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典型岩溶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以黎水地下河和龙坪地下河为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3收藏

广东典型岩溶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以黎水地下河和龙坪地下河为例,第1张

杨群兴,曾土荣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水工环地调所,湛江 524049)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广东重点地区岩溶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200410400014)。

作者简介:杨群兴(1968—),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摘要:受地质环境和地域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广东在地下河的开发领域还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技术水平和方法仍很落后,开发利用效果也不理想。为此,本文以黎水地下河和龙坪地下河开发为例进行研究和经验总结,旨在为今后岩溶流域地下水的合理开发提供经验参考和技术指引,以更好地利用岩溶水资源、更好地弥补地下河时空分布的差异性、更好地解决岩溶石山地区干旱缺水问题,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经验总结;合理开发;地下水;典型岩溶流域

1 前言

广东岩溶地下河主要分布于粤北岩溶石山地区,根据岩溶水系统空间介质具地表和地下双层结构的特点,岩溶流域(岩溶水系统)的结构类型按岩溶地貌组合形态分为峰丛洼(谷)地、岩溶丘陵洼(谷)地、岩溶盆(谷)地、岩溶平原等四大类。岩溶地下河沿NE向和NW向构造活动带发育,其支流和干流总体发育方向与构造带走向基本一致。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已调查发现的地下河110条,单条地下河枯季流量892~7605L/s,岩溶水天然资源量为565亿m3/a,可采资源量为438亿m3/a。

各级地方政府及当地老百姓经过长时期的探索和尝试,对如何开发利用地下河水资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据调查,约有75%的地下河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对天然岩溶水主要采用筑坝拦截水、修渠引水、洼地堵漏成库、挖隧道引地下河水、蓄水发电、抽水提水及旅游资源开发等方式,覆盖型和埋藏型岩溶地下水主要通过民井或钻孔采用抽、提方式进行开发利用。

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尤以峰丛洼(谷)地、岩溶丘陵洼(谷)地等地段最为干旱缺水,本文以峰丛洼(谷)地的黎水地下河和龙坪地下河开发为例进行经验总结,为今后岩溶流域地下水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2 黎水地下河开发的经验与教训

21 区域地质条件

按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岩溶水系统划分,黎水地下河隶属于连州岩溶山地及谷地四级岩溶水系统(以下简称四级系统),是一个独立的五级岩溶水系统。

四级系统位于南岭山脉中段南侧,黎水地下河以北一带为构造-侵蚀类中高山-中山地形,以南为岩溶低山峰林盆(谷)地和峰丛洼地地貌;系统内主要出露泥盆系(东岗岭组、棋梓桥组、榴江组、融县组、天子岭组)、石炭系(连县组、石磴子组、梓门桥组、壶天群)、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长兴组)和三叠系(大冶组、四望嶂组)等碳酸盐岩类地层,部分以并层形式出露;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四级系统位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湘南南北向构造带及多期构造的交汇复合部位。

四级系统具温暖、潮湿、多雨、雨季与旱季分季明显等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81~198℃,多年平均降雨量14131~17472mm。

22 岩溶发育规律

四级系统岩溶发育处于青年期,以垂向发育为主、横向发育为辅。垂向上岩溶一般分三个带(层)发育,层与层之间常以溶洞或大溶蚀裂隙相连通,水力联系较密切;横向上溶洞及溶蚀裂隙多沿构造发育方向(断层面、褶皱轴向、构造裂隙等)或岩层层面延伸,常发育地下河系统。岩溶地貌形态常表现为峰林、峰丛和洼地,峰丛成簇、洼地成片或呈串珠状发育,与NE、NNE和NW向主要构造发育线基本一致。峰顶呈倒锥状、馒头状,上陡下缓,局部见陡壁,山峰多以基座相连成簇。峰丛洼(谷)地多呈小规模的椭圆状或长条形,常发育落水洞和漏斗,并多以地下溶洞管道相通,是大气降雨及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的主要场所;峰丛洼(谷)地地表多干旱缺水,偶见季节性溪流。

