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传记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族谱是什么意思 族谱又叫宗谱、家传、房谱、家乘、谱牒、谱系等。是一种记录氏族迁徙、发展的事迹和宗族人物的世系、传记的记录。一部完整的族谱,一般分为:谱名、谱序、凡例、姓氏源流、世系考、世系表、人物传记、宗族祠堂、坟茔、族规族训、恩荣录、像赞、艺文、纂修人名、领谱字号等。从族谱中,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宗族的迁徙、发展过程,了解宗族人物的事迹,掌握整个宗族发展的历史,确定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民族、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
族谱,又称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它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福建的族谱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之后。修谱的动机是“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安溪《谢氏总谱》卷首《联谱序》)族谱的形式有装订成册的(古为线装,今与一般印刷物相同),也有图表式的。许多家族把编纂族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一项义务写进族规,重修族谱年限不等。闽北浦城的季氏和李氏家族,均规定族谱30年一修。房氏则规定“宗谱有贤子孙或十年、三十年一修,则存没葬地,时日不爽。先儒云,一世不修谱为不孝,宜知之。”(清・光绪《闽浦房氏族谱》)类似的族规,使修谱用家族法的形式永久化了。
族谱所载内容详略不一,通常除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外,还有全族的坟墓、族田族产、祠庙等的方位、数量及管理使用办法、家族的规约训诫、修谱凡例义则、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一些较详的族谱,还记载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与外界的纠纷、可嘉奖的人物传记、科举出仕、名人传记以及义行节烈等。
族谱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以防血缘关系紊乱而导致家族瓦解。连城《新泉张氏族谱》卷首说得明白:“亲疏派别得谱则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谱则穷其本,即荡析代变,而皆有所考焉。”为达到显示血统的目的,各地族谱均有认中国先朝名人为远祖的习俗,这种附会的谱风,虽能使其家系倍增光彩,但往往导致家史失真和对后代误导。安溪湖头的李氏宗谱,认先祖为道教创始人李耳,直系则“出陇西,为唐高祖李渊公之苗裔。”南靖庙兜郭姓,认始祖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与“郭”音近),并由虢叔是黄帝的二十七世裔孙,郭子仪是虢叔的第六十世孙、黄帝的八十七世裔孙,而推论自己的宗族嫡出于中唐名将郭子仪。(《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9页《庙兜郭姓的历史渊源》何柳枝)这些记载,易使族人深信不疑。其他的如刘姓必溯祖为刘邦,肖姓多探源为萧何,都是这种攀强名流、附会望族的修谱心态之反映。
族谱中,家族迁居(开基)始祖之下的代系排列严格分明,不容混淆。这往往是族谱中最具史实价值的部分。福建的许多家族,都实行名字排行制(古称“昭穆”),俗称“排辈分”。即在同一辈分的族人中名或字须用某个统一规定的单字起头,再与其他单字结合成名或字,以示区别。如某一父辈生三子,儿辈名按“永”字排列,分别称“永志”、“永仁”、“永贵”。如此,在族谱中一看“永”字排行便可知其为兄弟或堂兄弟辈分。已去世者,则在其名上写上谥称并加上“公”字,以示区别,沙县一带习俗,收养子若无族长和六亲认可,不可上谱排字辈,否则会被骂为“出透的人”而遭岐视。排辈分除少数由祖、父辈临时决定外,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选定的排行用字。南靖县双峰村《丘氏族谱》载:从其二十一世始,标定的昭穆用字是:“文章 ,诗礼传家。创垂显奕,继述藏嘉。光前荣耀,世德作裘。仁亲义祖,燕翼贻谋。桂芳兰茂,日新月盛。思皇多佑,福禄来成。庆余善积,谱泽绵延。宗风丕振,亿万斯年。”(《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6页《双峰丘氏的历史渊源》林明波)目前已传至“垂”、“显”字辈,即第三十至三十一世。这种按族谱排辈分的方法,使农>>
问题二:家谱的谱是什么意思?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宗法式家族是一种血缘组织,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十分清楚,这种组织才能维持和发展。即使旧的家族裂变成许多新家族后,以及新家族再裂变之后,各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一个家族的始祖及始祖母是谁?始祖如有几个妻子的话,谁是嫡?谁是庶?他们各有几个儿子,名叫什么?他们的妻又是谁,又各有几个儿子?家族的各支各房是怎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现在众多族人的父、祖、曾祖、高祖等等是谁?谁和谁是什么血缘关系?新家族始祖是从旧家族的哪一代分裂出来的?它又是怎样一代一代地传到现在?总之,家族成员之间的各种复杂的血统关系必须清楚。在没有文字的时候,血缘关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传授,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时间长了,记忆难免有差错。当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就用文字把这种血缘记录下来,这就是谱牒,是家谱、族谱的雏形。 谱牒源于何时?大概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司马迁说的《谱牒》、《牒记》,都是周以后的东西,周代的《世本》,曾对司马迁创作纪传体通史有过参考作用,学术界公认为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启我国家族史籍以谱为名之先河。周代的《世本》,在于奠系世,辨昭穆,它所奠的系世,是周宗室的帝王世系;所辨的昭穆,是尊卑贵贱的亲疏。