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族在日本是怎样崛起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3收藏

德川家族在日本是怎样崛起的?,第1张

德川家康(1542~1616年),为日本江户幕府的创建者。1590年随丰臣秀吉灭北条氏,领有关东八州,改建江户城。1600年关原之战打败丰臣氏,掌握全国大权。1603年任“征夷大将军”,开幕府于江户(今东京),1615年灭丰臣氏,次年病死。 14世纪末期,正值日本历史上群雄割据、战乱迭起之际。出身贫寒、无名无姓的士兵丰臣秀吉在战乱中力挫敌手,统一了日本,但他在有生之年没能真正巩固统制大名的体制。1593年8月,丰臣秀吉在弥留之际把自己未成年的儿子丰臣秀赖托付给包括德川家康在内的5名大臣。德川家康当时是江户(今日东京)的最高封臣。 但秀吉所信任的德川家康早已对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垂涎已久。丰臣秀吉一死,他立刻在丰臣家族豢养的各大名中挑起对立,假手除掉了忠于丰臣家族的派别,削减了丰臣秀赖的领地,把他降为在撮津、河内、和泉拥有65万石的大名,丰臣秀吉时代直辖的城市和矿山也被没收,战败的91家忠于丰臣家族的大名的土地被德川家康没收来分给拥护他的大名。 德川家康的实力到1603年已大大超过了丰臣家族,他的江户执政厅成了名符其实的幕府,他还封自己为“将军”。当时“轮流执掌天下”的思想在各大名中间很强烈,德川家康确也无法打破这种思想。他很快就把将军的职位让给了他的儿子,企图借此向各大名表示将军的地位由德川氏世袭,决不能让给其他人,而实权仍由德川家康掌握。 老谋深算的德川家康,知道年轻的丰臣秀赖不是平庸之辈,决心在自己死之前不消灭丰臣家族,否则就会成为反对德川势力的核心。他一方面使用各种权术来孤立丰臣秀赖,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削弱丰臣秀赖的财力,例如借替亡父做法事为名,恢复了大批大的寺院。 1614年11月,丰臣一派被迫首先开战,丰臣家族势单力薄、寡不敌众,终于于第二年灭亡。德川家康在消灭了自己的劲敌之后颁布“一国一城令”,只准大名领域内留下一个城池,其余均毁掉,结果只剩下170座,而当初有3000余座城池。 为了加强对大名的控制,德川家康还通过没收和调换领地等手段,把有势力的大名置于边境地区和政治、经济、军事上无关重要的地方,而把自己家族的成员安置在要害地区。他还颁布《禁中并公家诸法度》,规定天子以学问为第一,使天皇完全脱离政治,并对朝廷有关的皇族、公家的名次,制定年号的办法都做了详尽的规定。它通过这些手段加强了对朝廷的控制。同时,他还制定了限制寺院势力的法规。 德川消灭了丰臣家族后,就立即让朝廷取消了丰臣秀吉的神号,而自己却在死后带上了“神”的桂冠。200多年来,他以“东照神君”、“神祖”等偶像的形象为日本人顶礼膜拜。

德川家康,(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国王。官至正一位太政大臣。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的正室之子(长子为阿久所生),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后改名元康,最后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德川家康的先祖是发迹于三河地方的一个土豪,在战国时代逐渐上升为战国大名,到松平广忠这一代时,松平氏已领有整个三河国。但其领国被夹在势力较强的两个大名尾张的织田氏和骏河的今川氏之间,地位很不巩固。

[编辑本段]经历

1547年松平广忠与尾张的织田信秀作战,为请骏河的今川义元援助,将六岁的家康送作今川氏的人质,但中途被田原的户田氏(户田康光)所夺,与天野三之助阿部德千代同被送往织田氏的热田,监护在热田有两年之久(一说被扣在那古野)。在此期间,其父广忠被自己的近臣暗杀。1549年担任今川军师的太原雪斋指挥七千大军攻陷三河的要冲安祥城并掳获了守将织田信广,雪斋遂跟织田信秀交涉,成功以信广交换被劫走的松平竹千代(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便返回冈崎,仅十日又作了今川氏的人质。八岁至十九岁这十二年间,德川家康作为人质住在骏河。

1560年桶狭间之战,织田氏大败今川氏,今川义元阵亡。从此德川家康摆脱今川氏而独立,1562年与织田信长结成同盟,开始全力经营三河。由于竹之内波太郎等人的支持以及各寺院的煽动,激起了1563年三河国全境的一向宗起义。经过他近半年的征战,最终用攻心的方法瓦解了起义,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基地。

1568年德川家康的同盟者织田信长进入京都,迈出了统一全国的第一步。这时已在三河打下了坚实基础的德川家康开始采取东进政策。1570年他联合织田信长在姊川打败浅井氏、朝仓氏,史称“姊川之战”,此后率军攻克远江的曳马野,并将治所迁往曳马野(迁移居城时已改名滨松)。但这时武田信玄也想夺取全国政权,为扫清进军道路上的障碍,屡次出兵远江和三河。

