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的意义及价值何在?
1、家谱的历史渊源可以看出其最原始的功能就是明辨祖宗世系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把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只要有了谱书,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谱上都有记载。
2、一部完整的家谱,都记载着姓氏渊源、始祖源流、支派迁徙、世系繁衍、人口变迁等最基本的内容。通过修谱、建谱来追根溯源,寻祖问宗,也使自己和家人受到一次很好的祖系传承的亲情教育。如果没有家谱,别说后辈不明祖宗,可说三代之后便无人知晓我辈。
3、家谱,引领同姓宗亲寻根问祖,是子孙的根系所在。家谱是每个家族文化之DNA的传承,也是中华文明的承载。
4、家谱不仅是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而且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所谓“尊谱施教”,一部家谱,就是一本教科书,它对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子孙后代的影响将会世代传承。
5、传承文化家谱的重要的意义在于文化传承。当代家谱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展示,可以重温先祖的优秀文化。
6、族谱记述着中华民族由宗族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
根据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主持完成、袁义达钟蔚伦主编的《当代百家姓》里所发布的百家姓最新顺序,史姓排名85位。百家姓排名63位! 史佚的远古祖先是高辛帝元妃姜嫄生后稷为周始祖,历至文王,文王生皇子伯邑考、伯邑考生佚。西周初年佚任太史令一职,辅佐武王克商,与周、召、太公共辅成王。一生为人严正, 《桐叶封臣》里“天子无戏言”的千古名言就出自他口。后人把他作为史官的楷模,并将他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史佚子孙以官职“太史令”的史字为氏,称史氏。
谱牒学·谱牒学研究概况·资料类著作的编撰
1目录类
多贺秋五郎《宗谱的研究(资料篇)》(日本东洋文库,1960年),著录有日、美、中收藏的中国谱牒,并在1982年出版的《中国宗谱的研究(下)》(日本学术振兴会)中又作了补充。美国人编有《美国家谱学会中国族谱目录》 (台湾成文出版社,1984年)。
香港罗香林《中国族谱研究》 (香港中国学社,1971年)“下篇”介绍了“广东省立图书馆所藏广东族谱简目”、“哈佛燕京学社汉和图书馆所藏族谱目录”。台湾有七十年代王世庆等人编著的《台湾公私藏族谱目录初稿》(《台湾文献》29卷4期),盛清沂主编 《国学文献馆现藏中国族谱资料目录初辑》(联经出版社,1982年),赵振绩编《台湾区族谱目录》等。在大陆,这方面的工作也在进行,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联合编纂有《中国族谱综合目录》(暂定名,待正式出版)。一些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自编有馆藏家谱目录。
2提要类
北京图书馆家谱整理小组《北图藏满族宗谱叙录》(《文献》1987年2、3期)。吕彼得《台湾公藏族谱解题》(台北中央图书馆出版,1969年)。香港大学黎树添编有 《冯平山图书馆所藏中国族谱提要》,罗香林《中国族谱研究》“下篇”含有“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所藏中国族谱叙目”、“中国族谱择要叙录”。
3资料汇编类
多贺秋五郎《宗谱的研究(资料篇)》进行了宗族经济与教育、族人教化、族规宗约、祠墓祭祀、修谱凡例与体例等类资料的汇编工作。盛清沂主编《国学文献馆现藏中国族谱序例选刊》一、二集,共二十册;台湾还出版有《族谱家训集粹》,从数十种名谱中摘录了百余条家训,分类编纂。专题资料方面,有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编》(九龙中国学社,1965年),共收录客家族谱四十姓八十六谱,是研究客家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庄为玑、王连茂编《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全书三十余万字,上篇为移民资料,下篇汇集了政治、文化、经济、婚姻、宗族等方面的资料。
