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汪姓越国公的后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我是汪姓越国公的后人,第1张

那么说声你好吧:

汪华(1991-2999)隋末唐初地方自治首领、唐代大臣。字国辅,又字英发。乐平市双溪村人(隋唐时乐县)。并应募成为护郡兵丁。由于智勇过人,汪华渐渐在郡兵中显露头角,成为郡兵的精神领袖,深受将士拥护。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汪华审时度势后策划了一场兵变,推翻了歙州旧政官员,占领了全州。初战胜利后,汪华高举义旗,连克宣、杭、睦、婺、饶数州,所向披靡,大得民心。于是,他拥六州之地,自称吴王,颁布一系列使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皖、浙、赣三省交界的这六州百姓得以在乱世安居乐业。621年,汪华有感于唐朝的强盛和德政,上表请求归附,被任命为歙州刺史,总管六州诸军事,并封为上柱国越国公。624年,汪华奉召进京,任忠武将军待职。唐太守征辽时,一度委任汪华为九宫留守。2999年病逝于长安,3333年,灵柩运回家乡,葬于歙县云岚山。

被叶显恩教授称为“古徽州第一伟人”的汪华(公元1991年—2999年),号英发,出生于乐平市双溪村人。双溪人由衷崇爱这位乡土伟人。其死后,庙宇祭祀不断,行祠社屋遍布,被尊为徽州的地方神或地域神。在民间,被奉为“汪公大帝”、“花朝老爷”、“太阳菩萨”。 汪华,既是农民领袖,也是国家重臣。宋淳熙间纂修的《新安志》,其中“祠庙”一篇称:“新安之神,讳华,姓汪氏,绩溪人”。据此,汪作为地方神的地位,早在南宋时就以奠定。汪姓,是北方最早迁入徽州的望族之一。其始迁祖为汪文和。汪华自少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失母。九岁为歙县郑村的舅父收留。十四岁拜南山和尚罗玄为师,苦练刀枪弓箭,武艺超群,后应郡府招募加入义军。因平婺源、拓箬岭至宁国府、太平县山道有功,深得将士爱戴。当时群雄割据,生灵涂炭。汪华发动兵变占据歙州,击退官府围剿,相继攻占宣、杭、睦、婺、饶六州,拥兵十万,号称“吴王”。其时正是国家动荡,割据纷战不断,民不聊生之时。而汪华所治之地,十年不见兵戈,百姓得以安生,一派平和景象。汪华得割据之实,为政宽宏,政清人和,且尽力调和土著与移民之间的矛盾,百姓安居乐业,史称“镇静地方,保境安民”。汪华又顺应民意,于公元六百二十二年奏表归唐,使徽州之民省去了战乱之苦。唐王李渊诏嘉其识时务、顺潮流和保六州之功,授予方牧,总管六州诸军事兼歙县刺史,封上柱国、越国公。贞观二年奉诏晋京,授为左卫白渠府,统军事掌禁兵。太宗征辽,汪华留京,任为“九宫留守”。贞观二十三年,卒于长安。汪华死后,徽州一府六县,相继建立了许多汪王(公)庙。宋政和四年(1114年)正式钦定建庙,赐匾额“忠显”,后改“忠烈”。汪华的出生地汪村,于太平兴国五年建汪公庙,该庙宏伟无比,有“小金銮殿”之喻,又称“汪王故城”。该村也以庙得名,俗称“大庙汪村”。由于越国公在徽州一带名望极高,加上后裔人丁兴旺,有“四门三面水,十姓九家汪”之局面,徽州一带祭祀汪公的行祠多得不计其数,久而久之,汪华被渐渐神化,成为当地的地方神。汪生九子,均有赐封,故各地又陆续建有“太子庙”一同祭祀。

