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清两朝文状元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9浏览:3收藏

中国明清两朝文状元,第1张

1371年 洪武四年 吴伯宗 ─1384年 江西抚州府金溪县人 原取郭翀,但因其貌丑而改为吴伯宗

1385年 洪武十八年 丁显 1367年─ 福建建宁府建阳县人 原取花纶,但因明太祖朱元璋梦见殿中有巨钉而取丁显为第一

1388年 洪武二十一年 任亨泰 ─ 湖广襄阳府襄阳县人

1391年 洪武二十四年 黄观 1363年─1402年 南直隶池州府贵池县人 三元及第,靖难之役时为建文帝殉死,明成祖即位後摘除其功名

1394年 洪武二十七年 张信 ─1397年 浙江宁波府定海县人

1397年 洪武三十年

(春榜) 陈䢿 ─ 福建福州府闽县人 当年春季会试,上榜的全是南方考生,状元为福建的陈䢿,北方考生全部落第,後来明太祖罪责考官为胡蓝党,重新发榜,上榜的全是北方人,山东的韩克忠成为状元。两次发榜被称为「南北榜」或「春夏榜」。

1397年 洪武三十年

(夏榜) 韩克忠 ─ 山东东昌府武城县人

1400年 建文二年 胡广 1369年─1418年 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 原内定王艮,但因王艮其貌不扬而改擢胡广为第一

1404年 永乐二年 曾棨 1372年─1432年 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 原取刘子钦,但因刘骄矜自恃,引起主考官解缙不快,解缙遂将考题洩漏给曾棨

1406年 永乐四年 林环 ─ 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

1411年 永乐九年 萧时中 ─ 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人

1412年 永乐十年 马铎 1366年─1423年 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 弟李骐於6年後亦中状元

1415年 永乐十三年 陈循 1385年─1462年 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

1418年 永乐十六年 李骐 1378年─1425年 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 本名「李马」,帝不喜,赐「骐」为名

1421年 永乐十九年 曾鹤龄 1383年─1441年 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 原取刘矩,但因明成祖朱棣梦见鹤翼而取曾鹤龄为第一

1424年 永乐二十二年 邢宽 ─1454年 南直隶庐州府无为州人 原以孙曰恭为第一,但因其名不为帝喜,遂改取邢宽。邢宽有足疾。

1427年 宣德二年 马愉 1395年─1447年 山东青州府临朐县人

1430年 宣德五年 林震 ─ 福建漳州府长泰县人

1433年 宣德八年 曹鼐 1402年─1449年 北直隶真定府宁晋县人

1436年 正统元年 周旋 1395年─1454年 浙江温州府永嘉县人

1439年 正统四年 施槃 1417年─1440年 南直隶蘇州府吴县人 原取张和,因张有眼疾而改取施槃

1442年 正统七年 刘俨 1394年─1457年 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

1445年 正统十年 商辂 1414年─1486年 浙江严州府淳安县人 三元及第

1448年 正统十三年 彭时 1416年─1475年 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

1451年 景泰二年 柯潜 1423年─1473年 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

1454年 景泰五年 孙贤 1423年─1477年 河南开封府杞县人 原取士丘浚,因其貌不扬而改取孙贤

1457年 天顺元年 黎淳 1423年─1492年 湖广岳州府华容人

1460年 天顺四年 王一夔 1425年─1487年 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人 原取祁顺,因与皇上朱祁镇之名相近,遂改取王一夔

1464年 天顺八年 彭教 1438年─1480年 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

1466年 成化二年 罗伦 1431年─1478年 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

1469年 成化五年 张升 1442年─1517年 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人

1472年 成化八年 吴宽 1435年─1504年 南直隶蘇州府长洲县人

1475年 成化十一年 谢迁 1449年─1531年 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

1478年 成化十四年 曾彦 1425年─ 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

1481年 成化十七年 王华 1446年─1522年 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 传闻吏部尚书刘珝洩题给黄恂,王华适巧窥见,暗记应试,而黄恂却得第二。

王阳明之父。

1484年 成化二十年 李旻 1445年─1509年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

1487年 成化二十三年 费宏 1468年─1535年 江西广信府铅山县人

1490年 弘治三年 钱福 1461年─1504年 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

1493年 弘治六年 毛澄 1460年─1523年 南直隶蘇州府昆山县人

1496年 弘治九年 朱希周 1473年─1557年 南直隶蘇州府昆山县人 疑因洩题作弊且名字得上所喜而抡元

1499年 弘治十二年 伦文叙 1467年─1513年 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 原取丰熙,因丰脚跛而改取伦文叙

1502年 弘治十五年 康海 1475年─1540年 陕西西安府武功县人

1505年 弘治十八年 顾鼎臣 1473年─1540年 南直隶蘇州府昆山县人

1508年 正德三年 吕柟 1479年─1542年 陕西西安府高陵县人 原取杨慎为第一,但杨因试卷为火所焚而落第,不过3年後再试仍抡元

1511年 正德六年 杨慎 1488年─1559年 祖籍江西庐凌,徙居四川成都府新都县

1514年 正德九年 唐皋 ─ 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人

1517年 正德十二年 舒芬 1484年─1527年 江西南昌府进贤县人

1521年 正德十六年 杨维聪 1500年─ 北直隶顺天府固安县人

1523年 嘉靖二年 姚涞 ─1537年 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

1526年 嘉靖五年 龚用卿 1500年─1563年 福建福州府怀安人,一作福清人

1529年 嘉靖八年 罗洪先 1504年─1564年 江西吉安府吉水人

1532年 嘉靖十一年 林大钦 1512年─1545年 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人

1535年 嘉靖十四年 韩应龙 1498年─1536年 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

1538年 嘉靖十七年 茅瓒 1499年─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 原取陆师道後改袁炜,但因明世宗朱厚熜突然改变心意,临时改取茅瓒

1541年 嘉靖二十年 沈坤 1507年─1560年 南直隶淮安府大河卫人,祖籍昆山

1544年 嘉靖二十三年 秦鸣雷 1518年─1593年 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人 原取吴情,但其名不为明世宗朱厚熜所喜,且因明世宗梦见雷声,遂改取秦鸣雷

1547年 嘉靖二十六年 李春芳 1510年─1584年 南直隶扬州府兴化县人

1550年 嘉靖二十九年 唐汝楫 1513年─ 浙江金华府兰溪县人

1553年 嘉靖三十二年 陈谨 1525年─1566年 福建福州府闽县人

1556年 嘉靖三十五年 诸大绶 1523年─1573年 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

