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徽州汪姓的起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1收藏

谁知道徽州汪姓的起源???!!,第1张

汪氏起源与繁衍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汪氏家族起源于平阳(春秋时的平阳故城,在今山东省邹城市城西三十里),繁衍于新安,是新安郡望族。有“天下汪氏出徽州”之说。

汪姓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占领河南鲁山的古鲁国,封与其子周公旦之长子伯禽,是为鲁国。周武王灭商后,委派鲁伯禽东征商的盟国徐、奄17国,讨平后,命伯禽长驻奄地,即今山东曲阜,鲁国由河南鲁山移封山东,成为春秋时东方强大的诸侯国。传及鲁国第21位国君鲁成公黑肱(公元前592年)生庶子取名满。因姬满有功于鲁,为上大夫,受封为颍川侯,食采于“汪”地(在当时鲁国的平阳),人称汪侯。其后代以采邑地为氏而得姓,颖川侯姬满为汪氏得姓始祖,即一世祖。「汪侯生子挺,挺为周司谏,生子诵、芒,诵为司马,生子金钺、铨、踦(锜),皆有令名」。最早见于史书的汪姓人物汪踦(可能是汪氏的第四世)。《礼记•檀公篇》载: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伐鲁,鲁于齐师战于郎,汪踦在郎之战中死去。按当时鲁国的仪礼制度规定,为国家而死的人国家给予敛葬。汪踦当时尚未成年,有人认为他够不上国殇,就此孔子反驳众人说:汪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怎能不按国殇(为国牺牲)对待呢!于是以成人之礼将其敛葬。

第三十一世汪文和,字国辅,汉献帝时破黄巾为龙骧将军,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随孙策渡江南下,屡建战功,受孙策表授会稽令,封淮安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遣中郎将贺齐征服歙县金奇、毛甘及黟县陈仆、祖山等山越部落后,分歙县东乡地置始新县,南乡地置新定县,西乡地置黎阳、海阳县,加黟县、歙县共六县建新都郡。治所始新。后汪文和为避乱遂举家迁往始新(新都郡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新安江上游,祁门等地,与浙江、江西二省交界,是一片美丽的丘陵盆地,汉以前是山越人居住的地方。晋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吴国被灭,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隋开皇十一年,即公元591年改新安为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辖歙县、黟县、婺源、绩溪、休宁、祁门六县。新安郡是徽州的前称,所以徽州又称新安)。至此,新安郡始为汪氏江南祖籍。当时新安还是一个偏僻荒凉的地方,不受外界的干扰,汪文和族人就在这里安居乐业,生育繁衍,成了新安郡望族。汪文和为新安郡汪氏开基始祖。第三十六世汪道献,晋元帝时为黟县令,移家于歙县。南齐时,第四十世汪叔举又迁至绩溪登源里汪村。汪叔举四传而生越国公华。

第四十四世汪华,与弟汪铁佛一道,于隋末一举平定了歙州、宣州、杭州、睦州、婺州、饶州等六州动乱,甲十万兵,威镇江南,建吴国称王号,仍奉隋。后汪华响应秦王李世民昭布,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主动向唐王朝称臣,武德四年,被唐高祖授予歙州刺史,封越国公。越国公华,地位尊荣无比,又拥有实际的兵权,使汪氏家族此后在皖南地区的基业,稳如盘石。汪华生有九子,其后裔在歙州境内分布最广。歙州(即徽州)后来有“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之后也”(《新安志》卷一)的说法,就是从这时开始起步的。黟、歙多为汪华长子建和第八子俊之后;婺源、休宁、祁门多为汪华第七子爽之后;绩溪多为汪华第九子献之后,构成徽州汪氏放射形分布。屯溪靖阳节等古徽州节令盛会中所抬像中的汪公、二相公、九相公等,便是汪华及其第二子、第九子。

宋代以前汪姓分布区域相对较小,主要在安徽南部及相近的江西、浙江等地,也有迁往中原的,如《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陈稷州别驾汪纲,陈亡,自歙州徙河间。”这说明隋初有一支迁至北方。宋元时期是汪姓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汪姓族人仍然主要在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处辗转迁徙,少数迁徙至湖北、湖南地区。主要聚居地有:安徽的歙县、黟县、绩溪、休宁、祁门、旌德;江西的婺源、浮梁、德兴;浙江的淳安、遂安、杭州、会稽、萧山等,湖北、湖南等地开始有汪姓族人迁入。明清时期,汪姓族人继续向外发展,居住、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展,除安徽、江西、浙江等省份外,江苏、湖南、湖北、上海、广东、福建、四川、河南、陕西、山东等省都有了汪姓族人的足迹。特别是清康煕年间开始,闽、粤汪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但现存于各地的汪姓家谱中可窥见这个历史时期汪姓族人迁徙繁衍情况。

