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璟的杨璟永州传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3收藏

杨璟的杨璟永州传,第1张

据湖南永州(古称营阳郡)地区流传关于杨家将后裔改姓阳(同音杨)的手抄本记载,此书1980年被一个江姓铁路职工收藏,江先生说:当年修建永州铁路,永州当地一个老者90 多岁,见江先生喜欢古诗古书,好阅读,老者觉得自己儿子并不喜欢书籍,不能将家中保存的一本祖上传下来的关于湖南永州杨家将典故的古书保存下去(书籍太烂也是一个原因,考虑会烂坏在自己儿子手上,无条件保存下去),遂将此书转赠给江先生,并告诉此书为杨璟手下文官所写,记载了永州杨璟后裔改姓阳的原因,老者推测改姓后的阳姓有可能不知道自己家族的真正历史,纸张虽然经过用桐油类防水处理但已经霉烂,江先生当时见书中记载内容与北宋杨家将的故事情节差异较大,觉得没有收藏价值,随便搁置家中,随着他工作单位的调动,此书被带到湖南株州昭陵火车站,江先生后来升为改站工区长,江先生偶然与外人讲其收藏了古书后,远道而来的一个外乡人要求看看此书,看过后,在90年初就愿意出10万元收购此书,江先生未答应,10多天后,此书被盗至今下落不明(据说此人请当地小偷将此书了偷走,),江先生早年有一个邻居叫阳婆婆,该婆婆的始祖恰巧为永州杨村甸阳宗福公,曾将此书多次借与阳婆婆阅读,婆婆对书中内容记忆十分深刻,但阳婆婆已于2007年去世,据其孙子田先生回忆,书中大致意思为:杨璟在永州的两个儿子知道父亲被定为谋反罪后,当晚在友人的帮助下身披黑衣黑裤,并将脸涂黑,连夜出城,出城时被守卫发现,守卫虽然知道是杨璟的儿子,但给予放行了,后来追兵追到,杨璟两个儿子躲进了深远的山里面去了,在深山中生活了15年之久,胡子头发全身都长得不像人样,因此下山后,没有任何人可以认出他们了,两兄弟分别在山下相隔10里左右地方居住,互不往来,害怕同时被抓灭族,后来两个兄弟同时发派,两兄弟死后,族裔中几乎不知道祖宗的真正来历。根据时间推算此书应该著于1410-1450年左右。根据杨村甸阳氏家谱记载,明末清初两兄弟宗德,宗福各自的子孙门才发现祖宗是俩亲兄弟,而且他们的父亲被称为高祖,这点恰好与上面古书内容十分吻合,也就是明初并不知道宗德,宗福为俩兄弟,但杨村甸阳氏家族并不能肯定自己就是杨璟后裔,虽然他们都知道祖宗是一位谋反大将军,而且他们保存着一个十分威武的明朝五将军像,虽然过去谋反罪就得改姓,至于杨村甸阳姓是否由杨姓改姓而来,至今杨村甸乡阳氏没有人能说得清楚。阳氏占永州零陵区杨村甸乡全乡84平方公里90%人口,这在中国是十分罕见的。一般一个姓氏占一两个村就算大族了。

点评:杨村甸阳氏为明朝大将军杨璟后裔,但由于始祖宗德,宗福去世后并未留下确切的文字记录给子孙后代(当时情况灭九族,也不可能有文字记载),所以该族只能依靠其他文献资料来佐证来源了,即使有手抄本记录,但此书并不是出自杨村甸阳氏所写,而是杨璟手下文官所著,且此书早已遗失。因此需要证明杨村甸阳氏的来源就得找寻此书下落。永州古代被称为营阳郡,杨璟封营阳侯,他的后裔以侯阳氏为姓,符

合历史规则,例如唐国公李渊,建立唐朝,而不是李朝,这从杨村甸阳氏家谱里面也记载为“别子为祖相吻合”。

根据杨村甸家谱还原杨璟家谱如下:(宗福:千三公派,十五郎判断当时杨璟应该有好几个兄弟及堂兄弟存在)

1代高祖:杨璟庐州合肥人1338生-1382萃,

2代杨通(宗统)?1357-1390年,洪武17年世袭封营阳侯,后裔居住永州杨村甸附近杨家院,由于爷爷杨璟谋反,明朝初期前五代祖宗均为空白替代以免核对出杨璟被灭九族。