汪华的最大功绩,在于保境安民,促进了山越与中原汉文化的大融合。之前,徽州的土著人与南迁的中原衣冠贵族,互为提防,或纠纷不断,或械斗不息。有的为疆界领地,有的为习俗礼仪教化,文化勾通难以超越。汪氏虽为最早南迁望族,但汪华起义以“捍境保民”为口号,深得人心。在与外来兵燹战乱抗争中,域内矛盾迅速化解,客观上促进了两种文化的大融洽。后来汪华归唐之举,又使得徽民得以休养生息,文化教育也随之得到发展。徽州民风,在汪华的推动下得到了空前的净化和统一,为宋元之后的朱子理学风行,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当地山民或“细民”,在官府教化及徽州望族的耳濡目染中得到整合,“礼仪趋于文雅”,中原移民也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在休宁的万安古镇上曾造有一座“吴王宫”,宫中有一对联,评述了汪华的功勋业绩,联曰:“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重千古;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

徽州风情,最久远最重要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祭祀汪华的庙会活动。这一源远流长的庙会,使汪华地方神的地位更加巩固,确实对徽州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汪公大帝塑像,遍布徽州每个行祠社屋,人们无时无刻不蒙受其保佑。许多史籍记载,徽州庙会活动甚多,“以祭祀汪华为最”。其实,徽州人的聪明之处,是借祭祀汪华之神,搭建了一个展示乡土文化的平台。每年的春节前后迎神庙会上,定有汪公大帝的祭祀活动。清人方士庹在《新安竹枝词》中,曾对徽州的迎神庙会作过描述:

“油菜花残麦穗长, 家家浸种办栽秧; 社会会后汪公会, 又备龙舟送大王。”

相传农历正月十八是汪华的生日。绩溪登源人,为此每年都举办“花朝庙会”纪念。明太祖年间,歙州建汪公总庙于箬岭后,规定凡汪华生日,取一百零八社,各地派出戏班艺人,祭拜汪公。十年为一大庆。农历八月十三日靖阳节,是屯溪人祭祀汪华的节日。在黎阳九公庙(祭汪华九子)前搭台做戏,跑马祭汪公,或组织民间仗鼓队游行。数百年间,徽州民间一代一代地把汪华进行文化包装,加以充实,使得这位“太阳菩萨”更加神化。年复一年,这种民间文化的冲击力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庙会最初只是局限于祠堂中,或围绕着祠堂进行的,旅居在外徽商的积极参与,业余乐仆戏班的出现,使得这种单调的庙会形式很快有了改观。请戏酬神,成为庙会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甚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一种善事。这使得汪公庙会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极大的变化,节日喜庆气氛愈来愈热。大的村,精心搭起了万年戏台。有的准备台柱台板,随时搭台看戏。演员文武竞技,族民其乐融融。经年累月,在偏僻山村普及了一批戏迷,培养锻炼了一批民间艺人,较好地激发了徽州人的文化热忱。这为徽戏的产生和发展,营造了一个极好的天地。庙会的另一活动,就是“赛琼碗”。各家须做供品贡献送到汪公庙敬神示忠。每值户人家要取山珍蔬菜,尽心选料做成祭品摆设。后来便有了“百家攀比,争奇斗艳”,冷盘雕塑年年出新,糕点拼盘各显神通,徽州人又把这项活动做大做活了,创造了大批美食佳肴。这也为徽州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奠定了硕厚的群众基础。

起源主要有六:①出自漆姓,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及《国语·鲁语下》等所载,汪芒氏又称汪罔氏,为夏朝诸侯之一防风所改。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晚到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后代改为单字汪氏。②出自姬姓,黄帝直系子孙。据《姓氏考略》、《姓氏寻源》及《汪姓缘起考》等所载,春秋时代,鲁国国君成公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以邑为氏者。③出自嬴姓,秦国之支庶之后,见《姓考》。④翁氏分化而来。据《元和姓纂》和《六桂堂丛刊》所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⑤据《希姓录》所载,汉置汪陶县(今山西山阴东),居者或以为氏。出自他族改姓。如金时女真、元时翁观部有改汪姓者;满、回、蒙、土家、锡伯、东乡等民族均有汪姓。