岩溶发育主要受岩性、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地貌、新构造运动等因素的控制,在不同的岩溶发育期、不同的构造部位或不同的地貌单元中常有明显的差异。据统计,超过70%的地下河(如黎水和龙坪地下河)、819%以上的岩溶大泉主要发育于褶皱轴部、扬起端和倾伏端、断裂带以及构造的转折、交汇部位;岩性及岩组特征是影响岩溶发育的基本因素,层厚质纯灰岩岩溶发育较含杂质多或薄层的灰岩强烈得多;在地形变化较大处或突变部位,由于水力坡度变化及地下水交替循环强烈而岩溶发育强度较大,如山峰与洼(谷)地过渡带、陡崖(坡)脚等地段常常发育地下河或大泉。

23 地下河系统特征

黎水地下河出口位于连州市大路边镇山塘村委会黎水村北西侧,流域面积3196km2(图1)。

地下河处于低山岩溶峰丛地貌边缘,峰顶高程535~665m,坡度10°~20°。流域内出露融县组(D3r)、连县组(C1l)、石磴子组(C1s)、测水组(C1c)、梓门桥组与大埔组并层(C1z⁃dp)、壶天群(C2h)、栖霞组、孤峰组与童子组并层(P1q⁃t)等碳酸盐岩地层。

地下河出口发育于核部由D3r灰岩组成的背斜倾伏端,标高340m,溶洞洞口高15m、宽2~10m、朝向145°,呈三角状;主要入口——南门水溶洞位于该背斜北翼,发育于C1s灰岩中,洞口高程447m、宽25m、高15~20m,中央见一宽20~30m天窗。地下河发源于荒塘坪、观头洞、荒塘坪农场、麦田坪及童子岭一带,该地带岩溶下降泉汇成的地表水流自南门水溶洞潜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河自南门水入口往SW沿鹧鸪坪断裂发育,至童子岭北侧洼地后转向NEE沿C1l与D3r接触带顺层发育延伸,最后转向SE直至黎水出口,全程52km(图1、图2)。地下河出、入口高差110m,平均水力坡度21%,枯季流量1514L/s。

图1 黎水地下河流域水文地质平面示意图

1—断层;2—地层代号及界线;3—地下分水岭;4—暗河出口,左为编号,右分子为流量(L/s)、分母为测流日期(月:日);5—暗河入口,左为编号,右分子为流量(L/s)、分母为测流日期(月:日);6—推测地下河管道;7—泉及其流量(L/s);8—岩溶洼地;9—落水洞;10—峰顶高程(m)

地下河入口SW 600m发育一洼地,洼地内竖井状落水洞发育。落水洞上覆薄层冲洪积盖层,大雨时洼地常积水成涝;在水压力作用下,落水洞中充填物及上覆盖层容易被水压塌和冲走,使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替的通道得以畅通,地表水直接补给地下水。

地下河流域受SN向临武断裂、NE向鹧鸪坪断裂及NNE向东村江断裂活动的作用,岩溶发育强烈,发育有洼地(漏斗)12个、暗河1条、泉点4个。

图2 黎水地下河纵剖面示意图

1—梓门桥与大埔组并层;2—石磴子组;3—连县组;4—融县组;5—灰岩;6—推测地下河管道;7—左为地下河出、入口编号,右分子为流量(L/s)、分母为测流日期(月:日);8—岩层产状

24 岩溶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条件

流域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河为单一的集中排泄口,故地下河的天然资源量近似于50%保证率条件下大气降雨入渗补给量、可采资源量相当于地下河天然排泄量、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相当于年平均排泄量。经计算,黎水地下河天然补给量17751万m3/a、可采资源量4775万m3/a(即13081m3/d)、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13833万m3/a(即378957m3/d),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是补给量的779%,可见地下河的可采资源量是有保证的。

地下河主干河道最大高差110m,水力坡度21%,总体地势变化不大;岩溶流域属中低山区的径流排泄带,地下水主要富集于溶洞、构造裂隙及溶蚀裂隙当中,以管状流为主、脉状流及网状流并存,水位埋深大于50m,流域内地下水交替循环强烈程度中等。这些决定了黎水地下河的开发利用条件较为复杂。

25 社会需求分析

地下河流域及其附近工农业用水及生活饮用水都依靠岩溶地下水,出口一带现状、近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见表1。

