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的名人 合阳的
合阳历史上的名人
伊 尹(约公元前16世纪)
伊尹,又名伊挚,夏末有莘国(今合阳县)人,商代大政治家。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商王成汤三聘伊尹到都城毫(今河南商丘)共谋大业。伊尹精于烹饪,常以调味之理喻王事,成汤视为知音,委以国政。伊尹辅佐成汤灭除夏桀,建立商朝,被尊为“阿衡”,亦即宰相。商汤去世,又先后辅助外丙、仲壬二王当政。仲壬死后,其侄太甲继位,破坏商汤法制,怠乱国政,伊尹将他放逐到桐宫(商汤葬地,在今河南偃师西南)。两年后,太甲悔过自新,伊尹迎其复登王位。伊尹著有《伊尹》、《肆命》、《徂后》等书。临告退,又写成《咸有一德》。年百岁而卒。辅政四朝的伊尹,对商王朝的建立、巩固和繁荣,立下不朽功勋。今百良乡尹庄为伊尹出生地,莘村为伊尹耕作处。三汲、阿场、陌东、陌西等村,留有伊尹遗迹多处。莘村南旧秦庄,有伊尹墓,旧有墓田数十顷;墓前有御道,相传为前代命官省察道。
太 姒
太姒,周文王妃,周武王生母,商代有莘氏(今东王乡莘里村)之女,生卒年无考。《诗经·大雅·大明》载:“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矣,文王嘉止,在邦有子,见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生动记叙了周文王亲娶太姒的情景。太姒天生姝丽,聪明淑贤,分忧国事,严教子女,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爱和臣下敬重。生子姬发,即周武王,继承文王业绩,重用姜子牙及周公旦,富国强兵,协调诸侯,伐灭商纣,建立周朝。
曹 全
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生卒年不详,东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升任右扶风槐里令。胞弟夭亡,曹全弃官归家。灵帝光和六年(183),再举孝廉。光和七年(184年,12月改年号为“中平”),县民郭家响应黄巾起义,关中时势告急。曹全由酒泉福禄长调任合阳县令,镇压郭家起义,并采取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嗫治墙屋,列陈市肆,招抚流亡,存慰老年,出家钱买米面,赈济残疾盲哑。其长女桃斐好制药膏,治愈不少病人。灵帝中平二年(185),门下王敞等人立碑记颂曹全的功德,此碑即素享盛名的汉隶“曹全碑”,现藏省碑林博物馆。
雷 德 骧(917—991)
雷德骧,字善行,合阳人。五代周太诅广顺三年(953)进士,宋初任殿中侍御史、屯田员外朗、大理寺(管刑狱的官署)丞。因弹劾宰相赵普“擅增刑名”,被贬商州任司户参军,又流放到灵武(今宁夏贺兰山北)。数年后,其子有邻向皇帝诉冤,才得以平反。回京后任秘书丞。宋太宗开宝七年(974)任右谏议大夫,考核朝迁官员,敢于直言,受太宗赞赏。太宗淳化二年(991),因其孙孝先有罪被株连,贬为感德军行军司马。死后追复原官衔,并赠给太师荣衔。
雷 简 夫(1001—?)
雷简夫,字太简,系雷德骧曾孙。早年隐居,宋仁宗康定中为秘书省校书郎,代理秦州观察判官,不久去职居长安。时,关中“三白渠”(今泾惠渠的前身)毁坏已久,京兆府推荐简夫治理。先前治理的人,每年用六个县的民夫役作四十天,用梢木几百万,而水不足;简夫役用民夫三十天,梢木减少三分之二,而水有余。后历任坊州(今黄陵)、简州(今四川简阳)、雅州(今四川雅安)、虢州、同州知州,升尚书职方员外郎。简夫在雅州时,识眉山苏洵,读苏洵《洪范论》,二人相见恨晚。苏老泉(即苏洵)携其二子苏轼、苏辙,拜谒简夫,以师事之。简夫遂以书信投老友益州太守张方平、文坛泰斗欧阳修、韩琦等人,推荐“三苏”父子,使其脱颖而出。擅长书法。知雅州途中,经汉中府,时朝迁拔银修筑古蜀道青泥岭段,嘱记此盛事,遂撰文并书《新筑白水路记》碑。又作《江声帖》。
范 燧(1519—1583)
范燧,字以木,号罗岗,路井镇范家洼人,明世宗嘉靖年间进士,任户部湖广司主事。严嵩专权时,范不依附。管理北京崇文门税收,查办偷税漏税,不避权贵;督办淮仓,废除对商船不合理征收;管理运河,粮船按期到京。升任四川按察副使后,加大城墙,整顿保甲,擒拿妖僧,剪除士豪,昭雪冤狱。后任河南布政司参政,分守洛阳,被他人中伤而引退。回乡后,修学宫,提倡文教;对乡里婚丧困难者,周济甚多。子范垣、范堤、范垠皆文才,均任知县,人称“范氏三凤”,即乡人所传“一母三知县”。
魏 天 命(1612—1648)
魏天命,皇甫庄乡皇甫庄村人,少习武艺,胆识过人。清顺治二年(1645),与城内槐里人康姬卫等在梁山发动农民起义,杀死知县张延与典史丁同泰。遂与澄城义军首领王执礼、姬宴屋等联结,于顺治三年(1646)率军攻克澄城,杀死知县靳榜,声威大振。后分军两路,康姬卫率北路入城,与清军战于芝川镇,复转战耀县张果老崖,陷入重围,全军壮烈牺牲。魏天命率南路军至朝邑白冢镇(今大荔县安仁镇),被清军所困,兵败被俘。嗣又掐脱缚绑,单骑重返梁山,力图重举。顺治五年(1648)九月,天命外出活动,被知县庄曾明、县丞汪维城侦知,于和家庄中伏被执。解送西安途中,天命笑顾左右说“吾谓成大事封侯,当八座以耀乡里;今乘囚车为尔辈所簇拥,亦如八座矣”。临刑从容,凛然就义。
党 守 素
党守素,坊镇乡灵泉村人,生卒年不详。父母早亡,20岁左右辍学。农闲赶毛驴往返于陕北贬盐。一次,驴、盐被盐吏没收,身遭拘押数日,返乡不成,自投李自成义军“老八队”。屡建战功,升至“威武将军”,封“载侯”,镇守兰州。闯王失败后,与李过、高一功等率部由西北南下,随高夫人归明抗清。直到清康熙二、三年(1663—1664)间,南明降清,武帝失败后,党守素同刘宗敏、郝摇旗(后名郝永忠)、刘体仁等在川、鄂、陕交界处继续抗清。后在湖北郧阳、房山的武当山以西至陕西镇安、山阳边界潜伏落户,人称“十三家”。灵泉村后巷南边中间分支祠堂有自成大顺政权所赐“开国元戎”匾,挂于门首(今已不存)。
李 灌(1601-1676)
李灌,字向若,号连壁,南坂头(新池乡南顺村)人。明崇祯时举人。清兵入关后,渡河到山西为僧,后又返乡。清迁官吏慕名寻访,他避而不见,大门外写对联一别:“清风焉能吹动我,明月何曾不照人。”痛恶变节仕清之人,常以诗文讥讽。为避灾祸,潜入华山采药,有时穿道服在街上行乞,漂泊三十余年。晚年回乡,在乳罗山下挖窑洞居住,种田十数亩维生。著作丰厚,诗文清奇雄宕,惜多散佚,传世之作仅《广瀵堤记》、《嘲同志未终之人》及碑文数篇。曾与老艺人一起,对合阳线偶戏从音乐到舞台表演艺术等,作过一系列重大改革,并亲自编写剧本(已失传),使线偶戏具胡浓郁“悼明”色彩,世称“吊线胡”、“吊明歌”。合阳民间流传有李灌不畏强暴,伸张正义,滑稽多智,巧斗邪恶的故事,几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雷学谦