1572年10月,武田信玄倾甲、信、骏三国之兵三万五千人意图进军京都,但途径德川家康的三河国。德川家康闻讯率自己所部五千人及织田信长援军三千余迎战于三方原。此战便被称为“三方原合战”。由于双方兵力悬殊,且用兵之妙信玄又略高一筹,结果德川、织田联军大败,织田援将·平手凡秀战死。此战德川家死伤一千六百余人,其部下分四批陆续扮成德川家康吸引了信玄军兵力,德川家康本人遂逃回滨松。此役德川家康虽然打了败仗,但武田信玄却十分佩服德川军的勇猛顽强。武田信玄的猛将马场信房(又称马场信春)事后对信玄说:“看了三河军的尸体,面朝我军倒下的都是脸朝下,面向滨松倒下的都是脸朝上,这说明这些士兵都是向前冲杀时战死的,因想逃跑而被处斩的一个也没有。”据说德川家康就是经过此役而取得了“海道一雄”的名声。

此后德川家康一面与武田氏对抗,一面加强领内建设。1575年5月,武田信玄死后继承了武田家的武田胜赖率一万五千人攻打奥平信昌率五百人驻守的长筱,德川氏联合意欲一口气扫平武田氏的织田氏于“长筱之役”大破武田胜赖,1581年陷远江的高天神城,把武田氏驱逐出远江。翌年随织田氏灭掉武田氏,领有骏河。

1582年织田信长死于本能寺。信长一死,围绕政权落入谁手的问题各大名之间展开了激烈斗争。本能寺之变时德川家康正在堺市(又称“堺港”),因急取近道需经伊势返回三河,期间由服部半藏、茶屋四郎次郎等护送平安回到三河,才免遭危难。

德川家康返回冈崎后,发现中央的实权已被丰臣秀吉夺去。为了积蓄实力准备将来与丰臣秀吉分庭抗礼,他更加坚定了东进的决心。不久发兵占领了甲斐,同时把手伸进了信州。至1583年前后,德川家康已先后把三河、远江、骏河、甲斐、南信浓五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当时东海道地区兵农分离进行得很缓慢,还没有像大内氏和北条氏那样形成大名的城下町,家臣和自己的封地还紧密地联在一起,因此要控制家臣必须牢牢地控制住土地。鉴于这种情况,德川家康当时对所属家臣一律采取给予封地的形式,通过土地这个纽带来控制家臣。

这一时期德川家康也很重视发展领内的工商业。早在三河国时他就把三河的小山新市作为“乐市”,免除各种税役。迁入滨松后,他又整顿了各种工商业团体。征服甲斐后,统一了通过甲斐全境的度量衡,招揽外地商人到三河、远江进行贸易。通过这些措施,德川家康不仅稳定了对新领地的控制,而且增强了经济实力。

此后丰臣秀吉步步推进国内的统一,不久当上了关白和太政大臣,名副其实地掌握了全国政权。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之间也很自然地变成了近似于主从关系的一种关系。

丰臣秀吉征伐九州时,德川家康未被征调,摆脱了一次巨大的消耗。但1590年征伐小田原时他参加了战斗。北条氏灭亡后,德川家康被封于关八州,年贡260万石。1590年8月1日德川家康离开五国迁往江户(现东京),从此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经营关东。

首先,采取新办法配置家臣。德川家康在靠近江户的武藏、相模等地,集中了直辖地和封地在一万石以下的下级家臣。万石以上的高级家臣配置得尽量远些,分布的密度是关东的西南部略稀,东部与敌对性大名接壤的边境地带较密。显然,这样配置是一种临战体制。而且他在进入关东的同时,便决定将封地换算成产量发给家臣。这些措施对进一步控制家臣,巩固关东新领地起了很大作用。

其次,德川家康为了调整农村中的租佃关系,稳定新领地的秩序,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检地。其具体办法是,在土地登记册上,在隶属农民登记人姓名的右上方标上人名肩书,表明该人耕种的土地其领有权是属于哪个名主的。这样做,是既承认身为领主的名主的土地领有权,使其负担交缴年贡的责任,另一方面又承认租佃者尚不稳定的耕作权。这种措施对治理关东这种比较落后的地区是得策的。

最后,德川家康也十分注意发展领内的工商业。为了解决陆路运输和吸引外地商人来江户经商,从江户和周围农村征调人夫建立了道中云马役。为了解决水路交通问题,组织人力挖掘沟渠,使船舶可以直接停靠江户城下。又指定专人管理领内的度量衡;委托从旧领地跟来的土豪式商人发展江户的市区建设和对工商业进行管理;1592年以后,铸造了号称武藏小判的一两金币,以促进货币流通。随着江户建设的步步进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外地商人纷纷来到江户。德川家康对关东的建设,为他后来夺取全国政权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援和巩固的根据地。

1598年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是五大老的首领。1600年,他进攻上杉景胜。接着于当年9月的关原之战打败石田三成,掌握了全国政权。1603年2月,被朝廷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右大臣、源氏的长者(即源氏的族长、家主)。同年,他在江户开设幕府。1605年,把大将军职让给了儿子秀忠,退居骏府城,但作为大御所仍然掌握着军政实权。1615年5月大坂(今大阪)之役,灭掉丰臣秀赖,实现了所谓的“元和偃武”。1616年3月,出任太政大臣,并向明朝皇帝称藩,被明皇帝册封为“日本国王”。4月17日死于骏府城,终年73岁,葬于久能山。翌年,追谥正一位,受东照大权现的敕号,后改葬日光山。