表1中数据对比前述水资源量,地下河水资源量能满足居民生活饮用水、牲畜饮水及农业用水的现状需要和近期内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能满足现有电站装机容量现状需水量的292%和近期发展需水量的291%。据调查,丰水季流量是枯水季流量的20~40倍,该时段是电站利用水资源发电的高峰期。

表1 水资源社会需求统计表

注:农田日需水量按照200天生长期由年需水量6000m3/hm2算得。

26 岩溶水开发利用工程方案

地下河开发利用包括抽水或引水方式供村民生活饮用水、修筑引水渠道供农业灌溉及种养殖业用水、利用隧道及环山渠道引水发电等方式。这里主要论述黎水一级发电站工程(图3)。

根据工程结构特征,本工程由土质重力坝、隧道、环山引水渠、压力管、发电机房等电站建筑及发电设备等五个单项工程组成,总费用224万元。

图3中,土质重力坝近SN向横跨洼地,坝长98m,顶宽15m,底宽45m,高2m;隧道自地下河洼地西端至奄堂宕南西600m处一沟谷侧坡穿出地表,长1433km,宽10m,高12m,全为天然洞壁,隧道入水口装有闸门及监控室;环山引水渠自隧道出口沿山坡蜿蜒修筑至黎水暗河出口NE向的水口岭西侧,长1106m,排水口与压力管间设有压力池,环山引水渠过水断面宽16m、深15~17m、壁厚05m,压力池长14m、宽10m、深39m、壁厚1m,环山引水渠为石砌结构;压力管采用Φ1000mm钢管,上端与压力池相连,顺山坡铺设至发电机房,长471m,压力水头90m;黎水一级电站位于地下河出口下游50m的左岸,机房、管理办公室及宿舍等汇集在两层框架结构的楼房内,楼房为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400m2,机房内安装水轮发电机组2套,装机容量500kW。

27 开发后取得的效益

黎水电站于2002年底建成投产,年均发电量904万kW,电费总收入为2715万元/a,电站的运营不仅带来直接经济收益,也缓解了当地电力不足现象,提高了老百姓生活水平。

黎水村在地下河出口利用抽水、取水方式解决了约560人的饮用及部分生活用水,结束了长期挑水的历史;出口一带还利用水资源灌溉农田约64hm2、种植西洋菜等反季节蔬菜约213hm2、养殖鱼塘约05hm2,为当地老百姓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调查,黎水地下河开发利用工程很好地解决了如何充分利用岩溶石山地区时空分布不均的水资源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岩溶水资源的利用价值,产生了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

图3 黎水地下河开发利用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

1—拦水土质坝;2—引水隧洞;3—环山引水渠;4—压力池;5—压力管;6—发电机房;7—抽水泵房;8—地下河出口及其编号;9—地下河入口及其编号;10—推测地下河管道;11—岩溶洼地;12—落水洞;13—地下分水岭;14—峰顶高程(m)

28 成功经验与教训

黎水地下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方案成功经验体现在因地制宜、开发形式多样、一次性投资、见效快及效益高等特点。该方案充分利用了地下河流域的区域地质条件、地下河系统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有的放矢,合理布局,有效地提高地下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率,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对工程初期出现的一些问题应引以为戒。工程初期由于未摸清岩溶洼地的岩溶发育规律,只对洼地西端边缘与坡脚接触处可见的消水洞进行堵塞,而洼地内发育的竖井状落水洞并未处理,因而未能发挥蓄水成库的功能;后经水文地质勘查工作,选择在坡脚外约100m处修筑土坝拦蓄水,避开了落水洞强发育块段,蓄水后未发现较大渗漏现象。但经调查,目前蓄水区域的地下浅层岩溶也较发育,且多数与地表连通,故今后在未对库底实施堵漏前,建议拦水坝不宜超出现有2m的高度,以控制水压力;同时应疏通坡脚附近消水洞,增大消水能力,以保证洪涝期间能迅速排走汇聚在洼地的积水,避免水位过高造成库底塌陷而产生跌窝渗漏。