但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是,汪氏的子孙不管在什么地方落脚,都会很快地就在当地出人头地,使得汪氏日后成了安徽和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极负声望的大族,尤其在安徽徽州一带,汪姓家族更有长期的盛况。人口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口15‰随机抽样资料,以及1970年台湾省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显示,汪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8%,据此推算全国当有近500万人姓汪,按人口多少排列为第57大姓。尤以安徽多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为湖北、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上述6省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72%由此看出,汪姓为典型的江南大姓。

注:公元前484年,这一年是汪氏一世祖出生后的第108年,其第四世的小孙子踦也只是十几岁,而这一年孔子67岁(公元前551-479年)。所以,汪踦可能就是汪氏第四世。

徽臫头樤州民居,指徽州地区的具有徽州传统风格的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也称徽派民居,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在古徽州大地上,明、清古民居建筑总计有7000栋,明清古村落100多处。徽州古民居建筑,形式多样,五花八门,总计约十五种之多。如古城、古村镇、祠宇、寺庙、书院、园圃、戏台、牌坊、关隘、桥梁、塔、亭、堤坝、井泉、村落。

建筑风格

建筑之所以称得上是艺术,就必然具有自己独特的造型,独特的风格。徽州古民居建筑之所以享誉海内外,成为徽派,一方面是他保留的完整性,风格的统一性,造型的多样性,形式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在于他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徽州人崇尚自然美,追求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和统一。

这就集中体现在徽州建筑的风水美。

绪论

一、什么是家谱

二、家谱的种类

三、家谱的沿革

四、家谱的价值

经编

一、中国家谱的起源

(一)中国家谱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

(二)口传家谱

(三)父系口传家谱从母系口传家谱发展而来

(四)结绳家谱

(五)甲骨家谱

(六)青铜家谱

二、中国家谱的诞生

(一)周代完整系谱的出现

(二)史官修谱制度

(三)《帝系篇》、《世本》的问世

(四)汉代谱学的发展

三、中国家谱的兴盛(上)

(一)魏晋南北朝家谱兴盛的原因

(二)谱学著作和谱学世家

(三)家谱内容和特点

四、中国家谱的兴盛(下)

(一)唐代官修谱牒发展的原因

(二)三次规模巨大的官修谱牒

(三)私修家谱迅猛发展

(四)家谱内容

(五)家谱种类

(六)谱学名家

(七)唐代皇族谱牒

五、中国家谱的转型

(一)宋代官修公谱废绝、私修家谱兴盛

(二)欧阳修、苏洵创立五世图式谱法

(三)宋代谱学变革

(四)朱熹的谱学思想

(五)简介《古今姓氏书辨证》、《通志氏族略》

(六)宋代皇族谱牒

(七)呈过渡形态特征的元代家谱

六、中国家谱的完善

(一)明代家谱数量大幅上升

(二)朱元璋的“圣谕六言”

(三)明代家谱以朱熹“三纲五常”伦理思想为宗旨

(四)家谱体例、内容的完善

(五)祠堂、祠产

(六)规模宏大的会通谱、统宗谱

(七)程敏政的谱法与谱辨

七、中国家谱的普及

(一)清代、民国时期家谱体例与明代比较

(二)清代、民国时期家谱数量激增

(三)家谱续修

(四)领谱、藏谱和验谱

(五)章学诚的谱学理论

(六)少数民族编修家谱

(七)清代玉牒

(八)孙中山的三篇谱序

(九)20世纪谱学名家

八、中国家谱的新修

(一)台湾地区编修家谱简况

(二)大陆地区编修家谱简况

(三)海峡两岸、海内外宗亲共同编修新谱

(四)新谱对旧谱的继承与创新

(五)特大型会通谱、统宗谱

(六)传承中华历史文化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

纬编

一、中国家谱的体例、内容(上)

(一)谱名

(二)祖先像赞

(三)目录

(四)修谱名目

(五)谱序

(六)凡例

(七)恩荣录

(八)谱论

(九)姓氏源流

(十)世系

二、中国家谱的体例、内容(下)

