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颛孙姓氏的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1收藏

有颛孙姓氏的吗?,第1张

答案是有的。

颛孙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颛孙姓起源于春秋时的陈国。据《尚友录》载:“陈公子颛孙仕晋,子孙氏焉”。颛孙氏是春秋时代的陈国公族,上古圣君虞舜妫姓的后裔,颛孙从陈国到晋国去做了官,其后世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颛孙,称颛孙氏。

姓氏源流源流一

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的陈国公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尚友录》记载:“陈公子颛孙仕晋,子孙氏焉”。颛孙,是春秋时期的陈国公族,上古圣君虞舜妫姓的后裔,其后

世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颛孙,称颛孙氏。这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有记载:“颛孙氏出自陈公子颛孙。”但在史籍《左传》中则记载:鲁庄公二十二年

((前672年)“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颛孙自齐来奔鲁。”上述两种记载都说明颛孙是陈国的公子,只是“仕晋”与“仕鲁”的区别,而后一种记载似乎更据可信度。

春秋初期的陈国,位于今河南省淮阳市一带,陈桓公妫鲍的弟弟叫妫佗(妫跃),他在周桓王十四年(前706年)陈桓公

死后,杀死了太子妫免,自立为陈厉公。太子妫免的两个弟弟合谋报杀兄之仇,就在周桓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99年)趁陈厉公去蔡国时把他杀了,兄弟二人相继

为国君,就是陈庄公妫林和陈宣公妫杵臼。陈宣公晚年打算立宠姬所生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就在周惠王五年(前672年)把先前所立的太子妫御寇杀了。陈厉公有

个儿子叫陈完,他与妫御寇的私人交情非常好。在妫御寇被杀后,陈完怕被株连,便和另一位公子颛孙一起逃到了齐国。陈完即后来代齐称王的田氏始祖。而另一位

公子颛孙则从齐国又迁到了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大夫,其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颛孙氏,得姓至今已经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春秋时期之后的历史演

变过程中,颛孙氏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孙氏,因此颛孙氏族人就很少见了,但依然有颛孙氏复姓族人世代相传至今。

妫姓颛孙氏、孙氏族人皆尊奉公子颛孙为得姓始祖,与四千多年前的颛顼帝高阳氏并没有血缘关系。

源流二

源于高阳氏,出自远古时期颛顼帝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传说,在远古时期,有熊国国君少典氏生的儿子中有一人姓公孙,名轩辕,就是后来的华夏炎黄两大部族首领之一的黄帝。

黄帝生昌意,昌意娶昌仆氏(蜀山氏之女)为妻生高阳。高阳就是后来的颛顼帝,简称颛帝,为当时炎黄部落联盟中的五帝之一。颛顼有一个裔孙叫女修,因为是颛

帝之孙,女修的后人便取“颛孙”为姓氏。随着时间的推移,颛孙氏家族不断繁衍生息,传至贡,贡有个后代叫女艾,为夏王朝少康时期(前1913年―前

1890年)的大臣。

后来,女艾的后裔子孙各迁异地,谱牒放逸,难以考证其所在与分布。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公族颛孙师,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颛孙师(前503―?),字子张,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颛孙师的六世祖叫强,曾在春秋时期的陈国邑阳城(今河

南淮阳)任过大夫。强生健,健生庆,庆生齐,齐生姜,姜生有三子:老大子张,老二子莫,老三子英。国学大师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子莫考》中说:“近

人罗根泽引钱大昕云因谓‘《说苑》虽未明载颛孙子莫为鲁人,然颛孙得氏日浅,战国之初当未散居各国……而颛孙既出于鲁,谓之鲁人亦不为过。’”史书记载,

颛孙师长相端正,容貌俊美,谈吐举止宽容文雅,待人接物友善从容,总之仪表行为都很出众。不过,史书中还揭示出颛孙师的出身微贱,且犯过罪行,仍拜在孔子

门下,后经孔子教育成为“显士”。那时孔子有三千个弟子,他是其中很年轻的一个,比孔子小了有四十八岁。不过,颛孙师虽学乾禄,但未曾从政,后来以教授终

其一生。比之学识和外貌,孔子更加注重的是弟子们的学问,所以颛孙师并没有被排入“七十二贤者”的行列,但后人依然将他与子游、子夏等贤人并列而称。春秋

末期,各地诸候争相称霸,彼此攻伐。周敬王四十一年(楚惠王十年,前479年),楚国出兵灭了陈国,在兵荒马乱之中,子莫和子英的逃难中跑散而不知去向,

只有老大子张仍留居于陈国。

唐太宗曾追赠颛孙师为“陈伯”,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从祀孔圣。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年)追封“宛丘候”,后又再封“陈国公”,位列先哲,后世称其为“先贤”。此后,姬姓颛孙氏族人皆尊奉颛孙师为得姓始祖。[1]

2得姓始祖

顼、颛孙、颛孙师(子张)。从《风俗通》和《尚友录》上的记载可推敲出,颛孙氏是春秋时代的陈国公族,推算起来,上古圣君虞舜妫姓的后裔颛孙,从陈国到晋

国去做了官,其后世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颛孙,称颛孙氏。春秋时代陈国位于今河南省的淮阳一带,这里应是颛孙氏家族的老家。据考证他和4000多年

前的颛顼帝高阳氏,并没有血缘关系。颛孙氏得姓至今只有2600多年的历史。望族居丹阳郡(今安徽省宣城县一带)。故颛孙氏的得姓始祖就是春秋时陈国公子

颛孙。

3迁徙分布

孙氏复姓或是非常古老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四十五位门阀,望族出丹阳郡。

《通志·氏族略》云:“颛孙氏出自陈公子颛孙”两种材料都说明颛孙是陈国的公子,只是仕晋与仕鲁的区别,后一种材料似乎更据可信度,《左传》载:(鲁)庄

公二十二(公元前672年)年云:“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颛孙自齐来奔(鲁)。”,这里说得是陈国在春秋时期曾发生一起争夺王位的斗争,“陈人杀其大子御

寇”,王室的内讧导致陈完与颛孙在陈国无法安身,于是逃奔到了齐国。这个陈公子完(字敬仲)是陈厉公的儿子。即后来代齐称王的田氏始祖。另一位公子颛孙则

从齐国又逃到了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后代遂以颛孙为氏。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子莫考》中又说“近人罗根泽引钱大昕云因谓‘《说苑》虽未明载颛孙子

莫为鲁人,然颛孙得氏日浅,战国之初当未散居各国。……而颛孙既出于鲁,谓之鲁人亦不为过。’”。春秋时代过去之后,颛孙这个姓就非常少见了,在历史的演

变过程中,颛孙这个复姓有的改成单姓孙了。颛孙姓望出丹阳(今安徽省宣城一带)。

今山东省济宁市的兖州市、邹城市、汶上县,聊城市,安徽省的宿州市萧县、蚌埠市,河南省的商丘市,江苏省的徐州市、苏州市,山西省的运城市万荣县,湖南省的沅陵县,陕西省的西安市,北京市等地,均有颛孙氏族人分布。[1]

4历史名人

孙师,字子张,春秋时陈国人。后来到鲁国去拜孔子为师。那时孔子有三千个弟子,他是很年轻的一个,比孔子小了48岁。古书上说,他长相端正,谈吐举止宽容

文雅,待人接物友善从容,总之仪表很出众。不过孔子更重学问,所以他没有排入七十二贤者。唐代赠“陈伯”,开元八年(720年)从祀。宋咸淳二年

(1266年)封“宛丘候”,再封“陈国公”为列哲位,称先贤。

5郡望堂号郡望

阳郡: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是我国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汉

朝时期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

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

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北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灭南朝陈国后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

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政和年间(1111年―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

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的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一带,唐朝时期被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

国,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的城市,位于今江苏省溧阳市旁边,紧依长江,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颛孙氏郡望的丹阳,就是今安徽宣城。

