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姓的来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1收藏

潘姓的来源,第1张

潘姓氏的由来 百家姓中,潘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史传商朝时,舜的后代在潘地建立潘子国,子孙以国为氏,因舜姓姚,故称姚姓潘国。至商朝末期,周武王灭商,将潘地封与其弟毕公高之季子季孙,他们也以潘地为姓,是为姬姓潘国。两姓潘国由于势弱国小,均不见于经传。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楚国占领潘国,封为邑,子孙以潘为姓,即芈姓潘氏。楚国公子商臣之师潘崇为芈姓潘氏之始祖,今潘氏人群主要由芈姓潘氏组成。

除此之外,赐姓为潘、外姓改潘以及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改为潘姓,也是潘姓由来的重要途径。

一、潘姓迁变

历史上潘姓并无大的变迁,先秦时期,潘姓最初活跃于陕西、河南、山西和湖北地区。唐朝以后,潘姓向甘肃、河北及山东等地发展。潘姓在南方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中原两次南下移民福建之时。

潘姓自立姓以来,名人不绝于史书,堪称济济多士。古代有东汉尚书左丞潘勖,三国时代东吴名将潘、潘璋,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尼,北宋名将潘美,明文学家潘之恒,明清思想家潘平格等。而在近现代历史上,潘氏家族更是名人辈出,如:著名心理学家潘菽、画家兼美术教育家潘天寿、京剧演员潘心源、著名女画家兼雕塑家潘玉良、哲学家潘梓年、社会和人口学家潘光旦和中国 的先驱潘汉年等。

二、潘姓名人

风流才子潘安

潘岳,又名潘安,字安仁,西晋文学家,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长于诗赋,尤善哀诔之文,辞藻华丽,与陆机齐名,并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赞语。在晋代文学史上,他与潘尼并称“两潘”。潘岳的诗赋和诔作主要收集在《潘黄门集》中,其中诗歌有《悼亡诗三首》、《河阳县作诗》二首等,赋有《秋兴赋》、《闲居赋》等。

潘岳的仕途并不平坦,曾因作《籍田赋》而招致忌恨,滞官不迁达10年之久。元康六年(公元296年)前后,回到洛阳。在这一时间,他经常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之游,是其中的首要人物。

江苏潘姓的由来? 江苏潘氏出自华姓。根据《姓氏寻源》上记载,潘氏是楚国公族华姓的后代,是以字为氏的姓氏,祖宗是潘崇。潘氏家族在楚国较有权势,楚成王时,潘崇任太子商臣的师傅。商臣继位为穆王,就封潘崇为太师。潘崇的子孙就“以父王字为氏”,而称潘氏。这支潘氏的姓源可追溯到上古的颛顼帝高阳氏,发源于今安徽、江苏、浙江一带。

潘姓来历和名人! 历史名人

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潘璋:干(今山东省冠县)人,三国时东吴名将,关公父子败走麦城后,被潘璋所擒。(与下明代潘璋有别)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人,西晋文学家、名臣。善缀辞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充分体现了太康文学讲求形式美的倾向,所以在当时与陆机受到同样的推崇。以“美姿容”著称,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词华靡,与同时代的文学家陆机齐名,其《悼亡诗》为世传诵,明人辑有《潘黄门集》。

潘综:晋代乌程(今属湖州)人。孙恩起义,与父骠路遇兵。兵砍其父,乃伏身保护,被砍四刀。一人曰:“杀孝子不祥。”于是父子俱得免。后官遂昌长。南朝宋元嘉间改其里名曰纯孝,免其家三世税租。

潘尼:潘岳之侄,官至太常卿,在文学上与潘岳齐名,世称“两潘”,其诗注重词藻,多应酬赠答之作,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潘美:大名(今属河北省)人,北宋名将,在灭南汉、南唐、北汉时立下奇功。宋太宗雍熙三年(即九八六年)攻辽,潘美因指挥失当,使名将杨业陷敌牺牲,而受降级处分。

潘阆:大名人,宋太宗时进士,其诗词笔调清新,往往有出尘之语。

潘翼:青田人,宋代学者,学贯诸子百家,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

潘璋:字栗夫。金华人。明・成化八年进士。历任工部营缮司主事、都永主事,四川按察司佥事,陕西按察副使。曾往荆湖管理竹木证赋,政不苛而课入甚丰。提督学政,力崇正学,造就甚众。着意培养之合州士人邹知。后以刚直敢言驰名于世督修宋濂墓,并撰写墓志铭。卒于官,蜀士闻之,相率哭于三公祠下,且奉入名宦祠。

潘耒:江苏省吴江人,清初学者,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潘大临:黄岗人,宋代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有《柯山集》遗世。

潘自中:字时V。宋代松阳人。曾江州司理,不媚上,不诬人,力雪冤案。

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浙江省乌程(今吴兴)人,明代著名水利家。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大理寺左少卿进右佥都御史,四任总理河道,先后达二十七年,习知地形险易,成绩显著。著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潘之恒: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明代文学家,撰有《叙曲》、《吴剧》等剧评,并有诗集《涉江集》。

潘柽章:江南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末清初学者,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潘平格:浙江省慈溪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追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人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潘亦隽:江苏省苏州人,清初画家,其族弟潘奕鏊、潘奕钧、潘奕荫、潘奕藻等都是知名画家。

潘作梅:字肖野,号戒平。清代乌程(今属湖州)人,安吉籍。雍正元年拔贡。官海宁学正。冷官二十年,不慕荣利。博学多艺,精书法。画山水得倪云林逸致。

潘祖荫:字伯寅。江苏吴县人。年十七应顺天乡试挑取誊录。年十九以其祖太傅潘世恩年八十赐寿恩赏举人。咸丰进士,光绪元年授大理寺卿,署礼部右侍郎。次年,署刑部右侍郎、补礼部右侍郎,兼署工部左侍郎。四年,调户部右侍郎,仍兼署工部左侍郎。五年,转户部左侍郎,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擢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调刑部尚书。著有《四本堂文集》二卷、外集二卷,诗无专集,《晚晴m诗汇》自《癸酉消夏南苑唱和集》中录存二十余首。辑有《癸酉消夏南苑唱和集》一卷等。