1559年 嘉靖三十八年 丁士美 1521年─1577年 南直隶淮安府清河县人

1562年 嘉靖四十一年 申时行 1535年─1614年 南直隶蘇州府长洲县人

1565年 嘉靖四十四年 范应期 1527年─1594年 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

1568年 隆庆二年 罗万化 1536年─1594年 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

1571年 隆庆五年 张元忭 1538年─1588年 祖籍四川绵竹,徙居浙江绍兴府山阴县

1574年 万历二年 孙继皋 1550年─1610年 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

1577年 万历五年 沈懋学 1539年─1582年 南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

1580年 万历八年 张懋修 1555年─1634年 湖广荆州府江陵县人 原为第三,因为权臣张居正之子而擢为第一

1583年 万历十一年 朱国祚 1559年─1624年 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

1586年 万历十四年 唐文献 1549年─1605年 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

1589年 万历十七年 焦竑 1541年─1620年 南直隶应天府江宁县人

1592年 万历二十年 翁正春 1553年─1626年 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人

1595年 万历二十三年 朱之蕃 1561年─1626年 南直隶应天府江宁县人人,世居山东荏平,後附南直锦衣卫籍

1598年 万历二十六年 赵秉忠 1574年─1626年 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

1601年 万历二十九年 张以诚 1568年─1615年 南直隶松江府青浦县人

1604年 万历三十二年 杨守勤 1566年─ 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

1607年 万历三十五年 黄士俊 1577年─1661年 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人

1610年 万历三十八年 韩敬 1580年─ 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 为主考官汤宾尹的门人且行贿通关而抡元

1613年 万历四十一年 周延儒 1593年─1644年 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

1616年 万历四十四年 钱士升 1575年─1652年 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

1619年 万历四十七年 庄际昌 1584年─1629年 福建泉州府永春县人

1622年 天启二年 文震孟 1574年─1636年 南直隶蘇州府长洲县人

1625年 天启五年 余煌 ─1651年 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

1628年 崇祯元年 刘若宰 ─ 南直隶安庆府怀宁人,一作潜山人 貌丑、驼背

1631年 崇祯四年 陈於泰 ─ 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 原取吴伟业,但陈於泰因为是主考官周延儒之姻亲且行贿通关而抡元

1634年 崇祯七年 刘理顺 1582年─1644年 河南开封府杞县人

1637年 崇祯十年 刘同升 1587年─1646年 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

1640年 崇祯十三年 魏藻德 1605年─1644年 北直隶顺天府通州人

1643年 崇祯十六年 杨廷鉴 1603年─1665年 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

1646年 顺治三年 傅以渐 1609年-1665年 山东省东昌府聊城县人

1647年 顺治四年 吕宫 1603年-1664年 江南省常州府武进县人 加科

1649年 顺治六年 刘子壮 1609年-1653年 湖广省黄州府黄冈县人

1652年 顺治九年 麻勒吉 -1689年 正黄旗满洲人 满榜

1652年 顺治九年 邹忠倚 1623年-1654年 江南省常州府无锡县人 汉榜

1655年 顺治十二年 图尔宸 - 正白旗满洲人 满榜

1655年 顺治十二年 史大成 1621年-1682年 浙江省宁波府鄞县人 汉榜

1658年 顺治十五年 孙承恩 1619年-1659年 江南省蘇州府常熟县人

1659年 顺治十六年 徐元文 1634年-1691年 江南省蘇州府昆山县人 加科

1661年 顺治十八年 马世俊 1609年-1666年 江南省镇江府溧阳县人

1664年 康熙三年 严我斯 1629年- 浙江省湖州府归安县人

1667年 康熙六年 缪彤 1627年-1697年 江南省蘇州府吴县人

1670年 康熙九年 蔡启僔 1619年-1683年 浙江省湖州府德清县人

1673年 康熙十二年 韩菼 1637年-1704年 江蘇省蘇州府长洲县人

1676年 康熙十五年 彭定求 1645年-1719年 江蘇省蘇州府长洲县人

1679年 康熙十八年 归允肃 1642年-1689年 江蘇省蘇州府常熟县人

1682年 康熙二十一年 蔡升元 1652年-1722年 浙江省湖州府德清县人

1685年 康熙二十四年 陆肯堂 1650年-1696年 江蘇省蘇州府长洲县人

1688年 康熙二十七年 沈廷文 - 浙江省嘉兴府秀水县人

1691年 康熙三十年 戴有祺 -1711年 江蘇省松江府金山卫人 原取吴昺,因康熙帝爱戴有祺书法而取戴为第一

1694年 康熙三十三年 胡任舆 -1704年 江蘇省江宁府上元县人

1697年 康熙三十六年 李蟠 - 江蘇省徐州直隶州人

1700年 康熙三十九年 汪绎 1671年-1706年 江蘇省蘇州府常熟县人

1703年 康熙四十二年 王式丹 1645年-1718年 江蘇省扬州府宝应县人

1706年 康熙四十五年 王云锦 1657年-1727年 江蘇省常州府无锡县人

1709年 康熙四十八年 赵熊诏 1663年-1721年 江蘇省常州府武进县人

1712年 康熙五十一年 王世琛 1680年-1729年 江蘇省蘇州府长洲县人

1713年 康熙五十二年 王敬铭 1668年-1721年 江蘇省蘇州府嘉定县人 恩科

1715年 康熙五十四年 徐陶璋 1674年-1738年 江蘇省蘇州府昆山县人

1718年 康熙五十七年 汪应铨 - 江蘇省蘇州府常熟县人

1721年 康熙六十年 邓中岳 - 山东省东昌府东昌卫人

1723年 雍正元年 于振 - 江蘇省镇江府金坛县人 恩科

1724年 雍正二年 陈德华 1696年-1779年 直隶省保定府安州人

1727年 雍正五年 彭启丰 1701年-1784年 江蘇省蘇州府长洲县人 乾隆十九年状元庄培因为其女婿

1730年 雍正八年 周澍 1684年- 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人

1733年 雍正十一年 陈倓 1695年-1739年 江蘇省扬州府仪征县人

1736年 乾隆元年 金德瑛 1701年-1762年 浙江省杭州府仁和县人

1737年 乾隆二年 于敏中 1714年-1779年 江蘇省镇江府金坛县人 恩科

1739年 乾隆四年 庄有恭 1713年-1767年 广东省广州府番禺县人

1742年 乾隆七年 金甡 1702年-1782年 浙江省杭州府仁和县人

1745年 乾隆十年 钱维城 1720年-1772年 江蘇省常州府武进县人

1748年 乾隆十三年 梁国治 1723年-1786年 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人

