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什么相关知识内容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历史是什么相关知识内容,第1张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历史是什么相关知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历史是什么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其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来历;3过去的事实。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 文化 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二广义狭义

历史学: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人类史、鸟类历史等等。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

一般来说,通常所说的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史。历史,就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情。文学与历史是分不开的,文学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历史建构和传承,这不仅适用于历史题材创作,而且也适用于一切文学作品和文学研究。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文学不能“虚无”历史。 [2]

历史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历史是人书写的,既然是人书写的,就会夹杂着人的情感,人的喜怒知哀乐,所以说,所看到的历史文字,是夹杂着人的情感的历史。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 总结 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三引证解释

1过去事实的记载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吴书》:“﹝ 吴王 ﹞志存经略,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经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便是野鸡道台的历史了。”

清 黄人《序》:“其文乃雄奇变化,随其一生之历史而自为风气。”

老舍《骆驼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会留着个知道她的历史的仆人。”

3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金一《文学观》:“从古帝王之业,真能赤手开创而无所凭藉者,历史上,多不过三四人。”

菡子《源远流长》:“历史在发展着,丰富着。”

4指历史学科

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

四探源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广义上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历史是研究人类变化,社会兴替的重要的人文学科。

我国的第一部官修编年体通史,是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纲举则目张,时索则事叙。纪年术语采用一套古老的“阏逄摄提格之岁”时间术语,“阏逄”相当于“甲”,“摄提格”相当于“寅”。至于为何要用一套多音节语言的干支体系,司马光没有交代。在《史记》的《历书》里面也用到了这套多音节干支术语,司马迁也没有交代其来源。经史学家考证,司马迁和司马光所使用的这套多音节干支术语是我国最早的官方时间术语,属于“皇纲”性质,故而被采用为历史的纪年词语,以表示历史的正统。

“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近代日本学者为翻译英文“history”,便以历史二字附会之,使其成为对应词。 在西方,多数语言的“历史”一词源出自希腊语“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出自“历史之父”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一书。

五体系

历史学:对历史的研究和记录

考古学:通过实物分析鉴定和研究历史

历史哲学:对历史学 方法 、目的、规律的研究和探讨

年代学:确定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学科

文献学:对资料文献的管理和检索等的研究

古文字学:研究古代的文字、手稿的学科

新闻学: 报告 事件发生,社会现象,政治时局等的学科

社会学:研究现代(当代)人类社会与社会生活的学科

考古学:发掘和调查古代遗物和文献

心理史学:研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心理激励作用

家谱学:研究家庭及其历史渊源

未来学:对未来的预测和研究

古代天文学:对太空的观察,计算星象

历史地理学:研究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对于考古学等提供借鉴

六分类

(1)按地域分:世界历史 、 亚洲史 、 欧洲史 、 非洲史 、 大洋洲历史 、 美洲历史、中国历史等

(2)按时代分:史前史 、 古代史、 近代史 、 现代史等

(3)按学科分:哲学史 、 宗教史 、 思想史 、 史学史艺术史 、 **史 、美术史 、 建筑史 、 广告 史、文化史 、 文学史 、 教育 史 、 博物馆史、经济史、农业史、自然科学史 、 数学史 、医学史、交通史等

(4)按种类分:人类历史、动物历史、植物历史、地球历史等

(5)按研究对象分:个人历史(即传记)、画家历史、国王历史等

(6)按历史的可靠性分:正史、野史、 传说 、 故事 等

历史是什么相关知识内容相关 文章 :

★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复习提纲

★ 九年级历史资料分析及知识汇总

★ 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

★ 中国历史常识大全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大全

★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大全

★ 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知识汇总

★ 常考历史知识点整理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 高考关于历史的知识点概括

1 形容“孤独”的文言文段子有哪些

苏城烟水繁华惑,青山云亭流霞落。——汉刘向《说苑》

丹青展卷砚点墨,不叹浮生因几何。青衫仗剑天涯过,笑论英豪杯盏错。——汉刘向《说苑》

一曲霓裳羽衣歌,何嗟此生多寂寞。——汉刘向《说苑》

十方惜,常言笑,醉卧红尘,西北望长安,明月千里寄相思。——汉刘向《说苑》

醉此间,思无名,长风万里,醉我一千年,再逢明月照九州。——《少年行》

跨我青聪马,忆我少年游。兴起白骨渡流沙,酒酣闹市斩人头。——《少年行》

也曾无计落魄施妙手,也曾千金买醉入青楼,也曾打马垂杨踏长路,也曾簪花画眉佳人首。别时方恨相知短,持手才觉青衫寒。——《少年行》

风云聚散终需尽,故人江海借长帆,放不下西风阳关一杯酒。唉,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纵使簪花同醉酒,终不似,少年游。——《少年行》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归有光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孤独gū dú