雷学谦,字六吉,东王乡夏阳村人,生卒年不详。清顺治时进士。任广西桂林推官,以清正闻名。康熙元年(1662),其考选广西道监察御史,为整肃选拔任用官员和弹劾旷职渎职行为,向康熙皇帝陈奏时政得失数十条,都被采纳。巡视江浙盐政,受商民拥护。因母去世,弃官回乡。当时,王村瀵常年因雨潦水涨而淹没耕地,遂率众修渠整堰,使泄蓄流畅,灌田多而不复为害。潼关车牛站每年要耗掉合阳百姓银子上万两,其催促知县徐起霖上报,得以免除。卒后墓葬南蔡园村西。
王又旦
王又旦,字幼华,号黄湄,百良乡百良村人。清顺治下五年(1658)进士。康熙七年(1668)任湖广潜江知县。当时,潜江正值兵灾水患之后,他革除弊政,招集流亡,奖励农桑,变乱为治。潜江居汉水下游,常因决堤成灾,其除率众修堤外,又建议上级改各县联合修堤为分县划段管修,以防敷衍推诿,使湖北免除汉水之患二十余载。同时于潜江建立“传经书院”和“说诗台”,培育人才。康熙二十三年(1684),升使吏部给事中。后到广东主持考试,奏准于盗匪常出没的南海花山建城设县,遂得长治久安。又旦博学能文,诗作尤佳,与京师王渔洋时相唱和,交谊尤契。时,海内言诗者必称“二王”。朱竹坨谓:“又旦诗能兼综汉宋人之长”。著有《黄湄集》十卷。墓在百良村南。
雷敬儿(1613—1701)
雷敬儿,雷翀之次女,嫁给和阳村秀才史继鲁,人称史夫人。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工诗文,善书法。继鲁早丧,无子。以侄为嗣,为其修建书房,亲写铭文:“天地为屋,江河为沼。古今旦暮,圣贤朋好。具此心眼,以窥奥妙。月明星灿,书声缭绕”。嗣子亦早亡,遗孙三人,雷悉心教养,著有《弥清阁集》,晚年自行烧毁。清乾隆版《合阳县全志》载有她《哭夫》诗一首:“去年灯火共元宵,为我窗前拂翠翘。佳节依然人不见,一轮明月冷迢迢”。民间传抄其织锦回文诗作多首。
康乃心(1643—1707)
康乃心,字孟谋,号太乙,县城槐里(今文化街)人,康熙三十八年(1609)举人,博学能文,是清初陕西著名诗人。其题留于西安小雁塔僧舍左壁上的《吊秦庄襄王墓》诗(其一):“园庙衣冠此内藏,野花岁岁上陵香。邯郸鼓瑟应如旧,赢得佳儿毕六王”,备受清代大诗人王渔洋赞赏,从此名闻海内。著有《莘野集》、《太乙子》、曾编纂《韩城县志》、《平遥县志》。时有“关中三李(李因笃、李顒、李天生),不如合阳一康”之说。
钱万选
钱万选,字子华,江苏长兴人,贡生,生卒年不详。清康熙四十年(1701)任合阳知县,为政宽和,以教养为务。初到任时,即召请名士经常讲论学问。设社学数十处,振兴合阳教育。编《合阳县志》十卷,体例有所更新,但合阳绅士“不以为然”。离任后,择存精要,改名《宰莘退食录》自费刊印。
张大有(1675—1730)
张大有,字书登,又字火天,城关镇西街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任翰林院编修、殿试受卷官,因上书陈述科场积弊,降为国子监助教。后历任奉天府丞、顺天府丞、左佥都御史、太常侍卿、大理寺卿、左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漕运总督、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并代理兵部尚书。任漕运总督时,亲临河道整顿漕政,提出“建石坝,修水势;编船次,均运量;明约束,绝奸宄;选材任,惩侵渔”八条良策。又裁减冗员,分帮兑运,实行轮换,使弊绝风清,漕运畅通,官民受利。众赞曰:“九载漕运,一尘不染,可谓绝后空前”。死后谥“文敬”。著有《黄门诗集》、《绿槐堂文集》、《漕政简明书》等,惜其俱失。墓地在县城北门外张家墩。
褚 峻
褚峻,字千峰,甘井乡万年村人,生卒年不详。擅长雕刻,以拓售碑帖为业。乾隆六年(1741)摹成《金石图》四册,为学者所珍视。本县书法家党晴梵在《华云杂记》中说:“褚氏《金石图》共四册,册高一尺二寸,阔七寸。缩丰碑巨于尽天寸地中,圭跃花纹,无不历历,洵能手也。不惟文字摹刻极小而致,题跋亦整洁可爱,考据尤精赅详明”。著有《金石经眼录》四卷,为乾隆嘉庆时金石名著。
康 嵘
康嵘,字荣山,县城槐里(今文化街)人,清道光年间生员,生卒年无考。为人刚直磊落,不同流俗。知县沈寿曾(浙江桐乡人)诌上虐下,贪婪不法。道光二十七年(1847),大旱,合民大饥,沈寿曾除催交当年赋粮外,又严督乡民交纳旧欠的“出陈易新”仓麦,引起百姓哄堂,沈章以叛民报府,扩大事态,致县西王村十五人系狱,五人刑毙狱中。又有郭家坡富室郭维元代催里粮,沈以郭私用朱笔填改拘票姓名为由,将其拘捕,索贿银一千三百五十两保释。康嵘愤其不法,乃联络受害家属数人,直至臬司投状控告。讵料臬、府、州、县上下作弊,反坐康诬陷,连其子纯熙一并系狱,大刑威逼,迫康就范。经翰林王凤翔说合,康始得出狱。后受大荔段述之资助,赴京上控,费时三载,历经艰险,终于咸丰元年(1851)告御状得准。咸丰皇帝御批:“沈寿曾胡作妄为,杖一百,发流新疆;各官一并交部议处;受害乡民酌予抚恤。”合阳人状其所为,曾编《康嵘告御状》一剧,遐迩流传。
印光发师
印光法师,号常惭愧僧,俗家姓赵名丹桂,又名圣量,孟支离破碎乡赤城东村人。幼随胞兄习儒经,涉猎释教经典,矢志参拂。光绪 四年(1878),舍家离俗,入西安慈恩寺听经。光绪七年(1881),至终南山莲花洞寺,拜道纯和尚为师,剃度为僧,道号印光。次年,入双溪寺印海定律师座下受具。初,于湖北竹溪莲花寺充照客时,得读《龙舒净土经》残本,悟其精妙,一以净土为归。光绪十二年(1886),前往北京红螺山资福寺专修净土宗三年。其间,曾告假朝拜,山西五台山文殊师利道场,回寺后任上客堂香灯、寮元等职,并於诵经之余,研读三藏教典,由是深入经藏妙契佛心。光绪十六年(1890),至北京龙泉寺家“行堂”(为僧众盛饭菜的僧人)。光绪十七年(1891),住北京圆广寺。光绪十九年(1893),应入京请藏经的化闻和尚之邀,赴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居藏经楼,主理藏经。光绪二十三年(1897),受请为法雨寺僧众开讲《弥陀便蒙钞》一座。此后,於法雨寺珠宝殿侧闭关两期六年,终日不出房门,由人送饭食诵经念佛,而学行倍进。光绪三十年(1904),为温州头陀寺入都请藏毕仍住法雨寺经楼。民国7年(1918)至18年(1929)间,数赴上海、弘扬净土宗,多寓太平寺。民国19年(1930),赴苏州报国寺闭关,指导创办灵岩净土宗第二念佛道场。民国26年(1937),移住灵岩,至29年(1940)农历十一月初四日五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祥坐化,享年80岁,僧腊六十载。其舍利子分置各寺,被尊为佛教净土法门第十三代莲宗世祖。一生著述甚丰,遗著有《印光法师文钞》四卷、续编《文钞》二卷、《增广印光法师文钞》。生前自奉俭约,乐善好施,曾募捐修建法雨寺、上海慈幼院等;先后於民国15年(1926)、24年(1935)、25年(1936)三次为陕西、绥远赈灾,共捐款8000元之多;民国十八年(1929),专为家乡东、西赤城村施赈1600元。
