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姓的辈分是怎样排的呀?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1收藏

厉姓的辈分是怎样排的呀?,第1张

  我姓厉,这个姓很少见。现在叫的响的就是一个经济学家厉以宁,以前还有一个深圳的市委书记厉有为,再往前,“十大”、“十一大”有一个中央候补委员叫厉日耐。厉姓名人在全国媒体上见得着的就这几位。北京还有一个有名的“厉家菜”,主人虽然姓厉,但是个旗人,旗人姓厉应该不是原姓。

  我的老家是在湖南省衡阳市岳屏乡岳屏村。这个岳屏村过去就叫厉家村,是厉姓人家聚居的地方,以前村里还有一个“厉家祠堂”,解放以后祠堂就被征作它用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拆了祠堂,还把厉家村的地名也改了。但老一班的衡阳人说起厉家村,还是知道的,特别是逢年过节,厉家村耍的“武灯”在衡阳是很有名的。厉家先人好武,自创了一套“厉家拳”,但现在已经失传了。以前宗姓家族之间的械斗,厉家祠堂总是要占上风的。

  厉家村以前是坐落在城郊,厉姓村民们多是郊区的菜农,若有什么事,解放以前是以祠堂的名义聚集厉姓子弟;解放以后,以生产大队的名义,也还能把厉姓人家聚集起来。然而,随着城市的扩展,厉家村早已经成了城市的中心了,生产大队早已不复存在,厉姓人家也成了城市的居民,拆迁分居到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去了,家族之间基本上没有了来往。随着族中老人的不断离去,没有人关心族中的事了,族谱也不知失散到哪里去了。衡阳的厉姓,很多年没有修过谱了,这是一件遗憾的事。解放以后,厉家村还存在的时候,政府是不提倡修谱的,所以没有修。等到改革开放之后,政治环境宽松了,政府不干预宗族修谱了,厉家村已经不存在了,衡阳的厉姓宗族早已经是各散五方聚集不起来了。

  现在许多种姓宗族之所以能够重新修谱,主要是同姓的族人仍然聚居在祖先居住的村落里,流落在外乡的族人有一个“老家”可回,可以认祖归宗,甚至可以落叶归根,把骨灰埋到祖山上。而衡阳的厉姓就没有了这种群居的地方了,更没有了祖山,厉姓的祖山,现在是一座大学的校园。厉姓人家已经是四下分散,湮没在芸芸众生之中,就像一个盐块,丢进了一个湖里。没有丢进湖里之前,还是一块盐,能显出盐的特性,丢进了湖之后,盐的分子虽然还在,但已经分辨不出盐的特性了。衡阳厉姓宗族重新修谱是一件很难的事,除开出现一个非常有影响、非常有钱财的厉姓大人物出面牵头,重建祠堂,重修家谱,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人。

  尽管衡阳的厉姓人家再也难得聚集在一起,但是有时作为陌生人偶尔碰到,互报姓名也是觉得很亲切的,有一种认同感,觉得对方就是自己的亲人。也还互相询问辈分,即使是对于年纪虽小但辈分高的同姓族人,也还是客客气气的,不敢妄自尊大。在整个中国,厉姓是个小姓,同姓朋友能碰面的机缘很小,若能碰面,真是缘分,相互之间会有一种认同感和亲切感。那一年,我在河北唐山出差,在一个宾馆登记住宿时,正好碰上一个山东日照的一个厉姓朋友也在登记,我们一见如故,交谈甚欢,很有亲切感,还一起吃了顿饭,互相留了通信地址。而那些大姓的朋友(如王、张、李等),同姓之间就没有这种亲切感、认同感,因为他们的人口太多了,到处都能碰到,他们之间同姓都已经通婚了。

  衡阳厉姓宗族老族谱里传下来的辈分已经失传了,我的伯父记得的是“万选文章,硕彦英俊”八代,而我的父亲告诉我的是“万选文章,硕验继盛”,我不知道谁对谁错,因为没有文字的根据了。解放以后,厉姓排辈分的秩序是各家以口相传,难免误差。后人更是淡薄了宗族观念,很多厉姓子孙也已经不按辈分来取名了,硕字辈以后就很难找到用辈分字来取名的了。作为一个种姓宗族,衡阳厉姓已经开始衰落了,传统意义上的宗族文化传承的链条已经脱节了。宗族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宗族文化会越来越淡薄,但是,人还是不应该忘记祖宗的,不能忘本的。

  我查阅了有关厉姓起源的资料,其实我们厉姓也是有来头的,都是王公贵胄的后裔。厉姓的来源大致有四个说法。

  一,源于西周,以谥号为姓。周宣王姬静执政时,齐国君主姜无忌去世,谥号为“厉”,史称齐厉公。齐厉公的直庶子孙以谥号为姓,遂成厉氏。这一支是姜太公之后。

  二,以封国名为姓氏。周朝时,有个诸侯国厉国(在湖北省随县西北厉山),春秋时,改名为随国。原厉国君主的后代支子以原国名为姓,成为厉姓的一支。

  三, 孙姓改为厉姓。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追改宗室孙秀(因为孙皓所恶而奔魏)姓厉。孙秀的后代中留在江东的一支成为厉姓。

  四,李姓改为厉姓。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前,唐宗室新兴王李晋与太平公主合谋叛乱,事败被诛。李隆基执政后,追改李晋族人为厉姓,不准其恢复李氏。

  从厉姓的分布来看,山东、浙江一带居多,辽宁、江苏也有,湖北的随州不知道有没有。我们衡阳的厉姓应该是属于散落在外的一支,像其他散落在全国各地、繁衍生息的厉姓氏族一样。

  我的先祖是属于四种厉姓起源的哪一支?他是何年何代来到衡阳的?史料已经失传,无从考究,只是小时候听族内的老辈人传说过,先祖是躲灾避难来到衡阳这个地方的,我的先祖带领他的十个彪悍的儿子,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衡阳这个地方落地生根,繁衍了整个氏族,建立了厉家村。

  从资料上看,衡阳厉姓应该与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不是同支,因为辈分排行对不上号。在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的辈分是按一首百字诗排行的。

  得姓自齐始 家声著景阳

  鹜州分派远 甬上衍流长

  鸣鹤锺奇胜 迁莺卜允臧

  先猷诚可念 后嗣益宜昌

  农田时勤业 儒林日漱芳

  敦伦思秩叙 报本奉承尝

  勋名垂竹帛 行谊表圭璋

  保世须诒款 延庥定发祥

  云乃皆蔚起 谱牒纪辉煌

  这里面没有我们衡阳厉姓的“万选文章,硕彦英俊”,所以可以推断,我的先人应该不是出于这一支。

  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的“百字行诗”的头四句,可解释为: “厉”家的姓字,起源于(鲁)齐之国(山东),厉家人的名声,在景阳地方上是很著名的。厉姓分派在鹜州(金华)以及“衍流长”于“甬上”(宁波),这一支应该是姜子牙的后人。

