之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全省和全国重要的粮、油、瓜果、蔬菜生产基地。

以上内容参考 —武威

截止2019年,凉州区辖31镇11乡。

镇:黄羊镇、武南镇、清源镇、永昌镇、双城镇、丰乐镇、松树镇、高坝镇、柏树镇、金羊镇、和平镇、羊下坝镇、中坝镇、永丰镇、古城镇、张义镇、发放镇、西营镇、四坝镇、洪祥镇、谢河镇、五和镇、长城镇、吴家井镇、金河镇。

乡:韩佐乡、大柳乡、金沙乡、金塔乡、下双乡、九墩乡、怀安乡、金山乡、清水乡、新华乡、康宁乡。 

1、黄羊镇

黄羊镇隶属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位于区域东端,与武南镇毗邻,距武威市城区东南35公里,是甘肃省十大集镇之一。

镇域面积17284平方千米,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17公里。

2、清源镇

清源镇位于城东沙漠边缘,镇域面积1068平方千米。辖15个行政村,即:新地、新东、清泉、发展、新西、王家新庄、羊庄、东槽、中沙墩、蔡家寨、宣家庄、周府庄、清源、曾家堡、刘广寨。

3、双城镇

双城镇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城北25公里,北邻民勤县,西接永昌县。明清时期,因地处武威城北门户,常有驻军,故名双城堡。1955年为双城乡,1958年改为双城公社,1962年分为双城公社、南安公社。

1983年南安、双城公社改乡,1986年撤销南安乡、双城乡。南安乡改南安村,并入双城镇,设立双城镇人民政府。

4、张义镇

张义镇,古称张掖,位于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张义盆地,2004年8月,上泉乡、中路乡撤销,并入张义镇。合并后的张义镇辖26个村民委员会。该镇基础设施完善,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丰富,主要经济来源为特色农业,200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965万元。

5、金河镇

2017年02月10日,根据省民政厅《关于武威市凉州区东河乡等11个乡撤乡改镇的批复》、市民政局《关于凉州区东河乡等11个乡撤乡改镇的通知》,撤销东河乡,撤乡改镇后更名为金河镇,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凉州区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代码是620602。

凉州区是市辖区,凉州区代码是620602。凉州区,古称姑臧、休屠,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武威市中部,平均海拔1632米。凉州区隶属于甘肃省武威市,东面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邻肃南裕固自治县,南连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古浪县,北与永昌县和民勤县相接。

地理环境

凉州区内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地貌类型分祁连山山地、走廊平原绿洲和腾格里沙漠三种,海拔1440-3263米,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祁连褶皱系中的走廊过渡带。西南部是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的前山地带,为走廊带的毛藏古凸起和莲花山凸起。

山势降为中山、低山、丘陵和盆地,主要山峰冬青顶、莲花山、天梯山、第五山,海拔2000-3200米;东北部是河西走廊平原地东段,为走廊带的凹陷,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按其成因和形态可分为冲积平原,冲积细土平原,海拔1500-2000米;东部是腾格里沙漠,海拔1500米以下。

武威雷台汉墓

我国的旅游标志铜奔马就是在那出土的   现在进入的时候带着有效证件的话  是不需要额外买门票的   但是要是参观汉墓里面的话好像是20多块钱的门票

雷台汉墓

雷台为前凉(公元301年-375年年)国王张茂所筑灵钧台。《资治通鉴》中记载:为东晋元帝大兴四年(公元321年)始筑"周轮80余堵,基高9仞"。现雷台保存基本完好,长106米、宽60米、高85米。台上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雷祖殿、三星斗姆殿等10座,其建筑雄伟、规模宏大。周围古树参天,湖波荡漾,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观光胜地。

到里面之后进入这个的时候 要收门票

  2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

1969年9月发现的武威雷台汉墓,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收获,汉墓中出土的铜奔马引起中国乃至世界的瞩目。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常书鸿等亲笔撰文研究,社会各界为此发表了许多文章。在我国众多精美的文物中,铜奔马是一件举世无双、技艺水平极高的精品,1984年被确定为我国旅游标志,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宝级文物,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罗什寺