潘宗耀:字绳武,号虹桥。清代永嘉人。嘉庆六年举人。历丹徒、江浦知县,士民爱戴。有《五梅一研斋诗钞》。

潘子忠:广西岑溪县人。中国 党员。1929年参加广西百色起义,担任中国红军第七军的基层干部,随部投入创建和巩固右江革命>>

‘潘’姓的由来、祖先? 潘姓 旧百家姓排名:43 新百家姓排名:37 姓氏源流 潘(Pān)姓源出有四: 1、出自芈姓,[mǐ ]为春秋时楚国公族潘崇之后,以祖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颛顼后裔陆终生有六子,第六子名季连,赐姓芈。周成王时,封其后裔熊绎在荆山建立荆国,公元前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689年改国号为楚,称楚文王。据《姓氏寻源》和《潘氏家谱》及《史记・楚世家》所载,公族子弟潘崇助楚穆王继位有功,受封为太师,其后代子孙以祖名为姓,称为潘氏。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潘姓因此而来。 2、出自姬姓,为周代周文王裔孙伯季之后,以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让其子伯季食采于潘邑(今陕西省西安、咸阳一带),其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为潘氏。 3、出自姚姓,为上古舜帝之后,以国名为氏。据《中国姓氏》载,舜帝生于姚墟称姓姚,建都潘(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后潘地移至今陕西省兴平北。商朝时,舜的后裔建潘子国,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潘氏。 4、出自他族改姓: ①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鲜卑破多罗氏为单姓潘。 ② 清康熙末年,台湾岸里大社(今台湾省台中市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台湾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③ 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如满、水、京、蒙、土家、彝、瑶、仫佬、回、壮、布依均有潘姓。 潘崇。楚成王时,潘姓中有名为潘崇者曾为太子商臣之老师,在楚成王预谋另立太子时,潘崇极力支持太子商臣,并成功地使之继位为楚穆王。潘崇因助商臣继位有功,被封为太师,楚穆王并且还把自己任太子时的财产全部赐给他。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后人念潘崇兴潘姓有功,便尊他为潘姓的得姓始祖。这种观点,其正确性可能是相当高的,因为古籍中出现的春秋时代的潘姓人氏,几乎都是楚国的人物。 迁徙分布 春秋战国时,潘姓主要在今湖北省境内发展,此后,有向山东、湖南迁徙的少数潘姓人。汉时,有潘姓北迁至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的,至三国时发展兴旺而为荥阳郡一大望族,以东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为始祖。东汉灵帝有潘乾因仕宦而迁江苏溧阳,此地以潘乾为始祖。吴国有右将军潘璋由发干(治在今山东省冠县)而迁建康,而吴国还有浏阳侯潘F,为汉寿(今湖南省常德)人,而孙权妻潘夫人为浙江会稽人,这说明在三国以前,潘姓已播迁于上述地方,其中以中牟潘姓最为兴旺,晋时,潘勖之裔孙潘才因任广宗太守,而落籍广宗(今河北省威县),后又发展成为潘姓历史上第二大郡望,此期亦有潘姓人播迁广东。北魏时,破多罗氏改汉姓潘,并逐渐在洛阳形成潘姓的第三大郡望,其开基始祖为潘威。此期潘才的八世孙潘绍业因任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刺史落籍当地。唐初,陈元光父子开漳,有河南固始人潘节随其入闽。此期潘绍业的曾孙潘求仁因任杭州刺史而定居当地,其间并有移居陕西的潘勖的后人兴旺发达起来,而江夏(今湖北省武昌)的唐秘书监潘肃仁自称是汉寿潘F的后裔,由此可见,自东汉末至唐朝,潘姓从中牟望族中又衍分出许多支脉,而潘威的后裔则从洛阳望出,又兴盛播迁于怀朔(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陕甘等地。豫章潘姓兴盛于唐代,至五代南唐时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宋时有潘节后人迁广东、云南。元明清时,潘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如今,潘姓人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浙江等省区多此姓。上述八省潘姓约占全国汉族潘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九。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二。 历史>>

潘这个姓氏有什麽来历 潘姓是一个汉字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3位,潘氏在2007年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二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八百万,占全国人口总数048%。朝鲜半岛及越南亦有潘姓氏族居住。

起源始祖

(一)始于芈姓

源于“芈”(mǐ )姓,出自春秋时楚国公族“芈潘崇”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讳崇字道安,楚成王时大夫,穆王立,以其太子宫予公,使为太师,掌国事,环列之尹,楚国大治,有认楚公族后以字为氏,列公为潘姓始祖之一。

潘崇家族由于受到楚王的特别恩宠,故发展特别快,其后裔子孙的足迹几乎遍布楚国各地,在古籍中所记载春秋时代的潘氏名人,几乎都是楚国的人物。今天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地,皆有该支潘氏的后裔。

(二)以国为姓

潘姓始祖季孙公之墓

以国名为姓,出于姬姓。毕公高的小儿子季孙封邑在潘。春秋后国灭,其子孙不以姬为姓而以国名为胜,奉季孙为潘姓始祖 。又,番,邾国也 。夫差取番者,番首姿,又音蒲。还音烦,音盘者即潘氏。

(三)源于姚姓

源于姚姓,是上古舜帝姚重华后裔,是以国名为姓。《史记》《中国姓氏》记载,舜帝生于姚墟,因姓“姚”,建都于潘地(今北京延庆)。后将潘地移至今陕西省兴平。商王朝时期,舜帝后裔建有潘子国,到殷商末期被周文王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而姓潘。

(四)因地得姓

因地而得姓。水在河南,住在潘水边的人以水地名为姓。下雒城西南故潘城,有以地为氏者[9] 。

(五)鲜卑改姓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鲜卑破多罗氏为单姓潘 。 清康熙末年,台湾岸里大社(今台湾省台中市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台湾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六)汉化改姓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水族、京族、土家族、彝族、瑶族、仫佬族、 、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潘氏族人分布。

迁徙传播

春秋战国时,

分布

潘姓主要在今湖北省境内发展,此后,有向山东、湖南迁徙的少数潘姓人。

汉时,有潘姓北迁至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三国时发展兴旺而为荥阳郡一大望族,以东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为始祖。东汉灵帝有潘乾因仕宦而迁江苏溧阳,此地以潘乾为始祖。吴国有右将军潘璋由发干(治在今山东省冠县)而迁建康,而吴国还有浏阳侯潘,为汉寿(今湖南省常德)人,而孙权妻潘夫人为浙江会稽人,这说明在三国以前,潘姓已播迁于上述地方,其中以中牟潘姓最为兴旺。

晋时,潘勖之裔孙潘才因任广宗太守,而落籍广宗(今河北省威县),后又发展成为潘姓历史上第二大郡望,此期亦有潘姓人播迁广东。

北魏时,破多罗氏改汉姓潘,并逐渐在洛阳形成潘姓的第三大郡望,其开基始祖为潘威。此期潘才的八世孙潘绍业因任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刺史落籍当地。

唐初,陈元光父子开漳,有河南固始人潘节随其入闽。此期潘绍业的曾孙潘求仁因任杭州刺史而定居当地,其间并有移居陕西的潘勖的后人兴旺发达起来,而江夏(今湖北省武昌)的唐秘书监潘肃仁自称是汉寿潘的后裔,由此可见,自东汉末至唐朝,潘姓从中牟望族中又衍分出许多支脉,而潘威的后裔则从洛阳望出,又兴盛播迁于怀朔(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陕甘等地。豫章潘姓兴盛于唐代,至五代南唐时成为当地名门望族。

宋时有潘节后人迁广东、云南。韩国潘氏的祖先都是从福建莆田迁过去的。由宋朝大理学家朱熹作序的《莆阳潘氏族谱》记载,潘源于唐仪凤二年入闽平乱,定居福建莆田;福建五世祖潘承叙自莆田迁北燕,承叙子潘处常迁江陵;处常子潘佑为南唐端明殿学士,因谏被南唐李后主处死,其四子文焕、文振、绶(文壮)、文亮入宋后,文焕官金紫光禄>>