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礼崩乐坏,趋于瓦解。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至东汉时已由世族宗族代替了,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势力极度膨胀,选用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官之任用,不考人才行业,空辨姓氏高下,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家之婚姻,必由谱系,此时的家谱,成了 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依据。与之适应的是修家谱之风极为盛行,国家设谱局,置谱官,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同时,伪造世系门第的造假现象应运而生,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唐朝初年,修谱继续为官府垄断。为了打击旧有的门阀势力,抬高李氏皇族社会地位,唐太宗李世民组织力量编纂《氏族志》,以今日官爵为等级高下,旧有门阀势力受到重大打击。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庶族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以至宋代,家谱编纂方式由过去主要是官府修谱发展成私家修谱。家谱功能上也由过去主要是出仕、联姻的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明清以降,私修家谱之风盛行不衰,目前存世家谱、族谱绝大多数是清代以后撰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谱被认为是封建宗族制度的产物,作为一种特有的封建文化>>
问题三:请问,家谱中有''行传"二字,是什么意思 4
问题四:国家叫百姓做家谱是什么意思 在信息爆炸和虚拟社会的时代里,人们很容易迷失,变得焦虑、空虚、忧郁、孤独。普通百姓家的家风家训、家谱传记中隐藏了先辈许多美德和正能量,后代从中可以学到很多,获得精神上的鼓舞。
请参考:
家谱传记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
tiebabaidu/p/4881346196
望采纳
问题五:家谱的主要内容 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从一姓到一国一家,不能不知晓自己根源来自何处,认清自己的姓氏来源,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家谱》中有详细记载。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却不知道,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性和确实性,后人不可不慎。据家族网・国家家谱研究中心的报告资料推测,《家谱》中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家谱》均有记载姓氏的一章,以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变得很重要,它是明辨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 ,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如果发现一本关于您身世的家谱,您最想看的是什么哪?是不是想知道自家的祖先是谁?家族中曾有过哪些名人、功绩?家族中人如今哪里?等等,所有的答案就在家谱的世系表中。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以上四种世系表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世系表,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采用,总之,世系表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古代颜氏家训、柳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等都是德育很好的教材。司马迁、班固、陈寿等史学家在其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中分别使用谱牒内容,使得史书更加准确与完备。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如今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谱牒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特有现象。为了保护族谱文化承传,专家学者正在呼吁“中华家谱”申报非>>
问题六:家谱中的人物传记怎么写 我感觉你说的就是“行述”或“行状”。
1谓生平概略、履历。《封氏闻见记・石志》:“素族无名策,故以纪行述耳,遂相祖习。” 2即行状。 清 刘大 《渔溪巴君墓志铭》:“我死,慎勿丐名流作传及妄为行述,以贻有识之非笑。”《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他的子孙,往往的求那班名公老先生们,把他平日的好处,怎长怎短的,给他写那么一大篇子,也有说行述的,行略的,行状的,我也不知他准叫作什么。” 巴金 《家》三七:“〔 觉慧 〕把附印在后面的三叔起稿、四叔手写的祖父的‘行述’,翻了两下。”
3行状,汉朝称“状”,元代以后称之“行状”或“行述”。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珐状,状之大者也。”唐代李翱曾为韩愈写过行状,但他在〈百官行状奏〉写道:“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状不足以取信。”
著名的行状有〈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赴英州乞舟行状〉、〈袁中郎行状〉、〈司马温公行状〉等,另有“逸事状”只
问题七:族谱是怎样写的 家谱的七大主要内容。
一 姓氏源流
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 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从一姓到一国一家,不能不知晓自己根源来自何处,认清自己 的姓氏来源,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家谱》中有详细记载。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却不知道,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和确实性,后人不可不慎。