罗什寺位于市中心,不收门票   烧香之类的可能会收一定钱。

罗什寺塔位于武威市北大街,是为了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武威弘扬佛法、翻译经典的功绩而建造的。现存罗什寺塔八角十二层,高32米,全以条形方砖砌成。从下起第三、五、八层均设门,顶部是葫芦形的铜质宝瓶,最上层东西各有小佛龛,龛内有佛像。象征着武威古城悠久而文明的历史,是15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罗什寺塔最早建于后凉,塔及寺院在唐时大力扩建,在明、清皆有修葺。其间于明代成为陕西凉州大寺院,英宗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为罗什寺院颁发了大藏经。并下了圣谕,谕中道:“刊印大藏经,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陕西凉州大寺院,永充供养。”此谕现完好保存于武威市博物馆。

1927年武威大地震,罗汁寺院被震毁。1934年毁坏的罗什寺塔被重修。

陇右学宫之冠——文庙

在武成市区东南隅文庙在文庙广场附近,在南城门往东顺着明清仿古街往东走  到文庙广场可以看到  武威西夏博物馆 旁边就是红墙的文庙了

在武成市区东南隅,有一处古柏参天、槐荫蔽日的古建筑群——武威文庙。朱柱粉墙,勾画出两个世界:墙外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墒内清静幽雅,别有洞天。果然是“地敞而境幽,近市而尘隔”。在凉州七里十万家的闹市,这里真不愧是迁客骚人的神往之处。

文庙,也叫圣庙、孔庙。武威文庙建立于明代。据明正统四年(1439)《凉州卫儒学记》载:明正统初年,朝廷特命行在兵部右侍郎徐唏镇其地,“睹将校子弟,多明秀好学,而未设学舍以为讲肄之所,遂请于朝,得命以农隙令军士取陶甓而经营之”。武威文庙的修建,由于受命于朝廷,又得到地方各界大力资助,正统二年夏动工,仅两年时间即告落成,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规模之“壮伟宏耀,为陇右学宫之冠”。此后,历经明成化、清顺治、康熙、乾隆、道光以及民国年间重修扩建。已“规模宏大,气象雄壮,知非府县所及”。

武威文庙,过去是供奉祭祀孔子的地方;1981年9月1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重新核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这里成立了武威市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历代图书、字画、碑刻及其它文物36万余件。其中汉简、木雕、木乃伊、铜奔马、鸠杖、凉造新泉、西夏牌、西夏铜火炮等都是举世闻名的珍品。同时辟有7个文物陈列展室,所列历史文物、文字说明和,简要地反映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武威历史。它集中体现了武威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反映了武威的历史文明。

西夏历史博物馆

位置就在文庙的正门前面  便是   凭一定的证件是不需要其他费用的

西夏碑高25米、宽09米、厚03米,两面撰文。正面碑额为西夏文篆书,两行八字,意为“敕建感应塔之碑文”。正文为西夏文楷书,共28行,每行65字。背面碑额刻汉字小篆,意为“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正文为汉字楷书,计26行,每行70字,是正面碑文的汉译文,碑文内容是:称颂先祖的功德;护国寺富丽堂皇的景象;“武威当四冲地,车辙马迹,辐奏交会,日有千数”的繁华市容;在增饰宝塔时“众匠率职,百工效技”的民风民技,及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历史片断。西夏碑碑额呈半圆形,题名上端刻有云头宝盖,四周雕刻有忍冬花纹,左右两侧各刻有一位体态窈窕、翩翩欲飞的伎乐菩萨,那轻盈飘动的绸带、美如游龙的舞姿,使人想起了白居易《胡旋女》中描述的“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己时”的胡旋舞。西夏碑在西夏语言文字研究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此碑原在凉州清应寺一座碑亭内,人不知为何,清代甘肃著名学者武威人张澎,爱好金玉,于贵州玉屏县为官期间,引疾回家,与友同游大云寺,发掘出长期藏匿的西夏碑。