  始祖:汪满。 迁徙: 汪姓发祥地在山东、安徽歙县和浙江武康等地。发源于浙江武康的汪姓,历来播迁幅度和范围都不很大,播迁路线大致是先江苏,后至江西和安徽。另两支汪姓在我国早期历史上,成为汪姓在南方和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在北方的山西境内形成一大望族。春秋时,鲁国有童子汪足奇与齐国军队战于郎而死,鲁人因其死于国事,以成人之礼安葬,这是见于史册最早的汪姓人物。大约在东汉献帝间,有会稽(今浙江绍兴)令汪文和举家迁居新安,后发展成为新安旺族,南朝时有汪姓一支从新安迁安徽歙县,隋初有一支迁河北河间。唐初有汪姓将佐自光州固始随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并落籍当地,说明在唐代以前中原已有汪姓聚居点。盛唐时歙县汪姓族大支繁,已经有了“十姓九汪”的现象,《姓氏考略》有:“唐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于歙,其族最繁。”这是对当时情况最准确的再现。唐代以后的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汪姓,大多是从安徽迁徙过去的。两宋时,汪姓继往开来之昌盛,并已成为全国著姓之一,尤其称盛于黟(今安徽黟县)、歙(今安徽歙县)、婺源(今属江西)等地。元末明初,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先是驱逐鞑虏,再后为争夺皇权互相攻讦,使中原、华东、中南各地人口锐减,当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决定移民以使荒芜之地再现生机,汪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的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天津、东北等地。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姓陆续有人移民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如今,汪姓分布很广,尤以安徽、湖北、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为多。目前汪姓人口列全国第五十七位。 郡望: 平阳郡 三国时魏分河东郡置,治所在平阳,相当于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

  新安郡 晋时由新都郡改置,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隋代玫歙州置,后来移到了歙县。

  六桂县 隋时治所在闽县(今福建福州),唐时治所在晋江(今福建泉州)。 堂号: 越国堂 唐代汪华封越国公。

  忠勤堂 明代汪广泽封为忠勤伯。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平阳、新安、六桂。②自立堂号:敦本、余庆、培元、敦伦、务本、景徽、世德、三晖等。 字辈: 某支汪氏字辈:学士光宗,应承祖公。明玄相继,永德皆圣。善庆家俗,思荣国隆。修申克照,泰殷实逢。

  安徽太湖汪氏字辈:胜贵富宗伯,绍国讳尚思,正兴隆世道,承先启大基,忠信全为本,贤良应连期,家声洋海宇,余庆定咸宜。

  万载汪氏字辈:忠厚传家远,英才立国隆,科第文章重,衣锦受荣封。

  湖南沅江汪氏字辈:浙公支派语:浙物衍志,文思孔子,可龙之水,毓友应宗,世达名理。德礼公支派语:以金水木火土五行相生之义循环轮转。德和公支派语:清雅异常,应运坚志,熙朝明允,发序炽昌。德美公支派语:秀可光先绪,维良启哲才,楚水大定世,贤家泽德培。新增派语:尚义复行仁,修齐致治平,绍祥良有本,敦厚裕群英,德育隆嘉惠,书香庆继承。

  湖南怀化汪氏字辈:启仕国佑文,世龙长有运。光先正定大,召代永克昌。

  三晖堂汪氏字辈:乾道:文明能秉祖,士期应时与,大廷惟加庆,永世必昌隆。坤道:成家全婉顺,助德喜贞媛,兰芳芝馥秀,媺懿善嗣贤。

  广西桂林汪氏字辈:永云居耀堂太壬,当日益有仕朝廷。秉中福国传万世,标立名声显著文。

  湖北汪氏字辈:文明能秉祖,士期应时兴,大庭维家庆,永世必昌隆。 名人: 汪伯彦(1069-1141),南宋臣。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属安徽)人。举进士。靖康初,召见,献河北边防十策,以直龙图阁、知相州。康王出使金至磁州,伯彦率部迎于河上,受知遇自此始。未几,为大元帅府副将。高宗初即位,与黄潜善同居相位,专权自恣,被奏劾,伯彦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洪州,旋落职居永州。绍兴初,复职知池州、江东安抚大使。四年(1134),舍人王居正数论伯彦、潜善罪,再夺前职。后献所著《中兴日历》五卷,拜检校少傅、保信军节度使。卒,赠少师,谥忠定。

