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白武进士的姓名
(查这个还真不好查,不过总算是找到了)
顺治-乾隆年间,清代武状元名单(全部都在这里)
乾隆年间只有一位武进士姓白,叫“白成龙”
不过是河北河间人
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戌科武状元是河北河间人白成龙
清代武科会试之后,没有“进土题名碑”及“馆选录”之类传世。
朱彭寿〈旧典备征〉对清代武鼎甲姓氏作了汇考,解放军出版社的“中国历代武状元”一书发表了详细的记录,现据他的记载,将清代武科状元的科分、姓氏、籍贯、汇编于下:
顺治朝 (7人)
顺治三年 丙戌科 (1646年) 郭士衡 山东章邱。
顺治六年 己丑科 (1649年) 金抱一 顺天(北京)。
顺治九年 壬辰科 (1652年) 王玉玺 浙江杭州。
顺治十二年 乙未科 (1655年) 于国柱 江苏吴县。
顺治十五年 戊戌科 (1658年) 刘 炎 浙江山阴。
顺治十七年 庚子补行已亥科 (1660年) 林本直 江苏上元
顺治十八年 辛丑科 (1661年) 霍维鼐 山东济宁。
康熙朝 (21人)
康熙三年 甲辰科 (1664年) 吴三畏 河北。
康熙六年 丁未科 (1667年) 秦藩信 江西永修。
康熙九年 庚戌科 (1670年) 张英奇 直隶滦县。
康熙十二年 癸丑科 (1673年) 郎天柞 浙江绍兴。
康熙十五年 丙辰科 (1676年) 荀国梁。
康熙十八年 己未科 (1679年) 罗 淇 浙江绍兴。
康熙二十一年 壬戌科 (1682年) 王继先。
康熙二十四年 乙丑科 (1685年) 徐宪武 直隶。
康熙二十七年 戊辰科 (1688年) 王应统
康熙三十年 辛未科 (1691年) 张文焕 甘肃宁夏。
康熙三十三年 甲戌科 (1694年) 曹日纬 顺天(北京)。
康熙三十六年 丁丑科 (1697年) 缴煜章 顺天(北京)。
康熙三十九年 庚辰科 (1700年) 马会伯 宁夏银川。
康熙四十二年 癸未科 (1703年) 曹维城 贵州贵阳。
康熙四十五年 丙戊科 (1706年) 杨 谦 江苏扬州。
康熙四十八年 己丑科 (1709年) 田 畯 直隶献县。
康熙五十一年 壬辰科 (1712年) 李显光 甘肃宁夏。
康熙五十二年 癸巳科 (1713年) 宋如柏 甘肃宁夏。
康熙五十四年 乙未科 (1715年) 赛 都 汉军正红旗。
康熙五十七年 戊戌科 (1718年) 封荣九
康熙六十年 辛丑科 (1721年) 林德镛 广东揭阳。
雍正朝(5人)
雍正元年 癸卯科 (1723年) 李 琰。
雍正二年 甲辰科 (1724年) 苗国琮 汉军镶白旗。
雍正五年 丁未科 (1727年) 王元浩 山东胶州。
雍正八年 庚戌科 (1730年) 齐大勇 直隶昌黎。
雍正十一年 癸丑科 (1733年) 孙宗夏 陕西商县。
乾隆朝( 27人)
乾隆元年 丙辰科 (1736年) 马负书 汉军镶黄旗。
乾隆二年 丁已科 (1737年) 哈攀龙 直隶肃宁。
乾隆四年 己未科 (1739年) 朱秋魁 浙江金华。
乾隆七年 壬戊科 (1742年) 贾廷诏 山西清源。
乾隆十年 乙丑科 (1745年) 董 孟 汉军正黄旗。
乾隆十三年 戊辰科 (1748年) 张兆璠 江苏泰兴。
乾隆十六年 辛未科 (1751年) 张大经 山西风台。
乾隆十七年 壬申科 (1752年) 哈廷梁 直隶献县。
乾隆十九年 甲戊科 (1754年) 顾 麟
乾隆二十二年 丁丑科 (1757年) 李国梁 直隶丰润。
乾隆二十五年 庚辰科 (1760年) 马 全 山西太原。
壬中科时已取中探花,名马琼,此科更名再中。
乾隆二十六年 辛巳科 (1761年) 段飞龙 直隶永年。
乾隆二十八年 癸未科 (1763年) 德 灏 满洲正黄旗。
乾隆三十—年 丙戌科 (1766年) 白成龙。
乾隆三十四年 己丑科 (1769年) 钱治平 直隶霸州。
乾隆三十六年 辛卯科 (1771年) 林大滮 浙江金华。
乾隆三十七年 壬辰科 (1772年) 李威光 广东长乐。
乾隆四十年 乙未科 (1775年) 玉懋赏 山东福山。
乾隆四十三年 戊戌科 (1778年) 邢敦行 直隶定州。
乾隆四十五年 庚子科 (1780年) 黄 瑞 浙江金华。
乾隆四十六年 辛丑科 (1781年) 刘 双 顺天大兴。
乾险四十九年 甲辰科 (1784年) 刘荣庆 江苏泰州。
乾险五十二年 丁未科 (1787年) 马兆瑞 山东临清。
乾险五十四年 己酉科 (1789年) 刘国庆 江苏泰州。
乾隆五十五年 庚戊科 (1790年) 玉 福 汉军镶黄旗。
乾隆五十八年 癸丑科 (1793年) 徐殿飙 山东掖县,