师集贤
师集贤,乳名道立,笔名路冷,城关镇东安家庄人。幼年丧父母,由督父母抚养成人。1917年由合阳高小毕业,考入西安成德中学。1921年考入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后为上海大学),习美工。受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等革命思想熏陶,于1922年参加反基督教运动,加入中国***。1924年上海大学毕业回西安,先后在西安美术学校、西安中山中学任教,以诗画宣传革命思想。
1927年春,蒋介石叛变革命,师集贤于1928年随同进步人士王复初至南京审计院任办事员,从事中共地下交通工作,经常为中共南京市委任曜(任雪涛)传递秘密文件。与进步知识分子李卓如、崔斗山等创办《工作半月刊》,发表长诗《谁是我的妈妈》,揭露封建社会罪恶,倾吐劳动群众的苦衷。国民党警察局疑其为***员,捕之入狱,经审计院科长邵师周保释出狱。
1930年,上海复旦大学地下党员刘高天(合阳人),因执行李立三“左”倾路线受到党内批评,暂居师处。当时,同乡友好王子宜、雷仲山、屈仰之、习志合和杨佩韦等进步师生亦常来师的寓所。当年署期,国民党特务在邮局发现一封写有“师路冷女士转芦冷影女士”(芦冷影是刘高天化名)字样的挂号信,便化装邮差,将信送到师集贤住处。刘高天接信,未及拆阅,特务多人入室,持枪威逼、查问。师集贤下班返寓途中闻听特务进室搜查,想到刘高天才入党,年轻经验少,其他几位同志都是进步学生,当即挺身进家,面对特务理直气壮地说:“我是房主,有事我一人承担,和同乡于年们无关!”特务把师集贤、刘高天等七人逮押至国民党南京卫戊司令部。在狱中,法官故作怜悯说:“你是青年诗人,不过为女子所误,为爱情死而无益。只要你供出她的住处,你与朋友都可获释”。师集贤说:“刘女士认为我可靠,赐令转信,我若抛她,何以为人?》今犯到你手里,死而后己!”经反复抗争,其他六人保释出狱。分手时师集贤告诉刘高天:“善自奋斗,勿找任何人”。请你替我见王先生(王复初)一面,传话‘母勿念,此生再见十有九无望,永别了。'”
1930年9月23日,师集贤就义于南京雨花亭。著名人士王复初及集贤的同乡、战友,将师集贤遗体安葬于雨花台三藏殿附近的西北坡。王复初题字立碑:“关中师道立之墓”。
党晴梵(1885—1966)
党晴梵,名云,号待庐,坊镇乡灵泉村人。清末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任同州师范、同州中学等校教员。民国4年(1915)加入陕西靖国军讨袁,初任总部秘书长,继任第一路军参谋长,交游广而恃才傲物。在此期间,先后任西安行营设计委员、西安高级中学和西安商业专科学校教员。22年(1933)任合阳中学校长,延聘进步教师,购置理化实验仪器,编印校刊,使学风为之一新。民国33年(1944),从西安返县,任合阳县临时参议会议长,曾连续揭发县军事科和华潼师管区180兵役舞弊案及八区专员蒋坚忍白宜公路舞弊案。34年(1945),在县临时会大门外张贴“立即停止征实”、“立即撤销战时征兵机构”等巨幅标语,国民党新任县长周鸿软硬兼施,迫其施弃竞选县参议长和省参议员权利。后被免去县临时参议会议长职务。1947年春节,灵泉村耍“射覆”,党亲撰“庆祝胜利”、“化行北国”、“时髦作风”、“典型人物”和“我们希望”五阙二十目文联故事,旨在揭露国民党腐朽黑暗。1948年进入陕甘宁边区,任边区政府参议。西安解放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副部长、西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大学教授,当选省政协二、三届副主席及省三届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初被迫害致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昭雪。著有《先秦思想史论略》、《中国文字学概论》和《待庐丛书》等多卷
印光大师画传 (1)
地灵人杰
地灵人杰 祖师出生
一八六一年古十二月十二日,在中国佛教圣地陕西合阳县乳罗山下赤东村诞生了佛教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法师,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法名圣量字印光号继庐行者又常惭愧僧 。
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 童中灵秀
大师出身于书香门第,父秉纲知书达理,仁和德劭,耕读传家,母张氏系清初礼部尚书雍正之师张大有之后裔,读书知理,向善拜佛,慈和淑慎,乡里相敬。兄弟三人,长兄折桂,二兄秋桂,自幼随长兄学儒,颖悟异常,聪明超群,成童中才秀 。
儒佛兼益
儒佛兼益 一心念佛
一八八零年,大师随长兄读书长安,在去同州考秀才时,只身投奔西安大雁塔慈恩寺出家,后被长兄再三相劝,硬扯回家,但人在家,心已归佛 。
佛心所向
佛心所向 剃度出家
一八八零年底,大师被兄扯回家,闲住八十余日,因佛心所向,决心未移,一八八一年自投终南山五台莲华洞寺,拜礼道纯和尚为师,剃度出家 。
受具足戒
受具足戒 献身佛门
一八八二年,大师到陕西安康县双溪寺座下,受具足戒,从此开始了他终身奉献佛教的漫长生涯 。
晒经之中
晒经之中 深喜净土
一八八二年,大师在湖北莲花寺中晒经,偶读残本龙舒净土文,益知净土一法,圆赅万行,普摄群机,言简义周,词详理备,为接引初机第一要书,若欲普度众生,此书万不可忽视,从此一心专致诵念佛号,身行化他,以净土为归奠定基 。
印光大师画传 (2)
隐迹专致
隐迹专致 跋涉躬行
一八八三年至一八九二年,大师在这十二年中,隐迹南五台山,晓夕念佛,兼读契经,理念心诚,深入法海后,八年行脚北京怀柔县红螺资福寺,又朝礼山西五台山,后转北京龙泉寺和园广寺,经过长途跋涉,历尽艰苦,拜师识友,精研净土经,四年攻读,八年躬行,既饱览了祖国锦绣河山,又专修净土宗之决心 。
深研净土
深研净土 学行倍进
一八九三年大师在北京园广寺与化闻和尚相晤,应化老之邀,南下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安单藏经楼,检阅料理相助之人,从一八九三年到一九一八年廿五年间除两次因公出寺外,一心念佛,深研净土,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学行,倍进当年,大师住锡的藏经楼现作为印光大师纪念堂,赵朴初题写了纪念堂匾额 。
真修实践
真修实践 率先垂范
大师一生从不谈玄说妙,而是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真修实践,率先垂范,使人通过学佛,皆知能行切实受益,他特别反对口是心非的假善人,指出倘外观修持之相,而内无真实之心,则是假善人假善人,何能得真利益耶 ?