3 龙坪地下河开发的经验

31 区域地质条件

龙坪地下河隶属于连州岩溶山地及谷地四级岩溶水系统,是一个独立的五级岩溶水系统。

岩溶流域地貌类型为峰丛谷(洼)地,峰顶高程550~800m,地面坡度5°~20°;出露石磴子组(C1s)、梓门桥组(C1z)、壶天群(C2h)、栖霞组(P1q)、茅口组(P1m)等碳酸盐岩类地层,岩性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图4)。

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地下河地处EW向流沙向斜北翼与孔塘背斜北翼接触部位和位于连州流沙旋卷构造北侧及西江旋卷构造北侧的收敛部位,流域汇水范围涉及第一级夷平面(高程150~270m)、第二级夷平面(高程350~450m)、第三级夷平面(高程550~700m)。

32 岩溶发育规律

地下河流域地处一级区域构造隆起带,碳酸盐岩组的岩性、岩相特征是影响岩溶发育的基本因素和物质基础,岩溶发育受褶皱及断裂构造的控制。龙坪地下河流域岩溶发育正处于青年期,溶蚀作用强烈,岩溶谷地、洼地、漏斗、落水洞、溶隙及溶洞等形态发育,峰丛洼地、漏斗、落水洞呈串珠状分布,峰丛、槽(谷)地及漏斗的分布以NE、NNE及NNW向为主,与主要断裂构造发育线基本一致。

33 流域概况

地下河发源于孔塘、围子村一带的地表水流及岩溶下降泉,水体入渗或流入围子村—孔塘村—黎屋村以西一带(即孔塘背斜轴部及其北翼倾伏部位)的岩溶谷(洼)地、天窗、漏斗和落水洞中,上游在勿村SE见多次岩溶泉呈NE向出露,经短暂地表径流后继续渗至地下,通过地下岩溶管道在龙坪街流出地表,其间穿越地层 →C1c→C1z⁃dp→C2h→ (图4)。地下河出露水体除被用作饮用、养殖、农业灌溉和蒸发外,又下渗补给地下,成为下游龙塘大泉(图4中6号泉)及龙塘水库的水源。

地下河流域地面高程230~700m,入口高程380m,出口高程240m,出、入口高差140m,流域汇水面积1763km2。地下河水位埋深在龙坪街—勿村一带为00~600m,龙坪圩镇附近多小于100m,地下河流量1980年11月10日测得47147L/s、2002年9月30日测得4988L/s、2004年8月19日测得3282L/s,水温为18~20℃,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

34 补、径、排条件

图4 龙坪地下河流域水文地质平面示意图

1—断层;2—地层代号及界线;3—峰顶高程;4—地表水系;5—地下分水岭;6—推测地下河管道;7—岩溶洼地;8—落水洞;9—地下河入口;10—地下河出口,左为编号,右分子为流量(L/s)、分母为测流日期(月:日);11—下降泉,左为编号,右分子为流量(L/s)、分母为测流日期(月:日);12—龙坪地下河蓄水工程;13—钻孔,左分子为编号、分母为孔深(m),右分子为流量(m3/d)、分母为降深(m)

岩溶水以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为主,谷地边缘下降泉和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次之。大气降水通过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溶蚀裂隙直接补给地下水,丰水期补给最大,平水期补给次之,枯水期以侧向补给为主、该时段地下河主要为排泄过程。据连州站测得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648mm,丰水期为每年的4~8月,11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3、9及10月份为平水期,多年平均气温为193~202℃。

地下径流以管道型、裂隙型为主,具流速快、径流途径较长、地下水交替循环较好等特点。受地下分水岭及地形的控制,围子村—孔塘村—黎屋村以西地带入渗补给的部分水源在勿村SE第二级夷平面台地边缘以多次泉水出露,然后水体流经第一级夷平面的第二级岩溶谷地强岩溶化地段,地表水流全部入渗补给地下河,体现了岩溶山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的地下径流特点。

地下河与11号钻孔(图4)为同一水源,钻孔的水位随地下河的流量增减而升降;外源水对地下河水量的调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地下河水量和钻孔水位随其南围子水库放水24小时后明显增大和上升(图5)。

