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这个姓氏怎么介绍比较文雅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1收藏

申这个姓氏怎么介绍比较文雅,第1张

申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的早期。在传统文化中,申姓被认为是一个贵族姓氏,有着高贵的血统和渊源。据说,申姓的祖先曾经担任过周朝的宰相,对周朝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此外,申姓还与许多历史名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申不害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韩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还有申时行,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官员,曾经担任过明朝的首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宰相”。

总的来说,申姓是一个非常尊贵而自豪的姓氏,它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都非常深厚。如果您需要向别人介绍您的姓氏,您可以简单明了地介绍申姓的来源和历史背景,以及与申姓相关的著名人物和故事,这样可以让别人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个姓氏。

申姓是最为常见的一个中华姓氏,全国的申姓总人口可达180万,主要有两大起源,一是源自姜姓,炎帝因出生姜水而得姓为姜,后来他的周朝子孙吕被封于申国,子孙以国为姓。二是源自各种少数民族汉化改姓,比如高丽国的将军申崇谦就是申姓始祖之一。

申姓起源和来历 1 源自姜姓

汉族的申姓基本上都源自姜姓,是炎帝的后裔,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炎帝神农氏出生于姜水,所以他就以姜为姓,子孙传到周王朝的时候就出了一位叫做姜吕的人,因为周朝初期才创立,想要纪念先贤功绩,于是周武王就分封了大批的先贤后裔,其中姜吕就被封于申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最终建立了申国,而子孙也就以国为姓。

2 源自少数民族改姓

与赵姓起源和来历一样,申姓中也有大部分源自少数民族改姓,最典型的就是蒙古族的申姓,主要有两大源流:

一是因为汉化而改姓为申的氏族,比如沈谷氏、彻穆衮氏等都改为了沈姓和谐音的申姓。

二是源自元顺帝的后裔,据说当时元顺帝的胞叔汉姓为“日璟”,人称老日公,原本是朝廷重臣,但是后来受到奸臣诬告,皇帝下令满门抄斩,这时有人秘密通报日璟,他就紧急召集了十八个儿子准备逃走,但官兵已经快到家门口了,这时日璟的老母亲就急中生智,用刀在“日”上划了一刀,告诉军队这里是“申家”,不是“日家”,为十八个孩子赢得了逃跑的时间。

而当时日璟为了日后寻亲方便,就将饭锅摔成了十八片,一个儿子拿了一片,后来逃亡多年后返乡,只差一片锅片,而据说那一片就是小儿子手中的,他因为年少记忆模糊而改为了田姓,而他正好就是逃到了内蒙古。

申姓属于是贵族。

申姓出自姜姓,远古的时候炎帝神农氏出生于姜水而姓姜,上古周朝子孙后裔申吕,被周王封于申,随后建立申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氏,世代相传以申氏为姓。申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一个老资格的名门著姓。春秋战国时期即名人荟萃,为他姓难以比拟。

申姓的迁徙: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申氏发展史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期,此期,申氏历史上的三大郡望——魏郡、琅琊郡、丹阳郡开始形成,并逐渐昌盛起来,并有力的推动了涵盖其郡望的省份河北、山东、安徽等地申氏的发展。

隋、唐之际,申氏有一支由湖北迁居邵州(今湖南邵阳),并有一支由丹阳徙居信州(今江西信州)。五代十国到两宋时期,申氏族人已广泛地分布于今江苏、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四川等南方诸省。

明朝初期,山西申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此际,已有申氏人迁居至今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清朝初期,闽、粤一带的申氏开始陆续有人迁至台湾、东南亚及欧美等地。

1、申启贤(?-1839),字子敬,号镜汀,延津南街(今河南新乡)人。清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福建道、江西道监察御史、顺天府尹、仓场侍郎、礼、户、吏部侍郎、山西巡抚等职。曾提出禁烟主张,为中国近代禁烟运动开启先河,他的禁烟义举在黄河故道广为传扬。

2、申佳胤(1602—1644)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属河北省邯郸市)人。

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愍。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愍。有《申端愍公诗集》、《申端愍公文集》传世。

3、申时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明代大臣。明朝中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获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首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4、申包胥(生卒年不详),风姓,包氏,名胥,因封于申邑,故称申包胥。是三皇之首包羲王孙,又称王孙包胥。华夏族,今湖北省京山市人,春秋时期楚国大夫。

前506年,昔日好友伍子胥以吴国军力攻打楚国,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逃到随。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申包胥逃到山里,派人责备伍子胥,为复国,申包胥来到秦国请求帮助,一开始不被答应,申包胥便在秦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终于感动了秦国君臣,史称“哭秦庭”。

