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姓氏的辈分排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1收藏

孟姓氏的辈分排列,第1张

孟 氏 字 辈

希 言 公 彦 承 宏 闻 贞 尚 衍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肇 彝 常

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

《孟氏家谱》说:行辈 “所以分尊卑,定表字,别长幼。”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从次,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当时,立了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后来,为了避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之讳,改 “弘”,为“宏” ,为避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祯之讳,改“胤”为“衍”。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清统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十个字辈。民国初年,又立了 “建、道、敦、安、定 、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一0五代。

孟氏族谱要求族人要严格遵照字辈起名,否则不能入谱,只作“外孟”处理。明代以来,孟氏族人遵从族规,十分讲究上下遵卑关系。平时孟氏族人见面,总要询问对方是“哪一字的?”“哪一辈的?”,就是指系何字派。还有的问“多大的?”“几世的”,就是指系孟轲的多少代孙。如对方回答不上来,不仅自己感到羞愧,而切也会被对方耻笑为数典忘祖。因此,孟氏族人对此都十分重视。

据民国年间编写的《孟氏族谱载》:孟氏字派与儒家的孔、颜、曾、闵等“虽姓氏不同,始祖各异,然可示同属儒门后裔”,故这些姓的字辈均相同。民国《孟氏族谱》还为孟氏子孙规定了十六条族训,即孝悌、忠信、读书、务农、忍让、勤俭、善行、本分、戒奢华、戒赌博、戒*荡、戒凶酒、戒种坟间隙地、戒茔间牧牛羊、戒健讼、戒戏谑。这些族训现在看来有些已经过时,但大部分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堂号,是各姓氏的代称,往往以祖上的光荣业绩,人物事迹或具有启示后人的故事来定堂号的,如姓钱姓的 “吴越堂”,周姓的 、细柳堂”,王姓的 “三槐堂”,等。有的只有一个堂号,而有的则有多个堂号,如孙姓的就有 “平治堂”,“乐安堂”,“富春堂”,“映雪堂”等四个堂号。

孟姓的堂号是“三迁堂”,其来历是孟柯的母亲教子有方,为了培养孟柯成才,曾三次搬家,最后终于搬到学校旁边,才把孟子培养成圣人。这就是《三字经》中讲的 “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的故事始见于西汉刘向所著的《列女传》,其文日: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戏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说: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其嬉戏为贾炫。孟母日: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徒舍学宫之旁,其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说: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之”。

译文如下:

据西汉刘向的《列女传》记载:孟母带着孟子原来居住在一片墓地旁,由于出殡送葬的人群经常从他家门口走过,所以,九岁的孟柯经常看到,便模仿送葬的,或学着孝子号掏大哭,或学吹喇叭,或和小伙伴们做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看到这一切,认为长居此处,不但会影响孟轲读书,而且会败坏他的品德,于是便迁居到邹县城西北的庙户营,当时,庙户营是一个繁华的集镇,行商客贾,送往迎来,江湖术士,瞒哄欺人。终日置身于这样熙熙攘攘的闹市之中,孟轲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着商人做生意,讨价还价,叫卖吆喝。他的东邻是一家屠户,孟轲常去向他们学习杀猪宰羊。孟母认为此处也不利于孟子的学习成长,于是,又迁到邹县城南门外的学宫旁。当时,这里是孔子的第三代孙孔及(字子思)在此设置的学宫,称“子思书院”,孟子迁到此处后,每天听到的是琅琅的读书声。他还时常到书院跟子思的弟子们学习读书,演习周代礼仪。孟母把他送入学宫跟随子思的学生们一道读书。由于孟子认真读书,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大儒。可见孟母对其子的教育用心十分良苦。故孟氏后世便以此作为堂号,曰“三迁堂”。

孟姓起源

一、出自姬姓

据史书记载,黄帝姓公孙,是少典氏部落首领的儿子。

他生于寿丘(今山东曲阜),长于姬水,故又姓姬;后居轩辕之丘,因此号轩辕氏;再迁有熊(今河南新郑),也称有熊氏。

黄帝领导的部族是一个农业部族,发祥于姬水,生活于渭水流域,通过与炎帝、蚩尤部落的战争,势力不断壮大,最终黄帝取得了统治华夏的大权,因此,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原地带,属土,土呈**,被尊为黄帝。

相传,黄帝发明了衣帽,教人们建造房屋,制造车船、弓箭,他的妻子螺祖发明了养蚕技术,其史官仓颉造字,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容成作历,从而开始产生天文、历法等。