堂号

丹阳堂:以望立堂。

6家谱文献

安徽萧县颛孙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续修刊印本,1989年再修手写、计算机排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王寨镇孙庄、吴大庄颛孙浩祖处。

山东汶上颛孙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初期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汶上县。

7字辈排行

安徽萧县、淮北、宿州、永城颛孙氏字辈:“圣贤道德宏开裔世勋猷祖宗恩勤永建万年大业言行思先训明达正家传书香诚致远兆献启荣堂”。

山东邹城、江苏徐州颛孙氏字辈:“继忠恩广大同孔”。

8通用联

六言通用联

陈国簪缨之后;

孔门游夏之俦。

——佚名撰颛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颛孙氏的源流(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介绍)。

下联典指春秋时陈国人颛孙师,字子张,孔子弟子,容貌俊美,待人宽容,与子游、子夏等贤人并列。“俦”,谓同伴,同辈。

赵(zhào) 钱(qián) 孙(sūn) 李(lǐ)

周(zhōu) 吴(wú) 郑(zhèng) 王(wáng)

冯(féng) 陈(chén) 褚(chǔ) 卫(wèi)

蒋(jiǎng) 沈(shěn) 韩(hán) 杨(yáng)

朱(zhū) 秦(qín) 尤(yóu) 许(xǔ)

何(hé) 吕(lǚ) 施(shī) 张(zhāng)

孔(kǒng) 曹(cáo) 严(yán) 华(huà)

金(jīn) 魏(wèi) 陶(táo) 姜(jiāng)

戚(qī) 谢(xiè) 邹(zōu) 喻(yù)

柏(bǎi) 水(shuǐ) 窦(dòu) 章(zhāng)

云(yún) 苏(sū) 潘(pān) 葛(gě)

奚(xī) 范(fàn) 彭(péng) 郎(láng)

鲁(lǔ) 韦(wéi) 昌(chāng) 马(mǎ)

苗(miáo) 凤(fèng) 花(huā) 方(fāng)

俞(yú) 任(rèn) 袁(yuán) 柳(liǔ)

酆(fēng) 鲍(bào) 史(shǐ) 唐(táng)

费(fèi) 廉(lián) 岑(cén) 薛(xuē)

雷(léi) 贺(hè) 倪(ní) 汤(tāng)

滕(téng) 殷(yīn) 罗(luó) 毕(bì)

郝(hǎo) 邬(wū) 安(ān) 常(cháng)

乐(yuè) 于(yú) 时(shí) 傅(fù)

皮(pí) 卞(biàn) 齐(qí) 康(kāng)

伍(wǔ) 余(yú) 元(yuán) 卜(bǔ)

顾(gù) 孟(mèng) 平(píng) 黄(huáng)

和(hé) 穆(mù) 萧(xiāo) 尹(yǐn)

姚(yáo) 邵(shào) 湛(zhàn) 汪(wāng)

祁(qí) 毛(máo) 禹(yǔ) 狄(dí)

米(mǐ) 贝(bèi) 明(míng) 臧(zāng)

计(jì) 伏(fú) 成(chéng) 戴(dài)

谈(tán) 宋(sòng) 茅(máo) 庞(páng)

熊(xióng) 纪(jì) 舒(shū) 屈(qū)

项(xiàng) 祝(zhù) 董(dǒng) 梁(liáng)

杜(dù) 阮(ruǎn) 蓝(lán) 闵(mǐn)

席(xí) 季(jì) 麻(má) 强(qiáng)

贾(jiǎ) 路(lù) 娄(lóu) 危(wēi)

江(jiāng) 童(tóng) 颜(yán) 郭(guō)

梅(méi) 盛(shèng) 林(lín) 刁(diāo)

钟(zhōng) 徐(xú) 邱(qiū) 骆(luò)

高(gāo) 夏(xià) 蔡(cài) 田(tián)

樊(fán) 胡(hú) 凌(líng) 霍(huò)

虞(yú) 万(wàn) 支(zhī) 柯(kē)

昝(zǎn) 管(guǎn) 卢(lú) 莫(mò)

经(jīng) 房(fáng) 裘(qiú) 缪(miào)

干(gān) 解(xiè) 应(yīng) 宗(zōng)

丁(dīng) 宣(xuān) 贲(bēn) 邓(dèng)

郁(yù) 单(shàn) 杭(háng) 洪(hóng)

包(bāo) 诸(zhū) 左(zuǒ) 石(shí)

崔(cuī) 吉(jí) 钮(niǔ) 龚(gōng)

程(chéng) 嵇(jī) 邢(xíng) 滑(huá)

裴(péi) 陆(lù) 荣(róng) 翁(wēng)

荀(xún) 羊(yáng) 於(yū) 惠(huì)

甄(zhēn) 曲(qū) 家(jiā) 封(fēng)

芮(ruì) 羿(yì) 储(chǔ) 靳(jìn)

汲(jí) 邴(bǐng) 糜(mí) 松(sōng)

井(jǐng) 段(duàn) 富(fù) 巫(wū)

乌(wū) 焦(jiāo) 巴(bā) 弓(gōng)

牧(mù) 隗(kuí) 山(shān) 谷(gǔ)

车(chē) 侯(hóu) 宓(mì) 蓬(péng)

全(quán) 郗(xī) 班(bān) 仰(yǎng)

秋(qiū) 仲(zhòng) 伊(yī) 宫(gōng)

宁(nìng) 仇(qiú) 栾(luán) 暴(bào)

甘(gān) 钭(tǒu) 厉(lì) 戎(róng)

祖(zǔ) 武(wǔ) 符(fú) 刘(liú)

景(jǐng) 詹(zhān) 束(shù) 龙(lóng)

叶(yè) 幸(xìng) 司(sī) 韶(sháo)

郜(gào) 黎(lí) 蓟(jì) 薄(bó)

印(yìn) 宿(sù) 白(bái) 怀(huái)

蒲(pú) 邰(tái) 从(cóng) 鄂(è)

索(suǒ) 咸(xián) 籍(jí) 赖(lài)

卓(zhuó) 蔺(lìn) 屠(tú) 蒙(méng)

池(chí) 乔(qiáo) 阴(yīn) 郁(yù)

胥(xū) 能(nài) 苍(cāng) 双(shuāng)

闻(wén) 莘(shēn) 党(dǎng) 翟(zhái)

谭(tán) 贡(gòng) 劳(láo) 逄(páng)

姬(jī) 申(shēn) 扶(fú) 堵(dǔ)

冉(rǎn) 宰(zǎi) 郦(lì) 雍(yōng)

郤(xì)) 璩(qú) 桑(sāng 桂(guì)

濮(pú) 牛(niú) 寿(shòu) 通(tōng)

边(biān) 扈(hù) 燕(yān) 冀(jì)

郏(jiá) 浦(pǔ) 尚(shàng) 农(nóng)

温(wēn) 别(bié) 庄(zhuāng) 晏(yàn)

柴(chái) 瞿(qú) 阎(yán) 充(chōng)

慕(mù) 连(lián) 茹(rú) 习(xí)

宦(huàn) 艾(ài) 鱼(yú) 容(róng)

向(xiàng) 古(gǔ) 易(yì) 慎(shèn)

戈(gē) 廖(liào) 庾(yǔ) 终(zhōng)

暨(jì) 居(jū) 衡(héng) 步(bù)

都(dū) 耿(gěng) 满(mǎn) 弘(hóng)

匡(kuāng) 国(guó) 文(wén) 寇(kòu)

广(guǎng) 禄(lù) 阙(quē) 东(dōng)

欧(ōu) 殳(shū) 沃(wò) 利(lì)

蔚(wèi) 越(yuè) 夔(kuí) 隆(lóng)

师(shī) 巩(gǒng) 厍(shè) 聂(niè)

晁(cháo) 勾(gōu) 敖(áo) 融(róng)

