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身世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1收藏

关羽的身世,第1张

关羽生平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的字数,虽比同卷张飞(780字)、马超(660字)、黄忠(250字)、赵云(370字)等传的字数要多,但也只有950个字,仍嫌太少,其许多重要史实不详,需要辨析钩沉,以便显示其生平业绩。

关羽是三国蜀汉一员主将,其生卒年不详。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卒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年63岁,故当生于东汉延熹四年(161年)。东汉中平元年(184年),黄巾大起义,刘备在家乡涿县(今河北涿州)聚众起兵时24岁。关羽本河东解县(今山西解县)人,亡命涿县。他与张飞正于此时投靠刘备。史称张飞“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可知关羽比张飞年长,而关、张二人又“兄弟事刘备”。古人相知,一般以年长为兄,年少为弟,而且关羽随刘备周旋,“稠人广坐,侍立终日”。刘、关皆重儒家伦理,当时并非君臣,若非关羽小于刘备,上述情况似不合当时礼仪。古人以20岁成人加冠,称为“弱冠”,以体未壮为弱,后沿称年少为弱冠,准此,20岁以下皆可称年少。张飞投靠刘备参战,当不会小于17、8岁。那么,关羽比张飞年长数岁,而又小于刘备,他投靠刘备时当在21、2岁左右。若依22岁计算,关羽大约生于东汉延熹六年(163年)左右,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随刘备征战约35年,卒时年约57岁。

刘、关、张三人,关系不同寻常。据史载,刘备“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又说:刘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羽离曹营奔刘备时说:“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关羽身亡后,魏国君臣曾料刘备是否为关羽报仇而伐吴?刘晔曾说:“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由上可知,刘、关、张三人的关系,如同父子兄弟之情深义笃。

东汉中平元年(184年),刘备在涿县起兵后,从校尉邹靖讨黄巾有功,除安喜尉。关羽为刘备属下,时年约22岁。初平年间(190—193年),在镇压黄巾大起义中,关东诸将“务相兼并,以自强大”。初平二年(191年),河北公孙瓒派田楷、刘备攻占青州有功,以刘备为平原相(职同太守)。关羽为备别部司马,统部曲,时年约29岁。兴平元年(194年),曹操攻徐州牧陶谦,刘备救谦,谦益以4千兵,刘备遂去田楷归谦,谦表为豫州剌史,屯小沛(今江苏沛县)。同年十二月,陶谦病笃,谓别驾糜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外也”。谦卒,竺率州人迎刘备领徐州。关羽为其部属,时年约32岁。

建安元年(196年)夏,袁述攻刘备争徐州,备使司马张飞守下邳(徐州治所),自率关羽等拒术。备败,降于吕布,布以备为豫州剌史。同年冬,袁术遣步骑3万再攻备,布救备。稍后,备势力强大,布反攻备,备败走归曹操,操以为豫州牧。建安三年(198年)12月,刘备从曹操破擒吕布后还许昌。曹操拜刘备为左将军,又拜关羽、张飞皆为中郎将。关羽时年约36岁。建安四年(199年),刘备离曹操东走,袭杀操徐州剌史车胄。《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刘备使关羽守徐州州治下邳,行太守事。刘备为豫州剌史,领兵还驻小沛。王忱《魏书》则说刘备以关羽领徐州剌史。刘备曾先后领徐、豫二州牧,极欲控制徐、豫二州,此时既杀徐州剌史车胄,以关羽为徐州剌史,因驻徐州治所下邳,兼行下邳太守事,以便控制徐州,这种可能性较大。关羽时年约37岁。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曹操东征刘备,备败投袁绍。操军攻破下邳,俘关羽,“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同年四月,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操遣张辽、关羽为先锋击良,羽斩良于万军之中。操拜羽为万寿亭侯。关羽时年约38岁。此后不久,关羽从曹营投奔刘备。同年秋,刘备以袁绍非霸业之主,阴欲离去,假以南联刘表为名至汝南。曹操遣大将蔡杨击备,为刘备、关羽等所杀。

建安六年(201年)秋,曹操击败袁绍主力后,亲率大军攻刘备于汝南。关羽随刘备南下,依荆州剌史刘表。刘表为刘备“益其兵,使屯新野”。关羽随刘备至新野,时年约39岁。建安七年(202年)秋冬之际,刘表派刘备北上畧地,关羽随军至南阳郡叶县曹操所辖地。曹操派大将夏侯敦、于禁拒刘备军。备与关羽等佯退设伏,大败曹军。关羽时年40岁。

建安十二年(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为刘备制定了以荆益二州为根据地,建立蜀国,内修政理,南抚夷越,东联孙权,待机从荆、益两地北伐中原,以实现统一的政畧和战畧方针。关羽时年约45岁。

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曹操卒大军南征刘表。刘备由樊城南下,别遣关羽率水军万余人,乘舟船百余般,原准备在南郡治所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会师。曹操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率轻骑5千日夜急追,并先占领江陵。关羽只好率军济汉水(古称沔水)与刘备军合,恰遇刘琦(表长子)军万余人,同至江夏郡治所夏口(今河北武汉市)。关羽时年约46岁。同年冬,经赤壁之战后曹操败回北方,临行派乐进守襄阳,曹仁、徐晃守江陵。刘备与周瑜“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以阻击襄阳南下援军。曹操汝南太守李通救仁,在江陵北面与关羽军大战。李通“下马拔鹿角(古时一种防御工事,把树枝削尖半埋地下,以阻止敌人进攻)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关羽时年约46岁。同年十二月,刘备占有荆州江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以关羽为汤寇将军、领襄阳太守,屯驻江北。东汉时襄阳为县,属南郡。当时襄阳为曹军占有,刘备新置襄阳郡使关羽遥领,这种安排显然预示着关羽将担当向北发展的重任。此时关羽约46岁。

建安十四年(209年)12月,曹仁从江陵退守樊城。孙权以周瑜领南群太守,据江陵。建安十五年冬,孙权以南郡资刘备,与其共拒曹操。刘备驻江陵,为关羽向北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建安十五年(210年)至十六(211年)冬,关羽向北徇地,曾先后与曹操所派守将乐进、文聘等战于寻口(今河北钟祥市西南)、荆城(今河北钟祥市汉水东西岸),又与徐晃、满宠等战于汉津(指江陵北汉水下游地区)。

建安十六年(211年)十二月,刘备留诸葛亮、关羽、赵云守荆州,自率步卒数万人入益州。关羽时年约49岁。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关羽向北扩地,与曹操襄阳守将乐进大战于青泥。据韩康祖考证认为,以当时军事形势看,青泥不应在襄阳城西北30里之青泥河,而实际上在今湖北钟祥市南,此处距江陵约110公里,距襄阳约90公里。此说当是。此时关羽约50岁。这段时间关羽趁诸葛亮、张飞、赵云在荆州,自己向北扩地,后来北伐时,在襄阳、樊城之南未遇抵抗,可见其向北有较大扩展。