(一)传记

(二)家法

(三)风俗礼仪

(四)祠堂

(五)坟茔

(六)族产

(七)契约

(八)艺文

(九)字辈、排行

(十)领谱字号

三、中国家谱的数量

(一)中国家谱知多少

(二)中国主要藏谱单位

(三)国外主要藏谱单位

四、中国家谱的姓氏

(一)存世中国家谱的姓氏

(二)中华姓氏的起源

(三)中华姓氏发展轨迹

(四)中华姓氏的特点

五、中国家谱的体与魂——以徽州家谱为例

(一)中国家谱以欧、苏五世图式为躯体

(二)中国家谱以朱熹理学思想为灵魂

六、中国家谱的图像

(一)祖先像

(二)住宅图

(三)祠堂图

(四)坟墓图

(五)其他图

七、中国家谱功能的嬗变

(一)萌芽阶段:优生功能

(二)兴盛阶段:政治功能

(三)普及阶段:伦理功能

(四)新修家谱:文化功能

八、《中国家谱总目》的编纂

(一)著录家谱文献书目历史回顾

(二)《中国家谱总目》的立项

(三)《中国家谱总目》的编纂经过

(四)《中国家谱总目》的特点

(五)编纂《中国家谱总目》的意义

附录一 上海图书馆整理、开发家谱资料工作大事记(1996-2001)

附录二 中国家谱论文索引(1874-2008)

附录三 主要家谱网站名录

后记:迟到的研究工作的春天

……

▲吴氏家谱信息:

2690全国吴氏宗谱支蕃衍志不分卷

杨继盛纂

写本 一册

美国

2691全国吴氏宗谱支世系图不分卷

写本 一册

美国

2692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

吴如胜纂

写本 一册

美国

2693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

吴鸣凤撰

写本 一册

2694辽宁本溪吴俄雨格氏家乘五卷

清雍正间纂 写本

辽宁本溪市城子乡朴卜邨

2695辽宁凤城吴氏家谱一卷

(民国)吴春融纂

民国十八年(1929)石印本

辽宁凤城县杨木乡

复印民国十八年(1929)石印本

辽宁凤城县档

2696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2697辽宁辽阳吴氏族谱三卷

(民国)吴恩培编

民国二十九年(1940)辽阳兴亚印刷会社精印本

北图(二部) 历史所 辽宁图

2698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

(清)吴优善 吴鸿磐纂

清道光三年(1823)纂 清光绪十八年(1892)

铁板本

河北滦南县档

2699河北泺南吴氏家谱三卷

(清)吴宝善纂

清光绪十二年(1886)纂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刻本

河北滦南县文管

注:吴怀慎首修於清道光三年。

2700河北河间吴谱一幅

吴淑珍纂

钞本

河北青县崇 镇野兀屯

2701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宗谱二卷

(清)吴德达辑 吴应芝续辑

清嘉庆十四年(1809)仁泽堂刻本

上海图

2702上海松江吴氏宗谱三卷

(民国)吴承佑纂

民国十八年(1929) 民国二十五年(1936)

铅印本

上海松江县博

注:该族为张泽吴氏。

2703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

(清)吴宗洛十一修

清咸丰元年(1851)至德堂铅印本 三十六册

历史所 哈尔滨师大

注:该族散居常州、无锡、江阴等地。

2704江苏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吴瑞宗等修

清光绪三年(1877)至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上海图

2705江苏吴氏族谱十卷

(清)吴丽生纂

清光绪十二年(1886)刊本 十册

科图

2706江苏吴氏 修宗谱十二卷

(民国)吴仲山纂修、

民国吴氏至德堂活字本

江苏苏州市图(存卷l)

2707江西溧水吴氏宗谱十五卷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让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云合乡陈里坑邨竹窝里