1751年 乾隆十六年 吴鸿 1725年-1763年 浙江省杭州府仁和县人

1752年 乾隆十七年 秦大士 1715年-1777年 江蘇省江宁府江宁县人 恩科

1754年 乾隆十九年 庄培因 1723年-1759年 江蘇省常州府阳湖县人 雍正五年状元彭启丰的女婿

1757年 乾隆二十二年 蔡以台 - 浙江省嘉兴府嘉善县人

1760年 乾隆二十五年 毕沅 1730年-1797年 江蘇省太仓直隶州镇洋县人

1761年 乾隆二十六年 王杰 1725年-1805年 陕西省同州府韩城县人 恩科。为取得江南江北的平衡,遂改取江北人王杰。

1763年 乾隆二十八年 秦大成 1720年-1779年 江蘇省太仓直隶州嘉定县人 相传原取褚廷璋,但因褚得罪某官而被用计换掉

1766年 乾隆三十一年 张书勋 - 江蘇省蘇州府吴县人

1769年 乾隆三十四年 陈初哲 1736年-1787年 江蘇省蘇州府元和县人

1771年 乾隆三十六年 黄轩 - 安徽省徽州府休宁县人 恩科

1772年 乾隆三十七年 金榜 1735年-1801年 安徽省徽州府歙县人

1775年 乾隆四十年 吴锡龄 -1776年 安徽省徽州府休宁县人

1778年 乾隆四十三年 戴衢亨 1755年-1811年 江西省南安府大庾县人 原应为邵自昌第一,但因邵之试卷无法拆封见名而改取排第二的戴衢亨

1780年 乾隆四十五年 汪如洋 1755年-1794年 浙江省嘉兴府秀水县人 恩科

1781年 乾隆四十六年 钱棨 1734年-1799年 江蘇省蘇州府长洲县人 连中三元

1784年 乾隆四十九年 茹棻 1755年-1821年 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人

1787年 乾隆五十二年 史致光 -1828年 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人

1789年 乾隆五十四年 胡长龄 1758年-1814年 江蘇省通州直隶州人

1790年 乾隆五十五年 石韫玉 1755年-1837年 江蘇省蘇州府吴县人 恩科

1793年 乾隆五十八年 潘世恩 1770年-1854年 江蘇省蘇州府吴县人

1795年 乾隆六十年 王以衔 1761年-1823年 浙江省湖州府归安县人 恩科

1796年 嘉庆元年 赵文楷 1761年-1801年 安徽省安庆府太湖县人

1799年 嘉庆四年 姚文田 1758年-1827年 浙江省湖州府归安县人

1801年 嘉庆六年 顾臯 1763年-1832年 江蘇省常州府金匮县人 恩科

1802年 嘉庆七年 吴廷琛 1773年-1844年 江蘇省蘇州府元和县人

1805年 嘉庆十年 彭浚 1769年-1833年 湖南省衡州府衡山县人

1808年 嘉庆十三年 吴信中 - 江蘇省蘇州府吴县人

1809年 嘉庆十四年 洪莹 - 安徽省徽州府歙县人 恩科

1811年 嘉庆十六年 蒋立镛 1782年-1842年 湖北省安陆府天门县人

1814年 嘉庆十九年 龙汝言 -1838年 安徽省安庆府桐城县人

1817年 嘉庆二十二年 吴其濬 1789年-1847年 河南省光州直隶州固始县人

1819年 嘉庆二十四年 陈沆 1785年-1826年 湖北省黄州府蕲水县人 恩科

1820年 嘉庆二十五年 陈继昌 1791年-1849年 广西省桂林府临桂县人 三元及第。相传原拟第二,但因考官希望增加清朝「三元」的纪录而建请嘉庆帝擢陈继昌为第一

1822年 道光二年 戴兰芬 1781年-1833年 安徽省泗州直隶州天长县人 恩科

1823年 道光三年 林召棠 1786年-1873年 广东省高州府吴川县人

1826年 道光六年 朱昌颐 1784年-1855年 浙江省嘉兴府海盐县人

1829年 道光九年 李振钧 1794年-1839年 安徽省安庆府太湖县人

1832年 道光十二年

吴锺骏 1798年-1853年 江蘇省蘇州府吴县人 恩科

1833年 道光十三年 汪鸣相 1794年-1840年 江西省九江府彭泽县人

1835年 道光十五年 刘绎 1798年-1879年 江西省吉安府永丰县人

1836年 道光十六年 林鸿年 1805年-1885年 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人 恩科。相传原取何绍基,但因何父得罪权贵卓秉恬而被换掉

1838年 道光十八年 钮福保 1805年-1854年 浙江省湖州府乌程县人

1840年 道光二十年 李承霖 1808年-1891年 江蘇省镇江府丹徒县人

1841年 道光二十一年 龙启瑞 1814年-1858年 广西省桂林府临桂县人 恩科

1844年 道光二十四年 孙毓溎 山东省济宁直隶州人

1845年 道光二十五年 萧锦忠 - 湖南省长沙府茶陵州人 恩科

1847年 道光二十七年 张之万 1811年-1897年 直隶省天津府南皮县人

1850年 道光三十年 陆增祥 1815年-1882年 江蘇省太仓直隶州人

1852年 咸丰二年 章鋆 1820年-1875年 浙江省宁波府鄞县人 恩科

1853年 咸丰三年 孙如仅 1820年-1880年 山东省济宁直隶州人

1856年 咸丰六年 翁同龢 1830年-1904年 江蘇省蘇州府常熟县人

1859年 咸丰九年 孙家鼐 1827年-1909年 安徽省凤阳府寿州人

1860年 咸丰十年 锺骏声 浙江省杭州府仁和县人 恩科

1862年 同治元年 徐郙 1836年-1908年 江蘇省太仓直隶州嘉定县人

1863年 同治二年 翁曾源 1834年-1887年 江蘇省蘇州府常熟县人 恩科

1865年 同治四年 崇绮 1829年-1900年 正蓝旗蒙古人 唯一蒙古旗籍状元

1868年 同治七年 洪钧 1839年-1893年 江蘇省蘇州府吴县人 据传原取王国钧,因其名不为慈禧所喜,遂改取洪钧

1871年 同治十年 梁燿枢 1832年-1888年 广东省广州府顺德县人

1874年 同治十三年 陆润庠 1841年-1915年 江蘇省蘇州府元和县人

1876年 光绪二年 曹鸿勋 1848年-1910年 山东省莱州府潍县人 恩科

1877年 光绪三年 王仁堪 1848年-1893年 福建省福州府闽县人

1880年 光绪六年 黄思永 1842年-1914年 江蘇省江宁府江宁县人

1883年 光绪九年 陈冕 1859年-1893年 京师顺天府宛平县人

1886年 光绪十二年 赵以烱 1857年-1907年 贵州省贵阳府贵阳县人

1889年 光绪十五年 张建勋 1848年-1913年 广西省桂林府临桂县人 原取费念慈或张孝谦,但因考官争执不下而改取张建勋

1890年 光绪十六年 吴鲁 1845年-1912年 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人 恩科