冷(lěng) 訾(zǐ) 辛(xīn) 阚(kàn)

那(nā) 简(jiǎn) 饶(ráo) 空(kōng)

曾(zēng) 母(mǔ) 沙(shā) 乜(niè)

养(yǎng) 鞠(jū) 须(xū) 丰(fēng)

巢(cháo) 关(guān) 蒯(kuǎi) 相(xiàng)

查(zhā) 后(hòu) 荆(jīng) 红(hóng)

游(yóu) 竺(zhú) 权(quán) 逯(lù)

盖(gài) 益(yì) 桓(huán) 公(gōng)

万俟(mò qí) 司马(sī mǎ)

上官(shàng guān) 欧阳(ōu yáng)

夏侯(xià hóu) 诸葛(zhū gě)

闻人(wén rén) 东方(dōng fāng)

赫连(hè lián) 皇甫(huáng pǔ)

尉迟(yù chí) 公羊(gōng yáng)

澹台(tán tái) 公冶(gōng yě)

宗政(zōng zhèng) 濮阳(pú yáng)

淳于(chún yú) 单于(chán yú)

太叔(tài shū) 申屠(shēn tú)

公孙(gōng sūn) 仲孙(zhòng sūn)

轩辕(xuān yuán) 令狐(lìng hú )

钟离(zhōng lí) 宇文(yǔ wén)

长孙(zhǎng sūn) 慕容(mù róng)

鲜于(xiān yú) 闾丘(lǘ qiū)

司徒(sī tú) 司空(sī kōng)

亓官(qí guān) 司寇(sī kòu)

仉督(zhǎng dū) 子车(zǐ jū)

颛孙(zhuān sūn) 端木(duān mù)

巫马(wū mǎ) 公西(gōng xī)

漆雕(qī diāo) 乐正(yuè zhèng)

壤驷(rǎng sì) 公良(gōng liáng)

拓跋(tuò bá) 夹谷(jiá gǔ)

宰父(zǎi fǔ) 榖梁(gǔ liáng)

晋(jìn) 楚(chǔ) 闫(yán)

法(fǎ) 汝(rǔ) 鄢(yān) 涂(tú) 钦(qīn)

段干(duàn gān) 百里(bǎi lǐ)

东郭(dōng guō) 南门(nán mén)

呼延(hū yán) 归(guī)

海 (hǎi) 羊舌(yáng shé) 微(wēi) 生(shēng)

岳(yuè) 帅(shuài) 缑(gōu)

亢(kàng) 况(kuàng) 后(hòu)

有(yǒu) 琴(qín)

梁丘(liáng qiū) 左丘(zuǒ qiū)

东门(dōng mén) 西门(xī mén)

商(shāng) 牟(móu) 佘(shé)

佴(nài) 伯(bó) 赏(shǎng)

南宫(nán gōng)

墨(mò) 哈(hǎ) 谯(qiáo)

笪(dá) 年(nián) 爱(ài)

阳(yáng) 佟(tóng)

第五(dì wǔ) 言(yán) 福(fú)百(bǎi)家(jiā)姓(xìng)终(zhōng)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已知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画对应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录完整。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这个版本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还附有人物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四句诗词。

扩展资料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文集,全文568个字,通篇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中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

关于《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的区别,明代理学家吕坤曾说过:"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

参考资料

—百家姓

孙姓的五大来源

孙姓的历史悠久,姓源的头绪很多,中华孙姓之根系,吸收这各时期、各地方、各民族之血脉,其发展有如川溪之汇聚,纷繁宏观。先秦时期的卫、齐、楚、吴、晋、郑、秦,中原许多诸侯国都已出现孙氏。秦汉以降,时有家族通过改姓、赐姓诸途径,成为孙氏族人。唐宋以后,许多少数民族在汉化过程中,又有相当部族加入孙姓行列。明初,政府要求将复姓更为单姓,这样又有一批带孙字的复姓氏族变为孙姓族的一员。概括起来,主要有五大来源:

一、先秦时期孙氏的三支主干

根据唐宋时期有关谱牒和史籍的概括,孙氏在先秦时期主要有三支主干。

1、姬姓卫国孙氏

卫国姬姓乃周文王之后。唐代林宝《元和姓篡》卷4“孙”姓载:“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武仲以其祖父名字“惠孙”中的“孙”为姓氏,称孙武仲,于是卫国孙氏产生。

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八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原封于康(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史称康叔封。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原来统治的部分地区及殷民七族又分封给康叔,以商的旧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为都城,以监管商的余民而建立为国。卫国位于今河南北部,还拥有河北南段和山东西端的部分地区。卫康叔遵循哥哥周公的谆谆劝导,以文王“明德慎罚”的政策治理国家,卫国颇有起色而成为当时的大国。

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公,名和,是西周末、春秋初年的卫国国君,约公元前812年—758年在位。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周都镐京(今山西长安),杀了周幽王。卫武公与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合兵帮助周王室平定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并护卫周平王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卫武公姬和勤修政事,国泰民安,颇受百姓拥戴,是当时最有名的诸侯。武公有子名惠孙,惠孙有子名耳,为卫上卿,食采邑于戚(今河南濮阳县北),姬耳有子名乙,字武仲。依据周的宗法制度,诸侯国国君的儿子称公子,孙子称公孙,公孙之子离其嫡长大宗之血缘已略疏远,而可以其祖父(父王)的字为氏,另外繁衍出一支宗族的支脉。这样,武仲便以其祖父惠孙的“孙”字为姓氏,是谓孙乙、孙武仲、卫国孙氏便如此从姬姓分离出来。

姬姓可谓中华民族中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古史传说中的华夏部族,以两大部落首领皇帝和炎帝而著称。皇帝便是姬姓,号轩辕氏,因居住于姬水旁,而后得了姬姓,是为皇帝氏族。炎帝为姜姓,号神农氏,因居住于姜水旁,而得了姜姓,是为炎帝氏族。姬和姜都从女为姓,其作为氏族的标志,反映出原始部落以女性所繁衍子女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组织结构。一些学者推断出皇帝氏族的发祥地大约在今陕西的北部,而炎帝始祖约在山西省西部偏南的地方,两部落相距并不很远,乃至婚姻相通。

周氏兴起在渭水中游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古老部落。而周王的姬姓,据有关传说,似乎又可推导出是嫡系的“炎黄子孙”。周代先祖称弃,号后稷,相传是帝喾的儿子;帝喾相传又是黄帝的儿子玄嚣的后裔,号高辛氏,娶有邰氏之女姜螈而生弃。姜螈姓姜,应属炎帝氏族系统,这样,弃便是黄帝氏族和炎帝氏族通婚所结之果。自后稷十几代传至公刘,迁居于豳(今陕西旬邑县),再九传至古公亶父,迁居于戚山脚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自文王姬昌即位,周日益强大,武王姬发终于灭商而一统天下。而周文王的十二世孙中的一支,以祖父之字为氏,改姓孙,主要生活于其采邑地:戚(位于今河南濮阳县北面)。

2、芈姓楚国孙氏

宋代欧阳修、宋祁撰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孙氏“出自芈姓。”楚蚡冒生王子章,字无钩,生蒍叔伯吕臣,孙蒍贾伯羸生艾猎,即令尹叔敖,亦为孙氏。”及出国的最高级别官员:另尹孙叔敖,为楚国孙氏的源头。

芈姓为先周时期的楚国国姓。楚人的族源有中华华夏说、东夷蛮族说、土著三苗说等,其实楚民族是中原华夏族的一支与周围土著居民不断杂交蕃衍而形成的,楚文化便是华夏文化与蛮夷文化融通汇合而结出的果实。

2 孙姓的五大来源(zt)