《家谱》中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 《家谱》均有记载姓氏的一章,以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变得很重要,它是明辨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
二 堂号
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 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 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 地方府、州、县名。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 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 “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
因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为自己家族的郡号,所以就有了若干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现象。例如:王,胡 这两个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堂号名称的另一出处:自创堂号,乃家族中人自立的堂号,该堂号名称一为有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例如:杨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为人风范。
三 世系表
如果发现一本关于您身世的家谱,您最想看的是什么哪?是不是想知道自家的祖先是谁?家族中曾有过哪 些名人、功绩?家族中人现在哪里?等等,所有的答案就在家谱的世系表中。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 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 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 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 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 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 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 很多不便。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
问题八:族谱上写着继男是什么意思 族谱又叫宗谱、家传、房谱、家乘、谱牒、谱系等。是一种记录氏族迁徙、发展的事迹和宗族人物的世系、传记的记录。一部完整的族谱,一般分为:谱名、谱序、凡例、姓氏源流、世系考、世系表、人物传记、宗族祠堂、坟茔、族规族训、恩荣录、像赞
姓氏文化与家风传承之间的关系是比较亲密的,因为姓氏是一个人的标签,有了姓氏就会感觉自己有了家族,自然会特别的有安全感,也能对家风进行传承。家风也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是这个家庭的家规、家训以及家族成员的公共行为。
如果你有了一个很不好的姓氏,肯定会受到一些不好的影响,因为这个家族中没有有才华的人,都是一些犯罪分子。打铁其实还是需要自身硬的,只有学习好传统文化,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家风更加好。按一个好的姓氏,比如说这个姓氏上出过有名的人,肯定能够给你带来正面的影响,让你对自己的家族是非常自豪的。在别人面前提起来的时候,也会带着满面的笑容,是非常自信的,而不是在一旁垂头丧气的不敢说话。这就好像你的父母带给你的理想,如果父母做了坏事,朋友也可能会排斥你,虽然这件事情不是你做的,但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很亲密的。而家风与姓氏之间可能也有着类似的关系,真的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明白。
在见面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问你姓什么,如果地位比较高的话,还会问你贵姓是什么。所以一个人的姓是比较重要的,能够让别人开启话题,和你进行愉快的聊天。比如说你的姓氏里,别人就有可能谈起李姓上面的趣事,然后两个人聊天的内容就比较的丰富了。并且对方可能会回忆起自己曾经遇过这个姓的人,然后说对方的为人是比较好的。这就可以谈到家风了,就可能会说李姓的家风就比较优良,姓李的人都是非常优秀的,出过很多的人才。
同一个姓氏的人会在认识之后聚集在一起,这也是姓氏的魅力。
胥(Xū)姓源出:
源流一
出自上古炎帝部落中赫胥氏族人,属于以先祖氏族称谓为氏。
炎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的部落最擅长农业生产。
炎帝的部落崇拜凤图腾,和崇拜龙图腾的黄帝部落一起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炎帝的部落中有一支族人叫作赫胥氏,其后代以“胥”作为姓氏,世代相传。
源流二
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大夫,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贵族就分封在华胥(今陕西蓝田),在他的后裔子孙中,后来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华胥氏,后省文简改称分衍为单姓胥氏、华氏,世代相传至今。
晋国有个大夫叫胥臣,他的儿子叫胥甲,胥甲的儿子叫胥克,胥克的儿子叫胥童。
这是胥姓的一支正式形成,世代相传,是今天胥姓的一个主要来源。
始祖
胥臣。
晋国臣子中有一位胥臣,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便是中国胥氏家族的始祖。
胥臣,字季子,于晋文公称霸诸侯之后,论功行赏,曾被封于一个叫臼的采邑,所以又称为臼季。
依照《左传》的记载,胥臣当时在晋国官拜司空,世代的子孙都是晋国的大夫,像其子胥申,其曾孙胥童,便曾相继叱咤风云,使得胥氏家族一开始名气异常。
