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和商鞅的“爱情故事”,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前221年,秦国的军队开到齐国的大门,齐国不战而降,这彻底宣告着秦国灭掉了六国,统一了天下,秦王嬴政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说起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贾谊的《过秦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奋六世之余烈。也就是说秦始皇继承了六代的功业,继承这六代人的功业也使得秦始皇仅用十年之功便可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二百多年的战乱。
战国初年,秦国不过是偏安一隅,当时中原的国家都瞧不上秦国,虽然春秋时代有过秦穆公争霸的光辉岁月,但那已经是过去式,此时的秦国不过是受魏国随意宰割的小绵羊而已,就连河西之地也尽数被魏国夺去。
老秦人昔日的岁月峥嵘已不再现,常年被魏国欺负以及秦国自身出了很多碌碌无为的国君,让这个弱小的国家更加风雨飘摇,随时都有被东方列强灭掉的可能。
山东六国尽情嘲笑着秦国,欺负着秦国,这也让老秦人的屈辱一次次的被叠加,终于,那个男人的出现,带领秦国开始走向了崛起的道路。
那个男人就是秦孝公,正是他力排众议、坚定不移的主持变法,才让秦国一步步变得强大,变得让山东六国坐立不安,变得让山东六国恐惧。
在任何年代,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大事,难度都是相当大的,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没有什么实质性帮助的,而让秦孝公坚定的那个人——商鞅。正是他一生的伙伴,一生的挚友,一起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绝佳拍档。
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当年轻气盛的秦孝公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老宗族的势力却一直在阻挡他,守旧派认为老秦人不怕死,别人要是打秦国,就算是秦国的男人拼尽最后一滴血,也要誓死保卫家园。
听上去的是多么的激动人心,让人心潮澎湃,这就是老秦人的骨气,老秦人的傲气,老秦人的铁骨铮铮。可是,又有什么用呢?综合实力被山东六国碾压,只凭借着一腔热血又能成什么事呢?被屠杀殆尽,甚至亡国之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最多也就是我拼尽了自己的全力,没有给老秦人丢脸而已,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好像又是那么的值得尊敬。而山东六国的评价最多也就是老秦人不畏生死,只可惜实力太菜,全国尽是勇夫而已。
或许别的老秦人可以这么想,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又何妨,但是对于秦孝公呢?他却不能这么想,身为一国之君,他个人早都不属于自己了,他属于所有的老秦人,属于秦国,至于个人,何足道哉。
因此,身为一国之君的秦孝公可不能一味的去抛头颅洒热血,他要做的就是带领这个弱小的秦国走向强大,隐忍,奋斗,厚积而薄发,这才是秦孝公带领秦国走向强大的正确打开方式。
刚刚继位的秦孝公,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虽然公父秦献公想要带领秦国走向强大,可是力有所短,智有不足,最终还是带着遗憾去世。接手的秦国正是内忧外患的时刻,国人的私斗成风,不服管教,外患又有东方六国的虎视眈眈,尤其是当时天下第一强国的魏国,更是让秦国随时都有被灭掉的危险。
在这个时机之下,秦孝公接手了,想放弃吗?很容易,放弃就可保全自己一人,肩上的重担也能瞬间释放;可是能放弃吗?该放弃吗?不能,不该。虽然初出茅庐的秦孝公只有二十来岁,但是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以及老秦人对他的期望,都要让他肩负着让秦国强大的重大责任,逃不脱也扔不掉。秦孝公失意、失落,可是他并不失望,而是始终坚信着,相信希望。
正如《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给瑞德写的那封信一样: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了,而且美好的东西不曾消逝。
秦孝公一生的最佳拍档呢?此时的商鞅还不叫商鞅,名为公孙鞅,卫国人,也叫卫鞅。
商鞅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尤其是战国初年的吴起和李悝都对商鞅的影响非常打,后来干脆师从杂家尸子学习杂家学说。
学成之日,商鞅自然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而当时自己的母国卫国只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根本没有自己施展抱负的平台。俗话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个人即使你有天大的本事,但是遇不上一个适合你的平台,大概率事件你的才华可能要湮没。
而魏国作为当时中原第一强国,对于商鞅这种顶尖人才的吸引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这和上世纪的美国也是一样的,世界各国的顶尖人才都跑到美国去进行学术研究,美国也有足够的平台支持他们,我想这也是美国能够吸引全世界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时的魏国就是现在美国的地位,从战国初年开始,魏国的魏文侯最先开始启用吴起变法,这也是非常著名的吴起变法,这一次变法让魏国变得十分强大,尤其是对于军事力量的提升更是指数级别的,一时之间让魏武卒成为让人闻名丧胆的可怕军队。
商鞅入驻魏国,最开始的时候在魏国国相公叔痤门下当了一个小小的中庶子。按理说一个超级天才的加盟,只会让这个超级大国再次一骑绝尘,远远甩开其他国家,但是魏惠王的有眼不识金镶玉,让商鞅并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也没有一展抱负的历史平台。
公叔痤虽然有识人之能,但是却也不免气量狭小,生怕商鞅超过自己取而代之,只有在自己临死之际才向魏惠王举荐这么一个超级天才,让魏惠王重用,可是魏惠王却认为公叔痤病入膏肓,所说之言怕是昏了头,不予理睬。忠君爱国的公叔痤不得已再次向魏惠王说:如果你不重用他,那么就杀了他,魏惠王均不予理睬。
魏惠王走后,公叔痤转身让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向商鞅说明了自己让魏惠王杀了他,对于公叔痤,向魏惠王举荐商鞅是一个臣子该尽的责任,全了臣子之忠;让商鞅逃是尽了老师的责任,全了师生之情。
商鞅听后却反对公叔痤说:既然老师向魏惠王举荐我,魏惠王没有重用我,那么您向魏惠王建议杀了我,他又怎么肯会听您的呢?事实也确实如商鞅所说,魏惠王既不杀也不用,这也给商鞅最后到秦国铺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此时的商鞅依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去施展自己的抱负,一个年轻的少年,此时也正是失意失落之时。
当两个失意失落的年轻人碰到一起,必然会擦出火花,有一切的可能性。虽然失意失落,但是他们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就在这样的条件背景之下,一场决定了自身生死、国家强弱、对未来数千年的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变法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秦国从一个西陲弱小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了一个让东方六国都开始忌惮的国家。
卿不负我,我必不负卿。两个男人之间的誓言却也比一对情侣之间的承诺更让人看的激情澎湃。秦孝公死后,商鞅的命运也彻底被改变,被公子虔诬告谋反,秦惠文王不得已通缉商鞅,最后商鞅被五马分尸。
还是那句话:卿不负我,我必不负卿。秦孝公生前对于商鞅的保护可谓是360度无死角,但是秦孝公死后呢,商鞅也深知自己要面临什么样的下场,动了别人的奶酪势必会引起别人的仇恨和报复。
他的生前是何等样的耀眼璀璨,死的时候却是那么的无光暗淡,生前在星空中划过那一瞬间,死后却让人一眼万年。
秦孝公和商鞅的“爱情故事”,是怎么回事呢?
本文2023-10-18 18:32:4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84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