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几位三朝元老
有:西汉霍光,唐朝徐茂公,宋朝李纲,明朝叶向高,清朝张廷玉。
1、霍光
霍光(?-公元前68年),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大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身材魁梧,皮肤白皙,眉目疏朗,胡须长美。不学无术,忠诚勤恳。初以门荫,选为郎官,历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宿卫公正,勤劳国家。
汉武帝临终时,拜大将军、大司马,受命托孤辅政,封为博陆侯。辅佐汉昭帝,解除上官桀拥立刘旦阴谋,废立昌邑王刘贺,拥立汉宣帝即位,掌权摄政,权倾朝野。
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去世,谥号宣成,陪葬于汉武帝茂陵,葬礼如萧何故事。两年后,霍家发动谋反,全族诛杀。
2、徐茂公
李勣(jì)(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
总章二年(669年),李勣去世,年七十六。册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后配享高宗庙庭。
3、李纲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
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4、叶向高
叶向高(1559年9月1日-1627年10月7日),字进卿,号台山,晚号福庐山人,福州府福清(今福建福清市)人。明朝大臣、政治家,万历、天启年间两度出任内阁辅臣。
万历十一年(1583年),考中进士,授职庶吉士,随后提升为翰林院编修,历任南京国子司业、太子左中允。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升为太子左庶子。上疏请求取消矿税、撤矿税监,被沈一贯排挤出京,转任南京礼部右侍郎。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升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后,一人主持阁务达七年之久,人称“独相”。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连上六十二道奏疏请求致仕,获准回乡。天启元年(1621年),二度入阁为首辅。
由于阉党势力过于强大,叶向高不甘受误国之骂名,又连上六十七道奏疏请辞。天启四年(1624年),叶向高以太子太傅致仕。
天启七年(1627年),叶向高病逝,终年六十九岁。崇祯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5、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
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年八十四,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廷玉
-叶向高
-李纲
-李勣
-霍光
明嘉靖年间,倭患m严重。叶向高的《苍霞草·日本考》云:“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残浙东,四年间,犯太仓,破上海、崇德、嘉善诸邑。张经时任南京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他临危受命,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任总督江南北、鲁、浙、闽、湖广诸军御倭。《明史》说:“倭二万余踞柘林、川沙洼。 ”而且后继不断。
张经研究了形势,听取了浙江巡抚李天宠及苏松副总兵俞大猷的意见,新败的官兵,素质不佳,士气也不高,有待休整。他认为应急调广西一带能征惯战的“狼土兵 ”(少数民族士兵,)由女头领瓦氏率领),以及永顺、保靖的土兵(苗民),待会齐时决战。张经曾在两广总督军务,深知“狼土兵”可用,“狼土兵”也敬服他。
这时,严嵩死党赵文华,以祈海为名,前来督军,荒唐地想以祭祀海神来却倭。他极力排斥不依附自己的大臣、名将,大大削弱了抗倭的力量。赵文k华几次催促出兵,由于张经等待援兵,所以按兵不动。《日本考》说:“经以兵机秘业,已刻师期,不告也。”于是赵文华就向皇帝诬告张经、李天宠“糜饷殃民,畏贼失机”。
也就在这时,由瓦氏率领的田州狼土兵先到,瓦氏是巾帼英雄,曾亲自打死过老虎,威名远扬。继而永顺、保靖土兵也赶到。张经就命卢坚、俞大猷、汤克宽等率诸军,水陆并进,在浙江嘉兴王江泾围剿倭寇。这一仗打得十分漂亮,歼倭1980人。u史称这是东南倭患以来的最大胜利。
见到赵文华诬告张、李的上疏,嘉靖皇帝大怒,下诏逮张、李下狱,不久王江泾捷报也到了。嘉靖皇帝也有过怀疑,他(问奸相严嵩。严嵩竟然将王江泾之战的功劳归8于赵文华和胡宗宪。因而也不容张经辩解,朝廷颠倒功罪,自毁长城。张经、李天宠及敢于直言的兵部员外郎杨继圣,在嘉靖三十四年十月同日斩于西京。“京师震骇,谓国家一日杀三贤能臣,罢市者累日”。