  从地域来看,衡阳距湖北最近,衡阳厉姓有可能始于厉国,但我也没有找到史料记载。衡阳的厉姓也有可能是三国孙秀或是唐代新兴王李晋的后人,都有可能,这两支的厉姓氏族是叛逆的,是被欺压的,是受到歧视的,显然,他们的命运是艰难的。

  我个人推断我们衡阳厉姓,应该是海曲厉氏的一支。据载,“海曲厉氏,在今天的山东日照,有二十多万人口,远祖从北宋年间迁到到南方以后,又在明洪武年间迁到山东的日照,海曲的厉祖厉胜”。我的先祖或许就是在海曲厉姓北迁的时候留下来的,或许在北迁的路上分离出来的。而且我推断“海曲厉氏”应该是唐新兴王李晋的被唐玄宗强迫改为厉姓的后人。由于受到歧视,四处颠簸流离,才有举族迁移的举措。由此推断,衡阳的厉姓,应该是海曲厉姓的一支,是李晋的后裔。难怪我在唐山出差时遇到的那个山东的厉姓本家,会有如此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或许这是一种缘分。

  返回目录:随笔杂谈

  作者声明:我谨保证我系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池塘边文学网发表此作品。未经池塘边文学网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请站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的权利。

  责任编辑:意阑珊 字数:2686 管理 给作者发短信 作者

  大枣园村

  大枣园村

  老百姓俗称“老虎山”的虎头石山,海拔188。4米,走势由东南向西北,逶迤连绵十数里,远远望去如巨兽的身躯慵懒斜卧;虎头石山有九个山头高低起伏,山南的百姓又叫它“九顶山”,最西北端的那座山头,天然生成一只老虎头的形状,面向西北双目炯炯,额头“王”字清晰可辨,虎头石山取名就来自这块象形石。虎头石下西侧约有五百米之处坐落着一个两千多户人家的村子——大枣园村。

  大枣园村有着深厚悠远的文化底蕴,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村中心的牌坊街上矗立着两座斑驳古朴的石牌坊,它建于康熙24年(1685年),栉风沐雨316年,据说是山东省目前仅存的两处功德牌坊之一。村子东边山上的自然景观也不少,除栩栩如生的虎头石外,旁边还有个山头叫做“石人山”,是因为山坡上一块大石突兀而立,如一个男子站在那里,人们称它“石人”;再往前的山包叫做“蚕场山”(音),北坡上有一块七八个平方大小、光滑平坦的大青石,传说汉朝淮阴侯韩信曾站在石台上点兵,人们就叫这里为“点将台”。

  大枣园村立村的时间可追溯到600年前。明朝大规模向山东移民时,云南臧氏弟兄于永乐初年(1403年)迁徙到即墨境内,一个在楼山稍东一些的凤山圈地开荒,是为坊子街村;另一个在虎头石山下生满棘树(酸枣树)的坡上“占山”,建立棘林村,后改称枣园庄。臧家在村里居住600年,传了20世,现在却只有三两户人家。匡氏家族于清代顺治年间(1644年)迁来,据民国26年(1937年)元月修纂的《匡氏家谱》记载:“自清初顺治年间始祖自胶州老海乱后迁居即墨城南枣园村。”义之为匡氏的始祖,繁衍了14世,历经300多年。以后陆续迁进村来的毛、周、贾、孙、吕、毕等姓氏,落户时间最长的200年,最短的不足百年。近年来村中落户的不断增多,据说姓氏已达到58个。

  村中的大姓王氏家族,于明朝万历15年(1587年)自即墨汇海社王家庄迁来,自称“胶西王氏”。据乾隆30年(1765年)初版、嘉庆10年(1705年)重修、宣统元年(1909年)再修的《王氏世谱》中《迁胶源流》章记载,胶西王氏原系青州临朐县上庄居住、礼让乡寺泊社四甲民籍,于万历初年迁入胶州朱阳社十甲,复迁至即墨汇海社王家庄,后迁仁化乡枣园村。王氏家族五代之内三易其居,乾隆年间牵头修家谱的七世孙绍先为家谱作序并作感怀诗曰:“五世三迁居,胶即海崂间,朱阳立社地,海崖置庄田,总为儿孙计,不使里长艰。”才富为大枣园王家始祖,已有21世,大枣园村的村民百分之七十姓王,均是才富后人。

  《王氏世谱》中还记载了万历15年才富自胶州初进枣园村遭遇的一桩冤案。他被浮山所千户于光祚指使手下王守迪告发王氏家族系浮山所军丁。大明律,军丁私自脱离守防军队逃避兵役是要严惩的,案子由胶州知州严恭审理,派扑快头子冷于道将才富押解回原籍临朐,查明王才富确系青州府临朐人氏,其父名钺、祖父纶、曽祖景,并非军户家族,案子才得以了结,判王守迪诬告罪,罚赎银六两六钱六分,并将其收管两年。后来,才富的后人有的迁到楼山后、湾头、埠头等各村,康熙年间大枣园村析出一个小枣园村,王氏家族可谓人丁兴旺。

  历史上的王氏家族曾显赫一时,虽然王才富乍搬进村就经历飞来横祸,可六十年后自他的曾孙开始,族内英才倍出,二百年里挣来功名无数。顺治甲午年(1654年),才富之孙柱今的长子如辰乡试得中第七名亚魁(举人),第二年会试联捷进士,如辰仕途顺畅官至广西按察院,司督学道加三级;三子如云,壬子(1672年)科中进士;二子如春,戊午(1678年)乡试中第25名举人。柱今的孙子、如辰之子王懿为甲子(1684年)乡试第20名举人,戊辰(1688年)会试中第104名进士,殿试二甲第17名,康熙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第九名。王懿得中举人后第二年,康熙皇帝闻说王柱今一门三儿一孙俱取得功名,便称赞他教子有方,御批为王柱今立功德牌坊,诰封士大夫,极尽荣耀。