中国历史上潘姓的起源 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二。 寻根溯源 潘姓起源有四:1、出自芈姓,以字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颛顼后裔陆终生有六子,第六子名季连,赐姓芈。周成王时,封其后裔熊绎在荆山建立荆国,公元前七四零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六 改国号为楚,称楚文王。据《姓氏寻源》和《潘氏家谱》及《史记・楚世家》所载,公族子弟潘崇助楚穆王继位有功,受封为太师,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潘姓因此而来。2、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让其子伯季食采于潘(今陕西西安、咸阳一带),子孙以邑为氏。3、出自姚姓。舜之后有潘国,以国为氏。4、出自他族改姓。A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鲜卑破多罗氏为单姓潘。B清康熙末年,台湾岸里大社(今台中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台湾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C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如满、水、京、蒙、土家、彝、瑶、仫佬、回、壮、布依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潘崇。楚成王时,潘姓中有名为潘崇者曾为太子商臣之老师,在楚成王预谋另立太子时,潘崇极力支持太子商臣,并成功地使之继位为楚穆王。潘崇因助商臣继位有功,被封为太师,楚穆王并且还把自己任太子时的财产全部赐给他。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后人念潘崇兴潘姓有功,便尊他为潘姓的得姓始祖。这种观点,其正确性可能是相当高的,因为古籍中出现的春秋时代的潘姓人氏,几乎都是楚国的人物。 繁衍播迁 春秋战国时,潘姓主要在今湖北省境内发展,此后,有向山东、湖南迁徙的少数潘姓人。汉时,有潘姓北迁至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的,至三国时发展兴旺而为荥阳郡一大望族,以东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为始祖。东汉灵帝有潘乾因仕宦而迁江苏溧阳,此地以潘乾为始祖。吴国有右将军潘璋由发干(治在今山东冠县)而迁建康,而吴国还有浏阳侯潘氵睿,为汉寿(今湖南常德)人,而孙权妻潘夫人为浙江会稽人,这说明在三国以前,潘姓已播迁于上述地方,其中以中牟潘姓最为兴旺,晋时,潘勖之裔孙潘才因任广宗太守,而落籍广宗(今河北威县),后又发展成为潘姓历史上第二大郡望,此期亦有潘姓人播迁广东。北魏时,破多罗氏改汉姓潘,并逐渐在洛阳形成潘姓的第三大郡望,其开基始祖为潘威。此期潘才的八世孙潘绍业因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落籍当地。唐初,陈元光父子开漳,有河南固始人潘节随其入闽。此期潘绍业的曾孙潘求仁因任杭州刺史而定居当地,其间并有移居陕西的潘勖的后人兴旺发达起来,而江夏(今湖北武昌)的唐秘书监潘肃仁自称是汉寿潘氵睿的后裔,由此可见,自东汉末至唐朝,潘姓从中牟望族中又衍分出许多支脉,而潘威的后裔则从洛阳望出,又兴盛播迁于怀朔(今内蒙古固阳)、陕甘等地。豫章潘姓兴盛于唐代,至五代南唐时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宋时有潘节后人迁广东、云南。元明清时,潘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如今,潘姓人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浙江等省区多此姓。上述八省潘姓约占全国汉族潘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九。

潘姓起源和字辈 古代文字――潘 潘姓是一个华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3位。朝鲜半岛及越南亦有潘姓氏族居住。关于潘姓的姓源,《姓纂》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周文王后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有广宗,河南两望。”。《姓氏寻源》上是这样说的:“楚公族芈姓之后,以字为氏,潘崇是也。”这一支潘氏,很显然是颛顼帝高阳氏的后代,他们的发源地,大致是在今安徽、江苏和浙江一带。 毕公,就是毕公高,是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被他当天子的兄弟武王封在毕地,也就是现在陕西省长安和咸阳以北的一带。后来,他又让自己的儿子季孙食采于潘,而后周文王的这一支子孙就按照当时的习惯,纷纷以国为氏,统统都姓了潘,潘姓的最早发源地,当然也是在陕西的北部。 分别发源于南方和北方的两支潘氏,姓源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同,但认真推溯起来,根本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因为,周文王固然是黄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国所出的芈姓则是传自黄帝之孙颛顼。在血统方面实际上同出一源,没有太大的分别。潘(Pān)姓源出有四:一、出自芈姓, 为春秋时楚国公族潘崇之后,以祖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颛顼后裔陆终生有六子,第六子名季连,赐姓芈。周成王时,封其后裔熊绎在荆山建立荆国,公元前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689年改国号为楚,称楚文王。据《姓氏寻源》和《潘氏家谱》及《史记・楚世家》所载,公族子弟潘崇助楚穆王继位有功,受封为太师,其后代子孙以祖名为姓,称为潘氏。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潘姓因此而来。二、出自姬姓, 为周代周文王裔孙伯季之后,以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让其子伯季食采于潘邑(今陕西省西安、咸阳一带),其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为潘氏。三、出自姚姓, 为上古舜帝之后,以国名为氏。据《中国姓氏》载,舜帝生于姚墟称姓姚,建都潘(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后潘地移至今陕西省兴平北。商朝时,舜的后裔建潘子国,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潘氏。四、出自他族改姓: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鲜卑破多罗氏为单姓潘。

② 清康熙末年,台湾岸里大社(今台湾省台中市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台湾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③ 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如满、水、京、蒙、土家、彝、瑶、仫佬、回、壮、布依均有潘姓。

潘崇。楚成王时,潘姓中有名为潘崇者曾为太子商臣之老师,在楚成王预谋另立太子时,潘崇极力支持太子商臣,并成功地使之继位为楚穆王。潘崇因助商臣继位有功,被封为太师,楚穆王并且还把自己任太子时的财产全部赐给他。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有势力的家族。后人念潘崇兴潘姓有功,便尊他为潘姓的得姓始祖。这种观点,其正确性可能是相当高的,因为古籍中出现的春秋时代的潘姓人氏,几乎都是楚国的人物。 潘姓-字辈 江苏溧阳潘氏字辈:忠武贲威,峻卿辅乾,程皓策楚。

浙江新昌潘氏字辈:炳其宣慈,承先继泽。

某支潘氏字辈:旧序:添万汝和鸾,循女志思心,廷仕金□承,之起永长大。派行:忠厚传家人,存心启裔昌,经营多秀实,绩治载元黄,博学诗书富,宗儒月桂香,乾坤敦孝蔚,仲伯笃恭芳,燕翼贻谋远,周基德泽良,季孙分衍派,世代与天长。

荥阳堂潘氏字辈:力昭诒训,芳远泽深,美彦振起,宣述儒林,际逢景连,为国家琛。

湖南宁乡潘氏字辈:德力昭先训,培植在心诚,美彦c振起,宣述定儒林。

江西潘氏排辈:庭芳应朝向,仕国文启昌,仁>>

古代最早的潘姓的人是什么族 潘姓是一个汉字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3位,姓潘的人约八百万。

