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祠堂为什么有人会去世
建祠堂为什么有人会去世
建祠堂为什么有人会去世,上古时期,宗祠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以及平民是不能私自建祠堂的,是以血缘为基础,彰显“根”的标志就是宗祠。没有传承就没有根,没有祖宗就忘了一切。”那么建祠堂为什么有人会去世?
建祠堂为什么有人会去世1这是正常的水现象。没什么不好的。 天上有不可预见的情况,人们每天都有好运。这是自然法则,如果您不回来的话会涉及太多。不要相信迷信,出生,老年,疾病和死亡是社会的常态,建祠堂没有错。这是一个巧合,因此无需纠结!
修建祠堂的六大原因
一、祠堂是孝文化的千年延续,是儒家文化祖宗崇拜的集中体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独尊儒术!
儒家文化,讲究以礼治国,以孝治家。
孝文化,是我们2000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优良品德。孝,就是祖宗崇拜,生前体现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生后,体现为守孝、祭祖、传承祖宗家业和文化品德。实体的体现就是在家里立神位,神堂,在宗族修建祠堂,作为逝去祖宗的寄托之所。
故,对于中国人,修建祠堂不仅仅不是劳民伤财,更是精神文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宗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孝文化
二、祠堂是追根溯源的中华文化传统
中华儿女,从来讲究有国有家。家是家族,家庭!
追根溯源,就是问问我们,我们来自哪里?去往何处?
回答来自哪里?文化中我们有两个诉求:修族谱,修祠堂!
族谱上清清楚楚的记载了我们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甚至更上几代,或者十几代人!
记录了祖宗功德,记录了他们一辈子的付出和成绩,记录他们希望子孙后辈继承的优良传统和品德。例如诚信,例如孝顺,例如真诚待人,勤劳持家,和谐妯娌。
祠堂里,那一个个摆放的整整齐齐的神位,就是祖宗一代代人的期望。
修建祠堂,是中华儿女,尤其是汉民族儿女的优良传统。
三、祠堂是是一个宗族族人的精神信仰之地
一个家有家训,家谱。一个宗族就有祠堂,有祖宗教诲。
现在社会发展很快,大家都奔走四方,寻求自己的发展。
一个家族,一个同姓宗族,很少有机会在一起,闲话感情,讲述过往友谊。
修建祠堂,可以提醒大家,500年前是一家,甚至不需要500年,我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是同根同种的一家人。
提高家族观念,可以弱化乡村的一些矛盾,可以增加彼此可能生疏的情感。
祠堂是一个宗族族人的精神信仰之地,是团结互助友爱的场所。
四、祠堂是村里红白喜事的举办地,是逝去老人的神位所在地
现在一户一宅,每家每户的面积都不大。
生老病死,是所有人最重要的几件大事。
祠堂是一个村落宗族红白喜事的举办地。一生为善的人,在祠堂和口碑中会得到代代相传。一些作恶多端的人,甚至都不会有机会,或者不允许死后贡献祠堂。
这对于很多人,都是一个非常严厉的惩罚。
五、祠堂是逢年过节(春节、中元节、清明节等等),祭祀祖宗场所
祠堂在很多地方,以湖南为例,都是每年重要节日的祭祀场所。特别是春节,中元节,清明节。
没有祠堂,难以想象,老百姓在这样的节日里,精神的失落和面对祖的失落情感。
所以,修建祠堂不仅不是劳命伤财,更是文化的传统,孝文化的传承。
建祠堂为什么有人会去世2为什么要修建祠堂
宗祠,又称祠堂,姓氏意识强烈,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堂宇,也是家族议事、供奉祖先、传承礼德、团结族人的重要场所。宗祠原为“追远、根本”的目的而兴建,所以在建筑规制上体现出礼尊而貌严。它既是家族的象征和中心,也是乡土文化的根。
宗祠文化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深厚人人文根基,它涵盖了祠堂、祠产、祠约、祠堂建筑规制、祠堂陈列格式、祭祀礼仪,以及宗谱家乘、行派世系、传记事略等领域,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祠的兴废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在破“四旧”的年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宗祠及宗祠文化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盛世修史,宗祠复兴也应运而生。各村的孝子贤孙,克己复礼,为复兴宗祠拼搏不已。
祠堂建筑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从尊宗敬祖,保护文物的艺术和资料价值出发,纷纷重修宗祠,既保持原真性和完整性,延续其传统特色和环境风貌;又结合区域地理,丰富宗祠文化内涵,通过和谐的建筑风格,引发民众内心的认同感,升华为心灵的归宿。
旧时,祠堂讲究采光,以适应风水术的要求,格局不能随意设置,要受封建礼制约束。如开三山门和门前设置门当户对(石锣石鼓)、石狮,族内必须有科班出身而入仕的人;祠堂门前的照壁若要镶嵌麒麟,脚的站跪姿势应按族人官阶品位而定。
祠堂门前会为取得功名的族人设立旗杆夹,以资彰显并激励后辈。后人可以通过了解祠堂的格局,进而了解村庄的发展历史。当你走典雅壮观的祠堂,就能了解到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色。
祠堂意义
祠堂是历史的教科书之一,它用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诠释一个村庄的时代文明。透过祠堂,人们可以约略看到一个村庄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这些杰出的人物分布在各个村庄,他们的故事伴着祠堂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已经被渐渐淡忘;而有些,因为特殊的原因,也许还不曾被人所周知。
祠堂中记载的名人事迹,既让杰出人物名留青史,万古长青,又鼓励着后代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来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充实人生,奋然前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个人力量。
充分利用好宗祠文化资源,引导宗祠活动的健康发展,剔除封建迷信成分,发挥宗祠文化“以德育人”和凝聚力量的功能,培育时代道德风尚,让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占领祠堂阵地。如此,才能让传统宗祠文化在新世纪的文明建设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建祠堂为什么有人会去世3中国人为什么要建那么多祠堂,祠堂和族谱有什么关系?