释义:1、孤立无援,孤单无助。出自邹韬奋《萍踪寄语》:“最伟大的莫过于大众的力量,只须朝这方向努力,不会感到孤独。”2、只身独处;孤单寂寞。出自老舍《骆驼祥子》:“虽然虎妞能替他招待,可是他忽然感到自家的孤独,没有个老伴儿,只有个女儿,而且长得像个男子。”

近义词:寂寥jì liáo:冷落萧条。出自鲁迅《致曹靖华》:“这里对于左翼文艺,是压迫无所不至,然而别的文艺,却全然空洞无物,所以出版界非常寂寥。”

热闹rè nao:喧闹繁盛。出自巴金《憩园》:“以前僻静的街巷,现在也显得很热闹。”

2 古代诗辞赋或文言文中形容孤独的经典句子

逍遥自在:

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

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

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翩翩坐上客,意妙语亦佳。

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

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

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

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

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出自李清照的诗《晓梦》。这是一首记梦诗。诗中写了神仙境界中仙人们逍遥自在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寻求精神解脱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全诗写得洒脱飘逸,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有仙骨神韵,在清照诗作中,可谓独具一格。

-------------------------------------------------------

孤独: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赏析

此词为寒秋羁旅伤怀之作。上片写寒秋黄昏景象。“秋阴”二句推出一个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这实在像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情,难得有片刻的晴朗。从“秋阴”至“凄冷”,综合了词人从视觉到感觉的压抑,渲染了一种陷身阴霾,不见晴日的、凄怆的悲凉情绪。“伫听”二句点明词人伫立庭院仰望云空。然而,“云深”,阴霾深厚,不见鸿雁踪影,音书无望,更见词人的失落与孤独。下片写深夜孤灯独映。“人去”二字突兀而出,正写出旅伴们聚散无常,也就愈能衬托出远离亲人的凄苦。更苦者,是“酒已都醒”,暗示出词人一直借酒消愁驱闷,以求在醉眠中熬过寒夜;然而,酒意一醒,秋情亦醒,羁旅悲愁,情侣相思,一股脑儿涌上心头,词人竦然惊呼:“如何消夜永”,如何熬过这漫长的凄冷阴暗的寒夜呵!词人将羁旅悲愁、凄苦推至无可解脱的境地结束全词,极致地显示词人羁宦如弃谪的无助与郁闷。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

看破红尘 :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挣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做尘

只留香如故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 孤傲高冷的诗句

古人多恃才傲物者,多随意洒脱者。

这些人不以贬斥而沉沦,不以物喜而己悲。以下这20句狷狂高冷之言,哪一句触动了你的心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他日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王维《老将行》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 。

——唐寅《桃花庵歌》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旁观笑我太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刘克庄《一剪梅》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变身穿就黄金甲。

——朱元璋《菊花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旺,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侠客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李清照《题八咏楼》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对联)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辛弃疾《贺新郎》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以上供参考。

4 形容“孤独”的文言文段子有哪些

苏城烟水繁华惑,青山云亭流霞落。

——汉刘向《说苑》丹青展卷砚点墨,不叹浮生因几何。青衫仗剑天涯过,笑论英豪杯盏错。

——汉刘向《说苑》一曲霓裳羽衣歌,何嗟此生多寂寞。——汉刘向《说苑》十方惜,常言笑,醉卧红尘,西北望长安,明月千里寄相思。

——汉刘向《说苑》醉此间,思无名,长风万里,醉我一千年,再逢明月照九州。 ——《少年行》跨我青聪马,忆我少年游。

兴起白骨渡流沙,酒酣闹市斩人头。——《少年行》也曾无计落魄施妙手,也曾千金买醉入青楼,也曾打马垂杨踏长路,也曾簪花画眉佳人首。

别时方恨相知短,持手才觉青衫寒。——《少年行》风云聚散终需尽,故人江海借长帆,放不下西风阳关一杯酒。

唉,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纵使簪花同醉酒,终不似,少年游。

——《少年行》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归有光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孤独gūdú释义:1、孤立无援,孤单无助。 出自邹韬奋《萍踪寄语》:“最伟大的莫过于大众的力量,只须朝这方向努力,不会感到孤独。”