西夏在李元昊时开始创造自己的文字。西夏文看上去笔画繁琐,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的。之后,公私文书都用西夏文字书写,但汉字仍在西夏通行。西夏给宋朝的文书,多用西夏文和汉文并列书写。夏国铸造的钱币,也用西夏文和汉文两种文字。

大云寺(钟鼓楼)

位于六中附近  ,但是从六中那边是过不去的   应该到和平街小学那边 。大云寺和和平街小学是隔壁。

凉州八景里面的大云晓钟  指的就是这处景色  门票 没记错的话是15圆    

大云寺附近最近有修建新的建筑  可能要和钟鼓楼连城一片  一边旅游开发

大云寺,原名宏藏寺,宋、西夏时期称为护国寺。历史悠久,规模宏伟,是闻名遐迩的佛教古刹,为东晋十六国时的前凉张天锡所建造。唐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朝廷在全国颁《大云经》,下诏各州郡修建大云寺。凉州遂将宏藏寺改名为大云寺。明洪武十六年(1383)日本僧人沙门志满远渡重洋,专程来凉州朝拜大云寺,并主持募化重修,被传为中日人民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话。明、清时期大云寺香火不断,游人众多,是凉州有名的游览胜地。1927年4月23日武威发生8级地震时,大云寺遭到严重损坏,唯有寺内的古钟楼岿然独存。解放后,文物部门从别处搬迁来

  

火神殿、春秋阁等古建筑,与古钟楼组成今日大云寺规模。1993年3月,大云寺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藏寺

海藏寺相对来说比较远 ,不在市区在金羊镇  。在步行街西路口  乘坐五路公交  半个小时路过海藏寺  海藏寺公园门票2圆   树木茂盛 比较幽静 

海藏寺,始建于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元朝时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借到凉州之机,捐资扩建修缮了海藏寺等凉州四大寺,成为藏传佛教教寺院。明、清又扩建翻修,殿宇宏伟,佛像庄严,成为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寺院。

海藏公园南湖北湖,地形狭长蜿蜒,泉源密布,林木葱郁,绿草如茵,湖水清澈,游鱼翔,禽鸟和鸣,实为天然园林之地四周阡陌纵横,瓜田菜畦,四季丰茂城区通往公园道路平直,往来车辆畅通无阻,商贸游客络绎不绝,历为古城凉州的游览胜地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凉州人有“逛海藏,消百病”之习俗,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海藏,为佛教用语,相传佛教大乘经典藏在大海内龙宫中。《大藏经·龙树菩萨传》中,即有龙树求经心切,大龙菩萨接入龙宫以经典相赠的记载。另据解说,很久以前,寺院周围林泉遍地,芦苇茂密,古刹宛若藏在海中,故取此名。海藏又名清华禅寺,明成化二十二年,太监张睿重修,敕赐名曰清华。据清乾隆五十四年碑记载:“建寺当在宋元之间”。明成化年间,再度重修。同治间,寺遭兵燹,唯后殿及山门未受损害,光绪时,又加修葺,恢复旧观。

  

还有很多景观  不过离市区比较远 就不给你介绍了   如果需要的话  请追问  没看清楚的地方 请追问      上面那几个地方 我都去过    感觉还不错    望采纳

武威莲花山气势雄伟,气象深邃,周围有8峰环列,形如莲瓣,原名姑臧山,又名南山。山上建筑依山而建,始建于西汉(西域佛教主要是古印度从古道即后来霍去病打通的古丝绸之路传到长安的,其实在公元前1年已经有了古道,后来匈奴人阻道,汉武帝才派卫青、霍去病打通古道即丝绸之路,其实古丝绸之路上的佛教遗址比中原地区的寺要早至少200年,刘秀批准建立的洛阳白马寺是中国第一个承认的官方寺院,摄摩腾、竺法兰是第一任祖师)。