图5 龙坪地下河流量及11号钻孔水位动态变化曲线

35 结构特征

受地质构造活动的影响,地下河流域存在多个源水补给点,主、支管道在平面上的展布为树枝状结构,沿途可见黎屋NW500m地下河入口、岩溶洼地、落水洞、天窗及多个泉水点。其中黎屋村以西洼地见4处NW向展布的落水洞,最大的落水洞呈长轴30m、短轴20m、深20m的平面椭圆状及垂直漏斗形,底部可隐约见到地下延伸管道和听到地下水流声,落水洞延伸方向与地下河入口的方向一致。

地下河流域垂直岩溶发育,据11号钻孔揭露深度977~17216m,均见溶蚀现象,地下溶洞主要发育在977~5455m深度范围内,其中260~300m见40m高溶洞。

地下河出露于 中厚层白云质灰岩中,岩层产状100°∠65°,节理不发育,沿地下河溶洞方向溶蚀裂隙发育。地下河出口位于NNE向东山湾断裂与近EW向的堡坪断裂、大田西帚状断裂的交汇部位,原见三个大小不等的岩溶洞穴(图6),溶洞长约10~15m,水体自SW向NE垂直涌出地表,现出口已被蓄水工程水体及地下河冲积物淹没而不清。

图6 龙坪地下河出口剖面示意图

36 岩溶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条件

由于地下河流域地表径流枯水期和大部分平水期基本断流,岩溶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且地下河以集中式单一出口排泄,故岩溶水资源量近似于50%保证率条件下大气降雨入渗补给量,可采资源量基本与地下河的多年天然平均排泄量一致。经计算,龙坪地下河天然资源量为38273万m3/a、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为2998万m3/a,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是天然资源量的7833%。

地下河主干河道最大高差140m,坡度5°~20°,黎屋村—勿村一带地势变化较大、水力坡度较大,勿村—龙坪街一带地势变化不大、水力坡度较小;流域属岩溶谷地的径流-排泄带,地下水主要富集于地下溶洞及裂隙当中,以管状流为主、脉状流及网状流并存,地下水交替循环强烈程度中等;地下河出口位于龙坪圩镇,人口较密集、土地较多。这些为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充足储备,决定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条件简单及利用率高。

37 社会需求分析

地下河水资源主要被用于龙坪圩镇居民及龙坪村村民的生活、畜牧业、渔业养殖及农田灌溉等,龙坪圩镇一带现状、近期及中远期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见表2。

表2中数据与前述水资源量对比,现状需求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的比率为231%,近期需求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的比率为492%,中远期需求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的比率为575%,社会需求的水资源量未超出地下河多年平均可采资源量,可见地下河水资源量能够满足水资源利用现状、近期内及中远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38 地下河出口蓄水工程

本工程1994年初建成,工程布局具结构较简单、功能较全面及实用性较强等特点,工程费用3335万元。

表2 水资源社会需求统计表

蓄水工程布局总体呈南北向,由蓄水与饮用水源区、洗涤与引水灌溉区、养殖与引水灌溉区等三大功能区组成,总占地面积约08hm2,每个功能区均为水泥砂浆砌石结构墙分隔。蓄水与饮用水源区位于地下河出口内侧,占地面积约1300m2,蓄水深度08m,作用是建立一定规模的地下水库、提供充足优质的生活用水、更好地合理调配地下水资源,附近居(村)民1000多人的生活用水正是从地下河出口处抽取或引用;洗涤与引水灌溉区位于蓄水与饮用水源区北侧,占地面积400m2,蓄水深度03m,是居(村)民洗涤、耍水嬉戏及饭后休闲的场所;养殖与引水灌溉区位于蓄水与饮用水源区东侧,占地面积06hm2,利用优质流动的岩溶水资源养殖鲩鱼、鳙鱼、鲤鱼等。

蓄水工程在结构上由重力坝、蓄水结构池及排洪沟构成。重力坝修筑在蓄水结构池外侧,坝体呈NE向,长1200m、高25m、底面宽40m、顶面宽30m,除近圩镇端200m为水泥砂浆砌石坝外、其余为均质土坝,坝体具支挡蓄水结构池、引水灌溉及排洪等功能。