2、只身独处;孤单寂寞。出自老舍《骆驼祥子》:“虽然虎妞能替他招待,可是他忽然感到自家的孤独,没有个老伴儿,只有个女儿,而且长得像个男子。”

近义词:寂寥jìliáo:冷落萧条。 出自鲁迅《致曹靖华》:“这里对于左翼文艺,是压迫无所不至,然而别的文艺,却全然空洞无物,所以出版界非常寂寥。”

热闹rènao:喧闹繁盛。出自巴金《憩园》:“以前僻静的街巷,现在也显得很热闹。”

5 形容孤僻的诗句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bai孤云独自闲。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寒菊 郑思肖 南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du风中。问菊 曹雪芹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zhi扣东篱。

dao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雁版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赠李白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权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莘老七绝 苏轼 嗟余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词目:历史

  拼音:lì shǐ

  英文:history

  基本解释

  1 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 沿革,来历

  3 过去的事实

  详细解释

  1 过去事实的记载。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纳 鲁肃 於凡品,是其聪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吴书》:“[ 吴王 ]志存经略,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 指已过去的事实。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要使它……变成历史的东西。”

  3 经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便是野鸡道台的历史了。” 清 黄人 《<钱牧斋文抄>序》:“其文乃雄奇变化,随其一生之历史而自为风气。” 老舍 《骆驼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会留着个知道她的历史的仆人。”

  4 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金一 《文学观》:“从古帝王之业,真能赤手开创而无所凭藉者,历史上,多不过三四人。” 毛泽东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中国 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菡子 《源远流长》:“历史在发展着,丰富着。”

  5 指历史学科。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

  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1]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不忘国耻,面向未来1.1)纪念这些节日,可以促使我们树立忧患意识,时刻保持警惕,居安思危。2)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基础差,底子薄,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不能有丝毫懈怠,不忘国耻,面向未来,铭记这些特殊的日子,树立忧患意识。2.1)我们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不忘国耻,面向未来,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世代相传。2)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树立忧患意识,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栋梁。通过纪念这些节日,汲取力量与启示,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二、重温革命历史,弘扬民族精神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同时发扬了艰苦奋斗精神,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1)要主动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进一步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外延,感悟民族精神的伟大。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行动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自尊自信品质、求知精神、科学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使民族精神在头脑中生根发芽。4)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精华,使中华民族精神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5)树立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己言行,以实际行动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三、畅想小康,解读小康。1.生态环境良好;社会稳定;制度完善;对外开放;科技发达等(言之成理即可)2.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尽管我国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但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小康之路任重道远,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21世纪的头20年,我们又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全面的小康,使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国家领导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四、探究情境,回答问题。1.做法:帮助他登上残疾人专用道,并主动为他提供其他帮助。理由:因为残疾人属于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帮助,我们应该尽我们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付出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内心的安宁与快乐,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还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2.做法:把钱存起来,不买那双跑鞋。理由:因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要想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勤俭节约,它是做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培养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如果从小就追求奢华,不但对国家和家庭不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也必然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勤俭节约,绿色消费,文明消费。3.做法:去制止他们,并要求他们向乞丐道歉。理由: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人格尊严,都有被尊重的权利,一个弱势群体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社会。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关心、理解、帮助,并呼吁更多人来关心帮助他们。五、感受民主,提出建议1.1)做好宣传工作;2)做好选民登记工作,动员广大选民和全社会重视、参与;3)做好候选人推荐工作;4)保障外出务工等流动人口的选举权;5)增强选举的公开性和透明度;6)依法惩治贿选等破坏选举的行为等。2.没有;因为我国宪法规定,凡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面对来之不易的人投票机会,我们应该珍视自己的民主权利,投出自己庄严神圣的一票,选出能够替人民说实话办实事的当家人。这既是对来之不易的民主权利的珍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具体行动。3.健全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他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基层民主生活,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基层民主政治搞好了,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六、尊重法律,与法同行。1.依法治国方略;有法可依的要求。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与法同行,树立法制观念,掌握法律武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民主的行为作斗争,这是依法治国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的素养。

  世界:5世纪早期,希波战争(波斯帝国与希腊)希腊胜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15世纪中期,延续了1000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灭亡

  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运动,16世纪在欧洲盛行

  17世纪中后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17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美国独立

  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后建立共和国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18世纪末至19世纪,亚非拉美爆发独立战争