在传统家族文化中, 族谱和 宗祠是必不可少的两大内容,编修族谱是为了寻根问祖、联结血脉、承上启下、增知育人,那么,宗祠起什么作用呢,我们今天详细讲讲。
宗祠,也叫作 宗庙、祖祠、祖厝,最常用的两种叫法是 家庙和 祠堂。宗祠不仅是供奉祖先牌位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也是商议家族大事、执行家法族规的地方。
上古时期,宗祠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以及平民是不能私自建祠堂的。
周代以后,士大夫逐渐开始建立宗祠,以便供奉祖先和举行祭祀。到唐五代时期,民间开始建造家族祠堂,清代以后,祠堂开始在各大家族繁衍开来。
最开始,民间每个家族的祠堂必须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而且还要从现田中每龛取二十分之一作为祭田。
祠堂作为族权和神权交织的中心,还需要一套 完整的管理体系。
设立 宗长管理全族事务,下设 宗正、宗直负责族内的家族大事和家法族规。
在古代,宗祠是集合家国法制为一体的场所,既要有国法的体现,又要增设家法,具有强烈的时代特性。
发展到现在,主要以家族法规为主,也是 聚合族人,凝聚族人团结力的主要场所。宗祠的建设,往往也是族人家族荣耀的展现地,所以,在城乡建筑规模中,祠堂是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古文化加上古建筑,这样一座集合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建筑,往往也是一大 独特的人文景观,代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文化水准。
在家族文化中占据重要作用的祠堂和族谱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宗祠是编修族谱的重要资料来源
宗祠中的几个重要部分寝堂、宗祠正厅和祠联。
寝堂是祠堂中最庄严之地,是摆放祖宗牌位和族人跪拜祭祀之地。牌位不是任意拿来放上去的,自立祠供奉之始祖及始迁祖,要举行隆重的“进主”仪式,按世序一定位置依世代供奉的。 补充阅读:修谱过程中要注意这几个问题,否则永远修不好一本谱
从祖宗牌位的排放位置我们可以详细的知道世系排列。
宗祠正厅供奉着始祖公及夫人塑像,左边是建祠宗支宗亲各支祖公及夫人塑像,右边是广行忠孝善事,两侧依次陈列着历代珍藏的龙头祖牌,如同"家谱"。这也是族谱中像赞的主要来源之一。
祠联,包括堂联、楹联、门联等。通过对联形式,将姓氏的来源、发祥地、祖先的居住地、名讳字号、官位以及祖先的嘉行懿事等内容,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进行艺术再现,族谱中的姓氏起源和祖辈介绍也有了资料补充。
其次,宗祠是发起修谱的主要场所
宗祠是为了供奉祖先和举行家族大事的场所。编修族谱本就是家族的大事,从选择主要负责人,到组织编修人员,都需要在祠堂中表决商议,族谱编修完成后,发谱也应在祠堂进行。
族谱作为一个家族的发展史,当然也涵盖其宗祠的发展,而宗祠的发展变化也丰富了族谱的内容,两种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存在。
祠堂风水各方面的讲究:
一、选址
人们把祠堂风水的好坏看作是宗族兴衰的关键,所以新建祠堂选置十分讲究,一般要求注意龙脉和生气来源,背山面水,明堂宽大,方正,水口收藏,无冲突,无争斗等现象。以及左右互衬,四势匀和。 具有阴阳相济、虚实相生、刚柔互补、方园相胜、小中见大等涵构。其环境模式最好有四周群峰屏列,前有门户把守,左右护卫,后有背山所倚的地貌,讲究山明水秀,地灵人杰,要求文运亨达,人丁两兴。按风水定律:“左环右抱必有气”。这是生气、灵气和福气择地通常背实向虚,十分讲究方位,一般坐北朝或者坐西朝东,也有根据特殊龙脉条件选择的其他方位的。
二、规模
祠堂建筑的组织和布局是有规制的,只是规模大小各有不同,但总体布局有共同之处,大体上可分为门前广场、戏台、大门、围墙、天井、享堂、拜堂、寝堂、辅助用房等几个部分。是根据其家族的经济实力而定。一般祠堂以“四点金”和“八间头”为基本型制,所谓“四点金”就是小型三合院和四合院,三合院通常是正厅三开间双坡硬山顶,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木结构,厢房双坡两层楼屋硬山。“四合院”通常正房及到座均为三开间,左右各一开厢房,中间围合着天井。大门位于倒座的当心间,大门前面没有院落。“八间头”的平面与“四点金”基本相同,只是左右是厢不是过廊,而是用格扇封闭成一间厢房,连上下正房共有八个封闭开间俗称“八间头”。另外也有“三纵三横”的布局,建筑形式以硬山为主,中路为三开间三进深的建筑群。由于社会环境及宅基地的局限,现在有些新建的祠堂一般只有大门和四周高墙围合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进门一天井,一间享堂。
三、款式
1、 瓦作:瓦作分大式,小式两种做法。歇山与硬山各项瓦顶做法属于大式建筑做法;硬山、悬山例属小式做法,所定规矩尺寸都是按五檩前山廊山柱式大木做法例而定。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山顶、卷棚顶、盝顶等。此外还有不同屋顶的组合形式及重檐形式。一般祠堂均是硬山、悬山砌法。故祠堂两山山墙。有随大小式建筑硬山与悬山房分别墀头风与五花成造两种做法;硬山房屋顶只有前后两面坡,一条大脊和四条垂脊,两端的山檐与山墙墙头齐平。山面裸露没有什么变化,显得质朴坚硬,故称之硬山屋顶。
首先是悬山房山墙,上身采用五花成造或前后通平做法,挑山山墙或随屋坡形势一直砌到各步檩下如硬山做法,悬山屋顶与硬山屋顶较为接近,也是一条大脊和四条垂脊,所不同的是,山墙上部的屋檐是突出在墙外,处于悬空状态故称悬山。其次有榫卯:木结构的灵魂,它们是夫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好一个地老天荒,矢志不移。越有压力就会变得越牢固。
2、粱架,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粱架有穿斗式和抬梁式二种,其本质差异在于,穿斗式是指直接承接檩条的是柱子;而抬梁式是指除脊檩外,直接承托檩条是梁。梁的形态有月梁、直梁之分,月梁为经过加工,略呈弓形之梁,直梁为平直之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主流的结构。
3、廊庑:有屋顶的通道,供通行、遮阳、防雨、休息、游憩之用。
4、门窗及其它:房屋所有门窗隔扇、横披、支窗、帘架、单扇或双扇棋盘门,实榻大门、木顶隔、隔断,壁板、护墙板、木栏杆之类制作安装统属装修木作。
5、斗拱:斗拱由水平放置的斗,升和矩形的拱及斜放的昂组成,斗是斗拱中承托拱昂的方形木块,因状如旧时量米的斗而得名,斗拱是中国木构件建筑中特有的构件,是屋顶与屋身立面的过渡。
6、屋顶吻:屋顶吻是屋顶上正脊两端的装饰物件,古代的殿堂式建筑物上常用。它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呼,不同的样式。
7、栅门:古代的一种门,立柱间有上下枋,枋间有便于通风的栅栏状透空木门,额枋上有斗拱,上覆短檐,有的石柱冲天出头。
四、装饰
我国古代建筑装饰以彩画和雕刻为主,两者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民族的特色,彩画起着保护木料和美化建筑的双重作用,雕刻则赋予建筑造型生动。建筑色彩起始于汉初营建的未央宫,汉代的红白配合的外观色调,沿袭至唐未变;宋、元有较大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到明代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处理手法,并且制度化,南北方因气候、习俗、及各地的风情,也有差别,在南方,四季常青,山明水秀,景色怡然,绿色掩映。房屋一般使用灰色、黑等色彩,白墙灰瓦,栗、黑、墨色的梁架柱,和周围的环境或调和或称对比,秀丽雅谈,意蕴深远,婉转有情致。清代的彩画主要有三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彩画色调繁多,琳琅满目,也各有其独特的成就。