意义、影响和启示

日本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大名之间争夺政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实现国家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德川家康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必须对统一的大局有清醒的认识,因时、因地制宜,采取灵活的政策和策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他是顺应了时势,举措得宜的。

本能寺之变以后,丰臣秀吉捷足先登,抢先控制了局面,使德川家康失去了一次夺取全国政权的机会。当时大局虽然对他很不利,但这时他与丰臣秀吉之间的关系和实力已非昔日的织田信长与他的关系可比。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他采取了有限的行动。1584年,德川家康应织田信雄之请,与丰臣秀吉战于小牧、长久手,就是出于有限目的的一种有限行为。长久手之战,德川家康打败了丰臣秀吉的一个支队,打死了丰臣秀吉的勇将池田信辉,迫使丰臣秀吉以相当有利于他的条件讲和,这对全国都很有影响,丰臣秀吉对德川家康不得不另眼相待。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时,没有把德川家康的部队编入渡海战列。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德川家康的幸运,其实这是德川家康运用自己的实力和采取巧妙的策略得来的。丰臣秀吉出兵朝鲜,使丰臣政权和西南大名损失惨重,而德川家康却在和平建设中积蓄了财力,壮大了力量。这些变化是丰臣氏政权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德川家康后来夺取全国政权的重要转折点。

《太阁立志传》中的德川家康注意内治是德川家康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德川家康的内治是和改组与强化封建秩序溶为一体的。在取得全国政权前,每占领一地,总要对新领地的统治加以整顿,而不是一味追求武力扩大版图。夺取全国政权后,为了巩固政权,除保持丰臣秀吉的政治成果外,又采取了一系列改组和强化封建秩序的措施。一是没收和削减敌对性大名的领地,充实幕府的经济基础:德川家康没收了87个敌对性大名的领地,总收入量为414万石(一说没收了90个大名的领地),减封了三个大名的领地,总收入量为207万石(一说减封四家大名领地)。其中的3/4转封给自己的功臣和亲近大名,其余的1/4划为德川氏的直辖地,再加上甲斐、信浓、美浓、近江、越前、佐渡、陆奥南部等地区的直辖地,总收入量达6万石以上,此外,德川家康还把佐渡、石见、伊豆等地的重要矿山和京都、大坂、奈良、骏府、长崎等重要城市和港湾地划为幕府直辖。这样,幕府就几乎控制了全国的大部分重要财源。

二是建立起幕藩体制的封建统治制度。德川家康根据对幕府的向背,把全国的大名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他的儿子和德川氏的近支宗族,这一类叫做“亲藩”;第二类是忠于自己和自己祖先的功臣,这叫做“谱代大名”,“亲藩”和“谱代”是幕府政权的支柱;第三类是关原之战前与德川家康同为大名的人,或战时曾忠于丰臣秀吉战后降服的大名,属于这一类的叫做“外样大名”。德川家康把三种类型的大名混杂相间,使亲藩和谱代大名监视外样大名。其次,为了加强对武士的统治,树立幕府的权威,又于1615年颁布了《武家诸法度》。其要旨是奖励文武、诫逸乐奢华、守节俭、严阶级(即服饰、乘舆的等级规定)、不得蓄浪人、不得擅自修缮城池、不得私婚、不得结党,但最主要的是规定了大名的“参觐交代”制。按规定,全国外样大名分为东西两半,半住江户,半住领地;每年4月为东西两半部大名的交代时期(对谱代大名另有规定),大名的妻子须常住在江户,事实上作为人质,大名依地位带领侍从,构成“诸侯行列”,按期到江户参觐交代。由于“诸侯行列”人数众多,往返于江户和领地之间的耗费十分巨大。因此这一制度不仅可以使幕府实际上把江户交代的大名作为人质而加以控制,还可以大量消耗大名的财力,使之无力叛乱。与此同时,德川家康还进一步推行丰臣秀吉的兵农分离政策,完善了身份制度,把整个日本社会划分为身分世袭的士、农、工、商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内部又贯穿着纵的主从关系。最后,在1615年还针对皇室、朝廷、寺社颁布了《禁中及公家诸法度》和五山十刹的法度。这样,以身分制为核心,以幕府为政权的中枢,上对天皇、公卿,下至各藩大名、一般武士、僧侣、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幕藩体制。德川幕府就是主要靠这个体制来统治全国。

第三,在对外事务方面,德川家康不是个完全的锁国主义者。创立幕府后,他立即遣使朝鲜,并于1608年恢复了和朝鲜的邦交。与此同时,又积极谋求与明朝的间接贸易,向明朝皇帝臣服获得日本国王尊号统治全国。他出于对军需物资和生丝贸易的需要,创立幕府后的初期,对发展与西欧各国的贸易也很积极。1608年,他聘用英国人三浦安针为外交顾问、贸易事务官,并向他学习世界知识、天文和数学。他甚至默许基督教的传播,后来因感到危及日本传统的封建统治,又加以禁止。1612年,幕府在直辖地首先颁布禁教令,翌年便把这一法令推行到全国。1615年起,进而对朱印船贸易也严加限制。

第四,德川家康大力提倡文治。他十分好学,喜欢读有关治国平天下的经史典籍,鉴于字镰仓幕府以来佛教势力已与庄园制紧密结合的事实,他在创立幕府前一直抑制佛教,推崇儒家思想。创立幕府后,他认为庄园制已彻底摧毁,佛教因失去旧的经济基础和遭到沉重的政治打击也已衰落,这时恢复佛教的威信,对巩固新政权不仅无害而且有益,因此晚年逐渐扶植佛教,与名僧探讨各宗的佛法,日益趋于儒佛合一的思想统治。