  1836-1848,英国爆发宪章运动

  1870,法国建立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领导)

  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后期,俄国废除农奴制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

  经济危机后出现了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德国,意大利,日本)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5年,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结束后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战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西欧国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二战后,苏美冷战

  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达到高潮

  20世纪中后期,亚非拉国家大部分独立

  1991年底,苏联解体,苏美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

  中国:(封建王朝)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社会开始

  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建立西周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时期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公元220年,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316年,西晋灭亡

  317年,东晋建立

  420年,东晋灭亡

  4世纪,东北鲜卑族建立北魏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589年,隋军南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后传位李世民(唐太宗),"贞观之治"

  960年,赵匡胤(宋太祖)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1127年,辽灭宋,赵构建立南宋

  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

  1276年,南宋灭亡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清太宗)该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1856年,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运动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变法维新序幕,结果失败。

  1905年,孙中山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

  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1年,中共一大

  1927年,南昌起义,同年,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1935年,遵义会议。

  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

  1936年,西安事变。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爆发全国性抗日战争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38年,台儿庄战役,胜利。

  1940年,百团大战,大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1946年,蒋介石发动内战。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三大战役,***皆胜。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抗美援朝

  1950年,土地改革

  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1955年,万隆会议

  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中日建交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20世纪末,改革开放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2001年,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

  

⑴ 小王子中的道理

作者通过小王子与狐狸和玫瑰以及飞行员的关系阐明了爱的真谛——责任和行动和对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的抨击。

《小王子》在表现人类精神家园的可贵的同时,还凸显了交往的真谛,即对爱与责任的感悟。作者通过小王子“对爱与责任不断的领悟升华,表达了对人生本真的坚守、对温情的向往乃至对完美人生价值孜孜不倦追求的终极理想”。它体现了人与人交往的本质,需要我们用灵性去理解、感悟、诠释。

对成人世界价值观的抨击是《小王子》的又一主题。作者在儿童和成人世界的“二元对立”中,抨击了虚伪、麻木的成人世界。在对儿童“本真”世界的守望中反观成人精神世界的功利性。并以小王子孩童式的眼光,透视出大人们的空虚、盲目和愚妄。

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成人的孤独和寂寞,批判了他们错误的价值观。故事全篇充斥着对“成人逻辑”的否定,使人们切身感受到精神家园逐渐失落的无奈。

(1)感悟人生哲理故事书扩展阅读: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

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

《小王子》这部童话虽然只是作者在3个月一气呵成的作品,但却有着深刻的创作背景,是作者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生活和情感的积累,是厚积薄发的产物。它不仅是一部给孩子看的童话,更是哲理与思考的“结晶”,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

小王子是整个故事的中心,是一个神秘可爱的孩子。他住在被称作B-612 小星球,并且是那个小星球唯一的居民。小王子和玫瑰花出现误会后, 离开了自己的星球和所爱的玫瑰花开始了宇宙旅行,最后来到了地球。

在撒哈拉沙漠,小王子遇到小说的叙述者---飞行员,并和他成了好朋友。小王子无忧无虑,从来没有受到成人世界的污染。所以小王子的心灵是那么纯洁那么高尚,与此同时,小王子也是孤独的。小王子攀上一座高山,渴望一眼就能看到整个星球和所有的人。

但当他说出:“做我的朋友吧,我是一个人”时,只有冰冷的回声作答,小王子在成人世界里是没有伙伴的。因为,小王子是童年的象征,在他的身上,呈现出的是人们生命初始最天真善良的童年影子,而在成人世界里,童心的缺失使成人们无法和小王子交流沟通。

小王子是圣-埃克苏佩里向成人世界派遣的天使,帮助成人们重新思考人生,重新感受人生。小王子以无忧无虑的孩童形象出现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纯真童心的渴望。

在成人世界里,成人们的内心充满了对金钱和权力的欲望,讲求实际和功利,而小王子正是来解救这些迷失在贪婪和欲望的世俗世界的成人灵魂。作者希望人们从小王子身上看到生活纯真质朴的一面, 希望人们从欲望和贪婪中抽离,发现自己的童真和爱。

在整篇童话中,叙述者几乎都采用了这种经验视角和叙述视角交替的视角模式。叙述者总是先采用叙述自我的视角揭示出他知道的一切,但又不告知读者,而是接着换用经验视角加以展示。