西汉没有寺院这个称谓,西汉时期名灵岩陀,东汉改天竺寺,两晋改灵岩寺,十六国叫大寺,隋唐时期改名莲花山大寺,北宋改西竺寺,西夏凉州做陪都时改名多次,元初改莲花山寺,后来又改正光寺,大明改善应寺,清朝多次改名,而今山下寺院叫接引寺(1978年-2014年),山上的遗址叫莲花山大寺。东晋伟大的翻译家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每到五月十三都会来此做水陆法会,唐代的佛图澄在此大修扩修寺庙,三藏法师不空10岁来武威,一年后11岁就来莲花山学习一切有部,还有初唐时期的惠威法师都在此修行,马超小时候喝奶的母老虎就在这里被抓,凉州城内,马超府拴虎之石,解放前仍在,后不知所终。这里的名人很多,因为很多寺庙的功德簿被毁,所以其资料所剩无几。

据当地刘家沿沟人讲:在这八座孤峰中这中间的三座孤峰可不得了。在佛教里此处象征西方三圣,中间有故塔的孤峰象征阿弥陀佛,左手边孤峰象征观世音菩萨,右手边孤峰象征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可见大乘佛教在凉州魏晋时期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了。而在道教里此处又象征着三清,中间有故塔的孤峰象征玉清元始天尊,左手边孤峰象征上清通天教主,右手边孤峰象征太清太上老君,其中所谓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区别,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是所统天界的划分。而天尊的意思则是说,极道之尊,至尊至极,故名天尊。 三清是开天辟地、历劫度人、传道授法的大神。可见魏晋时期凉州的道教神仙已经有了排序。如此说来此处真与传说有关系,是佛道二教之圣地。

善应寺明正统十二年(1447)《重修善应寺记》碑言:此为“名山之古刹,山川之幽静,姑臧之雄镇也。”明成化五年(1469)农历三月敕赐重修,乙丑夏五月望日动工,乙丑十月落成。《五凉全志》载:“善应寺,在城西莲花山。”《陇右金石录》与《武威县志稿》也记载:“明重庆上应寺碑”在莲花山,明正德二年(1507)立,晋阳姚文奎撰文。该寺是藏传佛教从西藏、青海传入河西最早的寺院,明代成化乙酉三月全部重修, 已丑十月重修完毕。

清代前期、中期、后期大量增修扩建,寺庙体系更趋完善,尤其是嘉庆年间两江总督牛鉴三次去游玩捐赠数目巨大,三次去他的恩师处(科畦村二组)拜谒,并题写下大量匾额。民国时期又有修缮,后来土匪占山,解放军解放大西北时。上山将土匪剿灭。如今其可见的庙宇遗址多达72多座,1000多间,历朝历代的匾额不计其数;有寺庙宫观,殿阁楼塔、庭院堂舍等建筑,是古丝绸之路上佛道二教的胜地,其位于山下始建于战国的旱滩坡古墓群更是庞大宏伟。

唐代道世《法苑珠林》称,阿育王建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有十九所在中国。分别为:1西晋会稽鄮县塔(浙江宁波)、2东晋金陵长干塔(江苏)、3石赵青州东城塔(山东)、4姚秦河东蒲阪塔(山西)、5北周岐州岐山南塔(陕西法门寺塔)、6北周瓜州城东古塔(甘肃)、7北周沙州城内大乘寺塔(甘肃)、8北周洛州故都西塔(河南)、9北周凉州姑臧故塔(甘肃莲花山塔)、10北周甘州删丹县故塔(甘肃)、11北周晋州霍山南塔(山西)、12南齐代州城东古塔(山西)、13隋益州福感寺塔(四川)、14 隋晋源县塔(四川)、15隋郑州超化寺塔(河南)、16隋并州净明寺塔(山西)、17隋怀州妙乐寺塔(河南)、18隋并州榆杜县塔(山西)、19隋魏州临黄县塔(山东)。

