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族谱序言与前言分别是什麽
序言一般介绍族谱修订相关事宜,使用叙述手法介绍家族历史发展。
一般家谱序言就作为前言,不单独写前言,出书之类写前言叙述该书的作成自己作者的一些看法。
家谱需要请参照《马氏谱序》,该词条由我上传,是马氏家谱序言全文。
第一序
祖始于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地名圳上东乡,开基迨(dai)始。
仕臣(前一代)公,唐季官京都御史,配盛氏,旋任就居南昌府丰城县,地名丰家村。生子四,聂元光、聂元明、聂元正、聂元大。聂元明、聂元正、聂元大三公继承右江,仍居江西泰和。
聂元光(前二代)公,擢(zhuo)登科第,官任长沙府通判,配董氏。生四子,聂荣、聂向、聂透、聂敷。聂元光,唐庄宗同光二年(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壮宗二年,即公元924年,——转载者注),辞职未归,寄居长沙黄道门配凌坡,于同光三年赴湘乡县,暂寓优府庙前,遍觅阴基阳宅;聂元光公,迁居衡州府衡山县大悲,地名金华;
聂向(前三代)公,择地辰州龙潭金华铺,地名西洋,则为余族分派之始祖;聂透公,立基湘乡县长安乡雷家村,地名卯(印)溪;聂敷公,由卯(印)溪迁居宝庆府邵阳县,地名玉桥铺。生二子,聂致尧、聂致舜。聂致尧生二子,聂承龙、聂承虎;聂致舜生二子,聂承富、聂承贵。承贵见玉桥铺基址湫隘(jiao、ai),随迁新溪永宁乡,地名高坪。舜祖二子承富、承贵,复移居枫树林,柴木溪,转徙崇山里。由斯以观,则余族之派衍湖南省者,
元光(前二代)公,官湖南长沙始焉。(郡廪生:廷弼撰) 河东堂
炎帝后裔聂,起源河北,祖宗姜太公。 《元和姓纂》记载:“卫大夫食采于聂,因以为氏。”又汉代学者史游在其《姓氏急就篇》的姓字注也指出:“聂本地名,因以为氏。”我国的聂氏家族最初出现于卫国,以地为氏,迄今大约3000年的历史。但追究其姓源,则系出于姜姓,望出河东。齐丁公分封其支子于聂邑[城] ,为齐国附庸,其后有聂氏。
聂氏源出于春秋时齐国丁公的后代,子孙封于聂城(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后裔以封地为姓。聂氏望出河东郡(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堂号称河东堂。堂联云:“草泽辛楚第,晚唐诗韵家”。典出唐代诗人聂夷中,字坦之,河东人,家境贫寒,擢进士,曾任华阴县尉,仕途不得意。他经草泽辛劳,仿景写意,诗韵雅俗兼美,受人称赏,影响当时。又云:“贡士得人(聂昌),悯农有咏”(聂夷中)。“播千古英风之侠(聂政),谋九重挞武之豪”(聂壹)。 ,后以国为氏,于亡国后迁至卫。卫国本是姜太公的子孙所建,因而他们的老祖宗应是姜子牙。望族居河东郡(今山西夏县北)。 战国时韩国有侠客聂政。三国吴有丹阳太守聂友。唐代末有诗人聂夷中,。宋代有临州人聂昌;新安人有翰林院侍读学士聂冠卿。清代衡阳人有聂缉规,为曾国藩之婿,历官江苏巡抚;长山人聂际茂,通五书,尤工篆刻,官至京师。 再续族谱前言:近因有机会读到数姓族谱,都以一姓为脉,记人丁繁衍状况,常有“家训”作为该姓教育子孙的准则。族谱是人类生命链的延续;是一个家族繁衍过程的民间历史记录;是唯一一种将名人、权贵和庶民并列的史籍。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编写和记录家谱者。综合各族“家训”,可窥中华民族之魂。我姓族谱中所立“家训”要求族人“重学”、“修行”、“禁*赌”、“戒烟毒”、“不违国法”、“慎重交友”、“以勤立业”、“以俭成家”、“智力致富”,如能为官当以国为重家为轻;为民当自食其力,创业有成,不成为国家和我族之废人。
因此颇爱教益,则生续谱之念,加之族人也殷切希望有人成头续谱,我族原族谱至今近百年,多代无记载等诸多因素,促使我增强续谱信心,为此我与正明、全三、辉炳、基成商议一至同意,分头调查,收集抄本,所到之处族人无不鼎力支持。据原谱载“吾系出姜姓,自齐丁公封支子于聂城,因以为氏”;“史载河间卫大夫食采于聂,因以为氏”。以上是否我嫡宗未考证。我姓虽在史籍中名人不乏,但未考证,不录入谱,以避沽名钓誉,遗笑后世。再谱以“记前人之实而传后人之信”为准则。
近代我姓也不乏名人,如聂荣臻、聂力、聂荣贵、聂勋财等,但望后代不以他们的名誉为炫耀资本,当继其志,努力奋斗,创丰硕业绩于未来。
