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40岁老来得子,小妾生下亲儿后,李鸿章如何对待其继子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1收藏

李鸿章40岁老来得子,小妾生下亲儿后,李鸿章如何对待其继子呢?,第1张

李鸿章不像他大哥李瀚章那么多子多孙,他只有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长子李经方不是李鸿章亲生,是从六弟李昭庆那一支过继来的。这个过继似乎给李鸿章带来了好运,三年后,四十二岁的李鸿章得了第一个亲生儿子,也就是李经述,十来年后,又得了小儿子李经迈。

李鸿章的这三个儿子,老大是过继来的;老二是赵夫人所生,嫡出;老三是小妾莫氏所生,庶出。论在家族里的地位,嫡出的李经述实质上还是居在经字辈的首席,只可惜李经述只有些文人的小才情,没有李鸿章的雄才大略,一辈子都在读闲书,长期韬光养晦到后来,人基本上废了,李鸿章签完《辛丑条约》,在京城贤良寺忧愤而死后,没多久他也跟着去了,最终只得个“天下第一等孝子”的名号。不过,李鸿章侯爷的爵位,还是由他这一支继承的,嫡长子还是嫡长子。老三李经迈也是李鸿章亲生,但因为是庶出,他在家族内的地位实际最低,李氏家谱上甚至没有他的功名记载,他仅有的一些头衔都是朝廷看在李鸿章面上赏赐的。

但比起嫡出的哥哥李经述,李经迈还是有他强过一头的地方。按李鸿章的安排,李经迈做外交官平淡无奇,但做生意却是一把绝对好手。李家分家时,李经迈这一支因为是庶出,受尽欺负,分到手的财产多是一些不值钱的股票,但李经迈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那些不值钱的股票一经他手,没几年就变废为宝,价值连城了。

大概是因为在家族里不受待见,李经迈一生怨气很重,跟李家人也不亲近,以至于后来去了美国,干脆跟李家断了联系,李家续家谱,都没法把他这一支的后来人续上。

讲嫡出的老二、庶出的老三,多少能看出李家豪门的一些影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李鸿章对过继来的长子李经方不好,事实上,李鸿章对李经方很看重,而李经方也还算争气,一直在家族内充当李鸿章左膀右臂的角色。

李经述去世后,归葬合肥东乡的茅冈,时人感其孝行,在其墓旁建牌坊以表纪念,人称“孝子坊”。

2012年6月26日下午,合肥市李鸿章享堂管理处从合肥市二十埠河堤坝上发掘出一块精美的汉白玉石碑断片,断片长80厘米,宽40厘米,厚11厘米,刻有“已故承袭一等侯候补四品京堂李经述生有至性操履端严前居母丧哀痛毁瘠伊故父大学士李鸿章前年奉命来京……”等字样。根据残碑上的文字可以判断:已经过世的李经述承袭其父李鸿章一等侯爵,生前官至候补四品京堂,具有很高的操守,居母丧及在其父李鸿章过世前后都极尽孝道;由于李经述母亲赵小莲早于其父李鸿章去世,故此在文字排列顺序上母在前父在后;李经述死于1902年2月,文字上的“前年”,指的是1900年。经文物部门初步断定为李鸿章次子李经述孝子坊上的构件。除石碑外,如今发现的构件还有石鼓、石楹联、石台阶等,这些构件上的文字厚重端庄有力,图案考究精美流畅。

谈起此次发掘,享堂管理处的夏秀涛说,其实早在2009年就听二十埠河附近的村民陈家斌介绍,他孩提时候在二十埠河游泳时,就发现了河坝上有一些特别的石头,其中一块刻有“李鸿章”字样。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意识到这些石头可能属于文物,便向李鸿章享堂报告。但是当时这些石料被筑在二十埠河堤坝上,发掘难度较大。近些年,李鸿章享堂一直关注这些构件,直至二十埠河改道完工,在瑶海区及大兴镇年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掘工作才正式启动。经过仔细寻觅,夏秀涛终于找到了已从堤坝脱落,遗落在尘土中的构件,并迅速带领工人进行抢救性发掘。这批构件的发掘,对于研究李鸿章家庭历史,丰富李鸿章享堂的文物具有积极意义。

根据李氏家谱记载,李经述去世后,就埋葬在今合肥市长江批发市场以东的二十埠河附近,与其父李鸿章之墓成南北相望之势,这批构件应是在筑二十埠河堤坝时,从李经述墓前孝子坊处运输约2000米,被安放到了下游如今的位置。

李鸿章40岁老来得子,小妾生下亲儿后,李鸿章如何对待其继子?