这十九处阿育王塔系西晋至隋代陆续修建完成,一千多年来曾经过数次毁佛、灭佛及无法计数的战乱、地震破坏,更经历了文革浩劫,塔基多已残毁,但是凉州姑臧故塔(金顶)的塔基还在,从老照片看塔基中的佛骨舍利可能已经被盗,此处是世间十九所释迦牟尼佛祖舍利供奉的其中一处,塔高十三层,六棱六角,角系风铃,层层有门,从塔门入内,可上至塔顶,以观四城景色,毁于1927年大地震,寺旁有藏经阁。

历朝历代的大肆扩建造成的后果是山上大量的、长了上千年的松树柏树被砍,山越来越光秃,环境恶化严重。历代流传,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日,是诸神诸佛的狂欢日,是各行各业人集会祭拜自己祖师爷的日子,,莲花山上举办盛大庙会法道会,河西地区城乡群众纷至沓来,烧香拜佛,求子还愿,游山玩景,经营生意。

山上建筑群历朝历代屡遭损毁,灾后均得到善士们的资助维修,直到50年代后期,建筑物仍保持原有大部分,1960年前后,为号召破四旧打到牛鬼蛇神,将山上1000多间庙宇人为拆除破坏,大量的木料被当劈柴烧或者盖了房子(主要是柏树冯良),荒而今好多民居都有从山上拆下来的木料,就这样毁于一旦,至今山上山下,留有残垣断壁等殿宇1000多处。2000多年经历了历史的沧桑毁了修,修了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大量的祁连山松柏被砍,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山上山下全部光秃秃的,在建国前山下山上还是有大量树木的,建国后大肆砍伐已经面目全非了,尤其是1958年、1960年饥荒时期庙宇废弃损毁开始,主要在1966年毁坏最多数量庞大无从知晓,到1970年全部毁坏,1978年重修直到2014年。西汉扬雄的《凉州箴》中如是说,“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历史有了这一笔,武威便为这个世界、为这个历史奉献出了最宝贵的青春和生命。

化塔屹中起,孤高宜上跻。

铁冠雄赏眺,金界宠招携。

空色在轩户,边声连鼓鼙。

天寒万里北,地豁九州西。

清兴揖才彦,峻风和端倪。

始知阳春后,具物皆筌蹄。

这是唐朝天宝年间,高适任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僚,驻足武威。与朋友窦侍御游览莲花山,作《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一首。这是一首工稳的五言排律,诗中运用了诸多佛教名词和凝练的词语。浮图即佛塔,七级浮图即七层高的佛塔。化塔,高僧或者佛祖去世被火化,化塔为埋佛骨所建的塔。屹,即高地。跻,上升的意思。铁冠,指塔顶是铁铸的。金界,即金刚地,指佛寺所在地。招携,犹招邀之意。空色,佛教用语,意指僧人。鼓鼙,古代军中的乐器。地豁,地势开阔。清兴,意为清明盛世。才彦,有才学的人。端倪,事物从微小开始。阳春,温暖的春天。具物,万物。筌,捕鱼器,蹄,捕兔器。诗的大意是,建在莲花山山顶上的佛塔,独立高耸指向云天。七层的佛塔和铁铸的塔顶,远远望去十分雄伟壮观,这佛地美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游览。从佛殿窗户传出僧人们抑扬顿挫朗读佛教经典的声音,漫山野遍,人声鼎沸,还有那军队练武的鼓声铿锵。站在这西部景点莲花山,放眼望去,土地广阔,使人豁然开朗,但北方初春的凉州大地,仍然有些天寒。政治开明、社会太平,就会尊重人才,春天虽然有些寒冷,但这是万物萌生的开端。温暖的春天过后,所有的植物都将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诗中,高适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希望的,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在今天仍然能感到盛唐莲花山的辉煌。诗中使用大量的佛教词汇,显示了高适先生对佛教的谙熟和高超的写作水平。古往今来,咏写莲花山的诗作不少,但全国知名的诗人,只有高适先生所写的这一首,也是时代最为久远的一首,因而显得十分珍贵。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