此外,研究者们还校、编出版了曹雪芹、洪秀全、白居易、郑和等历史名人的家谱资料。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宗法式家族是一种血缘组织,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十分清楚,这种组织才能维持和发展。即使旧的家族裂变成许多新家族后,以及新家族再裂变之后,各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一个家族的始祖及始祖母是谁?始祖如有几个妻子的话,谁是嫡?谁是庶?他们各有几个儿子,名叫什么?他们的妻又是谁,又各有几个儿子?家族的各支各房是怎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现在众多族人的父、祖、曾祖、高祖等等是谁?谁和谁是什么血缘关系?新家族始祖是从旧家族的哪一代分裂出来的?它又是怎样一代一代地传到现在?总之,家族成员之间的各种复杂的血统关系必须清楚。在没有文字的时候,血缘关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传授,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时间长了,记忆难免有差错。当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就用文字把这种血缘记录下来,这就是谱牒,是家谱、族谱的雏形。
谱牒源于何时?大概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司马迁说的《谱牒》、《牒记》,都是周以后的东西,周代的《世本》,曾对司马迁创作纪传体通史有过参考作用,学术界公认为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启我国家族史籍以"谱"为名之先河。周代的《世本》,在于"奠系世,辨昭穆",它所奠的系世,是周宗室的帝王世系;所辨的昭穆,是尊卑贵贱的亲疏。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礼崩乐坏",趋于瓦解。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至东汉时已由世族宗族代替了,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势力极度膨胀,选用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官之任用,"不考人才行业,空辨姓氏高下","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家之婚姻,必由谱系",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依据。与之适应的是修家谱之风极为盛行,国家设谱局,置谱官,"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同时,伪造世系门第的造假现象应运而生,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唐朝初年,修谱继续为官府垄断。为了打击旧有的门阀势力,抬高李氏皇族社会地位,唐太宗李世民组织力量编纂《氏族志》,"以今日官爵为等级高下",旧有门阀势力受到重大打击。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庶族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以至宋代,家谱编纂方式由过去主要是官府修谱发展成私家修谱。家谱功能上也由过去主要是出仕、联姻的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明清以降,私修家谱之风盛行不衰,目前存世家谱、族谱绝大多数是清代以后撰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谱被认为是封建宗族制度的产物,作为一种特有的封建文化自然在荡涤之列,民间的修谱活动几于绝迹。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政治环境的日渐宽松,政府采取的是一种不支持、不制止的宽容态度,纂修家谱过去被禁止的"封建宗族活动"又"沉渣泛起"、"死灰复燃"。社会各界对新修家谱看法不一,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家谱的内容
明以前家谱所见极少,无以考察。明以后,一种新的家族制开始形成,它以尊祖、敬宗、睦族为宗旨,根据理学的伦理纲常制定宗规家法来约束族众。"尊祖"必叙谱牒,"敬宗"当建祠堂,"睦族"需赈济族人。修谱建祠,开办义学、义庄,耕种义田,管理祠产,家族活动自然多了起来。家谱的内容也逐渐由记载单一的血缘世系到比较全面记载家族的整体情况,内容愈来愈多,篇幅愈来愈大。不过,相对清代家谱而言,明代家谱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一般只有谱序、跋和世系图(表)。历史进入满清以后,家谱纂修数量骤增,内容不断增加。就总体情况而论,大致包含以下方面:
谱序。谱序是每部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阖家或某几位族人撰写的序和当时名流写的赠序,以及跋语等。序跋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家族世系渊源、传承关系、修谱缘由和经过以及任事人员等,是熟悉、研究一部家谱的直接切入点,是了解该家族世系源流的重要资料。
谱例、谱论和目录。谱例又称凡例,用条文形式主要阐明族谱纂修原则和体例以及类目安排的理由。谱例强调家族血缘的纯洁性,维护以男子为中心的伦理纲常,表示遵循"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修谱原则。谱论一般是摘录前代硕学名儒论家谱之重要的语录,也有直接把皇帝的喻民榜、喻民诏刊载在谱前,以告诫族人。目录又称总目,说明该谱的卷数,每卷的主要内容。谱例和目录是识谱的入门指南,缘径方可探幽。
恩纶录。又称恩荣录、褒颂、诰勅、赐谕、告身等。主要登载历代皇帝和中央、地方两级政府官员对家族成员封赠、褒奖文字,举凡勅书、诰命、上谕、御制碑文、祭文、赐匾等,靡不备载。
传记。一般家谱都有先祖像赞、小传,把本族先祖中有显赫身份的人绘成遗像载诸谱端,并附像赞。大多数家谱不仅有先祖像赞,还有列传,对本族名望著世或德行懿范者列传志行,包括节妇、烈女,附载年谱、寿序、墓志铭、祭文、行述、碑铭等。
族规、家训。这是每部家谱必载的内容,要敬宗收族,没有一定的族规、家法不行。族规、家训的内容十分庞杂,除了传统的宗法内容外,还有诸如财产继承、婚姻纠纷、禁盗禁赌、封山禁林等。
典制。包括冠礼、笄礼、婚礼、祭礼等,有的谱以仪礼统之,含仪文、丧礼的图式、器具和祭品的制作。还有的谱把祠规、祠产、义学、祀田的管理条例和契据也放在典制之内。
墓图、墓志。墓图绘有所在地地名、方位、四址交界;墓志介绍墓主的生平和墓庐建置情况。湖南家谱特别重视墓图,不少家谱都将其单独列为一卷,有的甚至几卷、十几卷。
派语。又称辈份诗、班行诗等,没有统一的名称,登载族人排行字辈,有的谱派行或称班次多达八十辈、一百辈。派语在谱中占的份量极小,但却极重要,是一个家族男性成员取名的依据,直接反映出家族内部不同辈分成员之间纵向的、前后相继的关系,以及相同辈分成员之间横向的、平行配合的关系。
捐款、领谱名目。修谱是族人共同的事,必须大家捐资,是族人对修谱的认同和责任。领谱名目是族谱修完后发给各房各派的登记录。家谱是按房按派编号发放的,不能冒领。编号有的按"千字文",有的按八卦,有的按十二生肖,还有的以修谱宗旨编号,等等。
世系图。湖南家谱有很多称垂丝图,顾名思义,喻世系子孙绵延不绝,似垂柳丝丝。图实为表,多采欧式,以五世为一图,下五世格尽另起。称始祖为第一世或第一派祖,以此序列,清晰可考。有的谱分外世纪和内世纪。外世纪从受姓始祖至谱尊始祖(或始迁祖)止,内世纪则以始祖(或始迁祖)奉为一世祖或一派祖。
世系表。湖南多称齿录。按家族辈份、长幼序列,各具派名、字号、生卒年、官阶爵次、婚配、子女情况。
清及清以后家谱的内容大体上如前所述,但并非千篇一律,没有统一的类目设置要求,只是互相参照。因此,不同家谱内容上有增有减,有分有合,但世系图、世系表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不成其为"谱"了。
家谱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见证。家谱在过去是一种家族制度规范,能够规范人伦,是对社会法律和制度的一种重要补充。对于当代来说,传统文化经过了一个断代,修家谱可以为传统文化补课,重温先祖的优秀文化,这对建设和谐社会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建设和谐社会,就要建设和谐家庭,就需要和谐的人格,家谱可以补充法律制度所涉及不到的内容,通过家族、家规、家族的凝聚力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希望工程,可以通过家族援助,如果每个家族都能自我解决,那么就不用到社会上寻求帮助了。家谱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具有文学、社会、史料价值。正史的记录毕竟是有限的,范围也太大,家谱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有利补充,而且更加生动。如果我们现在修好家谱,那么,也是将来子孙了解我们的一个范本。修家谱是敬祖先的表现,有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这是错误的,其实中国人有很朴素的祖先信仰,这就是朴素的宗教。不仅我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比较大的国家,也都存在浓厚的祖先信仰。韩国保存了很多完好的家谱,他们的总统卢武铉、卢太愚都曾经到山东来认祖寻根。所以我们这代人更有责任和义务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明给继承发扬下去。不能让历史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出现断层。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为我们的下一代做一个见证!