  今天大枣园村的老人们说到牌坊的故事,还是会如数家珍。传说当年皇上特意从北京派来两位风水先生为牌坊选址,风水先生发现大枣园村得天独厚占尽地利。那时候地广人稀,从虎头石山上向西望去可以看见村子正对着西海中的小岛毛岛,村南有沙岭河(现在叫李村河),村北有白沙河(当时白沙河入海口在双埠村,后来忽然一夜暴雨白沙河改道李家女姑村),两条河遥相呼应,与毛岛做成“二龙戏珠”,风水落在大枣园村;更可贵的是村东虎头石南面和北面各有一条山水流出,弯弯向西在大枣园村内会合,其名曰“玉带”,恰恰把大枣园村的前街环抱其中,注定村中要出高官。风水先生把立牌坊的位置定在前街上,从此村民们把前街叫做“牌坊街”,村中两股合流的山水叫做“玉带水”,视为村里兴旺吉祥的源泉。

  牌坊街东西方向,长约200米,两座石牌坊立在中段,相距约70米,规格都是“三间四柱三楼”,有四根立柱将横山隔成三间孔洞,坊顶上分为三个瓦顶叫做“三楼”,楼顶斗拱飞檐,饰有神兽等檐饰。东牌坊正额上刻有四个大字“龙章三锡”,上方一行小字“皇清康熙二十四年岁次乙丑仲春吉为”,下方小字为“诰封士大夫王柱今立”;中间刻着王柱今三次受御封的官职:“初封 文林郎山西太原府交城县知县,再封 奉政大夫户部广西清吏寺郎中,三封 中大夫广西按察使司督学检事加三级”。西牌坊正额上枋中间横刻有正楷大字“义方式训”,下枋竖刻王柱今的三个儿子如辰兄弟及孙子王懿历年功名取得情况:“长男如辰,甲午科乡试第七名亚魁,乙未科会试联捷进士,历任广西按察使司督学道加三级;次男如春,戊午科乡试第二十名举人;三男如云,壬子岁进士;孙,王懿,甲子科乡试第二十名举人,戊辰科会试第一百四名进士,殿试二甲第十七名,钦选翰林院庶吉士第九名。”石牌坊历经三百年风雨剥蚀,有些字迹已经看不清楚,惟那“义式训方”四个正揩大字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文革中牌坊的楼顶飞檐遭到破坏,可那整石雕成的底座和立柱虽然伤痕累累,却怎么也拉它不倒。2002年,李沧区政 府筹集资金总投资50多万元将其修复,可惜的是飞檐斗拱及神兽檐饰已全然不是旧时模样。

  说到王懿,老人们每讲到他便会喜上眉梢,话语滔滔不绝,这位雍正皇帝的启蒙老师官至大理寺正卿加三级的乡亲,铸造了大枣园辉煌的顶峰,使全村人一直自豪到如今。村里流传着许多关于王懿的轶事。据说雍正小时候极为顽劣,王懿罚他“跪读书”,被康熙撞见,心疼地说:“学是天子,不学也是天子。”王懿大胆冒犯天颜立即应对:“有学问是尧舜,没学问是桀纣。”康熙听了大惊,自此信任王懿支持他严管皇子,雍正便恨道:“待我作了皇帝,第一个杀的就是你!”王懿在朝为官32年,康熙59年(1720年)却被贬到新疆巴里坤总督戍边屯田,1723年雍正即位后,发昭书急召王懿回京,意欲请启蒙老师辅佐朝纲。王懿不知内情,猛想起当年雍正怀恨在心所说的话,估计此番进京凶多吉少,心中忐忑,走到芦沟桥驿站时先派家人进京探听消息。谁知京城里的官吏们见雍正欲倚重王懿,未雨绸缪,先拍起家人的马屁,轮番请他喝酒,家人喝得烂醉误了与王懿约定的日子,王懿等不到消息,认为大祸将至遂吞金自杀。

  王懿去世后,灵柩运回故乡安葬,据同治壬申年(1872年)版《即墨县志》记载,侍郎王懿和学道王如辰之墓设于即墨南50里处,即现在的曲戈庄。当年雍正下旨祭王懿于渠(曲)戈庄名宦乡贤祠。王懿父子墓地高大气派,墓州立着石人、石马、石秀才,许多七十岁的老人们都有记忆。1943年日本侵略军扩建飞机场殃及二百年前的一代名臣,日本人令王家将王懿父子墓限时迁出,今年78岁的王乐孔老人曾参与迁坟,他说,当时,王氏家族胶州王家庄的族人出资、大枣园族人出人,雇着大卡车,整整干了三天。王懿的棺木是双层的,外椁木料厚约10厘米,灌满了松香,棺上盖的黄缎子“旌”仍然完好无损。棺木极为沉重,几十个棒小伙子用木杠抬,一起步,木杠咔嚓嚓连断数根,棺木纹丝不动。最后是在棺前挖沟加滚木一步步移出墓穴、移上汽车的。棺木运回村中宗祠停放,一切遵从葬制,入村北王家祖茔。

  大枣园村有一个不同于别村的景观,是王氏家族共建了五个“堂”。堂,历史上被中国人极为看重,是祭神、祀祖和进行政事活动的场所,《礼记》中有“天子作明堂”的记载,自春秋时期就兴起建堂之风,古时官员办公之处称做“大堂”,百姓的农舍正房称为“堂屋”,但“堂”而有号,是官宦或书香之家的作为,也是身份的象征,如康熙皇帝就曾赐诸城刘墉之祖父刘启“爱清堂”御笔。大枣园村王氏家族在王懿一代分为九支,至今仍称“九宅”,九宅中以王柱今一支最为显赫,他家堂号“忠孝堂”,画栋雕梁建筑精美,占据了最好的风水之地牌坊街,族中划出40亩公产专供忠孝堂使费。据说“忠孝堂”匾额为皇帝所赐,即墨县令路过堂前都得下马步行。王家族人另外还设有四个堂,村东“东园鲁”,后街西头“雨蕴堂”,前街靠北“世谷堂”,还有一个颇有故事的“孝行可奉堂”。

  这个“孝行可奉堂”几百年来一直为老人们津津乐道,还上了同治年版的《即墨县志》。故事也有好几个版本,流传最广泛的一段说的是王子信的三子之垣素以孝名闻名乡里,其父去世后他按古制最高礼在墓旁结庐守孝,三年没有踏进家门一步。族里人很钦佩,在他守孝期满那天准备了鼓乐欲去墓地迎他回家。可之垣不知族人的安排,三年期满就自己走回了家,妻子说,你自己回了家,别人哪会相信你已守满三年,还猜你是早就回来了呢。之垣听后回答说:“为父再守三年有何不可。”他转身回到茅庐又守了三年,前后共守六年。之垣每天在墓地北面用衣襟兜土为父亲的坟头培土,六年下来取土处竟挖成一个新月形的大湾,取名叫做“月牙湾”这段事就叫做“孝子衣襟”。后来,族人为了纪念这对情深父子,建了一座堂,取名“孝行可奉”。