注:谱首修於清道光十七年。

2708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四卷

(民国)吴祖起纂

民国五年(1916)锦肃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明觉乡向阳邨小吴家

注:吴孺敦创修於元至正间。

2709江苏赣榆吴氏宗谱长房卷不分卷

(民国)吴怀镡重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至德堂油印本

江苏赣榆县档

2710江苏淮阴清河吴氏宗谱一卷

(清)吴昆田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翻刻本

江苏镇江市图

2711江苏淮阴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吴其种等重修

民国十年(1921)清江柏碧山堂刊本

二十六册

美国

2712江苏淮阴吴氏族谱八卷

(清)吴芸等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石印本

江苏镇江市博

2713江苏扬州吴氏宗谱四卷

(清)吴引孙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朱印本 四册

吉林大学

2714江苏仪徽古望亭吴氏家谱十一册

清道光间重印本

江苏仪徵县陈集乡工农邨

2715江苏泰州富安吴氏重修族谱八卷

(清)吴嘉珠纂修

清嘉庆十六年至德堂刻本 八册

历史所

2716江苏泰州海陵南巴塘吴氏族谱□□卷

(民国)姚龙光重修

民国八年(1919)木刻本

江苏丹阳县图(存爱字号卷6、忠字号卷

1、2、4-6)

2717江苏高邮吴氏宗谱六卷

(民国)吴金波重修

民国十三年(1924)石印本

江苏宝应县郭桥乡友映邨塘河队

2718江苏兴化吴氏族谱六卷

(清)吴春元 吴占熊撰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木活字本

南京博

2719江西如皋吴氏家乘八十一卷

(清)吴章焕六修

清咸丰八年(1858)铅印本 二十八册

历史所 哈尔滨师大

注:吴鸿翼创修于明万历二十二年。

2720江苏如皋吴氏重修家乘十五卷

(清)赵坤连纂辑

清光绪八年(1882)三让堂活字本 十六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注:本书一名《吴氏族谱》。

2721江苏如皋吴氏家乘三十卷首一卷

(民国)吴江 吴杓等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三让堂活字本 十四册

日本 美国

注:本书一名《吴氏族谱》。

2722江苏镇江古润吴氏重修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吴锡纯等重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均安堂刊本

日本 美国

2723江苏镇江开沙吴氏三修宗谱三卷首一卷

(清)吴国桢主修 解 编辑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怡德堂刻本 四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往:吴其德始修於清乾隆五十九年。

2724江苏镇江延陵京江吴氏族谱不分卷

(清)吴世铮等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活字本

江苏镇江市博 美国

注:一名《京江吴氏族谱》。

2725江苏镇江润洲吴氏宗谱四卷

(清)吴耀辑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刻本 四册

上海图

2726江苏镇江吴氏重修宗谱八卷

(民国)吴钱龄撰

民国十一年(1922)至德堂木活字本 八册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注:谱始修於宋大中祥符五年,此为九修。

2727江苏镇江吴氏自徽迁润宗谱四卷

(清)吴兆麒等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敦厚堂活字本 四册

安徽图 美国

注:一名《润州吴氏宋谱》。

2728江苏镇江吴氏自徽迁润宗谱三卷

(民国)吴兆元等重修

民国(八年(1929)刊本

日本 美国

2729江苏镇江吴氏自徽迁润宗谱六卷

(民国)吴兆元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敦厚堂刻本

北图 历史所 中央民院 辽宁图

日本 美国

注:又名《吴氏宗谱》、《徽州迁润家谱》。

2730江苏镇江润州吴氏家乘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吴荣章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均安堂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上海图

注:书口作《吴氏家谱》。吴新晖等始修於清康

熙二年。

2731江苏镇江吴氏宗谱三卷

(民国)吴士荣等重修

民国二十年(1931)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2732江苏丹阳延陵荆邨吴氏宗谱十二卷

(清)吴广财等修

清同治四年(1865)木活字本

美国

2733江苏丹阳延陵吴氏世系表不分卷

吴国定 吴逊新纂修

刊本 二册

美国

2734江苏丹阳吴氏族谱志略

(清)吴庄撰

清康熙闲刻《延陵合璧》本

北图

2735江苏常州吴氏伯武公房谱二卷

(清)吴文薰等纂修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活字本 二册

北图

2736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六卷

(清)诸葛润 吴家祥等重修

清咸丰二年(1852)至德堂刻本 六册

哈尔滨师大

注:吴应鳖初修於明天启七年。

2737江苏常州毘陵庵头吴氏宗谱九卷

(清)吴庆朝等修

清光绪元年(1875)至德嗽木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2738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大成宗谱四十二卷

(清)吴 纂

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

江苏镇江博(存卷首、卷1)

2739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八卷

(清)吴培炳纂修

清光绪二年(1876)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2740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卷

(清)吴凤藻重修

清光绪七年(1881)至德堂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2741江苏常州毘陵薛墅吴氏族谱二十二卷