建筑雕刻技术始于原始社会中晚期出现的泥塑,隋唐、宋元时期有了划时代的深度发展,到明清两代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传统工艺,使砖雕、木雕、石雕各具特点,石雕、砖雕主要作为外观装饰,集中使用在台基、大门或厅堂、山头、屋脊等处,木雕主要作为内檐装饰,特殊建筑装饰也使用鎏金技术。雕刻一直是传统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综合了雕刻的技术手法和故事传说,文学题材等艺术,将不同时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物象等巧妙地组合在木、石、砖上,令人遐思,发人深思。一个个生动的民间故事反映了中国文化精髓与精神内涵及民俗趋向。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
祠堂建筑特色:
祠堂建筑具有规模宏大,造型庄重,建筑精美,讲究风水等特色。祠堂讲究门面造型,样式不同于普通民居建筑,人们一看便知是祠堂。
祠堂常见造型有牌坊式和庙宇式两种:
1、牌坊式原是统治者赐立的,用以表彰显宦望族、忠义之士和贞节之妇的一种荣誉建筑,立于被表彰者的住宅前面,是独立的建筑物。后来,有的官僚望族就把这种建筑造型运用到自己的住宅建筑。
2、庙宇式建筑造型,因为祠堂就是由宗庙、家庙演变过来的,其性质也是“庙”,只不过普通庙宇供奉的是佛、道之神,祠堂供奉的是祖先神而已。目前,石灰铺镇范围的祠堂造型多数是庙宇式建筑造型。
旧时,建筑祠堂之前请地理风水先生或村中懂地理天文的长辈先察看地形,观其山川走势、“龙”、“局”、“水”等情况,审其阴阳凝聚、南北朝向,精心选择一块“风水宝地”,择黄道吉日,动工兴建祠堂。祠堂大门前筑有一口半月形的水塘,祠堂的上下厅之间,有一天井,这都与风水观念有关。建祠堂讲究风水,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来更好地获得祖先的保佑,以使得族运长久,人财两旺。风水观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与崇祖文化有一定的联系。
写家谱的规矩有以下这些:
1、已婚男性:记载姓名,出生年月日,供职处所,学历职称,配偶姓名,居住地。已故的要载明卒于何年。
2、男性配偶:记载姓名,出生年月日,供职处所,学历职称,生育几子几女。已故的要载明卒于何年。
3、已婚女性:记载姓名,出生年月日,供职处所,学历职称,配偶姓名,居住地。生育几子几女。记载下一代子女姓名。 已故的要载明卒于何年。
4、女性配偶:记载姓名,出生年月日,供职处所,学历职称。已故的要载明卒于何年。
5、未成婚者:记载姓名,出生年月日,出生地,何时何校何专业毕业或在读,供职处所,学历职称。
一般来说,以下这6种人事不得入谱的:
1、弃祖。水有源,人有祖;敬祖尊宗,人皆行之。如果不尊重祖先、不孝敬父母、随便改姓氏,这种人不得入家谱。所谓祖为身之所自出,有祖而不敬是弃之也。就是这个道理。
2 、叛/党。君/臣之义同与天地,背君者不祥。凡有藐视王/章干明犯义者直与州/党/同律。大逆无道者、欺君蠹国虐害及下民者、为书/吏舞文连累宗族者都不能列入家谱。
3 、犯/刑。五/刑之属三千而罪大者不赦,三尺凛凛自干宪/典,国/法之所不荣,即为家法之所必弃。巨恶已经大辟者、绞六点刖者、无故将妇人缢死图赖者都会被家谱除名。
4、败伦。五伦为天下之达道,彝伦不墩是禽兽也。敢有败常渎乱者严之以肃家声。欺公灭祖者五伦乖唳者不能列入家谱。忤逆不孝殴亲致死者,凶暴横行殴亲致死者,奸/生妓/生及螟异姓子以乱/宗/族者也是不能列入家谱的。
5、 背义。义者宜也行不合宜则于众弃之勿滋虺蜴荼毒良裔,舆娼优奴隶为婚者,母出庙绝,失谱牒以乱世派者,修谱吝费而自甘弃祖者,这几种情况也是不可列入家谱的 。
6、 杂贱。贫而贱非贱也甘为下流斯乃一族之所鄙削去其名以为立志污下者劝 。现为奴者,为娼为优为隶者,为僧道弃辱亲者都不能列入家谱。
清朝皇室家谱:又称《爱新觉罗宗谱》、《清玉牒》。
《爱新觉罗宗谱》共8册,即:星源吉庆、甲册、乙册、丙册、丁册、戊册、己册、庚册。《星源集庆》册为直系皇室册,甲、乙、丙、丁册为宗室册,戊、己、庚册为觉罗册。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文两种。
清朝皇室家谱分册目录如下:
一、甲册
1-4: 德宗景,穆宗毅,文宗显,宣宗成,仁宗睿,高宗纯,世宗宪,圣祖仁,世祖章,太宗文 皇帝位下 之子孙。
二、乙册
1-4: 太祖高皇帝位下 第一子贝勒褚英,第二子亲王代善,第三子镇国公阿拜 之子孙。
三、丙册
1-4: 太祖高皇帝位下 第四子镇国将军汤古代,第五子莽古尔泰,第六子辅国公塔拜,第七子亲王阿巴泰,第九子镇国公巴布泰,第十子德格类,第十一子巴布海,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三子辅国公赖慕布,第十四子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亲王多铎,第十六子费扬果 之子孙。
四、丁册
1-5: 显祖宣皇帝位下 第二子贝勒穆尔哈齐,第三子亲王舒尔哈齐,第四子郡王雅尔哈齐,第五子贝勒巴雅喇 之子孙。
5: 玉牒之末:
太宗文皇帝位下第一子武肃亲王豪格之第五子温良郡王勐峨之第三子延信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一子广略贝勒褚英之第一子安平贝勒杜度之第六子追封怀愍贝子杜努文之第一子苏努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子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一子克勤郡王岳托支下奉恩将军兴瑞之第一子全亮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子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二子硕托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二子颖毅亲王萨哈廉之第一子阿达礼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六子辅国厚公塔拜之第二子额克亲之第六子额尔济图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七子饶余敏亲王阿巴泰之第四子安郡王岳乐之第十九子务尔占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五子莽古尔泰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十子德格类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十六子费扬果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一子阿尔通阿第一子舒尔赫宜此支降为觉罗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二子已革贝勒阿敏支下塞胡之第二子拉哈礼此支降为红带
子[此支宗谱未记载,记载对象为春宜位下福成阿,道光年间黜宗室]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二子已革贝勒阿敏第二子爱度礼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六子郑献亲王济尔哈朗支下扬桑阿第一子务能义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九子脑岱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第四子巩阿岱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第五子锡翰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第八子德玛护此支降为红带子。
五、戊册
1-2: 景祖翼皇帝位下 第一子武功郡王礼敦巴图鲁,第二子多罗慧哲郡王额尔衮,第三子多罗宣献郡王斋堪,第五子多罗恪恭贝勒塔察篇古 之子孙。
2-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一子德世库 第一子素赫臣,第二子谭图,第三子尼扬古 之子孙。