我祖从江西迁到贵州时,把在江西带来的老族谱丢失,于是在清朝嘉庆元年丙辰(即公元一七九六年)十月左右重续族谱,在江西部份因无据可考,故未载入谱中。该谱本为大本,后于民国丙辰年(公元一九一六年)夏重续谱,改为小本。现因大本未找到。只以小本为据再续。因史料不足,时间久远,族人分散,多无联系,无力将其全续,仅能把原谱中长房(天佑祖)之后查确部份相续,根据当今政策,把女儿、女婿也录入谱中。原谱中的“家训”、“治家格言”等将其增减,译成现代语言载入谱中。由于人力不足,谱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持谱人可据实修改增补,另根据以后新增人口可在后面空白面中记载。 河南济源承留镇聂姓寻根据族谱记载:
始祖聂茂,晋人也,自公迁济邑北杜村娶栲栳村李氏之女生聂美 尔时平地山地不计其数余粮无算。(从晋何地迁入无记载)
于大明正统二年四月朔日圣旨旌河南省怀庆府济源县善民聂茂。
现谨将各世祖列出为纪:
始 祖:聂茂
二世祖:聂美
三世祖:聂鳌 聂福
四世祖:廷玉 廷瑞 廷钦 廷厚 廷玺 廷润 廷佐 廷佑
五世祖:鸾 凤 贯 玄 平 直 佩 冲 隆 扩 广 傅 良 增 琴 棋 书 画
自六世祖辈字:万 永 应 奉 世 宗 延 起 景 天 国 有 怀 宪 乃 积 同 庆 喜 成
1989年冬,诸公筹措朝祖庙祭祖坟续家谱期望永世相传。祖繁不及记载,将八世祖应芷迁河南济源大峪村(现该村迁至济源承留镇)七子分为七门始续记。
续辈字: 宗功继繁荣 家道兆年兴 志思承先德 太和祥瑞恒
寻祖觅根,自始祖茂公以上无考, 江西宜春万载聂氏六修族谱新序;
自万载县城向东去数里山清水秀大有可观此何地也东歧高峰乔松白鹤冈楼一看有笑可直骄傲宜人满畅其怀我祖先一清公熙朝善士当世奇人志在高山流水遍游名山川由上高敖阳寨溪至万载而东歧观景娱情流连往返遂卜居於此焉祥钟地脉灶发千烟福自天申气更万象十余世成一世族为了世代远人繁恐亲疏莫辨失序生殁婚嫁恐无所直维成公不劳立成草谱易失草式至乾隆十年由维和公等竭阙精神始辑族谱吾东歧聂氏之族谱於时有也重修於乾隆四十一年又於嘉庆辛酉年再修又於道光二十九年重修后又於民国九年再复修至今七十五年多年深月久生日繁存殁莫识旧岁经各房全族商议决定本族之谱再行重修不容稍绶各位捐款等大力支持择吉日设付款印刷人所载之俾传后子孙不忘为有敬祝序族人大发大旺大富发子发孙万年长谨以为序 太始祖,大宋户部尚书。讳昌,字贲远,号居庵,乃宋朝进士,原籍江西省抚州府临川县。稽查南雄府始兴县新村《聂氏族谱》,奉宋朝崇义公为始祖。以吾昌公为五世叔祖也,祖初仕为河南开封府君,寻升光禄寺大夫,户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奉旨与耿南仲同议两河疆界,至绛州罹,因金人之难而尽节焉。时终于宋钦宗靖康元年十一月丙辰日蒙。
帝赐谧忠愍公祖,妣赵氏(郡主),诰封一品夫人,合葬于古冈怀仁都一图五甲,土名汾水冈莲花台五马钦泉山,坐壬向丙税归。
源清都一图五甲聂亿万户丁聂发。
二世祖,宋敕授文林郎,特受南雄府始兴县知县,讳发,字成之,号振乐。……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滋养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培育了一个勤劳勇敢、仁爱智慧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是当今中华民族中的第一大族,数千年来探天人之道,穷古今之变,畅时事之运,励志自强,建功立业,英豪遍神州,美名扬天下。其中一支于清朝乾隆年间从湖广省永州府淩全县迁居到而今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农旺乡严家沟居住,重孝悌、信仁义,温良恭俭,开创基业,繁衍至今已有族人逾千人,近300年历史。
前言: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这首歌谣,在我国流传甚广。
不仅是山西省境内,就连千里之遥的安徽省以及江苏省都有不少人听过,甚至不少人说洪洞(tóng)县大槐树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不过大家听过归听过,能够把这句话中涉及到的历史变迁讲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很多人在年幼时,听长辈们娓娓道来先祖的故事,得知山西大槐树的历史。
但对其中的细节却并不清楚,甚至连洪洞县的具体位置可能都不知道,只知道在山西省。
那么这个闻名全国的洪洞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那棵神秘的大槐树又是否真实存在呢?