2代杨达,不可考,记录不详。

2代宗绪 居住湖南武冈,后裔10于万,生九子,万一到万九公。

2代宗德 1359生 一千三十二郎生殁失考葬地名桃塘初居湾塘侧后徙盐目桥新塘瓦塘牛恋塘,一千三十二郎内含谜语。 配 氏生殁失考生子四:祖华 祖玉 丙三 丙四

2代宗福 一千三十五郎葬地名狮子岩观音坐莲原配 邹氏 生殁失考葬夫坟脚下 一千三十五郎内含隐喻

继配 周 氏 生殁葬失考

2代杨宗道(又名杨洪),生于南京,母亲施夫人。

3代宗福之子祖华 1378

4代贤锦:1398

5代厚公 1418年

6代志能 1437

7代永让 1460年

8代思龙 1483年

9代仕人 1504年

10代世作 1536

11代国润 1577年

12代洪所 1633年

13代春景 1664

14代光忠 1719年

15代明化 1741年

总结:凡是洪武23年改姓阳者,均为杨璟后裔,根据湖南流传另外一个典故,杨璟在永州暗中策动族人造反,洪武15年暴病死家中,而历史上10多年后,北京燕王朱棣手下出现一个同名同姓的杨璟大将军,且1381年生子杨洪(杨宗道),和永州杨璟后裔字辈同为宗字辈,因此洪武15年永州营阳侯杨璟极有可能假死,逃过朱元璋追杀,并暗中投靠朱棣,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朱允文,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破明朝京城南京,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靖难”之战的最后一年,在此战役中,杨洪父杨璟为南军中一百户令,于四月廿七日战死于灵璧(今安徽省灵璧县)。

永乐元年(1403年),22岁的杨洪袭父职 (百户令),从苏州而远戍塞外开平卫。临行,众人问:“你北上数千里之外的开平戍边,那里寒风荒野,地瘠民苦,战火连年,生死难测,你果真不害怕吗?”杨洪说:“大丈夫立功扬名,宁有在百步之内!”遂谈笑而往。当时成安侯郭亮守备开平。郭亮,合肥人,“靖难”战役初为永平卫千户。永乐七年(1409年)守开平(即开平卫),永乐二十年卒,赠兴国公,谥忠壮。郭亮当时一见杨洪甚为喜悦,置之幕下资论军事,深见器重。永乐八年(1410年)四月,杨洪率部随永乐帝北征,经威虏镇、渡饮马洞,追击本雅失里。五月十六日追至斡难河,大败之,本雅失里以七骑逃遁。在这场激战中,杨洪搏杀陷阵,获人马而还,永乐帝甚为喜欢并曰:“此乃将才也!”令识其名,以俟擢用。也正是由此,杨洪便开始了他由百户至都督四十余年的征战。

两个杨璟均为安徽人,年龄相差八岁,如果是同一人,那么杨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为了应对朱允文的兵力部署,朱棣不会将参与谋反的大将军杨璟让对方全数了解并掌握军情,因此杨璟在此时只封百户侯以此麻痹对手。从历史上看和帝王一起谋反的武将军往往也不得善终,因此朱棣也不会将过高的权利授予给当时的杨璟。

杨璟在洪武14年假死前一年对自己的子孙后裔作了更周密的部署,为了保证后裔顺利生存下去,后裔改姓是完全可能的,无独有偶恰好在杨村甸村合修族谱中就发现一支明朝由广西逃到永州的安徽大将军唐胜宗的后裔,他们当时顺湘江而下漂流到永州,首先改姓为孙,但因为当地孙姓极少,后来看到欧阳姓较多,他们改为欧阳姓,而杨村甸阳姓后来也认为自己是欧阳姓,这样两个大将军后裔都以为是同姓而合修族谱,但仔细看唐胜宗后裔支谱,明朝前面7代字辈却和唐姓一模一样。