  王家还有许多趣闻轶事,村里人最爱讲的是“也字不打勾”的故事。王懿在京做官多年,交往甚广,他自己也曾任过康熙戊戍科(1718年)会试主考,收得门生无数。据说在一次会考中王氏家族得中八个半进士(其中半个是女婿),创科举制度以来一门同榜的最高纪录。有人暗中调查,发现王家子弟的试卷上凡是“也”字均不挑上最后那一勾,分明是约好作弊的暗记。上奏朝廷后,皇上龙颜大怒,派钦差去山东微服私访,要严惩王懿。王懿在京得了消息,派快马回乡报信,安排子弟们无论是田间锄地,还是园里薅草、路上拾粪,都要拿着书本做出读书的样子。待到钦差到了大枣园村,只见推车挑担的,抗锄牵牛的个个手不释卷,摇头晃脑念书,咿咿呀呀吟诗。钦差喜道:“乡野之中诗书气如此浓厚,村夫农人皆苦读圣贤书,一榜八个进士也嫌少。”回京复命,天大的事化作烟消云散,大枣园王家却传下个“也字不打勾”的趣谈。——然而查王氏家谱,却未见一榜八进士的盛况,此故事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权且一笑。

  王氏家族风光二百年,有学问的人才数不胜数。到得十二世上,却有一户颇为富裕的人家养了个独生儿子总是让父母操心个没完,儿子满腹诗书却不想走仕途出将入相,每日里琴棋书画过的好不优哉游哉,把爹娘急得不行只是无可奈何。父亲去世后他没了管辖,不上几年把家中六千亩地变卖一空,最后自己竟落到唱渔鼓为生的地步。他在李村集上敲着渔鼓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并不按寻常说书人的路数,是根据自己烂熟于心的原著情节,说得细致生动,在沧口地区名噪一时。他如此落魄却少爷脾气不改,依旧花钱大手大脚,每每有人钻他心善手散的空子,换上破衣跪到他面前说些家中遭难的苦情,或说老娘去世无钱下葬的鬼话,他便撩起破大褂取出刚刚卖唱挣的钱一古脑儿送给求他的人。这位少爷迂腐可爱的性格常常成为众人的话题。王家十三代子弟曾出了个戏迷,最爱的是柳腔和京剧,曾痴迷到做什么事都要唱着戏文,正月里走亲戚,他钻进戏园子忘记走亲戚的“任务”,惹的家人和亲戚都老大不高兴;到地里拾掇庄稼,他拔棵谷子作马鞭,将谷地当舞台,唱起戏来不知回家;他背着家人拜名角为师,玩票玩到极高的境界,在青岛港上颇有名气,人送外号“活包公”。他在外面登台玩票唱戏,却把家里瞒的铁桶似的,一天他的老兄见到做买卖的朋友,朋友说今晚青岛某大戏院有名角唱戏,平日难得一见,我请你去听。老兄欣然前往,及至名角上场却把他老兄惊得张口结舌——原来这名角乃是他那不务正业的胞弟!西洋镜戳穿后,“活包公”便堂而皇之的开唱,再也不用煞费苦心的遮遮掩掩了。

  一百多年前,村里住过一位汪大人,据说这位汪大人是安徽人,官至西台御史。他看中了大枣园的青山绿水,在牌坊街北临街建了一座宅院,家眷都接过来同住。村中的地保常因了村里公事去汪大人家,这位大人倒也礼贤下士,每次都把地保让在客座奉茶。即墨的县令也常常来拜访汪大人,还常讨教一些公事,在汪大人的客厅里,地保也是客,与县令平起平坐的;地保有事去县衙,县令见汪大人的座上客来了,也热情接待,不和对其他地保那样板脸。因为老百姓讽刺地保是官府的狗,所以过去北乡有句笑话“大枣园的狗也比县官大”就是由此而来。汪大人在大枣园住了十几年,家中突发变故,他的儿子不小心从小楼上坠地而死,汪大人将儿子厚葬在大枣院村外,人称“相公茔”。汪大人痛失爱子,一个人在北方住着心情郁闷,于是卖掉宅院离开这个伤心地回了安徽。

  大枣园的村民多年来受王氏家族的熏陶浸润,看重读书,耕读之家颇多,村里常设私塾数处,上世纪初有陈相昆、王文基、毕正霖三位先生办的私塾最出名,以毕正霖的私塾成绩最好。毕先生是位饱学之士,教育子弟有方,儿子们有的做医生,有的做“大先生(帐房)”,很受人尊重。毕先生设馆于王家雨蕴堂,自20岁执教直到70多岁才挂鞭,五十多年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事业有成者为数不少。清朝末年实行新政,乡间私塾逐渐由“洋学堂”取代,大枣园村重视教育的风气得到官方支持,有史料记载,1926年政府在村里开办“公立枣园初级小学校”,在忠孝堂院里南头盖了一排12间教室,收学生125人,聘教师3人,教育经费1476元大洋由南京政府行政费负担。

  大枣园村王家曾在后街西头与坊子街村接壤处建过一座关帝庙,庙里供奉的关老爷灵验之名远播山西、广东、福建,解放前夕还有外地人在坊子街村打听关帝的“九龙大殿”,实际上真正走近这座“九龙大殿”的人都会大失所望。这座“九龙大殿”大小只有七八个平方米,泥塑的关公坐象只有一人多高,倒是庙门前竖着的两根旗杆是别处关帝庙不多见的。若说起这座庙大名远扬倒有一段故事。大枣园王家多年在京里做官,村里九宅五堂名声在外,都说王家有的是钱,就招的强盗动了贼心。咸丰年间(1851年)闹长毛(太平天国),有盗贼假借“长毛”之名半夜来大枣园抢劫,走到村北今青岛钢厂一带,大雾突起白茫茫寻不到去路,朦胧中见一大汉跨马横刀挡在面前,威风凛凛如关老爷模样。盗贼们本是乌合之众,吓得屁滚尿流作鸟兽散。关帝显灵护村的故事不胫而走,大枣园王家更是感激,发愿为关公重塑金身,再修一座九龙大殿作关帝行宫。王家在外地做官的后人将关帝显灵的故事传播的更远,外省都有捐善款盖庙的。可不知何故,及至关帝庙修建之时,却远远没有预先规划的那么宏伟高大,庙顶上用了九行青瓦,瓦与瓦之间凸起来,老百姓称做“起棱”,此“九棱”虽非彼“九龙”,可“九棱(龙)大殿”却是叫出去了。庙里的关公塑像在1948年被一个有精神病的村民犯病时发蛮力抱出庙外,不久国民党军队把庙拆掉取砖修了碉堡,名声远扬的“九棱大殿”就这样消失了。