德川家康一生的最大业绩在于他继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改组和强化了日本的封建秩序,把日本封建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开创的德川幕府在日本历史上维持了长达260多年的和平统一局面,这给日本封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庄园制时代略好一点的社会环境。但是,德川家康所改组和强化的日本封建制度,仍然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严格的身分制度把每个人都死死地固定在一个狭窄的框子里,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他推动海外贸易并非要民间贸易自由发展,走上近代重商主义的道路,而是出于幕府政治和经济的需要,维护封建的政治统治,其范围只限于由极少数幕吏、大名、特权大商人所把持的官方贸易,一旦超出幕府的政治需要,就立即加以取缔或限制。1612年颁布的禁教令,实际上是德川幕府政治锁国的开始,从1615年开始对朱印船贸易的限制,则是一种部分的经济锁国,是德川幕府后来全国锁国的先声。此外,德川家康晚年推行儒佛合一的思想统治,对日本人民的思想起了很坏的束缚作用。这种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以后。一是没收和削减敌对性大名的领地,充实幕府的经济基础:德川家康没收了87个敌对性大名的领地,总收入量为414万石(一说没收了90个大名的领地),减封了三个大名的领地,总收入量为207万石(一说减封四家大名领地)。其中的3/4转封给自己的功臣和亲近大名,其余的1/4划为德川氏的直辖地,再加上甲斐、信浓、美浓、近江、越前、佐渡、陆奥南部等地区的直辖地,总收入量达6万石以上,此外,德川家康还把佐渡、石见、伊豆等地的重要矿山和京都、大坂、奈良、骏府、长崎等重要城市和港湾地划为幕府直辖。这样,幕府就几乎控制了全国的大部分重要财源。

二是建立起幕藩体制的封建统治制度。德川家康根据对幕府的向背,把全国的大名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他的儿子和德川氏的近支宗族,这一类叫做“亲藩”;第二类是忠于自己和自己祖先的功臣,这叫做“谱代大名”,“亲藩”和“谱代”是幕府政权的支柱;第三类是关原之战前与德川家康同为大名的人,或战时曾忠于丰臣秀吉战后降服的大名,属于这一类的叫做“外样大名”。德川家康把三种类型的大名混杂相间,使亲藩和谱代大名监视外样大名。其次,为了加强对武士的统治,树立幕府的权威,又于1615年颁布了《武家诸法度》。其要旨是奖励文武、诫逸乐奢华、守节俭、严阶级(即服饰、乘舆的等级规定)、不得蓄浪人、不得擅自修缮城池、不得私婚、不得结党,但最主要的是规定了大名的“参觐交代”制。按规定,全国外样大名分为东西两半,半住江户,半住领地;每年4月为东西两半部大名的交代时期(对谱代大名另有规定),大名的妻子须常住在江户,事实上作为人质,大名依地位带领侍从,构成“诸侯行列”,按期到江户参觐交代。由于“诸侯行列”人数众多,往返于江户和领地之间的耗费十分巨大。因此这一制度不仅可以使幕府实际上把江户交代的大名作为人质而加以控制,还可以大量消耗大名的财力,使之无力叛乱。与此同时,德川家康还进一步推行丰臣秀吉的兵农分离政策,完善了身份制度,把整个日本社会划分为身分世袭的士、农、工、商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内部又贯穿着纵的主从关系。最后,在1615年还针对皇室、朝廷、寺社颁布了《禁中及公家诸法度》和五山十刹的法度。这样,以身分制为核心,以幕府为政权的中枢,上对天皇、公卿,下至各藩大名、一般武士、僧侣、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幕藩体制。德川幕府就是主要靠这个体制来统治全国。

第三,在对外事务方面,德川家康不是个完全的锁国主义者。创立幕府后,他立即遣使朝鲜,并于1608年恢复了和朝鲜的邦交。与此同时,又积极谋求与明朝的间接贸易,向明朝皇帝臣服获得日本国王尊号统治全国。他出于对军需物资和生丝贸易的需要,创立幕府后的初期,对发展与西欧各国的贸易也很积极。1608年,他聘用英国人三浦安针为外交顾问、贸易事务官,并向他学习世界知识、天文和数学。他甚至默许基督教的传播,后来因感到危及日本传统的封建统治,又加以禁止。1612年,幕府在直辖地首先颁布禁教令,翌年便把这一法令推行到全国。1615年起,进而对朱印船贸易也严加限制。

第四,德川家康大力提倡文治。他十分好学,喜欢读有关治国平天下的经史典籍,鉴于字镰仓幕府以来佛教势力已与庄园制紧密结合的事实,他在创立幕府前一直抑制佛教,推崇儒家思想。创立幕府后,他认为庄园制已彻底摧毁,佛教因失去旧的经济基础和遭到沉重的政治打击也已衰落,这时恢复佛教的威信,对巩固新政权不仅无害而且有益,因此晚年逐渐扶植佛教,与名僧探讨各宗的佛法,日益趋于儒佛合一的思想统治。

