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姓的家谱文献
江苏宜兴百渎杭氏十二修宗谱,前编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续编十一卷,末一卷,(明)杭维铣始修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民国)杭云开续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上虞虞邑杭氏宗谱二卷,(清)杭封、杭灿廷修纂,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江苏镇江丹徒杭氏重修族谱六卷,(民国)朱鸣焕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明]杭启。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省余杭县,安徽省宣城地区
「杭」源出
一、杭氏出于抗氏、伉氏。《元和姓纂》云:三伉氏,春秋时卫邑也。抗氏,魏国三伉大夫之后,后有抗喜为汉中太守。后转写为杭氏。二、以地为氏。传说大禹治水后,封有余航国,即余杭。其后人即为杭氏。
得姓始祖
杭徐伯。杭氏发祥之地为丹阳郡(安徽省宣城一带)。杭氏源于国名。据《姓氏考略》载,夏禹治水后,把九州内所有的船只统统交由庶子管理,封国于浙江余航。其后世子孙将“航”字的舟边抹掉,安之以木,从此便以“杭”为姓。东汉时,泰山太守杭徐伯任职中郎将,因讨伐平乱著功,荣封为“东乡侯”(封地在浙江余航),杭徐伯乃成为杭姓始祖。定居于云阳西乡的新埭村(全州杭甲村)。杭徐伯的后人为避五代兵革之乱,又从云阳迁至馀杭泊水湾。宋庆历年间,天下趋定,杭徐伯的后人寅正仰慕先人故里,扶其老父钦训跋山涉水辗转抵丹,回归先人旧地,仍定址于西乡的新埭村。故杭氏后人尊杭徐伯为杭姓的得姓始祖。
历史来源
「杭」源出:
一、杭氏出于抗氏、伉氏。《元和姓纂》云:三伉氏,春秋时卫邑也。抗氏,魏国三伉大夫之后,后有抗喜为汉中太守。后转写为杭氏。
二、 以地为氏。传说大禹治水后,封有余航国,即余杭。其后人即为杭氏。
家族名人
杭徐
东汉丹阳人。字伯徐。初任宣城长,政绩卓著,境内无盗贼。后升为中郎将,攻破泰山守敌,封东乡侯。官至长沙太守。
杭景
汉代人,祖孙都注意修养身心,谨慎行事,爱帮助孤寡贫穷的人。后来杭景的儿子杭华官至睢阳太守,世人都认为是他们善行的报答。
杭世骏
清代浙江仁和人。公元1696-1773年,字大宗。博览群书,擅长诗文,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举博学鸿词,授编修,官至御史。曾校勘武英殿《十三经》、《二十四史》,纂修《三礼义疏》。着有《石经考异》、《史记考异》、《汉书疏证》、《道古堂诗文集》等。
地望分布
浙江省余杭县
安徽省宣城地区
杭氏宗祠对联大全
中国不同省份地区都有不同姓氏的宗祠,然而宗祠也是古儒教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杭氏宗祠对联,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杭氏宗祠四言通用联
功称泰岳;学积词林。上联说典指汉朝时期的丹阳人杭徐,字伯徐,曾任中郎将,破泰山贼寇,封东乡侯,后官长沙太守。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仁和人杭世骏,字大宗,乾隆初年试博学鸿词,任编修,校勘武英殿《十三经》、《二十四史》,后官御史。博闻强记,贯通经史词章,曾主讲粤秀、安定两书院,著有《礼例》、《石经考异》、《汉书疏证补》、《道古堂诗文集》等。
功称泰岱;政著星沙。此联为杭氏宗祠“余杭堂”堂联。
古木向荣;引亢高歌。此联为杭氏杭氏“杭”字的析字联。亢通吭。
源自大禹;望居余杭。全联典出杭氏的源流和郡望。
双溪争艳;二杭同芳。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诗人杭淮,字东卿,宜兴人。康明平恕,以志节著,与兄济并负诗名,有《双溪集》。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诗人杭济、杭淮。他们兄弟二人,俱善诗学,有《二杭集》。