  大枣园王家还在现在的十梅庵村前山坡上建过一座观音庙,人称“娘娘庙(与十梅庵村的古庙“十梅庵”不是同一座庙)。老人们提起这座庙也很自豪,他们说,庙堂香火旺盛,观世音菩萨慈悲有灵。庙前面的沟下矗立着两棵几百岁的银杏树,树边溪流潺潺景色如画,庙修的清丽脱俗与美景融为一体。光绪11年前后即墨四乡的乡亲们捐款将庙重新大修,请胶州的名丹青手宋孝珍为庙堂做画,连正殿东西山墙上也画着花卉虫鸟,画的最美的是那两丛翠竹,用多年流传下来的老话说就是“东山(墙)一棵雨竹,西山(墙)一棵风竹,活活碰死鸟”。据说这两面山墙上画的竹子就如刚从山上移在墙上,栩栩如生摇曳生姿,连鸟儿也难辨真假想钻进竹丛歇息,竟发生过鸟儿撞死在墙上的事。只可惜这座庙宇于五十多年前被毁,只给后人留下许多美丽的故事与遐想

康熙朝前,爱新觉罗家族的名字均用满语。

为了标明直系与远支的区别,康熙帝在给诸皇子命名时一律用"胤"字,给皇孙命名一律用"弘"字;

乾隆帝以"永"字给皇子们命名,定下“永绵奕载”四字;

道光时,上述六个字已不足用,故于丁亥年补了"溥毓恒启"四个字;

咸丰丁巳年又续"焘闿增祺"四字,前后共十四个字。

民国以后,爱新觉罗氏已成平民,由光绪帝七弟载涛牵头重修家谱,逊帝溥仪又增补行辈用字十二个,即:"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加上过去所定十四字共为二十六个字。

  大枣园村

  大枣园村

  老百姓俗称“老虎山”的虎头石山,海拔188。4米,走势由东南向西北,逶迤连绵十数里,远远望去如巨兽的身躯慵懒斜卧;虎头石山有九个山头高低起伏,山南的百姓又叫它“九顶山”,最西北端的那座山头,天然生成一只老虎头的形状,面向西北双目炯炯,额头“王”字清晰可辨,虎头石山取名就来自这块象形石。虎头石下西侧约有五百米之处坐落着一个两千多户人家的村子——大枣园村。

  大枣园村有着深厚悠远的文化底蕴,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村中心的牌坊街上矗立着两座斑驳古朴的石牌坊,它建于康熙24年(1685年),栉风沐雨316年,据说是山东省目前仅存的两处功德牌坊之一。村子东边山上的自然景观也不少,除栩栩如生的虎头石外,旁边还有个山头叫做“石人山”,是因为山坡上一块大石突兀而立,如一个男子站在那里,人们称它“石人”;再往前的山包叫做“蚕场山”(音),北坡上有一块七八个平方大小、光滑平坦的大青石,传说汉朝淮阴侯韩信曾站在石台上点兵,人们就叫这里为“点将台”。

  大枣园村立村的时间可追溯到600年前。明朝大规模向山东移民时,云南臧氏弟兄于永乐初年(1403年)迁徙到即墨境内,一个在楼山稍东一些的凤山圈地开荒,是为坊子街村;另一个在虎头石山下生满棘树(酸枣树)的坡上“占山”,建立棘林村,后改称枣园庄。臧家在村里居住600年,传了20世,现在却只有三两户人家。匡氏家族于清代顺治年间(1644年)迁来,据民国26年(1937年)元月修纂的《匡氏家谱》记载:“自清初顺治年间始祖自胶州老海乱后迁居即墨城南枣园村。”义之为匡氏的始祖,繁衍了14世,历经300多年。以后陆续迁进村来的毛、周、贾、孙、吕、毕等姓氏,落户时间最长的200年,最短的不足百年。近年来村中落户的不断增多,据说姓氏已达到58个。

  村中的大姓王氏家族,于明朝万历15年(1587年)自即墨汇海社王家庄迁来,自称“胶西王氏”。据乾隆30年(1765年)初版、嘉庆10年(1705年)重修、宣统元年(1909年)再修的《王氏世谱》中《迁胶源流》章记载,胶西王氏原系青州临朐县上庄居住、礼让乡寺泊社四甲民籍,于万历初年迁入胶州朱阳社十甲,复迁至即墨汇海社王家庄,后迁仁化乡枣园村。王氏家族五代之内三易其居,乾隆年间牵头修家谱的七世孙绍先为家谱作序并作感怀诗曰:“五世三迁居,胶即海崂间,朱阳立社地,海崖置庄田,总为儿孙计,不使里长艰。”才富为大枣园王家始祖,已有21世,大枣园村的村民百分之七十姓王,均是才富后人。

  《王氏世谱》中还记载了万历15年才富自胶州初进枣园村遭遇的一桩冤案。他被浮山所千户于光祚指使手下王守迪告发王氏家族系浮山所军丁。大明律,军丁私自脱离守防军队逃避兵役是要严惩的,案子由胶州知州严恭审理,派扑快头子冷于道将才富押解回原籍临朐,查明王才富确系青州府临朐人氏,其父名钺、祖父纶、曽祖景,并非军户家族,案子才得以了结,判王守迪诬告罪,罚赎银六两六钱六分,并将其收管两年。后来,才富的后人有的迁到楼山后、湾头、埠头等各村,康熙年间大枣园村析出一个小枣园村,王氏家族可谓人丁兴旺。

  历史上的王氏家族曾显赫一时,虽然王才富乍搬进村就经历飞来横祸,可六十年后自他的曾孙开始,族内英才倍出,二百年里挣来功名无数。顺治甲午年(1654年),才富之孙柱今的长子如辰乡试得中第七名亚魁(举人),第二年会试联捷进士,如辰仕途顺畅官至广西按察院,司督学道加三级;三子如云,壬子(1672年)科中进士;二子如春,戊午(1678年)乡试中第25名举人。柱今的孙子、如辰之子王懿为甲子(1684年)乡试第20名举人,戊辰(1688年)会试中第104名进士,殿试二甲第17名,康熙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第九名。王懿得中举人后第二年,康熙皇帝闻说王柱今一门三儿一孙俱取得功名,便称赞他教子有方,御批为王柱今立功德牌坊,诰封士大夫,极尽荣耀。