建安十九年(214年)夏,刘备在益州长期攻洛城不下。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偕同张飞、赵云等率兵进益州。至此,关羽全权董督荆州军政事。由此知关羽在蜀汉政权中的重要地位。关羽时年约51岁。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以刘备已取益州,欲图荆州,遂擅署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关羽将其长吏尽逐走。权派吕蒙督二万余人取三郡,三郡降。刘备率军5万至公安,遣关羽率3万军入益阳(今湖南益阳市)争南三郡。孙权进驻陆口,为诸军节度,使鲁肃将万人屯益阳拒羽。并召吕蒙急还助肃。此时曹操将兵伐汉中,刘备惧益州有失,与孙权和好。双方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属刘备。关羽时年约53岁。经过此次孙权争夺荆州,关羽深知以荆州为战畧基地向北发展的艰巨性,从而用三、四年时间,一方面,加强荆州东部防御,建筑江陵南城;另一方面,大量积聚军资战具,制造舟船,大练水军,以便待机沿汉水北伐。据《吴录》记载:“南郡(江陵)城失火,颇焚烧军器”。吕蒙偷袭江陵,史言“孙权取羽辎重”。又说:“羽(江陵)府库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前此,文聘曾“攻羽辎查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所有这此表明,关羽在北伐前曾在军用物资上作了大量准备工作,故北伐五个月而军需不乏。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二月,曹操在邺,其丞相长史王必典兵督许中事。史称:“时关羽强盛,京兆金祎见汉祚将移,乃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太医令吉本……等谋杀必,挟天子以攻魏,南引关羽为援”。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十月,曹魏南阳郡守将侯音率吏民共反,执太守东里衮,“与关羽连和”。关羽时年约56岁。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刘备占领汉中,接着派孟达,刘封等占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从西北沿汉水向东南直达荆州。同年七月,为配合刘备占领汉中后的战畧布署,即打通汉中沿汉水与荆州相连,关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士仁守公安以防吴,亲率大军北上攻取襄阳、樊城,以完成将来从宛、洛争夺中原的战畧准备工作。曹操派满宠、于禁率七军助曹仁守樊城。八月,暴雨,汉水平地涨数丈,于禁、庞德等军被淹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曹操急召徐晃督大军助曹仁解围。又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助阵。徐晃待大军齐集后,在樊城之北与关羽军大战。关羽军主动从樊城稍退,但水军犹据汉水。

十月,正当关心军与曹仁、徐晃军激战之际,吴国违盟,孙权与吕蒙等密谋,乘关羽主力军北上,偷袭公安,将军士仁降。至江陵,糜芳降。关羽闻南郡失守,率轻骑南还。孙权以吕蒙为南郡太守,以陵逊为宜都太守(刘备以西陵即夷陵立)。十一月,蜀汉宜都太守樊友弃郡走,陆逊击降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权以逊为平西将军,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军。关羽至麦城(离江陵约40公里),权先使朱然、潘璋断羽归路。十二月,关羽于襄阳临沮县章乡(今湖北远安县东)被擒杀。时年约57岁。至此,蜀汉荆州军覆灭,荆州三郡归孙吴所占领。

蜀汉后主景耀三年(260年),追谥关羽为壮缪侯,“时以为荣”。据韩康祖考证,古缪和穆通用,“壮缪”类同岳飞“武穆”。又云:“考谥法,布德执义曰穆”。

(三)名将风采

魏文帝君臣皆称关羽为蜀国“名将”。这种赞誉符合历史真实吗?回答应当是肯定的。曹操最著名的谋士郭嘉称:“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2]魏国名臣程昱也说:“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三国志》作者陈寿云: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为世虑臣”。当时人常称誉武将“为万人之敌”,谋臣为“万人之英”。这里“万人”乃多的概数,武将言其武勇胆识、武艺超群;谋臣则言其立国安邦,文武谋畧在众人之上。曹魏谋臣刘晔更说:“关羽、张飞勇冠三军”。孙吴名臣周瑜称关羽“皆熊虎之将”。吕蒙数称:“关羽实熊虎也”;“关羽素勇猛,既难为敌”;“关羽骁雄”。陆逊称关羽为“当世雄杰”;关羽有“骁气”。这里所谓“熊虎”,虎为百兽之王,熊乃兽中之凶猛者,以此喻关羽乃武将中之佼佼者。所谓“雄杰”、“骁雄”、“骁气”,都是指关羽具有名将的英气、骁勇和风度。总之,上述诸人对关羽的各种称道,表明在关羽身上体现了名将所应该具有的骁勇非凡、武艺绝伦、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素质。

关羽的名将风采,集中表现在他同袁绍大将颜良的一次战斗中。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北方两大军事集团袁绍与曹操在逐鹿中原时,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袁绍遣大将颜良攻曹操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今河南滑县东)。曹操派张辽、关羽为先锋,阻击颜良军。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关羽“望见(颜)良麾盖(指大将征战所乘戎车,设幛麾张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袁)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之围”。陈寿这段有声有色的记载,将袁曹两军主将对阵时,关羽所表现的雄杰、虎威、骁勇的名将风采形象,活灵活现在读者面前。关羽“剌良”,显然是用长戟或长矛,斩其首是用大刀。长戟、长矛、大刀乃是当时武将和兵士常用的武器。张飞也用长矛杀敌。曹操骁将典韦临战,“但持长矛撩戟”,或“好持大双戟与长刀”。公孙瓒战斗,“自持两刃矛”杀敌。三国稍后,前赵时陇上勇士陈安每战“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矛俱发,远则左右驰射而走”。后赵将领冉闵“攻战无前”,临战“乘赤马朱龙,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

关羽在万众敌军之中,斩上将之头,如此英姿潇洒,从容不迫,以致在后世武将中传为佳话,多以关羽为榜样。如东晋刘遐“忠勇果毅”,“值天下大乱,遐为坞主,每击贼,率壮士临坚推锋,冀方比之张飞、关羽”。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威名甚重”,其部属参军薛彤、高进之二人,“勇力过人”,“身经百战”,“时以比关羽、张飞”。刘宋孝建元年(454年)正月,豫州剌史鲁爽反叛,名将薛安都奉命征爽。临战,安都“跃马大呼,直往剌之,应手倒……爽世枭猛,咸云万人敌,安都单独直入斩之而返,时人云关羽斩颜良不是过也。”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年),陈明彻率大军北伐,攻北齐秦郡(今江苏六合县)。北齐派大将尉破胡率大军10万增援,其前锋兵精,“有西域胡,妙于弓矢,弦无虚发,众军惮之”。明彻谓名将萧摩柯曰:“若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有关、张之名,可斩颜良矣”。摩柯饮酒毕,骑马冲齐军,西域胡“挺身出陈前十余步,彀弓未发,摩柯遥掷 铣,正中其额,应手而仆。又斩齐军前锋大力十余人,齐军退走”。北魏杨大眼、崔延伯“为诸将之冠”,号称“国之名将”。大眼身为将帅,常身先士卒,“冲突坚陈,出入不疑,当其锋者,莫不摧拉”。“当世推其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魏晋南北朝时期,类似上述将领共有13人。他们战斗意气风发,勇猛异常,武艺过人,时人以名将关羽相类,表明关羽战斗作风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后世武将对关羽的崇拜。