屈原的《离骚》开头就说:“帝高阳之苗裔”,自称是中原高阳氏的后裔。高阳氏即我国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炎黄联盟中的重要首领:颛顼。据司马迁《史记》所载,颛顼是皇帝之孙,是当时的一位华夏族部落首领。其后裔的一支称祝融,氏族繁衍分为八姓,临江水与蛮族杂居。祝融后代陆终娶鬼方之女,该女怀胎十一年而不分娩,于是剖腹产,开左肋生出三人,开右肋又生出三人,第六子叫季连,其分支为芈姓,乃楚人的先祖。

在商朝时期,由于中原斗争的激烈,季连部族逐步南迁到达汉水流域。而当地苗族部落的归附,楚人先祖又与三苗土著居民不断融合,力量不断强大,季连后裔中最著名的人物为酋长鬻熊。此时商纣王的统治极为残暴,为求得楚族的生存与发展,鬻熊决定投靠周族,并在营救周文王与协助周武王讨伐纣王的过程中立下许多功劳。周成王时封功臣后裔,便将鬻熊的曾孙熊绎封为子爵,建立楚国,疆域位于今豫西南和鄂北地区。因为鬻熊的历史功绩,及其对楚族社会的影响,从此开始,楚国国君改为熊为姓氏。

蚡毛是春秋初期的楚国国君,姓熊名眴,号蚡冒,其子蒍章,在当时楚国的外交事务中发挥过重大的作用。《通志·氏族略》云:“蒍章食邑于蒍,故以命氏。”这样,蒍氏也逐步发展为楚国的一个望族,见于《左传》的有关人物也不少。蒍章之子蒍吕成,字叔伯,楚成王时曾被任命为令尹。其孙蒍贾,字伯羸,幼年即出入楚王宫廷,评议政事,楚庄王时任工正。蒍贾之子蒍敖,字艾猎,即楚国著名的贤臣:孙叔敖。其后代便以孙为氏,楚国的孙氏一族由是产生和繁衍。

3、妫姓齐国孙氏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孙氏还有一致,“出自妫姓。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宇二子:桓、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这是说齐大夫陈书有战功被赐孙姓,乃为齐国孙姓的由来。

妫姓与姚姓同为虞氏部落之姓,相传舜生于姚墟而得姚姓,居于妫而得妫姓,为河流弯曲处,妫即妫水,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源出历山,注入黄河。舜的族源,存在两种说法:《史记·三代世表》中说,舜是皇帝族的后代;而《孟子》说:“大舜,东夷之人也。”从各类古史记载分析,舜的出声地、居住地、生产作工之处,既有山西、河南诸中原地区,也有山东、浙江诸东夷之地。是否可以如此推测:舜族及其子孙,应是中原华夏族之一支与东夷部族融合杂交而产生的后代。

田完是舜的后裔虞阏父之子妫满的后代。周武王伐商时,虞阏父为周族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生产,管理从事制作、烧窑的陶工。由于管理有方,器用齐备,颇有劳绩,又因他是圣贤虞舜的后代,周武王就把女儿嫁给虞阏父之子妫满,并把他封到今河南淮阳县一带,建立陈国。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又称胡公慢,本家族便以陈为氏。

从陈胡公开始,陈国经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传承,到桓公时发生了内乱。桓公患重病至死,其弟佗杀了太子免而自立,是为陈历公。太子免的三个弟弟跃、林、杵臼为兄报仇,联合蔡国又设计杀死了历公,三个弟弟相继即位为利公、庄公、宣公。利公立五个月即去世,庄共七年后去世。宣公继位后,原本已立太子御冠,后又要改立宠姬之子款,便狠心杀了太子御冠。利公之子陈完,字敬仲,与太子御冠交往甚好,怕祸及自己,便于公元前672年逃往齐国。陈完到齐国后,谦让推辞了卿的职位,只担任管理百工的“工正”之职。

陈完的四世孙陈无宇为官“上大夫”,其五世孙陈书伐莒有功,齐景公赐以孙姓,并封以采邑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一带),于是齐国孙氏出现。

二、先秦各国其他孙氏支脉

1、晋国姬姓王族子孙中的孙氏

《左传·成公十七年》(公元前592年)二次出现“孙周”之姓名,杨伯峻注:“孙周即晋悼公。”《史记·晋世家》云:“悼公周者,其大父捷,晋襄公少子也,不得立,号为桓叔,桓叔最爱。桓叔生惠伯谈,谈生悼公周。”孙周也是因为其祖父为少子小宗,不得立为主后,作为王室旁支便改为孙氏。后来由于偶然的机会,晋国贵族袭杀历公,才迎王室旁支孙周即位,是为晋悼公。《吕氏春秋·似顺篇》载,晋卿赵简子有家臣孙明。家臣一般为平民阶层,说明晋国平民之中也已产生孙氏。

3 孙姓的五大来源(zt)

2、郑国姬姓王族中的孙氏

《左传·襄公八年》(公元前565年)记载:“郑群公子以僖公自之死也,谋子驷。子驷先之,夏四月庚辰,辟杀之孤、子熙、子侯、子丁。孙击、孙恶出奔卫。”p孙击、孙恶便是郑国姬姓王族中的公子王孙。

3、秦国孙氏

《庄子集释·马蹄篇》疏:“列兹云:姓孙,名阳,字伯乐,秦穆公时善治马人。”伯乐孙阳之识千里马,其故事被广泛传播。就是说春秋秦国也出现孙氏,尽管其人祖籍不明。

4、商代孙氏

宋赵明城《金石录》卷17《汉安平相孙根碑》载:“考厥先出,自有殷立商之系,子汤之苗;又云胜武定周,封比干之墓,后裔分析,避地匿轨,姓曰孙焉。”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官至少师,纣王尹虐无度,国势危殆,比干犯颜直谏,遭纣王剖心杀害。传说比干被害后,其妻室逃进森林避难,产子便以林为姓,名坚,林坚为比干之子,此后林氏后裔都已比干为先祖。这里却冒出来一支孙姓的比干后裔,所谓“后裔分析”,应是比干家族中的另一支。

三、改姓赐姓为孙氏

1、荀姓与孙氏之关系

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其“荀”姓与孙氏也存在不解之缘。根据唐司马贞作《史记索引》和唐颜师古在《汉书·艺文志》记载:汉代因为要避宣帝名询之讳,巡行都改为孙姓,甚至说曾下诏令改姓,就连战国时代的荀卿都改为孙卿;当然后来有相当部分人将姓又改了回来,但终究有一部分认为改过来,由是它也成为汉代孙姓支脉的一个不小的源头。

2、汉代有子女随母亲姓氏的情况

《汉书·夏侯婴传》记载:“初婴为滕令奉车,故号藤公。及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孙公主,故滕令公子孙更为孙氏。”

三国东吴时,官拜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镇守皖城(今安徽潜山县)的孙河,字伯海,本姓俞,和东吴孙氏同乡,也是吴郡人。《三国志·吴书·宗室传》裴注引《吴书》曰:“河,坚族子也,出后姑俞氏。”所谓孙坚的“族子”,而“出后姑俞氏”,应是孙氏族中女子出嫁所生之子,自然随外家姓俞。他年少时随孙坚征讨沙场,典领亲兵,常为前驱,孙坚视为心腹。后又随孙策平定江东,多立战功,《三国志·吴书·宗室传》谓:“孙策爱子,赐姓为孙,列之属籍。后为将军,屯京城(今江苏镇江市)。”孙策不但重新赐他姓孙,还列之属籍,即回登上富春孙氏族谱。

3、被孙氏族人收为继子而改为孙姓

如明代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的孙士美家族,孙士美累官深州知州,其父孙讷官仕天策卫经历,祖父本姓朱,乃太常寺卿朱奎之后,因出继孙氏,遂以孙姓家族显名。《江都孙氏重修族谱》谓:始祖孙谨行,生于明万历年间,“公本姓徐,继姓孙,因有明孙暗徐,祖遗风焉,立谱从孙氏,盖不忘本也。”此人由徐氏而为孙氏继子,改为孙姓,且成为江都孙氏一族之始祖。