德川家康一生的最大业绩在于他继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改组和强化了日本的封建秩序,把日本封建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开创的德川幕府在日本历史上维持了长达260多年的和平统一局面,这给日本封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庄园制时代略好一点的社会环境。但是,德川家康所改组和强化的日本封建制度,仍然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严格的身分制度把每个人都死死地固定在一个狭窄的框子里,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他推动海外贸易并非要民间贸易自由发展,走上近代重商主义的道路,而是出于幕府政治和经济的需要,维护封建的政治统治,其范围只限于由极少数幕吏、大名、特权大商人所把持的官方贸易,一旦超出幕府的政治需要,就立即加以取缔或限制。1612年颁布的禁教令,实际上是德川幕府政治锁国的开始,从1615年开始对朱印船贸易的限制,则是一种部分的经济锁国,是德川幕府后来全国锁国的先声。此外,德川家康晚年推行儒佛合一的思想统治,对日本人民的思想起了很坏的束缚作用。这种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以后。一是没收和削减敌对性大名的领地,充实幕府的经济基础:德川家康没收了87个敌对性大名的领地,总收入量为414万石(一说没收了90个大名的领地),减封了三个大名的领地,总收入量为207万石(一说减封四家大名领地)。其中的3/4转封给自己的功臣和亲近大名,其余的1/4划为德川氏的直辖地,再加上甲斐、信浓、美浓、近江、越前、佐渡、陆奥南部等地区的直辖地,总收入量达6万石以上,此外,德川家康还把佐渡、石见、伊豆等地的重要矿山和京都、大坂、奈良、骏府、长崎等重要城市和港湾地划为幕府直辖。这样,幕府就几乎控制了全国的大部分重要财源。

二是建立起幕藩体制的封建统治制度。德川家康根据对幕府的向背,把全国的大名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他的儿子和德川氏的近支宗族,这一类叫做“亲藩”;第二类是忠于自己和自己祖先的功臣,这叫做“谱代大名”,“亲藩”和“谱代”是幕府政权的支柱;第三类是关原之战前与德川家康同为大名的人,或战时曾忠于丰臣秀吉战后降服的大名,属于这一类的叫做“外样大名”。德川家康把三种类型的大名混杂相间,使亲藩和谱代大名监视外样大名。其次,为了加强对武士的统治,树立幕府的权威,又于1615年颁布了《武家诸法度》。其要旨是奖励文武、诫逸乐奢华、守节俭、严阶级(即服饰、乘舆的等级规定)、不得蓄浪人、不得擅自修缮城池、不得私婚、不得结党,但最主要的是规定了大名的“参觐交代”制。按规定,全国外样大名分为东西两半,半住江户,半住领地;每年4月为东西两半部大名的交代时期(对谱代大名另有规定),大名的妻子须常住在江户,事实上作为人质,大名依地位带领侍从,构成“诸侯行列”,按期到江户参觐交代。由于“诸侯行列”人数众多,往返于江户和领地之间的耗费十分巨大。因此这一制度不仅可以使幕府实际上把江户交代的大名作为人质而加以控制,还可以大量消耗大名的财力,使之无力叛乱。与此同时,德川家康还进一步推行丰臣秀吉的兵农分离政策,完善了身份制度,把整个日本社会划分为身分世袭的士、农、工、商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内部又贯穿着纵的主从关系。最后,在1615年还针对皇室、朝廷、寺社颁布了《禁中及公家诸法度》和五山十刹的法度。这样,以身分制为核心,以幕府为政权的中枢,上对天皇、公卿,下至各藩大名、一般武士、僧侣、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幕藩体制。德川幕府就是主要靠这个体制来统治全国。

第三,在对外事务方面,德川家康不是个完全的锁国主义者。创立幕府后,他立即遣使朝鲜,并于1608年恢复了和朝鲜的邦交。与此同时,又积极谋求与明朝的间接贸易,向明朝皇帝臣服获得日本国王尊号统治全国。他出于对军需物资和生丝贸易的需要,创立幕府后的初期,对发展与西欧各国的贸易也很积极。1608年,他聘用英国人三浦安针为外交顾问、贸易事务官,并向他学习世界知识、天文和数学。他甚至默许基督教的传播,后来因感到危及日本传统的封建统治,又加以禁止。1612年,幕府在直辖地首先颁布禁教令,翌年便把这一法令推行到全国。1615年起,进而对朱印船贸易也严加限制。

第四,德川家康大力提倡文治。他十分好学,喜欢读有关治国平天下的经史典籍,鉴于字镰仓幕府以来佛教势力已与庄园制紧密结合的事实,他在创立幕府前一直抑制佛教,推崇儒家思想。创立幕府后,他认为庄园制已彻底摧毁,佛教因失去旧的经济基础和遭到沉重的政治打击也已衰落,这时恢复佛教的威信,对巩固新政权不仅无害而且有益,因此晚年逐渐扶植佛教,与名僧探讨各宗的佛法,日益趋于儒佛合一的思想统治。