关羽并非只有一般名将英勇战斗的作风,以及武艺超群的素质,而且具有指挥大型战役的能力。此点,试以关羽的北伐为例证。关羽在全面负责荆州军政事宜后,为了待机北伐,经过周密考虑,作了三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一、为了防备吴国进攻,大筑江陵城,将其建成内外套城,形成坚固的两道防线。第二、除积聚粮食军用物资外,大造舟船,操练水军,以便北伐时利用汉水步、骑、水军联合作战,以加强战斗威力。第三、联合魏境反曹势力,作为内应,以便北伐时扩大声势。如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对许昌少府耿纪起兵的援助;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与南阳守将侯音起兵的联合,皆属此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临北伐前,除增兵加强公安、江陵的防备外,又在公安、江陵附近沿江置“屯候”,以便随时侦察吴军功向。实际上,对吴国形成沿江屯候、公安、江陵内外套城四道防线。而且江陵距樊城前线只有180公晨,当时轻骑一日一夜行300里,只需一天多就能赶回。在关羽看来,对吴国的防范,可说是万无一失了。

关于北伐战略战术布署,可以分为五点:第一、这次北伐的战略目标,乃是夺取曹魏在荆州北部的两个据点襄阳、樊城,以便作为将来北上宛、洛的基地;第三、襄阳在汉水与淯水合流处的北面,樊城在襄阳沿汉水上溯的9公里处,两城皆依傍汉水,故决定秋季雨水季节北伐,可以充分利用汉水发挥水师的优势;第三、集中优势兵力围歼襄、樊守军,尤其是曹仁在樊城的主力守军;第四、致函汉水上游的刘封、孟达,请其派兵从西北面支持,使樊城两面受敌;第五、派小股游军北进,威#123;许昌,以动摇襄、樊守军。

战争开始后,关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亲率大军围曹仁于樊城。曹操先派汝南太守满宠援助曹仁,又遣于禁等七军助仁。八月,暴雨,汉水平地涨数丈,于樊七军和曹仁别部庞德军被水淹没,于禁、庞德避水登高堤上。关羽利用强大“舟兵”,乘大船攻击,四面放箭,战斗异常激烈,从早晨战至日中,于禁势穷投降,庞德被俘杀,共俘曹军3万余人。关羽消灭了于禁援军后,围禁城数重,内外断绝,樊城粮食将尽,危在旦夕。又遣别将围曹仁别帅吕常于襄阳,以阻止其援救樊城,并迫使曹魏荆州剌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

关羽先派游军北上颍川郡郏县(今河南郏县)地区活动,此地离曹魏都城许昌(今河南许昌市东)约75公里,当时轻骑兵一日便能到达。于是,北方震动。十月,弘农郡陆浑县(今河南嵩县北,离洛阳约60公里)民孙狼以吏民反役“作乱,杀县主簿,南附关羽”。羽“授狼印,给兵,还为寇盗,自许昌以南,往往遥应羽,羽威震华夏”。曹操“以汉帝在许,近贼”,“议徙许都以避其锐”。经蒋济等劝止。曹操急派徐晃督大军助仁,以解樊围。又派赵俨以议郎参曹仁军事。关羽派别军屯樊城之北五里的偃城,以阻击徐晃援军。徐晃因“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离偃城西北十里的阳陵陂屯营,犹豫不进。曹操又派将军徐商、吕建等助晃。此时,曹魏群情汹汹,皆以为曹操如不亲征,曹仁、徐晃等必败。曹操自洛阳南下,欲亲征关羽,驻军摩陂(在郏县东南)。此处距许昌45公里。曹操驻此,实际上一则为镇慑北方,捍卫都城安全;再则遥控襄、樊前线战事。曹操驻军摩陂后,又接连遣殷署、朱盖等十二军诣晃助阵。仍恐徐晃等军为关羽所破,又密令驻守在居巢(今安徽铜城县南)防吴的张辽军,以及衮州剌史裴潜、豫州剌史吕贡等率军赶救曹仁。当各路援军陆续前至,在樊城北双方一场大战后,军事形势逐渐向对关羽军不利方向发展。关羽当机立断,决定有计划地主动撤退。先从偃城退至樊城北面的围头、四冢屯营,然后又利用汉水舟师撤樊城围,退至襄阳。正当此时,江陵、公安失守。

在五个月北伐战争中,关羽按照预定谋略,利用汉水以步、骑、水师联合作战,重点围困襄、樊,阻击援军,并派游军北上,联合反曹势力,从而使北伐军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曹操先后派满宠、于禁、徐晃、赵俨、徐商、吕建、殷署、朱盖、张辽、裴潜、吕贡等共11人(将领7人,参军1人、剌史2人、太守1人),其中除张辽、裴潜、吕贡等军因关羽撤围未到樊城外,其余8人都参加了樊城战役。于禁七军被关羽所俘3万余人,加上死亡逃散的,当不下4万人,每军在5千人以上。徐晃同夏侯渊以重兵守汉中,夏侯渊战死后,徐晃率重兵屯宛,当不下万人。殷署、朱盖等12军,殷署一军为5千人,其余11军仍以每军5千人计,徐晃、殷署、朱盖等军共约7万人。曹仁、吕常所领樊城、襄阳守军,当不下1万人。曹魏方面,最后阶段守军和援军,总共大约有8万余人。关羽荆州军大约总数5万人,除留守后方外,北伐主力军约有4万余人。以此前后对抗曹军12万,中期以后对抗曹军8万余人。在战斗中,俘降其将领1人,剌史、太守各1人,俘杀其将领1人,消灭曹军主力近4万人。而关羽荆州军无论进攻或撤退,都按预定谋略进行,井然有序,无重大伤亡。应该说,其战绩是显著的。

就北伐整体战局而论,这不是一次寻常的战役,因为曹操亲至摩陂坐镇指挥,调兵遣将,同关羽交锋的将领如曹仁、于禁、庞德、徐晃等都是其手下第一流名将。而且关羽又是在刘封、孟达等援军不到,以寡不敌众,孤军奋战的形势下指挥的这场战役。尽管为此,关羽面对强敌,无所畏惧,既按预先谋略,并发挥其随机应变的指挥能力。在北伐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消灭主力援军时,充分运用水军的优势;围城阻援时派出游军北扰,并利用北方反曹势力;在战局趋向不利时,又主动撤退,因而关羽始终把握着战争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一定的战绩。所有这些表明,关羽不但具有真刀真枪实战的非凡本领,而且是一位具有指挥大型战争能力的名将。

关于关羽的败亡,元代郝经曾咏诗说:“关羽祠前重回首,荆州底事到今争”。这里“底事”当指吴蜀荆州借还之争,以及关羽由威镇华夏而顷刻败亡原因的众说纷纭。前者姑且不论,而关羽败亡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五点:一、在襄、樊遭遇强敌,甚至曹操遥控指挥,不能尽快结束战斗;二、后方孙权违盟,亲率超一流统帅吕、陆二人乘机偷袭;三、关羽矜骄凌人,江陵失火烧军器,又严责糜芳,助其临阵投敌;四、刘封、孟达不和,未派援军相助;五、在五个月长期北伐中,前有强敌,后遇偷袭,刘备、诸葛亮竟然始终未发一兵一卒相助。此点千载为人所不解。黄恩彤云:“蜀之君臣,但喜其(羽)胜,不虞其败”。吕蒙、陆逊“用奇兵而蜀不防”。曹操前后共遣徐晃等十二余军以救樊城,“而蜀不闻遣将,增一旅以援羽……岂非失事机也哉”。姚范也说:吕蒙“袭江陵”,陆逊“守峡口以备蜀,而蜀人(指刘备、诸葛亮)当时之疏忽如此。吴人之耽眈于荆州,而忌关羽之成功,不待智者而知,而当时(蜀君臣)若付之度外……蜀之谋士,当不若如是之疏,陈氏(寿)或不能详耳”。黄、姚二人都认为,关羽失败主要责任在刘备、诸葛亮不派援兵,我基本同意此说。