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二子刘阐 第一子陆虎臣,第二子玛英格,第三子门图 之子孙。
六、己册
1-5: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三子索长阿 第一子履泰,第二子务泰,第三子绰奇阿注库,第四子龙敦,第五子飞永敦 之子孙。
七、庚册
1-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五子包郎阿 第一子隋痕,第二子巴孙巴图鲁,第三子对秦,第四子郎腾 之子孙。
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六子宝实 第一子康嘉,第二子阿哈纳,第三子阿笃齐,第四子多罗郭齐 之子孙。
索引1-2: 爱新觉罗·常林主编。
付录: 星源吉庆
扩展资料:
清朝皇室家谱历史意义及价值:
1、意义:我国历代王朝均修玉牒,不过,唯一完整系统地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只有清代玉牒。
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文两种。文献系统记录了清朝历代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在清朝皇族人口研究及中国宗谱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宝贵价值。为清朝官修、皇家档案馆(皇史宬)的尊藏本。从形制、体积、装裱等方面都堪称世界宗谱之最。
2、价值:
(1)为研究人口学提供了精确的数字依据 。
以清代子女最多的康熙皇帝来说,他共有皇子35人,皇女20人,但真正活18岁成年者只有皇子20人,皇女8人;
5岁前死亡的皇子12人,皇女10人,已成年者也多数死于40多岁的中年期。 寿命在70岁以上者只有皇十二子允祹(79岁)、皇十六子允禄(73岁)、皇二十三子允祁(73岁)。皇女中寿命最长的是第六女格靖固伦公主,也只活到57岁。
而顺治皇帝情况更糟,8子6女中,8岁前死亡的皇子有4人,皇女5人,皇子寿命最长的当数皇三子玄烨(即康熙皇帝),享年69岁,皇女中只有第二女活到成年,也仅活了33岁。
由此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水平很低,加之皇族成员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其死亡率是很高的,平均寿命也不长。清代皇族女子的死亡率较男子更高,平均寿命较男子为短,这和现代社会女子人均寿命普遍高于男子的现象正相反,很值得研究。
(2)清代玉牒堪称世界上记载最丰富的族谱。最后一次修订的清代宗室玉牒多达7000页,其中仅详实记录的宗室男性就有10余万人,数量大史料多、有人口繁衍连续完整的记录,特别是女性人口资料和婚姻资料齐全。正因为如此,在研究清史的中外学者眼里,清代玉牒是一个真正的宝库。
(3)审美价值。清代玉牒用满汉两种文字缮写,装帧华美,书法隽秀,也是极具审美价值的珍贵文物。
-玉碟(皇族族谱)
-爱新觉罗宗谱
修族谱的现实意义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族谱中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家格言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在家规、家训中,伦理纲常礼教作为其理论基础占有中心地位,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的内容占全部内容的大半。族谱中的家规、家训除上述内容外,还有“睦族人”、“和亲友”、“恤孤贫”以及“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逸”等等,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作出规范,这也是足资我们今天借鉴的有益的成分。
族谱研究的另一现实意义是通过家谱研究,满足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的需求。“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海外华侨看到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回国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慷慨解囊,投资家乡的经济建设。家谱作为一个家族血缘关系的总记录,将海外华人与祖国亲人紧紧连在一起。
研究家谱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对我国传统家谱进行内容、体例、结构等的分析,来构建一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的新型族谱。一部新型族谱或家族档案,其编制原则应是既符合现代家庭的需要,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具备传统族谱的“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功能作用;编法既继承传统族谱中的一些优秀成分,也要创制适应现代需要的内容。小家安,国家强。
族谱研究的现实意义当然不止于此,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族谱这个蕴藏丰富的资料宝库还会为我们提供许多新的其它资料,谱牒学这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也会不断发展,日益走向成熟。
家谱的作用意义
树有根,水有源。家谱记载着你的根。你的出处,及你们迁徙的情况。你们族人历代的名人等。遇到同姓人你如何知道是不是你们一家的。有了家谱的班排就可以知道是不是你同支、同宗。以防 之虞。
家谱的意义和作用
一、寻根、留本。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你就会知道了你从哪里来。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上几十年,但总要静静地离开人世,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死了,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在世上,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那不是枉活一生,白活一世,换言而之,你的孩子也就是失去了根本。
过去和现在,有很多人为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打碑,一者表示后人的孝心,二者是不忘先人,但它又能保藏多久世代变迁,人为的损坏,年代长久日月的风化,也就失去了树碑的作用。而几千年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流传至今,这不是修谱的作用吗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底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现在不知道自己祖父母名字的人为数不少,更谈不到自己是哪支哪房,所以修家谱,意义重大,一者可以帮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谁,让你的名字与先祖一起流芳千古,二者你如果真的断线,把你的祖辈、父辈和你一同记载下来,让你的后人代代相传,永远知道你们是他们的先祖,将来和他们一起流芳千古。
二、清缘、备查。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 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他们的祖先。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他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只要有了谱书,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谱上都有记载。