功宁一境;名重二杭。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中郎将杭徐,字伯徐,丹阳人。初试守宣城长。因功封东乡侯。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诗人杭济、杭淮兄弟事典。
杭氏宗祠五言通用联
施仁生贵子;积学入词林。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杭景恤孤矜寡,后其子为睢阳太守,时人以为施仁之报。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杭世骏乾隆初授编修,校书武英殿。
新埭家声远;馀航世泽长。此联为江苏省丹阳市全州镇新埭村杭氏宗祠联。杭氏宗祠位于新埭村(杭甲村)的东北方,距村约四十步(合今五十多米),面积约两亩。建祠工程始于明万历己未(公元1619年),告竣于天启壬戍(公元1622年),耗资五百余金。祠堂的门前建有一堵三角弯形照墙,东面存有空地一块。宗祠前厅内,一对旗杆分列两旁。堂门之上,挂有“杭氏宗祠”的堂匾,两旁另挂吊牌一副,上书此联,门的'两边各列漆球石一座。
杭氏宗祠六言通用联
堇浦四事高见;宜兴二杭齐名。上联典指清朝雍正年间的举人杭世骏事典。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诗人杭济、杭淮兄弟事典。
杭氏宗祠七言通用联
西北名将声威远;乾隆鸿博著述丰。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都督同知杭雄,字世威,镇宁夏,为明正德、嘉靖间西北名将。下联典指清朝雍正年间的举人杭世骏,字大宗,号堇浦,仁和人。清乾隆初年召试鸿博,授编修。钉上四事,改御史。博闻强记,于经史词章之学,无不所不贯。
杭氏宗祠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日往烟梦,幽鸟相逐;月照华屋,碧松之阴。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举人杭世骏自题联。
泊水旧家声,相土卜居崇埭里;东山兴汉室,易舟为氏重余航。此联为江苏省丹阳市全州镇新埭村杭氏宗祠联。杭氏宗祠中厅与享堂之间,隔一大天井,居中横列月坛三间。东西天井内分别植桂树、黄杨树各一棵。后进为寝室五间,屋宇下一字横排着长西路三十扇,“追远堂”大匾面对着正门,中间的神龛两边吊着这副堂联。除了上述宗祠外,新埭杭氏还另建了“撝谦堂”、“世德堂”和“德重堂”三个支宗祠;延陵镇的榨上村(杭甲)东和华店(甸)村(属经济开发区)东,各建有三进三楹的分祠。
泰岱建殊勋,溯东乡侯木本水源,烝尝隆百代;云阳开伟业,念中郎将分支别派,礼乐著千秋。此联为江苏省丹阳市全州镇新埭村杭氏宗祠联。杭氏宗祠前庭与中堂以天井相隔,中铺一间石基甬道,天井的左右两边各栽一叶遮如盖的梧桐树。祠堂中厅为三间,左右书房各一间,屋檐下竖着一排字形栏杆。门沿由十八扇长槅构成,厅内正面挂“清明堂”匾额,东西两侧分挂“文魁”、“进士”、“崇功敬德”和“苍松晚翠”匾额四块。屏门中央上挂联“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两旁挂有这副对联。
;明代宗朱祁钰不是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但却是存在感最低的皇帝之一,虽然危难之际接管大明帝国,但力挽狂澜的功劳都被划给了于谦。在位七年有余,也算是兢兢业业,但所有的名声都被囚禁朱祁镇和强制更换太子而败坏,最后落个了幼子早亡,自己早逝的下场,就连谥号都是侮辱性质的“戾”,也是明朝迁都北京以后,唯一一个没有葬入明朝十三陵的皇帝。
朱祁钰是朱祁镇的异母兄弟,他们的父亲朱瞻基是明朝少有的贤明君主之一,去世前给他们留下了一个政令通达、四海升平的大明帝国。朱祁镇的皇帝之位早早就确定了,朱祁钰对皇位也没有什么非分之想,两人相处的相当愉快。
如果历史按照正常的轨道发展,朱祁钰会安安稳稳地当一个富贵王爷,历史对他的记录也许就是一笔带过。然而,历史有时候就是容易偏离正常轨道。正统十四年,他的哥哥朱祁镇听信王振谗言,轻率御驾亲征,结果大军在土木堡被蒙古围杀,50万京师损失殆尽不说,他自己也成为了蒙古族的俘虏。