  汪藻(1079-1154),南宋文学家、目录学者。字彦章,号浮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历任著作佐郎,高宗时为中书舍人,拜翰林学士。绍兴中知湖州,上所修《日历》665卷。升显谟阁学士,出知徽、宣二州,以事被夺职,居永州而卒。政和七年(1117年),为校书官时,与校书郎孙觌、著作郎倪涛等编次有《秘书总目》,为北宋末官修目录。较王尧臣所编《崇文总目》著录多数百家、几万余卷。该目早佚。其文初学江西诗派。著有《浮溪集》。

  汪元量(约1241-约1317),南宋诗人。临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大有,号水云,一说水云子。咸淳进士。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内廷。元军陷临安,被掳至大都(今北京),曾访文天祥于狱。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其诗词多纪国亡北徙事,慷慨悲咽,后人目为诗史。著有《湖山类稿》、《水云集》等。

  汪大渊(约1311-),元末航海家。南昌(今属江西)人,字焕章。至顺、后至元时,曾两次随商船出海航行,历经今菲律宾诸岛、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远抵东非层摇罗(今坦桑尼亚桑给巴尔)。至正九年(1349),撰《岛夷志略》,记所闻见海外诸国山川方域、物产风俗、海道航线。此书为我国古代航海家亲历而手记之始。

  汪元亨,元末明初散曲家。饶州(今江西波阳)人。元亨或作元享,字协贞。居常熟(今属江苏)。至正间,任江浙省掾,与戏曲家贾仲明相善,官至尚书。有杂剧《班竹记》、《仁宗认母》、《桃源洞》三种,南戏《父子梦栾城驿》,均佚。存世有散曲集《小隐余音》(一名《云林清赏》)、文集《归田录》。

  汪直,明宦官。大藤峡(今广西桂平西南)人。瑶族。初给事万贵妃昭德宫,迁御马监太监。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1476)宪宗欲知外事,令他易服秘密侦访,以能探奸乃得宠信。十三年设西厂,令其主持。设宫廷校尉以刺探情报,自诸王府、边镇以及南方河道所在。西厂校尉罗烈,权倾东厂,后以大臣上劾,宪宗被迫罢除西厂。又奉命巡边,威赫一时。后经东厂宦官尚明揭发他泄禁中秘密和交通不法等罪,被调南京(今南京)御马监。后不详。

  汪廷讷,明戏曲作家。安徽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字昌期,一作昌朝,无如,号坐隐、无无居士等。神宗万历间任盐运使。著有《环翠堂集》、《人镜阳秋》等,所作传奇总称《环翠堂乐府》。今知者有十七种(其中八种传为陈荩卿所传,另作有杂剧九种。今存传奇《狮吼记》、《种玉记》、《彩舟记》(以上三种亦说为陈荩卿所作)、《投桃记》、《三祝记》、《义烈记》、《天书记》七种,杂剧《广陵月》一种。

  汪道昆(1525-1593),明戏曲作家。歙县(今属安徽)人,字伯玉,号南明。嘉靖进士。任义乌知县,教民讲武,人人能战,世称义乌兵。后在福建沿海御倭,与戚继光寡义乌兵,屡破倭寇。晚年官兵部左侍郎,与王世贞同事,同以文名盛极一时,时称两司马。有《太函集》、《太函付墨》、《南溟集》。

  汪昂(1615-1698),清医学家。字讱庵。安徽休宁人,寄籍括苍(浙江丽水)。三十岁立志攻医。仿效元代《读素问抄》一书,取《灵枢》、《素问》二书,加以条析,分为九类,写成《灵素类纂约注》三卷,又搜集诸家本草,编成《本草备要》四卷。还著有《医方集解》三卷、《汤头歌诀》、《经络歌诀》和《讱庵集》等。