最早来源于始于芈(mǐ )姓,出自春秋时楚国公族“芈潘崇”之后,是春秋时代楚国大官,后代分布在今天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地。

后来,部分潘姓以国名为姓,出于姬姓。毕公高的小儿子季孙封邑在潘。春秋后国灭,其子孙不以姬为姓而以国名为胜,奉季孙为潘姓始祖

还有一部分源于姚姓,是上古舜帝姚重华后裔,是以国名为姓,后代在陕西。

还有一部分是鲜卑改姓,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鲜卑破多罗氏为单姓潘。 清康熙末年,台湾岸里大社(今台湾省台中市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台湾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还有的是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水族、京族、土家族、彝族、瑶族、仫佬族、 、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潘氏族人分布。

潘姓的由来作文600字 你自个修改

起源始祖

(一)始于芈姓

源于“芈”(mǐ )姓,出自春秋时楚国公族“芈潘崇”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讳崇字道安,楚成王时大夫,穆王立,以其太子宫予公,使为太师,掌国事,环列之尹,楚国大治,有认楚公族后以字为氏,列公为潘姓始祖之一。

潘崇家族由于受到楚王的特别恩宠,故发展特别快,其后裔子孙的足迹几乎遍布楚国各地,在古籍中所记载春秋时代的潘氏名人,几乎都是楚国的人物。今天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地,皆有该支潘氏的后裔。

(二)以国为姓

以国名为姓,出于姬姓。毕公高的小儿子季孙封邑在潘。春秋后国灭,其子孙不以姬为姓而以国名为胜,奉季孙为潘姓始祖。又,番,邾国也。夫差取番者,番首姿,又音蒲。还音烦,音盘者即潘氏。

(三)源于姚姓

源于姚姓,是上古舜帝姚重华后裔,是以国名为姓。《史记》《中国姓氏》记载,舜帝生于姚墟,因姓“姚”,建都于潘地(今北京延庆)。后将潘地移至今陕西省兴平。商王朝时期,舜帝后裔建有潘子国,到殷商末期被周文王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而姓潘。

(四)因地得姓

因地而得姓。水在河南,住在潘水边的人以水地名为姓。下雒城西南故潘城,有以地为氏者。

(五)鲜卑改姓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鲜卑破多罗氏为单姓潘。 清康熙末年,台湾岸里大社(今台湾省台中市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台湾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六)汉化改姓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水族、京族、土家族、彝族、瑶族、仫佬族、 、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潘氏族人分布。

说到这个从姓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是不是都没听说过,真的是太少太少了,最近也有人在说了,这个从姓其实还真有,而且故事也非常多,那么具体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就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看看从姓的起源什么的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呀!

1、从姓怎么念

念cóng,二声。

2、从姓和丛姓是一家吗

并不是一家人,是两个非常独立的姓氏。

3、从姓起源来历

从姓,我国罕见姓氏之一。主要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出自汉代将军从公的后代,以祖字为氏。

得姓始祖

从和。根据嘉靖十八年己亥三月望日之从氏重修家谱旧序、崇祯元年九月望日之重修家谱旧序、雍正十一年秋九月望日之从氏谱序,周代姬从和乃我汉族从氏之始祖也,因名得姓,从和公三十世孙信远公,汉光武帝时授为将军,封香山侯,又家东莞也,信远公即汉代从公。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出自姬姓,后稷之后也,始祖姬从和,以人名为氏,始居兖州曲阜之太山一带。有关从姓乃枞姓更改而来没有任何根据,网上盛传之汉将军从公之后版本,汉将军从公乃从和第三十世孙,因此,从姓的历史比之更早,安徽繁昌县大元至治元年辛酉三月春,任青阳县教谕英山县方守忠撰从氏家谱旧序:予观从氏之先,本姬姓,后稷之后也,其后有从和公散漫于湘江之旁,而自乐于渔钓,筑室于兖州曲阜之太山,人皆曰从和,其子遂变姬而从姓为,此为汉族从姓也,繁衍至今已有2700年历史。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周平王幼子姬精英的封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在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指出,自古以来,从这个比较少见的姓氏,多是由古老的枞氏去木留从而来的。东周平王姬宜臼的小儿子名叫姬精英,被封在枞邑(今安徽桐城),建有枞国,为侯爵,史称枞侯。在枞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枞氏,后有去木偏旁为从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从氏和枞氏同宗同源,其姓氏读音与枞氏一样,正确读音作cōng(ㄘㄨㄥ)。

第三个渊源

源于枞氏,出自汉朝将军枞公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地名为氏。从氏,古为居于枞阳之地,即今安徽省枞阳县,其地原著民中有以居地名称为姓氏,称枞氏。据史籍《元和姓纂》的记载,到了秦、汉之际的楚汉战争时期,汉王刘邦属下有个大将军,名字失考,人们尊称他为枞公,在西楚霸王项羽大败刘邦军队的危急当中,刘邦的部将纪信冒充刘邦假装投降,以便引开项羽的注意,让刘邦逃脱。在临别时,刘邦留下部将枞公和御史大夫周苛跟魏王豹一起坚守荥阳。项羽认出纪信是假冒的,大为恼火,指挥大军对荥阳发起猛烈攻击。将军枞公和荥阳令周苛决心与荥阳共存亡,他们一方面日夜巡守城头,鼓舞战士们坚守,还杀了叛变的魏王豹。最后,枞公、周苛毕竟寡不敌众而被俘。项羽敬重这两人的坚贞,就劝他俩投降。他俩宁死不屈,最终被杀。枞公的子孙为纪念先祖,就以枞公的名字为姓氏,奉枞公为从氏的始祖。

在枞公的后裔子孙中,有去木偏旁简笔称从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从氏正宗。该支从氏与枞氏同宗同源,其姓氏读音与枞氏一样,正确读音作cōng(ㄘㄨㄥ)。

第四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从事中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从事中郎,为西汉时期所设置的武官职务,是大将军府的属官,由战功卓越、经验丰富、智谋百出之人承担,职责为佐将军,主谋议,相当于今天军制中的参谋,职位在主簿之上。著名的大将陈汤就出任西汉末期大将军王凤的从事中郎。从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时期,在历朝历代的三公、宰相之下属官员中,皆有从事中郎之职,官秩六品,俸禄一千二百石。

在这些从事中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从氏,世代相传至今,正确读音作cóng(ㄘㄨㄥˊ)。

第五个渊源

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从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从史,亦称从吏,为沿袭秦朝官制的高级官僚的从属官员,类似亲信随从之属,是有主官增设的官制,不列正式官序,没有朝廷俸禄,官饷由主官给付,人数不等,只随属主官解决某些问题,或处理日常事务,不负责文书之类的文案工作。西汉初期,主官下属的官吏,当犯有错误时,主官有权撤其官职,但不能予以开割,往往就降为从史来使用,可以功复其原职或改任他职,在史籍《汉书·倪宽传》中就记载:除为从史。