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

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

这是唐朝大诗人王维到武威莲花山所做的《凉州郊外游望》。印象中,唐诗,给人的是美感,王维,给人的是清丽;这一首却好象不是唐诗,也不象唐诗中的边塞诗。

莲花寺(2014年接引寺)名字的由来:莲花山寺藏语称努瓦姆岱,是萨班广授显宗佛法之道场。他的妹妹索巴让摩,在这里出家修行,长期在静修处坐禅。萨迦班智达在百塔寺患病期间,她经常去探视,并询问永别的时间。—次听到法王圆寂的消息,她说:“藏族的后代今后躺着死,索巴让摩站着死”。话音刚落便圆寂了。圆寂后将其灵骨舍利、两颗牙龄,装入用生铁铸成的佛像里,供奉于殿内。

不省何年结构功,一峰突兀白云中。

高临北极天光回,低压南山地势雄。

风送铃声归碧落,雨落虹影入晴空。

安能平步丹梯上,尽日徘徊兴莫穷。

这是明代戴弁所做的《咏塔诗》,其描写气势宏伟,规模可见一斑,论景色,论规模在河西走廊,乃至西北那都是屈指可数的佛道二教的圣地。

山色遥看近却无,招提处处缀璎珠。

药泉汲水供茶灶,松石点苍入画图。

宗室卧游辜胜景,匡庐结社得吾徒。

归来四载婴残疾,刚到壶天气象殊。

这是《武威县志文艺志》中所载清代张昭美《夏五游莲花山四首》诗之三。莲花山是祁连山一个分支,位于武威城西南十三公里处(今武威市凉州区松树乡科畦村三组境内)。晴朗之日,登临山

顶,引颈西南极目而望,但见大山环列,层峦叠障,似龙腾虎跃,莽莽苍苍,险峻雄伟。纵目于东北,则是一马平川、麦黍飘香的武威绿洲。因山上旧时建筑规模宏伟,殿宇相接,山泉秀丽,景物宜人,历来为武威游览胜地。据清代张昭美修《武威县志》载;“莲花山层峦合抱,叠起如莲,泉水萦寺,驾椽为览灌园。又有水可疗病,俗号‘药泉’。”又记;“善应寺,在城西莲花山。成化年救赐重修。兼有西竺、弥勒、观音、准提、三官、无量、灵官、黑虎等寺观;山腹有塔,在诸寺巅。”山下旱滩坡古墓群出土有大量西汉中期的文物,《重修莲花山无量殿功德薄》载:该殿元、清时曾两次毁于山火。可见莲花山上诸多寺观始建最早西汉初期,最迟建成于宋元时期。据考证,明时亦有重修,可惜由于地震等自然因素的破坏,部分建筑坍塌,至今只有一砖塔高入云霄,此塔就是大名鼎鼎的凉州姑臧故塔,供奉有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数十里外也可明辨,除此之外,其余建筑已荡然无存。

河西旧俗,每年阴历五月端午后,天气暖和,农事闲暇,游客陆续上山。到了五月十三日,莲花山清应寺有盛大庙会。武威的农民和城中市民纷至沓来。有拜佛烧香的,有求子还愿的,有玩耍游览的,有打点生意的。五月端午武威姑娘有绣荷包之风,什么“五彩绣球”、“菱角儿”、“寿如意”、“样云子”之类,到庙会时,挂在脖子上,会有青年后生来抢;如果未见青年后生抢反倒是不光彩的。也有姑娘、小伙子在山坡上对山歌的,歌声笑语,此起被伏。文人骚客多有咏诗者。清代张昭美与友人登临莲花山,即兴赋诗云:“未到灵岩意已闲,踏苔们壁闯松关。悬崖绀宇云封径,断涧红桥石作斑。”写出了当时莲花山的景色。

历代文人墨客多到莲花山抒情咏诗作画,以赞山势之奇巍壮观。唐朝诗人高适《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元朝西藏佛教领袖萨班法王在莲花山讲经灌顶,萨班之妹坐禅修行而圆寂在金顶处,明代戴弁作有《咏塔诗》及清代武威人张召美作有《夏五游莲花山四首》诗,陈炳奎作《兽文石歌》。