发源于山西的胥氏,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播迁和繁衍,到了宋、明之际,便已满布天下。
望族居吴兴郡(今浙江省吴兴县)。
故胥氏后人奉胥臣为始祖。
姓氏来源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司空季子,字胥臣,他的后代以祖先的字“胥”为姓,其姓氏发源地为古琅玡郡,即今山东省诸城市。
(资料来源:湖北美术出版社《百家姓》285页)
姬姓胥氏 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97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万分之14
国有史,省有乘,县有志,家有谱,皆明史明宗之举。
古人云:“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郡县之有志也”,谱记一姓之渊源,志叙一方之全史,史载一国之兴衰,缺一不可。
谱牒上溯姓原之始,下逮继世之宗,明昭穆以尚祖,系所生以尚嫡,序长幼以尚齿,列像赞以尚思。
宗谱如实地记载了宗族的起源、流派的盛衰变迁、祖先的功名业绩,是一部诏示后人,流芳百世,亲族传家之宝。
中华民族自古重家族血缘,每个家族成员都按字派(辈)命名,虽历经多年,又或远隔万水千山,同一家族成员均能按家谱论出辈分高下或亲疏,可以说,没有家族史,就没有细致入微的国家史和文明史,有鉴于此,历代都提倡修家谱。
升平盛世,修志续谱,以寻根聚族访祖,知先祖之渊源,融血脉之亲情,求和谐之发展,追先辈之美德,承祖宗之遗风,集宗族之芳名,以兴国家之念,光大前人业绩,忠诚赤心为国,善良正直为人,勤奋开拓创业,传胥氏之清史。
自古以来,为国尽忠,为人尽孝,乃炎黄子孙之美德;缅怀先祖,承前启后,光宗耀祖,逐辈延续,乃立世为人之根本。
为继承先辈之事业,弘扬家族之传统,使后世崇尚列祖列宗,并佳行懿德,故续修《胥氏宗谱》。
九江原《胥氏宗谱》(民国以前编修)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时期遭焚毁,虽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回忆补修,但记载的历史不全,脉络不清,缺漏甚多,很不完备,身为胥氏略有文化之子孙,我心有不安。
修祠续谱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虽久有重修完善宗谱之心,奈资料残缺,工作繁忙,无暇顾及。
戊子(2008)年冬,丰城、进贤诸支宗亲力邀修谱,九江族人共商大计,并前往进贤麻山,合议与江西胥氏进贤的麻山上、麻山中、麻山下、白墟乡麻山胥家、高子岭、湾头、濠上、丰城的白土、廖墩、闵桥、筱塘中保、铁路鸥冈、杜市星桥、小桥、印山等支同修宗谱事宜。
逢此良机,在族人立荣、立森、立柱、立章、德明、德清等努力下,多方寻找资料文献,积极筹措修谱资金,寻先人古迹,觅典籍史记,查族谱碑记,实现了九江与丰城宗谱对接,使九江胥氏宗族的历史向前延伸到春秋时期。
追踪溯源,胥姓历史久远,早在公元前七千多年的原始初民时代,有燧人氏自立姓氏为“风”,燧人氏女儿“华胥氏”生伏羲,开创华夏历史的三皇五帝时代,公元前6477年至前6352年有伏义、娍义、肆杤、归纹、伏秧五位帝王为“赫胥氏”,据《续通考·同性异派》载:“赫胥氏后亦为胥氏”;四川盐亭射洪县馆光绪六年庚辰编制《胥氏宗谱》序言载:“母华胥孕帝华胥之渚”。
胥姓最早应由“华胥氏”、“赫胥氏”演化而得,因岁月流失,沧海桑田,历史衍进及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史实已难以考证。
据我族先贤记载和考证,九江胥氏起于风姓,出于姬姓,始自春秋时期晋国曲沃桓叔姬成师第七子姬伋。
春秋初期,晋国内部出现了公室与贵族长期的权利斗争,当时,晋国第九君晋穆侯生有姬仇和姬成师二子,晋穆侯死,晋穆侯之弟晋殇叔篡位,四年后,太子姬仇杀掉晋殇叔,夺回君位,是为晋文侯。
公元前745年,晋文侯之子晋昭侯继位,封其叔父姬成师(公元前802~前731年)于曲沃(今山西闻喜),姬成师号曲沃恒叔,桓叔分封子姓,功臣共十八族,其第七子姬伋列为公族之一,食采于蒲地(今山西临汾蒲县),授姓胥,为胥伋,乃胥氏肇姓之始祖。
桓叔姬成师出生于周宣王姬静时,亦有说胥氏出自周宣王姬静支子,即周幽王异母弟,周幽王十一年,犬戎攻镐京,杀幽王,太子姬宜臼即位,号平王,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阳,胥祖年幼,无奈朝中诸侯,迁山东琅琊定居,易姬为胥姓伋公在蒲地做诸侯,其孙胥懿为蒲邑长,懿公之孙胥臣曾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在晋楚的城濮决战中虎皮蒙马建奇功,官拜司空,胥氏遂显赫于晋国。
公元前614年,秦晋两国交战,臣公之子胥甲因贻误军机被削官爵到卫国,甲公之子胥克被起用,晋厉公时,克公之子胥童拜为卿,童公与权臣栾书等有积怨,后童公与晋厉公一同被害,童公之子胥何因父难迁徙于齐国(童公幼子胥仪后代改童姓),何公之孙胥泽为穆陵牧,泽公四个儿子胥启、胥毕、胥度、胥思都在齐国做官,深受百姓爱戴,祖孙父子聚族琅琊,形成胥氏之郡望——琅琊郡(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
源于太原(晋国都城在山西太原南),盛于山东、江浙的胥姓历经秦、汉、晋至南朝梁(公元502—557年)时,世籍西川的第三十六世祖胥庆云任富春令,传六代生胥玉湖(翰林讲官后升侍御史),玉湖公生子十二(天应、天名、天显、天云、天瑞、天顺、天槐、天松、天彬、天常、天粹、天将),得三十一个孙,都很显贵,当时子孙众多,便分居于顺天、金陵、太原、西安、仙桂峰、西大渡,也有回琅琊、也有留西川,玉湖公第三子为胥天显,天显公第三子乃胥元翅,元翅公长子胥绪,宦寓长沙,绪公之子为胥献和胥猷,猷公守长沙,第四十六世祖献公于乾符年间(公元874年)因黄巢之乱,弃御史,省祖墓,由长沙迁到江西临川,献公后嗣繁盛,有二子(胥圻、胥埏)、四孙(胥泰等)、八曾孙(胥彦聪、胥彦明等)、十五元孙(胥仕衡、胥仕隆、胥仕权等)。
胥仕衡(南唐洪洲节度使通判)之子胥一峰(官江西行省司户黍军)住洪洲杏花村,一峰公五世孙胥潜夫于南宋建炎年间返临川省墓时,率子若孙迁往临川独古狭,潜夫公五世孙胥坛于元世祖至元年间迁徙到进贤南乡麻山;胥仕权后裔居花园、湾头、管坑、罗溪、枫林桥等地;胥仕隆(西安府判)之幼子胥宣(第五十一世)由临川仙桂峰迁徙到宜黄的大岭,传至第六十二世祖胥原召,因元末(1368年)兵乱,原召公又迁徙到丰城县广丰乡檀树坳,其长子胥季谌居檀树坳,次子胥季诚徙居落星桥,幼子胥季让徙居桐树桥。
季谌公之长子胥永龄,永龄公之长子胥弼(必)堂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和妻子黄氏素安携子胥海迪由洪都丰城县广丰乡檀树坳迁到德化县仙居乡河西社高良山下(今九江县新合镇尖山村胥家山)结庐创业,择地名为胥家山。