(清)吴唐林续修

清光绪九年(1883)履成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明隆庆间,此为十二修。

2742江苏常州薛墅吴氏宗谱二十三卷

(民国)吴晋主修 吴澄总纂

民国二十二年(1933)履成堂活字本 二十二

北图 历史所 美国

2743江苏常州邘里吴氏族谱十二卷

(清)吴瑞荣等修

清光绪九年(1883)读古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2744江苏常州宋泽吴氏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清)吴秉性 吴廷瑞增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至德堂木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二部)

2745江苏常州毘陵吴氏续修宗谱八卷

(清)吴富德 吴其贤等续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三让堂木活字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2746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清)吴川法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思让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上海图

2747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吴祥鸿等修

民国十四年(1925)思让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历史所 美国

2748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八卷

(清)吴赓麟纂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吴佳胤始修於清顺治十七年。

2749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八卷首二卷

(清)吴允祥 吴有章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德堂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2750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二十四卷

(清)吴观周辑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德堂刻本 二十四册

上海图

2751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续编□□卷

民国间至德堂木刻本

江苏档(存卷28)

2752江西常州毘陵西郊吴氏宗谱八卷

(清)吴志尚等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振宜堂刊本 八册

美国

2753江苏常州延陵吴氏续修宗谱十六卷

(民国)吴世仁 吴培育等修

民国二年(1913)至德堂铅印本 二十册

历史所

2754江苏常州毘陵宣庄吴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吴德洪 吴德兆纂修

民国三年(1914)木刻本 十六册

河北大学

2755江苏常州吴氏统谱□□卷

民国五年(1916)至德堂刊本

江苏档(存卷2)

2756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卷

(民国)吴凤照重修

民国十二年(1924)至德堂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2757江苏常州吴氏宗谱二十五卷

(民国)吴德尧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活字本 四十五册

吉林大学

2758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卷

民国十七年(1928)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文管

2759江苏常州吴氏宗谱二十四卷附收支清帐

一册

民国十八年(1929)周氏诒安堂木活字本

二十五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清顺治间,此为八修。

2760江苏常州毘陵吴氏宗谱六卷补遗一卷

(民国)吴廉宝等纂

民国二十五年(1936)续绪堂刻本 六册

南京大学(补遗--卷缺)

2761江苏常州章 吴氏宗谱十四卷

(民国)吴照 吴道援重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至德堂木刻本 十五册

河北大学

2762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吴志霖纂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2、4、7)

2763江苏常州毘陵西角吴氏重修宗谱八卷

(民国)吴德华 吴德福等纂

民国三十五年(1946)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明嘉靖十九年。

2764江苏常州蒲岸里吴氏宗谱八卷

(民国)吴志诚 吴志炳主修

民国:二十七年(1948)常州吴氏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吴祖元始修於清嘉庆十九年。

2765江苏金坛吴氏家乘四卷

(清)吴联庆等纂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雍睦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2766江苏无锡锡山延陵(吴氏〕宗谱五卷

(清)吴人秀 吴世焜纂修

清康熙五十年(1711)刻本

山西省文史馆

2767江苏无锡吴氏宗谱不分卷

(清)吴亭甫纂修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钞本 一册

台湾

2768江苏无锡吴氏族谱不分卷

清同治间刻本

四川图(存一册)

2769江苏无锡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清)吴振钧等修

清光绪八年(1882)至德堂木活字本

辽宁图(存卷首、卷1-13)美国

2770江苏无锡锡山吴氏世谱六卷首二卷

(清)吴祥霖等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至德堂木活宇本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书口题《吴氏统谱》。

2771江苏无锡锡山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至德祠木活字本 五册

上海图

2772江苏无锡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末三卷

(民国)吴叔渭等修

民国五年(1916)至德堂木活字本

历史所 江苏苏州市图 日本 美国

2773江苏无锡闾江吴氏续修宗谱十八卷

(清)吴超然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经远堂木活字本

复旦大学

注:吴明轩首修於明代。

2774江苏江阴严 吴氏宗谱四十卷

(清)任震初纂修

清同治八年(1869)恩敬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

历史所

注:吴日宣始修於明万历三十七年,此为六修。

2775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吴翔九等九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活字本 二十册