民间三修指的是:修家谱、修祖坟、修宗祠。
修家谱:
家谱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延续血脉亲情的重要载体,是孝道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有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家谱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1、辨亲疏、明昭穆
从家谱的历史渊源可以看出其最原始的功能,就是明辨祖宗世系传承。一部完整的家谱,都记载着姓氏渊源、始祖源流、支派迁徙、世系繁衍、人口变迁等最基本的内容。通过修谱、建谱来追根溯源,寻祖问宗,也使自己和家人受到一次很好的祖系传承的亲情教育。如果没有家谱,别说后辈不明祖宗,可说三代之后便无人知晓我辈。
2、传文化、扬祖德
当代家谱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展示,可以重温先祖的优秀文化。如果我们现在珍视和珍藏好家谱,那么也是将来子孙了解我们的一个范本。尊重家谱是尊敬祖先的表现,中国人有很朴素的祖先信仰。另一方面,族谱详详细细地记录着一个家庭、家族的文化,艺术与科学等。它不像专业那样筛选、精华,但它的数量之多、涉类之广、范围之大,是其它文化图籍难以比拟的。
3、教子孙、鞭后世
家谱不仅是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而且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所谓“尊谱施教”,一部家谱,就是一本教科书,它对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子孙后代的影响将会世代传承。家谱中的祖训家范,治家格言,族规家诫,艺文著述等内容,都充满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
4、纳典范、提素质
对国家或家族做出重大贡献,或勤俭持家、教育有方、忠孝两全、和谐互爱的典范录入族谱,让宗亲学习,提升宗族素质。
5、斥腐败、倡清廉
家谱历来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教育,故专设家规家训篇。其篇文辞优美,道理至明,哲理深厚,读之朗朗上口;多由本家耆宿所撰。其家规家训,总按修身、齐家、治国三大类统属,止恶扬善,可起“春秋作,乱臣贼子惧”的警世作用。
修 祖 坟
修祖坟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修坟与立碑两大内容。其主要意义有三个方面:
1、让子孙万代知道身世;
2、尊敬先人,启迪后人;
3、为先人扫墓,让世人知道后继有人。
中国人自古讲究“风水”二字,相信修坟立碑的风水可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发展。于是在修缮祖坟一事上,也多了许多讲究。此处不作赘述。
修 宗 祠:
宗祠,是大地上鲜活的遗存,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是一方方最独特的“中国印”。一座宗祠,就像一位母亲,虽历经沧桑,却总是天下儿女向往的地方。在那里,有先前的风气,有我们的老规矩;在那里,供奉着祖先牌位,供奉着天地人的大道理;在那里,血脉绵延,传承赓续,生生不息。
对于家族后代,宗祠有何意义呢?