李鸿章不像他大哥李瀚章那么多子多孙,他只有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

 

长子李经方不是李鸿章亲生,是从六弟李昭庆那一支过继来的。这个过继似乎给李鸿章带来了好运,三年后,四十二岁的李鸿章得了第一个亲生儿子,也就是李经述,十来年后,又得了小儿子李经迈。

李鸿章的这三个儿子,老大是过继来的;老二是赵夫人所生,嫡出;老三是小妾莫氏所生,庶出。论在家族里的地位,嫡出的李经述实质上还是居在经字辈的首席,只可惜李经述只有些文人的小才情,没有李鸿章的雄才大略,一辈子都在读闲书,长期韬光养晦到后来,人基本上废了,李鸿章签完《辛丑条约》,在京城贤良寺忧愤而死后,没多久他也跟着去了,最终只得个“天下第一等孝子”的名号。不过,李鸿章侯爷的爵位,还是由他这一支继承的,嫡长子还是嫡长子。

老三李经迈也是李鸿章亲生,但因为是庶出,他在家族内的地位实际最低,李氏家谱上甚至没有他的功名记载,他仅有的一些头衔都是朝廷看在李鸿章面上赏赐的。

但比起嫡出的哥哥李经述,李经迈还是有他强过一头的地方。按李鸿章的安排,李经迈做外交官平淡无奇,但做生意却是一把绝对好手。李家分家时,李经迈这一支因为是庶出,受尽欺负,分到手的财产多是一些不值钱的股票,但李经迈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那些不值钱的股票一经他手,没几年就变废为宝,价值连城了。

大概是因为在家族里不受待见,李经迈一生怨气很重,跟李家人也不亲近,以至于后来去了美国,干脆跟李家断了联系,李家续家谱,都没法把他这一支的后来人续上。

讲嫡出的老二、庶出的老三,多少能看出李家豪门的一些影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李鸿章对过继来的长子李经方不好,事实上,李鸿章对李经方很看重,而李经方也还算争气,一直在家族内充当李鸿章左膀右臂的角色。

然而,也有一些人说,给李鸿章当儿子,李经方也未见的就是幸运儿,实际上,他一辈子都活在李鸿章的阴影下,虽然不缺钱财,但心境却也是一辈子阴郁。因而可以说,李鸿章对李经方,要他承担的长子责任多过给予他的爱惜。

李经方生于1855年,字伯行,号端甫,书读得不错,很早就进身成了府学廪生、候选郎中。1882年,李经方在江南乡试中中举,名列第三十八名,从而成为地方官候选人才,先后被任命为分省补用知府、分省补用道、江苏补用道、军机处记名等官职。

按照这个趋势,如果李鸿章用力栽培扶持,有朝一日,李经方成为手握实权或者占据肥差的朝廷大吏,应该不难。但李鸿章对待自己的几个儿子,却始终不做官场聪明人。他一不让儿子朝实权大吏的路子上走,二不让儿子染指洋务肥缺,偏偏让几个儿子都去做外交官。

晚清时候,外交官是危途,乡人见了会骂洋奴、洋鬼子,顽固派更会经常找茬,动辄以“卖国贼”相讥。

但李鸿章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将几个儿子统统拉上了这条吃力不讨好的“贼船”,其中尤以李经方为最。

李经方中举后,李鸿章几乎没让他在地方官任上历练,直接将他留在了北洋大臣衙门,见习外交事宜。光绪十二年,李经方正式开始办外交,先是随驻英钦差大臣刘瑞芬赴英,担任参赞。四年后,又以候补道出任驻日公使。到1884年甲午之役前,他已经有了六七年外交官的资历。

李鸿章40岁老来得子,小妾生下亲儿后,李鸿章如何对待其继子呢?

李鸿章不像他大哥李瀚章那么多子多孙,他只有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长子李经方不是李鸿章亲生,是从六弟李昭庆那一支过继来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