九江胥氏由弼堂公传胥海迪,海迪公传胥澄堂、胥清堂,清堂公有三子:胥志聪、胥志江、胥志奇,志江公回原籍丰城檀树坳;志聪公生子三:胥龙堂、胥凤堂、胥虎堂,因龙堂英年早殇,志聪公弃儒修术,其后为长房;志奇公之子胥虎,耕读立业,虎公生胥朝明,朝明公生胥庭瑚,庭瑚公生六子:胥君先、胥辅卿、胥俊卿、胥武明、胥行素和胥友生,于是辅卿公之后为二房,俊卿公之后为三房,武明公之后为四房,行素公之后为五房,友生公之后为幺房。
明清两朝时,人财兴盛,太学生及文武官员辈出,咸丰年尤盛,时在朝二十四位顶戴花翎于清明同归祭祖,盛况空前。
而今九江胥氏经明清,历民国,入共和,已越六百春秋,子孙繁衍更盛,祖基难载,先后有迁小石山胥家墩,有迁牛角龙廖家岭,有迁县城、市区,有迁永安、港口,有迁瑞昌、南昌,有迁徐州、大连,有迁广东、广西、北京、上海等,散居各地,然追根溯源,皆为胥家山弼堂公之后裔。
欣逢盛世,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祖地福荫,人才辈出。
族人秉先人之遗风,铭先贤之家训,或务农耕,或营工商,或事教育,或理政务,求生存,图发展,虽贫富不一,穷通有异,然忠于道义,勤于职守,勇于开拓,其进取之心,奋发之举,尽皆可歌可颂。
为承先人之贤,报功崇德,光前裕后,胥家山和胥家墩均重修宗祠,以妥先灵。
饮水不忘挖井人,幸福犹感先祖恩,水有源头树有根,世代勋业寄寓文。
胥氏本宗,往无详志,宗亲由来,众说纷纭,今经考之,源宗亲之始终,悉祖系之由来,明修谱牒,绵延后世,为人立身,不忘根本。
只有铭记历史,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族谱面世,夙愿得偿,唯望我族子孙善加利用,妥为珍藏。
愿子子孙孙枝繁叶茂,世世代代德厚流芳,是为序。
胥氏五修谱序
江西九江的《胥氏五修谱序》皇清嘉庆十年记载“……胥氏为姬姓……武王之子成王之弟叔虞(封“唐”地),其子“燮公”,就国君晋(改唐为晋)数传至穆侯(晋穆侯),太子曰:“仇”,幼曰:“成师”(“仇”为“晋文侯”,其子“伯”,为“晋昭侯”),昭侯封邑“曲沃” (今山西曲沃县西南5里凤城村)于叔父“成师”号曰“曲沃桓叔”;桓叔第七子“及 (有单人旁)公”,列为公族,食采于“蒲地”为诸侯,其孙“懿公”为蒲吏,乃以职为氏(吏者,胥也,称胥懿)……自懿至臣(胥臣),止三世,城濮建功,而胥氏遂显于晋矣……
“曲沃桓叔”长子“鲜”为“曲沃庄伯”,孙子“称”为“曲沃武公”就是起代“晋哀侯”的“晋武公”,结束晋17个“侯”开启晋20个“公”的时代(古代爵位分五等:公、侯、伯、子、男)。
因 “晋武公”父亲“曲沃庄伯”“鲜” 与胥懿的祖父“及 (有单人旁)公”分别是“成师”—— “曲沃桓叔”的长子和第七子。
故说:“胥氏系出唐叔虞之后晋七族之一”
史料记载
按《国语-晋语四》、《左传》载:东周(前770--256)春秋时晋国(今山西)晋文公(“晋武公”之孙,“晋献公”之子,名“重耳”居守“蒲邑”)流亡时胥懿之孙胥臣,字季子,追随之,有殊功(是重耳的“姬”姓之族叔、老师、高参身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有一次,胥臣出差经过冀地(今山西河津县), 正好看见没落贵族子弟郤缺在田间除草,他的妻子来为他送水饭,两口子互相尊敬,“相待如宾”(该成语出此)。
他直接把郤缺带走,向文公举荐。
二十年后,胥臣的孙子就是在这个人手下遭到打击,甚至一蹶不振的。
晋楚城濮之战,胥臣蒙马虎皮溃楚军。
官拜“司空”,采邑(封地)为“臼(今山西应城)”又称季臼,后代有的用“邑”为氏称“臼”或“季臼”。
其子胥甲,孙胥克,曾孙胥童、胥午(曲沃大夫)皆为“卿、大夫”。
其弟胥婴做过晋国新下军主将。
胥臣死后,周倾王四年,秦晋两国交战,胥臣之子胥甲与赵穿,泄了军情,七年后,主帅赵盾罚族人赵穿到郑国为人质,削胥甲的官爵,逐到卫国,起用甲子—胥克。
郤缺就以下军佐胥克有“蛊疾”为借口,夺其职。
晋厉公时,克之子胥童借厉公患重臣权势太盛,除了郤缺之后(郤锜、郤犨、郤至)为卿,他与权臣栾书、中行偃有积怨。
后来栾书、中行偃(荀偃)弑厉公。
胥童遂被杀害。
胥何(胥童之子)一支迁至 ——齐国。
胥何的孙子胥泽和四个儿子胥启、胥毕、胥度、胥思仕于齐,有官声,得郡——琅琊《胥氏五修谱序--皇清嘉庆十年》。
其中避仇杀,以祖父名字为改"胥"为"童",称童姓(《通志—氏族略》)。
2胥二出处编辑
胥姓“封地说”与“ 由胥臣始”中的“胥”是否同为一出?按记载:一说胥氏为姬姓周宣王支子;一说胥氏系出唐叔虞(姬姓)之后晋七族之一,可能“胥”真有两出处,也可能记载误笔,实为一出。
因公元前805年晋穆侯与周宣王共伐周边少数民族条戎和奔戎(约在今山西夏县一带),结果打了败仗。
晋穆侯不忘此耻,将这一年生下的一个儿子起名为仇,并立为太子。
前 802年(晋穆侯十年),晋穆侯在千亩(今山西安泽北90里)之战中获胜,又把这年生的一个儿子起名为成师,取“出师成功”之意。
那么笔误之一可能把晋穆侯的幼子“成师”记为“周宣王支子”;笔误二可能把“胥泽和四个儿子仕于齐,有官声,得郡——琅琊”记为“封华胥国,周幽王时因避犬戎居琅琊,易姓胥”,待考,但都为“姬姓”之后不假。
云南石碑《胥氏家谱序言》“…吾胥氏,琅琊郡之后,南迁方面北阙,惠、文晋大夫胥臣即其后也……”。
既然 “胥臣即其(琅琊郡)后”,则“封地说”与胥臣连到一起了。
关键在于,一、“琅琊”是“齐琅琊”还是“陕西省巩昌府陇西县(今甘肃陇西县)琅琊郡(书籍上有此郡,但不可考) ”。
如果指“齐琅琊”那么胥臣仕晋族人不忘祖,设“陕西省巩昌府陇西县(今甘肃陇西县)琅琊郡 ”;有可能“胥泽和四个儿子仕于齐,有官声,得郡琅琊”是打回老家……如果指“陕西省巩昌府陇西县琅琊郡 ”,可能胥泽和四子在齐不忘祖,在齐起郡名为“琅琊”,沿用至后。
但,查陕西省古郡名,没此说;而且分天下36郡由秦朝始,并且“琅琊古国”也在齐。
二、胥懿子胥臣父是否由“蒲邑”到“琅琊”再仕晋。
这些不清,如果湖南、江西和“北京所藏”族谱无笔误,那——“胥氏姬姓”不假,但有两出处,待考。
B、“胥”姓得来:易“姬”为“胥”。
“华胥国”系上古之国,周宣王支子,封“华胥国”是借古名还是新封名,不得而知,但可推测易“姬”为“胥”一则可能是谐音,一则可能是借封国的“胥”字,以国为姓。
“以职为氏”,因“懿公”为蒲吏,吏者,胥也。
家风是什么又是如何影响到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在山东省“齐鲁家风与时代精神——弘扬齐鲁优良家风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中,齐聚济南的17位齐鲁文化世家后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家风的作用。
曲阜孔氏 孔令绍后人分居各处仍和睦相处
治理一个大家庭,必须让每个家庭成员有所遵循,既要有硬性规定的严格要求,又要有家庭文化的软性影响。我的高祖就拟定了一套家规,其内容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自我检点,不扯滥务;居身简朴,辛勤劳杵;一丝一缕,恒念力物;粗茶淡饭,慎近酒酤;恪守信义,邻里互助;苦读诗书,繁我孔族。
多年来,我们的家规和家风发挥了巨大影响力,家族后人虽已分居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却仍一往情深,和睦相处。