  今天大枣园村的老人们说到牌坊的故事,还是会如数家珍。传说当年皇上特意从北京派来两位风水先生为牌坊选址,风水先生发现大枣园村得天独厚占尽地利。那时候地广人稀,从虎头石山上向西望去可以看见村子正对着西海中的小岛毛岛,村南有沙岭河(现在叫李村河),村北有白沙河(当时白沙河入海口在双埠村,后来忽然一夜暴雨白沙河改道李家女姑村),两条河遥相呼应,与毛岛做成“二龙戏珠”,风水落在大枣园村;更可贵的是村东虎头石南面和北面各有一条山水流出,弯弯向西在大枣园村内会合,其名曰“玉带”,恰恰把大枣园村的前街环抱其中,注定村中要出高官。风水先生把立牌坊的位置定在前街上,从此村民们把前街叫做“牌坊街”,村中两股合流的山水叫做“玉带水”,视为村里兴旺吉祥的源泉。

  牌坊街东西方向,长约200米,两座石牌坊立在中段,相距约70米,规格都是“三间四柱三楼”,有四根立柱将横山隔成三间孔洞,坊顶上分为三个瓦顶叫做“三楼”,楼顶斗拱飞檐,饰有神兽等檐饰。东牌坊正额上刻有四个大字“龙章三锡”,上方一行小字“皇清康熙二十四年岁次乙丑仲春吉为”,下方小字为“诰封士大夫王柱今立”;中间刻着王柱今三次受御封的官职:“初封 文林郎山西太原府交城县知县,再封 奉政大夫户部广西清吏寺郎中,三封 中大夫广西按察使司督学检事加三级”。西牌坊正额上枋中间横刻有正楷大字“义方式训”,下枋竖刻王柱今的三个儿子如辰兄弟及孙子王懿历年功名取得情况:“长男如辰,甲午科乡试第七名亚魁,乙未科会试联捷进士,历任广西按察使司督学道加三级;次男如春,戊午科乡试第二十名举人;三男如云,壬子岁进士;孙,王懿,甲子科乡试第二十名举人,戊辰科会试第一百四名进士,殿试二甲第十七名,钦选翰林院庶吉士第九名。”石牌坊历经三百年风雨剥蚀,有些字迹已经看不清楚,惟那“义式训方”四个正揩大字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文革中牌坊的楼顶飞檐遭到破坏,可那整石雕成的底座和立柱虽然伤痕累累,却怎么也拉它不倒。2002年,李沧区政 府筹集资金总投资50多万元将其修复,可惜的是飞檐斗拱及神兽檐饰已全然不是旧时模样。

  说到王懿,老人们每讲到他便会喜上眉梢,话语滔滔不绝,这位雍正皇帝的启蒙老师官至大理寺正卿加三级的乡亲,铸造了大枣园辉煌的顶峰,使全村人一直自豪到如今。村里流传着许多关于王懿的轶事。据说雍正小时候极为顽劣,王懿罚他“跪读书”,被康熙撞见,心疼地说:“学是天子,不学也是天子。”王懿大胆冒犯天颜立即应对:“有学问是尧舜,没学问是桀纣。”康熙听了大惊,自此信任王懿支持他严管皇子,雍正便恨道:“待我作了皇帝,第一个杀的就是你!”王懿在朝为官32年,康熙59年(1720年)却被贬到新疆巴里坤总督戍边屯田,1723年雍正即位后,发昭书急召王懿回京,意欲请启蒙老师辅佐朝纲。王懿不知内情,猛想起当年雍正怀恨在心所说的话,估计此番进京凶多吉少,心中忐忑,走到芦沟桥驿站时先派家人进京探听消息。谁知京城里的官吏们见雍正欲倚重王懿,未雨绸缪,先拍起家人的马屁,轮番请他喝酒,家人喝得烂醉误了与王懿约定的日子,王懿等不到消息,认为大祸将至遂吞金自杀。

  王懿去世后,灵柩运回故乡安葬,据同治壬申年(1872年)版《即墨县志》记载,侍郎王懿和学道王如辰之墓设于即墨南50里处,即现在的曲戈庄。当年雍正下旨祭王懿于渠(曲)戈庄名宦乡贤祠。王懿父子墓地高大气派,墓州立着石人、石马、石秀才,许多七十岁的老人们都有记忆。1943年日本侵略军扩建飞机场殃及二百年前的一代名臣,日本人令王家将王懿父子墓限时迁出,今年78岁的王乐孔老人曾参与迁坟,他说,当时,王氏家族胶州王家庄的族人出资、大枣园族人出人,雇着大卡车,整整干了三天。王懿的棺木是双层的,外椁木料厚约10厘米,灌满了松香,棺上盖的黄缎子“旌”仍然完好无损。棺木极为沉重,几十个棒小伙子用木杠抬,一起步,木杠咔嚓嚓连断数根,棺木纹丝不动。最后是在棺前挖沟加滚木一步步移出墓穴、移上汽车的。棺木运回村中宗祠停放,一切遵从葬制,入村北王家祖茔。

  大枣园村有一个不同于别村的景观,是王氏家族共建了五个“堂”。堂,历史上被中国人极为看重,是祭神、祀祖和进行政事活动的场所,《礼记》中有“天子作明堂”的记载,自春秋时期就兴起建堂之风,古时官员办公之处称做“大堂”,百姓的农舍正房称为“堂屋”,但“堂”而有号,是官宦或书香之家的作为,也是身份的象征,如康熙皇帝就曾赐诸城刘墉之祖父刘启“爱清堂”御笔。大枣园村王氏家族在王懿一代分为九支,至今仍称“九宅”,九宅中以王柱今一支最为显赫,他家堂号“忠孝堂”,画栋雕梁建筑精美,占据了最好的风水之地牌坊街,族中划出40亩公产专供忠孝堂使费。据说“忠孝堂”匾额为皇帝所赐,即墨县令路过堂前都得下马步行。王家族人另外还设有四个堂,村东“东园鲁”,后街西头“雨蕴堂”,前街靠北“世谷堂”,还有一个颇有故事的“孝行可奉堂”。

  这个“孝行可奉堂”几百年来一直为老人们津津乐道,还上了同治年版的《即墨县志》。故事也有好几个版本,流传最广泛的一段说的是王子信的三子之垣素以孝名闻名乡里,其父去世后他按古制最高礼在墓旁结庐守孝,三年没有踏进家门一步。族里人很钦佩,在他守孝期满那天准备了鼓乐欲去墓地迎他回家。可之垣不知族人的安排,三年期满就自己走回了家,妻子说,你自己回了家,别人哪会相信你已守满三年,还猜你是早就回来了呢。之垣听后回答说:“为父再守三年有何不可。”他转身回到茅庐又守了三年,前后共守六年。之垣每天在墓地北面用衣襟兜土为父亲的坟头培土,六年下来取土处竟挖成一个新月形的大湾,取名叫做“月牙湾”这段事就叫做“孝子衣襟”。后来,族人为了纪念这对情深父子,建了一座堂,取名“孝行可奉”。