1892年 光绪十八年 刘福姚 - 广西省桂林府临桂县人

1894年 光绪二十年 张謇 1853年-1926年 江蘇省通州直隶州人 恩科

1895年 光绪二十一年 骆成驤 1865年-1926年 四川省资州直隶州人 原定状元为喻长霖,而骆成驤列在二甲前列,其卷中对策文中有「主忧臣劳,主辱臣死」之语,正值甲午战争之际,光绪帝深受感动,遂提骆成驤为状元,喻长霖为榜眼

1898年 光绪二十四年 夏同龢 1868年-1925年 贵州省都匀府麻哈州人

1903年 光绪二十九年 王寿彭 1875年-1929年 山东省莱州府潍县人

1904年 光绪三十年 刘春霖 1872年-1942年 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 恩科

关于名人温暖的小故事(精选12篇)

 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名人温暖的小故事(精选12篇),欢迎查阅,供参考。

 1、鲁迅—帮助青年

 鲁迅在广州时,一个青年受他的感化,随他到了上海。到上海后,鲁迅热情的留他在自己景云里的寓所住,后来那人又让鲁迅给他在上海找个工作。

 鲁迅很为难的情况下找到郁达夫说实在没办法,须请一家书店报馆名义上请他做事,而每月的薪水三四十元由鲁迅自己拿出,由达夫转交给书店报馆作为月薪发给他。鲁迅对青年的提携帮助程度可见一斑。

 2、孙中山—名字

 孙中山使用过不少名字,多数是为了宣扬革命或摆脱通缉而取的,部分则在于表达人生期望。

 孙中山还用过陈文、山月、杜嘉偌、公武、帝朱、高达生、吴仲等化名,以及杞忧公子、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学生、南洋一学生等笔名。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不再面临满清的追捕,其本人之所有公私档案均以本名“孙文”署名。

 此外,孙中山曾自称为洪秀全第二,并认为洪氏为“反清英雄第一人”。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孙接受西式教育,不受传统忠君观念束缚,才敢于如此自称;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亦采用此说。

 至于“孙大炮”这个当时政治对手揶揄孙文的外号,在辛亥革命前已有,大炮是粤语“不切实际之人”的意思,暗讽孙文言辞夸大不实。

 清政府官方文件中,皆在其名字“文”上作文章,加上三点水部首,贬称其为孙汶。

 3、胡适—胡怕太太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适是属兔子的,他的夫人江冬秀是属老虎的,胡适常开玩笑说:“兔子怕老虎。”当时就流传了胡适怕老婆的笑话。

 有一次,巴黎的朋友寄给胡适十几个法国的古铜币,因钱上有“PTT”三个字母,读起来谐音正巧为“怕太太”。胡适与几个怕太太的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成立一个‘怕太太协会’,这些铜币正好用来做会员的证章。”

 4、康有为—古玩丑闻

 在《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中,梁漱溟披露了康有为两件关于古玩的丑闻:一件是,康有为在陕西西安的卧龙寺参观时,将寺中多卷珍贵的古版佛经装到他的骡车上试图盗走,后被人发现并追回。

 还有一次,康有为向银行家余凡澄“借”一幅十分名贵的字画,试图据为己有。余凡澄多次讨要不得,便不得不派许多人到康家强行索回。

 5、陶行知—四糖故事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

 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6、赵子龙助刘备攻取四川

 赵子龙,三国时代刘备部下大将军。在进取四川之时,奉命攻打桂阳城,守将赵范战败,献城投降,赵范仰慕赵子龙英勇超群,又是同宗,要求结拜为兄弟。结义当日,赵范备酒席庆贺,酒至半醉,忽然一位美如天仙的'**,为赵子龙斟酒,赵子龙问她是何人?赵范答道:“她是家嫂樊氏,家兄刚去世不久,又没有儿子,常劝她改嫁,但是至今未有合她心意之人。而且声言,必须如将军这般相貌堂堂,名震四海的人,才愿意下嫁。今天适逢将军,真是天缘巧合,若是将军不嫌弃,家嫂愿意终生奉侍将军”。

 赵子龙听了大声严厉斥责赵范说:“你我既然已经结义为兄弟,你嫂即是我嫂,怎么可以如此不仁不义……”赵范被赵子龙严词义正一番话,说得羞愧无地自容,赵子龙愤愤离席而去,其凛凛正气,备受世人敬佩。

 赵子龙助刘备攻取四川,屡建奇功,建立蜀国后,被封为五虎将之一,英名盖世。

 后人作诗赞赵云:

 虽非认义哥哥,也仿着关公秉烛。

 不学多情叔叔,羞杀他曹植占甄。

 7、刘理顺的小故事

 书生刘理顺,明朝人,少年时家贫,欲赴京应考,莫奈无路费,于是在一富翁家中任教,赚取路费。员外见刘理顺博学多才,教学有方,故此甚是器重,特地选一名聪明伶俐的侍女,照顾刘理顺的饮食起居,晚上齐宿一房,其意是赠送与刘理顺为妻。

 刘理顺日间教员外的儿子读书,夜间自修学习,经过三年苦读,学业大进,适逢考期,于是辞别员外,赴京考试。

 临行时,刘理顺请员外替侍女选配一位好丈夫,员外甚为不解,以为刘理顺有意欲抛弃她,于是无奈地说:“她巳陪伴你三年了,感情深厚。若是此去金榜高中,将来她可作为妾侍。”刘理顺微笑着说:“东翁!您以为我是无情无义之小人吗?虽然同宿三年,却未曾有任何儿女私情。”员外闻言其感诧异,特地请家中老妇向侍女查问,果然仍是处女。员外对刘理顺三年来见色不乱的高尚人格钦佩万分,实是古今罕见的正人君子,征得刘理顺同意,收为义子,厚赠金银衣物,助他上京赴考。

 放榜之日,刘理顺高中状元,才德兼备,成为明代著名的理学大师,受人敬重,名誉显贵。

 8、宋濂的小故事

 宋濂小时侯很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别借,每次借书,他都会和别人讲好还书日期,按时还书,从不都不会违约,人们都非常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到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9、陆羽的小故事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许多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10、魏昭的小故事

 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而郭林宗汗牛充栋,熟读各家典籍,乃是远近闻名的大儒。

 之后,魏昭到京城洛阳任官,毅然决定拜远在南阳的郭林宗为师,并派奴婢侍奉老师。

 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熬药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药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熬的药太烫,而魏昭就再熬一次,送上后郭林宗又说药太苦。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重新熬的药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这天最后看到你的真心啦!”