由于整篇童话基本都是回顾性质的,因而叙述者追忆往事的视角成为了常规视角,读者期待看到叙述者所观察到的一切。而叙述者又有意采取经验视角,对信息进行控制,从而造成紧张的悬念感,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作品的戏剧性。

⑵ 读《感悟人生丛书 ——润泽心灵的爱心故事》有感作文

读了这本《感悟人生丛书-润泽心灵爱心故事》之后,感想颇多,这本书收集了86篇短文,这些来自不同时段的古今中外故事,娓娓道来,深刻而朴素,却都有积极的含义,所有对心灵的启迪,对人性的剖析,对大爱的理解,对生命的尊重,无一不以小见大,让人读了之后有涤荡之感,仿佛被洗礼了一番,思想得到了升华。真的是润泽心灵的好书。记得在《感谢一只流浪猫》中,人们因一位老妇人对一只流浪猫的善举,从麻木的惊醒,好象又重生了一般,回到了性本善的轨道上来;在《50次拯救》中,一位戏弄警察的英国女人,无论她怎样离谱地自杀,每次都能得到警察的成功救助,体现了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根本意识;而《树下的秘密》则让少年的我们应该感谢老一辈的贡献,没有他们,怎么会有今天美好的生活?《邮包里的母亲心》和《海啸中的两位母亲》它将天下母亲的朴素、无私和伟大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在困难甚至是灾难面前,母亲永远是儿女的最坚强的后援,是激励着儿女们奋进的原动力;《大地震中的几个片段》则更多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可以贫穷,但精神一定要富有,危难中农民工的无私奉献精神、人民教师以生为本,爱护孩子的事迹、素昧平生默默奉献的人们,是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才使我们战胜了罕见的大地震;在《一块625欧元的树皮》中,德国人的作风被表现了出来,从中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发达的欧洲,却有着科技和环境并行的情况,这和人们平常就很关爱人类也包括与人类相关的环境相关。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没有多少难字,老少咸宜,什么年令段的人读了都会有收获,它小到有助于树立的正确价值观,大到对治国安邦也有借鉴作用;特别是在时下国人空前拜金,异常浮躁的时候,读了它还有清心寡欲、正本清源的功效,所以它也是一部心灵宝汤!朋友,有时间就读读吧,也欢迎您批评指正。

⑶ 骆驼祥子的启示

骆驼祥子的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失去奋斗目标,就和行尸走肉没什么分别了。所以要珍惜美好的生活,即使再苦再累,总有甜蜜的未来。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最初于1936年发表在杂志《宇宙风》。描写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内容简介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 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⑷ 介绍一些关于感悟人生的书籍。通过小故事,悟出大智慧,要有哲理。详情见问题补充。

1《萤窗小语言》《我不是教你诈》等等,刘墉的,挺好的,这个作家的基本上都是感悟人生的哈

2 如果你是男生的话,《孙在兵法》真的读懂了,并灵活运用,受益无穷,很多外国的大公司管理者都读的哈;《沧浪之水》很现实,有机会看看早点了解社会吧

3如果你是女生的话《好好爱自己》《当你途径我的盛放》扎西拉姆。多多的,是讲的她作为一个行者多人生的感悟,《见或不见》她写的哦,不过这首诗的原意不是表达爱情,你看了就知道了

这些都是我自己看过的,虽然没有细细研究,但也都看过大概,自己感觉不错,你自己随喜好选了。。。

喜欢看书是好事啊,呵呵。。。

看书吧我觉得最好看原著,而不是人家“编著”的,感觉是东抄一句西抄一句,很读书读起来索然无味

⑸ 名人故事和感悟。200字以上,复制不要。8点之前,谢谢啊,急用,大哥大姐们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⑹ 西游记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启示:通往成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不平的,需要团结一致来克服困难,迎难而上,逢山开路 遇水填桥!

《西游记》中的“九九八十一难”大致分为四大类:一类是表现自然力和象征自然力的难,一类是象征社会种种邪恶势力的难,一类是直接来自最高统治者的难,一类是取经人主观错误造成的难。既要扫除自然灾害,又要战胜社会邪恶。

既要抵抗外来的磨难,又要克服自身的弱点。小说构成的这种自然与社会、外在与内在的多重象征体系,共同指向人生进取与文明探求这一潜在的哲理寓意。

(6)感悟人生哲理故事书扩展阅读

后世影响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所以说《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开创者。

自《西游记》之后,明代出现了写作神魔小说的 。有朱星祚的《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邓志谟的《铁树记》、《飞剑记》、《咒枣记》、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等。《西游记》对戏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清代宫廷大剧《升平宝筏》是西游戏,十本,240出。

