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老祖宗 不请不送初六撤供
每逢过年过节或者重要的节日,比如说结婚,每个地方都会有祭拜神人的风俗,有的供天地,有的供家谱,有的供财神,有的供“天地君亲师”,但祖籍山东的东北农村人选择供祖宗。“不接不送初六撤供”就是其中一种,也就是供家谱,没有接神送神。
不接不送初六撤供
旧年的最后一天,祖籍山东的东北农村人会供上家谱烧香。直到初六晚上才会撤下家谱。撤供时只撤掉供碗把悬挂的家谱取下从下向上卷好放在供桌上原来的位置,两边的配屏不动香炉烛台保持原样,收起一切供器和家谱。这样规矩的人家都有接神送神的规矩。供家谱,是对祖先的一种纪念,同时也寄托了后辈对来年的幸福安康的希望。
供家谱的准备
供家谱一般都是在喜庆的节日,所以很讲究寓意,还有风水。方位最好是北面,家谱后边要贴上一个大福字一张挂钱,炒菜不能有盐,过年不吃素的人家要供煮熟的肥肉,粉条是供桌上必不可少的供品,鱼也是必不可少的,用鱼做供碗不加任何佐料素油煎炸熟了即可,要五碗供碗和两碗供饭,当然,接年饭是必不可少的,做接年饭时待米煮成八成熟时捞出两个上供用的小碗平碗扣在一起上面按上红枣,这样扣两碗摆在供碗两侧。供桌上还要摆放两摞馒头下边三个上边两个对底摞上共十个,分列两侧上边还要用红颜色点上红点第三种形式是旧历年最后一天上午供上家谱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或者十六撤供,馒头要蒸得大讲究刚出锅带汽摆在供桌上。同时不同人家也会有不同的较为特殊的供家谱方式,
其他供家谱的方式
祖籍山东的东北农村人供家谱的方式其实有三种。除了不接不送初六撤供,有的人家会选择在农历年最后一天上午供上家谱,初二或者初三太阳落以后撤供,正月十四上午悬挂家谱供上新的供碗十六晚上撤供,收起一切供器。还有一种是旧历年最后一天上午供上家谱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或者十六撤供,也是没有接神和送神环节。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供家谱,都统一有着很长的周期。
一、春节上坟祭祖必带的七种物品和摆放顺序
(一)、七种物品
1、香烛
香烛是必备的最重要的物品。不仅要在先人墓前点燃香烛,还要奉香给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祈求山神土地守护好墓地,保佑先人亡灵;
2、纸钱
纸钱是要烧给逝者的,以便他们在阴间有钱花,务须焚烧干净。
3、素酒
扫墓过程,等于带着吃食来为先人过春节,所以要向先人奠酒,酒为扫墓必备。所谓素酒即未经“蒸馏”工艺的酒,如:葡萄酒、米酒等均属素酒。
4、水果点心
水果以时令水果为宜,如:苹果四个,代表平安;脐橙四个,代表“泽承”后代;而香蕉则代表“代代香(相)传”;点心一般用圆蛋糕四块,代表圆满;圆桃酥四块,代表“往生”;还可以根据逝者生前饮食习惯而定。
5、饭菜、水饺
以先人生前喜欢吃的为佳,因为春节讲究“初一早晨的饺子和中午的熬菜”要全家共享,为此,春节上坟是要带上饭菜和水饺的。
6、鲜花
菊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春节上坟一般以菊花为宜,白或**尤为对景。
7、“包袱”
“包袱”,即给逝者带的吃穿用度之物,因为用白纸糊一大口袋而得名,内装冥钞、金银、以及各种纸做的“元宝”、“衣服”、“家具”等等。
(二)、祭品摆放顺序
上述供品摆放顺序也很有讲究。一般是三排和五排两种摆法:
1、三排摆法。香炉在前中央占一排;第二排是一盅素酒;第三排是水饺、点心、水果等四碟。
2、五排摆法。香炉在前方中央,占第一排;接着是素酒杯三盅为第二排;第三排是饭菜、水饺、点心共四碟(碗);第四排是水果四碟;第五排是蜡烛一支。
二、祭祖礼仪的一般流程
1、上坟(纪念堂或公墓)祭祖的流程。祭献礼仪包括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焚祝文、烧钱纸、辞神叩拜等。主祭人要在灵位前献上一杯酒,献酒时用双手将装满酒的酒杯高高举过头,然后,缓缓下来,将酒画弧形洒在地上,表示敬天、敬地。这叫做“望空奠酒”。然后,倒满一杯献给先人。将钱、纸点燃后,把部分祭品用手掰成块儿扔到火里,就认为给先人送去了。祭礼结束后,将祭品分给参祭人员,将部分品质优良的祭品带回去给另一位在世的老人食用。
2、家庭祭祖流程。不少家庭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在祭祖的同时,也祭祀天神、土地神,供品有猪头、鸡、羊头、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饭、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俗称“天地供”。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
请佛回家,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不讲究时辰的。
供奉佛菩萨,有三点注意事项:
(1)摆放处所 禁忌:脏、杂、乱、昏暗、喧哗~
(2)摆放高度 禁忌:低于人的高度~
(3)供奉者 注意事项:平常可以上香,上供,礼拜,生活中,能改正过失,并多行善事。
供品可以有五样东西:分别是,花,灯,香,水,果。不可用肉类,更不可因上供而杀生。
大年初六老祖宗 不请不送初六撤供
本文2023-10-18 11:37:1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8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