三、增知、育人。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嫖娼有余,赌博竭力,吃喝玩乐无度,为官不体恤黎民,骄奢*逸,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用什么教育他们,谱书中就有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后人的言行。谱书中收录了历代经典,例如,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她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族争光。
四、血肉联情。俗话说:“亲不亲,故乡情。”“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大流通的社会中,在国际一体化世代,人们不可能禁锢封闭。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这是今人后人子孙必行之路,通过联宗族谱,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更进一步加深了解。一个人走在外,路人(路上随意向隅的人)不如乡人(自己家乡的人),乡人怎与血肉之情相比。经济开发中的往来,生死祸福的降临,人与人之间自然也非常必要相互提携、帮助,有了谱书,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哪怕相见恨晚,血肉亲情一定更好、更深厚。
五、承前启后。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先人,二是下对后辈,先人千心万苦创业,育人,为社会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对后人来说,我们应该给他们留点什么是金钱美女房屋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美如玉。”先人只能留给后人知识,精神财富,思想财富,留给他们祖宗的品德,儿孙们才有生财之道,才能发迹万贯,这些都溶聚在我们的谱书之中,只有把这些留给他们,才能上对
为什么要修家谱、修谱的作用、立谱的意义
A、为什么要修谱 家谱在当代,尤其对于历史考古,人类基因研究,遗传病医学研究都是很重要的。作为重要的史料来源,它与国家正史(如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地方志(或某某县志),并成为三大史料来源之一。所以修家谱也不像某些人宣称的那样是搞封建迷信,家谱也是很重要的。我国的某些有历史价值的家谱,至今还被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掠劫并在他们的博物馆里收藏。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家谱的内容一般分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諡号、姻配等。B、修谱的作用 一、寻根、留本。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是从哪里来的,长辈叫什么。二、清缘、备查。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 之别,就在于人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族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三、增知、育人。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后人缺乏家族观念和宗族意识,不关心也不过问本家族的发展历史。四、血肉联情。俗话说:“亲不亲,故乡情。”“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大流通的社会中,在国际一体化世代里,人们不可能禁锢封闭。要走出家门,还要走出国门,这是今后子代裔孙必行之路,通过联宗族谱,本族同一血脉的宗族同胞更进一步加深了解和往来。 五、承前启后。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祖先,二是下对后代,先人千心万苦创业,育人,为本家族为社会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或下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祖先竖碑立传,把他们的育人和创业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或后一代人神圣的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C、立谱的意义家谱又称宗谱、族谱或谱牒,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我国历史上家谱的出现至少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明清时期私修家谱更是成为一项全民性的文化活动。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家谱与方志、国史并列成为祖国三大历史文献。家谱有一定的编写体例,主要记述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迁徙、婚姻状况,家族成员在科贡、官封名諡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包括著述),家族的经济情况和兴衰变化,以及家族的丧葬、祀典、族规家法等,因此,家谱是一种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载籍,历代学者都把谱系之学看作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是史学的组成部分。
家谱是什么意思
顺手采纳答案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的谱是什么意思?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宗法式家族是一种血缘组织,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十分清楚,这种组织才能维持和发展。即使旧的家族裂变成许多新家族后,以及新家族再裂变之后,各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一个家族的始祖及始祖母是谁?始祖如有几个妻子的话,谁是嫡?谁是庶?他们各有几个儿子,名叫什么?他们的妻又是谁,又各有几个儿子?家族的各支各房是怎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现在众多族人的父、祖、曾祖、高祖等等是谁?谁和谁是什么血缘关系?新家族始祖是从旧家族的哪一代分裂出来的?它又是怎样一代一代地传到现在?总之,家族成员之间的各种复杂的血统关系必须清楚。在没有文字的时候,血缘关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传授,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时间长了,记忆难免有差错。当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就用文字把这种血缘记录下来,这就是谱牒,是家谱、族谱的雏形。 谱牒源于何时?大概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司马迁说的《谱牒》、《牒记》,都是周以后的东西,周代的《世本》,曾对司马迁创作纪传体通史有过参考作用,学术界公认为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启我国家族史籍以"谱"为名之先河。