结合现实
结合现实 大瞻改革
大师抓住释祖创教主旨,认为只要人心向善,心中有佛,就是学到了佛教的根本,总结几千年宗教发展史,结合现实,大胆改革,他不主张学佛者都要出家,特别奉劝妇女不要一学佛就出家,这一改革是佛教史上的重要举措,对于振兴佛教发展宗教教化社会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产生深远的影响,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称赞和欢迎,因此他的弟子迅速发展到卅余万人 。
经文真谛
经文真谛 启迪民心
一九一二年大师在研究宗教中从儒道佛三教相融,既发扬中华五千年文明,又吸收道儒精华,深探人生奥妙,穷究佛教真谛,他的净土决疑论,佛教不宜混滥论,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等文,言言见谛,字字归宗,上符佛旨,下启民心,禅净理论抉择其间难易,拯救世风,经世致用,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及为人处世之根基,大师不但为释祖的忠实继承者,又把佛教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一步 。
文抄出世
文钞出世 广觉有情
一九一二年大师在普陀山法雨寺晤上海居士高鹤年,后又于通慧阉昱山法师畅谈诸家净土文,高鹤年居士临行携去大师四篇文章至沪,首次登刊于佛学专报,引起了很大反响,一九一八年春,在国民 任职的天津居士徐蔚如,以历史搜访得大师文稿二十二篇定为印光法师文钞初编,于北京印行后,又搜集文稿亦名印光法师文钞,由商务印书馆,杨州刻经院,中华书局,苏州弘化社,上海佛教书局等一一印行,由此文钞风行天下,印光大师之名远扬国内外 。
印光大师画传 (3)
文字三昧
文字三昧 名家赞美
一九一八年大师文钞出世后,深受名人所爱,著名民主革命家国学大师梁启超,得文钞后,题词赞美:古德宏法,皆覰破时节因缘,应调伏众生,印光大师,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诵此后理进以莲池憨山紫柏藕益诸集,培足信要,庶解引证,得有下手处启超具缚凡夫,何足以测大师,述说益受,用策精进云尔 。
简氏听讲
简氏听讲 开囊捐助
一九一九年大师应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办人简照南简玉阶之邀,在上海南圆向诸居士说净土法门及因果报应事,简氏兄弟及诸居士深受感化,遂发意捐助千余元作印经费用,随后兄弟俩人发心布施,将上海常德路私宅献给上海佛教净业社,现为上海佛教居士林觉园 。
太平兰若
太平兰若 名传遐迩
一九二二年远真翻造太平寺时,为大师特辟净室一间,从此来沪卓赐太平时间长了,一些力护法门诸君子,如南京魏梅茹,西安王幼龙,淮阳王慧常,江西华止净,嘉兴范古农,沪上冯梦华,施省之,王一亭,闻兰亭,朱子桥,屈文六,黄涵之,关纲之等或因私问道,或因社会慈善向大师询请益,各方投函者更不可胜数,一时太平兰若名传遐迩 。
总统赐匾
总统赐匾 悟彻圆明
一九二二年浙江定海县知事陶在东,会稽道尹黄涵之,汇师道行教化一方,呈请民国 大总统为大师题赐悟彻圆明匾额一方,当时法雨寺锣鼓喧天盛报,一时普陀山素为佛教名山,而大师盛名得以广传天下 。
叶公好禅
叶公好禅 教界崇敬
一九二七年十月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由弘一法师引见在上海闸北太平寺,同周子固李石岭等七八人拜谒大师,叶后作两法师一文评赞说弘一印光两法师,一个是水样的秀美飘逸,而一个是山样的浑朴凝重 。
由沪转苏
印光大师画传 (4)
流通佛经
流通佛经 弘宗宣教
从一九一八年起大师即以校订刻印流通佛经佛书,弘宗演教内务多次往返上海,扬州,苏州,南京等地,印行净土经论近百种数千万册赠送各界 。
爱国志士
爱国志士 将军皈依
一九三六年四月抗日爱国将领范续亭将军经大师三皈依弟子介绍,全家至苏州报国寺拜谒大师,要求皈依大师,赐法名慧范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画虎专家
画虎专家 牵虎拜谒
一九三六年全国著名画家张大千之兄张善子,擅长画虎,将自己在苏州狮园养的一只老虎牵到大师跟前,让大师给老虎说三皈依并赐法名格心,从此这只猛兽之王老虎都变的十分温顺,实乃佛心灵感 。
女士听讲
女士听讲 佛灵梦真
一九三六年十月大师在上海觉园举行丙子护国息灾法会演讲,某晚年仅十八岁的上海女中学生杨信芳与张孝娟睡觉中梦见大士招手,告诉她大势至菩萨现在上海,教化众生,汝何昏迷不去闻法,又道印光和尚是大势至化身,四年后化缘毕矣,杨惊醒把梦告知张,次日申报刊登印光在上海觉园主持法会,她两同去听讲并一同皈依,一九三七年春杨去苏州谒师告以梦,大师严词呵斥,莫瞎说,莫瞎说,以凡滥圣,招人毁谤,此梦万不可对人说。一九四零年大师圆寂时,杨女士痛哭流涕,才把此梦说于大家,仔细推算从一九三六年十一月至一九四零年十一月四日大师圆寂,整整四年时间,真是佛其灵,梦其真 !
文明圣地
文明圣地 必生圣人
印光大师生长于文化古国的大地上,合阳,夏启所封之有莘国五帝之一的帝喾,统治生活在这里,死后葬于合阳洽川。商朝开国宰相伊尹,曾于此耕种,周文王妃太姒为洽川美女以他二人爱情为主题的关睢诗开了中国诗歌的先河,夏商周之后,历朝历代合阳人文荟萃,隋唐又是佛教圣地,这一切都在印光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了将身献佛的种子 。
饱览史籍
饱览史籍 身体力行
一八九三年至一九一八年,大师通过精研佛典,彻悟佛旨,饱览史籍,身体力行,认为佛教的根本宗旨就是使人得到解脱,普度众生达到彼岸,净土即是彼岸的所在,指出净土念佛法门为当世隆盛佛法的唯一途径,也是自利利他度己度众的最终之道,摄爱信息意念感应等现像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而不能轻率地冠以唯心主义而一笔抹煞。
印光大师画传 (5)
众僧钦佩
众僧钦佩 首次请佛
一八九七年夏大师应普陀山法雨寺众僧一再坚请,第一次开请弥陀便蒙钞,众生钦佩不已,从此和一些高僧谛闲,太虚,明阳,了余,圆英,了清,真达,妙真,了然,得森等以及名流居士西安王幼农,淮扬王慧常,江西许止清,嘉兴范昌农,上海冯梦华,王一亭,闻兰亭,朱子桥,屈文兴,黄涵之,吴纲之等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情谊,利用各种方式交谈净土业事 。
创办道场
创办道场 制订规约
一九三七年大师应妙真和尚之请,移住灵岩创办十方专修净土道场,并制订了五条规约(一)住持不论是何宗派但以深信净土戒行精严为准只传贤不传法以杜法眷私属之弊,(二)住持论次数不论代数以免高德居庸德之后之嫌,(三)不传戒不讲经以免招摇扰乱正念之嫌堂中虽日日常讲但不招外方来听耳,(四)专一念佛除打佛七外概不应酬一切佛事,(五)无论何人不得在寺收剃徒弟五条,有一违反者立即出院,这五条规约是大师佛学思想的结晶,是兴净土振佛教的根本,是理想和实践相结合,实现理想化僧团组织的模式,也是近代佛教工作之纲领性文献,此后灵岩山寺就成了我国净土宗第二道场