杨璟之宗福公后裔中出现阳利见(又叫欧阳利见)将军,

唐胜宗妻:吴氏、蒙氏。至正十三年1353年以前唐胜宗在家乡濠州定远县娶妻吴氏生子:唐敬业、唐敬祖。至正十三年1353年以后娶妻蒙氏生子赵九。  唐胜宗子三:唐敬业、唐敬祖、赵九。  注:湖南长沙桐木桥清代旧谱记载:唐胜宗长子唐敬业居家乡定远县。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农历八月十六日乙亥,唐胜宗受命带钱同所在定远县老人仓的当地老人到淮阴收购备荒粮食,无辜被杀,其次子唐敬祖避祸落业湖南长沙桐木桥、其三子避祸落业湖南永州,改姓、名赵九。

唐敬祖娶陈氏,生子二:唐福相、唐福林。

赵九娶蒋氏,生子五:(名)唐万福、唐世福、唐永福、唐全福,(号)溪菀十六郎,恢复唐姓。   赵九子五:号:溪菀五郎、溪菀十二郎、溪菀二十郎、溪菀二十一郎、溪菀十六郎。

溪菀十六郎:四川省岳池县裕民镇老木垭唐氏清代旧谱字迹腐烂,不知唐?福。

注:清代老木垭旧谱复印件中文字一句:虽南、西悬殊,而按谱以稽。南:湖南。西:特指清代四川。悬殊:差别很大,指老木垭唐氏等入川后使用名辈与祖籍地湖南永州木瓜埠唐氏族人使用名辈不同。而按谱以稽:按谱查核、稽考、稽查。

2015年冬,从四川蓬安县凤石乡唐胜宗后裔旧谱记载才知::清代老木垭旧谱复印件中名辈:“德、国、开、行”,同辈 !

大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老木垭唐氏第二次修谱序言》原文,在《唐吧》里!

话说胜宗公之孙,赵九之子:溪范五郎、溪范十二郎、溪范二十郎、溪范二十一郎、溪范十六郎:

“溪范(fàn)”:溪范实际该写成“溪菀(wǎn)”。

潇湘溪菀:潇湘指的是地名,特指今湖南省零陵地区(永州市),溪指溪水边,菀指的是一种草本植物,古代人一般用作比喻成高雅不凡的事物。《楚辞离骚》有很多类似。  合起来就是湖南溪水边的漂亮的草,这个为什么会用来当做雅词呢,呵呵,古人的田园风光文化流淌了这些东西!

菀:菀有四种读音,有形容词一种词性,意思是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说明:有关历史考证:请网上百度(唐吧):阅《明延安侯唐胜宗》、《明延安侯唐胜宗母墓葬形制及墓志略论》。

在此将四川省岳池县裕民镇老木垭唐氏认祖归宗湖南永州冷水滩木瓜埠唐氏一世至六十世名辈录入,供族人知晓。

名辈歌:

1胜宗、 2赵(召)九(敬)、 3溪菀十二郎(万十二郎、唐世福)、

4正十三郎、 5辛八郎,

6普、 7讳、 8智、 9仲、 10兴。

11朝、 12喜、 13泰、 14文、 15德,

16忠、 17良、 18本(有)、 19天(继)、 20锡(先)。

21懋(祖)、 22建(志)、 23勋(长) 24猷\优(怀) 25焕(登),

26平(仕)、 27章(廷)、 28治、 29化、 30隆。

31协、 32和、 33昭、 34景、 35运,

36亮、 37彩、 38佐、 39时、 40雍。

41显、 42训、 43诗、 44书、 45贵,

46克、 47家、 48作、 49述、 50贤。

51发、 52祥、 53恢、 54绪、 55远,

56余、 57庆、 58兆、 59科、 60联。

说明:

1、括号内“有……廷”为入川后岳池老木垭唐氏使用的名辈。

2、三世祖溪菀五郎、溪菀十二郎在清代老木垭旧谱里记成了谐音万五郎(唐万福)、万十二郎(唐世福)。清代(1778年)旧谱记载:名辈福已用在名字后。将“赵”记成了同音字“召”。

3、从中可以看出从第三代恢复唐姓!唐万福、唐世福是名。溪菀五郎、溪菀十二郎等是号!查词典“号”:由孔明是诸葛亮的号,便知“溪菀十二郎”等是号!

4、前人有名、字、号。班辈:应该是名辈。其清代旧谱是这样记载称呼:《名辈歌》、名派 !

