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思想家张载有什么样的经历呢?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是北宋时的陕西凤翔府郿县横渠镇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宏,历代传颂不衰。张载一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他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教育思想,在关中兴教,使“关学”大盛,以德育人,使学者辈出,关中民风为之一变。
通往墓地的大道
当地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张载富有神话色彩的传说,与正史记载大相径庭。
在郿县横渠镇一带,有一富户人家想请一位有才学的教书先生教育自己的子女,于是他从蜀地请来当时的名士张载。来到横渠后,张载因学识渊博,很快吸引了众多弟子慕名而来。
横渠镇有一个叫李三的人,他在当地开了一家酒馆,为了招揽顾客,李三立下一个规矩,每天早上第一个客人免费。有一个道士打扮的人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赶来饮酒,他常常高谈阔论,天文地理、社会、军事及历史等无所不知,由于每天总是第一位顾客,他付费时,李三按规矩从不收取银钱。时间久了,两人就很熟悉了。一天早上,道士饮酒微醉,他告诉李三,说自己其实是狐仙,因为贪吃美酒就变成人形光顾酒馆。
张载父之墓
得知道士是狐仙后,李三悄悄地把此消息告诉了张载,于是两人设计套取狐仙的知识宝典。
一日清晨,狐仙还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李三酒馆,张载恰好也来了,经李三介绍,两人于是对酒同饮,时不时,李三也来凑个热闹,暗地里却在酒中做了手脚。狐仙被灌得大醉,开始神智不清,忽然从口中吐出一颗红色的珠子,张载捡到一口吞下。狐仙失去了真气,现出原形,慢慢死掉了。狐仙临死前,张载当其面立下誓言,死后陪葬狐仙。张载、李三将狐仙厚葬在现在张载墓的北边。
张载吞下狐仙的宝珠后,将狐仙的知识全部吸收,著书立说,成为北宋时期有名的思想家,“关学”创始人。
张载守陵人
北宋灭亡后,张载后人有两支分别在韩国和日本繁衍生息。上世纪九十年代,张载的韩国和日本后裔分别来横渠寻根,他们出资修建了现在的张载墓。
这是张载守陵人亲口讲述的关于张载的民间故事。无论真假,故事本身增加了丰富的传奇色彩。
张载
无不知则无知,有不知则有知。
——张载
简介
张载(公元1020~1077年),又称张子。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的表叔,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庙、程颢庙合称“北宋五子”。字子厚,汉族,祖籍大梁(今开封),徙家凤翔郿县(今宝鸡眉县)横渠镇,人称横渠先生。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授祁州司法参军,调丹州云岩令。迁著作佐郎,签书渭州军事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除崇文院校书,次年移疾。十年春,复召还馆,同知太常礼院。同年冬告归,十二月乙亥卒,年五十八。嘉定十三年(1220年),赐谥明公。
人物小记
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38岁的张载赴汴京(开封)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在候诏待命之际,张载受文彦博宰相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
一天晚上,洛阳程颢、程颐兄弟前来听张载讲《易》。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虚心待人,静心听取二程对《易经》的见解,感到自己学得还不够。第二天,他对听讲的人说:“今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不及,汝辈可师之。”(《横渠先生行状》)于是撤席罢讲,对二程说:“吾道自足,何事旁求。”(《横渠先生行状》这表现了他在学术上的积极开拓精神,他的《易说》就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主要思想
张载研究儒家以及道、佛的学说,经过比较和鉴别,对佛、道采取批判的态度,而崇奉儒家思想:“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其中《易传》对他影响最大。
张载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自然观、认识论方面。
在自然观方面,张载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气一元论哲学。他认为一切存在都是气,整个世界都由气构成。先秦儒家以天、道家以道作为最高实体,张载认为所谓天、所谓道,都是气,气是最高实体,道是气化的过程,太虚即所谓天,是指气散而未聚的原始状态。他还认为一切具体的事物,都是太虚之气凝聚而成,万物消亡又复归于太虚,太虚、气、万物,是同一实体的不同形态。在他看来,世界统一于气,气有聚散而无生灭,气聚则有形可见,气散则无形不可见,太虚无形无状,并不是虚无,所以说“虚空即气”,“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张载指出,气处于永恒运动中,运动的原因在于气本身含有互相吸引、互相排斥的两个方面。由气所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阴阳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无无阴阳者”,如果没有对立,就不成其为事物。
在认识论方面,张载认为关于事物的知识是从耳目感官来的,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肯定外物是感觉的源泉,这是张载认识论思想中的唯物主义部分。但是张载又认为,对气的变化本性“神”和气的变化过程“道”的认识,出于人的“德性”,完全不依赖耳目的感觉,这就否定了感觉经验是一切认识的基础,构成了张载认识论思想中的唯心主义部分。
张载的横渠四句有多伟大?他为何死后享有从祀孔庙的待遇?