关于这两点,我们还得从洪洞县的历史说起。
洪洞县的历史
在山西省西南部的临汾市一带,山西的母亲河——汾河流经这里,形成了临汾盆地,而洪洞县就位于临汾盆地北部。
临汾一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帝王世纪》曾记载:“尧都平阳”,即今临汾。
《禹贡》分天下为九州,平阳为冀州之地。冀州处九州之中央,故称“中国”,“中国”一词由此而来。
不过洪洞县位于临汾盆地北部,这里地势不再那么平坦,有一些低矮的丘陵。
根据史料《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洪洞县得名于义县北之洪洞岭,《山西通志》也曾言:“县北五里有洪崖古洞,县以洞名。”。
而这应该就是洪洞县最初的由来。
不过在诸多史料中,对这里也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似乎它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小县而已。
在历史长河中,这里都没有太大的名气,它的知名度还远不如关羽的故乡解县。
这一点和现代人们的一贯印象并不相符,如果洪洞县真的是全国各地人的故乡的话,那么它应该在古代就很出名了才对。
事实上,一直籍籍无名的洪洞县是从明清以来,才突然开始“名声大噪”,变得闻名起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元末战乱是移民的主因
原来,在明朝初年,发生过一件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那就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但洪洞大槐树移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从明太祖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明朝第一个年号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一直延续到明成祖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年间,前后长达50多年之久。
这样大规模的移民,显然并不正常,它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众所周知,元朝是一个外来政权,因是蒙古骑兵从马背上夺得的天下,元朝政府的铁血手段也一直贯穿到了治理国家上。
他们始终没有彻底融入中原文化,反而采取了种族歧视的政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元朝很快就由盛转衰了。
元朝末年,黄河发生决堤,大水将河南,安徽和江苏等广大地区变为一片泽国,一时间赤地千里,百姓难以生活。
而这时的元朝政府不仅不大赈灾,反而继续压迫百姓,划拨下来的少量救济粮也被贪官污吏们收入囊中。
穷苦大众终于忍无可忍,他们扛起了起义的大旗,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在元末的战争中,不仅元朝官军和起义军互相杀戮,甚至起义军内部也经常发生内乱。
战争从四川、湖北蔓延到安徽、江苏、浙江乃至山东这几千里的广阔区域。中原大地人口锐减,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横空出世,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最后挥师直逼北京击溃元朝政府,一统天下,中华大地才得以重归平静。
但是刚刚完成统一的明太祖朱元璋,也面临着不小的问题,那就是多年战乱所造成的后遗症。
兵祸伴随着大灾,在元末战争期间,各种水患、旱灾以及疫病等是时有发生,让幸存下来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其中,受害最为严重的就是中原地区,水灾过后,又爆发了瘟疫。
因此直到战争结束,天灾的影响还在持续。在这种背景下,百姓为了生存开始自救。
山西移民的开端
在这个时候,与中原那凄惨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中原之外的山西了。
由于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再加上太行山脉的阻隔,无论是战争还是天灾都没怎么波及到这里。
山西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甚至这里一度成为了中国最富饶的地区。
在这种背景下,在战争中幸免的难民大量涌入山西,使得山西人口暴涨。
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河北的人口加起来大概为380万人左右。
而山西人口却多达400多万人,它比河南、河北两省的人口总和还多出20多万。
这样因为躲避天灾和战乱发生的移民,就有了一个弊端。
那就是新移民会抢占山西本地人的资源,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山西当地发生矛盾冲突是必然的事。
随着明朝局势的稳定,中原地区的天灾也在逐步消退,这就空出了不少无人料理的荒地。
一边是“人多地少”,一边是“有地无人”,因此就非常有必要进行行政干预,对这种社会现状进行平衡了。
当时的明太祖朱元璋,听取了户部郎中刘九皋, 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建议,采取了以移民垦荒为中心振兴农业的措施。
决计把农民从狭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
于是,从洪武初年开始,这场历时50多年,从山西向外的人口迁移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次大规模移民的来源地是山西省大部分地区,而并不仅仅局限在洪洞县一个地方。
为什么后来的人都认为移民是出自洪洞县呢?