他能“以玉为兵”,开采荆山(今河南灵宝)之铜炼鼎,以作为国家的象征。

鼎炼成时,黄帝乘龙升天,群臣牵衣不舍,追至桥山而去。

人们只得葬其衣冠、弓箭为墓,其地就在今天的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棱”。

据说,黄帝有子25人,其中有14人得姬、酉、祁、己、膝、蚜、任、荀、僖、姑、儇、衣共12姓。

玄嚣是黄帝正妃嫘祖所生,与黄帝同为姬姓。

玄嚣有子娇极,娇极有子高辛,他就是五帝之一的帝喾。

随着黄帝部落的壮大,他的一些近亲部落开始向四方拓展,开辟新的天地,而姬姓的周族是留守在祖先发祥地的一支部;落。

传说,帝喾元妃有邰氏女姜螈,在野外踩了巨人足迹而怀孕,生下了一个男孩,她以为不祥,就把孩子丢弃了。

但结果出现了许多怪异的现象,马、牛自觉地躲避而不去踩他,飞鸟用自己的翅膀温暖他。

姜螈以为他有神灵保佑,便把他抱回抚养长大。

因为当初曾经想抛弃他,就给他取名为“弃”。

他就是周人传说中的第一位著名的祖先。

弃从小就喜欢玩种植麻、菽之类的游戏,长大后居然成为种庄稼的能手,善于“相地之宜”,知道什么样的土质适合种植什么样的庄稼。

当地的人们纷纷向他学习,促进了农业的进步。

帝尧听说后,提拔他做了农师,管理农业,天下得其利。

舜时,他被封于邰,号为“后稷”,别姓姬氏。

弃的后代子孙历代为夏朝的农官,其官职名称都称后稷。

最后一任后稷死后,他的儿子不帘立,时值夏代末年,政局不稳,不(空-工+出)放弃了“后稷”的农官职位,跑到了“戎狄之间”。

后来,经过数代的努力与迁徙,终于在岐山之下寻找到了适宜于周人发展的土地。

在这里,他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建设起了一个有较大实力的邦国。

孟氏家族出于姬姓鲁国,而鲁国的始祖便是周初大名鼎鼎的周公:

在商末周初的社会剧烈变动中,周公是一位政治上的风云人物。

周文王去世后,他辅佐武王,在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一直是武王的得力助手。

武王死后,他又辅佐成王,为稳定和巩固周朝的统治可谓呕心呖血。

正由于他对西周王朝的卓越贡献,他得以受封,拥有今山东西部、南部乃至江苏北部的地区,建立了鲁国,以辅佐周室。

鲁国成为当时诸侯国中的重要封国,备受列国尊重。

在这片土地上,周公的后代繁衍生息,孟氏家庭就是其中的一支。

周公名旦,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

早年的周公就以仁、孝闻名,后来,他随武王伐纣,功勋卓著,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周王朝又新建,政局不稳,面临严峻的考验,周公毅然摄政,成为西周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周公摄政之初,兢兢业业。

在周朝新建、殷遗势力蠢蠢欲动、而周成王年龄较小、还不足以控制天下局面的特殊背景下,周公为稳定人心,安抚内外,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这也引起了周王室贵族的疑惧,他们认为周公将对成王不利,有取代成王的企图。

而以纣子武庚为核心的殷商残余势力则趁机连通反周力量商奄、薄姑以及周公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起兵叛乱。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周公临危不乱,他做了一番“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的耐心细致的解释和说服工作,以示自己对周王室的赤胆忠心,终于感动了成王和王室重臣,得到了他们的信任,稳定了内部团结。

与此同时,周公还亲率大军讨伐叛乱,消灭了以武庚为首的殷商贵族的叛乱势力,诛灭了武庚和管、蔡叛乱集团以后,又继续向东征伐,经过三个年头的苦战,最后铲除了参与叛乱的东方部落。

孝公二十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历史进入了东周时期。

鲁国实行典型的西周宗法制度,鲁君由嫡长子世袭继承,他的诸弟被分封为卿大夫,分别都有自己的土地、封邑和家族武装,有参政、议政的权力。

卿大夫在自己的采邑内,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即长子为卿大夫,其余诸弟则为士。

春秋时期,由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了鲁国内部各个家族的势力发展不平衡。

公室和卿大夫、卿大夫和卿大夫之间争权夺利、谋取地位的矛盾日益尖锐。

孝公以后,经惠公、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后,“三桓”长期把持鲁国的朝政。

“三桓”是指庆父之后孟孙氏、叔牙之后叔孙氏和季友之后季孙氏,庆父、叔牙、季友都是桓公之子,庄公之弟,所以,三家后裔统称为“三桓”。

孟姓的始祖为鲁庄公的庶兄庆父共仲。

鲁国为公元前11世纪周(姬姓)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建都曲阜(今山东境内)。

庄公去世,子般即位,庆父派人杀死子般。

闵公继位二年,庆父又派人谋杀闵公,欲自立,使鲁国大乱。

故有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后庆父出走莒国(今山东莒县)。

鲁季友(庆父之弟,此时为鲁相)用贿赂求莒国送归庆父。

庆父在回国途中自缢。

庆父死后,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禄位。

古时兄弟姐妹中居长的称作“孟”。

庆父排行老大,所以他的子孙就称孟孙氏。

`后孟孙氏的后代因避讳庆父弑君之罪,便称为孟氏。

庆父以后世系如下:

孟穆伯—孟文子—孟献子—孟庄子—孟孝伯—孟僖子—孟懿子—孟武伯

其中孟文子、孟献子、孟庄子三代是春秋时孟氏家族中最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为孟氏家族的建立、巩固和振兴做出了很大贡献。

孟文子 庆父之孙,他处事谨慎小心,《国语·鲁语》载,鲁文公曾想迁孟文子之宅,被孟文子婉言拒绝了,时人称其善守祖业。

孟文子时,庆父之后离开公开始受封得氏,别立一族,成为鲁国的世家大族——孟氏家族。

孟献子历仕宣公、成公、襄公三朝,在鲁国的内政、外交中都有出色表现,襄公初年还曾一度执掌鲁政;孟献子以俭朴闻名于当时,而且还知人善任,求贤若渴,开后世养士之先例。

由于孟文子、孟献子、孟庄子三代人的努力及他们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此时孟氏家族势力大振,鲁公赏赐成作为孟氏的世袭封邑。

到孟武伯时,孟氏开始走向衰落。

虽然孟武伯也以尚武著称,但却为人傲慢无礼, 他为相时,不能很好地处理鲁国与邻国的关系,与鲁公、以及孟氏家族内部的关系也都变得相当紧张。

孟武伯之后,孟氏家族的有关记载便逐渐从文献中消失。

公元前408年,齐国攻伐鲁国,取得了成地。

孟氏由于失去了在鲁国的根据地,孟氏后人迫于形势,只得散居各地。

邹国的孟轲即其后代。

孟轲是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氏族人以其为本族的荣耀,遂尊奉孟轲为本姓始祖,是为山东孟姓。

二、亦出自姬姓

春秋时,卫国(周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开国之君为周武王弟康叔,都城在今河南境内)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因病不得继位,其孙驱,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公孟氏。

后有以公孟为氏,或以孟为氏,是为河南孟氏。

孟姓不论发祥地是山东,还是河南,均出自周文王之后,因此说,所有孟氏族人从根源上讲都是同宗共祖,为周文王之后裔。

孟姓迁徙史

概述

孟姓同出一源,但发祥地有两个,即今河南北部和山东东南部。

孟姓首先在中原北部兴起,并且两地孟姓很快融合,在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境繁衍极昌。

汉代,孟姓已成为河南、河北及山东等省境一带望族,并向西播迁于陕西咸阳,向南入迁浙江上虞、湖北鄂城、云南曲靖。

魏晋南北朝时,孟姓族人因避战乱,大举南迁,其中河南一带的孟姓大多入迁今湖北、江西北部一带,山东一带的孟姓多迁至今江苏、浙江一带。

而今四川成都一带大致在汉代已有孟姓,汉以后孟姓入迁逐渐增多,至五代得到迅速的繁衍。

唐宋以后,孟姓广泛分布于我国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地,明、清之际遍布全国各地。

自从战国时期孟孙氏在鲁国失去成邑这个根据地后,孟氏后人开始散居各地。

此后,由于各种原因,外迁者不断。

到孟子四十五代孙孟宁时,孟氏家族人口依然不多,北宋以后家族开始繁盛,人口增长加速。

到新中国成立前,孟子嫡裔已经传至七十四代,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秦汉时期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曾经“焚书坑儒”,儒学的发展受到限制。

孔子以后的儒家八派中有“孟氏之儒”,而《孟子》一书本列为子书,免于被焚,但孟氏儒家所蒙受的打击是沉重的。

西汉时期,扬雄首先肯定了孟子对儒学的杰出贡献。

东汉赵岐特别推崇孟子。

自汉代至唐朝,要求尊崇孟子的呼声连续不断。

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刻石十一经,开始增入《孟子》,自此《孟子》被列入经书;宋代正式将《孟子》刊刻为儒家的十三经之一。

宋元明清时期

北宋仁宗时,孔道辅寻访到孟子的坟墓,在墓旁建立孟子庙。

孟子开始有了宗庙祭祀。

随着《孟子》一书影响的扩大,孟子的地位也被越抬越高。

元朝仁宗延(虫血儿)三年(1316年),诏封孟子父亲为“邾国公”,母亲为“邾国宣献夫人”。

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加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