蓄水结构池构成蓄水工程的三大功能区,由呈网格状的七个结构池组成,池底为厚02m的混凝土铺设,外墙和分隔墙为水泥砂浆砌石结构及墙壁均抹水泥砂浆并用水泥浆光面,墙体宽60cm、高13m。其中洗涤与引水灌溉区又被墙体分隔成12格,呈网格状,墙体宽10m、高05m,养殖与引水灌溉区由五个结构池组成、结构池间设有引水沟,地下河出口两侧及洗涤区均铺设石砌阶梯,以方便村民取水及洗涤。

排洪沟设在蓄水工程东侧紧挨丘陵山脚延伸,由白云质灰岩铺砌,沟长1500m、宽30m、深20m,主要是将勿村—龙坪一带的地表水流导走,保护蓄水工程。

39 钻孔取水工程

11号钻孔原为水文地质普查钻孔,后经龙坪镇投入689万元建为水源地。钻孔成井口径φ150mm,静水位294m,涌水量1071L/s时的水位降深为236m(抽水试验影响半径为10216m);钻井的下泵深度为280m,深井泵流量30m3/h、功率75kW,水源供给龙坪镇政府的办公场所、圩镇中心的居(村)民,受益人员5500多人。

310 取得的效益及经验总结

10年来,龙坪地下河开发利用已取得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10年间共向6500多人、大牲畜约300头供水290万m3,较好地保证了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利用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种植果树与无公害蔬菜和利用优质流动的水资源进行渔业养殖,直接受益的农田达467hm2(全部用岩溶水灌溉有10hm2),年产稻谷约120t和年供肉质鲜美的鱼类产品1500kg,对提高当地的生活水平起了较好的促进作用;蓄水工程有效地了保护水源及水质,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

实践证明,龙坪地下河开发利用是成功的。因地制宜,选择有利地形修建蓄水工程,有效地控制工程规模和工程量,用较低成本便能合理地调节岩溶水资源,较好地解决了干旱缺水问题,使之切实符合民生的利益;充分利用国家资金投入完成的勘探试验孔,以较低成本的投入较好地解决了附近居(村)民的生活用水问题,其探采结合取水方式为干旱缺水地区的地学研究和找水提供了正确指引;蓄水工程布局合理性、功能和取水方式的多样性,使地下河始终保持天然排泄状态,满足了多方面的社会需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4 结语

地下河开发利用具一次性投资、短期见效、功能多、长期实用等优点,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开发地下河对于解决干旱缺水、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等具有积极意义;在开发的同时应不断改善地下河流域生态环境,增强水土涵养功能,加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调蓄能力,增大天然资源量,更好地弥补地下河时空分布的差异性,以充分发挥岩溶水资源的效用。

本文在编写过程中,魏凤英、林琼珍等同志做了图件清绘等工作,在此致谢!

迎春镇下辖村: 光明村 山上村 东冲村 鹧鸪坪村 高梁下村 畔头村 大津村 金朝山村 大坪村 桐木坑村 崎石村 周家村 欧联村 迎春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0279 男 10631 女 9648 家庭户户数 4998 家庭户总人口(总) 20207 家庭户男 10577 家庭户女 9630 0-14岁(总) 5316 0-14岁男 2902 0-14岁女 2414 15-64岁(总) 13641 15-64岁男 7087 15-64岁女 6554 65岁及以上(总) 1322 65岁及以上男 642 65岁及以上女 68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9980

  宜章县辖11个镇、15个乡、1个民族乡。

  11个镇:

  城关镇、白石渡镇、杨梅山镇、瑶岗仙镇、梅田镇、麻田镇、黄沙镇、迎春镇、一六镇、栗源镇、岩泉镇、

  15个乡:

  城南乡、浆水乡、长村乡、东风乡、天塘乡、笆篱乡、白沙圩乡、关溪乡、长策乡、里田乡、新华乡、赤石乡、平和乡、太平里乡、沙坪乡

  1个民族乡:莽山瑶族乡

  100 城关镇 辖:城北、城中、南关、南门4个居委会;东门、清水、曹排、江波头、城东、水浸窝、长冲7个村委会。

  101 白石渡镇 辖:解放路、大塘下、星兴街3个居委会;金叉坪、白石渡、高龙桥、新车、车湾、蔬菜6个村委会。

  102 杨梅山镇 辖:高枧居委会;杨梅山、香花、富里坪、枧坪、炉背岭、鸭婆旦、高枧7个村委会。

  103 瑶岗仙镇 辖:永红、建新2个居委会;瑶岗仙村委会。

  104 梅田镇 辖:梅田居委会;龙村、荷叶塘、夏塘、上寮、黄石、车头、梅田、母老、竹坪、战地冲、小塘、岑水、水楼下13个村委会。

  105 麻田镇 辖:桐子树下、上洞、寺门、麻田、杨家、泗溪、三湾、松柏、新村、下塘冲、曾冲11个村委会。

  106 黄沙镇 辖:大元、岭背、畔田、新桥、石头寨、大黄家、黄沙溪、新坌、水源山、沙坪、堡城、蔡家、较场坪、晓夏街、上樟銮、下樟銮、兰钟、麻胡、大凤、曹家坌、五甲21个村委会。

  107 迎春镇 辖:光明、山上、东冲、鹧鸪坪、高梁下、畔头、大津、金朝山、大坪、桐木坑、崎石、周家、欧联13个村委会。

  108 一六镇 辖:一六居委会;一六、北岸、水朝坪、观音寺、廖家、香口、河边洞、水北岸、指背岭、坪家塘、石街头、沿河、赛上、宝塘、栏杆岭、杉木山、下白家、上白家、百堆、十三户、廖家、塘尾、红庙脚、汤湖里24个村委会。

  109 栗源镇 辖:栗源居委会;复源、游宰冲、椅子岭、龙沙坪、留览、石波塘、甘棠湾、四合、古竹、坛斗、长田、老王冲、迳口、塘其冲、老坪山、口路、其山下、塘岭、新坪山19个村委会。

  110 岩泉镇 辖:岩泉居委会;红桥、东河、西河、胡家、白洋塘、洞江寮、马头庙、才口、枫木塘、筲箕塘、东岸、郭家、竹渚、毛坪头、周家湾、孙家、东口洞、盐冲、上田、沙溪、小河21个村委会。

  200 城南乡 辖:樟涵、南湾、廖家湾、罗家山、寿福、新田、法堂、西门、黄岑、曹家、罗家灌、成家、五都岭、吴家、下蕉、上蕉、黄土山、塘园18个村委会。

  201 浆水乡 辖:浆水、水口、偏溪、洛角、杉树山、新华、温塘坳、大地岭、上源头、茅栗、锁石、龟爻、夏洛、新车坪、塔塘15个村委会。

  202 长村乡 辖:大井、镇兴、长村、塘家寮、石山、东溪、华石、千家岸、长启9个村委会。

  203 东风乡 辖:贺家、竹梓塘、水尾、笠头、菜子冲、台霄、杨桐江、元壁、石江、龙江口10个村委会。

  204 天塘乡 辖:天塘居委会;龙塘、三联、肖家、孟家、田尾头、天塘、猴子冲、山背、仁洞、柞树下、满塘、谢家、黄土坡、太平山、新民、樟门塘、林家排、走马丘、南冲、罗轸20个村委会。

  205 莽山瑶族乡 辖:黄家磅、永安、刘家、西岭、塘坊、钟家、道洞7个村委会。

  206 笆篱乡 辖:笆篱居委会;平元、黄土岭、岩英山、归塘、范家、邱家、峙冲、尖角山、五斗冲、东风、联元、戴家、叶山背、车田14个村委会。

  207 白沙圩乡 辖:腊元、对江水、白沙圩、桐木湾、洛角塘、才口、自生、黄竹冲、皂角、坦灵祠、上峰、桥头、石燕冲、山门、湖羊尾、圣公坛、邝里洞、张家寮18个村委会。