更有著名画师张大千两次登临莲花山,赞美山势雄奇壮观,画有《莲花山飞瀑图》图一幅 (此画现存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其画题跋云:“武威西南莲花山梵宫琳宇,犹多之元明结构,一览之胜,两登绝顶,此大痴樵,方家法写之,用作游记,乙酉七荷月爰。”武威满族人丁美如于民国二年作《莲花山画》 一幅观存,题诗:“叠嶂重峦翠屏开,莲峰金顶映楼台。虹梁例挂悬飞瀑,羊肠曲径带环回。烟霭晴云接霄汉,钟产乐韵天半来。偶兴绘成可卧游,以免跋涉碌形骸。”这两幅诗画佳作,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莲花山自然与人文的奇妙景观,使探胜者读后有一种身临回其景之感。

凉州姑臧故塔(姑臧塔),坐落于在莲花山腹的诸寺之巅,据考证此处供奉有佛祖舍利,此处就是史书里记载的凉州姑臧故塔,又称文殊师论菩萨塔,此塔是仿印度楼阁式建筑,塔内供有药师佛等像。唐道世《法苑珠林》称,阿育王建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有十九所在中国。分别为:1西晋会稽鄮县塔(浙江宁波)、2东晋金陵长干塔(江苏)、3石赵青州东城塔(山东)、4姚秦河东蒲阪塔(山西)、5北周岐州岐山南塔(陕西法门寺塔)、6北周瓜州城东古塔(甘肃)、7北周沙州城内大乘寺塔(甘肃)、8北周洛州故都西塔(河南)、9北周凉州姑臧故塔(甘肃)、10北周甘州山丹县故塔(甘肃)、11北周晋州霍山南塔(山西)、12南齐代州城东古塔(山西)、13隋益州福感寺塔(四川)、14 隋晋源县塔(四川)、15隋郑州超化寺塔(河南)、16隋并州净明寺塔(山西)、17隋怀州妙乐寺塔(河南)、18隋并州榆杜县塔(山西)、19隋魏州临黄县塔(山东)。这十九处阿育王塔系西晋至隋代陆续修建完成,一千多年来曾经过数次毁佛、灭佛及无法计数的战乱、地震破坏,更经历了文革浩劫,塔基多已残毁,但是莲花山凉州姑臧故塔(姑臧塔)的塔基还在,从老照片看塔基中的佛骨舍利可能已经被盗,此处是世间十九所释迦牟尼佛祖舍利供奉处之一。