维护法门
维护法门 保护教产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叛变政局初更寺产毫无保障,普陀山首当其冲,大师舍命力争,始得苟延保存,当政又屡提庙产兴学,更颁驱僧夺产条例,举国缁素惊惶无措,大师与缔闲法师,计议先疏通后请愿,终使当政庙兴学之议未行,条例无影取消,为保护教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
一封书函
一封书函 两寺保全
一九三四年安徽阜阳古刹资福寺为学校占据山西五台碧山寺广济茅蓬,横遭厄运涉讼官厅几已不保,各得大师一函,遂得保全渐次复兴。
撰写碑文
撰写碑文 流传各地
一九三三年福建鼓山涌泉寺新建放生园落成,大师撰写碑文立于白云堂前,一九三四年扬州江都建修精舍募建大殿大师允请撰文,一九三五年四川东山大佛陵云寺创建藏经楼请求大师撰写碑文,大师即撰文寄去,一九三七年九月浙江绍兴教禅寺募修大殿,请大师撰文大师欣然命笔,云南江西广东安徽南通宁波无锡等地的寺院翻修或重大佛事活动,均邀大师撰文点化,大师的德行文真是当世惊殊墨宝。
抗日爱国
爱国志士 将军皈依
一九三六年四月抗日爱国将领范续亭将军经大师三皈依弟子介绍,全家至苏州报国寺拜谒大师要求皈依,大师赐法名慧范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印光大师画传 (6)
恤民为本
恤民为本 募捐赈灾
一九三六年大师听说绥远灾情严重,他正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演讲,便将法会一千多人皈依他的香敬两千九百多元捐向灾区,回苏州后把仅有的印书款一千多元再汇灾区,大师认为救灾就是普渡众生,以世为怀,恤民为本,身体力行,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
救灾捐济
救灾捐济 普渡众生
一九一七年北京天津大水为灾大师极为关怀,与普陀山方丈,召集诸山长老成立赈灾分会,大师带头把仅有一些钱全部捐献出来 。
佛入犯心
佛入犯心 弃恶从善
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二三年大师应江苏定海县陶知事之请,派人到监狱中宣讲佛法,他被推为江苏监狱感化会名誉会长,经过多次对监犯的宣讲,不少囚犯回心向善改邪归正。。
创办慈院
创办慈院 普渡赤贫
一九二二年大师亲自参加其弟子在南京三汊河创办放生池,并订寺规,又亲自拿钱,并劝其募资帮助创办佛教慈幼院,后又在上海创办佛教慈幼院,心存慈悲,收养弃婴,教赤贫子弟。
告戒青年
告戒青年 勤俭有涵
大师经常告戒青年不要学大派头,聪明有涵养乃成法器,一九四零大师在圆寂前吩咐妙真和尚,汝要维持道场,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此戒语和精神已为大僧众的左右铭世代相传 。
是非分明
是非分明 疾恶如仇
大师对有缺点错误的人总是严肃批评,热诚劝戒,决不姑息迁就,著名佛教学者江易园是大师皈依弟子,早期为了弘扬净土做出了一些贡献,但后来沉湎于迷信扶乩,遭大师严厉批评,佛法决不可以与迷信同流,如冰炭不可共存一样。
印光大师画传 (7)
艰苦朴素
艰苦朴素 始终如一
大师自奉极薄,食则唯充饥,衣则唯求御寒,厌弃华丽,吃的白粥大众菜食至碗净并以开水冲净,菜汤余汁咽下,此种衣食俭朴自己洗涤的生活,几十年坚持不变,令人敬佩称赞 。
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 自让座任
一九四零年古历十月廿七日大师身体不适,略示微疾,廿八日召集全体在山职事及居士等关房会谈,提议妙真任灵严山寺主持,众皆赞同,十一月初一妙真和尚座任主持 。
安祥西逝
安祥西逝 世寿八十
一九四零年十一月初三日晚,大师食碗粥许,曰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继而精神疲惫,体温降低,初四日起床云,念佛见佛,决定西去,索水洗手毕,移座椅上面,西端身正坐,祗唇动念,佛午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祥西逝,世寿八十,身无痛苦,无贪婪诸要,愉悦正念分明舍报安祥如入禅定 。
西逝百日
西逝百日 遗体荼毗
一九四一年古历二月十五日佛祖涅磬日,适大师西逝百日之期,在苏州灵岩山寺举行了盛大的遗体荼毗仪式,国内各大名山各地佛教会,佛学会,居士林,莲社等,国外菲律宾新加坡槟榔与南洋诸国各佛教团体代表参加典礼,淞沪机关团体代表致祭,以及弟子两千余名缁素祈祷送行者满山遍野 。
舍利质坚
舍利质坚 晶莹透亮
一九四一年古历二月十五日在苏州灵岩山寺给大师举行遗体荼毗时,烟白如云,现五光色,随后由妙真领众检骨,色白质坚香如矿能发金声,顶骨裂五瓣如莲花其余形成五光十色晶莹透亮的舍利子。
结晶舍利
结晶舍利 四海敬请
一九四一年大师荼毗后出现的舍利子等级极高,舍利子为高僧大德圆寂荼毗后骨肉的结晶体,非有修持者不可得之也,是荼毗者生前修持的重要检验,受人关注珍惜和敬重,国内外各大寺院争相敬请,经商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美国,旧金山和我国南方各大寺院,香港,陕西各请一份运回本地建塔供奉
印光大师画传 (8)
住锡旧址
住锡旧址 今留永念
苏州灵岩山寺为大师晚年住锡和圆寂之处,此寺仰仗大师威望而具兴,妙真法师等众僧抱着对大师极其崇敬的心情,特辟此山石鼓之东南最佳处,建造印公塔院,塔院大殿正中安放著大师的灵骨舍利。
故里悼念
故里悼念 永世不忘
大师的故里在陕西大师圆寂后,陕西广大僧众及各界人士在西安西华门广场召开隆重悼念大会并成立了印光大师西北永久纪念馆。
敬请舍利
敬请舍利 建塔南山
一九四一年陕西敬请大师的舍利子安放在南五台寿圣寺,建立了舍利塔,于右任题写印光大师影堂石匾,陕西省都督张凤翔撰了碑文。
研讨探索
研讨探索 丰富宝库
大师西逝,各地纷纷撰写回忆文章,宗教界,教育经济界和思想文化界召开纪念会并研究探索大师文钞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出版了印光传,在社会上发行传播,普渡于民,使净土法门和大师的佛教思想得以广泛 。
遗物陈列
遗物陈列 供人瞻仰
大师西逝,普陀山将大师生前所居之藏经楼修茸一新,所有遗物仍依大师生前摆放位置陈列,供人瞻仰,苏州报国寺将大师住锡一院房舍刷新整理,作为文物倍加珍惜,小院严加管护,不作他用,如同大师生前一样,显示了对这位世界文化名人宗教祖师的崇敬心情和继承弘扬他的事业及作风的强烈心愿 。
四十周年
四十周年 诸老参拜
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十日灵岩山寺举行盛大法会纪念大师西逝四十周年,一九八三年重修大师舍利塔,九月一日举行法会诸山长老参加拜谒 。
灵岩山寺
灵严山寺 永继净土
大师西逝后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经常来灵严山寺拜谒并指导灵严山寺佛学院的工作 。
丰功伟绩
丰功伟绩 流芳百世