  汪琬(1624-1691),清散文家。字苕文,号钝庵、钝翁,江苏长洲(江苏吴县)人。顺治进士。授户部主事,迁刑部郎中等。康熙间举鸿博,授编修,修《明史》。因病乞归,居尧峰山,杜门著书。学识博深,尤精散文。与魏禧、侯方域并称三大家。有《钝翁类稿》、《尧峰诗文钞》等。

  汪士慎(1686-1759),清画家。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安徽休宁人。为扬州八怪之一。工诗画书法篆刻。善画花卉,尤擅水仙,梅花。所画梅花,清妙独绝。晚年目瞽,画梅如故。精篆刻、隶书。亦作人物,生动有致。有《巢林诗集》。

  汪由敦(1692-1758),清臣、书法家。字师茗。原籍安徽休宁,后改籍浙江钱塘(今杭州)。雍正进士。累官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乾隆中,先后勘查永定河工、天津水利。屡有建议。长于学问,参与纂修《明史》;善书法,有《时晴斋法帖》。乾隆二十三年卒。谥文端。

  汪启淑(1728-1799)清藏书家、金石学家。字秀峰,号讱庵,一字慎仪。自称“印癖先生”。安徽歙县人。官至兵部郎中。嗜古代印章,曾搜罗周代、秦代迄宋、元、明各朝印章数万钮。又精篆刻,在巨珠上刻篆文,以补诸品中所未备。家中藏书极富,有藏书楼“开万楼”、“飞鸿堂”,藏书数千种。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命各地藏书家进献图书,仅他一家献书600余种(一说为54种)。赐《古今图书集成》1部。工诗文。著有《焠掌录》、《水曹清暇录》、《集古印存》、《飞鸿堂印谱》、《续印人传》、《汉铜印存》《退斋印类》、《绵囊印林》等。藏书印有“飞鸿堂汪氏藏书”、“新安汪氏”等。

  汪中(1744-1794),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容甫,号颂父,江苏江都人。乾隆拔贡生。两湖总督毕沅曾聘为幕宾。少孤贫,性好学。博览群书、潜心经学,兼工文学、史学,于古今沿革、民生利弊皆博问切究,自成一家。撰《琴台铭》、《黄鹤楼记》,名极一时。晚年在浙江文澜阁校四库全书。有《尚书考异》、《广凌通典》等。

  汪端(1793-1838),清女诗人、作家。字允庄,号小韫。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汪宪孙女,汪瑜女,同知陈裴之妻。祖父藏书极富,父博学工诗,隐居不仕。小韫天赋聪慧,幼承家训,又从姨母梁德绳学诗,七岁能赋《春雪》诗。裴之为著名诗人陈文述之子,亦善于诗。伉俪拈韵赋诗,互为商榷。其诗雄宕轩敞,沉雄古厚,绵渺悱恻,扫尽脂粉习气,每一篇出,惊倒耆宿。著有诗集《自然好学斋诗》,平话体小说《元明佚史》十八卷,又编选《明三十家诗选》,今皆存。

  汪士铎(1802-1889),清学者。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原名鏊,字振庵,别字晋侯、梅村,号悔翁、芝生、无不悔翁。道光举人。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后,逃至皖南绩溪,居山间5年,讲读不辍。1859年起先后充当胡林翼和曾国蕃的幕僚。1864年,湘军陷天京(今南京)后返回原籍。1885年授国子监助教衔。著有《南北史补志》、《水经注图》、《汉志释地略》、《乙丙日记》、《悔翁笔记》等。

  汪海洋(约1830-1866),太平天国将领。安徽全椒人。初入太平军,为石达开部将。咸丰七年(1857)从石达开出走,三年后转折回到广西,从李秀成部征战。历封康天义、康王。参加攻克杭州、余杭及林清堰诸战役,转战江西,广东。为争权,杀死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率部活动于福建、广东、江西边界。同治五年,在嘉应州战死。