四、复姓省字成孙姓

叔孙氏。一是源于姬姓,《姓谱》载,春秋鲁桓公的儿子公子牙,字叔,又称为叔牙,叔牙的两个孙子:彭生、德臣,彭生便已“叔仲”为氏,德臣以“叔孙”为氏。春秋鲁大夫有叔孙豹、叔孙德臣,西汉有叔孙通。二是源于北魏拓跋族,《魏书·官氏志》载:“拓跋邻命叔父之胤曰乙旎氏,后改为叔孙氏。”北魏有叔孙健,本姓乙旃氏。

长孙氏。长孙氏源头也有二:一是汉代已有此姓,《汉书·艺文志·孝经》著录有《长孙氏说》二篇;而《汉书·儒林传》载,有淄川(今山东昌乐西)人长孙顺,曾师从王吉,受《韩诗》之学,治学有显名,官博士。二是源于北魏拓跋族,《魏书》说:“孝文帝以拓跋为皇枝之长,改为长孙氏。”唐代太宗的长孙皇后及名相长孙无忌,即为其后。另《周书》记有河南洛阳人长孙俭,为鲜卑族人。

士孙氏。“士”为先秦时期最低级的爵位,《通志·氏族略》将其归入“以爵系为氏”之列。《姓氏考略》载,春秋时齐大夫有士孙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谓:崔杼杀气庄公,“葬诸士孙之里。”杜注:“士孙,人姓,因名里。”里是国民聚居点,以人姓名里,说明当时士孙氏族具有一定的规模,至汉有士孙张,士孙睦、士孙瑞,北魏有士孙天与。

4 孙姓的五大来源(zt)

王孙氏。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周定王大夫满为顷王之孙,所以被称为王孙满,其后人即以此为氏。其实类似大夫满后代的王孙氏的情况很多,凡各姬姓诸侯国及周王之子孙仕诸侯者即可用,所以王孙氏源头纷繁,如卫有王孙贾、吴有王孙pp、齐有王孙挥、楚有王孙由等。还有贾孙氏,它也直接源于王孙氏,据《世本》,为春秋卫国大夫王孙贾之后;而《姓苑》认为,其孙自以去周王室远,改为贾孙氏,之后讹为古孙氏,音已随变。便又出现古孙氏,《元和姓篡》这样说:“本姬姓,王孙贾之后,随音改为古孙氏。”所以,王孙氏、贾孙氏和古孙氏同出一源。

孟孙氏,据《元和姓篡》,源于姬姓,乃鲁桓公之子庆父号孟孙,其后人以祖辈名号为姓。仲孙氏,亦源于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共仲,其后子孙以仲孙为氏。而《姓氏考略》说:“齐亦有仲孙氏。”如齐桓公大夫有仲孙湫。季孙氏,据《世本》,源于姬姓,春秋鲁公子季友之后,为季孙氏,鲁大夫有季孙肥、季孙行父、季孙意如等。又说孟孙、仲孙、季孙,乃春秋鲁公子庆父生有三子,以王孙之故,而以次序排列,分别称孟孙、仲孙、季孙。

室孙氏,一般认为即王室之孙,与共孙氏的起源相同;而《姓氏考略》说:“室孙氏即宫孙氏。”《汉书·艺文志》有宫孙氏。

大孙氏,系春秋楚国大孙伯之后人。

唐孙氏,据《世本》,一说出祁姓,帝尧之后裔唐侯,其子孙仕晋,号唐孙氏。一说出姬姓,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唐叔虞死后,其子孙仕晋,便称唐孙氏。

县孙氏,据《路史》,源于芈姓,楚公族有县孙氏。

颛孙氏,据《风俗通义》,源于妫姓,春秋时陈公子颛孙仕鲁,其子p孙以祖辈名字为姓氏,如春秋时孔子弟子有颛孙氏。

臧孙氏与杨孙氏,据《通志·氏族略》,都是以邑为氏,臧孙氏源于姬姓,鲁公子pp食邑于臧,其后代为臧孙氏,春秋鲁大夫有臧孙纥、臧孙达;杨邑,秦、晋皆有之,秦有杨孙皓。

五、少数民族中的孙姓

1、北方有关民族

鲜卑族,魏晋南北朝时,驰骋于中国北方大地,先后建立前燕、西秦、南凉等政权。《晋书·冯跋传》载,北燕国尚书令孙护,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叱支,一个叫乙拔,三人“俱有才力,以骁勇闻。”该国以鲜卑族人为主,从名字上看,就可知兄弟三人决非汉族,或为鲜卑族人。当时在辽东鲜卑族的慕容氏前、后燕国中,孙姓大将不少,据《晋书·载记》中有:前燕国有大将孙丁,安西将军、并州刺史孙希;后燕国有大将孙盖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估计高爵显的孙护不喜原鲜卑名,而改孙氏。鲜卑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后逐渐与汉族等融合,所以,其中有人改姓汉姓孙氏,是很自然的现象。

契丹族,为鲜卑的一支,隋唐时建立的大贺氏部落联盟,后又建立大辽政权。《旧唐书·北狄传》载,“契丹有别部酋帅孙敖曹,初仕隋为金紫光禄大夫。武德四年,于靺鞨酋长突地稽俱遣使内附,诏令与营州城旁安置,授云麾将军,行辽州总管。至孙万荣,垂拱初累授右玉钤卫将军、归城州刺史,封永乐县公。”孙敖曹、孙万荣为隋、唐时契丹部落酋长,该部或即《辽史》契丹审密部先世。孙万荣虽授得官职,但不堪地方官员的侵侮,乃举兵反唐,屡大败唐兵,武则天很称“孙万斩”,终战败被杀。《旧唐书·孙孝哲传》谓,孙为契丹人,其母有姿色,与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私通,因得亲近,天宝末(公元755年)官至大将军。安禄山反叛时,受一殿中监的官职,且封以王位。为人残忍,果于杀戮。可以断言,唐代契丹族中孙姓已不少。辽被金灭后,契丹族人渐与汉族、女真族、蒙古族融合。

朝鲜族,源于朝鲜半岛,聚居于吉林延边,分布在东北等地。今《福山孙氏谱书》称,晋灭东吴之际,东吴孙氏族人中有一支渡海迁居三韩(马韩、辰韩、弁韩,今朝鲜半岛)。《宋书夷蛮传》载,高句丽国王高琏,有大将叫孙漱,估计应是汉族孙氏移民之后裔。高丽学者金富轼所撰《三国史记》中说,新罗初期,朝鲜移民分居山谷之间,分别为阏川杨山部、茂山大树部等六部,均为朴姓。到新罗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师今九年春,改六部名称,还分别赐姓,茂山大树部改名渐梁部,并赐姓孙。元代,蒙古军队屡次攻入高丽,将大批高丽人掳略到中国;同时还有一些高丽人,因其他原因迁入中国。如当时有高丽人孙袭卿,官至礼部员外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73“附载满州旗分内高丽姓氏”中有“孙氏”,《清朝通志》卷8《氏族略》,满洲其人中同样既有高丽姓:孙氏,世居望京地方。

5 孙姓的五大来源(zt)

如今的朝鲜族人都是在近代时期迁入中国东北地区,其中也同样有孙姓人氏。

女真与满族,主要聚居于东北,入关后散居各地,建立过金、清政权。女真建金国后,许多女真人迁入中原与汉族杂居,受汉文化影响,且渐改为汉姓。金朝廷几次下令,禁止女真人改称汉姓,但实际上阻挡不住这股汉化潮流,金朝灭亡后,未曾改为汉姓的女真人纷纷改为汉姓。陆文贵《墙东类稿·孙公墓志铭》载,有女真人乌克逊氏为金明威将军,居京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金为元兵灭后,徙居河北大名,“始从汉俗,以孙为氏。”有子三人:孙信、孙义、孙仲,孙仲之长子孙泽为墓主。这部分女真孙氏,在元、明时期,完全融入汉族。