后来,张经孙子懋爵伏阙申冤才得以平反,人们在他的墓石上刻有“冤同武穆”的诗句,将他和抗金英雄岳飞相提并论。张经墓在洪山桥西北的原厝村黄店山又名万安桥山,芋坑山)。
妇孺皆知这个说法,前身可追溯到《战国策》:“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唐代也有“妇人、童子” 这样的并称运用。这个成语在宋代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司马光,更准确地说是苏东坡。苏东坡给司马光撰写的《司马温公行状》里,有这么一句“虽田父野老,皆号公司马相公,而妇人孺子,知其为君实也。” 司马光名气大,苏东坡名气更大,于是你也引用,我也引用,这句话遂成流行语。后来《古今合璧事类备要》里,甚至给它单独开了一个词条。仔细看,解说正文里,是直接引用苏轼原文,写成“妇人孺子知其为君实”,但条目名则写成“妇孺知名”。这正是一则成语从常用写法向固定用法转变的关键中间态。
到了明代,这个词以“妇孺知名”为基础,发生了一些变化,演化出了“妇孺咸知”、“妇孺亦知”等变体,但内容用法已趋一致。如屠隆有诗曰:“家声肩吕望,相度拟刘宽,妇孺咸知姓,蛮夷亦问安。” 徐勃《笔精》:“东坡赤壁赋古今传诵,即妇孺亦知之。” 于慎行的诗里也有类似的用法:“译鞮问貌妇孺知“——译鞮就是翻译官的意思。在这一时期,“妇孺皆知”也悄悄登上历史舞台。叶向高 《苍霞草》:“天下人自缙绅以至妇孺,皆知有沈太史。” 虽则叶台山是拆开来写的,但用法已与“妇孺皆知” 无异。这几种用法,在清代齐头并进,都被人广泛使用,最终”妇孺皆知“得以杀出重围,修成正果。严格意义上的“妇孺皆知” 这四个字,能见到最早的记录是乾隆朝官员戴璐的 《藤荫杂记》:“今梨园子弟盛演萧后打围,妇孺皆知其英武也。” 前面几个回答都有大量文献,尤其到晚清,始大量涌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吧,“妇孺皆知”这个成语,雏形可溯至汉代,宋代苏东坡亲笔定下基调,经明朝演化、清代定型,至晚清终于成熟。
很简单,一是叶向高地位高,魏忠贤总共掌权不过两三年还不敢杀死一位内阁首辅。二是叶和魏关系不错,在奏疏中还时不时拍拍魏忠贤的马屁。而且叶作为东林党大佬一贯不赞成后辈如周魏杨左等人的激进做法,后人称他“剀切平和”。见《苍霞草》
据我考证,《明史·叶向高传》和《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四十八#文忠叶进卿先生向髙》都没有对他原名的记载。原名很可能是后世附会上去的。
附上叶向高资料:
叶向高(1559年-1627年),字进卿,号台山,晚年自号福庐山人,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人。
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进士,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授南京国子监司业,改左中允。后累官南京礼部右侍郎,后改任吏部右侍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沈一贯罢职后,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阁臣。次年,首辅朱赓病死,他升为首辅,有人称之为“独相”。万历四十年(1612年),南京各道御史上疏:“台省空虚,诸务废堕,上深居二十余年,未尝一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沉之忧。”[1]而叶向高说:“不奉天颜久,而福王一日两见。”[2]。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叶向高因明神宗久不理朝政,朋党之争难以协调,感到“时不可为”,辞官返乡。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复被召为首辅。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晋中极殿大学士,第三次担任首辅,后因魏忠贤排挤,被其列为东林党首魁,遂于天启四年(1624年)愤而辞官归里。天启七年(1627年)去世,葬闽侯县台岭,后被崇祯帝追赠为太师,赐谥号为文忠。
叶向高崇道信佛,但也礼遇西方来华的传教士,与利玛窦和艾儒略颇有交情,利玛窦去世后叶向高力请朝廷赐葬其于北京。工书法,于草书尤有专精。著作颇丰,有《纶扉奏草》30卷,《续纶扉奏草》14卷,《光宗实录》8卷,《蘧编》20卷,《纶扉奏草》10卷,《后纶扉奏草》10卷,《苍霞草》20卷,《苍霞续草》22卷,《苍霞余草》14卷,《苍霞诗草》8卷,《说类》60卷,《参补古今大方诗经大全》14卷,《玉堂纲鉴》72卷,《福清县志》4卷,《宫词》4卷,《福庐灵岩志》3卷。今福州朱紫坊有叶向高故居,属于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有几位三朝元老
本文2023-09-22 04:41:5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8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