受家风的影响,我截取几点简要一谈:再苦也要读书;饿死不贪不义之财;以平常心对人对事;老实忠厚也要有阳刚之气。
邹城孟氏 孟淑勤家风就是金科玉律
家是国家的基本组成。孟子说过,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孟氏家族的家训家风集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正心诚意、怀仁举义、积德扬善、尽孝为悌、富贵不*、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浩然正气。这也是孟氏族人信奉的金科玉律。
孟子之后,孟氏先贤名人辈出、彪炳史册。西魏孟信,名如其人,不卖病牛的故事成为古今以诚信示人的典型代表;明朝末年孟子第六十代嫡孙孟承光抗击闻香教,被俘之后威武不屈,以身殉国。
嘉祥曾氏 曾令霞忠义仁爱为曾子后人传承
曾子作为孔子的得意弟子,在儒学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修德行孝是曾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历代曾氏族人恪守祖训,立身修德,忠孝传家,爱国爱民,继承和弘扬曾子思想。
修身是曾子重要的思想,自我反省是建立在严于律己的基础上的,他还强调“慎独”,即使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曾子的修身思想,在曾子家族中体现在重视家教上。此外,忠义、仁爱也为曾子后人所传承。
琅邪王氏 王军宝“信德孝悌让”家训遵守至今
王祥侍奉后母极孝,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王览孝友恭恪,名声仅次于王祥。
王祥死前遗言:“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后世子孙以“信、德、孝、悌、让”当做琅邪王氏家训,遵守至今。
明嘉靖皇帝朱厚熜亲题“孝悌格天”匾额,并改南仁里为孝友村。使吏部给予王览以奉祀生待遇,此后,琅邪王氏发祥地临沂孝友村,王氏三人世代有奉祀生待遇:王祥、王览、王羲之。
东海徐氏 徐学林续修家谱,好家风影响后代
徐氏最大的特点,一是民族观念、氏族意识比较强,非常团结有凝聚力。世界徐氏宗亲会总会现已成立近半个世纪,各省、市、县现在都有徐氏宗亲分会。
二是家庭文化的传承,用好的家规家训、好的家风教育影响后人。徐氏是大家族,根据所居住区域、郡望有总番号、分番号,各支系都有家谱,谱中都有家规、家训等内容。通过家谱的续修,将家族文化好的家风影响到后代。
齐州房氏 房道国名人辈出得益于独特家风
房彦谦,唐朝名相房玄龄之父。贯通经义,长于吏治,颇有政绩,被隋文帝誉为“天下第一能吏”。房玄龄,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
纵观北朝隋唐时期的房姓历史,文武兼备,名人辈出,既得益于齐鲁大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与其独特的优良家风相关。概言之:“文武兼修,爱国敬业”。文臣以房彦谦、房玄龄为代表,武将有唐初大将房仁裕等。
菏泽晁氏 晁岱明孝义之士满载于家谱中
晁姓一族,不但孝义之士满载于我们的家谱之中,而且出了不少名臣良吏和饱学之士。
宋代晁氏诗书传家,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族,人才辈出,文献相承。晁氏家族历数百年而家声不坠,与晁氏文化传承与文献相续密切相关。晁氏一千多年前就开始创修家谱,千年的家族历史绵延不断,以之为载体,家族忠贞尚文的精神也一路延续至今。
临朐冯氏 冯玉红修身济世内化到精神
临朐冯氏自明代中叶起,形成了一个受到历代评论家赞许的文学世家。
冯裕开拓的青州诗坛以抒发性情为宗旨。自冯裕始,冯氏数代习染理学,躬行实践的品格和修身济世的思想已经积淀为一种家族“集体无意识”,内化到冯氏的精神世界。冯氏成员的立身行事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在朝则遇事敢言,持正不阿;在乡则立德行善,赈济贫乏。家学的影响使冯氏带有浓厚的理学气息。
在理学的熏染下,临朐冯氏也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在家族内部,家学与家风互为表里:精英人物传承家学,一般子弟亦不坠家风。
新城王氏 王毓棠400年长盛因秉承门风
新城王氏近400年长盛不衰、代不乏人,究其根源来自秉承门风、传承家训、身体力行和严明的家教。
王重光曾制定家训,突出“道义读书”四字箴言。王之垣着的《炳烛编》、《摄生编》字字珠玑,《历仕录》句句箴言,作为家训。
王渔洋,秉承家学门风。身为高官,平易近人。而对自己与家人生活上节衣缩食,公事之外,布衣粗履,毫不夸矜,对子女后代则身体力行并严加管教。在康熙三十六年,三子王启汸被任命为唐山县令后总不放心,专门写《手镜》五十条戒律,嘱托其为官之道,务必按其遵照执行,今天看来也不失为做官规范。
聊城杨氏 杨清润下传八代辈号就是家训
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楼是我国晚清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总计珍藏宋、元、明、清木刻印刷古籍四百余种,22万余卷,金石书画不胜枚举,为中国历史上官私藏书的典范。杨氏藏书始于“海源阁”第一代主人杨以增之父杨兆煜。
杨氏先人杨以增的父亲杨兆煜起名写下“以邵彝训,清白传家”,八字既是下传八代的辈号,更是传承家训。杨氏家人不仅取名体现了先人的思想,在行动上都做到了为官清廉,厚德忠孝。
诸城王氏 王金铃志承笔耕,不敢半日偷闲
王氏族风家风,相融不二。代接薪传,累世不泯。其特点为,重教擅学,端悫忠懿,蕴深博远,喜文好史。故尔,人育标望之才,吏有命代之士,赫然于世者众。
时至近现代,相州王氏中的王统照、王希坚、王愿坚,包括迁至台湾的王意坚等,是现代山东文学史上必不可少的录志****,其现象不能不说与族风家教有关。
本人作为相州王氏的后人,亦受族风家教影响和熏陶。先范若炬,祖训如令,遂约身以效,志承笔耕,不敢半日偷闲。
莱阳宋氏 宋彦仁人志士容不下一丝尘埃
宋氏家族明朝末年的兴盛,科举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而科举的成功,又以经学与文学的成功为基础。
明末清初,朝代更替中,我们家族的表现又是一个非常有民族气节、大义凛然的家族。崇祯十五年,面对异族的侵略,家族先人宋应亨、宋玫、宋瓘等率众守城而卒,用自己的行动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悲壮的英雄之歌。
这或许就是我们家族的魅力所在,诗人那独特的傲骨与浪漫思想的交融,使我们家族仁人志士容不下一丝尘埃,即使隐居,甚至败落也不低头弯腰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气概凸显。
博山赵氏 赵扞东尊孝道讲仁义是共同精神
从我们家族人才辈出来看,赵氏家族存在着共同的家族精神。