在从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从氏,世代相传至今,正确读音为cóng(ㄘㄨㄥˊ)。

第六个渊源

源于回族,出自清朝时期青海卡力岗地区原藏族,属于以宗教教义为氏。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甘肃省河州花寺门宦教主马来迟赴青海地区循化进行宣教活动,在卡力岗地区的原藏族部落中,以伊斯兰教的中心教义顺从和平来制止当地各部落之间的仇杀和械斗,并用回族的风俗影响土著藏族同胞,逐渐消除了争斗。经过长期的演化,卡力岗地区的原藏族民众在宗教信仰、伙食习俗上已经与回族无大的差别,他们的后裔后来皆融合于回族,不再自称藏族,其姓氏构成上以马氏居多。在卡力岗地区的回族中,有以伊斯兰教教义我主唯一,顺从和平为姓氏者,分称顺氏、从氏、和氏、平氏四个姓氏,后逐渐分播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另外,在明朝时期,有山东莱州文登丛氏第七世丛英迁到无棣(海丰),自愿加入了清真回教。当时丛英壮年无室家,被招赘入冯门,因冯门后有继续,丛英仍承长支,两姓俱不绝嗣,千古总为一家,而且同坟祭祖,永不结亲。丛英是在入赘冯门后,要继丛、冯两姓之嗣,而且要同坟祭祖,这对原丛氏有碍体面,且丛英本来已有家室在其原籍,因此丛英就用了个同音字从来缓解他当时心中的矛盾,从此,在山东无棣地区出现了一支回族从氏。

回族从氏的正确读音皆作cóng(ㄘㄨㄥˊ)。

迁徙分布

从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七十一位门阀。

今河南省的驻马店市、周口市郸城、新蔡县、信阳市光山县、南召县、平舆县、许昌市,河北省玉田县、遵化市、枣强县,安徽省的芜湖市繁昌县、芜湖县、郎溪县、泾县、庐江县、宿州市、灵璧县、砀山县、定远县、霍邱县、凤台县、阜阳市,山东省的临沂市蒙阴县、沂南县、聊城莘县、德州市夏津县,陕西省的山阳县、咸阳县、高陵县,江苏省的泗洪县、高邮市、金坛县,湖北省的阳新县、通山县、潜江市、随州市、枣阳县、监利县、钟祥县等,以及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均有从氏族人分布。其中,山东无棣县、天津市的回族从姓和山东文登之丛姓为同祖同宗,和汉族从姓没有任何关系。

从我见过的资料有四:

一、从甘肃宗亲所编修《幸氏宗谱》中,所撰《幸氏源流及播迁概况》一文中写到:“江西还有另一支幸姓人家不容忽视。始祖幸灵(不是晋代幸灵),在南宋初年任南昌知府,做官清康,为人正直,卸任后落业于丰城县幸家村,以后迁移到泰和县鹅掌大丘置业定居。至宋朝末年,传续七代,每代除最小的儿子留泰和故居守业外,其余的都迁至本省的赣州、高安、永丰、吉水、新余、安福、抚州、饶州和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河南、山东、山西等外省。以后可能因朝代更替、战乱频繁和自然灾害等原因,或蒙不幸,或发展滞后,少有踪迹。”这里提到了“鹅掌大丘”是在江西泰和县。

二、又从幸氏家族网论坛中,幸大伟发表的《继湖广填四川》中提到“四川南川县的移民都是来自湖广省,尤其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为多。”这里提到“鹅掌大丘”是在湖北麻城孝感乡。

三、《幸氏通讯》第二期,“幸氏起名与字辈”栏目中,“重庆南川水江幸氏字辈(祖籍江西宁江府鹅掌大丘)”,这里“鹅掌大丘”又属江西宁江府。

四、据泰和县志办肖文定先生介绍:“鹅掌大丘”在泰和县有两个地方叫此名,一是禾市镇的禾院村,一是在灌溪镇。很多姓氏来查鹅掌大丘,但都没有此姓的记载,按历史分析,鹅掌大丘像山西洪洞大槐树一样,是一个移民集中点。”按湖北黄岗县志记载,迁到麻邑的江西移民,为纪念江西的移民点,也在麻邑取了“鹅掌大丘”这个地名。

]

一为出自赢姓,东夷少昊之后,以国为氏;

主要出自赢姓,始祖为帝颛项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赢姓,并将本族姚姓女子嫁给他为妻。姚女生有两个儿子,其小儿子叫若木。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其故地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周穆王时,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当时徐国已很强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他自称徐偃王,率各国联军向周进攻。穆王得此消息,乘造父驾的车,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镇压,偃王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后周穆王封偃王儿子宗于徐(今江苏泗洪一带),仍称“徐子’。春秋时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逐渐衰弱。至宗十一世孙章禹,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0年)最终为吴国所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徐氏。

周朝初年,徐姓氏族已经比较强大,形成一个方国,史书上称作徐方。由于与商人同属东夷集团,因而,在周灭商后的商人反叛中,赢姓之徐即使没参加共同行动,也必然对此表示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这也是周初平叛后没有分拆商人氏族的原因之所在。但随着周朝势力在东方的加强与巩固,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徐方的利益与生存。于是,徐方与周朝爆发了不止一次的战争,结果是互有胜负。这在先秦及后世相关文献中都有记载。《礼记·檀弓》篇中就记录了徐国大夫容居的回忆:“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西讨的对象必是周王朝,徐驹王可能是周初时徐国的国君,大军已到了黄河边,足见军力之强。并且,徐国国君也称王,与周王室平起平坐,这种行为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伯禽在鲁时,曾不断地去征讨。《史记·鲁世家》载:“伯禽率师伐之,作《费誓》,遂平徐戎,定鲁。”《诗经·阕宫》篇有:“鲁侯之功,……遂荒徐宅。”荒者,占有之意,在伯禽大军压境之下,徐国只得南迁,迁到淮河流域。因此,徐国也被称作淮夷、徐夷。由于屡次兴兵,又被称作徐戎。

徐国南迁后,仍然保持较强的国力,一方面,稳定周边形势,讨伐与其不一致的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或其他徐姓部落,另一方面,积极备战。

古书中记载周昭王“南征不复”死于汉水,大致与征伐徐、楚有很大关系。到了周穆王时,正值徐偃王当政,国势大盛。据《竹书记年》记载,穆王十三年,徐戎侵洛。另据《后汉书·东夷传》介绍:“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候,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整个东方,均由徐偃王管理,徐偃王俨然可以与周王室分庭抗礼,成为东方之王。

徐偃王在徐姓历史上,是仅次于若木的最重要祖先,这是因为在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各徐姓家谱中,徐偃几乎成了仁义的代名词,导致几乎所有的徐姓家谱,如果有“姓氏溯源”这一部分内容的话,基本上都上溯到徐偃王,倘若上溯到若木,也必然将徐偃王作为最重要的一部分来大书特书。在各类徐姓家谱中,徐偃王被认为是若木的三十一世孙,也就是说,从伯益计,到徐偃王共三十三世。