 于是大喜,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者。

 11、焦耳求知——好学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咯咯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12、电报迷与看报迷——坚持

 爱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大王,他的发明有一千多项,像电灯、留声机、**机等都是他发明的。

 然而童年的爱迪生因为家中贫穷,只上过几年学,他十二岁便到火车上去卖报了。不能去学校读书,他就自学。他非常热爱学习,一边卖报一边看书看报,抓紧时间学习和做实验。

 爱迪生的父亲平时对家里人要求很严格,他规定全家每天晚上十一点半前必须关灯睡觉。可是,爱迪生卖完报纸回到家常常是晚上十一点了,这样他回家后就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实验了,这可怎么班呢?这对于喜欢自己学习、摸索的爱迪生来说,简直是难以忍受。于是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能让爸爸支持自己做实验。

 一天,爱迪生用铜线在树上架起了电线,直接接到他的好朋友家里,并把当天卖剩下的报纸和一台电报机留在朋友家。晚上会到家后,他爸爸要看报纸,爱迪生说今天的报纸卖完了。起先他的爸爸并没有非常可惜。爱迪生为了引起爸爸的兴趣,就开始说起今天报纸的内容如何新鲜有趣,没有看真是非常可惜。爱迪生的爸爸听到他讲得如此绘生绘色,真的非常想看。于是他问爱迪生还能不能想办法找一份来。爱迪生说,他的朋友佳丽还有一份,他可以用电报把报纸的内容传过来。这个时候爱迪生的爸爸想看报纸的瘾上来了,于是就痛快地答应了他。

 爱迪生的爸爸看到儿子自制的土电报机还真能用,心里非常高兴。心想,这孩子也不简单!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阻止爱迪生晚上道电报实验了。后来爱迪生经过艰苦地努力,终于成了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

;

明代共举行了88次会试,其中一次殿试出了两个状元,因此共有89名状元。总体来看,明代相比清代而言,对状元还是比较看重的。一般情况下,三鼎甲都会安排在京城任职,提升的机会也多。下面以官场仕途为例,来看一看这些状元们的际遇。

状元的官场仕途无非是指他们担任过的最高职务,那么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还是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明代的官制。明代的官制和其他朝代略有不同,朱元璋为了集中皇权,开国不久便废除了丞相制,而以及各大学士组成的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协助处理军国大事。

明初的大学士权力虽大,品级却不高仅是正五品。明中期以后,随着大学士权力进一步增大,他们往往再兼尚书、侍郎或其他荣衔,官位还是提高了。实际上,这个时期内阁首辅也就相当于丞相,因而人们习惯地称他们为“相”或“宰辅”。

明代中央官职中,品级最高的是六部尚书和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他们都是正二品,这个级别通常只有8人。迁都北京,南京成了陪都后,也设有一套相应的机构,职官的名称与级别虽然跟北京一样,但实际上都是闲职。加上南京的正二品官员,也就16人。

仅次于六部尚书即左、右都御史的是各部的左、右侍郎,都察院的左、右副都御史,以及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等,他们是正三品,加上南京的也就30多人。可以看出,正三品在明代已经是很高的品级了。

自废除丞相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明代是没有正一品、从一品、从二品实官的。正一品的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从一品的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及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还有正二品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等只是荣誉头衔,无定员,无专授,也没有专门的办事衙门。

按明制,状元一入仕都授修撰,是从六品,然后主要在翰林院与詹事府辗转升迁。翰林院里的阶梯是:侍读、侍讲,正六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从五品;翰林学士,正五品,状元们爬三级到了翰林学士,便跟内阁大学士平级了。詹事府的阶梯是:左、右赞善,从六品;左、右中允,正六品;左、右谕德,从五品;左、右庶子,正五品;少詹事,正四品;詹事,正三品。从詹事府爬到头,也就和各部侍郎平级。

当然状元们还有是在国子监任职的,司业一人,正六品;祭酒一人,从四品。爬到祭酒的地位,品级也不算低。状元们长于文学,所以多半参与史籍的修纂,每当一部重要著作完成,参与者都要官升一级。状元们还多半不是给皇帝讲学,就是给太子讲学,遇上喜庆,也有升迁的机会。所以不难看出,状元们有不少的升官途径,只要不得罪皇帝及权贵,一般是很容易得到提升的。

如果以数据进行统计,就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状元的任职情况。据统计,官至大学士入内阁或非大学士入阁的,前后有胡广、马愉、彭时等17人,占到状元总数的191%。

当然同是大学士,由于兼职情形不同,加衔不一,级别差异很大。而一些没有当大学士的状元,往往级别也很高。将荣衔与实衔结合起来算,生前官至二品以上的共有27人:正一品1人,申时行(太傅);从一品12人;正二品13人;从二品1人。官至三品14人,且都是正三品。以上进入高官阶层的共41人,占到状元总数的461%。以下正四、五品的共22人,占总数的247%,剩下的26人全是六品,占总数的292%。

翰林出身的文职官员,且是二品以上的大员,按例死后谥号一般带“文”字(不带则属于特殊情形)。最高的是“文正”,得此谥号者仅有谢迁和刘理顺两人;其次是“文端”,得此谥号者只有焦竑一人。明代状元共37人死后谥“文”。可见明代对状元的还是十分看重的。

隋朝

 

张损之

孙伏伽

侯君素

杨纂

房玄龄

温彦博

黄凤麟

 

 

唐朝

 