我把它归纳为:第一,遵从孝道。这次续谱,我寻访了一百多个支系,所到之处,无不听到孝贤精神。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第二,讲求仁义。大家普遍认为,我们族人在做事与为人方面,非常注重言行,言必信,行必果,宁可自己吃亏,也不会坑害别人。这是我们的为人做事之道。
第三,崇尚教育。各地族人只要条件允许,都为子女提供最好的教育。教育子女要做好人,做善事,努力学习,服务社会。这是我们对未来的希望。
聊城傅氏 傅尚甲“和、清、勤”就是傅氏家风
自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之后,傅氏家族仕宦辈出、享誉齐鲁、名满东昌,成为鲁西一带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近代,傅氏家族除了博古通今、学贯中外的傅斯年这位着名大学者外,还出现了傅乐成、傅乐焕、傅乐淑三位历史学家。
如果用几个字概括傅氏家风的话,那就是“和”、“清”、“勤”。和,即和睦,和谐,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家庭和睦,团结四邻。清,即清廉,清白,居官清廉,清白做人,注重名节。勤,为官勤政爱民,做人勤奋进取。
德州田氏 田西娄即使才分有限,也不能不读书
田氏主要有以下家训:
读书明志,以礼自守,崇文尚学,尊法守礼:子孙才分有限,然不可不使读书。
勤俭朴素:制财用之节,量入以为出;勿奢华,稍存盈余。
孝悌:和睦勤俭者家必隆,垂戾骄奢家必败;无暇之玉可为国宝,孝悌之子可为家瑞。
慎交友:交游太广不止无益,往往多生是非;不孝不悌不可与为友。
栖霞牟氏 牟日宝乐善好施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乐善好施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牟氏庄园门前,长年都维持着一支数量庞大的“吃白食”人群,因为庄园一日三餐都会供应饭食。每逢大灾,口耳相传的灾民更是蜂拥而至,但牟家对于上门的灾民几乎全面赈济,对于本地贫户,也会以工代赈,尽量给他们饭吃。
安丘曹氏 曹生成家族教育重视个人品德
曹氏家族具有重教尚文的教育传统,家族教育既以科举出仕做官为目的,也非常重视家族成员个人品德素质的教育,从而使家族逐渐形成孝悌节义的良好家风。
安丘曹氏家风,从初期的勤俭持家,到“有余力则学文”,在吸取优秀的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实际情况逐渐形成。这里面更多的是来自家族成员的言传身教,以家训族规规范家族成员行为,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最直接有效的家族教育。(齐鲁晚报 朱洪蕾刘春亮)
诸葛亮《诫子书》、《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弟子规》、《钱氏家训》等
:
1 《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2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3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5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4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5 《傅雷家书》是2006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傅雷。《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傅雷家书》的出版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它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先秦时帝王的子孙多称王子、王孙,他们的后人有不少就称为王氏。例如商代的王子比干、周朝的王子晋、战国时魏国信陵君王子无忌以及田氏齐王等等,都有子孙称为王氏。由于来源不一,分支众多,王氏后来繁衍成中国人数最多的大姓之一。
[王氏来历]
王姓来源复杂,派别甚多,但仍有一些共同点,即多以爵为氏,天子之后代多以此为姓,也有不少人是赐姓王的。王氏姓源繁多,但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相传周灵王姬泄心,太子晋曾对其直谏,触怒龙颜而被废为庶民,主要居住在太原(今属山西)、琅邪(今属山东胶南县一带)等地,因晋及其后裔祖宗为周天子,因此人们便称其为“王家”,以后便以王为氏了。
草堂集序
宣州当涂县令 李阳冰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称,言多讽兴。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习,如鸟归凤。卢黄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
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谓公谪仙人,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将东归蓬莱,仍羽人驾丹丘耳。
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扁舟而相欢。临当挂冠,公又疾殛。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余为序。论《关睢》之义,始愧卜商;明《春秋》之辞,终惭杜预。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
编辑本段
作品翻译
李白,字太白,是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家族累世为官,家世非常显赫。中世由于无辜的罪名,被贬谪到了条支,改名换姓隐居下来。不过祖先从穷蝉到舜的时代,五代人都是老百姓,名声没有多显赫,真是令人叹惜。唐代神龙(唐中宗年号)年初,从条支逃回四川,又对着李树生下了伯阳(伯阳,即老子。李耳字伯阳,号老聃。李姓人奉老子为祖先。此用老子代指李白)。孩子生下来的那天晚上(惊姜,用《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生郑庄公的典故),梦到长庚星(又称太白星)进入梦境,所以生下来就命名为“白”,用“太白”来作字。世人都称这孩子是太白星的精灵,的确如此。
