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后裔重石李家散文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3收藏

皇家后裔重石李家散文,第1张

 “白墙黛瓦,千峰竞秀,好一处人间仙境。请问那座是什么山?”

 “国家4A景区——上饶灵山!这里是田园灵山福地!”

 作为上饶人,“睡美人”、“鲲鹏展翅”,是记忆中灵山的经典画面。现在我站在这里,我又一次为灵山惊艳了,江南水乡的温柔和灵山石峰的挺拔,相互映衬,相得益彰,难怪这个灵山脚下的村庄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重石李家。

 李家自然村隶属江西省横峰县龙门畈乡钱家村,原名“重石畈”,因远眺灵山、山峦叠翠而命名。这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吸引了皇室后裔——大唐李氏来此定居。据李氏家谱记载,李氏始祖为李渊第十三子李元懿,封为郑王。在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迁居此地,己历41代。因此,李家族人均系“皇家后裔”,李家村得名“皇家后裔·重石李家”。

 车到李家,已近黄昏。阮长庚,龙门畈乡党委副书记、重石李家上一任的第一书记领着我们走进了重石李家的田野和村庄,走进了李氏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一、水墨江南

 水墨江南,一见难忘。

 白色的房屋,高高的马头墙,灵山群峰矗立,是她壮丽的背景;池塘碧水倒影,是她梳妆的镜台。一条细细长长的砂石路,沿池塘曲曲弯弯延伸在田野之间。在这里,你可以细心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也可以尽情欣赏田园灵山的静美。

 砂石路中间是一块又一块的圆形巨石,巨石上有一个洞或两个洞,还有密密的成扇形向外辐射的齿纹,但边缘和纹路又不太规整清晰,留下长年累月使用后磨损的痕迹。

 多么熟悉和亲切,原来这是慢慢淡出现代人视线的石磨盘。以前磨豆腐磨米粉磨果浆,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用品。记得我家磨得最多的是豆子,小时候,爸爸或妈妈负责推磨,我站在石磨边,守着盆里提前一天浸泡好的豆子,石磨每转三圈,就往石磨上面的添料孔里,倒一瓢带着水的豆子,白花花的豆浆,顺着磨盘的边沿层层叠叠地滑进下面接着的大木盆里。

 只是我家的石磨早就不知去了何方,有心的李家人却把它收集了起来,在这里铺出了一条浪漫的乡愁之路……

 二、悦来亭

 悦来亭,是上至广信府(上饶)下至九江码头的一个驿站。驿站是古代百姓避官、歇息的地方,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上面每一块砖都印着捐资人的手印,每一根梁都刻着捐资人的名字,还刻着建造悦来亭的木匠石匠的名字,为阅来亭出资出工出力的人全都亭上有名。

 有一年,悦来亭东门拱形门顶被雷电击碎了,造成了整个梁顶倒塌。李家祖先们认为是自己做善事还不到位,因此遭到了“天神雷公”的惩罚。同治三年(1865年),重石李家群众组织“重石中元会”重修“悦来亭”,将原东门拱形门顶改用木材,并在左侧增加了耳房,使过往行人小憩更加便利了,还在西门500米处建了一座5米高六角菱形的天灯,便于路人夜行。

 重石李家祖先的善行,几百年来方便了无数风雨兼程的旅人。如今交通发达,古老驿道已经荒芜了,但李家祖先积德行善的朴素理念,不仅给后世子孙留下一座珍贵的驿站博物馆,更是李氏家族家风家训的最好传承。

 三、李氏宗祠

 走进李氏宗祠,从天井上投下来的光线还算明亮,屋顶盖住的部分已经昏暗不清,但仍然可见雕梁画栋,处处体现出精工细作。

 李氏祖先端坐在正堂上,见证了李氏宗祠的几毁几建,更见证了李氏后人自强不息的团结奋进。

 李渊后裔重石李家一族为彰显先辈激励后代,修建了独具特色的李家宗祠。几百年来,这座李氏宗祠先后因战乱被多次焚毁,李家人则屡焚屡建。最能标榜史册的是乾隆二十一年(1755年)重修,直到光绪六年(1880年)才彻底建好,先后耗银两千两,耗时一百余年。光绪十五年,又利用捐助到的木石砖瓦,将耳房等全部建好了,并刻石以示后人。

 用一百多年的时间,花两千两银子,建一座雄伟的宗祠,这对于现有农户133户、人口506人的重石李家的祖先们来说,真是一项凝聚人心的浩大工程!