  208 关溪乡 辖:关溪、鲫鱼塘、石禾塘、栗木、黄泥墩、陈曹尹、余家、谭关宁、塘下岭、沙市、马头下、鲁塘、高山、狗牙洞、塘禾里、锡塘16个村委会。

  209 长策乡 辖:长策居委会;上坪、新坪、羊坦、中坪、下坪、陈家塘、新屋、老屋、田僚、向阳、回田、严郎、前进13个村委会。

  210 里田乡 辖:里田居委会;桅子、里田、谷家、松华、中塘、黄土、塔下、上渡、楼下、龙溪、上里11个村委会。

  211 新华乡 辖:新华居委会;江厚、东山、吾作、老塘、汇溪、巩桥、南塘门7个村委会。

  212 赤石乡 辖:曹田、下涟、白水、栗坪、赤石、平光、下欧、渔溪、白清、三合、五四、广江、长城岭、塘背14个村委会。

  213 平和乡 辖:平和、城头、月梅、土桥、李家塘、鸡公坦、丫溪、黄田、马阵、杨柳、水落岱、田舍12个村委会。

  214 太平里乡 辖:小溪、用口、塘下、老何山、小水、邓家湾、浒口、太平里、饶田、长坪10个村委会。

  215 沙坪乡 辖:樟桥、坳背、分水、福禄岭、坦山、十二亩、欧家洞、沙坪、留军、沿江、铁坑11个村委会。

_石村是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迎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02210721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31022。邮政编码为423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35 ,车牌号码为湘L。_石村与欧联村、金朝山村、周坪村、畔头村、鹧鸪坪村、东冲村、山上村、光明村相邻。

2016年12月9日,_石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玉公祠

玉公祠地址:迎春镇_石村时代:清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级别:省级概况:1928年1月12日,宜章年关暴-动爆发以后,_石中共特支书记彭晒于当月19日以团防队商量买枪防共为名,召集_石村豪绅30

_石古村民居群

_石古村民居群位于宜章县迎春镇东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盛世于明末清初。村落尚存完好180余栋古民居,整个村落布局有序,村内4条横道,2条纵道。村中建有彭氏宗祠,玉公祠,村后建有承启书院,村内

_石承启学校

迎春镇_石村承启学校,是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共宜章县委机关旧址。县委在这里***民为武装起义做准备,并于1928年初配合朱德、陈毅部队成功举行宜章暴-动-,揭开了湘南起义序幕。随后,在_石玉公祠

彭儒故居

彭儒故居位于宜章县迎春镇_石村,时代为清,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纪念性建筑。彭儒故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基四至屋檐滴水为界建筑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相同

_石村附近有玉公祠、_石古村民居群、_石承启学校、彭儒故居、李赐凡故居等旅游景点,有宜章红炮、宜章脐橙、“莽山银翠”茶、宜章莽山绿茶、毛式红烧肉等特产。

5乡14镇:浆水、长村、关溪、赤石、莽山瑶族乡;玉溪、白石渡、瑶岗仙、迎春、黄沙、一六、栗源、岩泉、梅田、杨梅山、笆篱、天塘、里田、五岭镇。

1、浆水

地处宜章县西南部,距县城30公里,东与梅田乡毗邻,南与长村乡、迎春乡接壤,西与临武县同益乡、汾市乡交界,北与麻田乡相连。浆水是康水的源流之一,以纳入金鸡塝下的琼浆泉水而得名。

2、长村

长村乡位于宜章县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75公里,海拔高度:333米。截止2006年底,人口14万人。乡政府驻长村圩。坪梅铁路经此。

3、赤石

赤石乡地处宜章县东北部,距县城37公里,东与里田乡相邻,南与广东省乐昌市黄圃镇交界,西与杨梅山镇、平和乡毗连,北与苏仙区接壤。世界第一大跨径四塔混凝土斜拉桥——赤石特大桥如天堑横亘赤石。

4、五岭镇

五岭镇的行政区域为原五岭乡的行政区域,下辖21个建制村,总面积1466平方千米,总人口362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桃子湾。

5、杨梅山镇

杨梅山镇位于宜章县县境东北部,东南与广东接壤,距县城19公里,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14万人。海拔高度:320米。

-宜章

宜章县鹧鸪坪村首富是

李亚强李亚强--宜章县迎春镇鹧鸪坪村十八组太平圩公路旁成立于2014年06月24日,注册地位于宜章县迎春镇鹧鸪坪村十八组太平圩公路旁,法定代表人为李亚强。经营范围包括防盗门、不锈钢门、室内门零售

广东典型岩溶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以黎水地下河和龙坪地下河为例

杨群兴,曾土荣(广东省地质调查院水工环地调所,湛江 524049)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广东重点地区岩溶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