《西游记》不但有续作、仿作,对后世的小说、戏曲、宝卷、民俗都产生影响,清朝子弟书里都有《西游记》的鼓词,可见影响之大。

⑺ 感悟人生撒哈拉的故事读书征文2000字

本名陈懋平,“懋”是家谱上属于她那一代的排行,“平”是因为在 她出生那年烽火连天,做为父亲的我期望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战争,而给了这个孩子“和平” 的大使命。后来这个孩子开始学写字,她无论如何都学不会如何写那个“懋”字。每次写名字时,都自作主张把中间那个字跳掉,偏叫自己陈平。不但如此,还把“陈”的左耳搬到隔壁去成为右耳,这么弄下来,父亲只好投降,她给自己取了名字,当时才三岁。后来把她弟弟们的“懋”字也都拿掉了。

《闹学记》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个易经的卦。但又是什么玄机,就不得而知了。但三毛本人又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喜欢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后拜为干爹);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三毛简历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韩湘宁、邵幼轩三位画家习画。三毛在她的散文《我的三位老师》中记录了这三位绘画老师。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才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

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诚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却夙愿。

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享年48岁。

三毛作品欣赏: 《逃学为读书》《孤独的长跑者》《哭泣的骆驼》《背影》《稻草人手记》《送你一匹马》

台湾女作家三毛已去世多年,可是她的确切因至今仍是一个谜。近日,一本名为《三毛于谋杀》的图书纷纷出现在上海各家书店中。但其中对三毛的很多事都进行质疑,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用三毛助自己出名的动机。

三毛一生“流浪”过54个国家。1991年1月2日,她因子宫内膜肥厚,住进台湾荣民总医院,3日开刀完成手术。4日清晨,医院清洁女工进入7楼妇产科单人特等病房,打扫浴室的时候,看见坐厕旁点滴架的吊钩上,悬挂着三毛被尼龙 吊颈的身体。她身着白底红花睡衣,现场没有任何遗书。

法医推断三毛亡的时间是凌晨2时。第二天,台湾所有的报纸都报道了三毛的讯,香港80余家报纸也对此作了详细报道。然而事隔不到半年,就有各界人士对三毛的因提出疑问,认为警方的现场勘察太匆忙、“因病厌世、自缢身亡”的结论太武断,会不会有真正的凶犯逃脱法网。

三毛崇敬爱情。1973年,三毛与西班牙美男子荷西在撒哈拉结婚,1979年荷西在北非潜水时丧生,三毛哭得去活来,从此生活在对荷西的思念中。

三毛热爱祖国。她很早就提出“两岸不能再分离了”。1985年,她在一个几千人参加的演讲会上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她是在台湾第一个把《义勇军进行曲》公开唱出来的人。唱后台下一片肃静,许多人替她担心。

三毛对大陆文化名人张乐平、姚雪垠、贾平凹、王洛宾等有着非同一般的友谊。1989年,三毛到上海与画家张乐平相见,认画家为“爸爸”。她用上海话告诉画家:“我3岁多就离开了上海,那时我刚懂事,

⑻ 急!!!童年读书笔记,要求:1、100字故事概括(某一章的,不是整本书的概括啊~)2、感悟(400字)

鲁宾逊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当他独自一人漂泊到一个荒岛,用破船上的物件做工具,自己建房,自己种粮,自己打猎,顽强地生活了几十年。如果换了我,也许早就找块石头自杀了事了。

故事的开始,是他为了到外面去闯一闯,开始了第一次出海,但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被拐卖、做奴隶、逃跑、海难,最后,他被抛弃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在这里,鲁宾逊一无所有,生存环境极为恶劣,更可怕的是没有被救的希望。但是,鲁宾逊不屈不挠,经过几十年的挣扎,顽强地活了下来,终于被救了。

我又联想起我国明代史学家谈迁,三十年努力撰写的书稿《国榷》,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可谈迁还是不灰心,重新写就新的书稿。

如今,鲁宾逊已成为千万读者心目中的hero,我想,他们的成功,在于他们所拥有的坚定的信念。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生命为什么不就是一只小船呢?如果怕失败,怕风浪,怕波涛,怕打击,那就永远呆在港湾里吧,做他人的点缀。但是,你是否能够找到自己生存的价值?活着,就是一种冒险,生活,将很难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港湾。