因川渝地区“垂”字易生歧义,经多方协商,第41辈“垂”字在川渝地区“三胜”唐氏后裔改用同义字“显”代替。

说明:以始祖唐成为一世,则加一世 !

在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从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演义着一幕幕明代历史的活化石。而安顺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西秀区七眼桥镇以云山、本寨、雷屯为主的云峰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该景区位于安顺市东面21公里处,景区面积225平方公里。景区自开发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他们认为云山、本寨的明代古城墙、古箭楼、古巷道、民宅、古堡等,保存良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旅游价值。2002年在七眼桥镇出土的明代率军南征将军傅友德、沐英将军捐资建庙的石碑证实了专家学者的论断。二零零二年七眼桥镇以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明初文化村落群--'屯堡'被列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二零零一年国务院将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屯堡村落云山屯、本寨古建筑群批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安顺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

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沧桑。岁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现代的史书,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

让我们走进屯堡,走进那久远的年代…… “迨制既废,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惟其住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平坝)县志——民生志》)

屯堡人不是当地土著民而是外来户,这在大量的史料中是有记载的。

“屯堡者,屯军居住之地名也”(《安平县志》)。

“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而来,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安顺府志)。

“汉族迁徙来最早者,为明洪武初年征南屯田戍边之军队”(《镇宁县志)。

“县境汉里之民,多明初平黔将士之裔,来自江南,尚有江南遗风”(《兴仁县志》)。

“安顺府民之种类,于苗民之外,有屯田子、里民子,又有凤头鸡(即凤阳妆头饰),凡此种种,实皆汉民”(《黔南职方纪略》)。

“凤头苗,惟安顺府有之。此族原系明初征苗来黔,其始祖皆凤阳人也,女子挽髻于项,与各族迥殊,俗以凤头苗目之。其习俗多与汉人同”(《贵州通志》)。

“明祖以安徽凤阳起兵,凤阳人从军者特多,此项屯军系为凤阳藉。又此种妇女头上束发作凤阳妆,给一笋,又呼之为凤阳头笋,决非苗夷之类也”(《平坝县志》)。

“凤头鸡在安顺府属,原籍凤阳府人,从明傅友德征黔流寓于此”(光绪《百苗图咏》)

除史书记载外,众多屯堡后裔留存的家谱中也可看出屯堡人的来龙去脉。安顺西秀区九溪村(原名“大堡”)征南先锋官顾成后裔宗谱记:“始祖成公,由前明洪武二年奉救征讨滇黔,授征南都指挥之职,躬膺王命,统率王师,自吴来黔。其后平服黔地有功,封镇远侯征南将军,遂久镇南疆。”

日州詹家屯曾氏族志记:“曾巩后裔曾德一祖居江西南丰,至明朝初年,任征远将军之职,率师来黔,镇居于安顺府。”

雷屯雷氏家谱记:“始祖讳龙,原籍凤阳人,后调江西建昌府……洪武十四年随颖川侯傅统领带兵平贵州,留守镇宁卫,……因我祖来黔屯兵以守此地,故名雷屯。”