周代的《世本》,在于"奠系世,辨昭穆",它所奠的系世,是周宗室的帝王世系;所辨的昭穆,是尊卑贵贱的亲疏。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礼崩乐坏",趋于瓦解。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至东汉时已由世族宗族代替了,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势力极度膨胀,选用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官之任用,"不考人才行业,空辨姓氏高下","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家之婚姻,必由谱系",此时的家谱,成了 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依据。与之适应的是修家谱之风极为盛行,国家设谱局,置谱官,"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同时,伪造世系门第的造假现象应运而生,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唐朝初年,修谱继续为官府垄断。为了打击旧有的门阀势力,擡高李氏皇族社会地位,唐太宗李世民组织力量编纂《氏族志》,"以今日官爵为等级高下",旧有门阀势力受到重大打击。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庶族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以至宋代,家谱编纂方式由过去主要是官府修谱发展成私家修谱。家谱功能上也由过去主要是出仕、联姻的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明清以降,私修家谱之风盛行不衰,目前存世家谱、族谱绝大多数是清代以后撰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谱被认为是封建宗族制度的产物,作为一种特有的封建文化 家谱的基本含义
中国南北方汉族聚居区宗族聚居差异的原因
摘要:宗族是一种传统组织,而宗族聚居存在着“古代北盛于南,近世南盛于北”的情况。造成这种南北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口迁移,二是迁移后的同族集聚,三是国家政权组织与宗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南北方;宗族聚居;差异的原因
《尔雅·释亲》云:“父之党为宗族”[1]。也就是说,宗族是指由父系血缘关系联结而成的群体。中国汉族人口聚族而居的传统发源于北方,这种习俗在周代即已形成于中原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宗族聚居格局达到全盛状态。相比之下,当时南方的宗族聚居远不如北方盛行。此后,随着北人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宗族聚居南北方强弱之势倒转。正如吕思勉先生所说:“聚居之风,古代北盛于南,近世南盛于北”[2]。而且大体上是俞南俞盛,俞北俞衰。以各省为单位而论,在南方,岭南地区的广东、福建最盛,江西、湖南、浙江南部稍逊于闽、粤,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又弱于前述各省,四川的宗族聚居则更弱一些。在北方,山西、山东宗族聚居较强,但仍弱于长江流域各省,河南、河北、陕西又弱于晋、鲁,东北三省则是全国汉族聚居区中宗族聚居最弱的省份。再进一步说,在各省范围内,宗族聚居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属于北方省份的河南省南部,存在较多的宗族聚居,而南方省份安徽省的北部,其宗族聚居情况更接近于北方。再如,在属于南方的所谓“江南”地区,宗族也不甚发达。
有关中国各地汉族人口宗族聚居情况的文献很多,其中也有一些论及造成不同地区宗族聚居与宗族势力强弱不同的原因。当然,不同学者论及或所强调的原因不同。本文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文中穷及所有的原因,也很难详尽地涉及所有地域,只是尽可能地综合笔者所见文献,从人口迁移、人口定居后的同族集聚和国家政权组织与宗族的关系三个方面来分析形成南北方宗族聚居强弱差异的原因。
一、人口迁移与宗族聚居
从人口迁移史和中国不同地域宗族聚居的情况来看,各地区人口迁入和人口聚居格局形成时间的早晚与宗族聚居程度高低和宗族势力强弱密切相关。在一个地域内,现有人口的始迁祖迁入该地的时间越早,则该地宗族聚居之势越强。反之,现有人口的始迁祖迁入该地时间越为晚近,则宗族聚居之势越弱。这虽然不是一个具有绝对意义的规律,但却具有相当的普适性。就中国南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而言,南方人口聚居格局的形成早于北方。可以说,人口迁移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宗族聚居南盛于北的格局。
从中国人口迁移史的大势上说,中国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的过程自南北宋之际最后一次浪潮后而止,此后的人口迁移基本上转为南北方各自内部的人口迁移、向周边地区乃至向海外迁移。 在中国南方的现有汉族人口中,少部分人的祖先是在上古时期就居住在南方,大部分人口的祖先是在晋以后由北方迁移到南方各省的。就华东的安徽、江西、上海、江苏、浙江五省市的大部分地区来说,尽管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吴、越立国,后又并入楚国,但到汉代,人口还相当稀少。据史料记载,“长江下游地区的人口在西汉时不过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晋代时由于“八王”之乱等内乱及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侵,汉人不断南迁。“从公元313年到公元450年,全国由北方南移的人口有户籍可查的有九十万人左右,占南朝官方统计人口的六分之一,占北朝人口的七分之一,其它无户籍的客寓流民可能还有一百万人以上”。其中,尤以永嘉时期最为著名,因而史书中有大量关于“永嘉南迁”的记载。后经隋末、唐代的“安史之乱及唐末的战乱,又有大量北方汉人南迁,到唐开元时期,长江下游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而到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已经占到全国人口的半数”[3]。北宋末年,金、元相继南侵,又一次驱动了汉人南迁的浪潮,其中最著名者,史称“靖康南渡”。到南宋时,地处长江下游的华东地区已成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此后,除曾有部分客家人由岭南回迁江西外,这一地区再无大规模的人口迁入。太平天国时期,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大量减少,又有大量移民迁入,不过,这些移民多来自周边受战乱影响较小的地区,较少长途迁移者[4]。
从华南地区来看,史书记载,汉人迁入广东省始于秦代,但广东汉人的迁入以宋代居多,特别是北宋末年的南迁与南宋末年由长江下游地区向岭南的迁移。广东有土客两大民系,其中所谓“土”即广府人。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广府人,皆言其始祖因宋代苏妃(或称胡妃)之祸,由南雄珠玑巷南迁避居。广东的客家人则均说其祖先由中原入赣,再由赣入闽,后辗转徙入汀州宁化石壁,其后再入粤东梅江一带。汉人迁入福建晚于广东,自孙吴时期汉人入闽,历经两晋、南北朝、隋代的迁移,至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福建省也仅有74
467户,到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增至467 815户,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增至1 390