从此,“亚圣”之称便与孟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达到了封建皇帝对孟子封赐的极顶。

明清时期,除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曾被朱元璋“罢配享”,赶出孔庙,以及明朝世宗时直接称呼“亚圣”外,均沿袭旧制。

孟子后裔因此也受到人们的尊崇,得到封建朝廷的优渥祀奉。

血脉相承 生生不息。

孟子四十四代公济时,正值五代之乱,公济率族人避乱于东山。

北宋景蚍四年(1037年),孔中丞守兖州,访得孟子后裔孙公济之子孟宁,遂推荐于朝廷,授本县主簿,主持祭祀孟子。

后来被孟氏族众尊奉为中兴祖,从此以后孟氏后裔嫡裔相承,脉络清晰,现今孟子故里邹城的孟氏族人皆为孟宁的后代。

孟氏族人在外地居住者很多,孟氏族人自失去所依托的成邑,就陆续迁徙。

北宋时在孟子故里有奉祀孟子的专祠,但孟氏族人仍散居各地。

明清时期,随着海禁的开放,孟氏家族开始有人漂洋过海,定居海外。

孟中厚子孙中的一支迁在南宋都城临安,中间传19代,到第六十一代孟治庵时,正当明朝末年,他东渡日本,成为现在日本广岛武林氏一支的始祖。

移居台湾及海外

孟治庵东渡,其原因,在日本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孟治庵是在日本权臣丰臣秀吉侵朝战争中被俘的;另一派认为孟治庵是漂流到日本的。

孟治庵到日本后,其后裔成为今日广岛武林氏一支。

孟子嫡裔也迁居海外,散居各地,尤其在东南亚和美洲最多。

民国孟繁骥先生南下,定居宝岛台湾,其子女随行。

家谱

作为圣人的后代,其传承过程一直严格地遵守着宗法制度,以嫡长为大宗奉祀远祖,其余为小宗, 内部管理也相对严格。

孟子后裔修宗谱、制族训、立家法,以对族人进行约束和统理,使家族管理表现得谨严而且有序。

族谱是一种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一个宗族或家族在其演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载籍。

现在传世的孟氏家谱主要有:孟继告在道光年间主持纂修的《孟子世家谱》(简称道光谱)、孟广均在同治年间主持纂修的《孟子世家谱》(简称同治谱)及《三迁志》。

孟氏族谱由来已久。

六朝时期,随着谱学的繁盛,孟氏族谱得到编修,但由于战频繁,族谱屡遭破坏。

传至孟子四十四代孟公济时,正当北宋景德初年,契丹大举入侵,山东地区动荡不安,孟公济就带妻子躲避到东山一带,走时将族谱藏到了房屋的墙壁中。

后来,孟子四十五代孙孟宁被推荐给朝廷,得到官职,专主祭祀孟子。

元丰六年 (1083年)孟宁重修故宅,在墙壁里得到公济所藏的家谱,但由于时间太久,加上虫咬鼠啃,家谱已经破败不堪。

孟宁就博览群书,参照自己的见闻,把家谱重新加以编排,撰成一部完整的家谱。

此后,随着孟子地位的提高,族谱的续修从年限、纲目等方面逐渐形成了章法。

孟氏历次修谱情况:

元朝至元元年(1264年),孟子五十一代孙孟祗祖曾续修家谱。

泰定年间(1324年),五十二代孟惟恭将“孟氏宗支图”刻于碑上,藏于孔庙。

明朝弘治年间(1488年),五十七代孟元详细考证了孟氏历代世系,也刻石立于孟庙。

万历年间(1573年),六十代孟承相曾续修族谱。

天启二年《1622年),六十二代孟闻钲组织孟氏族人共同捐资续修族谱,刊印后分发各户,以便于日后“认祖归宗”。

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修编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族谱,分送族众。

康熙六十一年(172Z年)秋,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重校《三迁志》。

道光四年(1824年),六十九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继(山亠日)主持续修族谱。

同治四年(1865年),七十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广均主持续修了《孟子子世家谱》。

道光十五年(1835年) 七十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广均主持纂修《重纂三迁志》。

孟氏族谱规定,续谱之时要将旧谱缴入谱馆,一旦新谱修成,要将旧谱销毁,所以清代以前的孟氏族谱已经没有了,现在传世的只有《道光谱》、《同治谱》两种木版刊印本。

《道光谱》收录了孟宁、孟润、孟衍泰在前几次主持修谱时所写的旧序,孟继告为之作了新序。

全谱共计六册、十四卷。

《同治谱》共计六册、十五卷,由孟广均作序,收录了五篇旧序,在内容与编排上,和《道光谱》大致相同,该谱是孟府内保存最为完备的孟氏族谱。

《三迁志》为志孟之书,书名取意于孟母三迁,既是孟氏族谱,又是地方志中的一种专志,以志为主,志牒相兼。

创修《三迁志》的是明朝沂州道佥事、八苍溪人史鄂。

《三迁志》始修于明朝嘉靖年间,最后修于清朝光绪年间,主持纂修的大多是地方官吏及社会名流,前后共编修6次,多以三迁命名,如今能看到的只有雍正本和光绪本。

现存的有关孟氏宗传方面的碑刻:

洪武六年(1373年)的碑刻,现立于孟庙东院启圣殿前东檐廊下。

金大安三年(1211年)由孟子四十八代孙、宣武将军、邹县令孟润作序。

“亚圣四十五世孙孟宁之墓”碑,刻孟氏世系图,立于孟母林内孟氏中兴祖孟宁墓前。

元至元四年(1267年)立。

《先师亚圣邹国公续世系图》碑,存于孟庙寝殿院内。

元延(虫血儿)元年(1314年)所立。

《孟氏宗派图》碑,存于孟庙寝殿院内。

顺二年(1331年)立。

《孟氏宗支之记》碑,现存于孟庙启贤门下。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立。

《宗派之图》碑,两块,现分别存于孟庙承圣门北道东、乾隆御碑亭前。

明正德六年(1511年)立。

《孟氏大宗支派碑记》碑,现存于孟府五代祠。

清代立。

《三迁志》卷目如下:

雍正本分为十二卷:

卷一:灵毓像图

卷二:祖德母教师授

卷三:年表

卷四:佚文赞注崇习

卷五:爵享弟子礼仪恩赉

卷六:宗系

卷七:闻达列女附

卷八:庙记奏疏附

卷九:墓记

卷十:祭谒志铭传题附

卷十一:题咏

卷十二:古迹杂志

光绪本分十卷加卷首:

卷首:御制文圣像诸图

卷一:世系年表

卷二:事实

卷三:经义

卷四:祀典

卷五:从祀

卷六:艺文一

卷七:艺文二

卷八:艺文三

卷九:艺文四

卷十:杂志

孟姓字辈

孟氏自孟子到孟宁,四十五代大都单传,从五十代起,孟氏族入开始有意识地在同辈兄弟取名时采用同一个字,来表明代系,也便于识别、记忆。

从五十代到五十五代行辈字分别为:德、祖、惟、之、思、克,但要求并不严格,特别是经过元、明易代之乱,族人四散流徙,给子弟取名时不可能循规蹈矩。

明朝时,朱元璋对孔、孟后裔格外优礼。

除赐给祭田、免除徭役,还先后特赐十字“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作为孔、孟后裔子孙的行辈字。

皇帝恩赐行辈字,孟氏族众都严格遵从。

明太祖所赐行辈,从孟子五十六代孙孟希文始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起排,十字十辈,后来因为避清朝高宗弘历讳,改“弘”为“宏”,避雍正帝讳,改“胤”为“衍”。

崇祯年间,报请皇帝批准,又立了十字十辈。

清朝同治年间,由皇上核准,再立十字十辈,并在同治四年(1865年)续修族谱时予以确认和记载。

民国初年,立二十字的行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 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一字一辈。

孟氏子孙的行辈字,从五十六代起排,依次为:

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孟子家族世系

《孟子世家谱》明确记载了“分派以十一,别户以二十”,这“十一派”、“二十户”的孟氏后裔,是孟子的嫡传子孙。

孟子后裔自四十六代,即中兴祖孟宁的两个儿子,长子孟存,次子孟坚,经过9代的繁衍,到五十五代“克”字辈,共计有42人,但只有克仁、克诚、克昭、克威、克珏、克宽、克尹、克继、克绪、克缙、克纶这十一支有传人。

这十一支即划分为十一派,孟子后裔自“克”字辈传到五十六代“希”字辈,共计有33人,但其中只有希文、希渊、希源等2Z人有传人。

其他11人失传。

这二十二支就划分为二十户。

按宗法制,以始祖的嫡长子为大宗,奉祖先祀,其余的为小宗。

至今孟氏族众对自己的“户”属辈分也比较重视,都能知数家珍似的理清世系,摆正自己的位置。

孟姓现在排的辈分是从孟轲算起的第56代排起,有50个字辈,可排到第105代。从第五十代起,孟氏开始有意识地行辈分。五十代到五十五代辈分是:“德、祖、惟、之、思、克。”但因战乱,辈分并没有被严格地执行使用。

清统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十个字辈。

民国初年,又立了 “建、道、敦、安、定 、 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一0五代。

孟氏家谱的起源:

中国的孟氏,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公族,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鲁桓公的庶子庆父。因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又为避讳弑君之罪,所以,庆父的子孙改称孟孙氏。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