⑼ 一个人死后变成幽灵感悟人生的故事的一本书叫什么

可爱的骨头

⑽ 摘抄可以作为书出版吗我收集了网易云音乐中的热评,有故事经历也有人生感悟,像这一类的能出版吗

**毕竟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有一些手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增加一下波动可能让观众更有感触啊。

1 数学课外趣味小知识

2 六年级推荐课外小知识

数学课外趣味小知识 1数学趣味小知识 简短的 20到50字左右

趣味数学小知识

数论部分:

1、没有最大的质数。欧几里得给出了优美而简单的证明。

2、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陈景润的成果为: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一个质数和不多于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

3、费马大定理:x的n次方+y的n次方=z的n次方,n>2时没有整数解。欧拉证明了3和4,1995年被英国数学家 安德鲁怀尔斯 证明。

拓扑学部分:

1、多面体点面棱的关系:定点数+面数=棱数+2,笛卡尔提出,欧拉证明,也称欧拉定理。

2、欧拉定理推论:可能只有5种正多面体,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六面体,正二十面体,正十二面体。

3、把空间翻过来,左手系的物体就能变成右手系的,通过克莱因瓶模拟,一节很好的头脑体操,

摘自:/bbs2/ThreadDetailxid=31900

2数学典故、图形、趣味计算、小知识1至5年级已学知识和课外知识

◆圆周率的故事1祖冲之、七位、世界第一,保持了一千年;“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21427年, 数学家阿尔·卡西、16位;1596年,荷兰数学家卢道夫、35位;1990年,计算机48亿位;2002年12月6日,东京大学,12411亿位。

◆“0” 罗马数字没有0;五世纪时,“0”从东方传到罗马,当时教皇非常保守,认为罗马数字可以用来记任何数目,已足够用,就禁止用“0”,一位罗马学者的手册介绍了0和0的一些用法,教皇发现后,对它施以酷刑。 ◆以“规”、“矩”度天下之方圆山东省嘉祥县一座古建筑石室造像中,有两位古代神化中我们远古祖先的形象,一位是伏羲,一位是女娲。

伏羲手中物体就是规,与圆规相似;女娲手中物体叫矩,呈直角拐尺形。古代中国的抽屉原理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不少成功地运用抽屉原理来分析问题的例子。

例如宋代费衮的《梁溪漫志》中,就曾运用抽屉原理来批驳“算命”一类迷信活动的谬论。费衮指出:把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八字)作算命的根据,把“八字”作为“抽屉”,不同的抽屉只有1236060=259200个。

以天下之人为“物品”,进入同一抽屉的人必然千千万万,因而结论是同时出生的人为数众多。但是既然“八字”相同,“又何贵贱贫富之不同也?” 清代钱大昕的《潜研堂文集》、阮葵生的《茶余客话》、陈其元的《庸闲斋笔记》中都有类似的文字。

然而,令人不无遗憾的是,我国学者虽然很早就会用抽屉原理来分析具体问题,但是在古代文献中并未发现关于抽屉原理的概括性文字,没有人将它抽象为一条普遍的原理,最后还不得不将这一原理冠以数百年后西方学者狄里克雷的名字。 抽屉原理的应用 1947年,匈牙利数学家把这一原理引进到中学生数学竞赛中,当年匈牙利全国数学竞赛有一道这样的试题:“证明在任何六个人中,一定可以找到三个互相认识的人,或者三个互不认识的人。”

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令人匪夷所思。但如果你懂得抽屉原理,要证明这个问题是十分简单的。

我们用A、B、C、D、E、F代表六个人,从中随便找一个,例如A吧,把其余五个人放到“与A认识”和“与A不认识”两个“抽屉”里去,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三个人。不妨假定在“与A认识”的抽屉里有三个人,他们是B、C、D。

如果B、C、D三人互不认识,那么我们就找到了三个互不认识的人;如果B、C、D三人中有两个互相认识,例如B与C认识,那么,A、B、C就是三个互相认识的人。不管哪种情况,本题的结论都是成立的。

由于这个试题的形式新颖,解法巧妙,很快就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使不少人知道了这一原理。其实,抽屉原理不仅在数学中有用,在现实生活中也到处在起作用,如招生录取、就业安排、资源分配、职称评定等等,都不难看到抽屉原理的作用。

兔同笼你以前听说过“鸡兔同笼”问题吗?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

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普乔柯趣题普乔柯是原苏联著名的数学家。1951年写成《小学数学教学法》一书。