清雍正、乾隆年间弘昼等编《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其卷76、79“附载满州旗分内之尼堪姓氏”,记载了十余个有勋业孙姓者的简传,及其家族后裔有官位者的资料,主要居住在辽宁沈阳、抚顺、铁岭、大凌河一带。《清朝通志·氏族略》也同样在有“满州旗分内尼堪姓”的一些孙氏人物,居住在辽宁抚顺、盖县等地区。“尼堪”是满语“汉人”之意,但这里是指满洲八旗内之汉姓,并非汉军八旗。尽管其中所载孙姓人物大部分有汉人血统,原可能为满人之奴隶,属有大量汉人投充的包衣佐领,但此时毕竟已与满族融合二类属满洲旗人。满族人在汉人入旗的影响下,加上逐步向关内迁徙,满族仿汉姓渐成普遍现象。清朝初年,护军统领孙达哩,一些满族文献中写成“荪达理”或“逊达哩”,原姓鲁布哩氏,正黄旗人。满清政府覆亡后,大部分满族融合于汉族,其中改用汉姓孙氏者也不少。如《满族姓氏录》记,原满族姓氏“孙佳”,后以单字“孙”为姓。

蒙古族,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草原,亦散居于北方各地。古代蒙古族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家姓”,但有氏族的族姓,为防名字的混淆,蒙古族人保留了附带父姓的习惯。但从元代开始,在汉人的影响下,不少蒙古族人改用汉字单姓,到明代渐趋增多,特别是临近汉族的地区,其中就有采用孙姓者。今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志》载,本县蒙古族人户有孙姓。

锡伯族,在清代,曾被编入蒙古八旗,后又分归满洲八旗。此后,东北锡伯族人与蒙、满、汉族人长期杂居,文化也颇受影响,而产生孙姓。

2、南方有关民族

客家人,为部分北方汉族南徙后,在江西赣州与福建丁州地区与当地土著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汉族民系。主要为晚唐及南宋时期迁入赣南闽西地区的北方移民之后裔,渐与当地的土著及畲族密切接触而融合,到元、明时期,形成了具有自己方言和社会风俗的客家人。明朝初期开始至清代,客家人向广东梅县及周围地区迁移。由于客家人中有中原汉族之后裔,自然有汉族孙姓之血脉。其孙氏名人有:孙权谋为福建玎汀州长汀的客家人,清康熙年间以武艺拔为武备,善于海战,缉海盗,抗倭寇,以功迁广东提督。广东孙中山家族也是客家人,孙中山说过自己是东江客家人,老家原住广东紫金县。再如福建《上杭县志》卷八《氏族志》中所载客家姓氏表,就有“孙”氏,其郡号为“太原”,“乐安”。

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的河谷坪坝地区。清嘉庆《临安府志》为当时知府江浚源所编,卷18《土司志》载,明初,朝廷对这一带少数民族的土司和寨长,大都赐以汉姓。如p“亏容甸”,“明洪武十五年,土司阿普纳款,赐孙姓,授正长官司世袭。”朝廷赐云南临安府亏容甸土司以孙姓,且授以正长官的职衔。该土司以赐姓为荣,子孙以孙姓相袭,直至近代。阿普之子名略,其后所传世系为:孙略—孙蕃—孙武孙启荣—孙应寿—孙承祖—孙景元—孙大昌—孙永祚—孙世基—孙世业(弟)—孙荣—孙廷对—孙汉—孙安国—孙荫宗。其正长官职位从明传至清,改为副长官,直到1923年,孙荫宗袭位。该部土司是傣族人,而部民则以哈尼族为多,彝族、傣族次之,当时部民往往有遵从首领姓氏的习俗,所以这一赐姓对哈尼族等民众都会有影响。《新篡云南通志·土司考四·临安府》载有“商河亏容司孙斌元”之土官姓名。而亏容甸即今红河县东南的下亏容。

6 孙姓的五大来源(zt)

黎族,居海南岛。吴永章《黎族史》第七章“明代黎族”中有黎人姓氏表,所列明代黎族有姓名可考者183人,其中有明代万历二十七(公元1599年),王宏海《水会所平黎善后碑记》中出现的定安黎首“孙恩弟”,然在183人中仅此一例,出现频率很低。海南黎族有生黎、熟黎之分,熟黎汉化程度较高,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就来自汉族移民。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说:“熟黎多福建、湖、广之奸民也。”估计明代的定安黎首孙恩弟即汉族移民之熟黎。

苗族,分布于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广东等地。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通过对湘西苗族生活的实地考察,指出苗民大姓有五个:武、龙、廖、石、麻,而小姓有数十个之多,其中就包括孙姓。凌纯生等《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也指出,纯苗族有五姓,其他如杨、施、彭、张、洪诸姓,乃外姓入赘于苗而习其俗者。孙姓自然应属后者。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乾州(今湖南吉首,属湘西)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孙文明,与石官保、杨正富等揭竿而起,后被官兵围剿而诱杀。

土家族,分布于湘西、豫东诸地,与汉苗杂居。湖南土家族在宋代就已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到明清时期,兔家族中土官的汉文著述还不少。在此前提下,土家族人使用汉姓便很自然,并渐有采用孙姓者。

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周围地区。在该族的26个大姓中,格亮姓起源最早,其他许多姓都由他演化而出。至近代,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格亮姓的汉姓变码,就为孙姓。另有堵引氏、木如氏、喇松氏等小姓,其汉姓也为孙。如《景颇族社会调查(一)》载,云南梁河县帮角乡的盆都景颇村寨,是个有42户二百余人的大寨子,由于受周围含文化的影响,其每一个景颇族除去本族固有的氏族名称以外,都有汉姓,其“堵引”氏族,便汉姓为孙。

白族,主要聚居于云南大理,周围地区亦有分布。在古代,白族往往依照赘上门的方式,将当地汉人招做女婿,并实行长子随母亲白族姓,此子随父亲汉族姓,这样就把许多汉姓带到白族中来。加上白族没有统一的民族文字,自古以来就以汉字作为通行的语言文字,一些白族人为了读书、工作的方便,遂主动改取汉族姓名。由是,“孙”姓也逐渐在白族人中出现。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近代以来,滇黔广大地区的彝族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除所修家谱其祖先号继续沿用彝族外,都已逐渐采用汉姓,其中就有部分人改姓孙。《云南巍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就出现了孙兴。今云南《通海县志》载,孙氏乃当地彝族人数较多之大姓。《嵩明县志》载,孙兴彝族有15户。

台湾土著(含高山族等少数民族)。台湾文献委员会编《台湾省通志》氏族编第四章“姓氏”中说,台湾土族居民近代受汉族影响,又改用孙姓者。台湾土族或山胞该汉姓,大都在1945年光复后。据1956年的统计,台湾“先住民”(即土族)中的孙氏人数占台湾总人口数的33%。

佤族,分布在云南沧源、西盟、永德、镇康、双江、耿马、澜沧、孟连等地。云南所编《瓦族社会历史调查(一)》,其中《西盟大马散瓦族社会经济调查报告》记载,该族不同部落极少有相同的姓,而在一个部落中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姓。如马散寨部落有19个姓,其中就有孙姓,该姓为分支小姓,分属“木依库”大姓。所谓分支小姓主要是在大姓人口增殖的情况下出现的,如“木依库”大姓包括鲁、扫、孙三姓,以及该大姓祖先“瓜”的三个儿子的后裔在人口增殖的情况下,分别以其三个儿子之名为姓而产生的。