孟氏子孙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孔、孟、颜、曾”四大圣系共用同一行辈。孟氏族人十分遵从族规,十分讲究上下遵卑的关系。

-孟姓

孟姓现在排的辈分是从孟轲算起的第56代排起,有50个字辈,可排到第105代。

孟子的学说在北宋之时猜得到朝廷的认可,有了官方的祭祀活动。以孟轲为第一代,从孟氏的第二代到第四十四代公济,大多数人只有其名而没有详尽的事迹记载。1037年,孟公济之子孟宁被朝廷任命主持孟子祭祀,孟宁主持修订了孟氏族谱,此后孟氏后裔脉络清晰。

从第五十代起,孟氏开始有意识地行辈分。五十代到五十五代辈分是:“德、祖、惟、之、思、克。”但因战乱,辈分并没有被严格地执行使用。

明朝,朱元璋为了表示对孔孟的尊崇,特赐十个字,作为孔孟后裔的辈分使用,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从此,孔孟家族开始严格排序辈分。崇祯年间,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报请皇帝,又立十字十辈,“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清同治年间,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经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辈,“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清代,为了避雍正帝胤禛的“胤”字和乾隆帝弘历的“弘”字,将“弘”改为了“宏”,将“胤”改为了“衍”。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咨请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内务部核准,备案续立了二十字二十辈,“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并登报广为告知。

从孟子算起,孟氏的字辈可以排到第105代,如果以20年为一代,从明朝算起,50个字辈可以排1000年,可以拍到24世纪后半叶。也就是说得300多年后,才会出现“昌”字辈的孟氏子孙。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所赐字辈只是明确给孔孟家族使用,但是后来,颜曾二姓也和孔孟一样使用统一的字辈排辈分,这是为何呢?原来基于儒学的继承、传播发展来说,颜回和曾参二人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只是英年早逝,三十二岁就去世了,孔子哀叹道:“噫!天丧予!天丧予!”后世对颜回也尊崇有加,追赠兖国公,封为复圣,陪祭于孔庙。而曾参则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老师,子思又是孟子的老师,曾子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后世尊崇他为宗圣。

在宋代,孔子庙中有颜回、曾参、子思、孟子四位配享,祀以太牢。元代,朝廷封颜回为复圣公,曾参为宗圣公,子思为述圣公,孟子为亚圣公。而以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子称为儒家四圣,视同一家,因此四氏就按照统一的字辈排辈分了。

行辈的作用是 “分尊卑,定表字,别长幼。”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从次,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当时,立了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后来,为了避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之讳,改 “弘”,为“宏” ,为避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祯之讳,改“胤”为“衍”。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清统治四年(1865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十个字辈。民国初年,又立了 “建、道、敦、安、定 、 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74代,到“昌”字辈共105代。《孟子世家谱》明确记载了“分派以十一,别户以二十”,这“十一派”、“二十户”的孟氏后裔,是孟子的嫡传子孙自46代,即复兴祖孟宁的两个儿子,宗子孟存,次子孟坚,经过9代的繁衍,到五十五代“克”字辈,共计有42人,但只有克仁、克诚、克昭、克威、克珏、克宽、克尹、克继、克绪、克缙、克纶这11支有传人。这11支即划分为11派,孟子后裔自“克”字辈传到56代“希”字辈,共计有33人,但其中只有希文、希渊、希源等2Z人有传人。其他11人失传。这22支就划分为20户。按宗法制,以始祖的嫡宗子为大宗,奉祖先祀,其余的为小宗。

至今孟氏族众对自己的“户”属辈分也比较重视,都能知数家珍似的理清世系,摆正自己的位置。 44世祖华胥氏

43世祖伏羲(配女娲)

42世祖少典

41世祖黄帝

40世祖玄嚣(即少昊)

39世祖蟜极

38世祖帝喾

37世祖后稷

36世祖不窋

35世祖鞠

34世祖公刘

33世祖庆节

32世祖皇仆

31世祖差弗

30世祖毁隃

29世祖公非

28世祖高圉

27世祖亚圉

26世祖公叔祖类

25世祖周太王

24世祖季历

23世祖周文王姬昌

22世祖周公姬旦

21世祖鲁公伯禽(姬伯禽)

20世祖鲁炀公

19世祖鲁魏公

18世祖鲁献公

17世祖鲁武公

16世祖鲁孝公

15世祖鲁惠公

14世祖鲁桓公

13世祖庆父:字仲孙,鲁桓公庶长子

12世祖孟穆伯

11世祖孟文伯

10世祖孟献子

9世祖孟庄子

8世祖孟孝伯

7世祖孟僖子

6世祖孟懿子

5世祖孟武伯

4世祖(高祖父)孟敬子

3世祖(曾祖父)庐墓

2世祖(祖父)敏

1世祖(父亲)孟孙激:字公宜,配仉氏;元延三年(1316年)追封邾国公;明嘉靖九年配享启圣祠,称先贤;清雍正元年改祀崇圣祠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孟轲,字子舆,华夏族,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他是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尊称“亚圣”;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