更为可怕是,蒙古族首领也先准备以朱祁镇为筹码,狠狠的敲诈勒索明朝。此时太子之位已定,但朱见深过于年幼,为防主少国疑,众臣决定拥立朱祁钰为新皇帝,改朱祁镇为太上皇。朱祁钰推脱,众臣坚持,太后一锤定音,就这么办,外加太子之位不可更改一个限制条件。
于是朱祁钰在心惊胆战中当了皇帝,但亲眼目睹了午门惨案,看到了马顺等三人被大臣锤杀的场面,朱祁钰的心里是抗拒的,或者说是害怕的。
此时,于谦站了出来,他告诉朱祁钰,不要怕,只管在龙椅上安心的坐着就行,当然必要的时候需要点个头。于是,接下来几个月成为了于谦的个人表演时刻,对外完成了对蒙古的阻击,对内完成了对王振余党的清算,大明帝国从死亡边上溜达一圈又回来了。
明朝再次恢复到过往的平静,但朱祁钰却再也找不回之前的那份从容。是的,他的心态变了,开始贪恋这份当皇帝的感觉。
于是,蒙古首领也先托人捎信说,你把你哥哥领回去吧,朱祁钰说,放你那吧,我们不要了;也先说,你还是领回去吧,再放在我这,我的下属都被洗脑了,于是朱祁钰随便找了个人,把朱祁镇领回来了。
这对曾经感情深厚的异母兄弟,时隔一年有余再次见面了,这次朱祁钰是皇帝,朱祁镇是太上皇,见面的场景没有想象中的感人,也没有繁琐的礼节,短暂的寒暄之后,朱祁钰命人把朱祁镇带到了他的新住处——南宫。估计朱祁镇怎么也想不到,未来七年,他会一直住在这里,寸步不得离开。
是的,朱祁钰虽然在压力之下接回了朱祁镇,但他已经太迷恋这种九五至尊的感觉,他惧怕失去这一些,为了守住这一切,他不惜牺牲自己的哥哥。
然而,藏在他心里的还有另外一件事,太子之位还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他想当皇帝,也想自己的子孙也当皇帝,太子之位必须拿到手。然而,当初拥立他为新皇帝时,皇太后有言在先,不能更立太子。为了打破这个约定,他威胁、收买甚至贿赂群臣,终于认为清除掉了所有的障碍,蓦然回首却发现真正的障碍竟然来自自己的身边——他的结发妻子汪皇后。
汪皇后的剧烈反对让朱祁钰很恼火,但利欲熏心的他,已经停不下脚步了,于是他干脆废了汪皇后,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大势已定,终于可以安心了。然而,历史再次偏离了轨道:第二年,他的儿子朱见济死掉了。
于是群臣再次发难,理由:朱见济之死就是上天的惩罚。我想朱祁钰的内心是痛苦的,不仅仅是因为丧失了幼子,更是苦心经营之后发现所有努力都是枉费心机之后的那种失落。于是朱祁钰,很严重的那种。
景泰八年,已经被囚禁了七年之久的朱祁镇,趁朱祁钰病重发动“夺门之变”,拿回了曾经属于自己的皇位。一个月后,朱祁钰病故。对于自己的这个弟弟,朱祁镇毫不掩饰表达了自己的曾恒,“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废其帝号,赐谥号为"戾"。
常言道,权力会让人失去理智。朱祁钰从抗拒登基到贪恋皇位,也不过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内,面对同父异母的兄弟情与至高无上的皇权,我相信朱祁钰的内心肯定挣扎过、犹豫过,但是斗争过后,他还是选择了后者。所谓亲情,在帝王家真的是一个很奢侈的东西。
其实,朱祁钰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找理由杀掉朱祁镇,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一方面,来自皇太后与群臣的压力太大,想要更换一个太子尚且如此费劲,杀掉一个太上皇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另一方面,时间上也不允许他这么做,前几年为换太子造势,刚刚成功,自己的儿子又死掉了,没有那份心思了;最后,朱祁钰与朱祁镇一样,都继承了朱瞻基的那份仁厚,虽然权力腐蚀的内心,但还没有到丧心病狂的地步。
历史来源
「杭」源出:
一、杭氏出于抗氏、伉氏。《元和姓纂》云:三伉氏,春秋时卫邑也。抗氏,魏国三伉大夫之后,后有抗喜为汉中太守。后转写为杭氏。
二、 以地为氏。传说大禹治水后,封有余航国,即余杭。其后人即为杭氏。
家族名人
杭徐