有关徐偃王的记载,最早出于战国后期的《尸子》与《荀子》二书。

《尸子》久佚,引自他书,有徐偃王记载二条,分别为:“徐偃王有筋(古筋字)而无骨”,“徐偃王好怪,没深水而得怪鱼,人深山而得怪兽者,多列于庭”。《荀子·非相》篇将他与仲尼、周公、皋陶、闳夭、傅说、伊尹、禹、汤、尧、舜同列,但没说明理由,只说到:“徐偃王之状,目可瞻马(或作焉字)。”

《韩非子·五蠹》篇中记载:

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西汉初年,《淮南子·人间训》秉持《韩非子》记载为:

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曰:“臣闻之: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 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

到了《史记》共有两处,《秦纪》中是这样记载的:

“…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与穆同)王,……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

《赵世家》则更详细:

“造父幸于周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后汉书·东夷传》:“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之后,是这样记述的:

穆王后得骥艰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故致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

在后世文献如《博物志》及各类徐氏家谱中有关徐偃王的记载:

偃王名诞,周昭王三十六年,徐母感瑞而有孕,足月后生下一卵,家人谓之不祥,遂弃于河边,有位姓独孤的老太太家养了条叫鹄苍的狗,将其叼回,放在床下,三天后因其污秽而被家人扔到水边,又被狗叼回。家人再想扔时,忽听中间有小儿的啼哭声,剖开一看,是个婴儿,形容端正,声气和绥。只是左手紧紧握住,直到七岁时方才伸开,手心中有特别的纹理,仿佛为“偃王”二字,因此,以之为号。这条狗后来将死时,化为黄龙,埋葬之所被徐国人称之为“狗垄”。由生卵我们可以联想到大业与契之母均是吞燕卵而有孕,徐偃王属东夷集团必定无疑,这又为徐氏出自赢姓添一佐证。

徐偃王17岁时,才艺过人,诗礼俱足,20岁时,文武兼备。继位后,广行仁义,去除刑争,“弛甲戈之被,坠城池之险,修行仁义,被服慈惠,视物如伤,以怀诸侯,诸侯贽生死之物于我者,三十有六国,是共戴君为王。”一次,徐偃王组织的开挖连接陈、蔡间的河渠时,挖出一副赤弓朱箭,众人以为祥瑞,献给徐偃王。当时因周天子穆王喜爱巡游四方,以致国政无人管理,诸侯多有怨言。

一次,周穆王向西巡狩至昆仑山下,见到西王母,乐而忘返。徐偃王在东部诸侯的拥戴下,率36国联军向周进军。周穆王得讯之后,乘造父驾车,一日千里奔回京城,调兵镇压,徐偃王没想到周穆王能回来得这么快,不忍生灵涂炭,民众遭殃,于是收兵弃国,躲进彭城 (今徐州)一带的深山中。由于他很得民心,跟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因之就被叫作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打败徐偃王之后,因见他在当地很得民心,便不得不继续封其子宗于徐,但降为子爵,让他继续管理徐国。后来一说徐偃王死于山中,另一说到了今浙江衢州一带,老死于此。至今徐姓为衢州第一大姓,与此不无关系。后人还在衢州建有徐偃王庙,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专门为此写了《衢州徐偃王庙碑》:

徐与秦俱出柏翳,为赢姓国。于夏、殷、周女,咸有大功。秦处西便,专用武胜,遭世衰,无明天子,遂虎吞诸国为雄,诸国既皆入秦为臣,秦无所取利,上下相贼害,卒偾其国而沉其宗。徐处得地中,文德为治,及偃王诞当国,益除去刑争末事。凡所以君国子民,待四方一出于仁义。当此之时,周天子穆王无道,意不在天下,好道士说,得八龙,骑之西 游,同王母宴于瑶池之上,歌讴忘归,四方诸侯之争辨者,无所质正,咸宾祭于徐,贽玉 帛、死生之物于徐之庭者三十六国,得朱弓、赤矢之瑞。穆王闻之,恐遂称受命,命造父御,长驱而归。与楚连谋伐徐,徐不忍斗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下,百姓随而从之,万有余家。偃王死,民号其山为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偃王虽走死失国,民戴其嗣为君如初,驹王、章禹祖孙相望,自秦至今,名公巨人,继迹史书。徐氏十望其九,皆本于偃王,而秦后,迄兹无闻家,夭于柏翳之绪,非偏有厚,施仁与暴之报,自然异也。衢州故会稽大末也,民多姓徐氏,支县龙丘有偃王遗庙。或曰偃王之逃战,不之彭城,之越城之隅,弃玉几研于会稽之水。或曰徐子章禹既执于吴,徐之公旌子弟,散之徐、扬二州间,即其居立先王庙,云开元初,徐姓二人相属为刺史,帅其邯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复为刺史,放字达夫,前碑所谓今户部侍郎,其大父也。春行视农,至于龙丘,有事于庙,思惟本原,曰:故制朴,下窄不足以揭虔,妥灵而又梁桶赤白(阝多)剥,不治图像之威(黑乙),昧就灭藩拔级夷,庭木秃缺,祈吐日慢,祥庆弗下,州之群支,不获荫庥,余惟遗绍而户其土,不即不图,以有资聚,罚其可辞,乃命因故为新,众工齐事,惟月若日工告讫。功大祠于庙,宗卿咸序应,是岁,州无怪风、剧雨,民不夭厉,谷果完实,民皆曰耿耿祉哉,其不可诬,乃相与请辞京师,而谗之于石。辞曰:

秦杰以颠,徐由逊绵,秦鬼以饥,徐有庙存,婉婉偃王,惟道之耽,以国易仁,

为笑于顽,自初擅命,其实几姓,历短詈长,有不偿王,课其利害,孰与王当,

姑篾之墟,太永之里,谁思王恩,立庙以祀,王之闻孙,世世多有,惟临兹邦,

庙土实守,坚峤之后,达夫廊之,王殁万年,如始拊时,王孙多孝,世奉王庙,

达夫之来,先慎诏教,尽惠庙民,不主于神,惟是达夫,知孝之元,太末之里,

姑篾之城,庙事时修,仁孝振声,宜宠其人,以及后生,嗟嗟维王,虽古谁亢,

王死于仁,彼以暴丧,文追作诔,刻示茫茫。

《竹书记年》记载,周厉王三年时淮夷又曾侵洛。这种态势直到周宣王年间,终于又爆发一场大战。《诗经·大雅·常武》篇就记载了这件事。周朝出征的将领有南仲、皇父、程伯休父等,“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伊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族,率彼淮浦,省此徐土”,致使“徐方绎骚”、“震‘晾徐方”、“濯征徐方”,结果导致“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徐方来庭”。战争的结果,是徐国彻底臣服于周王朝。