 四、托山背

 “重石李家有一处神秘的地方,叫托山背。航拍时发现,村后长长的古樟林带,围出一块椭圆形的空地。经过土壤检测,这座高出村庄许多的托山背,土质和村里其他地方明显不同。”

 站在古樟环绕的偌大草坪上,乡党委副书记、现任重石李家第一书记夏承禹的讲解,激发了我们浓厚的兴趣。

 “古墓?”

 “行宫?”

 “古庙?”

 这片草地面积很大,以古樟林为界,一眼望不到边。此处原来是村民的菜地,现在是大面积的绿草坪,沿古樟林带铺设了一条游步道,而这条保存完好的古樟林带,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据李氏家谱和老人口传,托背山是李氏的驯马场,是康熙戊寅年一个叫李永进的人兴办的。过去,清晨牵马上山训练,傍晚牵回来。曾经有人告状到京城,说此处屯兵有马。京城怕民间造反,还曾经派人来核实清查。至于驯马的师傅是谁,有多少战马,谁也说不清。

 历史上常有判贼流寇来攻打、骚扰,李氏宗祠的几次焚毁就是明证。后来,村里设保甲、什长等,加强自保、防范,应对抢劫和各种特发事件。李氏驯马场的存在,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下李氏族人保卫家园的英勇和顽强。

 离开托山背后再回头,看见古樟林带的前方,还有等距离间隔的两组古樟林,好似两道大门在把守着……

 五、皇家文化广场

 暮色也深,走出村庄时,发现村口竖着三根旗杆,一共挂着三面旗。中间一根旗杆最高,悬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中间一面是国旗,另外两面什么旗?村旗?”

 我一边走一边好奇地向同行的夏书记提问。

 “左边为‘唐’字旗,右边为‘李’字旗,这里是皇家文化广场。”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尧山,系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便是重石李家的祖先。秦代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李崇,后人尊他为陇西李氏(也即重石李家)的始祖。

 到了唐代,李渊委派其十三子元懿的儿子金云、金雾镇守信州,通过走访探查来到了灵山脚下,始觉这里环境复杂、地形地貌神秘,于是便定居在此。

 皇家文化广场占地860平方米,坐北朝南,北面建有照壁,照壁前居中布局李渊铜像,中间用黑石板铺贴为灯笼形状,寓意“天地方圆”,内空用石头阴雕了“重石李氏先祖迁徙路线图”,让李氏子孙寻根问源,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

 这气势恢宏的皇家文化广场,象征着“皇家后裔、重石李家”厚实的文化积淀,也象征着李氏家族曾经的繁荣昌盛,令人肃然起敬、浮想联翩……

 六、相恋树

 在村中穿街过巷,进一座镶有“陇西第”三个字的大门,过一片正在盛开的桃花林,就来到了李家原来的村口,一株古樟扎根路边高台,高大挺拔,好像守卫村庄的哨兵。离古樟不远,有两棵奇树,古樟的怀中抱着一棵莲子树,村人称之为“相恋树”,它有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

 重石李家在明朝之时,有一年方十八的英俊小伙子,姓李名显明,与同村十六岁钱氏小姓裕英姑娘,在原村口小径边赠红绳结发,私定终身,后经双方父母作主喜结良缘。裕英姑娘悉心陪伴夫君30余年,让显明心无旁骛潜心攻读医学,终得大成,行医治愈了无数的沉疴宿疾。显明先后荣任天子御医和内阁调剂,尤擅推拿和儿科,医术堪比东汉的张仲景,其六十余岁依然童颜如故,观者莫不惊叹!显明后官至大医院,夫妻二人均高寿而终。

 村里人说,古樟树是李显明,莲子树为钱裕英,两棵树相拥相抱着长在他们私定终身的地方,就是他们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爱情象征。我久久地凝视着“相恋树”,敬意从心中升起。