1世孙(儿子) 孟仲子,北宋郑和五年(1115年),追封“新泰伯”

2世孙(孙子) 孟睾,邹之处士,隐居不仕,好静、多智虑,容貌俊仪,通五经,美词章

3世孙(曾孙) 孟寓,朝召不受,性忠厚淳朴,不骄侮人,善于与人交往,治家有道

4世孙(玄孙)孟舒,字子怀,汉朝云中牧

5世孙孟之后,隐居不仕

6世孙孟昭,汉朝博士,博览经史,问贯古今

7世孙孟但,汉朝太子门大夫,精易道

8世孙孟卿,汉朝淮阳太守、太傅

9世孙孟喜,字长卿,汉朝郎官

10世孙孟鎡,抱道不仕,主奉祀事

11世孙孟兴,汉朝尚书郎

12世孙孟尝,字伯周,汉朝徐令、合浦太守

13世孙孟展,字君城,不仕

14世孙孟戫,东汉济阳太守、太常、太尉

15世孙孟敏,字叔达,东汉新郡太守;博学能文,有荷甑堕地不顾事

16世孙孟光,字孝裕,东汉讲部史;蜀汉拜议郎、符节令、屯骑校尉、长鲁少府、大司农

17世孙孟康,字公休,曹魏散骑侍郎,弘农太守,典农校尉,渤海太守,给事中,散骑常侍,中书令,封广陵宁侯

18世孙孟宗,字恭武,孙吴永宁令、右御史、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笋”之事

19世孙孟揖,晋朝庐陵太守

20世孙孟观,字叔时,晋朝殿中郎、黄门侍郎,生二子:孟嘉、孟陋

21世孙孟嘉,字万年,晋朝安西大将军长史,江州别驾,生二子:孟怀玉、孟龙符;性无苟合,言无夸衿,为时所重

22世孙孟怀玉,晋安帝时封鄱阳县侯,后为阳丰县男,任江州刺史、南中郎将

23世孙孟表,字武达,南齐马头太守;北魏辅国大将军、南兖州刺史、豫州刺史,因功封汶阳县伯,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平西大将军

24世孙孟斌,北魏右丞相

25世孙孟威,字能重,北魏平北大将军、光禄大夫、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26世孙孟恂,字修仁,北魏东州太守;北周太子少师、太子太傅、车骑大将军

27世孙孟儒,字敬业,北魏彭城王韶典;北齐文宣帝除中书舍人、东郡太守、广平太守、太中大夫、卫将军

28世孙孟景,隋炀帝时为膺扬将军

29世孙孟善谊,隋朝河内通守

30世孙孟诜,唐朝凤阁舍人、春宫侍郎、相王召为侍读、同州刺史

31世孙孟大融,唐玄宗屡召不仕,后隐居于王屋山

32世孙孟浩然,唐朝诗人,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生二子:孟云卿、孟庭玢(孟郊之父、孟常谦的祖父)

33世孙孟云卿,字宜甫,唐朝校书郎,与诗人杜甫善交。生二子:孟简、孟华

34世孙孟简,字几道,唐朝仓部员外郎、谏仪大夫、常州刺史、户部尚书、御史中丞、山男东道节度使

[注:孟简、孟华均无后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孙子,即孟郊(唐朝诗人)的儿子孟常谦作为孟轲的第35世孙]

35世孙孟常谦,唐朝安州刺史、侍御史、安州防御兵马使,生二子:孟遵庆、孟元阳

36世孙孟遵庆,旨召不仕

37世孙孟琯,唐元和末,旨召不仕。韩文公云:年少,礼甚娴。手持问一编甚钜。退披其编以读之,尽其书无有不能。其所与友尽善之。生二子:孟方立、孟方迁

38世孙孟方立,唐朝昭义节度留守

39世孙孟承诲,后晋太府卿

40世孙孟汉卿,后周左羽林大将军

41世孙孟贯,不仕,工于诗词,主奉祀事

42世孙孟昶,隐居不仕,主奉祀事

43世孙孟公济,少励高行,不乐仕进,避契丹之乱,藏谱于屋壁,隐居东山而终

44世孙孟宁,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辅守兖州,访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阳,又于凫村访得四十五代孟宁,推荐于朝,拜迪功郎、邹县主簿。率领族众,修编祖谱,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复兴,无废缺现象。孟氏后裔尊为中兴祖,附祀故里祠。生二子:孟存、孟坚