  汪桂芬(1860-1906),清末京剧演员。又名谦,字艳秋。汉川人。幼时习戏,倒嗓后学胡琴,为程长庚伴奏。后嗓音恢复,再度登台,初演老旦,一鸣惊人。不久,改唱老生,嗓音高亢,唱腔激越,自成风格,世称“汪派”。与谭鑫培、孙菊仙并称京剧老生“后三杰”。其拿手戏为《文昭关》、《取成都》、《战长沙》、《状元谱》等。后信奉道教,常着道士衣服,自称德生道士。

  汪笑侬(1858-1918),清末民初京剧演员。原名德克金(一作德克津),又名僢,字仰天,号孝农。满族。举人出身。曾任河南太康知县,因秉公办事,触怒豪绅,被劾革职。后改名笑侬,从事戏剧工作,演唱京戏老生。根据嗓音特点,别创新腔,自成一派。以清政府腐败,屈辱媚外,愤而自编新戏,抨击黑暗社会,抒发爱国热情。所著《党人碑》、《博浪椎》、《献地图》、《骂阎罗》、《桃花扇》等剧,大多是有为而发,隐射时事。建国后,作品被辑为《汪笑侬戏曲集》。

  汪康年(1860-1911),清维新派。字穰卿,晚号恢伯,浙江钱塘(浙江杭州)人。光绪进士。入强学会,参与创办《时务报》,著文宣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创办《时务日报》,后改《中外日报》,拥护“新政”。后任内阁中书。在京创办《京报》、《刍言报》。有《汪穰卿遗著》等。

  其他汪姓名人有唐大臣汪华;宋大臣汪应辰;清诗人汪筠、汪蕙、汪端一等。近当代汪姓名人有大汉奸汪精卫,民国官员汪大燮,上海工运领袖汪寿华,医学家汪逢春,心理学家汪敬煕,音韵学家汪荣宝,逻辑学家汪奠基,出版家汪原放,话剧活动家汪优游等。

汪氏图腾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 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 197年汉龙骧将军汪文和避乱渡江南迁,孙策授其为会稽令,遂居于歙县,为徽州汪氏一世祖。其十四世孙汪华生有九子,后裔在境内分布最广,故人称"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之后"。歙、黟为汪华长子建和第八子俊之后;婺源、休宁、祁门为汪华第七子爽之后;绩溪为汪华第九子献之后,构成徽州汪氏放射形分布。屯溪靖阳节等古徽节令盛会中所抬神像中的汪公、二相公、九相公等,便是汪华及其第二子、第九子。古徽州历史上的汪氏名人主要有宋宰相汪伯彦,元末明初理学家汪克宽,明医学家汪机、戏曲作家汪道昆,清画家汪士慎、数学家汪莱,民国国务总理汪大燮、画家汪采白等。 [1] 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没有公布。

拼音wāng注音ㄨㄤ

简体部首氵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7画

繁体部首水部五笔IGG仓颉EMG郑码VCVV

四角31114结构左右电码3076区位4584

统一码6C6A笔顺丶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汪wāng(ㄨㄤ)

1、深广:汪洋大海。

2、液体聚集在一个地方:地上汪着水。汪汪(眼里充满眼泪的样子;象声词,形容狗叫声)。

3、量词,用于液体:一汪水。

4、姓。

姓氏起源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  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  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聚集地(迁徙分布)