移民出自洪洞县这一说法的来源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在当时临汾市属于晋南地区,而晋南又是整个山西人口最稠密的地带,在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市当属洪洞县。
所以明朝政府为了统一管理,规定了凡移民者都必须到洪洞县的广济寺办理迁移手续,然后从这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
当时的移民大多都是二三十年前来山西的,有些人已经离世,而他们的后代出生于山西,已经不记得当初自己的故乡了。
而他们在山西生活的时间也不长,很快又进行了二次迁徙,因此对山西的居住地印象也不够深刻。反而对当年数十万人聚集在洪洞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年深日久,这些经历一代代传下去,绝大多数移民的后裔都把先辈们在山西最后的集中地点——洪洞县当成是自己的祖籍。
这次移民最主要的目标地区就是河南。
经过后来的查访,在河南省开封、南阳、洛阳等地,很多祖上从山西迁过来的人都表示自己祖籍是洪洞县,比例多达九成左右,而且很多人都有家谱为证。
除此之外,前往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的人也不少,这些人在当地繁衍生息,开枝散叶。
到了明末时期,中国又发生了大规模战乱。
随着清军南下,很多当初的山西移民进行了二次迁徙。
这一次范围就更广了,一直到云贵、两广乃至福建、台湾等地都有他们的踪迹。
这下,山西移民的足迹算是几乎遍布全中国了。
在之后三百多年里,他们在全国各地扎下根来,并和当地原住居民结合,甚至还有一部分和边疆的少数民族融合。
最终演变成“洪洞移民遍布神州大地”的局面。
在这些移民后裔的口中,普遍流传着洪洞县大槐树的传说,那么这棵神秘的大槐树又是否是真实存在的呢?
洪洞县大槐树的传说
在移民后代口中流传的大槐树传说,据说是这样的:
“当年,官府一声令下,数十万人云集在平阳府洪洞县,弄得人潮涌动,水泄不通,管理一片混乱。”
“在洪洞县的登记官吏人数并不多,无法维持秩序,后来他们想了个办法,以那棵大槐树为标志物,将登记处设在那里,然后让众人排队,终于稳定了秩序。”
大槐树的故事人人知晓,而且这和历史记载相吻合,说明这棵树确实是存在的。
而且在今天的洪洞县,也确实有一棵大槐树。
看上去此事已经毫无疑问,然而在调查时却发现,目前的大槐树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这一点得到了很多当地老人的证实。
这么看来现有的这棵大槐树肯定不是传说中的那棵,那么是不是本来没有这棵树,后来因为当地人附会历史传说而种植的呢?
考古人员多次到洪洞县当地进行考察,翻阅了大量的府志和县志,终于从烟波浩淼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了蛛丝马迹。
根据《洪洞县志》记,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地方有一座贾村,村西不远有一座寺庙,名叫广济寺。
这座寺庙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历史非常悠久,很多来往的官差和客商都会在广济寺歇歇脚。
久而久之,广济寺人气越来越旺,往来之人络绎不绝,寺里香火鼎盛。
山门左侧有一棵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大槐树,从附近汾河飞来的老鹳都喜欢在这里“安家落户”。
它们每天围着大槐树飞来飞去,场面十分壮观。
当时的官道就在大槐树旁边,正因为如此,明朝官府才把移民办理的机构设置在这里。
既能让远处的人看到一个清楚的地标,又方便众人排队。
很多熟悉的迁徙人员结伴前来办理手续,但是由于朝廷的政策,他们也会被分配到不同的地区。
登记结束并领取了各自的路费后,就和多年的老朋友依依惜别,各自踏上自己的旅程。
在他们的回忆中,那棵大槐树就是在山西生活给他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也成了他们脑海中对故乡最后的记忆。
在那个年代,普通老百姓极少有读过书的,识字率很低。他们心中的记忆无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只能一代一代、口口相传。
由于这些移民,在山西生活过的地方没什么独一无二的特色,相反离开山西时看到的大槐树给他们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因此在口头流传的过程中,他们的后代逐渐误会了先辈的意思,认为那棵大槐树所在的洪洞县就是自己故乡的所在。
只不过他们口中的大槐树,和今天的大槐树并不是同一棵。
今天大槐树和古代大槐树的关系
在清顺治八年(1652年),有着悠久历史的广济寺在汾河发大水时被洪水冲毁了。
同时在它旁边的这棵大槐树,也遭到了灭顶之灾,此后踪迹全无。
后来的人们,为了纪念这颗大槐树,在广济寺的遗址上开辟了一个古代大槐树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后裔纷纷前来参观。
他们在这里凭吊先祖,回顾先辈们艰苦创业的历程,大槐树公园也成了移民后代们寻根的去处。
那么如今的这棵大槐树,和当年的那棵古大槐树又有什么联系呢?