德川家康一生的最大业绩在于他继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改组和强化了日本的封建秩序,把日本封建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开创的德川幕府在日本历史上维持了长达260多年的和平统一局面,这给日本封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庄园制时代略好一点的社会环境。但是,德川家康所改组和强化的日本封建制度,仍然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严格的身分制度把每个人都死死地固定在一个狭窄的框子里,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他推动海外贸易并非要民间贸易自由发展,走上近代重商主义的道路,而是出于幕府政治和经济的需要,维护封建的政治统治,其范围只限于由极少数幕吏、大名、特权大商人所把持的官方贸易,一旦超出幕府的政治需要,就立即加以取缔或限制。1612年颁布的禁教令,实际上是德川幕府政治锁国的开始,从1615年开始对朱印船贸易的限制,则是一种部分的经济锁国,是德川幕府后来全国锁国的先声。此外,德川家康晚年推行儒佛合一的思想统治,对日本人民的思想起了很坏的束缚作用。这种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以后。德川家康的家训

1 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

2 视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

3 心生欲望时,应回顾贫困之时,

4 心怀宽容,则能无事长久,

5 视怒如敌

6 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7 责人不如责己,

8 不及胜于过之

http://baikebaiducom/view/13839htm

在德川日本,全体居民都被严格的等级制度分为四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德川时期之前,这些阶层之间曾经有过一些流动,但是,德川将军为了维护他们的势力和特权,限制了这

些流动。特别是,他们试图保护武士阶层,使得农民阶层不可能成为武士。丰臣秀吉他颁布只有武士才可以佩带长剑,之后,这一条成了武士阶层的定义。

农民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五。农民只是幕府的财产,没有姓氏(日本人的姓氏是明治维新后,随便乱取的),不参与战事,死后不能立碑,限制地区流动性,以方便管治。德川家康表示:「统治农民最好是令他们饿不死又饱不了。」基本上生活平静。

武士约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七,是有姓氏贵族们的主要战斗力量。另外,公家贵族、宫内司和僧侣的地位亦等同于武士,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二。社会地位高于农民。

由于德川幕府提倡朱熹的儒家学说,商人处于社会阶层的底部,但是较为富裕。约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六。

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于商人,尤其造剑师有很高的地位。不管木工、石工、酿造、涂漆和陶瓷等等……大多自给自足,技术方面常常向中国学习。社会地位介于商人到武士之间。

  亲族

  父亲:木下弥右卫门

  母亲:大政所

  正室:高台院(有一段期间称北政所,本名则有おね、ねね、祢、宁、宁子等写法)

  侧室:南殿

  侧室:淀殿(茶茶,浅井长政长女)

  侧室:德子(川副正俊女)

  侧室:南之局(山名丰国女)

  侧室:松之丸殿(龙子,京极高吉女)

  侧室:加贺殿(摩阿,前田利家三女)

  侧室:甲斐姬(成田氏长女)

  侧室:三之丸殿(织田信长女)

  侧室:三条殿(虎,蒲生贤秀女)

  侧室:姬路殿(织田信包女)

  侧室:广泽局(名护屋经胜女)

  侧室:月桂院(嶋子,足利赖纯女)

  侧室:安乐院(阿种之方,香之前,地侍女)

  侧室:法鲜尼(宇喜多秀家母)

  姐:瑞龙院(三好吉房室)

  妹:旭姬

  弟:丰臣秀长

  甥:丰臣秀次

  甥:丰臣秀胜

  长子:羽柴秀胜(石松丸)(早夭)

  次子:丰臣鹤松(早夭)

  三子:丰臣秀赖

  义弟:浅野长政

  [编辑] 养子

  羽柴秀胜(织田信长四子)

  宇喜多秀家(宇喜多直家嫡子)

  丰臣秀次(秀吉之姊瑞龙院与三好吉房之长子)

  丰臣秀胜(秀吉之姊瑞龙院与三好吉房之子,丰臣秀次之亲弟;女儿丰臣完子之后世诞下昭和天皇—裕仁)

  结城秀康(德川家康次子)

  小早川秀秋(秀吉正室高台院之甥)

  智仁亲王(诚仁亲王第六皇子)

  伊达秀宗(伊达政宗庶长子)

  [编辑] 养女

  豪姫(前田利家女,宇喜多秀家正室)

  加贺殿(前田利家四女,丰臣秀吉侧室)

  菊姫(前田利家庶女,早逝)

  小姫(织田信雄女,徳川秀忠正室,早逝)

  大善院(丰臣秀长女,毛利秀元室)

  淀殿(浅井长政长女,丰臣秀吉侧室)

  常高院(浅井长政次女,京极高次正室)

  督姬(于江与,浅井长政三女,徳川秀忠继室)

  宇喜多直家女(吉川广家正室)

  蜂须贺正胜女(黒田长政正室)

  近卫前子(近卫前久女,后阳成天皇女御)

  早期家臣

  黑田孝高(官兵卫、如水)、蜂须贺正胜(小六)、竹中重治(半兵卫)、神子田正治、山内一丰、福岛正则、加藤清正、堀尾吉晴、增田长盛、大谷吉继、小西行长、中村一氏

  贱岳七本枪

  福岛正则、加藤清正、加藤嘉明、胁坂安治、平野长泰、糟屋武则、片桐且元

  五奉行

  石田三成、浅野长政、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增田长盛

  三中老

  中村一氏、生驹亲正、堀尾吉晴

  五大老

  前田利家、德川家康、毛利辉元、小早川隆景(死后由上杉景胜接替)、宇喜多秀家。

  信长旧臣

  前田利家、堀秀政、丹羽长秀、蜂须贺正胜

  黄母衣众

  青木一重、伊木远胜、石尾治一、伊东长実、井上道胜、井上赖次、猪子一时、织田信高、小野木公乡、郡宗保、仙石秀久、津川亲行、津田信任、户田胜隆、友松盛保、中岛氏种、中西守之、长原云沢轩、野野村吉安、长谷川重成、蜂须贺家政、服部一忠、速水守久、尾藤知宣、舞兵库(前野忠康)、神子田正治、箕浦勘右卫门、三好房一、毛利吉成、森可政、山内一丰、分部光嘉