孙伏伽

陈伯玉

杜绾

李琚

羊袭吉

常衮

李博

杨凝

张正甫

陈 讽

班 肃

李顾行

韦谌

裴 俅

李余

李从实

狄慎思

莫宣卿

刘 蒙

赵 峻

许佑孙

归黯

羊绍素

崔詹

崔液

宋守节

姚仲豫

严 迪

贾 至

杨护

卢庚

王 溆

王储

牛锡庶

李程

徐晦

李固言

卢储

李合

陈宽

崔岘

顾标

于瓖

裴延鲁

归仁绍

郑合敬

陆扆

崔胶

卢文焕

李超

弓嗣初

常无名

李嶷

崔曙

杨誉

洪源

张式

魏弘简

卢顼

郑巨源

武翊黄

尹极

白敏中

韦筹

郑确

郑颢

卢深

颜标

薛迈

李筠

孔缄

郑贻矩

苏检

裴格

赵蒙

郑益

李昂

虞咸

王阅

李巨卿

杨栖梧

杨凭

崔元翰

尹枢

李随

王源中

张又新

郑冠

宋刓

李肱

卢肇

于珪

崔铏

孙龙光

郑昌图

孙偓

李瀚

赵观文

归佾

杨仲昌

许且

范崇凯

王正卿

刘单

杨儇

萧遘

丁泽

薛展

贾棱

封孟绅

柳公权

郑澥

李群

杜陟

裴思谦

郑言

张温琪

李亿

韩衮

孔纁

郑蔼

杨赞禹

崔谔

归系

吴师道

王维

徐征

赵岳

杨纮

齐映

黎逢

郑全济

苑论

陈权

韦瓘

独孤樟

柳璟

李珪

崔囗

易重

莫宣卿

孔纬

郑洪业

归仁泽

崔昭纬

崔昭矩

杨赞图

裴说

 

 

五代十国

 

崔邈

陈逖

崔光表

王彻

王归璞

黄仁颖

徐寅

郭晙

王朴

扈载

简文会

梁嵩

王克贞

伍乔

卢华

寇湘

王溥

乐史

邱旭

张确

费黄裳

王崇古

卢郢

杨遂

邓及

 

 

宋朝

 

杨砺

张去华

马适

苏德祥

李景阳

刘察

李肃

刘蒙叟

柴成务

安德裕

张拱

刘寅

安守亮

宋准

王嗣宗

吕蒙正

胡旦

苏易简

王世则

梁颢

程宿

陈尧叟

孙何

孙仅

孙暨

陈尧咨

王曾

李迪

姚晔

梁固

张师德

徐奭

张观

蔡齐

王整

宋庠

徐铎

王尧臣

王拱辰

张唐卿

吕溱

杨寊

贾黯

冯京

郑獬

章衡

刘辉

王俊民

许将

彭汝砺

许安世

叶祖洽

佘中

徐铎

时彦

黄裳

焦蹈

李常宁

马涓

毕渐

何昌言

李釜

霍端友

蔡薿

贾安宅

莫俦

王昂

何焕

沈晦

李易

张九成

汪应辰

黄公度

陈诚之

刘章

王佐

赵逵

张孝祥

王十朋

梁克家

木待问

萧国梁

郑侨

黄定

詹骙

姚颖

黄由

卫泾

王容

余复

陈亮

邹从龙

曾从龙

傅行简

毛自知

郑性之

赵建夫

袁甫

吴潜

刘渭

蒋重珍

王会龙

黄朴

徐元杰

吴叔告

周坦

徐俨夫

留梦炎

张渊微

方逢辰

姚勉

文天祥

周震炎

方山京

阮登炳

陈文龙

张镇孙

王龙泽

 

 

辽朝

 

高举

高正

郑云从

石用中

王熙载

吕德懋

王用极

张俭

陈鼎

杨又玄

初锡

南承保

邢祥

李可封

杨佶

史克忠

刘二宜

高承颜

史简

鲜于茂昭

张用行

孙杰

张克恭

张仲举

张渐

李炯

张昱

张宥

张仁纪

刘贞

刘师贞

冯立

邢彭年

王寔

王棠

张孝杰

梁援

王鼎

张臻

赵廷睦

刘霄

刘瓘

李君裕

张毂

文充

冠尊文

陈衡甫

康秉俭

马恭回

李石

刘祯

韩昉

王翚

李宝信

李球

边贯道

 

 

西夏

 

李遵顼

 

金朝

 

刘伪

许必

胡砺

赵洞

石琚

吕忠翰

杨建中

王彦潜

常大荣

郑子聃

任忠杰

孟宗献

徒单镒

张行简

王泽

孙用康

杨云翼

张檝

纳兰胡鲁剌

李俊民

李演

张本

李献能

斡勒业德

富珠哩察罕

王鄂

卢亚

李塘

赵承元

郑时昌

武明甫

赵安时

赵安荣

刘海

李安

张继祖

刘文龙

元堪

刘仲渊

 

 

元朝

 

护都答儿

忽都达儿

普颜不花

霍希贤

泰不华

林济孙

宋本

捌剌

张益

阿察赤

李黼

林亨

笃列图

王文烨

同同

李齐

拜住

陈祖仁

张起岩

张士坚

阿鲁辉

帖木儿

王宗哲

朶烈图

文允中

薛朝晤

牛继志

侻征

王宗嗣

买住

魏元礼

何克明

宝宝

杨輗

张栋

赫德溥化

 

明朝

 

吴伯宗

丁显

任亨泰

黄观

张信

陈安阝

韩克忠

胡广

曾棨

林环

萧时中

马铎

陈循

李骐

曾鹤龄

邢宽

马愉

林震

曹鼐

周旋

施盘

刘俨

商辂

彭时

柯潜

孙贤

黎淳

王一夔

彭教

罗伦

张升

吴宽

谢迁

曾彦

王华

李旻

费宏

钱福

毛澄

朱希周

伦文叙

康海

顾鼎臣

吕柟

杨慎

唐皋

舒芬

杨维聪

姚涞

龚用卿

罗洪先

林大钦

韩应龙

茅瓒

沈坤

秦鸣雷

李春芳

唐汝楫

陈谨

诸大绶

丁士美

申时行

范应期

罗万化

张元忭

孙继皋

沈懋学

张懋修

朱国祚

唐文献

焦竑

翁正春

朱之蕃

赵秉忠

张以诚

杨守勤

黄士俊

韩敬

周延儒

钱士升

庄际昌

文震孟

余煌

刘若宰

陈于泰

刘理顺

刘同升

魏藻德

杨廷鉴

 

 

清朝

 