美国

2776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二十五卷

(民国)吴增甲纂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源德堂铅印本 二十五册

江苏苏州市图

2777江苏江阴澄江横邨吴氏宗谱十卷

(民国)吴顺根 吴秉灿等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至德堂木刻本

江苏苏州市图 江苏江阴县档

注:谱首修於明烘武七年。

2778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七卷

(清)吴光焯等重修

清光绪五年(1879)活字本 八册

吉林大学

2779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八卷首一卷

(清)吴德庸修

清光绪五年(1879)木活字本 十二册

上海图

2780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六卷首一卷

(清)吴一清等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活字本

北图 科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 吉林

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

注:吴性始修於明嘉靖三十一年。

2781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八卷

(清)吴润徵编修

清宣统间活字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2782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不分卷

清钞本

科图

2783江苏宜兴北渠吴民族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吴一清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活字本

北图(二部) 南开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2784江苏宜兴城塘吴氏宗谱十五卷

(民国)吴国瑾 吴正美主修

民国三年(1914)崇礼堂铅印本 二十二册

历史所

注:吴子道始修於明洪武二十年。

2785江苏宜兴宜荆吴氏宗谱十卷首四卷

(民国)吴诚一等八修

民国十五年(1926)齐美堂活字本 三十六册

北图

2786江苏宜兴吴氏宗谱二十一卷

(民国)吴唱续修

民国十八年(1929)继述堂木刻本 二十四册

河北大学

z787江苏宜兴钟离吴氏重修忠义分谱八卷。

(民国)吴莲溪续纂

民国三十六年(1947)恩敬堂铅印本 八册

历史所

注:一名《钟离吴氏宗谱》。谱始修於清嘉庆十五

年。

2788江苏苏州吴氏家乘三卷

(清)吴潮 吴文垲修

清据嘉庆六年(1801)源远堂本钞本 二册

江苏苏州市图

2789江苏常熟新修丹阳分常熟吴氏支谱六卷

(清)吴焕文 吴焯等修

清光绪十四年(1888)修 稿本 五册

江苏常熟市图

注:封面作《吴氏支谱草稿》。

▲《义乌吴氏家谱》序

作者:梁启超来源:

谱牒之学,起于周汉,而极盛于南北朝。

夫南北朝所以独尊谱牒者何耶自永嘉之乱,河洛沦为■腥,胡羯鲜卑氐羌诸裔,交错于中国,其后乃至如元魏之九十六族,咸减字译音以冒汉姓于是神明遗胄,如范阳之卢,博陵之崔等,不能不各溯其祖之所自出,以自翘异,以示其子孙故北朝谱牒之重,良有其不得已者存也。

大江以南,虽自汉以来,次第置郡国;然土著之民,半属夷越,晋元渡江,中原衣冠阀阅,相从南徙,王谢郗庾之伦,惧播迁之后,数典忘祖于是系固有之郡望,著其世次,使永不忘其所自来,此南朝谱牒之重,又良有其不得已者存也或者曰:门阀之见,增憍慢,奖褊心,非所以善群斯固然也虽然,人性固恒恃其所观感激劝,而日以向上,为人子孙者,食旧德,诵先芬,知吾祖若宗所以立身砥行,效忠于国而光大其家者为何如,则往往悚惕鼓舞,求所以自建树,不坠其绪《诗》不云乎,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又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人人如是,则不肖者惧,而善者劝矣若是乎谱牒之可以翊助世教,如此其重也《隋书 经籍志》著录之诸谱,今无一存矣然而故家名族,相传家乘,未经陈农之采,未入刘向之校,而体例谨严,纪载详备者,尚往往而有,谈国故者宝焉。

延陵吴氏之谱,据于志宁序,谓创修者,实为东汉灈阳侯如胜其信否虽不敢知,然以《隋志》所载,褚氏,江氏,庾氏,裴氏,虞氏,曹氏,明氏之家传家记世录等,其撰人多出魏晋之际然则吴谱传自汉末,其事盖非不可能又据明弘治桂钺之序,则覙述旧谱自灈阳侯以下世次,一无所紊,其佚名者则阙其名而但著其代,其支派之迁徙,皆朗然如列眉,非代有所受之,而能如是耶 吴氏自泰伯以来,以北人而首殖民于南服,姬宗受封命氏者数十,及周之衰,则零落殆尽,而吴乃绵历数千岁,至今为名宗大江以南,血统之纯,世泽之远,未有能与吴氏抗颜行者。