夏官屯严氏家谱记“原籍江南应天府柳丝巷铁牌楼。明开辟黔省,奉命填南而来,立足成家。” 众多史料和家谱记载,足证安顺屯堡人实系“明代屯军之裔嗣”。随着时代的变迁、屯田的废除、移民的涌入,本来意义上的屯堡有所扩大,在以安顺为中心,东到平坝,西到镇宁和关岭,南到紫云,北到普定,方圆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屯堡村寨达数百个,人口有约30万人。明朝皇帝“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的举措,不仅实现了明王朝镇压反叛、巩固统治的军事目的,而且屯军移民带来的江南先进耕作技术,也促进了安顺的发展。屯堡人虽然来自中原和江南各省,但同一目的、同一命运、同一生存的需要,人众聚族而居,村寨连缀成片,逐渐形成有别于当地民族和其他汉族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屯堡文化,构成安顺多元文化中耐人寻味的一元。 贵州屯田的最早记载是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8年)十一月,朱元璋命普定侯陈桓、靖宁侯叶升“屯田定边、姚安、毕节诸卫”。定边、姚安在云南境,惟毕节属于贵州范围,但毕节彼时受节制于四川都司,和此前“屯田云南品甸”、“屯田云南”,均早于贵州黔中一带。据史料载,从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至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十年间,明朝先后分三批从四川、湖广、陕西等地抽调十余万军队屯田云南;十三年(公元1380年)置平溪(玉屏)、清浪(岑巩青溪)、镇远、偏桥(施秉)等十二卫屯田;十七年(公元1384年)汤和、周德兴又在铜鼓(锦屏)、思州(岑巩)屯田;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唐胜宗、张龙又在黄平、镇远等地屯田等,都是围绕着黔中地而实施的云贵屯田,但惟独不见有在黔中屯田的记载。云南平定后,原先的三十万征南将士除沐英留守一万余人镇守云南外,其余大部返回黔中。其时全国卫所军队人数仅一百二十万人,留驻黔中的兵力就达约二十万,几占全国总兵力的六分之一,然从未有黔中屯田记载,可见黔中军队以戌守为主、屯田为辅当不虚也。还有一个说明黔中屯军彼时不以屯田为主的事实:明代屯军制度,规定每六十里设一屯堡,这是法律,亦是明代屯田的标准。在全国屯田地方遗存名称的距离和位置上可以得到佐证。但黔中安顺一带屯堡的设置却根本没有受此限制,在方圆二百里的范围内,共设立六卫九千户所,每所管领十屯。明万历《贵州通志》载:“普定卫设管屯指挥使一员,下设五个千户所,五千广所设管军屯印百户各十员,专理卫所军屯事务。”《黔南识略》中说:“旧卫(指普定卫)管五十军屯”即指此。仅普定周围六卫九所,每卫五千六百人,每所一千一百二十人,共有屯军四万三千六百八十人,加上随之至黔的家属,计有十七万人之多(《安顺文史资料十五辑》)。这是在黔中加入全国屯田之后的统计,还未屯田时的戌守兵员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可见黔中屯兵的目的和宗旨了。

屯堡人与屯堡文化是封建耕战经济在安顺一带的留存,它宿命地在大山皱褶里还飘逸着“明代遗风”。这种现象令人费解又不难理解,屯堡人祖先的故乡,在现代文明大潮的冲击、挤压下,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别说“明代遗风”,即便是“清代遗风”、“民国遗风”也荡涤殆尽。相对来说,生活在云贵高原的屯堡人后裔所在地虽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但步履缓慢得多。特别是几百年的风云流变,在特定态势下所相对固化的特定思维,使他们对于古代祖先的文化传承,从建筑、服饰、语言、信仰、饮食、娱乐、风俗习惯上仍然或多或少地遗存下来,犹如一块块化石,一幅幅岩壁画,一首首古歌民谣,召唤人们去寻觅先民的履迹,去体察历史的刻痕,去作一次次跨越时空的漫游。 亘古千年,纵横百里,时空在这里演化出一方迷人的土地,它,就是你脚下安顺!古往今来,地理学家发现了它“扼锁滇黔”的雄险;富商大贾领略过它“万马归槽”的繁华;文人墨客在它的奇山怪水间留连忘返;考古学家在这里拾取夜郎古邑的断瓦残砖;文化人类学家则在这里追寻“屯堡文化”的踪迹。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山山水水雕琢成一幅幅独具风格的画图;智慧的各族人民在苍凉高原上留下了人类文明的痕迹。于是,神秘与明朗叠映,怪诞与秀美共存,犷野与典雅交融!历史的尘灰遮不住格外神奇的土地!

屯堡在大山的皱褶中闪射夺目的辉光,既是那么古老,又是那样年轻,既曾拖着蹄姗的脚步从远古走来,又正迈开坚实的步履向未来走去……岁月将它熔铸成一部引人入胜的典籍,每一页都留下一个难忘的故事。

这就是屯堡人和屯堡文化!