原来,当年大槐树的主干虽然被洪水摧毁,但是它的根却没有死,数年后在原来的大槐树根部东侧又长出一棵新树。
不过,这棵新的大槐树命运还不如它的先辈,由于汾河改道等原因,这棵大树远离水源,竟然在解放后逐渐枯萎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
而几年后,这枯死的树干也被大风给吹倒了。
后来,当地政府在那里修建了水泥底座,又把枯死的树干树立起来,用铁箍固定住,形成大槐树遗址。
然而,坚强的大槐树仍然没有彻底死去,在七十年代末,又从同一根系生出了第三棵大槐树,而这棵大树就一直生存到今天。
现在这棵大槐树依旧枝繁叶茂,似乎象征着当年走出山西的洪洞县移民,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繁衍不绝。
由此可见,虽然如今的这棵大槐树,并不是中国各地移民后代口中流传的那棵,但事实上它们出自同源。
洪洞县的这棵古大槐树,虽然经历过两次死亡,但又两次以另一种形式顽强地活了下来。
而至于一些地方的人们都说低头看一下自己的脚趾,就知道祖先来自何方,这样的说法其实也来自于洪洞县大槐树的移民举措。
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的历史意义
自古以来,官方组织的移民对于百姓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这种强制的迁徙会给百姓带来不小的灾难。
不过明朝这次移民虽然是朝廷强制要求的,但它的初衷是为了发展,而并非破坏,因此移民政策十分柔和。
在这次移民中,明朝政府唯一一项严厉的政策,就是要求移民将右脚的脚指甲割成两半作为特征,防止他们在半路上逃跑,成为流民。
后来,这一举措也成为移民后裔中所流传的“谁的小脚指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民谣的来源。
除此之外,明朝政府对移民的待遇是比较好的,至少没有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的情况。
而对于到了新环境,对于一穷二白的移民们,当时的朝廷方面也给予很大力度的支持,比如官府会免费提供一些种子,农具和耕牛。
如果发生水旱蝗等灾害,朝廷还会酌情减免一定的税赋。在这样的政策下,中原大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大量无主荒地得到开垦,耕地总面积大幅增加,人口数量也翻了倍,朝廷的财政也得到大幅好转。
可以说,明初的这项山西移民计划是一个惠及全国的善政,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明朝建立后迅速抚平了战争创伤,后明成祖多次远征蒙古,郑和七下西洋,明朝展现出这么强大的国力,都是与这次山西移民的政策分不开的。
据综合考证,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已经遍及18个省(市)、500个县(市)市,总共有812个姓氏在族谱上有迁徙自山西洪洞县的记录。
洪洞县移民后裔的寻根之旅
历史不会忘记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而洪洞县大槐树移民也不会忘记历史,数百年来,一直有当年的移民后裔回到山西寻根。
在民国二年(1903年),有个叫景大启的官员,他一直在山东任职,后来告老还乡后闲来无事。
有一天,他想起小时候的事情,他祖母曾和他这样说道:
“我们的祖先当年并不是生活在这里,我们来自山西。”
“祖先们历尽千辛万苦,从山西迁徙出去,虽然后来在这里繁衍,但我们的根却不在这里,我们的根在山西洪洞县,那里有一棵大槐树。”
景大启想起自己山西移民后裔的身份,于是动了去山西寻根的念头。
到了洪洞县后,他经过多方探访,找到了原来的古大槐树的位置,出资修建了青石碑和凉亭,还有牌坊。
牌坊横额的两面还刻有4首怀古诗,其中一首是:
“迁民往事忆当年,拄杖穿云窗夕烟。嘉木扶疏堪纪念,犹留经塔耸巍然。”
从那以后,这里就成了前来凭吊先祖的山西移民后裔必来的地方,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来这里寻根的异乡人都络绎不绝。
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政府修建的大槐树公园,正是以景大启修建的石碑为基础扩建而成的。