上海佛教会秘书长兼上海佛教印书局经理沈去疾,怀着对大师崇敬的心情,一九九零年开始历时八年翻阅整理大量资料,在泉州承天寺圆拙老法师,明学方丈,上海社会科学院守振农教授,上海宗教研究室袁自力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刘凌教授,上海文艺出版社唐让先生,上海中医药出版社总编金文明先生,苏州报国寺和开封大相国寺方丈弘法,莆田广化寺方丈学诚,上海五佛寺监院觉醒和四川省宗教局成都天地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大力支持下,撰写出版了三十万字的印光法师年谱,香港河南佛教学社等赞助六千册共印一万册,于一九九八年发行海内外各地,这是印光思想研究的重要成果是全面介绍大师的珍贵资料。
居士国声
居士国声 画传缘起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印光法师正是遵循释迦世尊之教劝修易行疾至之道,提倡念佛导归极乐。法师著作有文钞续编等,简明扼要,论修用力少而得效速,说行下手易而成功高,应机对像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受化之多皈依者众,风靡海内外,公推连宗十三代祖师,实菩萨再来之典范矣。三宝弟子王国声先生,出身艺术世家,是高级工艺美术大师,曾为陕西宁夏佛寺道观绘画雕塑受到高度赞誉。作品出展于美法日瑞士等国。他与印光法师同乡,由于这一特殊因缘,发心将印祖生平搜集整理绘出印光法师画传五十余幅,以饷后学,能以印光法师为师范者,必能利益社会,造福人群,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佛门之优秀矣。王国声先生以绘画艺术弘扬佛法的精神难能可贵,但愿见闻随喜者,皆种善根,同增福慧,求生净土,共证菩提 。
佛厉二千五百四十七年印祖圆寂六十三周年纪念日
描写思路:首先简单介绍合阳,然后写合阳的具体情况,最后写对大家的欢迎。其范例为:
我的家乡合阳,是一个秀丽迷人的山水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迹城。那儿的名胜古迹,美不胜收;文化习俗,异彩纷呈;瓜果美味,数不胜数;诗词颂歌,文采风流。
合阳县为暖温带半干旱形大陆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偏少。合阳县原生植物以木本和草本为主,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中国最大的芦苇荡:洽川黄河湿地。
合阳县交通便捷,108国道纵贯全境,西禹高速途经县域8个乡镇并直通县城,西侯铁路由南向北穿过县境。合阳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有黄河流域面积最大的温泉湖泊型湿地、国家AAAA景区:洽川、中国唯一以帝王命名的武帝山国家森林公园。
除此之外,合阳还有很多好吃的,如九眼莲,浙是合阳县独有的特产,栽培莲历史悠久,久负盛名,红莲和白莲皆有。合阳的莲菜有九个孔眼,环状排列,故称“九眼莲”,九眼莲节长尺半,九眼莲盛产于合阳县洽川、温泉河上游。欢迎来到合阳做客。
合阳县隶属陕西省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地区东部,黄河中游西侧,平均海拔为 721 米,年平均气温 115 ℃,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2008年),辖12镇4乡353个村民委员会。
历史名人
伊尹
伊尹(约公元前16世纪),又名伊挚,夏末有莘国(今合阳县)人,商代大政治家。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商王成汤三聘伊尹到都城亳(今河南商丘)共谋大业。伊尹精于烹饪,常以调味之理喻王事,成汤视为知音,委以国政。伊尹辅佐成汤灭除夏桀,建立商朝,被尊为“阿衡”,亦即宰相。商汤去世,又先后辅助外丙、仲壬二王当政。仲壬死后,其侄太甲继位,破坏商汤法制,怠乱国政,伊尹将他放逐到桐宫(商汤葬地,在今河南偃师西南)。两年后,太甲悔过自新,伊尹迎其复登王位。伊尹著有《伊尹》、《肆命》、《徂后》等书。临告退,又写成《咸有一德》。年百岁而卒。辅政四朝的伊尹,对商王朝的建立、巩固和繁荣,立下不朽功勋。今百良乡尹庄为伊尹出生地,莘村为伊尹耕作处。三汲、阿场、陌东、陌西等村,留有伊尹遗迹多处。莘村南旧秦庄,有伊尹墓,旧有墓田数十顷;墓前有御道,相传为前代命官省察道。
太 姒
太姒,周文王妃,周武王生母,商代有莘氏(今东王乡莘里村)之女,生卒年无考。《诗经·大雅·大明》载:“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矣,文王嘉止,在邦有子,见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生动记叙了周文王亲娶太姒的情景。太姒天生姝丽,聪明淑贤,分忧国事,严教子女,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爱和臣下敬重。生子姬发,即周武王,继承文王业绩,重用姜子牙及周公旦,富国强兵,协调诸侯,伐灭商纣,建立周朝。
曹 全
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生卒年不详,东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升任右扶风槐里令。胞弟夭亡,曹全弃官归家。灵帝光和六年(183),再举孝廉。光和七年(184年,12月改年号为“中平”),县民郭家响应黄巾起义,关中时势告急。曹全由酒泉福禄长调任合阳县令,镇压郭家起义,并采取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嗫治墙屋,列陈市肆,招抚流亡,存慰老年,出家钱买米面,赈济残疾盲哑。其长女桃斐好制药膏,治愈不少病人。灵帝中平二年(185),门下王敞等人立碑记颂曹全的功德,此碑即素享盛名的汉隶“曹全碑”,现藏省碑林博物馆。
雷 德 骧
(917—991) 雷德骧,字善行,合阳人。五代周太诅广顺三年(953)进士,宋初任殿中侍御史、屯田员外朗、大理寺(管刑狱的官署)丞。因弹劾宰相赵普“擅增刑名”,被贬商州任司户参军,又流放到灵武(今宁夏贺兰山北)。数年后,其子有邻向皇帝诉冤,才得以平反。回京后任秘书丞。宋太宗开宝七年(974)任右谏议大夫,考核朝迁官员,敢于直言,受太宗赞赏。太宗淳化二年(991),因其孙孝先有罪被株连,贬为感德军行军司马。死后追复原官衔,并赠给太师荣衔。
雷 简 夫
(1001—?) 雷简夫,字太简,系雷德骧曾孙。早年隐居,宋仁宗康定中为秘书省校书郎,代理秦州观察判官,不久去职居长安。时,关中“三白渠”(今泾惠渠的前身)毁坏已久,京兆府推荐简夫治理。先前治理的人,每年用六个县的民夫役作四十天,用梢木几百万,而水不足;简夫役用民夫三十天,梢木减少三分之二,而水有余。后历任坊州(今黄陵)、简州(今四川简阳)、雅州(今四川雅安)、虢州、同州知州,升尚书职方员外郎。简夫在雅州时,识眉山苏洵,读苏洵《洪范论》,二人相见恨晚。苏老泉(即苏洵)携其二子苏轼、苏辙,拜谒简夫,以师事之。简夫遂以书信投老友益州太守张方平、文坛泰斗欧阳修、韩琦等人,推荐“三苏”父子,使其脱颖而出。擅长书法。知雅州途中,经汉中府,时朝迁拔银修筑古蜀道青泥岭段,嘱记此盛事,遂撰文并书《新筑白水路记》碑。又作《江声帖》。