义乌之吴,吴氏支派之一耳然其谱,自明洪武,弘治,万历,清顺治,雍正,乾隆,道光,光绪,未有经五十年不修者其第十三修之本,成于光绪十年,距今亦仅四十一年耳其族之长老,又复有十四修之举,其敬宗收族,继继绳绳之盛业,抑何其远耶!昔泰伯季札,以礼让仪型天下,实为吾中华民族道德之源泉,国之能与天地久长者恃此今也承浇末之敝,贵争贱让,谬种流传,神明之胤,其不沦胥以亡者如发吴氏子孙,其有能阐扬世德,以风天下者耶 此又非独一人一姓之事云尔。

民国十四年二月十六日,新会梁启超拜撰。

独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社会控制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明清徽州基层组织与地方社会研究”各1项;联合主持安徽省社科规划课题“安徽通史·宋元卷”1项;参与“明清时期的村规民约与乡村治理”、“扩张、分流与内卷:明清徽州人口与社会研究”、“徽州法律文书与民间法研究”、“传统职业变迁与明清徽州人口流动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课题、司法部课题多项。附代表作目录索引(2000年以来):

1、《明代徽州家谱的编修及其内容与体例的发展》,《安徽史学》2000年第4期。

2、《论明清徽州望族的衡量标准及其类型》,《安徽史学》2001年第3期。

3、《说说徽州书院的讲会制度》,《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2月8日。

4、《明清徽州林业生产发展兴盛原因探论》,《中国农史》2003年第4期。

5、《以歙县虹源王氏为中心看明清徽州宗族的婚姻圈》,《安徽史学》2004年第6期;《光明日报》2005年1月18日理论版摘要介绍主要论点。

6、《制度设计与多维互动:清道光年间徽州振兴科考的一次尝试——以〈绩溪捐助宾兴盘费规条〉为中心的考察》,《安徽史学》2005年第5期。

7、《明清徽州宗族族谱编纂考述》,《徽学论丛》第4辑(2006年)。

8、《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社会控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徽学》2006年第1期。

9、《明清时期徽州族谱的控制功能》,《安徽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11期“报刊文章篇目辑览”摘登。

10、《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堂的控制功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

11、《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的内部救济》,《中国农史》2007年第1期。

12、《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社会关系控制初探》,《安徽史学》2007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7年第5期。

13、《朱熹<家礼>与明清时期徽州宗族以礼治族的实践》,《史学月刊》2007年第3期。

14、《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内部的社会秩序控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5、《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对社会问题的控制》,《中国农史》2007年第4期。

16、《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内部的血缘秩序控制》,《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8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7、《徽文化研究的主要应用价值》,《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8、《弘扬徽商精神 服务安徽崛起》,《咨政》2008年第17期;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于2008年10月5日对该文作出批示,予以肯定。

19、《清代徽州族长的权力简论》,《安徽史学》2008年第4期。

20、《明清时期徽州宗族族规家法的控制功能》,《安大史学》第3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对族人的职业控制》,《安徽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2、《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祖茔的控制功能》,《徽学》第5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清代淮河流域商业重镇亳州境内的徽商——以乾隆、光绪〈婺源县志〉为中心的考察》,《中国地方志》2008年第12期。

24、《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内部的伦常秩序控制》,《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

25、《明清徽州宗子考论》,《学术界》2009年第5期。

26、《〈《新安志》整理与研究〉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第11期。

27、《名医辈出 百家争鸣——新安医学》,安徽省历史学会编:《魅力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8、《元代徽州宗族祖茔规约二则释读》,《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1期。

29、《元代徽州路的手工业》,《安徽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0、《元代徽州的宗族建设》,《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31、《安徽地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咨政》2008年第11期,合著;《新安晚报》2008年4月5日第2版“要闻”专栏,以“文保单位‘贫血’”为题摘要介绍主要观点。

32、《元代皖人的史志编纂活动》,《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3期。

33、《蒙元时期安徽地区的商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3期。

34、《元代安徽地区的土地开发与利用》,《中国农史》2008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

35、《元代安徽地区的科学技术成就》,《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6、《元代安徽地区的书院》,《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37、《元代安徽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种植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农史》2009年第3期。

38、《元代安徽地区的重农措施及其实践》,《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3期。

谁知道徽州汪姓的起源???!!

汪氏起源与繁衍“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汪氏家族起源于平阳(春秋时的平阳故城,在今山东省邹城市城西三十里),繁衍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