进入春秋之后,随着周王朝的日渐衰微和政治控制力的下降,中原地区各诸侯国纷纷并起,称雄争霸,征战不已,无暇南顾,而南方的楚国势力也刚刚开始兴起,尚未北上。处于这种政治真空之中的徐国,也趁时而起,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等,开始了自己的复兴道路,并不断与北面的齐、鲁等国,南面的楚国,以至后来的吴国发生战争。随着齐、楚两国的逐渐强大和互相争霸,徐国变成了两国争夺的对象。开始时,过度靠近齐国,引起楚国不满,公元前646年春,楚人伐徐,虽有北方齐、曹等国军队来救,但还是失败了。随着桓公去世后,齐国地位和国力的下降,徐国的政治态度逐步向楚国靠拢。这又引起了北方大国晋国的不满,但由于晋、楚两国势力大致相当,一时难分胜负,在这种情况下,晋国接受了由楚国逃来的申公巫臣的建议,帮助新兴的吴国训练军队,以牵制楚国。据《左传》成公七年 (前584年)条记载,逐渐强大起来的吴国当年便“伐楚、伐巢、伐徐”。吴、楚在南方的争斗拉开帷幕,徐国力求保持中立,并与吴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如吴国人北上,必须经过徐国,每当此时,徐国都热情款待。一次,吴季札经过徐时,徐国君殷勤招待,见到季札携带的佩剑,十分喜欢,形之于色。等到季札回国时,徐国君已死,季札到徐国君墓前祭扫后,将佩剑挂在墓前树上。人们不解,季札解释说:“我知道徐君喜欢我的剑,可因为我那时是出使上国,没能给他,但我已心许之,现在回来,人虽已故去,就挂在他墓前吧。”

徐国的这种中立态度,引起楚国的严重不满。公元前538年,以楚国为首,会盟诸侯于申,会上,楚国将徐子(即徐国国君)抓了起来。那次参加会盟的有蔡、陈、许等国,还有顿、胡、沈(皆在河南安徽交界处)以及淮夷等。楚国又乘机攻克朱方。两年之后,徐仪楚朝聘楚国(传世有邻王义楚(金+瑞-王),向楚国输诚。

公元前530年,楚又伐徐,徐国的力量愈加衰弱,不得不反过来依附于楚国,以求苟延残喘。这样一来,又得罪了楚的宿敌齐国,公元前524年,齐便伐徐,使得徐不得不再转过来依附齐国。第二年,徐国又与宋、邾、那等结为盟国,以抵抗吴国北侵。在楚国的强大压力下,徐国最终投向楚国,这又大大激怒了楚的敌人吴国。公元前512年,吴派大军伐徐,筑防壅引水以灌徐国都城。城破,徐子章禹(亦作章羽),也就是徐偃王的十一世孙,“断其发,携其夫人”逃到楚国,楚国将其安顿在夷(今安徽亳县东南40里的城父集)。徐国正式灭国。

徐国灭亡后,徐氏族人仍秉承以国为氏,以氏为荣。虽遭灭国之祸,然此心不改,直到数百年后的秦汉时期,又以氏为姓。

灭国后的徐姓族人,一部分继续留在原地。一部入分吴,其中著名的如徐承还当上了吴国大夫,公元前485年曾率舟师从每上袭齐。一部分西迁和北迁,入今山东、河南、山西一带。其余相当部分南迁。开始时迁至余长,古名涂水,《读史方舆纪要》言“涂水即滁河”,也就是今安徽滁县的滁河。之后,又有一部分入渡过长江,进入苏南、浙江、江西、湖北境内。这从当地的一些地名及出土的与徐姓有关的青铜器铭文即可看出。浙江地区的杭州附近有余杭山,秦置余杭县,余与徐相通,前文已说过。湖州北有余不溪,溪上有余不亭,附近长兴有余干山,绍兴市南有会稽山,古称(涂土)山。湖北咸宁县有涂水,入江之处叫涂口,均可以为证。此外,在江浙一带还出土过若干青铜器,其中有几件可以明确考定为(余+都-者)器,即徐器。1979年4月,江西靖安县也曾出土过三件青铜器,可以认定为(余+都-者)器。

二、为出自子姓,商人之后;

徐姓起源的另一支是商族。商人,子姓,东夷集团的一支,以玄鸟为其图腾,玄鸟,即黑色的燕子。《诗经·商颂·玄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产产”之句,说的就是商族。至迟于商朝末年,商人子姓之中已经有徐氏了。

契的母亲是有娥氏之女,名叫简狄,《史记·殷本纪》说是帝喾次妃,一次见到一只“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拾遗记》、《竹书纪年》等书也都有类似记载。这些记载都说明这么一件事,商人祖先是吞卵而生,而卵是玄鸟给的,因此以玄鸟为祖,并以玄鸟为图腾。契的时代与尧大致相同,南朝沈约注《竹书纪年》中有“长为尧司徒,成功于民,受封于商”的文字,比较明确地说明了这点。商族早期,经常迁徙。《尚书·序》和《史记·殷本纪》都说:“自契至于成汤,八迁。”迁徙的范围大约都在今河南、山东境内,然后逐渐发展到河北北部,夏朝末年,夏桀无道,内外交困。当时商人首领汤趁此机会翦灭夏族的许多部落,扩大力量,终于推翻了夏朝统治,建立了商王朝,时间达六百年之久。在这期间,子姓中的徐氏情况在甲骨文及其他早期文献中均未见到。甲骨文中也无徐字。

徐氏最早出现在文献中是周代推翻商纣王统治,建立周朝之后的第二年,周武王去世,子成王年幼,由叔父周公辅佐。

引起另外三位被分封在商代王畿周围负责监视仍被保留在殷都和王畿地区的纣王之子武庚、禄父及殷商遗民的王叔管叔、蔡叔,霍叔中的管、蔡二叔严重不满,一方面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孺子”,另一方面,鼓动武庚、禄父联结徐、奄、熊、盈等东方部落背叛周王室。此处的徐氏部落是否属于商族子姓,文献无征。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不管此处的徐是子姓之徐还是赢姓之徐,都是属于东夷集团的,要不然,是不会与纣王之子武庚、禄父相呼应,以对抗属于华夏集团的姬姓周王朝的。

面临东部地区的反叛,周公和召公“内弭父兄,外抗诸侯”,协调了统治者内部的矛盾,然后,派兵东征,用了三年时间,平息了这场叛乱。平叛之后,在吸取了这场叛乱的教训之后,决定加强和巩固对广大东部地区的军事占领。其中一个重要措施是将周公之子分封于鲁,并将商人子姓中的各部族分拆开来,伯禽分到“殷民六族”,据《左传》定公四年条记载,这殷民六族是“殷民禄父之余民三十族,六姓也”。

三、为黄帝之后。

徐姓出于黄帝之后,早在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中已有记载:“一族出于黄帝十四姓”,但到底是出自十四姓中的哪一姓,没有明确说出。《左传》僖公十五年条亦有:“舂,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即华夏黄帝之后。在某些徐氏家谱,如《鄞东徐氏宗谱》的“世迹前述”部分言:“徐氏之先出黄帝九世孙伯益之后。”《兴化徐氏宗谱》也有类似之语,“黄帝玄孙大业公,子大费,字伯益。”