566户[5],显然,福建汉人主要是在唐、五代及宋代迁入的,而尤以宋代迁入者居多。元以后,粤、闽的人口格局基本稳定下来,及至明清,这两个省份由迁入地转变成了迁出地,其中,有部分人口向江西等地回迁,更有一部分人口迁往台湾和东南亚。
华中地区的湖南、湖北两省在秦汉时,除少数地区为汉人聚居区外,大部分地区仍为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人口也相当稀少。而自东汉末年以来,则中原每有大的战乱,便有大量汉族人口流入。尤其“永嘉南迁”及随后的南北朝时期是汉人向华中地区迁移的一个高峰期。唐宋时,尤其是“安史之乱”和“靖康南渡”时期,又有大量汉人迁入。其中,迁入湖北省的汉人中,大部分是由中原地区直接迁入。迁入湖南者的则多经由江西迁入。按照曹树基的研究,到1947年,湖南历代移民后裔竟占湖南全省人口的90%,全省人口中56%是元代以前移民后裔;全部移民后裔中70%左右来自江西,而其中58%是元以前移民的后裔[7]。元兵南下及元末战乱,两湖地区人口损失惨重。明初,又有大批人口由江西迁入两湖,其中包括一部分由政府组织的移民,此即所谓“江西填湖广”。明中叶至清前期,则是两湖汉人向周边山区及四川迁移的时期。至此,两湖地区人口聚居格局形成并稳定下来。
四川古为巴蜀,秦汉时汉人大量迁入,成都平原成为汉族聚居区。隋唐经五代十国至两宋时期,四川地区社会相对稳定,成为“天府之国”,汉族人口迅速增加。南宋末年,四川地区的战争极为酷烈,且历时长达半个世纪,人口剧减。元代人口有所增加,但元末战乱又使人口大减。明初,由山陕,特别是湖北迁入大量汉族人口,以至在方志、碑刻、家谱及口头传说中,四川人多称祖先系由湖北麻城孝感乡入川。及至明清之交,四川汉人又遭到了一场大劫难,人口锐减。清前期,又有持续百余年之久的大规模汉民入川移民潮。在明初与清初两次向四川的移民浪潮中,以湖北人居多,因而,这两次移民潮被称为“湖广填四川”。清后期以来,四川人口已相当稠密,开始了以向周边地区迁移为主的时期。
从南方各省区来看,广东、福建的汉族人口定居史虽然相对较晚,但其迁入人口往往一经定居,就较少再次人口重建,因而其聚居格局形成时间反而较早。华东的苏、浙、皖、赣人口聚居格局则更早于闽、粤。湖北、四川则在宋以后仍经历过大规模的人口重建过程,四川人口聚居格局是由明清时两次“湖广填四川”之后形成。而在此之前有一个“江西填湖广”的过程。此外,受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苏、浙、皖交界地区,不少村落经历了人口重建过程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按照费孝通在《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一书所描述,江村为多姓村,宗族势力弱,村内的宗族除祖坟外,“没有任何共同的财产”,宗族活动也少。这一描述常给人们尤其是给一些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人造成一种错觉,似乎江南地区宗族并不发达。事实上,江村恰好处于苏、浙、皖交界地区,这一地区的人口聚居格局,在太平天国时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现有人口聚居格局形成中含有重建的因素,但其宗族聚居程度和宗族势力确实弱于华南和华东的大部分地区,而与华中地区大体相当,但仍强于四川。
中国的北方是汉民族的发源地。但是,自古以来,华北的京、津、冀、鲁、豫五省市,就经常遭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并且在南北朝、五代十国、南宋、元、清时期处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每一次民族间的战争,都造成人口的大量减少和人口迁移。在元代末年,华北地区的人口相当稀少。后来华北地区的人口聚居基本构架是明代初期洪武、永乐年间形成的。山县干树对冀、鲁两省的调查发现,大部分村庄始建于明洪武和永乐时期,满铁《惯调》的材料证明了这一点[9]。近年曹锦清对河南的调查也反映了这一情况[10]。从大量的碑刻、家谱以及对当地居民口头传说的调查等资料也可以看出,华北地区有相当大比例的现有居民,其祖先是明初洪武、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当然,这种说法不完全可靠。明代人丘濬在《区处畿甸降夷》一文中写道,明初时,“国初平定,凡蒙古、色目人散处诸州者,多已更姓易名,杂处民间。久之固已相忘相化,而亦不易以别识之也。”[11]自承由洪洞大槐树迁来者中可能有一部分就是“蒙古、色目人散处诸州者”。明末之际,华北又有大量人口损失,而清初则又有部分移民移入这一地区,但其规模不如明初。到了清末,这一地区则成了移民的迁出地。
山西、陕西两省则自汉代起至明代,一直为历代的边关地区。明以前,其人口迁移较为频繁,来源较杂,其中,大量混杂了西北少数民族人口,并且与内地其他省份相比,受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时间更长,经长期的民族融合,形成了现代的汉族人口。例如,两晋时期,有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史书记载,“当时‘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地区则‘戎狄居半’。……元初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时感慨说:‘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3]。北齐时,颜之推说中国南北方音是:“南染吴越,北杂夷虏”。唐、宋、元又有大量北方少数民族融入汉族人口。可以说,在汉族人口中,西北地区汉人中杂入北方少数民族血统和风俗者最多。自明以后,在人口迁移中,山陕两省主要是作为迁出地,而由外省迁入的人口较少。
与华北和西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全面开发要晚得多。在清代以前漫长的古代史中,除辽宁部分地区外,其他地区一直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而且即使是辽宁这些地区也只是在历史上的盛世,如汉、唐、明的强盛时期才真正纳入中央政府的势力版图。其时,东北的人口相当稀少,大部分少数民族尚过着游牧生活。清初,只余少量留守者,几乎举族入关的满族人,全部人口不过数百万。一直到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控制汉民向东北“龙兴之地”的移民。道光三十年(1850年)时,东北人口只有289-8万人。自此之后,清政府对移民的控制开始松驰,迁入东北的汉族移民开始增加,特别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更进一步实行了“实边”政策,开始鼓励移民。至宣统二年(1910年)增长为2
158-22万人人口数字出自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转引自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63页-。显然,这一时期的新增人口中,大部分是由关内迁移而来的移民,其中大部分来自山东,其次是河北。此后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有大量移民迁入东北,甚至70年代仍有少量关内农民移居东北,直到东北人口密度基本与关内一般省份持平。
从各个大区现有人口聚居格局形成的时间看,大体上说,南方早于北方。在南方,华东、华南地区现有人口聚居格局的形成最早,大体是在宋代,两湖地区形成于明前期,四川则形成于清前期,其中的一个例外是太平天国时期华东的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及其聚居格局有较大变动。在北方,现有人口聚居格局的形成以西北地区最早,大体形成于宋元时期,华北形成于明清时期,东北则形成于晚清以后。此外,从现存村落的历史考察也可看出,在南方,唐、五代至宋代形成的古村落相当多,而在华北地区,除山西省外,村落基本上均形成于明代之后。