(这孩子生下来后,)不读那些不是圣贤写的书,耻于写那些*词滥调,所以他说的话大多像是神仙说的话。凡是所写的文章,言语之中多含寄寓之意。从夏、商、周以来,《国风》《离骚》之后,像驱使仆人一样驱使屈原、宋玉,像鞭打仆人一样对待扬雄、司马相如,雄视千载无人抗衡。所以王公贵族纷纷倾倒于他,名流也纷纷与他交游;学子们纷纷向他学习,就像鸟儿拥戴凤凰一般。卢黄门说:“陈拾遗(陈子昂)提倡改变颓靡的文风,天下的文章忽然就变了风格,可到如今诗歌还是有梁、陈时代宫廷的靡靡之风。到了李白才真正有了本质变化,靡靡之风如同扫地一样被扫得干干净净。古人今人的文集,都没人看了,只有李白的文章,流行于天下,真说得上是他的能力可与大自然相抗衡啊。
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祖皇帝下诏,征招李白到宫廷中(金马,汉朝宫殿之门列置金马,故称金马门。喻指朝廷),皇帝亲自下阶迎接,如同是见了绮、皓(指商山四皓,汉代著名贤人)。用七宝床来赐食,皇帝亲手调和羹汤来给李白吃,对李白说:“你是平民,名声竟被我知道了,不是平日里道德显著怎么会这样?”把李白安置在金銮殿,可以自由出入翰林院,并向他征询治国方略,暗中让他撰写宫廷诏书,别人并不知道这事。坏人好人同朝为官,因为一些利害关系就会成为诽谤的借口;忠言不被采纳,于是皇帝疏远了他。李白于是就放浪举止饮酒无度,以此来掩饰自己(的雄才大略)。撰写的诗歌,多次声称要隐居(晋谢安隐居东山,后来重新做官。成语“东山再起”即用此典故)。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人一并自称为“饮中八仙”,(贺知章等)称李白是谪仙人。朝中官员赋谪仙之类的诗歌多至数百首,大多是写李白不得意的事。天子知道李白不能够留下来做官了,就赏赐他许多财宝让他走了。于是到从祖(从祖,俗称“叔公”)时任陈留采访大使的李彦允那儿,请北海高天师在齐州紫极宫给李白授道箓。打算东归蓬莱,跟随神仙一起在丹丘驾车云游而已。(屈原《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李阳冰的序化用了这两句话。意思是:追随神仙于丹丘啊,留在那长生不死的地方。)
我李阳冰在当涂(当涂,安徽县名)任职,当官不是我内心所喜欢的,李白不嫌弃我,来与我同舟欢游。正准备卸任时,李白却患了重病。他写有书稿上万卷,还没有好好编辑。在病榻上把书稿给我,让我给他写篇序言。我想:评论《诗经》的精义,我比不上卜商(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阐明《春秋》的微言大义,我惭愧比不上杜预(杜预,晋人,曾注《左传》)。(引用这两个典故意思是我李阳冰不敢对李白的作品妄作评论)自从中原发生战事,李白逃避战乱达八年之久,当时所写的文章,十分之九都遗失了,现在保留下来的,都是从别人那儿收集来的。序文写于宝应(唐代宗年号,762年)元年十一月乙酉日。
分类: 草堂话谱
潘光旦撰序的《王氏宗谱》
潘光旦先生是我国现代家谱学的创立者之一。他书房里那一副很有名的对联“寻自身快乐,光他姓门楣”,我拿来当作了座右铭。潘先生出梁启超门下,学贯中西,率先对家谱学史予以梳理,并从家谱与宗法的关系、家谱的效用、家谱方法论三个方面提出了新的家谱学理论。读他的文字总有一种睿智让我惊喜,总有一种哲理让我叹服。有时候看到不谋而合的地方,还会有一种荣幸——原来潘先生也是这样想的。
在旧书店里看到这部多达四十册的修于民国三十六年的三槐堂木活字本黄冈《王氏宗谱》首册前面的序言时,就觉得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序为手书上版,应是油印,且为现代白话文。看多了木活字本的旧家谱,看油印本就会耳目一新,这毫不稀奇,但旧家谱中白话文且分段并标点的序言并不多见。翻到后面,落款为“民国三十六年五月二日国立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潘光旦敬撰”,那份惊喜就无法形容了。
王氏为湖北黄冈望族,始祖贞一,字坚珉,源自太仓,至宋迁江西饶州府,明洪武初茂材,历任黄郡司马,治绩丕著,大协民心,遂占籍黄冈,后裔散居黄冈各处,尤以赤山潭为大宗。这个家族仅从入清后的十世算起,在谱中《科名录》记载进士就有一十四人。入民国后,毕业于黄浦军官学校、北海警官学校、保定军官学校、江西将校讲习所、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湖北官佐子弟学校、湖北警官学校、第四集团军随营军官学校、东三省讲武厅、中央军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及各大学者更是指不胜屈。如请潘光旦先生作序的子寿,名康,就毕业国立西南联立大学,其时为北平清华大学研究所研究员。潘先生在序中说:“清华研究所同学王君子寿,最近谈起他的父亲,觉民先生,主持族中修谱事将近告成,要我写一篇序文,正式的序文我不便写,因为谱稿远在黄冈,我无法看到,没有依据,子寿所交阅的以前若干次修谱时几篇序文以及子寿所转述的一些话是不够作依据的,不得已,与子寿商量,写了一篇关于家谱的意义的文稿,作为代序”。
潘先生的这一篇《家谱还有什么意义?——湖北黄冈王氏家谱代序》的论文,后来收录于《潘光旦文集·第十卷》。他在序中提出了家谱的七个意义:
一、尊祖;
二、敬宗;
三、收族或联族;
四、婚姻严姓氏之防;
五、选择官员;
六、爱重门第;
七、选择婚姻。
然后逐一分折,认为不合时宜者大可放弃或改进。在第三条“收族或联族”,他说“收族的意义,与尊祖一样,也还是值得保留的,……应有一个限制,即亦应以真有血缘关系以至于确有实际的团体生活关系者为度。前此大姓人家喜欢编制所谓《通谱》的,凡属同姓的派系,照单全收,不特不问是否同出一源,且不问是否属于传统的所谓汉族,于是,即就王氏而论,其间于姬姓之王而外,更有赐姓之王、易姓之王、虏姓之王,甚至于连带有王字的复姓,如王官、王孙之类也一并网罗在内。为了实践收族的至意,作此种努力的人,可以说是其志可嘉,其心可谅,而其愚妄为不可及了”。想起前些天与上林兄在金华参加“寻根文化研讨会”,就餐时坐在我旁边的正好是“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的理事长王听兰先生,他们正在编绘《中华王氏统宗世系图》和编撰《中华王氏大通谱》,他们的“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的会员已经复盖全国23个省(市),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团队”。听说我手上有不少王氏家谱,说以后一定要跟我联系。对王先生这样执着的热心人,我一直是敬重的,我在答应他的同时,提出了“姓氏的来源各异,你们是怎么来分辩各支的派系的”这样的问题,后来不知谁转迁了话题,没有再讨论下去。我想,王听兰先生们也许就是潘先生所说“其志可嘉”的那些人,他们的努力,与潘先生所说的那些前辈们似乎一脉相承。
潘先生又说:“四种比较新鲜的意义或功用值得分别提出:一是培植所谓谨始怀来的优生意识;二是增进个人对于一己品性的认识;三是帮助人类遗传的研究;四是在史学中多确立一个专精的部门。”并设计了如何实施的方案,但自己也承认:“上文所论的种种意义,一时当然还说不上,事实上,在流行的
族谱传记是什么意思
本文2023-10-19 03:18:4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87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