 ……

 村里可看的景点还有很多,“参三阁”始建于贞观年间,本用于教育子孙后代的私塾房,现在设为书院文化博物馆。此外,还有错位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苑、佛感悟台、“子母塘”,“子母井”等等,但时间太紧,只能留待下次再来细细游览了。

 夜色已经苍茫,我们在暮色中抄捷径沿小路踏高踏低地走向停车场,忽然眼前一亮,大家一起回头,只见皇家文化广场对面,一盏多边形高杆灯大放光芒,让我立即联想到了重石李家的祖先重修“悦来亭”时为方便路人夜行建起的六角菱形的“天灯”。

 环顾四周,广场、村庄、道路、田野、池塘,被照得如同白昼。那迎着温柔夜风飘扬的红色国旗和**唐、李旗,在耀眼的灯光下,变得更加鲜艳醒目……

李代龙及马氏、桶氏祖母墓简介

  黔始祖李代龙,据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三月二十六日巳时,生于江西吉安府卢陵县独全里上四甲大塘小桥边李家湾,今江西吉水市油田乡桥头村,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入黔。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五月五日寅时病逝于贵筑县谷池里三寨猫场,享年六十四岁。与马氏祖母同葬三寨猫场大坟山,今清镇市占街镇猫场村东南方距六百米,沟田相界小石桥至坡背中心往上三十余米处,后有南北走向小路一条,右有一米八高地坎弯环于南,钳穴,居路坎下正中第一冢。圆形、直径三米四、高一米八,大块毛石结构,巽山―乾向。

  茔地:东方发脉将军跨马,巽龙入首雄宏西征,青龙磊累前扶后拥,白虎重层环抱有情,文笔尖峰当中主坐,秀山吉水龙真穴的。

  桶氏祖母运葬于贵筑栽秧寨,寨中竹林头,石坟,今平坝县齐伯乡水江村,乙山―辛向。

  李千一墓简介

  李公千一,代龙公长子,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丁酉岁六月初八未时生于贵阳马蓬街,今贵阳新华路。随父迁居贵筑县长官司谷池里三寨猫场。皇钦赠文林郎,立业本里前四甲小工固。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己酉岁九月七日子时卒于小工固,享年七十三岁。葬小工固磨盘山,今清镇市犁倭乡翁林村钟鼓寨右侧西南方四侣余米处,小横路上坎,一坟独于此地。大块石砌结构,圆形,直径三米六,高一米八。坤山―艮向。

  岁久碑残,邻裔孙子清道光十八年戊戌岁乙卯月癸未日己未时再垂碑为记。此时有白郎坝李仕洪、李大阳,李永秀,厂坡李朝凤、李朝禄、李仕邦、李森全、李占学、李子会,白岩李中书,关口寨李文学、李廷富、李元贵,李家冲李正文、李如商、李春阳、李忠成、李美成,补泥头李自O、李正伦,高寨李开福、李登连,大落坑李成美、李成其、李成祥、李化龙、李子元、李如贵,龙操李子孝,关口田李仕忠,魏家庄李如发、李仕昌,中坝李成正,老张寨李成禄、李自成、李显明,大河边李自禄、李朝凤、李茂、李仕有,凉水井李先正、李高先等四十二人铭刻碑面。

  又清宣统三年立附碑一块,碑云:木本水源、祖宗之深恩难报,李代龙迁移贵州,生李千一、卒七十三岁,故葬于此地,荫发子孙数百余年,有宣统三年,陈海清父亡,故葬吾祖后山,众族后裔连呼几次将坟起迁,地方唐姓猪羊祭祀。调地一幅大小十三丘,上抵院子土、下抵路、左抵沟、右抵落坑丫口土、四至之内不可外姓葬坟。本族葬不可奇穴道葬。陈姓冬月十三日带一百零八人抢大河边,拿获十三人,特立此碑永为记耳。