如今的洪洞县内,建有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这也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
每年都会有大型的祭拜活动,在此举行。唯一可惜的最初的那棵古大槐树,已经不在了。
结语
时至今日,山西移民后裔不仅遍布全国,甚至在海外也有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无论是南洋还是欧美,都有洪洞县大槐树的儿女们繁衍生息,他们都对自己心中的故乡念念不忘。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叶落归根”,每个人都希望回到自己的故乡。
虽然当年从山西迁移离开的人们已经在异乡安家立业了,但他们的根还在山西。
虽然他们不能时常会去,但他们的灵魂却时时刻刻保持着对故乡的追忆。
或许他们的先祖,并不都是洪洞县的人,但当年那棵老槐树已成了维系他们与山西维系的纽带。
只要这条纽带还在,他们就无法割舍曾经的故乡。
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山西移民为华夏民族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不能忘了他们所受过的苦难,以及做出的奉献,或许你我的身上就留着当年山西移民的血脉。
中华民族能够崛起于世界,取得今日辉煌的成就,与我们的先祖分不开的。
这棵传奇的大槐树,不仅代表着洪洞县、更代表山西,乃至于整个中国。
家谱序言,多为自序、他序两种。宋代欧阳修、苏洵既自编家谱,又为自编家谱作序。他序的也很多,为了提高家谱的荣誉和地位,不少家谱往往请名人、政界要人作序。宋代的文天祥,明代的张居正,清代的赵翼、张廷玉、丘逢甲,民国的汤寿潜、段祺瑞、徐世昌等就为他人家谱作序。现代新修家谱也有请名人作序的。如著名作家谢冰心就为其家乡《横岭谢氏族谱》作序。家谱序言数量,清、民国时期为最多,其次是明代,再次是元代。据估计有几百万篇。序言是家谱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好比家谱的窗口,通过序言,我们不仅了解家谱的编写背景、意图、经过,而且了解家谱的内容梗概、作用、价值等一些基础性的谱学理论知识。如明洪经《增进贤双乳洪氏族谱序》说:“夫族谱者,所以辨姓氏,明尊卑,分亲疏,重申联族也。”清胡廷臣《商水李氏族谱序》也说:“族之有谱也,所以详世系、志功德。上明崇孝敬,下以敦雍睦而劝戒之。”
序言开始,对编写家谱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简略表述,接着说明作谱的缘由、指导思想、目的、作用。古代编修家谱的序言,首先指出编修的指导思想、目的和作用,说明家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清王朝纲《续修刘文恪公支谱序》说:“公卿大夫之家有族谱,犯国之有史也。国有史,则君之仁暴,臣之贤不肖,政事之得失,风俗之美恶,气化之盛衰.其兴亡治乱之迹,开卷无不了然。家有谱则支裔之亲疏,踪迹之聚散,品行之优劣,年寿之长短,家世之盛衰,按籍而稽.无不如诸指掌,使后世子孙知水源木本之思,尊祖教宗睦族之意,知有所劝,亦知有所诫。族谱之所系,重大如此。”序把家谱与正史对比说明修谱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修谱的目的在于教育子孙后人遵守封建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加强宗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是为统治阶级服务。
清朝中叶,钱大昕撰的《周氏族谱序》,它介绍了明代上海周氏与清代嘉定周氏的源流。该序说:“周氏之先,自上海之周浦迁居嘉定,百余年来,本支蕃衍。”这段话,对于后人考察上海周氏与嘉定周氏,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序赞扬了上海嘉定周姓族谱:“今观周氏之谱,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缺其所当缺,洵(xun),实在)可以为后嗣法。”
喜际承平日,政通人和,盛世之时。经长期考察核证,我辈在十七世孙马兴文族长的带领下,经族正商定,重修我马氏家谱。国有史,县有志,族有谱,乃世上常理。寻根求源,我二十代孙马新同等六人不畏艰辛,跋山涉水,赴洪洞,奔青州,明察细访,实地观情。我马氏故里系山西省洪洞县马家大屯。