《隆中对》把荆州作为蜀国北伐中原的一个战略据点,忽视了“荆州在扬州上游,关系吴国的安顾,孙权对荆州是势所必争的,否则便不能有吴国”。刘备、诸葛亮在夷陵之战以前,对此始终无深刻认识,从而反复同吴国争夺荆州,把蜀军主力10余万消耗在荆州战场,刘备、关羽也为此丧命。故蜀国庞统、法正、赵云,皆主张放弃荆州,集中主力北上争夺雍、凉和关中,并有吴国为援,如此蜀国形势当会改观。既然刘备、诸葛亮未觉察其战略计划的错误,所以对吴国必全力争夺荆州,毫无思想准备。他们把蜀汉两大战略据点之一的荆州重任,只交给关羽一人担当,以一人之智力,如何能对付魏、吴两大敌对强国。而且,在关羽北代紧要关头,又不给予一兵一卒支援。所有这一切,皆源于《降中对》所包含的错误因素,未据政治形势发展而加以修改。明乎此,再看前述关羽败亡的五条原因中,最重要的是第五条。另外,第一、二、四、五条,皆属客观因素,而非关羽的主观力量所能克服。因此,我认为荆州的失守,主要责任不在关羽,而是蜀国战略方针失误造成的。关羽虽有一定责任,但其忠于职守,以身殉职,应无所非议。

(四)人格魅力

刘、关、张三人情同父子兄弟,并“誓以共死”,后来诸葛亮又加入这个特殊的集团。当时人论及蜀汉兴亡时,总是以这四人为代表。他们的出身和开始所走的道路,虽说不尽相同,秉性也各有别,但在人生和政治道路上却走到了一起,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以说,他们是一批在汉末战乱当头,忧国忘家,振济苍生的仁人志士。也就是说,他们是一批共赴国难的同道者。这个“道”就是削平群雄,平息战乱,重建统一繁荣的国家政权,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正是这个崇高的政治目标,使他们聚结在一起,饱经风雨,而牢不可破。因此,从这个生死与共的集团行为出发,并结合关羽的个人言行,才能对其人格魅力有深切的认识。

刘备的文武才略,当时人评价极高。曹操说“夫刘备,人杰也”。又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指备)与操耳,本初(袁绍)之徒不足数也”。郭嘉、程昱也说:“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周瑜、鲁肃皆认为刘备“天下枭雄”。广陵太守陈登称:刘备“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当时群雄逐鹿中原,刘备在他们心目中声望颇高,且深受尊崇。兴平元年(194年),徐州牧陶谦病笃,谓别驾糜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卒,刘备推让袁术。广陵太守陈登曰:“公路(术)骄豪,非治乱之主,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北海相孔融也劝说:“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敢,悔不可追”。可见他们都认为刘备忧国忘家,乃治乱之主。陈登等遣使告袁绍云:“州将殂殒,生民无主……辄共奉故平原相刘备府君以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归”。袁绍答曰:“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刘备助曹操败亡吕布后,曹操表刘备为左将国,“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建安四年(144年),当刘备离曹营依袁绍时,绍亲自去邺二百里,迎接刘备。史载:“备归绍,绍父子倾心敬重”。建安六年(201年),刘备归刘表,“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这些霸主何以为此敬重刘备?我想除了他的才略外,其躬行仁义,为人心所归,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刘备少时师事同郡大儒卢植。植少与郑玄同师通儒马融。当时人曾说:“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范晔在《后汉书·卢植传》赞曰:“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则卢公之心可知矣。……君子之于忠义,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这是说,卢植身处乱世,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不违背忠义。卢植不仅品学兼优,而且“深达政宜”,“才兼文武”。他先后任太守、侍中、尚书、北中郎将等军政要职,业绩卓著。刘备有幸在少年时代投身到卢植这样一位志、学、才气俱臻上乘的名师门下,所受儒家思想熏陶教诲,对其一生影响不可低估。刘备后来在领豫州和徐州牧时,“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间,每见启见,治乱之道悉矣”。刘埙《隐居通议》卷24称:“此数语甚伟,非唯可见先主君臣论治之懿,亦因是知先主与元方、康成周旋,固有得于儒学之论,岂止专于武略而已哉”:元方父陈寔及弟季方,皆有盛名。陈寔“德冠当时”。陈登曾说:“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父子”。郑康成“经传洽熟,称为纯儒”。他整理儒家著作,“括囊大典, 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郑康成在诫子书中反复强调:“勗求君子之道”,“以近有德”;“显誉成干僚友,德行立于已志”。孔融深敬康成,称其为“仁德之正号”。通过卢、陈、郑三大名儒的教诲,使得儒家

辽宁凤城关氏家谱一卷,(清)苏德力纂,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凤城县档案馆。

辽宁关氏宗亲世系表一卷,(清)富奎伦纂,复印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辽阳市档案馆。

不过,一直到目前来看,还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关氏家谱》。因为现有的家谱都是 从宋以后开始记载的

关氏发源安邑 家世光彩荣耀

这个备受敬仰的姓氏,家世源流也光彩荣耀无比。他们的始祖,就是夏朝末年那位可敬的大臣关龙逢。这一点在《姓源》一书上记载得清清楚楚,是这样的:“夏臣关龙逢之后,望出陇西,东海。”

关氏的始祖关龙逢,熟悉历史的人必然都知道,是夏朝末年的著名贤臣。据说,当时的夏桀荒*无道,像“作酒池槽丘,为长夜饮”等荒唐的行为,真是罄竹难书。这个时候在朝廷上毫无疑问的是奸�169当道,忠良掩盖,而关逢龙却一片赤胆忠心,时常引黄图以谏,而且立而不去。可想而知,“忠言逆耳”是必然的后果。夏桀不但不听他的金玉良言,而且把黄图焚毁,还惨无人道地把关龙逢囚而杀之,留下了关龙逢的一片忠贞节烈照耀万古千秋。

夏桀的囚杀关龙逢,根据史载,是发生于公元前1767年的事。换言之,关氏家族不但是源自这样一位千古完美的人物,而且据有长达3740多年的悠久源流,实在最有资格在人前人后自豪自傲。

夏朝的版图,包括黄河、长江两流域及现在的辽宁省之地,国都设于安邑,亦即现在的山西省夏县北方。据说,关氏的始祖关龙逢,便是当时的安邑人。换言之,关氏家族的发源地也就在这里。

豢龙氏与关姓

不过,到了秦、汉天下一统之后,这个古老而光辉的家族,一方面在山西的老家继续繁荣滋长,像汉末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关羽,便是当时的山西解县人;另一方面,他们又在甘肃一带开创了一个新天地。所以,目前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关姓人家,有很多都相承相袭着“陇西”的堂名。