李千二墓简介

  李公千二,代龙公次子,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己亥岁六月二十一日卯时生于贵阳马蓬衔,随父迁居贵筑县长官司谷池里三寨猫场;立业本里后四甲打鼓寨。明弘治八年(公元1490年)庚戍岁八月六日子时卒于打鼓寨。享年七十二岁,葬打鼓寨栗木山中坡地,今清镇市犁倭乡打鼓村对门寨,犁倭至打鼓村,乡村公路分岔右道。向南十余米处。位于路前两所坟之右一家,辰山―戍向,圆形,直径三米六,高处流土深盖尚露坟石一层。清嘉庆十六年有岱邑北山入黔十三世孙李士儒、李大道树碑为记。

  李千三墓简介

  李公千三,代龙公三子,明正统四年(公元1441年)辛酉岁九月初九寅时生于贵筑县长官司谷池里三寨猫场,今清镇市占街镇猫场村,立业凉水井下院。住镇宁州蒙楚栽秧。生母逝世后,迁徙镇宁州珍珠司归化顶红(火红),明正德九年(公元1515年)己亥岁九月初十辰时病逝于顶红。享年七十五岁,子孙遵其生前遗嘱,将遗体由顶红奉送贵筑县谷池里后四甲打鼓寨对门栗木山,中坡地与千二公同葬一处、但不同坐向,即千二公墓之左侧,寅山―申向安葬,系土坟未树碑。

我是南平的,纠正一下现在没有谋道县只有谋道镇,我们南平:干堰、营上、田湾、川东、野茶、朝阳、大田、黄田、长乐、新屋、花屋、林场、双水、大河、柴林、一把、田坝、大罗、五谷、塘坊、南坪

南坪基本情况简介

南坪位于利中盆地,利川城的西北部、齐岳山麓以北,地势平坦。素有“恩施三坝不如南坪一岔”之说,这里土质肥沃,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利川的“鱼米之乡”,是远近闻名的避 暑游玩的旅游胜地,独特的高山草场,齐岳山成为南坪天然的绿色屏障,秀丽的田园风光如诗如画,座落在湘淹坝的朝阳洞,洞中景色“奇、幽、美”。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如膏书院”见证了南坪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着全乡人民“尊师重教”的“如膏”精神。

全乡21个村,316个村民小组,12710户、49531人,国土面积148m2,常用耕地58449亩,其中水田35528亩,属典型的盆地乡镇。乡党委带领全乡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2004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692万元,人均纯收入1953元。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安定和谐。

一、农业稳步发展

农业科技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运用,新品种被广泛接受,水稻、玉米、马铃薯、烟叶实现全面良种化,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推广规模达22万亩,每亩每年降低生产成本80元以上;玉米营养砣单株密植、定向移栽,以及鄂薯—3号广泛推广,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按照“壮支柱、强龙头、抓项目、重基地、优结构、出精品”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优质稻,立足“水”里做文章,改良水稻品种发展优质稻,以南坪粮油公司精米加工为龙头,发展水稻“订单”农业20000亩,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粮食“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办样板搞示范在大罗5、6组建立了5000亩的优质稻板块基地,推动全乡水稻种植技术革新。同时大力推广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的立体喂养模式,朝阳村10组的俞邦平年出笼肉鸭近2万只,年收入10万元以上;朝阳村李显明承包湘淹坝200亩荒滩,改造成鱼塘,塘上建圈养母猪50头,年收入12万元以上。全乡水改水项目达到2000亩以上,农民增收500多万元。

(二)狠抓烟叶支柱产业发展。立足“旱地”作文章,稳定良烟面积5020亩,以大户为重点,适度集中连片,全乡100亩以上1户,50亩以上4户,10亩以上110户,5亩以上453户。柴林村2组的牟方进连续3年种烟都地100亩以上,去年种烟160亩,年收入10万元以上。因地制宜发展药园,发展庭院经济。

(三)以牲猪为主导产业的畜牧业快速发展。以干堰、花屋的牲猪品改为龙头,培植专业村、专业大户,带动畜牧产业的大发展。营上的牟仁兵建猪圈38间,喂养母猪100头。营上村5组的钟建国、五谷村24的王家轩,喂养牲猪都在180头以上,对全乡以牲猪为主的畜牧业发展起到了典型的引路作用。力争实现户平出栏35头牲猪,全乡牲猪出栏45万头。