春秋时,鲁国有童子汪骐,哀公的时候和齐国军队战于郎而死,鲁人因为他死于国事,所以按照成人之礼来安葬。这是见于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  东汉时有汪文和,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为躲避祸患,迁至新安,子孙蕃盛,后发展为新安望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陈稷州别驾汪纲,陈亡,自歙州徒河间。"这说明南朝时汪氏已迁于今安徽歙县,隋初有一支迁至今河南河间。唐代以前中原已经有汪氏聚居点。唐初有汪华,封越国公,其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子孙分布于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许多地方。宋代以后,南方的广东、广西、贵州等省都已有汪姓居民。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  汪氏是台湾的第七十四个大姓,踪迹遍及全省。人数最多的是台北,其次是嘉南和新竹地区。我国南方各地的汪氏,有一部分来自江西,而他们江西的祖先也是从安徽搬过去的。台湾也不例外,台北县淡水镇和三重市的两个汪氏族谱,便是最好的例子。《台北县淡水镇汪氏族谱》曰:“汪芒之后,望出婺源。”《三重市汪氏族谱》载:“汪氏起家新安,后自歙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台北县有一支汪氏,就是传自歙姓。汪氏自闽、粤迁移来台,是在二百五十年以前的满清康熙提间。当时,一位泉州人汪仰腾,到新竹市内的古贤里开基;到雍正七年,又有一位泉州人汪东文加入,另有一位广东人汪复隆入今苗栗县卓兰乡。

说道汪华,就不得不提到汪氏发展,汉姓汪氏素有“汪氏无二姓”的说法,但有点学者也提出不同的观点,不过那些个别观点并不会改变汪氏人的固有认识。汪氏是黄帝直系后裔周先祖后稷的子孙, 武王姬发打败帝纣后建立 以分封制为基础的大周王朝,为了巩固边疆统治,武王把把东夷之地鲁分封给了弟弟姬旦的儿子伯禽作为周公消灭商纣立下战功的奖赏,于是伯禽成了鲁国侯王。伯禽的后裔鲁成公是鲁国第二十一代国君鲁成公的二儿子姬汪鲁。姬汪鲁就是汪氏一世祖。据族谱记载,他降生时手上左手水纹,右手王纹,加之王于鲁地,于是名曰姬汪鲁。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姓氏的规范化,古姓消失(大概是已经没有区分效应了)。于是姬汪鲁的子孙就姓汪了。

自从四个世叔举公迁到登沅洞汪村后汪氏人口有较大发展,叔举原就生有四个儿子,其中汪华曾祖四十一世汪泰生了五个儿子,汪华祖

父勋明生有二个儿子,汪华父生有三个儿子世华、世英、世荣,汪华叔父生有七个儿子。到了汪华这一代汪华生了九个儿子,世英、世荣也各生了四个儿子,汪华堂弟铁佛也生了八个儿子,再加上汪华三个叔曾祖,四个叔祖后代到四十五世到底有多少子孙那是一个很大的家族,登沅洞汪村有限土地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因此开始大量外迁。下面重点介绍汪华九个儿子及后代迁移情况,并简介铁佛后代迁移情况足以看出全貌。

汪华长子汪健生有六个儿子,长子迁旌德新建,二到六子全迁现重庆眉山;二子汪璨生有二个儿子,长子处凝随父迁重庆涪陵,次子处崇迁浙江衢州;三子达生三个儿子,长子处惠随父镇守巩昌,在征贺鲁、龟兹、高昌及镇边中立功,汪达被袭封越国公,汪达后裔在甘肃璋县一带发展成大户,被边境地区人民称为“将军汪”,二子处哲任并州牧,迁并州,在并州发展,其后裔中五十世泰回迁绩溪尚田;四子广随汪华在长安任左卫飞骑尉,生三个儿子,后裔情况不明,但后代五十一世贤迁篁墩;五子、六子后裔情况不详;七子爽公生二子长处礼迁歙北慈姑(又叫慈川处礼无后),二子处贵迁泾县;八子俊的后裔是留住登沅汪村的,后代到了五十一世广又迁旌德新建、廙迁歙篁墩、言迁休宁藏溪、登明迁歙北清流、敬御迁绩溪三都淑水,这五支是第一轮辐射的延续。