关氏系出夏末贤臣关龙逢,长久以来已经被公认不移。然而过去的姓氏学者中,也有人认为关氏的始祖应该是“豢龙逢”而不是关龙逢;这种情形真可说是一字之异,相差千里。因为,所谓“豢龙”氏应该是距今4200多年前的古人,如果关氏真的是豢龙氏的后裔,则他们的历史是更加的悠久了。

关尹与关姓

所谓“豢龙氏”,《左传》一书有详尽的介绍:“昔有�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好龙,以服事帝舜,舜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

另外,据说古代守关的“关尹”之中,也曾有人“以官为氏”而姓了关。譬如,《风俗通》一书就记载说“关令尹喜之后。”所谓关尹,亦称关令,依照《国语》的记载,是先秦时期一种“敌国宾至,关尹以告”的官职。因此,这一支关氏的得姓,大致已有了2400年以上的历史,也十分的悠久,据说,这一支关氏主要是繁衍于山东、江苏的交界之处。所以关氏家族,另外还有“东海”一望。

继承始祖关龙逢的光荣传统,关氏家族在历史上的表现真是出色极了,大家所熟知的关帝爷关羽,便是其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一位。

说到家谱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家谱其实是一个人家里的根源,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当然了,小编也是看到现在有很多的人为了能够弄清自己家庭的根源,会不顾一切的去寻根缘,去找到很多有关自己家族的事情,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姓氏家谱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到底中国的姓氏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呢?

家谱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关于家谱的起源时间问题,学术界大致有宋代起源说、战国秦汉起源说、周代起源说、殷商起源说等四种,虽然起源时间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已有文献作为立论的基础。其实家谱的起源可能要更早。(友情提醒文章字数比较多,看完大概需要十分钟。)

1

家谱的滥觞

最早的家谱很可能出现在大禹时期。我们知道,大禹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的创建者,也是王位世袭制的始作俑者。这一时期,由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王位的传承不再与贤能与民意相关,而是取决于血缘关系,于是血统的纯净、王族成员血缘关系的亲疏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家谱的诞生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司马迁在《史记》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楚世家》和《三代世表》等篇目中,较为详细地记录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的世系和夏、商、周三代王室及楚国王室自始祖以下的历代世系。《史记》中世系追溯到的最早人物是黄帝。《五帝本纪》起自黄帝,《夏本纪》的前溯也至黄帝止,这与司马迁所说的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相一致,表明司马迁所依据的谱牒资料的终极追溯人物应该就是黄帝,所追溯的时代就是黄帝时代。这与后代家谱往往追溯至黄帝的做法也是相符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最初的家谱记载的世系应该始于黄帝时代,换句话说,最早的家谱可能出现于距黄帝时代不久的某一时期。

口述家谱

黄帝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这一时期的历史并没有留下文字的记载,只有一些口耳相传的传说。没有文字,那么最早的家谱就应该是口述家谱。口述家谱就是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将家族的世代谱系传承下来。关于口述家谱的存在,可以从少数民族的习俗中得到印证。在中原建立元王朝的蒙古人就有口述家谱的习惯,蒙古人有保存祖先的系谱、教导出生的每一个孩子知道系谱的习惯。这样他们将有关系谱的话语作为氏族的财产,因此他们中间没有人不知道自己的部落和起源。据说成吉思汗就能将自己黄金家族的世系背诵二三十代。

口述家谱在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中是极为普遍的,有些民族为了便于记忆家族世系还实行了父子连名的取名习俗。所谓父子连名就是父亲的名字的末位(或二位)音节与儿子名字的首位(或二位)音节相同。采用父子连名的民族一般没有文字,世系都要依靠口耳相传的口述家谱记录,而使用连名,一方面便于记忆背诵,另一方面也便于辈分的确认,与中原地区家谱中的字辈谱有异曲同工之妙。

结绳家谱

在文字产生以前,先民们使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记事,称为结绳记事。使用结绳的方法来记载世系,记录家族内成员的情况,便是结绳家谱。结绳家谱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锡伯等民族中都曾采用。如在满族祭祀的神灵中,有位佛托妈妈,意思是柳枝娘娘,也尊称为子孙娘娘,是赐福降子的尊神,满族大祭的第三天晚上要为佛托妈妈举行单独祭祀。祭祀中的佛托妈妈是一个黄布制成的口袋,因袋口用布带抽紧而呈上尖下圆的形状,俗称妈妈口袋。口袋中装有长四五丈的彩丝索绳,俗称子孙绳或长命绳,绳上系有代表家族成员的小物件如五彩布条、小弓箭等。子孙绳平时不打开,装在布袋里供着。等妇女生小孩时,将布袋打开扯出子孙绳,悬挂在屋里。如果生的是男孩,则在子孙绳上系一个小弓箭、小筐、小篓什么的,意思是男孩长大成人之后,不忘祖上的武功;如果生女孩,则在子孙绳上系上一条红布条,意思是表示吉祥如意,女孩子长大贤淑温柔。直到小孩满月之后,才能将子孙绳收起,重新装进布袋里,放回原处供奉起来,让其继续享受人间烟火。满族人通过这根索绳可以记载辈数、每一代有多少男女,而且还以此寄寓对后世子孙的希望。子孙绳越长,系物越多,则表示子孙繁盛,子子孙孙,绳绳相继。佛托妈妈的子孙绳实际上正是结绳家谱。

甲骨文家谱

商代甲骨文的出现,使家谱从口耳相传的口述家谱及结绳记事家谱阶段步入了文字记载的实物家谱阶段。中国现存最早的实物家谱便是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商代甲骨文家谱,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实物家谱。我们知道,甲骨文主要记载的是商人占卜的情况,因此也被称为卜辞,但其中也有一些记载着人物世系的内容,这些记载了同一家族多代人名字的甲骨文就被称为甲骨文家谱。

说明:殷商牛骨刻辞

(骨版记录的是殷商贵族日常生活行事和天文气象等有关资料。在殷商甲骨刻辞中,一般记载的是占卜、祭祀、狩猎等活动;也有的骨版包含家族世系人名的内容,相当于带记事功能的甲骨文家 谱,可以说这是历史最悠久的实物文字家谱。)

根据对现有甲骨卜辞的研究,共有三件甲骨卜辞可以被认为是家谱。一件收于《殷契卜辞》,序号209;一件收于《殷墟文字乙编》,序号4856l一件收于《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序号1506。其中《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1506号卜骨收录了儿氏家族11代13个人名,其中父子关系11人,兄弟关系2人,是现存最完整的商代家族世系。据考证,这份《儿氏家谱》刻于3200多年前的武丁时期,谱中的名字均不见于商代先公先王谱系,表明这些人可能并非是王室成员。这就证明了早在3000多年前,王室之外的显贵家族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家谱。

金文家谱

商代晚期,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实物家谱,这就是金文家谱。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此所谓的金文家谱也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家谱。

周代以后,人们普遍在青铜礼器上铸刻铭文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这些铭文一般先叙述祖先的名字及美德、功勋,然后是铸器人的名字,涉及到家族世系的比较多,因此金文家谱屡见不鲜。