阿昌族,分布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保山地区的一些县份中。云南民族出版社《阿昌族社会历史调查》中提到,阿昌族有孙姓人户,但其来源不详。参考阿昌族的赵、王、杨、曹诸姓原都为汉人,因迁徙和婚姻等原因而成为阿昌族,估计孙姓也有此可能。《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载,孙氏为今云南潞西县高埂田乡阿昌族的10姓之一。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37767html

朱志在县东北六十里,即颜母所祷处也。其东有颜母山,其西有昌平山,山脉皆自泰山来。其外众山,连绛环拱,不可胜数,若尼山之翼云。颜氏祷于尼丘,升之谷,草木之叶皆上起降之谷,草木之叶皆下垂。其山五峰连崎,谓之五老峰。中峰即尼丘,遇出霄汉间,所谓坛其页者,此也。中峰之麓有先圣庙,庙北为中和塞,塞上有观川亭。子在川上处今存柱础。整下沂水出焉,《水经注》曰:“沂水出鲁城东南,尼丘山西北是也。流而下注为智源溪,溪流而南,其上为坤灵洞。洞有三门,中为一室,广可两楹。内有石床、石枕、石儿,皆天威也。元皇庆间,庙户管用、吉成入而见之邹尹司居敬因刻孔子石像于中。其后为兵所损。子孙奉之,葬于山巅。过溪雨东有文德林。宋仁宗皇佑三年,以孔子诞生之地,封山神为毓圣候。有御制碑记载祠庙志。宋真宗东封,王钦若言:"祭尼丘山,上有紫云气,长八、九丈。"诏遣入内殿头杨怀玉祭谢。金泰和八年二十七日,以先圣诞辰前期一日,宗子率合族诣尼山庙祭奠。日方午,俄闻空中有乐作,皆金石丝竹之声,凡在一舍者皆闻之。

朱志县东南,距城二十里。一名邹峄山,为别于邳之葛绎山也。孟子谓"孔子登东山",即此山。

晋郗鉴避雅其中,又日郗公峄山。周围二十余里,自麓至顶计八里许。高秀特出,尤土壤怪石方叠,络举如丝,故名绎焉。山多孔穴俗谓之峄孔。其最高中峰为五华峰,东峰为冠子石,西峰为大板石。上下石洞,多玲珑通达,如出一洞。又多泉水,每东北风起,同时涌涨,不知所自来。西南风如故。其中胜迹佳境,亭台庵观碑篆题咏,不可胜纪,真岱南奇观也。

前代封祭:秦皇东巡登峄山时,李斯颂功勒石其上,命曰"书门"。(详古迹)

宋延佑时,谴官致祭,封灵岩侯。建三清殿,修玉帝、三官、元帝、泰山行宫、灵官诸殿。

景泰四年,遣刑部尚书薛祭峄山神,立碑百步石上。

附,上下胜境

自西麓盘路口,上至五华峰顶(共盘路四十三盘到顶):

盘路口、荞麦石、虎皮石、左龟石、西簸箕石、南天门(门上四字"天成之险")

卧虎石(石上四字“凌虚直上")、试剑石(块石中分形如剑劈,相传祖师试剑迹)、八卦石(羲石八块俗传伏羲画八卦处)

玉帝洞(在山腰,雕玉石为像。帝座下有深孔,俗传与海相通,谓之海眼)、玉帝殿、万年松(殿左)、圣水井(殿右,千人饮之不竭)、四圣殿(殿右)、三官殿(殿左)、飞升台(远尘子飞升处)、姚真人墓(远尘子师)、北望思亲石(关殿后)、泰山行官(石殿)。

白云洞(洞前有白云宫)、道藏阁(洞前)、朝天泉(在阁下玉帝洞后,大石一块凌空旁挂,下可行人。上贮泉水,不涸不竭)

五华峰(山之绝顶有石矗天,上勒“五华峰”三字),居龙洞(甚低小,下一洞,形亦如之。石上勒四字:"不敢不鞠”,乃登峰路)、探海石(上丰下削如头探状最高险。天气晴时隐见东海)、车辋石(如车轮状)、仙人棋迹(五华峰顶也,石有棋迹)纪王东仓(宽十步许)、纪王墓(峰西)、纪王西仓(墓西,宽五十余步)。

自五华峰以东至炉丹峪:

万寿宫(山之东二里余,有记)、一线天、长廊壁、挂线石。

冠子石(系山之东峰,高次五华,俗传孔子登东山小鲁处。状如妇人冠,故名)、仙人棚(冠子石下一平石,状如棚,大三亩有余。下即仙人洞)、石鼓洞(状如鼓以石击之镗然有声)、莲花池(在洞下)、一鉴亭(王一桢建)、金鱼池(有金鱼在山腰,上立石碑,刻"玉井分香"四字)、隐仙洞(洞前天齐洞,往东花花桃园)、徐八寨洞(隐仙洞东一里)、炉丹峪(有老君殿,相传为老子炼丹处)

自炉丹峪下以西至梁祝洞:

大通岩(岩刻"大通"二字。因洞石通明中正,故名。下有颜子洞,内立"至圣先师"四字碑)、源头活水(有泉一穴,经年不枯,从一石龙中喷出,上有古碑六字:"天下第一名山"。)、孤桐观(《禹贡》峄阳孤桐处,详古迹)、逍遥亭(胡继先建,今废)、妙光洞(在观后。洞西有净室庵观音阁)、天水池(在阁后)、弥陀庵(始皇乘羊车登峄,刻石碑于左,名曰“书门”,恐剥落无考,故刻之以志古迹。万历已丑立、偃石亭(庵后)、观风亭(庵左,王自谨建,今废)、仰止亭(庵以西,胡继先建,今废)、凌高亭(观风亭东,胡继先建,今废)、盘龙洞(洞内有石钟)、峄山神庙(太平兴国寺左百步,石上有宋延估封候碑)、纪王棚(存真武像,以西即盘路口),梁祝读书洞(石勒此五字,俗传梁山伯、祝英台在此读书)

从盘路口上西峰:

门板石(本山西峰,俯于五华之右,如门板状。)二郎宫(在石下)、混元洞(在宫下)、大船石(上刻四字“如舟接渡")、金仙庵(混元洞北)、西华宫(在洞东,上有牛口石)、东华宫、牛角峪。

吴志县西南,距城五十里,其状如凫,与峄山对对峙。《鲁颂曰:"保有凫峄"、凫即此也。山分东、西,名日双凫。东凫西麓有人祖庙。庙内有吕公洞。洞有丹井,水仅盈掬,不竭不溢冬温夏凉,虽众饮之不尽。

清胡志东峰日东凫,西峰日西凫,此郭东社地也。自东凫而东,其南峰有三山、有染山、有大山、马头山;其北峰有王山、有苗山、珠山、有古墓山及九山,此石墙、羊绪、西曹三社之属地也。自西凫而西,其南峰名山亦不一,以属鱼台境,故不录;其北境有名镇头山者,有名薄梁山者,其支山又有铁角、卧虎、羊山等名,此郭东、薄梁两社之地所属也。由薄梁西南六里至鲁村山头,则入济宁、鱼台地矣。此山南北最窄处可一、二里,宽或五、六里。东西则不下六、七十里。极东抵南北京川道,极西山脚插入南阳、独山二湖。山内平旷处皆有村落、若大红套、羊次、羊栏等村是也。有水名黑龙潭,祷雨辙应。

张志亦名承雀山,东西两凫山周围一百六十余里……此山上古或作伏山,《鲁颂》始书作凫也。

娄志总叙:按邹山支分于岱岳。走宁阴,由曲阜而入邹。东南隅为巨越,西南十里为尼山,东一里为颜母,又十里日昌平,绵亘二十里。西南又十里曰蟠龙,又五里日九龙。九龙之东为卧虎,为云,为四基,又三十里为莲青。九龙之西南一里为珠,西为马鞍。南十里为峄山。尾曰岗,邹城负焉。绕城而东日阳,其前为接舆、为唐口、为小丘、为牙。又其前乃为峄。峄之东十里为连峰、南三里为戈,又二十里为圬。圬东为马头。峄之西南相对为凫。