范 燧
(1519—1583) 范燧,字以木,号罗岗,路井镇范家洼人,明世宗嘉靖年间进士,任户部湖广司主事。严嵩专权时,范不依附。管理北京崇文门税收,查办偷税漏税,不避权贵;督办淮仓,废除对商船不合理征收;管理运河,粮船按期到京。升任四川按察副使后,加大城墙,整顿保甲,擒拿妖僧,剪除士豪,昭雪冤狱。后任河南布政司参政,分守洛阳,被他人中伤而引退。回乡后,修学宫,提倡文教;对乡里婚丧困难者,周济甚多。子范垣、范堤、范垠皆文才,均任知县,人称“范氏三凤”,即乡人所传“一母三知县”。
魏 天 命
(1612—1648) 魏天命,皇甫庄乡皇甫庄村人,少习武艺,胆识过人。清顺治二年(1645),与城内槐里人康姬卫等在梁山发动农民起义,杀死知县张延与典史丁同泰。遂与澄城义军首领王执礼、姬宴屋等联结,于顺治三年(1646)率军攻克澄城,杀死知县靳榜,声威大振。后分军两路,康姬卫率北路入城,与清军战于芝川镇,复转战耀县张果老崖,陷入重围,全军壮烈牺牲。魏天命率南路军至朝邑白冢镇(今大荔县安仁镇),被清军所困,兵败被俘。嗣又掐脱缚绑,单骑重返梁山,力图重举。顺治五年(1648)九月,天命外出活动,被知县庄曾明、县丞汪维城侦知,于和家庄中伏被执。解送西安途中,天命笑顾左右说“吾谓成大事封侯,当八座以耀乡里;今乘囚车为尔辈所簇拥,亦如八座矣”。临刑从容,凛然就义。
党 守 素
党守素,坊镇乡灵泉村人,生卒年不详。父母早亡,20岁左右辍学。农闲赶毛驴往返于陕北贬盐。一次,驴、盐被盐吏没收,身遭拘押数日,返乡不成,自投李自成义军“老八队”。屡建战功,升至“威武将军”,封“载侯”,镇守兰州。闯王失败后,与李过、高一功等率部由西北南下,随高夫人归明抗清。直到清康熙二、三年(1663—1664)间,南明降清,武帝失败后,党守素同刘宗敏、郝摇旗(后名郝永忠)、刘体仁等在川、鄂、陕交界处继续抗清。后在湖北郧阳、房山的武当山以西至陕西镇安、山阳边界潜伏落户,人称“十三家”。灵泉村后巷南边中间分支祠堂有自成大顺政权所赐“开国元戎”匾,挂于门首(今已不存)。
李 灌
(1601-1676) 李灌,字向若,号连壁,南坂头(新池乡南顺村)人。明崇祯时举人。清兵入关后,渡河到山西为僧,后又返乡。清迁官吏慕名寻访,他避而不见,大门外写对联一别:“清风焉能吹动我,明月何曾不照人。”痛恶变节仕清之人,常以诗文讥讽。为避灾祸,潜入华山采药,有时穿道服在街上行乞,漂泊三十余年。晚年回乡,在乳罗山下挖窑洞居住,种田十数亩维生。著作丰厚,诗文清奇雄宕,惜多散佚,传世之作仅《广瀵堤记》、《嘲同志未终之人》及碑文数篇。曾与老艺人一起,对合阳线偶戏从音乐到舞台表演艺术等,作过一系列重大改革,并亲自编写剧本(已失传),使线偶戏具胡浓郁“悼明”色彩,世称“吊线胡”、“吊明歌”。合阳民间流传有李灌不畏强暴,伸张正义,滑稽多智,巧斗邪恶的故事,几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雷学谦
雷学谦,字六吉,东王乡夏阳村人,生卒年不详。清顺治时进士。任广西桂林推官,以清正闻名。康熙元年(1662),其考选广西道监察御史,为整肃选拔任用官员和弹劾旷职渎职行为,向康熙皇帝陈奏时政得失数十条,都被采纳。巡视江浙盐政,受商民拥护。因母去世,弃官回乡。当时,王村瀵常年因雨潦水涨而淹没耕地,遂率众修渠整堰,使泄蓄流畅,灌田多而不复为害。潼关车牛站每年要耗掉合阳百姓银子上万两,其催促知县徐起霖上报,得以免除。卒后墓葬南蔡园村西。
王又旦
王又旦,字幼华,号黄湄,百良乡百良村人。清顺治下五年(1658)进士。康熙七年(1668)任湖广潜江知县。当时,潜江正值兵灾水患之后,他革除弊政,招集流亡,奖励农桑,变乱为治。潜江居汉水下游,常因决堤成灾,其除率众修堤外,又建议上级改各县联合修堤为分县划段管修,以防敷衍推诿,使湖北免除汉水之患二十余载。同时于潜江建立“传经书院”和“说诗台”,培育人才。康熙二十三年(1684),升使吏部给事中。后到广东主持考试,奏准于盗匪常出没的南海花山建城设县,遂得长治久安。又旦博学能文,诗作尤佳,与京师王渔洋时相唱和,交谊尤契。时,海内言诗者必称“二王”。朱竹坨谓:“又旦诗能兼综汉宋人之长”。著有《黄湄集》十卷。墓在百良村南。
雷敬儿
(1613—1701) 雷敬儿,雷翀之次女,嫁给和阳村秀才史继鲁,人称史夫人。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工诗文,善书法。继鲁早丧,无子。以侄为嗣,为其修建书房,亲写铭文:“天地为屋,江河为沼。古今旦暮,圣贤朋好。具此心眼,以窥奥妙。月明星灿,书声缭绕”。嗣子亦早亡,遗孙三人,雷悉心教养,著有《弥清阁集》,晚年自行烧毁。清乾隆版《合阳县全志》载有她《哭夫》诗一首:“去年灯火共元宵,为我窗前拂翠翘。佳节依然人不见,一轮明月冷迢迢”。民间传抄其织锦回文诗作多首。
康乃心
(1643—1707) 康乃心,字孟谋,号太乙,县城槐里(今文化街)人,康熙三十八年(1609)举人,博学能文,是清初陕西著名诗人。其题留于西安小雁塔僧舍左壁上的《吊秦庄襄王墓》诗(其一):“园庙衣冠此内藏,野花岁岁上陵香。邯郸鼓瑟应如旧,赢得佳儿毕六王”,备受清代大诗人王渔洋赞赏,从此名闻海内。著有《莘野集》、《太乙子》、曾编纂《韩城县志》、《平遥县志》。时有“关中三李(李因笃、李顒、李天生),不如合阳一康”之说。
钱万选
钱万选,字子华,江苏长兴人,贡生,生卒年不详。清康熙四十年(1701)任合阳知县,为政宽和,以教养为务。初到任时,即召请名士经常讲论学问。设社学数十处,振兴合阳教育。编《合阳县志》十卷,体例有所更新,但合阳绅士“不以为然”。离任后,择存精要,改名《宰莘退食录》自费刊印。
张大有
(1675—1730) 张大有,字书登,又字火天,城关镇西街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任翰林院编修、殿试受卷官,因上书陈述科场积弊,降为国子监助教。后历任奉天府丞、顺天府丞、左佥都御史、太常侍卿、大理寺卿、左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漕运总督、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并代理兵部尚书。任漕运总督时,亲临河道整顿漕政,提出“建石坝,修水势;编船次,均运量;明约束,绝奸宄;选材任,惩侵渔”八条良策。又裁减冗员,分帮兑运,实行轮换,使弊绝风清,漕运畅通,官民受利。众赞曰:“九载漕运,一尘不染,可谓绝后空前”。死后谥“文敬”。著有《黄门诗集》、《绿槐堂文集》、《漕政简明书》等,惜其俱失。墓地在县城北门外张家墩。
褚 峻
褚峻,字千峰,甘井乡万年村人,生卒年不详。擅长雕刻,以拓售碑帖为业。乾隆六年(1741)摹成《金石图》四册,为学者所珍视。本县书法家党晴梵在《华云杂记》中说:“褚氏《金石图》共四册,册高一尺二寸,阔七寸。缩丰碑巨于尽天寸地中,圭跃花纹,无不历历,洵能手也。不惟文字摹刻极小而致,题跋亦整洁可爱,考据尤精赅详明”。著有《金石经眼录》四卷,为乾隆嘉庆时金石名著。