张载,字子厚,父亲给他取名为“载”,出自《周易》中的“厚德载物”,后人称他为张子或“横渠先生”。“横渠”二字,是地名,位于今天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境内,这里是张载讲学的地方,也是他的长眠之所。
幼时的张载也不是一心奔着专研学位去的,喜欢兵法,也曾立志抵御外辱。北宋当时外患很重,西夏时常扰边,朝廷只能以赏赐的名义给西夏大量物资,其实就是不够硬气,花钱免灾。张载年少气盛,深受刺激,给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写了《边议九条》,打算组织民团直面西夏,夺回失地。不管内心怎么想,范仲淹还是接见了张载,张载也是高谈阔论,讲怎么整顿边防,夺回失地。范仲淹表扬了张载的热情,但劝他别研究军事了,让他去研究儒学。范仲淹这方做法寓意如何只能由各位评说了。当然,后来范仲淹修筑大顺城防御西夏时也邀请张载去写了《庆州大顺城记》。听从建议的张载,回家除了研究儒学,还攻读佛道两家,融汇三家,悟出了自己的学说体系。
张载政事上的表现中规中矩,先后任祁州(今河北安国)司法参军、云岩县令(今陕西宜川境内)著作佐郎、签书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等职。张载治理地方推行德政,重视道德教育,执政方向偏儒家经义,与神宗奏对也是反复表明要渐复三代(夏商周)。后来因为变法被王安石贬谪。
就作者个人想法,更加欣赏前文的张养浩,在坚持个人操守的同时精于实务,为百姓死而后已。张载创立关学,提出横渠四句,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自身也是道德模范,可称圣人,死后家里分文没有,入殓全靠学生和朝廷自助。作为官员从古至今也是疏为难得,如果能够为百姓实际生存多做些社会进步的事情就更好了,当然他也按照自身理念始终践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也因此进入孔庙,如果他完成少时指向,抗击西夏,夺回失地,为百姓鞠躬尽瘁,也许还能列位昭勋阁。
张载做到横渠四句了。
北宋理学大家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被称为“横渠四句”或“横渠四句教”。
张载(公元1020年—公元1077年),字子厚,祖上为大梁,今河南开封,后来迁到陕西郿县的横渠镇,他在这里讲学,人们称他为“张横渠”。
张载的思想是通过对《周易》和《孟子》的阐发而表述的。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关学的创始人,世称“横渠先生”。
河南、陕西之间有函谷关,关以西称“关中”。直到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将其称作“横渠四句”。由于这几句话言简意宏,多少年来一直都被中国文人、士大夫当作自己的志向。历代流行不衰,是怀抱入世与济世理想的中国人的最高追求。
横渠一生主张“实学”:
强调经世致用,研究面广泛,对天文历算等自然科学和农学、军事、政治等都有独到的成果。与二程的“洛学”不同,横渠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气”,而非“理”。
通过“气”的概念,张载构建起了一个独特的“一元论”哲学体系。”冯友兰评价其为张载对中国哲学的一大原创性贡献。
张载别称:张子,横渠先生。字号:字子厚号横渠。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长安。出生时间:1020年。去世时间:1077年12月6日。主要作品:《八翁十首》《八翁十首》《八翁十首》《八翁十首》《八翁十首》等。主要成就:理学创始人之一,关学创始人。
关于张载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张载的诗词