西周时期确立的宗法制度是一种建筑在血缘关系上的等级制度,出于维护宗法制度的需要,记载血缘关系亲疏、嫡庶长幼的家谱在周代得到了很大发展。周代家谱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家建立了一套史官修谱的制度,设立专人负责周天子王室家谱的记录与管理。据《周礼·春官》的记载,小史是掌管谱牒的官员,专门负责定立王室的世系、区分王室成员的长幼次序与嫡庶亲疏,遇到有祭祀还要告诉周王其祖先的忌日和名字。各诸侯国也都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诸侯国王室的谱牒和家族事务,如楚国就设置了三闾大夫之职,专门负责楚国王室的家谱记录与管理。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就曾经担任过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昭、屈、景三姓的谱牒。国家还设立官员负责卿大夫谱系的记录和管理,这个职位叫做太史。

随着家谱的发展,周代还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谱学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世本》记录了自黄帝至春秋战国历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的姓氏起源、世系源流、迁居本末、生前创制、谥号及其他事迹,是一本万姓统谱式的谱牒著作,被誉为中国最早的谱牒著作,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谱学著作。《世本》分为《帝王谱》《诸侯谱》《卿大夫谱》《氏姓篇》《居篇》《作篇》《谥法篇》等十五篇。其中《作篇》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如神农氏发明了琴,伯夷发明了打井,杜康发明了酿酒,蚩尤发明了用金属制造兵器等等。《帝系篇》是专门记载文字产生以前的传说时代血缘系谱的谱牒著作,实际上记载了黄帝的谱系,在这一谱系中共有男性38人,女性13人,记载内容特点鲜明。尽管这一谱系的可信性值得怀疑,但在谱学发展史上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传为荀子编修的《春秋公子血脉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谱为名的宗族史籍,其血脉二字,形象地揭示了家谱作为血缘系谱的特点。尽管此书如今已佚,但却是后世家谱称谱的滥觞。

2

魏晋隋唐——家谱的兴盛期

魏晋隋唐时期是中国家谱发展的繁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家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当时从选官到婚姻,都要以家谱为凭,家谱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谱发展的重要标志便是国家设立了谱局和谱官,专门从事谱牒的编修和保管工作。魏晋南北朝的谱局收藏的是百家之谱。按照规定,凡是百官族姓撰修了家谱的,都必须呈送谱局,谱局的谱官对私修家谱加以考核、审定,然后收藏在谱局中,成为官方承认的官籍,称为簿状。而百姓家中所藏的家谱则是私书,称为谱系。官籍与私书可以相互校检,若私书有滥,则纠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则稽之以私书,以确保家谱的可靠性。

家谱受到如此重视,与当时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从东汉以来,一些世家大族在政治上形成强大的势力,长期把持中央和地方的要职,如袁绍、杨震都是一门四世三公,其结果使门第观念开始形成。曹魏建立后,在选官制度上推行九品中正制,也就是将各地人物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以备朝廷选拔官员之用。由于评定人物等级的中正都是由各地世家大族的人担任,结果原本应该以德、才为考核标准的评定变成了以门第高下为评定标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加速了门阀士族势力的形成。

门阀士族所拥有的特殊地位使得对门第的追逐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人们都以士族为荣,想跻身士族,甚至连皇室也不能免俗。

庶族要想成为士族,就要采用合族通谱的方法,也就是或用权势胁迫或金钱收买士族成员,把自己与士族合为一族,把自己的家族加到士族的家谱中,以达到成为士族的目的。例如彭城刘氏是当时著名的大士族,南朝刘宋的皇帝虽然也是彭城人,但却是庶族,与彭城刘氏并没有关系;但宋文帝为了攀上士族的身份,强迫属于彭城刘氏的大臣刘延孙与自己合族,让自己的儿子与刘延孙序亲。因为是皇帝要与自己合族,刘延孙也没有办法,只得接受。又如北魏太武帝的外祖父杜豹死在濮阳,要改葬到邺。杜豹是魏郡庶族,魏太武帝嫌不光彩、没面子,就从杜姓士族中找了京兆杜铨负责迁葬的事,葬事结束后,魏郡杜氏也就与杜铨合族,成为了士族。

然而,世家大族并不愿意让低门第的家族有机会分享他们的特权,于是他们想尽办法,在士族与庶族之间建立起一道难以逾越的等级鸿沟,而家谱则成为他们维护等级门第的有力武器。

在编修家谱以维护门第的同时,士族对试图伪造家谱以混入士族的行为也进行了坚决的打击。当时一些庶族为了提高门第而不择手段,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伪造家谱、冒充士族。梁武帝时,尚书令沈约在给皇帝的上书中曾经提到,当时有钱人往往行贿以求变更谱牒,大概花一万钱左右就可以修改谱牒。当然,这样做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一旦被发现,就要受到严惩,直至死刑。南齐时,王泰宝向当时的谱学名家贾渊行贿,买袭琅琊王氏谱,企图以篡改家谱的手段把自己的家族加入当时江左第一高门琅琊王氏的家谱中,结果被琅琊王氏成员、尚书令王晏告发,贾渊被捕入狱,并差点被处死,只是由于贾渊的儿子向齐明帝叩头求情,叩得头破血流,齐明帝才免他一死。后唐时,名门柳膺将有关证明文书卖给同姓人柳居则,不料东窗事发,虽然幸运地遇大赦免于死刑,但罢官罚钱,搞得声名狼藉,可谓得不偿失。

由于谱牒在政治与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谱牒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称为谱学。魏晋时期最著名的有贾氏谱学与王氏谱学二家。当时,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是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尤其是上流社会,人人都必须精通谱学,不然的话,无论是官场还是一般的社交场合,都将寸步难行。魏晋南北朝时,社会上的避讳之风盛行,日常交流时如果触犯对方的祖、父的名讳,对方就会当场嚎啕大哭,让人下不了台,就连皇帝也要小心,不能轻易触及别人的家讳。史载北齐孝昭帝高演,聪敏过人,与人交往,一旦知道了别人的家讳,就终生不会误犯。皇帝尚且如此,其他人更要小心,而要做到这一点,精通谱牒是十分必要的。刘宋时的谱牒名家王弘,是王氏谱学的创始人,他能做到日对千客,可不犯一讳,被当时的人们传为佳话。是否精于谱学,对于官员的任职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南齐时,齐武帝拟用萧鸾任吏部尚书,征询原吏部尚书王晏的意见,王晏回答:萧鸾的才干是合格的,但他不熟悉谱牒,恐怕不能担任这个职务。齐武帝只好作罢。陈朝时,陆琼任吏部尚书,人人都认为他非常称职,理由就是陆琼详练谱牒。

由于家谱如此重要,因此家谱的编修受到极度重视,以至于魏晋南北朝时编修的史书也留下了家谱的印痕。《魏书》每一列传后均附有子孙名字、官爵,最多的竟达百人,如同家谱一般。《宋书》、《南史》、《北史》等也有类似情况。难怪清代史学家赵翼嘲讽《魏书》、《北史》是代人作家谱,王鸣盛则称《南史》不过是六朝人家传一部耳。

唐朝是官修家谱最发达的王朝之一,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先后组织编修了数部大型谱牒著作,著名史学家郑樵曾说:谱系之学,莫盛于唐。其实,唐代之所以多次编制官修谱牒,其原因也还是出于对门第的追逐。