塔侧拉强沟里有一眼清泉,称药王泉,泉水清凉。农历5月13日的庙会,数万人畜上山,均饮用此水,传说水能治病。泉边有一磐石,相传此处原无水,是索巴让摩用脚踏动了磐石后,出现了泉水,石上留下她的足迹。至今塔身裂缝,但仍巍然耸立于山腹之上,站在城内高地,向西眺 望,天气晴朗时,塔身可见。莲花山原有寺庙、道观70多处,亭榭、楼阁、僧房、塔、庭院等建筑1000余间,寺庙依山而建,殿宇相望,规模宏伟,环境优美,山泉秀丽,景色宜人;佛、道塑像壮严,栩栩如生;壁画技艺高超,线条流畅自如;门柱匾额,书法挺拔俊秀,艺术价值极高。现存遗址:佛教有善应寺即莲花寺、莲花殿、达摩庵、极乐宫、西竺寺、药师佛殿、弥勒殿、燃灯古佛殿、准提殿、无量殿、观音殿、眼光殿、转轮殿、大势至殿、三圣殿、韦驮殿、百塔寺、大观音殿、小观音殿、大悲阁、白衣洞、佛塔殿、接引寺、文殊洞、普贤洞、小须弥洞、五百罗汉殿、比丘殿等。道教有:玉皇阁、长生大帝阁、天皇大帝殿、北极太皇大帝殿、后土地祇殿、五龙宫、上台子殿、药王殿、华陀殿、三教殿、牛王马祖殿、三皇殿、三山五岳殿、雷部殿、火部殿、瘟部殿、北极四圣殿、玄坛真君殿、四大天王殿、三宫殿、孤魂殿、五海龙王殿、雷祖殿、娘娘殿、七星殿、土地殿、十二元辰殿、鬼王殿、土地祠、黑虎财神殿、三星殿、油驮殿、春秋阁、痘部殿、木帮殿、三霄殿、新百子阁、旧百子阁、文昌宫、魁星阁、王母殿、无生老母殿、地母殿、分水将军殿、灵宫殿、老君洞、功德殿等。另有上朝阳洞、下朝阳洞、哼哈二将殿、上天桥、玉带桥、关煞洞、头天门、二天门、上天门等设施建筑。现存文物古迹有金顶塔、上天桥、玉带桥、(兽文石,青质白文,上有虎、狼、鹿、马、牛、羊诸形,故名兽文石。当地人又称之为玄石或瑞石。据说西晋时期,“八王之乱”导致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而唯有凉州生活安定,其原因是由于凉州地区“祥瑞四起,”兽文石出现(《晋书·张轨传》有记载)。自此,兽文石作为古羌族的图腾之一,历经岁月的洗礼,吸收日月精华,向世人展示着鬼斧神工的魅力)、药王泉及古钟一口、石碑一通。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甘肃武威历史悠久,自古就是一个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区,生活在当地的少数民族大多是古时候的北方民族。武威不仅是个文化名城,出土了很多文物,当地居民也是非常热情好客的,特别是在有新人结婚的时候,其结婚风俗也是别有一番趣味的。

说亲

说亲的基本步骤是:男方家经媒人之手取得女方的生辰八字后,请阴阳先生拈算,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则议婚告成。然后由男方请媒人上女方家说亲,俗称“说媒”。女方双亲征得姑娘同意后,男青年择日赴女方家“瞅媳妇“,与女青年见面互换相亲之物。

订亲

定亲在甘肃称为“框锁锁”。 介绍人从中调定,双方同意,然后择日举行定亲仪式,男方父亲(或代理人)与介绍人偕男青年,携厚礼赴女方家。礼物一般有喜酒、喜馍12个(俗称“大馒头”)、喜钱(称“锁锁”)、喜绢(布匹)、衣物等。女方家会集长辈及近亲相陪,盛宴款待,临辞,女方母亲给新女婿亦有馈赠,并且退还馒头两个,称为“回盘”。事后,女方将馒头分赠近亲,向外宣布婚姻成立。

上头

男女双方在婚礼前夕,择定吉时(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进行上头仪式。上头象征一对新人已步入“成人”阶段,这种仪式须由“好命佬”及“好命婆”在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

迎亲

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新郎在兄弟团的陪同下,携着花球迎接新娘,当抵达女家后,第一关便是“入门”。开门后,新娘应由大妗姐或伴娘带领出来交给其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正式行夫妻见面礼。新入应先拜天地,再拜祖先,后再向双亲奉茶跪拜。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见翁姑及男家其它长辈。

一,原题解释

问题:敦煌的石窟艺术是受到现在甘肃武威(当时叫凉州)的______的影响。

答案:天柱山石柱

二,敦煌莫高窟艺术历史

1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

2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三,敦煌莫高窟艺术价值

1彩塑两千余身,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世界上无与伦此的石窟艺术博物馆敦煌石窟由建筑、彩塑和壁画三大类艺术组成。 石窟建筑是载体,它包括木结构窟檐和建筑绘画

2彩塑是佛教供奉的主要神灵,是石窟艺术的主体,但内容此较简单;壁画是石窟的装饰,但由于内容丰富,面积广大,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主体因此敦煌石窟以壁画称着于世。

武威的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凉州区磨嘴子、天祝县东坪的马家窑文化,凉州区皇娘娘台、海藏寺的齐家文化,民勤县沙井子、古浪县暖泉的沙井文化等,证明从那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