东汉丹阳人。字伯徐。初任宣城长,政绩卓著,境内无盗贼。后升为中郎将,攻破泰山守敌,封东乡侯。官至长沙太守。
杭景
汉代人,祖孙都注意修养身心,谨慎行事,爱帮助孤寡贫穷的人。后来杭景的儿子杭华官至睢阳太守,世人都认为是他们善行的报答。
杭世骏
清代浙江仁和人。公元1696-1773年,字大宗。博览群书,擅长诗文,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举博学鸿词,授编修,官至御史。曾校勘武英殿《十三经》、《二十四史》,纂修《三礼义疏》。着有《石经考异》、《史记考异》、《汉书疏证》、《道古堂诗文集》等。
地望分布
浙江省余杭县
安徽省宣城地区
应该是一、二、三、四、五、长、开、庆、太、运、永、义,总共12个。。
我的是第8个,庆,不过现在取名字好像都不按这个了,不像老辈,所以很多人不清楚。
好像据说姓杭的只有一个族谱。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了,我们是江苏这的。
一、姓氏源流
抗(Kàng)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春秋时卫国大夫三伉的后人,以伉、抗为氏。据《元和姓纂》云:“三伉氏,春秋时卫邑
也。抗氏,魏国三伉大夫之后,后有抗喜为汉中太守。 ”抗氏后有转写为杭氏,故伉、抗、杭三姓同源。据《说文》载,杭、抗两字在古代是作用同一个字和同一个音,又是后来因音节和声调的不同和使用,才把本来是一家人的关系拆开来了。到了宋初,抗姓纷纷改杭为姓了。但实际上抗、杭两姓根本就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
二、迁徙分布
(缺)抗氏出自春秋时卫国大夫三伉的后人,以伉、抗为氏。据《广韵·四十二·宕》及《后汉·桓帝纪》注引云:“抗氏,卫大夫三抗之后,汉有抗喜,为汉中太守。”则字当从手旁,“大夫”亦当为“太守”也。又据《姓氏考略》载,古“杭”与“抗”通用,抗氏即为杭氏。抗姓望族居丹阳郡(汉代置郡,相当于今天的安徽省宣城县一带。晋代改置宜城郡,治所在宛陵,即今天安徽省宜城县)。
三、历史名人
抗 徐:又名杭徐,字伯徐,后汉丹阳(安徽宣城)人,以善于捕盗而闻名。据《说文》上载,汉代东乡侯、长沙太宗杭徐本姓抗,他的后世子孙以杭为姓,称杭氏。故抗徐又称为杭徐,为杭氏的启姓始祖。据说,他最初在家乡为吏时,曾将林薮蛮夷统统移至县下,由官府进行看管,从此社会秩序良好。由于消费品绩优异,被擢升为中郎将,并以剿灭泰山贼的大功,晋封为东乡候,出任长沙太守。
抗良玉:明代人,以孝行著称于世,官府旌表其门闾。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丹阳郡:①古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省秭归东南。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省枝江西,仍名其地为丹阳。②丹阳(杨)县,秦置,在今安徽省当涂东北,唐并入当涂。③汉置丹阳(杨)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三国吴移治建业(今江苏省南京),隋灭陈后废。炀帝又以蒋州(今南京)为丹阳郡。
2、堂号(缺)
============================================================
抗姓宗祠通用对联
〖抗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闾旌孝行;
绩著泰山。
——佚名撰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人抗良玉,以孝行著称于世,官府旌表其门闾。下联说东汉丹阳人抗徐(一作“杭徐”);字伯徐,初任宣城守长,把山林、湖泽中的蛮夷都迁入县内管辖,使境无盗贼。后官中郎将,封东乡侯,官至长沙太守。
杭姓的家谱文献
本文2023-10-18 22:01:2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85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