我马氏嬴姓系伯益(舜时东夷部落首领)之后裔,助禹治水有功,禹让位给益不授,益避居萁山之北,夏帝启二年,费候伯益出国,六年伯益薨。原在战国时期(公元前298年)赵国惠文帝封其子赵奢为马服君,尔后子孙以马姓氏,我马氏起源于此(百家姓十四页注)。我先祖马援字文渊生于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寿终,享年63岁。东汉光武17年封伏波将军,援公之七代孙三国定西将军马超,居于扶凤郡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生于公元176年,随父马腾南征北战(素有三国英雄属马超之美称)辅佐刘备。后被封为五虎上将,其子孙宋代迁至山西洪洞县西马家屯。
我始祖德公、飞兴二公系先祖马援五十二代孙,公元1373年(明洪武6年)二公奉迁民之命从山西迁往青州,洪武帝听众臣之忠言,制定富民策,迁移民,开荒田,充要塞,保边关,晋民,东迁十八次,分布十八省市,五百多县市,其中山东九十二县市。我二公就在首迁六十户之中,只有我马氏一户迁山东青州云门山北定居,村名马家庄,德公、飞兴祖人众家大,和睦邻里,德公又兼医学之长,医德广善躬则治富诊断,远近素有赛华佗之美称。纳周氏为眷,共生三子玉、璞、裱。飞兴祖学界闻名,胸怀雄才大略,遂别提升知府要职,原配张氏生四子,神宝住开州(濮阳)、至宝住濮州(鄄城县)、贵宝住曹州(菏泽市)通宝住徐州(沛县)。在任之时又纳杜氏夫人(阖老之女)生育五子,福宝住青州(益都)、禄宝住莱州、祯宝住蓬莱县,祥宝住兖州、荣宝住济宁(名曰一马踩九州也)。洪武13年飞兴祖受皇命去鲁豫交界处视瘟疫,察民情,展转几载又纳甘氏,生一子名汲,住曹州安陵集。
我张氏祖母在青州期间由于姐妹不和,便领四子西归,行至开州地界,正遇征虏将军徐达,胡大海、李文忠领兵二十五万,消灭铁木耳(素有李文忠杀达子南望北斗之传说),去西之路受阻,遂至于开州东南九十里马李集定居张氏祖母则安葬于此。
我三门贵宝公于洪武15年(1382年)徙居于曹州白虎集西北五里马庄。仙逝后与焦氏夫人安葬于此地,膝下生八子,五子俊公守祖,三子俊岭于永乐6年(1408年)迁居巨野县城市马街。四子俊立于永乐14年(1416年)迁居嘉祥县南白马寺,二子世隆、六子彦忠、七子彦良于永乐2年迁居马常寨,长子让、八子彦清于永乐2年迁居于马村。
洪武二十五年,我德公、飞兴祖相继归天,弟葬矮槐树村,兄葬云门山向阳坡,苎墓四周苍松翠柏,奇山异石,环绕左右,山峰如巨龙起伏,延绵不断,祥云盖顶,紫气横升,好一座风水宝地供我祖安眠。
翌年玉祖三兄弟思返原籍,行至巨野东南三十五里金山堡东侧,观其山清水秀,松柏葱茂,祥云嵘绕,紫气腾空,肥质沃土,而安庄就业,命村名为马峰道隆村,而后数年名为马村。
追宗报本,念祖宗之功德,表后裔子孙之敬仰,众马氏子孙修谱之心勃发兴起,追源思宗而不能自治,一呼百应而奋然即起。经族长马兴文提议,众族正商洽,定于壬年之春正月初九在宿沙寺马庄定下今春修连谱之事项,二十日在巨野城西关衍斌之院,由二十一代孙马繁河重点阐述了修谱人事款项,迁祖坟立墓碑,并确定三十日在马山村召开修谱誓师大会。大会由二十二代孙马山村马衍旗主持召开。有十几位代表纷纷登台演讲,为修好家谱出谋献策,谱子孙以昭繁衍,谱庄村以定方位,谱祠墓以昭常祀,谱科第职称以振家声,立祖碑,述渊源,众人捐资蜂拥而致,接连不断,大会之隆重,人声之沸扬,气氛之空前热烈。经族正提议,理事会通过,确定今后修谱时间,二十年一大修,十年一小修。
★家谱序言各不相同,本序言摘自济宁及菏泽地区马氏家谱序言,其他各堂口,支脉与此序言并无关系。希望词条修改的各位马氏宗亲不要随意修改。序言中或有部分用词与现在略有差异,本人才疏学浅只能照抄,只为最本真记录事实。★
族有谱牒,所以承先绪而垂家范也,何与他姓事,而顾赞叹不置乎?然而事之合乎不言而同然者,安不容终于无辞。余与埠后阎氏世系至戚,而子升自幼受书于余,方八九岁时,性情恬静、文思俊逸,余甚器重之。乃迟至光绪甲申始补博士弟子员,盖年已二十有七矣。自是家居训蒙殊不汲汲于进取,余屡次面督,俱笑受之,不甚辨窥其意,似有专务,而子升不明言,余亦未知其志之异也。
今岁春,余方有事于谱牒,尚未告峻,适见子升所修阎氏族谱,尽美尽善,毫无遗憾!为之称快者再三。讯其巅末,则曰:吾阎氏自有明以来,代有文人。而谱牒之厄于兵燹者历有年所,倘不及修整,不惟先人之嘉言懿行湮没无传,而支派日繁,后之人亦焉知亲疏所由分乎?兰自游庠而后专心此事,特恐体式未善或贻笑于大家巨族也!