根据史料记载,在古代的中国,导致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原因是战乱。而从总体上看,在中国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北方的大规模战乱较南方更为频繁,加之很多战乱系由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而引起的民族战争,这种战争通常更为严酷,所造成的人口损失和人口迁移规模也更大。而自经清初的调整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除太平天国引起的迁移外,在南北方的内地地区内部,几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人口迁移。有清一代,内地地区较为稳定,而自清末进入热兵器时代之后,武器的杀伤力虽然大增,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相对说,战争反不像古代那样残酷,大规模屠杀平民者较少,一场战争致使一国或一个大地区人口减半甚至只有少量残余人口的情况不再发生,战乱也就不再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因此,费孝通说,“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的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忽其微的”[13]。当然,大规模的天灾也会引起人口减少和迁移。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地下水位低,河流少,流量也不稳定,不同年份降雨量变化很大,而且一年内的降雨量多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因此常出现水旱灾害,引起饥荒。但这种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流动通常伴随着灾害过后的人口回流,对长期的人口聚居格局影响不大。如抗日战争时期的花园口事件,造成了大量流民,但水过之后,村落便得以在黄泛区重建。
现有人口始迁祖迁入时间的早晚之所以对宗族聚居强弱之势有重要影响,首先在于人口繁衍和宗族形成需要时间。人口迁移年代早则意味着一个宗族定居在一地的持续时间长。定居持续时间长,便有可能通过人口自然增长,形成较大的同族群体。
其次,是当时迁出地的宗族聚居状况及人口迁移方式的差别。如前文所述,汉族的宗族聚居,发源于北方,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并且一直到北宋时期,中原地区宗族聚居仍相当普遍,宗族组织也相当发达。当这一地区的人口被迫迁移时,通常也是全族整体迁移。这在晋代的北人南迁过程中尤为突出。东晋的王、谢、庾、桓等大族无一不是举族南迁,直至北宋时期的人口南迁,仍有相当部分是举族迁移。举族迁移者,在迁入新的定居地后,一般仍保持了聚族而居的传统。
宋以后的人口迁移则极少再有整族迁移,多为以小家庭为单位迁移,而且相当一部分迁移人口是只有部分家庭成员迁移或以个体为单位的迁移。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以自发性迁移为主,但也有部分人口是由官府组织乃至强迫迁移的。但在由官府组织的迁移中,同样是在宋以前多为整族迁移,宋以后则是以小家庭或个体为单位的迁移为主。宋以前的历代,史料中常有官府为防范叛乱及充实京畿或边疆而举族迁移豪门巨族的事例。而在明初官府组织的由山西向华北其他各省的人口迁移,虽有官府动员乃至逼迫,但也是以个体或小家庭为单位,先向指定地点集中,领取官府发放的少量迁移费,再分别迁移到指定地区定居,甚至常常将成年的兄弟分别安排在不同的移入地。清末以来向东北迁移的“闯关东”者则更多的是部分家庭成员先行迁移,先行者定居后,其余家庭成员才迁移过去。
宋代前后迁移方式的变化与迁出地的宗族聚居程度有关。宋以前,作为迁出地的北方,聚族而居非常普遍,而宋以后,北方宗族聚居已经衰落。迁出地不存在宗族聚居,迁移过程当然不会是举族迁移。但在南宋以后的南方,举族迁移也逐渐被个体迁移方式所取代。南宋灭亡时的人口迁移,史载多称“扈从南迁”,“虽然也有举族而迁,但不复为主流形态,移民多以个体与小家庭为单位”[14]。明清时期的“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的过程中,也是以个体或小家庭迁移的迁移方式为主。
宋代前后迁移方式的变化还与迁移原因及战争的性质和持续时间有关。一般说,战乱引起的迁移可能是乡族的整体迁移,非战乱引起的移民则多以分散方式进行。由于迁出地人口增长,受人口压力而引起的人口迁移一般不会是举族迁移。总体上说,宋代以后南北方各自内部的人口迁移更多地是由人口压力引起的,这也是人口迁移方式迥异于宋以前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受战争引起的迁移中,少数民族由北向南推进的占领式战争与区域势力间的争战也有所不同,前者可能会引起方向明确的大规模迁移,后者引起的移民则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另外,战争持续时间或入侵者的占领速度也与移民规模和移民方式有关。在宋以前,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后,向南推进的速度较慢。宋室南迁后,南宋政权尚维持了相当长的时期,这便使人们有时间以宗族为单位举族迁移。而满清入关时,占领速度较快,南明政权持续时间也很短。清军入关及向南推进的速度快于移民迁移速度,汉族人口常常来不及南迁,其家园已被占领,更没有时间组织乡族的整体迁移。
总之,与南方相比,北方人口不仅现有人口始迁祖迁入时间相对较晚,而且在人口最初迁移时,迁出地本身就不具备聚族而居的习俗,迁入方式更是以小家庭和个体为主。从而人口迁入之始,就很少形成宗族聚居的格局。而南方则仍保留了较多聚居的宗族。证之于南方一些人口迁入较晚的地区,亦可得出同样的结论。华中的湖北省,其宗族聚居程度就弱于华南和华东大部分地区,而四川的宗族势力则更弱。
此外,下面将要论述的同族集聚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也是现有人口聚居格局形成时间长短与宗族聚居强弱相关的一个原因。
二、定居后的同族集聚
人们在一个地域定居后,是与其他家庭聚居一处,还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居住,首先决定于人们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需要与他人合作。尽管如很多学者指出的,与现代社会相比,在传统农业社会,农民家庭间交往与合作的频率和程度很低,但合作的需要毕竟是存在的,而且农民家庭间合作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合作,有与外部发生冲突时的合作。因而,在传统农业社会时期的中国以及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人们是聚村而居的,散居的形态并不普遍。而这些村居的农民家庭,是与同族聚居一处,还是与非同族聚居一处,同样与合作需要的多少和程度有关。合作的需要本身并不能保证合作的实施。与现代社会相比,在传统农业社会,农民家庭间的合作更需要有血缘、地缘等传统关系作为纽带,将不同农民家庭联结在一起,才能形成有效的合作[15]。而在宗族制度有着久远历史,并得到意识形态强力支持和维系的中国,血缘关系,特别是父系血缘关系无疑是更为坚韧强劲的纽带,以这种关系为纽带组织合作更为有效,具有更低的交易成本。因此,农民家庭间合作的需要与宗族聚居程度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而在不同的地域,农民家庭间合作的需要是不同的,这也是产生不同地域间宗族聚居程度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
1、农耕活动中的合作与宗族聚居
建祠堂为什么有人会去世
本文2023-10-18 23:44:4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86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