娄志县东北,距城五十里,在尼山之东三里。两山相对,中隔沂水。上有颜母井及祠堂基址。

张志东麓有孔子外祖颜府君祠,明宏治六年创建。

娄志县东北,距城四十里,在尼山之西南十里。绵亘二十余里。《史记》"孔子生昌平乡"即此。今名鲁原村。

娄志县东北,离城二十五里,在昌平山之东南十里。

清胡志山麓有馆陶宁思王墓。

娄志县东北,距城二十里。在蟠山西南五里。山形起伏,共数凡九。

娄志县东北,距城三十里,在九龙山之东。又东为云山。

娄志县东北,距城三十里,在云山东南。顶有石,其状如基,其数有四,故山之西麓,孟子墓在焉。

清胡志有宋景佑五年初建孟子庙碑。

娄志县东,距城三十里。在四基山之南。

清胡志二山纵横作丁字形,故又名横山。

娄志县东,距城六十里。其势连绵,峰锐插汉。东为巨山,又东为尖山。

清胡志南入滕……石壁有黄山谷诗。

娄志县东北,距城十五里,在九龙山西南十里。其形独立如珠,故名。即九龙山之前峰也。山之东有石经埠,石上有佛经数行,又有大石鼎足而立,俗谓之支锅石。

娄志县东北,且城二十五里。其北楚即孟母林,下有孟母泉。

清胡志有元元贞元年碑,题曰"邾国宣献夫人墓"。

娄志县北,距城二里,南北两岗,此即县之坐山也。南岗有石坪,阔数丈,上有大字数行,或以为占释文。北岗有石卓立如碑,数大字剥落不可读。昔有建亭名看花楼者,今石柱窟犹存。

清胡志大字数十行,周大象元年匡哲刻也。

张志前岗山刻大集经,系东岭僧安道一所书,及北周大象元年匡哲刻经颂,北魏李巨敖、北齐孙洽等题名。后岗山峰巅有北齐摩崖二十四处。东路有大象二年摩崖二段。涧中石上亦多残字。

清胡志在卧虎山之东元兴社,有鲁遗迹。

娄志县东,距城三里。山之侧有五龙潭焉。

清胡志一名护驾山,山麓有乐陵恭惠王墓、新蔡昭和王墓。

张志阳山东面石棚内有北周佛经残字。与大佛岭及峄山石经洞之经文字体大致相同。

娄志县东,距城五里。在阳山之东南,状如两车之相接,故名。其前为唐口山。

娄志县东南,距城十五里。俗谓之高皇埠,谓汉高祖尝潜居于此。

娄志县东南,在唐山之前,状如犬牙之相错,故名焉。又南为峄山,峄东十里为连峰山,山南三胆为戈山,又二十里为圬山,再东为马头山。

吴志在城东北三十八里土旺村北,俗名四山峪。山口北向,中广数十亩。有兰若,有学舍,系土旺村杜氏捐置。山形盘郁,林木深秀。四面围环,状若圆瓶。下有井日“圣泉”,有洞日"朝阳”。

清胡志山阴有林放墓。

吴志在城东北四十里夏宋村西,有碑志云颛孙子张设教于此,故名。

吴志在贵殊山之北,元皇庆元年,廉使杨奂渴尼山、四基山经此,见《曲阜县志》。

吴志在城东北三十五里小烟庄西,相传明时有巩道土者,自劳山徙此,后仙去。

吴志在绒东北三十五里夏侯村西,山平而小,上存石马二,盖数百年物。

吴志在城东北与泗水县交界处。山南里许有石坊,题曰"明鲁恭王之陵"。

吴志即葛娄山,或日柯娄山。南葛娄北葛娄二山相连,在城东二十五里。上有分书大字数十行,无年月可考。

张志西麓有大象二年摩崖两段,共十行,字方尺许,体极浓至。较之岗山忝诸山所刻尤胜。

吴志一名雨山。在城东北三十里。前为脉停山,石青色。

清胡志山麓有忠亲王祠。

吴志在城东北三十余里九龙山后,余山之右。上有苍松古松。孔子去鲁南行,作《龟山操》

吴志即凫山,见旧志。

清胡志即辛庄之北山,续志误为凫山。山阴石壁上镌"鲁府柴炭山"五大字。

娄志在城东三十里,与葛娄山相近。

吴志在城东南四十五。

张志此山讹作濮阳山,故山之东麓有吕布台。殊不知濮阳在今山东西南境之濮县,以此地为濮阳,殊属不合。

吴志在城东八十里。

吴志即昌平山,见旧志。

清胡志即白龙池南山,续志误为昌平山。上有忠亲王营垒、炮台遗址。

吴志在城东南五十五里,点登台在此山内。相连属者日二山、三山。

吴志在城东七十里,南至白莲池六里。自白莲池乱后,县丞及界河汛千总移驻分防于此。

吴志在城东七十五里,辛庄山之左。山外土而内石,圆顶修尾,左右作双翼状。

吴志在城东八十里。

清胡志即云濛寺山,《续志》分为二者,误也。属田黄社。

买志在城东七十里,凤皇山之西。

吴志在城东南九里。

吴志在城南四十二里。

吴志在城南四十五里。

清胡志凫山之支也。有元至正五年牵罗海墓,碑题曰"前杭州拔都万户奕达鲁花赤,授忠显校尉武烈将军牵罗海之墓"。

吴志在城东南四十五里。

吴志在城南三十二里。

吴志在城北四里,岗山之首。

吴志在城东北三十八里。

吴志即芦沟山,在城东北五十二甲。

清胡志属鲁元社。

吴志在城东南五十里。

清胡志一名灵山,在城东南四十五里,属香城社。

吴志在城南五十里。

清胡志矾山,《续志》作樊,误。

吴志一名屹山,又名锦堂山,在溪湖之西。每当日夕,山印湖中。曾有"湖光倒形碧山摇”诗句,盖纪实也。旧有寺,今废,而井尚存。山多五色石。

清胡志属元兴社。

吴志即珠山(见旧志)。

吴志一作大步顶,在朱雀山之左。内有石经峪,字迹多不可辨。

清胡志在城东北十五里元兴社,石壁隶书佛经三段,齐武平六年刻。

张志序崖十二处,刻经者韦子深,写经者安道壹。

吴忘在城东北卧虎山之前,有凰翥村,村中有天齐庙。有双柏,相传为唐代物。

戴志在城东北七十里,黄社大陆村。其高大过于群山,故云。山上有井,龙居其间,早祷辙应,至今犹然。井前有巨越庙,,山下有开元寺。

清胡志一名凤皇山,在城东北七十五里罗头社辛庄山之左。山外土而内石,圆顶修尾,左右作双翼状。东麓有明鲁王墓。山南有太王庙,壁有唐碑及金、辽重修碑。

张志上有孔子登临处。南麓林壑幽绝,石壁刻有大佛像,高两丈许。

戴志在城东北六十里,在鲁元社寨里村。邑之东北若岗山之类不啻数十,大抵多向连络,皆为尼山外护。环峰内向,如有情云。

清胡志在城东北二十五里土旺社。山后有泉入辽河。

清胡志在峄山东南十余里,距城三十余里。石质色如矾石。

清胡志在白石山东,广袤皆四、五里,距城三十余里。属西曹社。

清胡志在城西南四十五里马山之西,内石外土。山寺有后唐长兴元年碑,有寿峰寺金大定三年碑,寿福寺元至正年建。

此外又有 尖山,栲栳山、官山、雷山、郎山、猪山、檀山、铃当山、糠山、于山、莠草山

有颛孙姓氏的吗?

答案是有的。颛孙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颛孙姓起源于春秋时的陈国。据《尚友录》载:“陈公子颛孙仕晋,子孙氏焉”。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