唐朝建立时,由于科举制的实行,士族的政治特权已经开始失去,但是士族依然享有很高的社会声望,势力犹存。唐朝的建立主要是依靠关陇士族的力量,但关陇士族的声望门第远不如山东士族,为了提高关陇士族的门第,贞观五年(631),唐太宗李世民命令高士廉等编撰《氏族志》。高士廉等人很快就收集家谱,考订世系,将天下士族定为九等,修成《氏族志》。当唐太宗翻开《氏族志》时,不由大为生气,原来被列为第一等的仍是山东士族清河崔氏。震怒之下,李世民对高士廉等人训斥道:我今特定族姓者,欲崇今朝冠冕,何因崔干犹为第一等?……卿等不贵我官爵耶?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受到训斥的高士廉等终于明白了今日官爵的含义。修订后的《氏族志》将出身关陇士族的皇族列为第一等,将外戚列为第二等,山东崔氏只得屈居第三了。

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朝廷又下令编撰《姓氏录》。提议编撰《姓氏录》的是当时的宰相李义府,并得到了武则天的支持,原来李义府与武则天都是庶族,《氏族志》中没有他们的家族。新修的《姓氏录》将后族武姓列为第一等,其余的以官职高下为等级标准,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升为士族,士兵以军功升到五品的亦可人流。李义府通过《姓氏录》如愿地使自己成为新士族,但过于宽松的标准使大批庶族都升为了士族,因此《姓氏录》受到山东旧士族的抵制,他们根本不承认《姓氏录》的权威性,嘲笑其为勋格,甚至以名列《姓氏录》为耻。

唐末五代时期,战乱频繁,门阀制度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大批旧士族成员被杀,所谓天街踏遍公卿骨,就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在这一过程中,谱牒也遭到焚毁,荡然无存,唐末五代之乱,亡失旧谱,上世次序不可复知。魏晋以来以维护门第为主要任务的官方谱学正式消亡了。

3

宋代以来家谱的普及和平民化

在关于中国家谱起源各种观点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起源于宋代。持这一观点的人之所以会置魏晋隋唐时期大量关于谱牒的记载而不顾,坚持把宋代作为家谱的起源,有他们一定的道理。其实,我们现在的家谱确实是与宋代的家谱一脉相承的,而与魏晋隋唐的谱牒没有太多的传承关系。这一点,从现在存世的家谱大都起源于宋的事实可以得到证明。

宋代的家谱是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唐末五代的战乱使原来记载士族门第高下的谱牒都化为灰烬,而在战乱中崛起的新贵往往因为自己原来的门第并不高,也不愿提及自己的先祖,重修谱牒。因此从五代以后,人们对自己的世系已经搞不清楚了。五代时,后唐宰相豆卢革有一次问侍中郭崇韬:汾阳王(指郭子仪)是代北人,你祖居雁门,是不是他的后人?郭崇韬回答:谱牒在战乱中丧失了。曾听父亲说过,距汾阳王已经四代了。可见郭崇韬当时已经无法确认自己是否是郭子仪的后代了。

由于没有谱牒的记录,家族的世系开始变得模糊不清,人们对自己的父祖兄弟还能知道得清清楚楚,但是自己的祖先就不知道了;对家族中世系稍远一点的亲戚也有些分不清了,不知道相互间是什么关系,甚至不知道是不是有血缘关系,正如宋代大理学家张载所说: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这种情况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担忧,于是编撰家谱又被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宋代的时候,社会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的局面已经不存在,社会上不再有士族与庶族的区分,官员的选拔也与门第没有关系,不需要再查看谱牒,因此,宋代家谱的编撰宗旨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魏晋时期,编撰谱牒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门第,由于门第与选官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政府也参预其事,官府组织编修谱牒。关注的重点在于尊祖敬宗收族,在于鼓吹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由于与选官没有关系,官府自然不再过问,因此宋代以后都是私人自行修谱,家谱逐渐从官府、从世家大族走向了普通百姓。

纂修宗旨的不同,也影响到了编撰的体例。魏晋隋唐谱牒的重点在于对门第的标榜和维护,记载的内容包括姓名、官爵、生卒年、婚姻、迁徙、居住、支系、坟墓等情况,尤其对地望、家世、官爵和婚姻记载得最详细,在婚姻状况中还要记载岳家的门第。宋代的家谱主要是为了尊祖敬宗收族,记载的内容主要有祖先、世系、祠堂、居住、田产、坟墓等,尤其是与子嗣和血统有关的内容记载得最为详细,如义子、赘婿、继嗣、兼祧等情况都记载得一清二楚,而原本在魏晋隋唐受到重视的岳家的门第家世则一般不记录。

由于把家谱视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的工具,宋代士大夫对新修家谱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许多著名的士大夫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洵、黄庭坚、文天祥等都曾亲自主持家谱的纂修,欧阳修和苏洵还创立了新的谱例,提出了家谱的编修原则和具体方法,他们创立的私家谱法,成为后世家谱典范,对私修家谱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欧阳修和苏洵新编的家谱,都采用了小宗之法,也就是以五世祖作为家族的始祖。之所以只记载五世,与隋唐以前的谱牒都已经遭毁有关,五世以上的世系,实际上已经不大可能考订清楚了。加之唐末五代时期社会动荡,很少有家族能够保持世代富贵,追溯过多很可能会遭遇到几世贫贱的难堪局面,未免脸上无光。当然,也有的家族采用大宗之法,追溯数十代。

虽然宋代开始纂修的新型家谱与政治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考虑到修谱可以起到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目的,宋朝统治者大力提倡私修家谱,这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当时私修家谱的发展。

4

明清时期家谱数量的大增

进入明清以后,统治者继续积极鼓励家谱的纂修,康熙、雍正都曾号召纂修家谱,地方官员也热中于劝说百姓编修家谱,这使得家谱数量大增,甚至达到了没有无谱之族的程度,纂修家谱成为家族生活的头等大事。清代不仅汉人修谱,满人也对修谱十分积极,由于清政府规定满人袭爵、出仕都要查验家谱,因此满人修谱的积极性甚至比汉人还要高。与宋代的家谱相比,明清时期的家谱体例更加完善,记事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注重伦理教化的功能。家谱的内容一般包括祖先名字、世系、事迹、官职、得姓源流、迁徙情况、祠堂坟墓、族规家训、人物传记、艺文著作等。