秦哀公亲赋《无衣》,发战车五百乘,遣大夫子满、子虎救楚。吴国因受秦楚夹击,加之国内内乱而退兵。楚昭王复国后要封赏申包胥,他坚持不受,带一家老小逃进山中隐居。从此申包胥被列为中国的忠贤典范。

5、申舟(?-前595年),芈姓,文氏 ,名无畏,字子舟,因被封于申,以邑为氏,别为申氏,又被称为文之无畏、毋畏、文无畏。楚文王的后代 ,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出使齐国过宋国境时被宋国杀害,楚遂兴兵伐宋,引发了楚围宋商丘之战。

-申启贤

-申佳胤

-申时行

-申包胥

-申舟

申姓的来源和历史内容如下:

申姓,得姓历史悠久。申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一个老资格的名门著姓。春秋战国时期即名人荟萃,为他姓难以比拟。历史上,申姓人济济多才。如列入《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的名人就有七十四人。

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所载,两代共有三十七名进士,其中山西、河南、直隶(今河北省)各八名,其中以今河北省永年为最多,共五名。远古的时候炎帝神农氏出生于姜水而姓姜,上古周朝子孙后裔申吕,被周王封于申(在今河南南阳市北)。

随后建立申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氏,世代相传以申氏为姓。是王氏高丽开国君主太祖王建时期(公元918~943年在位)的大将军、长节公申祟谦,及其裔孙高丽检校军纪监申成勇,是朝鲜民族中申氏的正宗鼻祖。

申祟谦的封地在平山志妙寺(今韩国平山),申成勇的封地在高灵(今韩国高灵郡)。该支申氏本贯以平山为本贯、分衍有高灵本贯。是高丽王朝早期的申英美,时任杖志护长之官,其后裔分衍有殷风、全安、梨川、神川、谷城、朔宁、昌州、臣昌等数支本贯。

申姓,得姓历史悠久。其得姓大约是在二千八百年前的上古时期。申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一个老资格的名门著姓。春秋战国时期即名人荟萃,为他姓难以比拟。历史上,申姓人济济多才。如列入《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的名人就有七十四人。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所载,两代共有三十七名进士,其中山西、河南、直隶(今河北省)各八名,其中以今河北省永年为最多。共五名。

中文名:申姓

得姓时期:在二千八百年前

拼音:Shēn

性质:中国姓氏

申姓,得姓历史悠久。申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一个老资格的名门著姓。春秋战国时期即名人荟萃,为他姓难以比拟。历史上,申姓人济济多才。如列入《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的名人就有七十四人。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所载,两代共有三十七名进士,其中山西、河南、直隶(今河北省)各八名,其中以今河北省永年为最多。共五名。如:

历史名人

申包胥:(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时期楚国大夫。

申 舟:(公元?~前598年待考),本名申无畏;楚国人。著名春秋时期楚国大夫。

申 犀:(生卒年待考),申舟之子;楚国人。著名春秋时期楚国将领。

申 蒯:(生卒年待考),楚国人。著名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将领。

申 枨:(生卒年待考),亦称申党、申续,字子周。著名孔子弟子,以倔强著称。

申叔仪:(生卒年待考),吴国人。著名春秋时期吴国大夫。

申不害:(公元前385~前337年待考),亦称申子;郑韩人(今河南荥阳)。著名战国时期韩国思想家。

申 恬:(生卒年待考),魏郡魏人(今河北魏县)。著名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国大臣。

当代名人

申茂生:(1897--1974)少将。字睦耕,湖南祁东县归阳镇(原属祁阳县)人,生于1897年9月20日。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35年5月任剿匪军第2纵队4支队少将司令,后任第166师副师长,1938年任军政部第29补训处副处长,1944年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少将参议,1945年任第25军官总队总队附,1946年7月退役,1949年7月任第1兵团少将高参,8月在长沙参加和平起义。后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1974年1月27日在长沙病逝。

申伯纯:北京丰台人。1937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中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前方总部高级参谋、秘书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八路军驻北平办事处处长,华北财经委员会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统战部交际处处长,政务院秘书厅主任,政务院机关事物管理局副局长,第二、三、四、五届政协委员等职。1979年7月13日逝世,享年81岁。著有《西安事变》等。

申涵(1906-2001),山东省泗水县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12月26日在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5岁。

申这个姓氏怎么介绍比较文雅

申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的早期。在传统文化中,申姓被认为是一个贵族姓氏,有着高贵的血统和渊源。据说,申姓的祖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