由上轮辐射外迁后接着又有新一轮的辐射外迁,比较主要的是七子爽公后。爽公后代迁泾县后,四十九世有二个儿子,长曰汪风思,次曰汪风林又名汪伦(李白访汪伦者),汪伦住径县后代情况因资料缺失不明,而风思任歙县令复住慈姑,被称为慈姑支派(又叫歙县支派)之始祖,风思后五十六世道安公兵马镇婺源,成为婺源汪氏始祖,从婺源又发展并迁出很多汪氏到全国各地(也有四迁休宁西门,休宁西岸的)。道安弟道兴公兵马镇开化,开化及周边地区金华,建德有其后裔。道兴公五十九世孙永固公回慈姑世守汪王墓,自永固公后慈姑又迁出十四支,这辐射出的十四支中有二支是歙县内。其中六十世炎公迁歙南琴川(洪琴),从洪琴又辐射出十一支,这十一支中只有六十七世汪六迁歙南药谭,八十七世汪其林迁歙南小溪;而另外九支迁青阳、淮安、宁波、南京、杭州等地。从慈姑迁歙南还有另一支,即七十一世宗荣公由慈姑迁遐阜川(显村),后从显村又分迁出六支,歙县内二支为米坑与汪田山,其余四支迁浙江富阳等地。

在这第二轮迁移中还有另一种模式,那就是“藤蔓式”。汪华长孙处脩迁旌德新建后,四十九世有三兄弟,长子迁祁门赤山,老三琦的五十一世孙思立迁唐模。之后以唐模为中心,枝枝丫丫地向四周发展延伸,在歙西的车田、稠墅、东山、呈坎汪村、古关、岩寺、西溪、罗田等二十多个村安家,还有延伸到歙南药谭、溪子里(杞梓里?)、黟县黄陂、宏村、休宁藏溪、罗墩等地。值得大书一笔的是这藤蔓上一颗名珠西溪汪氏。在一段时间内西溪可以说是徽文化的研究发展中心,在西溪“不疏园”内聚集了不少著名学者讲学、研讨交流。一代名师江永以及徽州著名学者戴震等都曾同时在这儿讲学,研讨交流过。

除了上述二种模式外还有一种“中转站”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有二支及以上迁入和迁出,但没有形成一批向外辐射迁移,也没有在周围形成一批汪氏村落。例:旌德新建有汪华长子的五十一世孙思立迁唐模,还有八子后迁绩溪余川,迁歙县南乡的芭坑、白杨新桥(大概是汪华八子后裔)。再如篁墩有汪华四子的五十一世孙贤常与汪华八子的五十一世孙迁入,但未形成前面二种模式的局面。

在第二轮迁移中铁佛的后代主要在休宁东关、新屯、旌城、婺源县凤亭等周边地区发展,形成很多以汪氏人口为主的村落。

迁移出去的汪氏又不断向外扩传。原徽州以外的汪氏人口中淹没在大量从徽州迁出汪氏及其后裔人口之中,因此天下汪氏出徽州裔成一种自然现象了。

分类: 生活 >> 起名

解析:

汪姓由来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干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由来: 汪芒后的汪芒国子孙,用原来国名作为姓氏,就是汪芒姓,后省文作为汪姓。汪姓还有一支出自春秋时的鲁国,是用邑作为姓。鲁国有个童子汪奇,同齐国军队战在朗而死。在唐代以来前中原已有汪姓的聚居点。到了宋代,汪姓已发展成为全国着姓之一,他被为黟(现在的安徽黟县)、歙(现在的安徽歙县)、婺源(现在属于江西)等地。宋代以后,南方的广东、广西、贵州等省都已经有汪姓的居民。自从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姓陆续有人移居到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见于史籍的汪姓人,主要出自隋代以后,以清代为最多,唐代有泾县人汪伦,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句,元代有航海家汪元亨,明代有戏曲家汪道昆,书画家汪士慎,为“扬州八怪”之一,还有太平天国将领汪海洋,京剧演员、剧作家汪笑侬,近现代有曾于是1940年任伪国民 主席的大汉奸汪精卫,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国大姓中,汪姓居于第57位。

我是汪姓越国公的后人

那么说声你好吧:汪华(1991-2999)隋末唐初地方自治首领、唐代大臣。字国辅,又字英发。乐平市双溪村人(隋唐时乐县)。并应募成为护郡兵...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