德川家茂(とくがわ いえもち 1846年7月17日-1866年8月29日)1是德川齐顺(清水德川家同时也是纪州德川家的当主)的长男、德川齐顺在家茂出生前就去世。德川家茂的祖父是德川家齐、祖母是妙操院。御台所是孝明天皇的妹妹和宫亲子内亲王(静宽院宫)。官方说法未娶侧室(然而据说和其他女性有过关系、根据对家茂墓所的调查结果,也证明这种说法)。家茂4岁就成为纪州藩主、是德川家家谱中与没有子嗣的第13代将军德川家定血统最近的人。家茂在井伊直弼等南纪派的支持下13岁就成为第14代将军。不光是血统上,其英明果断的办事风格也得到胜海舟等阁僚重臣的深厚信赖。

干嘛要日文啊!我有英语的搞半天啊,有许多的错误,呵呵,不好意思啊!

接合主な一般への権利の街のすぐ侧

 一般的な徳川家徳川三清游:

 一般的な徳川家

 地域:この日リード(日本の领土のさまざまな部分に位置する一般的な家庭に直接、高さの下では最大4000000ストーンされる)

 一般的な位置は、 (父は、非嫡出の関系から知られている)

 徳川家康の世代も一般的なのは最初から担当大臣松平博メートル长い左

 第2世代の徳川もサウ-郑、右、男性3人、一般的な徳川家康から政府の大臣

 光の3つの世代には、左右相は一般的な徳川秀忠Cinanから徳川家

 徳川家の4つの世代には、右ゼネラルセクレタリー右线长い徳川家の男から键リンク

 徳川五代のチカンは、右の右事务総长は、徳川家の男性と4つの光から

 徳川家の6人の代表の右光一般的に2つの玄相は徳川家と3人、甲府徳川首相再カンチャンは- mは、以前は康豊と呼ばれている、シリア、一般的な任命保存Ienobu改名

 以下の2つのは、徳川家の7つの代理権は、徳川家の书记长に発表された4人の男性

 右相和歌山纪伊徳川大名Mitsusadaの一般的な右から8例投稿Chuanji代表3人

 右の重みから徳川家のナイン代表の右大臣が长期メートル一般投稿Chuanji

 右右相は一般的な徳川家の再长いメートルから10家族に代わって徳川ルール

 徳川Ienari 11の代わりに政府の大臣からも徳川一般的な権利(桥)长い男救済ルール

 清は、左右大臣から一般ガルシア徳川徳川家の12代表2人の男性

 徳川家の13代表2のゼネラルセクレタリー右徳川の予定されている4人の男性とJiaqing

这是贵族、武士的家纹家徽,表示自己家族祖先的传承、姓氏苗字的来源。

整个日本的家纹据说达到2万多个。

家纹的样式很多,大致以天体、动植物、用具、咒符以及建筑物为主

一,德川幕府成因简介

公元16世纪前后,日本进入了所谓的战国时代,各地有实力的大名纷纷起来争霸。其中,实力最强大的大名织田信长,逐渐吞并了尾张、近畿等多个地盘,势力扩张至大半个日本。

就在大家以为织田信长能统一日本的时候,他麾下的大将明智光秀,生出野心要取代他,并决定在本能寺干掉织田信长。

1582年6月1日,明智光秀把织田信长派去救助羽柴秀吉的援兵,大半拉了回来,约13万人,团团包围本能寺,“本能寺之变”爆发,织田信长只有100多亲信守卫,寡不敌众,只能点火自杀。

(本能寺之变中的织田信长剧照)

兵变后,明智光秀并未能取代织田信长,正在攻打毛利军的重臣羽柴秀吉,回师与明智光秀军展开大战,并击败了明智光秀,接过了织田信长的班子,并用这些班子统一了全日本。

统一了全日本的羽柴秀吉,被封为“关白”,并赐姓“丰臣”,猴子丰臣秀吉就此诞生。

狂妄的猴子,妄图学蒙古人颠覆华夏故事,叫嚣通过朝鲜为跳板,入侵大明朝,大明国只派了个李如松,出兵4万,就轻轻松松碾压了他的14万日本兵。

1598年8月18日,进攻朝鲜受挫的猴子丰臣秀吉,郁郁病死 。

他麾下号称乌龟的德川家康,势力最强大,在关原合战中击败了石田三成,轻轻松松就接过了猴子的势力,并登上征夷大将军之位。从此,日本进入幕府时代。

(德川家康剧照)

幕府时代,德川家族的传承人分别是:初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 次代德川秀忠、三代德川家光、四代德川家纲、 五代德川纲吉、六代德川家宣、 七代德川家继、八代德川吉宗、九代德川家重、十代德川家治、 十一代德川家齐、十二代德川家庆、十三代德川家定、 十四代德川家茂(庆福)、 十五代庆喜(末代)。