随着修谱的普及和人口的增加,明清时期家谱的规模越修越大,出现了会千万人于一家,统千百世于一人的统谱,一部统谱往往汇集了十几个省上百个支派的世系,蔚为壮观。这种风气一直沿续到近代,其中1950年纂修的《吴氏大统宗谱》,奉太伯为一世祖,列入者竟达503支,计40册,令人叹为观止。不过,如此大规模的统谱,其世系的可靠性往往难以确认。这种通谱联宗的风气,与当时修谱过程中喜好依附名人的做法有很大的关系。与宋代家谱基本上都采用小宗之法不同,明清家谱大多采用大宗之法,追溯世系动辄几十世,往往将历史上的本姓将相名人一网打尽。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利用通谱冒认名门大族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明代太仓孔渊是孔子的五十三世孙,他的父亲曾任元朝的通州税监,孔渊曾任太仓学官,他的儿子孔克让、孙子孔士学都是读书人,是个书香门第。不过到孔士学时,家境已经很贫困了,有个常州的孔姓富人,想与他通谱,被孔士学拒绝了。但孔士学死后,家人因为贫困难以生存,就把家谱以一船米的代价卖给了那个富人,那个富人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孔子的后裔。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也记载了一件借助通谱冒认名门的事:吴中有吴姓为让王之裔,然贫落不能支。又一吴,其起家甚微,而其姊归申相公,因得官鸿胪,骤为富人,浮慕让王,与通谱牒。旧吴反事之为尊行,过从甚昵。时相公堵李为奚谷者,作诗嘲之云:‘太伯之吴非此吴,圣贤不认认佣奴。只因太伯年深远,要认当朝申姊夫。一还有一个姓林的人,因为祖上出身寒微,深以为耻,竟冒认北宋著名诗人林和靖为高祖,并自己编造了一些名字,作为自己的祖先,而将自己原来的身世一笔抹去。但是,林和靖终身并未娶妻,隐居西湖孤山,以植梅养鹤为乐,世称其梅妻鹤子,史书上记载得明明白白,此人乱认祖先,结果被世人传为笑谈。不过,这些冒认名门的人采用的还算是和平手段,历史上还有为冒认名门而引发的惨案。曾有一个叫孔之仙的人,想冒充孔子后裔,自称是孔子四十九代孙,结果孔氏族长孔砒认为他属假冒,因此拒不承认孔之仙的圣裔身份,孔之仙恼羞成怒,竞将孔王比等一家11人杀害,制造了一起惨绝人寰的大血案。

由于人们常常以通谱、联宗甚至冒认名门望族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有一些贫困的文人竟然专以伪造谱牒为职业,他们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人家谱。最早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名叫袁铉,袁铉读过很多书,但家里很穷,无法生活,就以帮人编撰家谱为生。不过,编造假家谱的做法倒也不是从明清才开始的,《梁书·侯景传》里就有类似的记载。侯景原本是北魏的一名戍卒,因为作战有功升为将领,后来投降梁,但不久又起兵叛乱,一度自立为帝。侯景称帝后,他的大臣左仆射王伟请他设立七庙,侯景不懂,就问:七庙是什么意思?王伟回答:天子要祭七世祖考,所以要设七庙。王伟向侯景要他七世祖先的名字,侯景回答:我只知道我的父亲叫侯标,前面几代就记不清了。侯景的党羽中有人知道侯景的祖父叫侯周,但其他几代就没有人知道了。结果王伟就为侯景杜撰了世系,以汉朝司徒侯霸为始祖,晋代名士侯瑾为七世祖。其实,南朝的几位开国皇帝大多出身寒族,他们的祖先世系也都是在称帝后编造的,如南齐高市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都说是汉朝相国萧何的后代,并说萧何的七世孙是西汉御史大夫萧望之,萧道成是萧望之的十八世孙,萧衍是萧道成的族侄,不过这二个世系经考证后也被证明都是假的。这种做法的流毒很广,现在存世的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5

改革开放以来家谱的复苏和变革

新中国建立后,家谱的纂修出现了一个停顿期,除了1950年、1951年还有少量在建国前已纂修完成的家谱付印外,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内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当推翻三座大山的口号响彻云霄的时候,在中国历经了千年风霜雪雨洗礼的家谱不幸被贴上了封建的标签,戴上了宗法制度帮凶的高帽成为了革命的对象,在这种大背景下,不要说家谱的续修,就是收藏家谱也被视为是对封建主义的怀恋而受到严令禁止。上海图书馆的家谱收藏为国内外之冠,然而,这些今天被视为珍宝的藏谱,当初却是上海图书馆的已故馆长顾廷龙先生带人从废品回收站和造纸厂的纸浆池边抢救出来的,而且还要打着保留批判封建主义材料的旗号。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也不断解放,对家谱的态度也从昔日的偏激走向公允,家谱记录家族历史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加之数十年的停顿也已经使家族世系面临着失忆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重修家谱的呼声渐起,一些地区陆续开始有了零星的修谱活动。到了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家谱研究的升温和名人家谱的不断影印出版,使得人们对家谱的认同不断强化,而日益增多的海外游子寻根问祖的行动也对重修家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修谱之风终于开始复苏,一大批新修的家谱陆续问世,中国的家谱纂修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一些新修的家谱也被烙上时代的印迹,出现了新的变化。虽然绝大多数新修的家谱还是延续传统的形式,但也有部分家谱开始使用新的名称。一种是套用村志的名义,名为村志,实为家谱。如《古山志》,实际是胡氏家谱;《俞溪头志》,实际是俞氏家谱;《下徐店村志》,实际是徐氏家谱。这些村志一般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属村志范畴,一部分就是家谱。还有一种是用家族史或姓氏史的形式出现,如《赵氏志》《郭氏史略》《程氏史稿》《枫川陈氏族史》《中国吴氏通书》等。

在内容与谱例上,新修家谱也有不少变化。如传统的家谱是以父系世系为轴心的,而新修家谱中比较注意男女平等,世系排行中女儿也能入谱,如果是独生子女,女儿也作为世系传人记录。另外,在编撰体例上,部分新修家谱开始受到地方志体例的影响,诸如组织机构、医疗卫生等内容在家谱中也有出现。

最近听到一个有趣的说法,就是民间的“武生”本来是岳飞,但是清朝统治者对这位著名的抗金勇士有些畏惧,所以民间的“吴越生”就改成了“关武生”。从此,关的名气越来越大。

即使在关羽的影响下,我国很多文学作品中的关姓人通常也是忠义的化身,这进一步引发了现代关姓人的寻根情结。很多关家子弟拿出家谱证明自己是关羽的后代。

公元263年,蜀投降,次年姜维在成都制造事端,意在扰乱魏国军心。暴乱平息后,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司马昭干脆把已故的蜀王刘禅和以前的蜀国大臣转移到了洛阳。

在这些被带到洛阳的前蜀遗孤中,我们可以看到刘禅一家和许多蜀国大臣的子女。但很奇怪的是,这个群体中并没有关羽的后代。

那么,关羽的后人去了哪里?

三国志详细记载了这件事。关羽、关平被俘虏并杀害后,关家子弟被吴逮捕,直到吴、蜀关系缓和后才被送回成都。关羽在蜀中的说法太过兴盛,所以手下的人都受到优待。直到40多年后,成都动乱,关羽的仇人庞德的儿子庞会为父报仇,将全家灭门,不留一个活口。

按照这种说法,关羽就再也见不到人间了。

但很多人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们引用了中国南方至今仍在流传的关索的故事来反驳。其实关索不是出自正史,而是出自一些文学作品和野史,是关羽的“三子”。很多人相信关索的存在,甚至在四川发现了关索妻子的坟墓,其真实性有待考证。

也许很难相信关公的脉搏已经停止了。人们宁愿相信远在成都的关索侥幸躲过屠城,为关甲延续血脉。但是,我们不能用这种态度去研究历史。关索在史料中没有存在的痕迹,可以肯定关索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不能作为关公后代存在

关羽的身世

关羽生平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的字数,虽比同卷张飞(780字)、马超(660字)、黄忠(250字)、赵云(370字)等传的字数要多,但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