  王家还有许多趣闻轶事,村里人最爱讲的是“也字不打勾”的故事。王懿在京做官多年,交往甚广,他自己也曾任过康熙戊戍科(1718年)会试主考,收得门生无数。据说在一次会考中王氏家族得中八个半进士(其中半个是女婿),创科举制度以来一门同榜的最高纪录。有人暗中调查,发现王家子弟的试卷上凡是“也”字均不挑上最后那一勾,分明是约好作弊的暗记。上奏朝廷后,皇上龙颜大怒,派钦差去山东微服私访,要严惩王懿。王懿在京得了消息,派快马回乡报信,安排子弟们无论是田间锄地,还是园里薅草、路上拾粪,都要拿着书本做出读书的样子。待到钦差到了大枣园村,只见推车挑担的,抗锄牵牛的个个手不释卷,摇头晃脑念书,咿咿呀呀吟诗。钦差喜道:“乡野之中诗书气如此浓厚,村夫农人皆苦读圣贤书,一榜八个进士也嫌少。”回京复命,天大的事化作烟消云散,大枣园王家却传下个“也字不打勾”的趣谈。——然而查王氏家谱,却未见一榜八进士的盛况,此故事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权且一笑。

  王氏家族风光二百年,有学问的人才数不胜数。到得十二世上,却有一户颇为富裕的人家养了个独生儿子总是让父母操心个没完,儿子满腹诗书却不想走仕途出将入相,每日里琴棋书画过的好不优哉游哉,把爹娘急得不行只是无可奈何。父亲去世后他没了管辖,不上几年把家中六千亩地变卖一空,最后自己竟落到唱渔鼓为生的地步。他在李村集上敲着渔鼓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并不按寻常说书人的路数,是根据自己烂熟于心的原著情节,说得细致生动,在沧口地区名噪一时。他如此落魄却少爷脾气不改,依旧花钱大手大脚,每每有人钻他心善手散的空子,换上破衣跪到他面前说些家中遭难的苦情,或说老娘去世无钱下葬的鬼话,他便撩起破大褂取出刚刚卖唱挣的钱一古脑儿送给求他的人。这位少爷迂腐可爱的性格常常成为众人的话题。王家十三代子弟曾出了个戏迷,最爱的是柳腔和京剧,曾痴迷到做什么事都要唱着戏文,正月里走亲戚,他钻进戏园子忘记走亲戚的“任务”,惹的家人和亲戚都老大不高兴;到地里拾掇庄稼,他拔棵谷子作马鞭,将谷地当舞台,唱起戏来不知回家;他背着家人拜名角为师,玩票玩到极高的境界,在青岛港上颇有名气,人送外号“活包公”。他在外面登台玩票唱戏,却把家里瞒的铁桶似的,一天他的老兄见到做买卖的朋友,朋友说今晚青岛某大戏院有名角唱戏,平日难得一见,我请你去听。老兄欣然前往,及至名角上场却把他老兄惊得张口结舌——原来这名角乃是他那不务正业的胞弟!西洋镜戳穿后,“活包公”便堂而皇之的开唱,再也不用煞费苦心的遮遮掩掩了。

  一百多年前,村里住过一位汪大人,据说这位汪大人是安徽人,官至西台御史。他看中了大枣园的青山绿水,在牌坊街北临街建了一座宅院,家眷都接过来同住。村中的地保常因了村里公事去汪大人家,这位大人倒也礼贤下士,每次都把地保让在客座奉茶。即墨的县令也常常来拜访汪大人,还常讨教一些公事,在汪大人的客厅里,地保也是客,与县令平起平坐的;地保有事去县衙,县令见汪大人的座上客来了,也热情接待,不和对其他地保那样板脸。因为老百姓讽刺地保是官府的狗,所以过去北乡有句笑话“大枣园的狗也比县官大”就是由此而来。汪大人在大枣园住了十几年,家中突发变故,他的儿子不小心从小楼上坠地而死,汪大人将儿子厚葬在大枣院村外,人称“相公茔”。汪大人痛失爱子,一个人在北方住着心情郁闷,于是卖掉宅院离开这个伤心地回了安徽。

  大枣园的村民多年来受王氏家族的熏陶浸润,看重读书,耕读之家颇多,村里常设私塾数处,上世纪初有陈相昆、王文基、毕正霖三位先生办的私塾最出名,以毕正霖的私塾成绩最好。毕先生是位饱学之士,教育子弟有方,儿子们有的做医生,有的做“大先生(帐房)”,很受人尊重。毕先生设馆于王家雨蕴堂,自20岁执教直到70多岁才挂鞭,五十多年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事业有成者为数不少。清朝末年实行新政,乡间私塾逐渐由“洋学堂”取代,大枣园村重视教育的风气得到官方支持,有史料记载,1926年政府在村里开办“公立枣园初级小学校”,在忠孝堂院里南头盖了一排12间教室,收学生125人,聘教师3人,教育经费1476元大洋由南京政府行政费负担。

  大枣园村王家曾在后街西头与坊子街村接壤处建过一座关帝庙,庙里供奉的关老爷灵验之名远播山西、广东、福建,解放前夕还有外地人在坊子街村打听关帝的“九龙大殿”,实际上真正走近这座“九龙大殿”的人都会大失所望。这座“九龙大殿”大小只有七八个平方米,泥塑的关公坐象只有一人多高,倒是庙门前竖着的两根旗杆是别处关帝庙不多见的。若说起这座庙大名远扬倒有一段故事。大枣园王家多年在京里做官,村里九宅五堂名声在外,都说王家有的是钱,就招的强盗动了贼心。咸丰年间(1851年)闹长毛(太平天国),有盗贼假借“长毛”之名半夜来大枣园抢劫,走到村北今青岛钢厂一带,大雾突起白茫茫寻不到去路,朦胧中见一大汉跨马横刀挡在面前,威风凛凛如关老爷模样。盗贼们本是乌合之众,吓得屁滚尿流作鸟兽散。关帝显灵护村的故事不胫而走,大枣园王家更是感激,发愿为关公重塑金身,再修一座九龙大殿作关帝行宫。王家在外地做官的后人将关帝显灵的故事传播的更远,外省都有捐善款盖庙的。可不知何故,及至关帝庙修建之时,却远远没有预先规划的那么宏伟高大,庙顶上用了九行青瓦,瓦与瓦之间凸起来,老百姓称做“起棱”,此“九棱”虽非彼“九龙”,可“九棱(龙)大殿”却是叫出去了。庙里的关公塑像在1948年被一个有精神病的村民犯病时发蛮力抱出庙外,不久国民党军队把庙拆掉取砖修了碉堡,名声远扬的“九棱大殿”就这样消失了。