余恍然曰:嘻,异矣!今之读书者,类以案头陈编,仅为摭取功名之,具求其识乎大体者百不得一。子升初有进步而即以纠合宗族为事,先人往矣,志之于谱,久而弗忘,是其孝也;族人众矣,合之于谱,昭穆有伦,是其仁也;世系繁矣,详之于谱,条分缕析,是其勤且慎也!具此四德。而子升之进取殆未可量矣。即余之相士亦可自信其不误矣。
子升从容逊谢曰:吾人读书不能光前裕后惟是,谨按世系缮写成册,分内事也,何异之有?先生此言毋乃过奖,而使兰汗颜乎。
余曰:不然,所谓光前裕后者,岂惟是勅封貤赠簪缨累叶,良田华屋门第赫奕云尔哉?夫欲光前而祖功宗德不克世守,而表章之何光之为?欲裕后而木本水源无以详书,而显示之何裕之为?子升此举,光前裕后之急务也。
余之言岂以誉子升哉?将为阎氏子弟劝,即为吾滕氏子弟劝,并为凡为子弟者劝也。但使读书之士皆知所以,尊祖收族则孝弟之心油然自生。何至骨肉参商,上无以对先人,下无以对后人也哉。至其修辑之完善,观于凡例而知之矣。不复赘焉。
岁在彊圉大渊献季春月下浣,恩贡生滕耀祖显廷氏撰。 阎氏旧有家乘,观邑志科贡封荫人物文学等部,中载二世讳敦、四世讳志、五世讳祺、六世讳公朝以及九世讳尔仞者,溯其世系又必援家乘以为证,则所以论撰。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非不详且备也,独中叶厄于兵燹仅得窥什一于千百,为可惜耳!顾念:祖功宗德不克世守而表章之,为子孙者末由辞其责。此谱牒之所以宜急也,迩来支派日蕃,若不及时修整,巩年远代湮,后之人欲识水源木本之谊、昭穆宗支之别,且不可得。岂独考古者有无征不信之感乎?
余年三十始创谱稿,相助者惟族侄瑚与荇耳,后十年集成族谱四册尔,时后生子弟通文义者渐多,或编次、或参考、或检阅,佐理自不乏人。而广搜博访则侄孙华南之国也无如。草创粗具,而瑚、荇暨华南相继去世。嗣后,余又设帐他乡,不暇整理家事,以故谱牒虽存而缺点尚多,不足为通族公谱也。
今岁暮春之初,族侄锡龄率华南之子培珍诣余书室,谈及修谱之事。余方以调查为苦难,而伊等乃身任不辞如培珍者,真能继父之志矣!此余之幸,亦合族之幸也。既而伊等调查完竣,又约族人培桐、晋三暨荇之侄孙溥各捧谱稿授余。余向也惟巩任不能胜,今也又觉责不容委。于是,新旧参观,遗漏者补之,舛错者正之,非族者载之,考订既毕,乃与后生辈依式缮写成册,各支分藏,以永其传。
爰叙颠末而附以言,曰:族必有谱,何为哉?今之瓞绵椒衍,而实繁有徒者溯。高曾而上,孰非一体?所遗惟其远近之不分,渐至厚薄之反。易叔季之世,以卑陵尊,以幼犯长,名分之间不堪问矣!谱修而尊卑明,长幼顺。将礼义自此生,即人才自此此起。安在旧日之盛不可复见于来兹乎?倘继起者陆续增修,因而醵金授梓俾世世勿替焉,此尤余之所厚望也夫。
民国十五年长至日十六世庭兰沐手谨识
请问族谱序言与前言分别是什麽
本文2023-10-18 05:08:3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80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