《剑阁铭》、《克己复礼》、《别后寄吕子进》、《芭蕉》、《八翁十首》、《八翁十首》、《八翁十首》、《八翁十首》、《八翁十首》、《登岘首阻雨四首》、《八翁十首》、《八翁十首》、《别馆中诸公》、《东门行》、《卷耳解》、《有丧》、《八翁十首》、《贝母》、《八翁十首》、《春晚》。
二、文学成就
张载今存诗10余首。较可取的有《七哀诗》2首。其一“北芒何垒垒”描写汉代帝王陵寝被毁后的景象,慨叹世道乱离和沧桑变化。其三“秋风吐商气”写秋风扫林,满目凄凉的景色:“阳乌收和响,寒蝉无余音”,“肃肃高桐枝,翩翩栖孤禽。仰听离鸿鸣,俯闻蜻_吟。”通过景物的描绘,寓情于景,表现了作者在黑暗现实中的孤独苦闷心情。
此外,张载还有几篇赋、颂和铭文。其中《蒙汜赋》当时曾受到傅玄的推崇,是张载的成名之作。明人张溥把张载和张协的作品辑为《张孟阳景阳集》,收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三、生平
西晋文学家。字孟阳。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详。性格闲雅,博学多闻。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记室督、中书侍郎等职。西晋末年世乱,托病告归。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都以文学著称,时称“三张”。其中,载、协相近,亢则略逊一筹。《文心雕龙》说:“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一说,“三张”指张华与张载、张协二人,张亢不在其内。
传说张载貌丑,外出时顽童常以石掷之,以致“投石满载”。在《幼学琼林》中亦有“投石满载,张孟阳丑态堪憎”之语。可见古人有时也会以貌取人。
太康初,张载至蜀省父,道经剑阁,因著《剑阁铭》。铭文先写剑阁形势的险要,次引古史指出国之存亡,在德不在险的道理,被后人誉为“文章典则”(张溥《张孟阳景阳集题辞》),晋武帝曾派人镌之于石。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生于长安,后安家于凤翔眉县横渠镇,世人称其为“横渠先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
张载写了一本书特别有名,叫做《横渠语录》。而这本书里面有四句话,更是成为了千古绝唱,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021年12月1日
张载与横渠小镇
@太白山人
我的家乡古眉坞
背依秦岭太白山
眼前渭水向东流
自幼生长在横渠
那里有条南北渠
渠里终年溪水流
千年前诞生了一位叫张载的哲人
他创立的学说被称为关学
位列濂洛关闽之中
自宋元明清至今九百余年
被历代皇帝敕封祭祀
是宋代以后儒学的主流
成为后世儒学的根源
张载被称为横渠先生
横渠被誉为张子故里
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之一
关学的奠基人、鼻祖
儒家理学带头人
著作以东西二铭开篇
易说为续
被誉为诸葛匡时前后出师表
关学教导人们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被简称为横渠四句
更为历代传颂不衰
喜逢盛世
人们崇尚国学
欣逢张子诞辰1000周年
横渠书院隆重开园之际
山人怀着崇敬的心情
站在张子塑像前
以纪念这位千年前的哲人
这位以儒家学说为中心
兼容佛道哲学理论
创立了古代精致、完备的理学体系
其影响至深至巨的伟大哲人
横渠以张子为傲
人杰地灵
张子以横渠为名
传颂不衰
千年张子
万世师表
宋代思想家张载有什么样的经历呢?
本文2023-10-19 02:30:4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87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