1、寻根敬祖、祭祀祖先
祭祖源于祖先崇拜,是形成家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封建社会门第风气盛行,祠堂的营建昭示着家族美德和功业,体现着家族先人的道德境界或丰功伟绩。同时鞭策后人光宗耀祖,通过各种宗族活动产生宗族凝聚力。
2、处理宗族事务
宗族的管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处理宗族内部纠纷。诸如建房、用水等纠纷后,常诉诸管理调查调节,直至纠纷双方达到和解为止;二是组织好每年春秋两次祭祀的工作;三是管理好宗祠的经济收入,如接受族人捐献,定期收取宗祠的费用。
3、制定、修改、执行族规
族规主要包含几方面内容:一是为本族人规定了带有很强的宗法礼制色彩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并伴以相应的惩戒手段;二是对异族的防范措施,借以维护本族的利益和团结;三是对宗祠地位本身的确认、族人对祠堂应承担的义务、其权限范围等。
4、弘扬中华千年家族文化的象征
宗祠作为具有经济基础和场地条件的文化物化象征,具有明显的文化传播功能,很多宗祠内就包含了学校的功能,其次还能强化宗族乃至民族文化认同心理的功能,以宗祠为重心展开的祭祖、联宗等活动,追求的实际上就是对同宗文化的认同,这些都对民族文化认同心理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分类: 百家谱
谱名: 安徽太湖《朱氏宗谱》六卷首二卷
书名据版心、书签、书名叶题
版本堂号: 民国六年白鹿堂木活字本
册数: 八册
修纂者: 朱文忠主修
开本: 长264厘米、宽168厘米、厚96厘米
目录: 卷首上圣谕、诰勅、婺源茶院世谱系、修茶院世谱训、集族讲谱说、文公格言、文公家训、迁居告家庙文、赠官告皇考文、祭造远祖墓文、归新安祭墓文、复黄勉斋叔代聘启、致仕告家庙文、松公迁墓记、告考妣文、祝孺人圹记、冠字元晦祝文、文公传、历代源流世系、婺源茶院至和州世系、德真公下支世系、学禄公支下世系、学寿公支下世系;卷首下目录、旧序跋、谱引、新序、修谱派行名次;卷首二(即卷一)谱论、谱式二十八条、凡例、家训、家规、列传;卷二至六世系、家礼仪节、山图、契传、捐约、议约、收谱字号。
迁徙经过: 始祖德真,贡士,仕宣州教授,明初自吉水县迁江西德安县。至十世,希真,字茂卿,清顺治年由西同迁太湖白洋保,卜居黄泥坂;希奎,讳胜魁,字明溪,居太湖;希斗,字任吾,同兄同居太湖。此即三大房所修。
排行: 德泽绵远学 胜孟宗知希 必发可兆名 忠文起家声
礼乐从先进 诗书裕后昆 前贤宏矩笵 奕禩懋奇英
历修年代: 清乾隆癸丑创修,道光己亥二修,同治丙寅三修、光绪丙申四修,此为五修。
赏析: 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济慈”的现代著名诗人朱湘及其父朱延熙出于此族,为奎公孙发显支下。延熙为十六世,文同(即朱湘)为十七世。
朱延熙,生于咸丰二年,字季卿,号益斋。光绪丙戌年进士。长期供职于翰林院,直到五十岁,才结束翰林院的生活,调任湖北武昌盐巡道,不久又调往湖南辰州盐巡道,是张之洞的下属。朱延熙在家时,娶同乡余可行的女儿余氏为妻,生育一男二女,光绪十五年余氏不幸病故。朱延熙继娶湖广总督张之洞之弟、湖北候补知府张之清女,朱湘即为张氏所生。
朱湘(1904—1933),字子沅,一生致力探索中国新诗创作和外国诗歌的译介,提倡诗歌的“形式美”。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人称“清华四子”之一,享有诗名。1926年与人合办《晨报诗镌》。1929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执教于安徽大学。朱湘为人外冷内热,性情孤傲、倔强,一生穷困潦倒,颠沛流离。离开安大后,南北奔走求教职未果,心灰意冷,1933年12月自沉于南京采石矶。年轻的朱湘一生只活了29岁,他以杰出的诗歌、散文成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济慈”。
主要作品有诗集《石门集》,散文书信集《中书集》、《海外寄霓君》等。
关于这部家谱,余世磊在《朱湘的前十一年》《朱湘与二嫂薛琪瑛》、《以讹传讹——朱湘研究的几处硬伤》中均引用过这部家谱,以此考证了不少外界不实的传闻,由此认为这部《朱氏宗谱》“非常珍贵”。事实也确是如此,这部在朱湘生前所修的家谱当时仅不过印了二十八部,流传至今存世自是更为稀少,抛去资料性不说,仅以物以稀为贵来衡量,也是极珍贵的。
分享:
家谱的意义及价值何在?
本文2023-10-18 10:00: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81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