这本书中有下面一道有趣的题。 商店里三天共卖出1026米布。

第二天卖出的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卖出的是第二天的3倍。求三天各卖出多少米布? 这道题可以这样想:把第一天卖出布的米数看作1份。

就可以画出下面的线段图: 第一天为1份;第二天为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为第二天的3倍,也就是第一天的23倍。 列综合算式可求出第一天卖布的米数: 1026÷(l+2+6)=1026÷9=114(米) 而 1142=228(米) 2283=684(米) 所以三天卖的布分别是:114米、228米、684米。

请你接这种方法做一道题。 有四人捐款救灾。

乙捐款为甲的2倍,丙捐款为乙的3倍,丁捐款为丙的4倍。他们共捐款132元。

求四人各捐款多少元? 鬼谷算我国汉代有位大将,名叫韩信。他每次 部队,只要求部下先后按l~3、1~5、1~7报数,然后再报告一下各队每次报数的余数,他就知道到了多少人。

他的这种巧妙算法,人们称为鬼谷算,也叫隔墙算,或称为韩信点兵,外国人还称它为。

3课外数学小知识

一、哥德巴赫猜想 1742年德国人哥德巴赫给当时住在俄国彼得堡的大数学家欧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是否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两个奇质数之和?如6=3+3,14=3+11等。第二,是否每个大于7的奇数都能表示3个奇质数之和?如9=3+3+3,15=3+5+7等。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它是数论中的一个著名问题,常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二、在很久以前印度有个叫塞萨的人,精心设计了一种游戏献给国王,就是现在的64格国际象棋。国王对这种游戏非常满意,决定赏赐塞萨。国王问塞萨需要什么,塞萨指着象棋盘上的小格子说:“就按照棋盘上的格子数,在第一个小格内赏我1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赏我2粒麦子,第三个小格内赏4粒,照此下去,每一个小格内的麦子都比前一个小格内的麦子加一倍。陛下,把这样摆满棋盘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我吧。”国王听后不加思索就满口答应了塞萨的要求。但是经过大臣们计算发现,就是把全国一年收获的小麦都给塞萨,也远远不够。赛萨的话没有错,他的要求的确是满足不了的。根据计算,棋盘上六十四个格子小麦的总数将是一个十九位数,折算为重量,大约是两千多亿吨。国王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却用其无知诠释着知识的深奥。

三、古希腊的智者是怎样测量金字塔的高度的 先在地上立一竹竿,在有太阳的同一时刻分别测量竹竿的影子和金字塔的影子的长度,然后计算出竹竿长度与竹竿影子长度的比例,这个比例就是金字塔高度与金字塔影子的长度的比例。用这个比例和金字塔影长就可以计算出金字塔的高度。

4趣味数学小知识,大概300字左右,办手抄报用,

燃绳计时一根绳子,从一端开始燃烧,烧完需要1小时现在你需要在不看表的情况下,仅借助这根绳子和一盒火柴测量出半小时的时间你可能认为这很容易,你只要在绳子中间做个标记,然后测量出这根绳子燃烧完一半所用的时间就行了然而不幸的是,这根绳子并不均匀,有些地方比较粗,有些地方却很细,因此这根绳子不同地方的燃烧率不同也许其中一半绳子燃烧完仅需5分钟,而另一半燃烧完却需要55分钟面对这种情况,似乎想利用上面的绳子准确测出30分钟时间根本不可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大家可以利用一种创新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这种方法是同时从绳子两头点火绳子燃烧完所用的时间一定是30分钟火车相向而行问题两辆火车沿相同轨道相向而行,每辆火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两车相距100英里时,一只苍蝇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从火车A开始向火车B方向飞行它与火车B相遇后,马上掉头向火车A飞行,如此反复,直到两辆火车相撞在一起,把这只苍蝇压得粉碎苍蝇在被压碎前一共飞行了多远?我们知道两车相距100英里,每辆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这说明每辆车行驶50英里,即一小时后两车相撞在火车出发到相撞的这一小时间,苍蝇一直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飞行,因此在两车相撞时,苍蝇飞行了60英里不管苍蝇是沿直线飞行,还是沿“z”形线路飞行,或者在空中翻滚着飞行,其结果都一样8楼掷硬币并非最公平抛硬币是做决定时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对当事人双方都很公平因为他们认为钱币落下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一样,都是50%但是有趣的是,这种非常受欢迎的想法并不

历史是什么相关知识内容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历史是什么相关...
点击下载
上一篇:(浦)字读音下一篇:黄氏族谱字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