乾隆六十年 乙卯科 (1795年) 邸飞虎。
附安徽清代名人表:
清 方苞 刘大櫆 梅文鼎 姚鼐 王贞仪 张廷玉 萧云从 汤 鹏 杨光先 弘 仁 戴震 方以智 侯方域 钱澄之 吴敬梓 刘铭传 孙家鼐 胡雪岩 李鸿章 刘铭传
要查字辈的话,最好把你的具体祖籍写下来,只写安徽那太多了,各地区都不一样。
查的话,推荐下列书籍:
安徽白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香山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四~八卷、第十二~十三卷。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周村古商城导游词
山东周村古商城借着《江南style》的爆红,自己也制作了穿越版的《江南style》,该视频舞蹈步伐和鸟叔一样,主唱和鸟叔也颇有几分相似,从周村的大街开始,以周庄的古建筑,街上特色货摊,美食等为主要背景。主唱坐着人力车开场,围着象征吉祥喜庆的中国红围巾,将中国风发挥到极致。该视频将周村做了一个全面的宣传,加上中国传统的文化,以鸟叔搞笑式的骑马舞展现出来,好像是到周村就能一下子穿越到古代,让人对周村更加迫不及待。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位于山东的周村古商城了。光从从古商城古老的建筑上来看,我们便能感受到这个小城的古风古气。古商业城的主要街道又叫大街,是周村最大、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据说在明崇祯九年,也就是公元1636年,便初步奠定了大街的雏形。别看古商城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至今却仍然保持完好, 一进到古大街中便可以看到一块块大石头铺成的道路两边依旧是街区纵横,店铺林立,与周围的高楼大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周村古商业是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等古商业街区组成的,现在已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优秀历史建筑和省重点旅游的开发项目,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股商业建筑博物馆群”。
来到了周村,就不得不来看一看古大街的烧饼博物馆。在博物馆的一楼,一进门便可看到精致的铜像栩栩如生的向我们展示了古时在火车站买卖烧饼的景象,再往里走依次是制作烧饼的工具和烧饼的“家谱”。接着,还向我们展示了从大到小各式各样的烧饼。通过电梯,便到了地下展厅。在电梯的右侧墙上,几十幅大大小小游人在古大街吃烧饼的灿烂笑容是这面墙变得颇有生机,这就是周村版《江南 style》中曾经出境的那一面墙。地下展厅主要是为我们展示制作烧饼的全过程,所以我们一进到地下展厅便闻到了浓浓的烧饼的香味,博物馆内还为游客们准备了两张长长的桌子,目的就是让劳累的游客们休息一下,尝一尝周村特色的烧饼,感受一下周村浓浓的文化。博物馆内不仅详细的为我们展示了制作烧饼的全过程,还为我们还原了许多周村的古代遗物。大家可以看到透明的玻璃地板下面的陶罐、瓷罐以及出土日期等等。
在周村,出了闻名中外的烧饼,绸缎也是一大特色。周村丝市街形成于明朝初年,原来叫蚕丝市场,全长300米左右。在明清时期,方圆数百里都是桑蚕生产基地,有桑树数十万余株,而蚕茧生丝的交易中心就是周村。当年,这里有十几家丝店。河南,山西,河北甚至日本,俄罗斯的客人荟集于此,因此取名丝市街。
沿着古大街一直走,我们还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草根艺人”,像清朝的剪发真人铜像,颈部甩珠的老人“耄耋叟”等等,都参与了周村版《江南 style》的录制。最值得一提便是那位“耄耋叟”老人。这位90多岁的老人在古商城生活了60多年,见证了古商城的风雨兴衰,对古商城的故事如数家珍。经常在表演自己的绝活之余为天南海北的游客们讲述大街的古老故事。
清朝白武进士的姓名
本文2023-10-18 07:54:5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81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