早在远古时期,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主要生活着四个大的部落群体。即西部和中原的炎黄集团,也称华夏集团;东部的东夷集团;南部的苗蛮集团;东南沿海的百越集团。徐姓的远古始祖就是东夷集团中的重要首领少昊。

东夷集团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群体。这是因为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种鸟类栖息与候鸟迁徙停留的好地方。居住在这儿的人,自然以捕鸟为食,以鸟羽为衣,处处依赖鸟类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最后发展到以鸟为图腾崇拜。对于这一点,从夷字的本义也可看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由此可见,夷人善射,由此亦可推出,这个群体是以射猎为主要的生存方式。随着对鸟的图腾崇拜的加强,逐步开始以鸟为氏族、部落的名称和标志,再慢慢发展成姓氏。如东夷集团的四大姓偃 (燕)、嬴、子(燕子、小鸟)、凤 (凤鸟),大约就是由此而来。

少昊,嬴姓,在古代典籍中,也被写作“少皓”、“少嗥”、“少皋”,名挚(也作质),三皇五帝之一,又被称作“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从少昊的名字中,同样可以看出其与鸟的关系。挚,即鸷,是一种猛禽。少昊的诞生,存在多种说法,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其中一种传说是其母女节,也称皇娥,夜梦流星人怀而有孕,生下少昊。少昊长大后,成为本氏族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开始时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族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凤鸟飞至,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不久迁都于曲阜,并将所辖部族以鸟命名,分为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五个部族,在这五个部族之外,又分祝鸠、鹃鸠、鸬鸠、爽鸠、鹘鸠五个氏族,以及鹊雉、鹋雉、翟雉、鹈雉、晕雉五个雉氏族,春扈、夏扈、秋扈、冬扈、棘扈、行扈、宵扈、桑扈、老扈九个扈氏族,共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少昊在位期间,修太昊之法,以鸟名为官名,设工正和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在他的带领下,东夷集团得到很大发展。同时,还与炎黄集团建立了非常密切的交流关系,比如他就收留、养育了黄帝的孙子颛顼及其部族,并决定自己去世后由颛顼接任自己东夷部族联盟首领的职务。少昊共在位八十四年,寿过百岁,也有说在位百年,去世后葬于曲阜。陵墓在今曲阜市东4公里处,呈金字塔形,底边长28米,顶边长94米,斜坡高152米,上面有庙。整个陵园占地11万多平方米,有宫门、享堂、配殿、石坊等建筑组成。

少昊去世后,东夷部落联盟由黄帝的孙子,二十岁的颛顼接掌。颛顼,号高阳氏,三皇五帝之一。自幼聪明过人,相传十岁时便成为本部落首领,率族众迁往东夷集团所在地,可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率族众迁到东夷集团所在区域穷桑一带,已不可考,但其深得少昊信任却是毋庸置疑的。八年之后,少昊去世,颛顼继位,成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不久,将统治中心迁回中原,即今河南濮阳一带,许多东夷部落也跟着内迁。迁回中原后,颛顼又继承了祖父黄帝原担任的炎黄部落联盟首领的职务,身兼炎黄与东夷两大部落联盟首领,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在位七十八年之后,年近百岁的颛顼方才去世。颛顼陵遗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三相庄西15公里处,南北长240米,东西长一百三十余米,有宝城、享殿和廊房,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宋代。唐、宋以来,每年春秋两季或改元,皇帝都要遣使告祭。清宣统年间,一场龙卷风携沙将陵园全部覆盖。近年来随沙丘移动,已有部分建筑露出地面。

作为少昊后代的徐姓与颛顼发生关系是在颛顼之后。在所有的徐氏家谱中,徐姓的血缘始祖都是若木,若木的父亲是伯益,伯益的父亲是皋陶,皋陶的父亲是大业,大业的曾外祖父就是颛顼

据《史记》等书记载,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一次,女修吞食了一粒燕子(玄鸟)落下来的卵而有身孕,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大业。 大业成年后,娶华夏集团少典氏族女子女华为妻,生子皋陶。皋陶,亦名繇、皋繇、咎繇、咎陶,字庭坚。

皋陶在虞舜时期,曾担任了掌管刑罚的士,明五刑,弼五教,使天下无冤狱,以公正、正直著称。在农业方面,发明了耒、耜等农具,为东夷各氏族部落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参与了大禹的治水工程,与大禹密切合作,不争功诿过,极力树立大禹在民众中的威信。虽然他在“知人”与“安民”等治国方面功劳不在大禹之下,但在舜去世时,却积极推荐、扶持大禹登舜位,当上了中原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大禹对他非常感激,也认为他最贤德,遂选定皋陶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授予他处理政务的权力,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禅位于他,可不久皋陶即去世,大禹很伤心,就把英(今湖北英山县)、六(今安徽六安县)一带分封给他的后裔。如今,皋陶墓在六安县城东8公里,六(安)合(肥)公路北侧,为圆形土冢,周长97米,顶高62米,顶部平面直径4米,墓前有碑,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手书,墓上有黄栗树一株,形如伞盖。在墓东14米处,有皋陶祠,为前后两进四合院式。由于皋陶在当时口碑极好,影响很大,后人为纪念他,亦将六安县别称为皋陶城,简称皋城。

传说皋陶有六个儿子(一说三个),其余几子被封在英、六等地,后陆续建立了英、六、群舒等小王国,只有长子大费(音闭),又称伯益,与他长期共同辅佐舜和大禹,居功至伟,被舜赐为赢姓,继承赢姓正统,也就是当上少昊遗留下来的赢姓部落首领。自此之后,他的兄弟,继承了偃姓,向南发展,偃姓及后来所产生的姓氏即奉皋陶为血缘始祖,而赢姓及所产生的姓氏如秦、徐、赵、黄等则奉伯益为血缘始祖,其后裔主要居留在山东南部或淮河中下游流域,或远迁西北。

伯益,也被写作伯翳、伯繁、柏翳、化益,或只称益,这是因为伯本来就有老大的意思。因佐舜有功,被封于费。因此又叫大费、贯侯:由于原来少昊的赢姓氏族是以凤鸟为图腾,伯益被赐姓赢后,自然也就以凤鸟为图腾,成为赢姓正统: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他的名字看出,益也写作繁,而繁据《离骚注》解释,为“凤皇别名也”。伯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和作出过卓越贡献的英雄人物。传说伯益通鸟语,能够调驯鸟兽,“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这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期,是非常令人惊讶和信服的。伯益还发明了以卦占卜岁时吉凶的办法。很年轻时,就随父亲皋陶辅佐舜,“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火烧林木,驱赶禽兽,这就能很快地开辟出大片平地,同时,草木焚烧后的灰烬又是肥料,这样,极大地便利

潘姓的来源

潘姓氏的由来 百家姓中,潘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史传商朝时,舜的后代在潘地建立潘子国,子孙以国为氏,因舜姓姚,故称姚姓潘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