德川幕府,总共统治了日本265年,直到“黑船事件”出现后,日本的闭关锁国,被美国的船舰炮弹强力炸开,幕府统治开始崩溃。

二,幕府统治的结束

“黑船事件”后,日本旧有的社会观念被打破,特别是商品经济被冲击,小农经济商品被美国的大量工业产品所压迫,生存不下去的贫农、贫民开始纷纷起义,喊出“纠正世道”的口号。

1860年左右,全日本开始爆发起义,尤其是畿内比较繁华地区,多达数百甚至上千个村庄相继暴动,人数高达数十万,攻击超过49个村庄的富商、富农;起义者中的大盐平八郎被视为救世英雄。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只是德川家的天下”——《新伊势物语》

在贫农起义者的搅局下,拥有大势力的雄蕃们开始蠢蠢欲动。

由于德川家茂才4岁时,年纪轻轻就死了爹,13岁时,就继承了他死去老爹的将军位子,成为第十四代幕府将军。

主少国疑,大权旁落到他母亲笃姬的手上。笃姬对庆福倾注了全部的心力栽培,无奈从小多病的他,还是在21岁时死了。

1847年,水户藩主德川齐昭第七子庆喜被过继给一桥德川家;1866年8月29日,第14代将军庆福死了无后,一桥庆喜继任将军,是第15代幕府将军,也是末代将军。

一桥庆喜,正是在全日本社会动荡的时期继位,那时候大名们被欧美各国的英、法、美等势力渗透,逐渐形成新倒幕派和旧拥幕派,天皇在两派人的斗争中,逐渐掌握了政治权力,于是,幕府被迫开始尊王攘夷和公武合体。

之前,天皇是当吉祥物被摆设的,公武合体后,迅速掌握了大量权力,并开始进一步推动倒幕运动。

德川庆喜不甘心幕府的权力被夺取,开始镇压倒幕派。

1868年1月1日,德川庆喜发布“讨萨表”。3日,幕府军队从大阪向京都发起攻击,同萨摩、长州两藩为主的倒幕派军在京都南郊的鸟羽、伏见城交战,经过三天血战,一万五千人的幕府军全线溃败。

战败后的德川庆喜,逃回江户的宽永寺,将收拾烂摊子的任务交给家臣处理。

一众家臣请出13代将军夫人笃姬,请她拿主意,笃姬知道德川家族的统治已大势远去,为了保存德川家族,她写了封信,给以前为她出嫁时,采买过嫁妆的新政府军统帅西乡隆盛,恳求他,看在她父亲齐彬从下级武士把他提拔成大名的份上,绕过德川家。

(西乡隆盛本人)

信中声泪俱下,读完信的西乡隆盛泪流满面,情不自禁的喃喃:“真是太可怜了,御台被逼到如此地步,真是对不起。”

“即使要我拼上性命,也一定要摆脱您,德川家乃是重要的家系,请您一定要好好斟酌,希望您能向朝廷(天皇)进言,让德川家存续下去,如果您能感受到我所处的困境而停止进攻,我就算是能够向德川家的先祖和父亲齐彬尽孝了。对于身为武士的您来说,这也算是无上的美德和慈悲了吧。”——(摘抄自《浅田宗伯翁传》里笃姬寄给西乡隆盛之信)

读完信后的西乡隆盛下达停止攻击的命令,与德川家商谈,不久之后,江户的归属权被和平移交给新政府军,史称“江户无血开城”。

幕府统治时代结束,江户被改名为东京。

三,德川家族的后人结局

德川庆喜在大势面前选择了投降,被驱逐出了东京,贬为一名大名,史称“大政奉还”。后来,他在静冈开始了长达四十四年隐居生活。

由于日本新政府采取宽大的政策,不仅不追究德川庆喜和德川家族,还把他们封为华族,继续享受之前265年历代将军累积下来的财富。

德川庆喜退位后,为了避嫌,他对政治和旧家臣丝毫不关心,热衷于摄影、狩猎、民谣歌曲研究,他和侧室生育有10男11女,其中德川宗家由养子德川家达继承。

1869年,德川家达还出任静冈藩知事(当于中国的省长),废藩置县后免官。之后,他出英国留学,明治17年被封为公爵。明治23年帝国议会开设后任贵族院议员,明治36年(1903年)至昭和8年(1933年)任贵族院议长,之后,一直被邀出任各种会长、社长、馆长,总之小日子过得特别舒服。

第17代德川家主为德川家正,是德川家达的长子,他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进入外务省任外交官,先后任悉尼总领事,加拿大公使,土耳其大使,1946-1947贵族院议长,于1963,2月18日死掉。

(德川恒孝)

第18代家主是德川恒孝,是17代德川家正的外孙,曾任日本邮船株式会社董事副社长,现为该社顾问,同时兼任横滨港振兴协会会长,于2003年设立“德川纪念财团”并任理事长。(嫡子德川家广,极有可能出任第19任家主)

注意,德川家投降后,并未被清算,一直是日本社会上流贵族,他们先祖累积下来的财富,足够他们继续呼风唤雨,成为大财团,暗中掌控日本的政、商等多界。

德川家族在日本是怎样崛起的?

德川家康(1542~1616年),为日本江户幕府的创建者。1590年随丰臣秀吉灭北条氏,领有关东八州,改建江户城。1600年关原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