朱元璋起兵,唐胜宗年十八,来归。从渡江,积功为中翼元帅。从徐达克常州,进围宁国,扼险力战,败其援兵。城遂降。从征婺州,克之。从征池州,力战,败陈友谅兵,擢龙骧卫指挥佥事。从征友谅,至安庆,敌固守。唐胜宗为陆兵疑之,出不意,捣克其水寨。从下南昌,略定江西诸郡。援安丰,攻庐州,战鄱阳,邀击泾江口,皆有功。擢骠骑卫指挥同知。从定武昌,徇长沙、沅陵、澧阳。从徐达取江陵,还定淮东。穴城克安丰,追获元将忻都。为安丰卫指挥使守之。从大将军伐中原,克汴梁、归德、许州,辄留守。从大军克延安,进都督府同知。洪武三年(1370年)冬封延安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坐擅驰驿骑,夺爵,降指挥。捕代县反者。久之,复爵。

洪武十四年(1381年),浙东山寇叶丁香等作乱,命总兵讨之,擒贼首并其党三千余人。分兵平安福贼,至临安,降元右丞兀卜台等。十五年(1382年)巡视陕西,督屯田,简军士。明年(1383年)镇辽东,奉敕勿通高丽。高丽使至,察其奸,表闻。赐敕褒美,比魏田豫却乌桓赂,称名臣。在镇七年,威信大著。召还,帅师讨平贵州蛮。练兵黄平。二十三年(1390年)坐胡惟庸党诛,爵除。

洪武24年(1391年)冬,朱元璋谴郭英召少祖入朝听用,少祖不从,朱元璋遂下旨命为唐胜宗刊像立庙。清朝大学士张廷玉在修《明史》中为唐胜宗的事迹所感动,立《唐胜宗传》,传文中说道:“圭裳之赐固足酬功,而砺带之盟不克再世,亦可慨也夫!”。

解释:唐胜宗为陆兵疑之。疑(níng),多音字:通“凝”。 (1)安定;止息。 (2)凝聚;集结。亦指集结的部队。

“圭裳之赐固足酬功,而砺带之盟不克再世,亦可慨也夫!”:圭裳:官员,借指官爵。之:代词,代替人或事物。赐:给予、上给予下。固:结实、牢固。酬:酬,本意是“劝酒”,指主人再次给客人敬酒,引申为酬谢;又引申为应付和赠答,由此又引申为劳动报酬。砺:形声。从石,厉声。本义:粗磨刀石。带: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砺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盟:旧时指宣誓缔约。不克:不能。再世:再出世,重生。亦:亦,多用在副词,表示同样、也、又、不过的意思。慨:感慨,叹息(因悲痛、不愉快而发出的叹息)。夫:文言文助词。

注:分兵平安福贼:安福:位于今浙江省丽水(龙泉市)安仁镇安福村青瓷古窑址。

家谱记载:其兄弟胜祖公、胜惠公?亦职授副统(领)将军。(注:清朝时续谱之记载)。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记载:延安侯唐胜宗职授总兵。

请参见《明代总兵图》。

总兵,官名。明初,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总兵官本为差遣的名称,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事毕缴还,后渐成常驻武官。

佩将印:佩:携带,随身拿着。印:印玺( yìnxǐ)、印信,特指帝王的印。

(注:江苏社会科学院明史研究员王亮功,《明史 唐胜宗传 辨误》,发表于《江海学刊》,1992年第5期等)。

《唐胜宗传》:“洪武十六年1383年镇辽东,在镇七年”,有误 !

1、徐达

徐达(1332~1385),明朝开-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徐达出身农家,少有大志,元至正十三年(1353),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朱元璋,从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

2、汤和

(1326—1395年),字鼎臣,汉族,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汤和幼孤,和朱元璋是好友,后参加郭子兴农民起义军,升千户;写信邀请朱元璋参加义军,后随朱元璋下采石(今安徽当涂西北)、太平(今安徽当涂),功升统兵元帅,其后又下金坛、常州,以功晋升御史大夫。

3、吴良

吴良(1323年-1381年),初名国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明初名将,吴良早年随朱元璋起兵,为帐前先锋,累功至指挥使,镇守江阴,他在江阴十年,抵御张士诚,成为朱元璋的东南屏障,使其无东顾之忧。

4、吴桢

吴祯(1328年-1379年),初名国宝,字干臣,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明朝开国名将,江国公吴良之弟。

5、花云

花云(1321~1360),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属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状貌魁伟,面黝黑,骁勇绝伦,1353年,花云佩着剑,到临濠(今凤阳)投奔朱元璋,被授以兵马,从此为朱元璋作战。