康 嵘
康嵘,字荣山,县城槐里(今文化街)人,清道光年间生员,生卒年无考。为人刚直磊落,不同流俗。知县沈寿曾(浙江桐乡人)诌上虐下,贪婪不法。道光二十七年(1847),大旱,合民大饥,沈寿曾除催交当年赋粮外,又严督乡民交纳旧欠的“出陈易新”仓麦,引起百姓哄堂,沈章以叛民报府,扩大事态,致县西王村十五人系狱,五人刑毙狱中。又有郭家坡富室郭维元代催里粮,沈以郭私用朱笔填改拘票姓名为由,将其拘捕,索贿银一千三百五十两保释。康嵘愤其不法,乃联络受害家属数人,直至臬司投状控告。讵料臬、府、州、县上下作弊,反坐康诬陷,连其子纯熙一并系狱,大刑威逼,迫康就范。经翰林王凤翔说合,康始得出狱。后受大荔段述之资助,赴京上控,费时三载,历经艰险,终于咸丰元年(1851)告御状得准。咸丰皇帝御批:“沈寿曾胡作妄为,杖一百,发流新疆;各官一并交部议处;受害乡民酌予抚恤。”合阳人状其所为,曾编《康嵘告御状》一剧,遐迩流传。
印光法师
印光法师,号常惭愧僧,俗家姓赵名丹桂,又名圣量,孟支乡赤城东村人。幼随胞兄习儒经,涉猎释教经典,矢志参拂。光绪 四年(1878),舍家离俗,入西安慈恩寺听经。光绪七年(1881),至终南山莲花洞寺,拜道纯和尚为师,剃度为僧,道号印光。次年,入双溪寺印海定律师座下受具。初,于湖北竹溪莲花寺充照客时,得读《龙舒净土经》残本,悟其精妙,一以净土为归。光绪十二年(1886),前往北京红螺山资福寺专修净土宗三年。其间,曾告假朝拜,山西五台山文殊师利道场,回寺后任上客堂香灯、寮元等职,并於诵经之余,研读三藏教典,由是深入经藏妙契佛心。光绪十六年(1890),至北京龙泉寺家“行堂”(为僧众盛饭菜的僧人)。光绪十七年(1891),住北京圆广寺。光绪十九年(1893),应入京请藏经的化闻和尚之邀,赴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居藏经楼,主理藏经。光绪二十三年(1897),受请为法雨寺僧众开讲《弥陀便蒙钞》一座。此后,於法雨寺珠宝殿侧闭关两期六年,终日不出房门,由人送饭食诵经念佛,而学行倍进。光绪三十年(1904),为温州头陀寺入都请藏毕仍住法雨寺经楼。民国7年(1918)至18年(1929)间,数赴上海、弘扬净土宗,多寓太平寺。民国19年(1930),赴苏州报国寺闭关,指导创办灵岩净土宗第二念佛道场。民国26年(1937),移住灵岩,至29年(1940)农历十一月初四日五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坐化,享年80岁,僧腊六十载。其舍利子分置各寺,被尊为佛教净土法门第十三代莲宗世祖。一生著述甚丰,遗著有《印光法师文钞》四卷、续编《文钞》二卷、《增广印光法师文钞》。生前自奉俭约,乐善好施,曾募捐修建法雨寺、上海慈幼院等;先后於民国15年(1926)、24年(1935)、25年(1936)三次为陕西、绥远赈灾,共捐款8000元之多;民国十八年(1929),专为家乡东、西赤城村施赈1600元。
师集贤
师集贤,乳名道立,笔名路冷,城关镇东安家庄人。幼年丧父母,由督父母抚养成人。1917年由合阳高小毕业,考入西安成德中学。1921年考入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后为上海大学),习美工。受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等革命思想熏陶,于1922年参加反基督教运动,加入中国***。1924年上海大学毕业回西安,先后在西安美术学校、西安中山中学任教,以诗画宣传革命思想。 1927年春,蒋介石叛变革命,师集贤于1928年随同进步人士王复初至南京审计院任办事员,从事中共地下交通工作,经常为中共南京市委任曜(任雪涛)传递秘密文件。与进步知识分子李卓如、崔斗山等创办《工作半月刊》,发表长诗《谁是我的妈妈》,揭露封建社会罪恶,倾吐劳动群众的苦衷。国民党警察局疑其为***员,捕之入狱,经审计院科长邵师周保释出狱。 1930年,上海复旦大学地下党员刘高天(合阳人),因执行李立三“左”倾路线受到党内批评,暂居师处。当时,同乡友好王子宜、雷仲山、屈仰之、习志合和杨佩韦等进步师生亦常来师的寓所。当年署期,国民党特务在邮局发现一封写有“师路冷女士转芦冷影女士”(芦冷影是刘高天化名)字样的挂号信,便化装邮差,将信送到师集贤住处。刘高天接信,未及拆阅,特务多人入室,持枪威逼、查问。师集贤下班返寓途中闻听特务进室搜查,想到刘高天才入党,年轻经验少,其他几位同志都是进步学生,当即挺身进家,面对特务理直气壮地说:“我是房主,有事我一人承担,和同乡于年们无关!”特务把师集贤、刘高天等七人逮押至国民党南京卫戊司令部。在狱中,法官故作怜悯说:“你是青年诗人,不过为女子所误,为爱情死而无益。只要你供出她的住处,你与朋友都可获释”。师集贤说:“刘女士认为我可靠,赐令转信,我若抛她,何以为人?》今犯到你手里,死而后己!”经反复抗争,其他六人保释出狱。分手时师集贤告诉刘高天:“善自奋斗,勿找任何人”。请你替我见王先生(王复初)一面,传话‘母勿念,此生再见十有九无望,永别了。'” 1930年9月23日,师集贤就义于南京雨花亭。著名人士王复初及集贤的同乡、战友,将师集贤遗体安葬于雨花台三藏殿附近的西北坡。王复初题字立碑:“关中师道立之墓”。
党晴梵
(1885—1966) 党晴梵,名云,号待庐,坊镇乡灵泉村人。清末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任同州师范、同州中学等校教员。民国4年(1915)加入陕西靖国军讨袁,初任总部秘书长,继任第一路军参谋长,交游广而恃才傲物。在此期间,先后任西安行营设计委员、西安高级中学和西安商业专科学校教员。22年(1933)任合阳中学校长,延聘进步教师,购置理化实验仪器,编印校刊,使学风为之一新。民国33年(1944),从西安返县,任合阳县临时参议会议长,曾连续揭发县军事科和华潼师管区180兵役舞弊案及八区专员蒋坚忍白宜公路舞弊案。34年(1945),在县临时会大门外张贴“立即停止征实”、“立即撤销战时征兵机构”等巨幅标语,国民党新任县长周鸿软硬兼施,迫其施弃竞选县参议长和省参议员权利。后被免去县临时参议会议长职务。1947年春节,灵泉村耍“射覆”,党亲撰“庆祝胜利”、“化行北国”、“时髦作风”、“典型人物”和“我们希望”五阙二十目文联故事,旨在揭露国民党腐朽黑暗。1948年进入陕甘宁边区,任边区政府参议。西安解放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副部长、西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大学教授,当选省政协二、三届副主席及省三届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初被迫害致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昭雪。著有《先秦思想史论略》、《中国文字学概论》和《待庐丛书》等多卷
我家附近的名人 合阳的
本文2023-09-22 04:42:4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