45世孙孟存,主奉祀事,生二子:孟况、孟海

46世孙孟况,宋朝鱼城教谕,主奉祀事

47世孙孟彬,宋朝临沂县主簿,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澄、孟沂

48世孙孟澄,仕为滕县尹,主奉祀事

49世孙孟德成,居滕,元太宗时复其家;仕峄州知州,为族长,主奉祀事,生三子:孟述祖、孟光祖、孟荣祖

50世孙孟述祖,主奉祀事,生四子:孟惟清、孟惟忠、孟惟敬、孟惟信

51世孙孟惟清,主奉祀事

52世孙孟之平,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思春、孟思温、孟思润

53世孙孟思春,主奉祀事

54世孙孟克刚,主奉祀事,无嗣

55世孙孟希文,字士焕,他是孟子的第45世孙孟坚的第九世孙孟克仁的长子,1451年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职自此始

56世孙孟元,字长伯,1489年承袭世职,其子孟公綮(1533年承袭世职)

57世孙孟公肇,字先文,是孟元的弟弟的儿子,1523年代袭世职

58世孙孟彦璞,字朝玺,1567年承袭世职

59世孙孟承光,字永观,1601年承袭世职,长子孟宏略(其子孟闻玉)

60世孙孟宏益,字振扬,1623年代袭世职;孟闻玉长大后即让职,朝廷改封孟宏益为锦衣卫千户

[注:孟宏益,又名孟宏誉,生一子孟闻玺,孟闻玺生孟贞仁]

61世孙孟闻玉,字尤甫,1629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2世孙孟贞仁,字静若,164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3世孙孟尚桂,字播馨,1716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4世孙孟衍泰,字懋东,174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5世孙孟兴铣,字起辉,未承袭世职

66世孙孟毓瀚,字钟北,1750年承姚大宗,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注:孟毓瀚无子,由孟兴铣的二弟孟兴錞的儿子孟毓纍为继续人;孟毓纍生孟传梿]

67世孙孟传梿,字国摸,178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8世孙孟继烺(lang),字体耀,1815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9世孙孟广均,字京华,乙酉科举拔贡,戊子科举人;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钦加主事衔,晋员外郎;先后创建或修复了庙、府、林、孟母断机堂及庙户营三迁祠等古建筑群;并支持修纂了《重纂三迁志》、《孟子世家谱》;为我们今天能看到孟庙、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对研究孟氏家族的兴衰成败、沿革变迁等方面资料,均做出来了重大贡献

70世孙孟昭铨,字伯衡,187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71世孙孟宪泗,字法鲁,光绪年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生三子:孟庆桓、孟庆榕、孟庆棠

72世孙孟庆恒,字颂武,因早卒,未能承袭世职,由弟孟庆棠(字泽南)于光绪二十年代袭世职;至光绪三十一年(1894年)正式承袭;1935年由“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改称为“亚圣奉祀官”

73世孙孟繁骥,字雪生,1939年承袭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湾,1990年在台北病逝

74世孙孟祥协,1990年接任“亚圣奉祀官”,2015年在台湾去世

75世孙孟令继,现居台湾

朱元璋赐的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是10个。后来又有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目前见到做多就是庆繁祥令德。

到了民国又有了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御赐孔姓派字“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四句20字定辈序。

扩展资料:

孟曾颜“通天谱”是一家,所谓一家,指的是孔孟曾颜四家有相同的家谱。件事看起来好像与国家民族无关,实际上充分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崇高文化,重视血统的精神。  

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这四姓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

参考资料:

-曾氏族谱

-孔氏家族族谱

孟氏字辈: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孟氏家谱》说:行辈“所以分尊卑,定表字,别长幼。

孟姓,多源流中华姓氏,汉族孟姓发源地在河南、山东两地,逐步繁衍播迁至全国各地。古代兄弟排行次序为:伯(孟), 仲, 叔, 季 伯为嫡长子, 孟为庶长子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 春秋时鲁国有孟孙氏, 盖为鲁恒公之子庆父共仲之后 本为”仲孙”氏, 因弑君之罪, 更为孟氏。

相关信息

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这三省的孟姓大约占孟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苏、辽宁、山西、黑龙江,这四省又集中了28%的孟姓人口。山东为孟姓第一大省,约占孟姓总人口的21%。全国形成以鲁豫冀、东北为中心的两大块孟姓聚集区。

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间,孟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主要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回迁,尤其突出向东北的迁移。孟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鲁冀京津、黑吉辽大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豫皖苏北部、山西东北部,孟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8%以上。

孟姓氏的辈分排列

孟 氏 字 辈希 言 公 彦 承 宏 闻 贞 尚 衍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