6、陈德

陈德(1378年),字至善,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杞国公,至正十三年(1353年),投奔朱元璋,加入起义军。

7、顾时

顾时(1334-1379),字时举,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滕国公,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顾时投靠明太祖,成为起义军的一员,累积战功升任元帅,其后参与了平定张士诚的战争。

8、费聚

费聚(1390年),字子英,五河(今安徽五河)人,明朝开国将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9、耿再成

耿再成(1362年),字德甫,泗州五河县(今安徽五河县)人,元末明初将领,泗国公,至正十二年(1352年),耿再成投奔朱元璋。

10、耿炳文

耿炳文(1334年-1403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管军总管耿君用之子,明朝开-事将领,官至大将军,以功封长兴侯。

11、唐胜宗

唐胜宗(1335—1390),濠州人(家谱记载:立谱于1403年后,明代南京凤阳府定远县凤停乡毛城村离城三十里马桥渡人),即老人仓(今仓镇)马桥河边,明朝开-事将领。

12、陆仲亨

陆仲亨(1336年—1390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吉安侯,至正十三年(1353年),为朱元璋所招揽,加入起义军。

13、华云龙

华云龙(1332年-1374年),定远(今安徽滁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将领,淮安侯,元末时聚众起兵,后率众归附朱元璋,此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

14、郑遇春

郑遇春(1333年—1390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名将,唐朝宰相郑畋之后,先锋郑遇霖之弟。

15、郑遇霖

郑遇霖(1332年-1355年),元末明初红巾军朱元璋部将领,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荥阳侯郑遇春之兄。

16、郭兴

郭兴(1330-1383年),一名子兴,濠人,其弟为武定侯郭英,妹为郭宁妃,元末投郭子兴义军,后归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鄱阳湖水战时,郭兴建议朱元璋使用火攻,大破陈友谅,获封巩昌侯,死后获赠“陕国公”,谥“宣武”。

17、郭英

郭英(1335-1403年),明初将领,濠州人,祖籍山东巨野,后迁到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他与兄长郭兴从朱元璋起兵,负责宿卫,朱元璋称郭英为“郭四”,先后跟随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平定中原、云南等地,身经百战。

18、胡海

胡海(1329年-1391年),字海洋,安徽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其最初为土豪赤塘王担任总管,后归顺朱元璋。

19、张龙

张龙(1397年),行省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军事人物。

20、陈桓

陈桓(1393年),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普定侯。至正十三年(1353年),投奔朱元璋,加入起义军,此后随军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北伐元朝。

21、谢成

谢成(1339年—1394年),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永平侯,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加入朱元璋起义军,随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等战争。

22、李新材

李新材,明初将领,航海侯(追封恩国公),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27岁的朱元璋,率徐达、汤和、华云龙等淮西二十四将离开濠州,在城外,于胡大海夫妇汇合,智取张家堡驴牌寨护寨武装三千人,打下定远,收编缪大亨私家武装两万人。

23、张赫

张赫(公元1324年-公元1390年),临淮(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前期军事将领。

24、周德兴

周德兴(1392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江夏侯。明太祖朱元璋同乡,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六月,从朱元璋起兵,此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的战斗。

唐胜宗(1335—1390),濠州人(家谱记载〈立谱于1403年后〉 ,明代南京凤阳府定远县凤停乡毛城村离城三十里马桥渡人),即老人仓(今仓镇)马桥河边,明朝开国军事将领。注:据《明开国勋臣的墓道碑》记载:《东川侯胡海墓志》:东川侯臣:胡海,世凤阳(府)定远县毛城村人 !胡海墓位于本县城南偏东15公里的胜利乡(今属张桥镇)胡村河旁。据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知县高鹤编纂的(定远)县志记载:凤停乡(辖三里),包括今桑涧、棠店、仓镇等集镇村庄。作者,明代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七:延安侯唐胜宗直隶(南京)濠州(凤阳府)(定远县)毛城人。

杨璟的杨璟永州传

据湖南永州(古称营阳郡)地区流传关于杨家将后裔改姓阳(同音杨)的手抄本记载,此书1980年被一个江姓铁路职工收藏,江先生说:当年修建永...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