傅以渐

吕宫

刘子壮

邹忠倚

麻勒吉

史大成

图尔宸

孙承恩

徐元文

马世俊

严我斯

缪彤

蔡启僔

韩菼

彭定求

归允肃

蔡升元

陆肯堂

沈廷文

戴有祺

胡任舆

李蟠

汪绎

王式丹

王云锦

赵熊诏

王世琛

王敬铭

徐陶璋

汪应铨

邓锺岳

于振

陈德华

彭启丰

周澍

陈倓

金德瑛

于敏中

庄有恭

金甡

钱维城

梁国治

吴鸿

秦大士

庄培因

蔡以台

毕沅

王杰

秦大成

张书勋

陈初哲

黄轩

金榜

吴锡龄

戴衢亨

汪如洋

钱棨

茹棻

史致光

胡长龄

石韫玉

潘世恩

王以衔

赵文楷

姚文田

顾皋

吴廷琛

彭浚

吴信中

洪莹

蒋立镛

龙汝言

吴其浚

陈沆

陈继昌

戴兰芬

林召棠

朱昌颐

李振钧

吴钟骏

汪鸣相

刘绎

林鸿年

钮福保

李承霖

龙启瑞

孙毓溎

萧锦忠

张之万

陆增祥

章鋆

孙如仅

翁同龢

孙家鼐

钟骏声

徐郙

翁曾源

崇绮

洪钧

梁耀枢

陆润庠

曹鸿勋

王仁堪

黄思永

陈冕

赵以炯

张建勋

吴鲁

刘福姚

张謇

骆成骧

夏同龢

王寿彭

刘春霖

 

 

大西国

 

龚济民

张大受

 

 

太平天国

 

武立勋

傅善祥(女)

杨朝福

吴容宽

刘闼忠

朱世杰

乔彦才

叶春元

刘盛培

范朴园

沈抡元

吴镇坤

汪顺祥

陆培英

徐首长

 

古代名人亲情故事一:拒示过高中状元郎

书生谢迁,明朝浙江余姚县人,在昆陵街上开设书馆,日间教学,赚取路费,夜里攻读,准备明年赴京应考,才貌双全,远近闻名。

有一天晚上,隔邻的一妙龄少女,乘双亲赴省城探亲,私自来到思慕已久的谢迁书房里,百般挑逗,亲近谢迁。谢迁初时以礼相待,后来见其如此不知廉耻,严正诃斥她说:『你乃闺女,应自爱自律,竟敢如此不知羞耻,倘若我也不顾礼义,与你乱,岂不是毁了你的贞操,使你终生蒙污,而且败坏你家名誉,如此缺德之事,天理难容,千万不可为也……』少女被谢迁义正辞严的训斥后,如梦中醒来,羞愧万分,感激谢迁见色不乱,及时制止她免犯下遗恨终生的错事,眼泪不由自主地如泉涌出,拜谢他的训诲,惶恐地回家去。

谢迁光明磊落的高尚人格,以及夜夜勤学不懈,第二年应考,高中状元,后来官升至宰相,是明朝着名的贤相,声誉卓着,其子也官至侍郎。这是他拒处女,所得之善报。

古代名人亲情故事二:心胸坦荡 玉洁冰清

书生刘理顺,明朝人,少年时家贫,欲赴京应考,莫奈无路费,于是在一富翁家中任教,赚取路费。员外见刘理顺博学多才,教学有方,故此甚是器重,特地选一名聪明伶俐的侍女,照顾刘理顺的饮食起居,晚上齐宿一房,其意是赠送与刘理顺为妻。

刘理顺日间教员外的儿子读书,夜间自修学习,经过三年苦读,学业大进,适逢考期,于是辞别员外,赴京考试。

临行时,刘理顺请员外替侍女选配一位好丈夫,员外甚为不解,以为刘理顺有意欲抛弃她,于是无奈地说:『她巳陪伴你三年了,感情深厚。若是此去金榜高中,将来她可作为妾侍。』刘理顺微笑着说:『东翁!您以为我是无情无义之小人吗虽然同宿三年,却未曾有任何儿女私情。』员外闻言其感诧异,特地请家中老妇向侍女查问,果然仍是处女。员外对刘理顺三年来见色不乱的高尚人格钦佩万分,实是古今罕见的正人君子,征得刘理顺同意,收为义子,厚赠金银衣物,助他上京赴考。

放榜之日,刘理顺高中状元,才德兼备,成为明代着名的理学大师,受人敬重,名誉显贵。

古代名人亲情故事三:三国名将赵子龙

赵子龙,三国时代刘备部下大将军。在进取四川之时,奉命攻打桂阳城,守将赵范战败,献城投降,赵范仰慕赵子龙英勇超群,又是同宗,要求结拜为兄弟。结义当日,赵范备酒席庆贺,酒至半醉,忽然一位美如天仙的**,为赵子龙斟酒,赵子龙问她是何人赵范答道:『她是家嫂樊氏,家兄刚去世不久,又没有儿子,常劝她改嫁,但是至今未有合她心意之人。而且声言,必须如将军这般相貌堂堂,名震四海的人,才愿意下嫁。今天适逢将军,真是天缘巧合,若是将军不嫌弃,家嫂愿意终生奉侍将军』。

赵子龙听了大声严厉斥责赵范说:『你我既然已经结义为兄弟,你嫂即是我嫂,怎么可以如此**,不仁不义……』赵范被赵子龙严词义正一番话,说得羞愧无地自容,赵子龙愤愤离席而去,其凛凛正气,备受世人敬佩。

据《上海通史》记载:“明清两代,上海地区共有状元7名。”按年代和地域分:松江有明代钱福、唐文献,清代戴有祺(原籍金山卫人);青浦有明代张以诚;嘉定有清代王敬铭、秦大成和徐郙。未列入《上海通史》记载的还有几位状元。

蔡以台字委实,号兰圃,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后因母亲年迈辞官,回籍侍奉,闭门养亲。著作有《三友斋遗稿》、《姓氏窃略》等。

嘉定有“三状元”:王敬铭、秦大成和徐郙。

状元王敬铭,字丹思,号味闲,生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卒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系康熙六十寿辰,特开恩科,王敬铭得恩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王敬铭擅于丹青,工于小楷,所作山水画,清腴闲远,娟丽洒脱,深得康熙赏识。现在,嘉定区博物馆内还藏有其殿撰山水中堂一幅。其诗文集名为《未岩诗稿》。

秦大成字澄叙,号簪园。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考中状元,仕至翰林院修撰。

徐郙生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卒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8年)。请同治元年(1862年)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徐郙工书画,作品为慈禧所喜爱。徐郙故居,坐落于嘉定城区南大街22-26号。据史料介绍,徐家有房屋五进,第三进是正厅,称“寿棋堂”,有楠木庭柱四根。1996年冬,所有房屋在旧城改造中拆除。原址已新建了一幢幢新式楼房,门前的南大街已拓宽改造,道路两旁绿树成行,状元府亦无踪迹可寻。