  大枣园王家还在现在的十梅庵村前山坡上建过一座观音庙,人称“娘娘庙(与十梅庵村的古庙“十梅庵”不是同一座庙)。老人们提起这座庙也很自豪,他们说,庙堂香火旺盛,观世音菩萨慈悲有灵。庙前面的沟下矗立着两棵几百岁的银杏树,树边溪流潺潺景色如画,庙修的清丽脱俗与美景融为一体。光绪11年前后即墨四乡的乡亲们捐款将庙重新大修,请胶州的名丹青手宋孝珍为庙堂做画,连正殿东西山墙上也画着花卉虫鸟,画的最美的是那两丛翠竹,用多年流传下来的老话说就是“东山(墙)一棵雨竹,西山(墙)一棵风竹,活活碰死鸟”。据说这两面山墙上画的竹子就如刚从山上移在墙上,栩栩如生摇曳生姿,连鸟儿也难辨真假想钻进竹丛歇息,竟发生过鸟儿撞死在墙上的事。只可惜这座庙宇于五十多年前被毁,只给后人留下许多美丽的故事与遐想

厉氏

厉姓氏起源

关于厉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源于西周,以谥号为姓。周宣王姬静执政时,齐国君主姜无忌去世,谥号为"厉",史称齐厉公。齐厉公的直庶子孙以谥号为姓,遂成厉氏。

以封国名为姓氏。周朝时,有个诸侯国厉国(在湖北省随县西北厉山),春秋时,改名为随国。原厉国君主的后代支子以原国名为姓,成为厉姓的一支。

孙姓改为厉姓。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追改宗室孙秀(因为孙皓所恶而奔魏)姓厉。孙秀的后代中留在江东的一支成为厉姓。

李姓改为厉姓。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前,唐宗室新兴王李晋与太平公主合谋叛乱,事败被诛。李隆基执政后,追改李晋族人为厉姓,不准其恢复李氏。

堂号

"半树堂":宋朝厉元吉,号"半树",做乌程尉,后回家隐居。元朝访问宋朝旧臣,元吉跑到湖里、海里,去藏,到了白头才回家,坚决不做侵略者的官。

历史名人

厉仲方:字约甫,原名仲祥,宋朝时东阳人,师事叶适,素留意于事功之学。他文武双全,在朝廷的武学考试中获得第一名。他任领卫官,出知安丰军,进召授左领卫中郎将,镇守建康,并在安丰种桑垦地,军实甚众。他又发明了一种战车,上面有射箭的机关,很适合实战,后来被部队使用,大败金兵。

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清朝时钱塘人。康熙举人,乾隆初召试鸿博,不遇,遂潜心看书著书。所见宋人集最多,而又求之诗话说部山经地志,著有《宋诗纪事》、《南宋院画录》、《辽史拾遗》、《东城杂记》、《湖船录》等,皆博洽详瞻,诗幽新隽妙,自成一家。词亦冷峭独绝,有《樊榭山房文集》。

《丹阳厉氏族谱》

(清)厉翼纂修 版本:清道光7年(1827),

刻本 4册 十卷,首一卷。书名据书签题

江苏,丹阳 先祖/名人:始迁祖:[宋]厉介; 先祖:厉国华

内容摘要:始迁祖介,宋室南渡,扈跸而南,自馀姚而东阳,后转迁丹阳。越五世至国华,仕明任福建布政司经历,族始大,故是谱世系改以国华为始祖。

卷首谱序、姓氏考,卷一世系,卷二祠记、宗祠规约、嘉言集训,卷三至七年表,卷八行序录,卷九诰敕、传、赞、祭文、诗,卷十祭仪、寿翁录、绅衿录、纪名录、祠堂始末、外纪

交纳人。

房屋公共维修基金,用于房屋保修期满后房屋主体结构、公共部位和公共设施设备的大中修以及更新改造工程。房屋维修基金实际上包括房屋公用设施专用基金和房屋本体维修基金。

其本金由售房单位和购房人共同筹集,所有权归交纳人,其利息用于售出住宅楼房公共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利息不足时由产权人分摊。

而且专用房屋维修基金实行“钱随房走”的原则,房屋转让时,账户里的余额资金也随之转移给房屋的新的产权所有人。

首先你得搞清楚基金是什么,然后再找出它的破绽。这里给你提供一些资料:

基金(Fund)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基金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例如,信托投资基金、单位信托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在现有的证券市场上的基金,包括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具有收益性功能和增值潜能的特点。从会计角度透析,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因为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出资者不要求投资回报和投资收回,但要求按法律规定或出资者的意愿把资金用在指定的用途上,而形成了基金。

编辑本段通俗解释

  假设您有一笔钱想投资债券、股票等这类证券进行增值,但自己又一无精力二无专业知识,而且你钱也不算多,就想到与其他10个人合伙出资,雇一个投资高手,操作大家合出的资产进行投资增值。但这里面,如果10多个投资人都与投资高手随时交涉,那时还不乱套,于是就推举其中一个最懂行的牵头办这事。定期从大伙合出的资产中按一定比例提成给他,由他代为付给高 手劳务费报酬,当然,他自己牵头出力张罗大大小小的事,包括挨家跑腿,有关风险的事向高手随时提醒着点,定期向大伙公布投资盈亏情况等等,不可白忙,提成中的钱也有他的劳务费。上面这些事就叫作合伙投资。 将这种合伙投资的模式放大100倍、1000倍,就是基金。 这种民间私下合伙投资的活动如果在出资人间建立了完备的契约合同,就是私募基金(在我国还未得到国家金融行业监管有关法规的认可)。 如果这种合伙投资的活动经过国家证券行业管理部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审批,允许这项活动的牵头操作人向社会公开募集吸收投资者加入合伙出资,这就是发行公募基金,也就是大家现在常见的基金。 基金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即具有资格的银行)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然后共担投资风险、分享收益。

如果你能看明白基金的含义你就会发现,向你老家这种所谓的基金其实就是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募集起来的。那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基金的主募集人是谁,他是否是一位信得过或德高望重。如果是,你就让你父亲尽点力。如果不是你可以以此为突破口说服你父亲。

厉姓的辈分是怎样排的呀?

  我姓厉,这个姓很少见。现在叫的响的就是一个经济学家厉以宁,以前还有一个深圳的市委书记厉有为,再往前,“十大”、“十一大”有一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