(四)抓科技示范、强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以营上村为载体,以湖北民院为依托,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大开发力度。全村梨园规模达到2000亩,占该村耕地面积的40%以上,园内采取以短养长的方式套种鄂薯—3号、蘑芋、朝天椒等到粮经作物。村里395户人家,家家有梨园。去年为村民增收50万元以上,全乡共发展经果林3000亩,农民增收100多万元。

三、加快旅游业发展

以朝阳洞、齐岳山旅游品牌为载体,着力发展饮食经济,注重对餐饮业的管理和引导,逐步形成了以黄鳝、鸭子为主的干堰美食一条街,有一定规模的饮食业达10家,日均接待食客500多人,旅游旺季达1000人以上,修通了4公里旅游路,带动了全乡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后劲

营长公路112公里黑色化,干堰至野茶的10公里乡村公路全面改造升级,朝阳村8公里的村组公路,路面得到根本改善,去冬今春,营上9组、10组清理水沟47公里,修通了24公里财源路。南坪“三纵一横”的“丰”字型路网格局初具规模,群众运输难、行路难的问题得到根本改善。

五、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三个文明建设程度不断提升

(一)“科教兴乡”战略稳步推进。乡政府把教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推行了“全面、全程、全员”三大目标管理,保证了中小学学生入学率分别为100%、99%顺利通过了省里“普九”复查验收。2004年争取项目资金227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1200多m2。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营上村在2004年作为全国的普法依法治村示范村受到民政部、司法部表彰。完善了全乡21个村的建章立制工作,全面推进村务公开、村民自治,加大“四五”普法力度,全面开展“庭院联防”,着力抓好辖区内的群防群治及安全稳定工作,实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一职双责”。对重点安全责任区和责任事项,采取了“131”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了救援机制,全乡社会稳定、安定,秩序好,发案少,群众满意。

(三)计划生育工作,始终咬住五个核心指标和四个工作指标,坚持“一票否决制”,大力开展“关爱女孩、关怀女性、关注未来”活动,全乡达到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具备了基本的医疗诊断设备和对常规疫病的防控能力,为全乡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实行药品配送,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五)加大了生态能源建设力度,全乡共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1150口,一池三改30户,小康示范户30户,全乡形成了“猪—沼—果”、“猪—沼—粮”等生态农业模式。

(六)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得到根本改善。全乡投入30多万元,解决了2700多人的饮水困难,今年对南坪集镇自来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改造,新增用户500多户,使全乡29个单位8000多人用上了放心自来水,全乡完善了8个村级自来水厂,1个大棚蔬菜滴灌项目,总投资200多万元,解决了15000人的饮水问题。

(七)通过农网改造,电力得到解决充分保障。通讯条件彻底改善,全乡通讯覆盖率达100%,实现了电话村村通、电视光纤与市级顺利联网,接通网络宽带,为电子政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谢村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杨官屯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52320822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1523。邮政编码为25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635,车牌号码为鲁P。大谢村与胡杨村、李显明村、大冯村、豆腐赵村、杨西村、大袁庄村、袁车村、石庄村、大曹村、西高村、小谢村、杨前村、徐庄村、潘西村相邻。

大谢村附近有茌平金牛湖景区、四照楼、茌平肖庄大枣生态园、清平森林公园、徐河口三英烈士墓等旅游景点,有茌平圆铃大枣、贾寨葡萄、肖庄韭薹、茌平乌枣、小杨屯村肉鸭等特产。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杨官屯乡下辖村委会包括郎庄村委会、南孙村委会、小范庄村委会、邓庄村委会、吴庄村委会、小冯村委会、李招安村委会、小曹村委会、窦于村委会、大宋庄村委会、杨东村委会、小赵村委会、潘东村委会、潘西村委会、小谢村委会、大曹村委会、袁车村委会、大袁庄村委会、豆腐赵村委会、李显明村委会、大谢村委会、胡杨村委会、大冯村委会、杨西村委会、石庄村委会、西高村委会、杨前村委会、徐庄村委会、郭王村委会。

皇家后裔重石李家散文

 “白墙黛瓦,千峰竞秀,好一处人间仙境。请问那座是什么山?”  “国家4A景区——上饶灵山!这里是田园灵山福地!”  作为上饶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