戴有祺,字丙章,号珑严,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参与殿试,科考官定他为第二名,康熙认为戴有祺有一手好书法,定为一甲一名,中了状元,在翰林院供职。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壬午科乡试为内直诸词林官。是年大考詹翰被列为三等,降职为修补知县。戴有祺不愿赴任,弃官回到松江。据记载,他家本住松江城内钱泾桥畔,辞官返乡后,筑室蒋泾桥,辟小园,取名“慵斋”,后因生活贫困,房屋出售他人。这是一个穷极潦倒的状元。

明朝的状元

洪武四年(1371年):吴伯宗(?-1384年,江西金溪县人)

洪武五年(1372年):朱善(1340年-1413年,江西丰城县人)

洪武十八年(1385年):丁显(1367年-?,福建建阳县人)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任亨泰(?-?,湖广襄阳人)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皇观(1363年-1402年,南直隶池州府贵池县人)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张信(?-1397年,浙江定海人)

洪武三十年(1397年):陈进士(?-?,福建福州府闽县人)

洪武三十年(1397年)夏榜:韩克忠(?-?,山东武城人)

建文二年(1400年):胡广(1369年-1418年,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

永乐二年(1404年):曾棨(1372年-1432年,江西永丰人)

永乐四年(1406年):林环(?-?,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

永乐九年(1411年):萧时中(?-?,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人)

永乐十年(1412年):马铎(1366年-1423年,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

永乐十三年(1415年):陈循(1385年-1462年,江西泰和人)

永乐十六年(1418年):李骐(1378年-1425年,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

永乐十九年(1421年):增鹤龄(1383年-1441年,江西泰和人)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邢宽(?-1454年,南直隶无为州人)

宣德二年(1427年):马愉(1395年-1447年,山东临朐人)

宣德五年(1430年):林震(?-?,福建长泰人)

宣德八年(1433年):曹鼐(1402年-1449年,北直隶宁晋县人)

正统元年(1436年):周旋(1395年-1454年,浙江温州府永嘉县人)

正统四年(1439年):施盘(1417年-1440年,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

正统七年(1442年):刘俨(1394年-1457年,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

正统十年(1445年):商辂(1414年-1486年,浙江淳安人)

正统十三年(1448年):彭时(1416年-1475年,江西安福人)

景泰二年(1451年):柯潜(1423-1473年,福建莆田人)

景泰五年(1454年):孙贤(河南杞县人,1423-1477)

天顺元年(1457年):黎淳(湖广华容人,1423-1492)

天顺四年(1460年):王一夔(江西新建人,1425-1487)

天顺八年(1464年):彭教(江西吉水人,1438-1480)

成化二年(1466年):罗伦(江西永丰人,1431-1478)

成化五年(1469年):张升(江西南城人,1422-1517)

成化八年(1472年):吴宽(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1435-1504)

成化十一年(1475年):谢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1449-1531)

成化十四年(1478年):曾彦(江西泰和人,1425-?)

成化十七年(1481年):王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1446-1522)

成化二十年(1484年):李旻(浙江钱塘人,1445-1509)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费宏(江西铅山人,1468-1535)

弘治三年(1490年):钱福(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人,1461-1504)

弘治六年(1493年):毛澄(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1460-1523)

弘治九年(1496年):朱希周(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1473-1557)

弘治十二年(1499年):伦文叙(广东南海人,1467-1513)

弘治十五年(1502年):康海(陕西武功人,1475-1540)

弘治十八年(1505年):顾鼎臣(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1473-1540)

正德三年(1508年):吕柟(陕西高陵人,1479-1542)

正德六年(1511年):杨慎(祖籍江西庐凌,徙居四川新都,1488-1559)

正德九年(1514年):唐皋(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舒芬(江西进贤人,1484-1527)

正德十六年(1521年):杨维聪(顺天固安人,1500-?)

嘉靖二年(1523年):姚涞(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1537)

嘉靖五年(1526年):龚用卿(福建怀安人,一作福清人,1500-1563)

嘉靖八年(1529年):罗洪先(江西吉水人,1504-1564)

嘉靖十一年(1532年):林大钦(1512年-1545年,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人)

嘉靖十四年(1535年):韩应龙(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1498-1536)

嘉靖十七年(1538年):茅瓒(浙江杭州府钱塘人,1499—?)

嘉靖二十年(1541年):沈坤(南直隶太和人,祖籍昆山,1507-1560)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秦鸣雷(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人,1518-1593)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李春芳(南直隶扬州府兴化县人,1510-1584)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唐汝楫(浙江金华府兰溪县人,1513—?)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陈谨(福建福州府闽县人,1525-1566)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诸大绶(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1523-1573)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丁士美(南直隶淮安府清河县人,1521-1577)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申时行(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1535-1614)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范应期(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1527-1594)

隆庆二年(1568年):罗万化(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1536-1594)

隆庆五年(1571年):张元忭(祖籍四川绵竹,徙居浙江绍兴府山阴县,1538-1588)

万历二年(1574年):孙继皋(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1550-1610)

万历五年(1577年):沈懋学(南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1539-1582)

万历八年(1580年):张懋修(湖广江陵人,1555-1634)

万历十一年(1583年):朱国祚(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1559-1624)

万历十四年(1586年):唐文献(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1549-1605)

万历十七年(1589年):焦竑(江宁人,1541-1620)

万历二十年(1592年):翁正春(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人,1553-1626)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朱之蕃(南京人,世居山东荏平,后附南直锦衣卫籍。1561-1626)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赵秉忠(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1574-1626)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张以诚(南直隶松江府青浦县人,1568-1615)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杨守勤(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1566-?)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黄士俊(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人,1577-1661)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韩敬(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1580-?)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周延儒(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1593-1644)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钱士升(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1575-1652)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庄际昌(福建永春人,1584-1629)

天启二年(1622年):文震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1574-1636)

天启五年(1625年):余煌(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1651)

崇祯元年(1628年):刘若宰(南直隶安庆府怀宁人,一作潜山人,?-?)

崇祯四年(1631年):陈于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

崇祯七年(1634年):刘理顺(河南杞县人,1582-1644)

崇祯十年(1637年):刘同升(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1587-1646)

崇祯十三年(1640年):魏藻德(顺天通州人,1605-1644)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杨廷鉴(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

中国明清两朝文状元

1371年 洪武四年 吴伯宗 ─1384年 江西抚州府金溪县人 原取郭翀,但因其貌丑而改为吴伯宗1385年 洪武十八年 丁显 1367年─ 福建建宁府建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