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3收藏

窦性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第1张

  窦姓在西汉时期地位非常高贵。

  窦姓起源古老,远祖始于夏朝。是大禹的后代。源于姒氏。夏朝国君相被杀后,到了王妃逃出窦地,逃回娘家有仍,生下了遗腹子少康。后来少康恢复了夏朝,史称“少康中兴”,少康的两个儿子杼、龙,仍然居住在有仍,就姓了窦姓。后来杼即位为下任夏王。发展和演变:古代的少数民族氐族(分布在今天的陕西、甘肃、四川一带)也有以窦为姓的。在汉朝时,清河观津的窦氏出了一个皇后,窦太后,她是文帝刘恒的妻子,景帝刘启的母亲,她一直执政到汉武帝时,清河窦氏也因此大兴,逐渐形成望族。此外,窦姓在发展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扶风,河南两大郡望,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因此,窦姓世称扶风望(汉武帝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河南望(汉高帝时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清河望(汉高帝置郡。相当于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一带)。

  窦姓名人

  名人

  窦婴

  西汉大臣。字王孙(公元前?-公元前131),观津(今河北省衡水东)人。窦太后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封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推崇儒术,反对道表法里的黄老学说,为窦太后贬斥。后因罪被杀。

  窦融

  字周公(公元前16年-公元62年),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人,世代仕官河西。新莽时封建武男,后因参加镇压绿林、赤眉农民军,拜渡水将军。新朝灭亡,降更始政权,求任张掖属国都尉。更始覆灭,被张掖、武威、酒泉、金城、敦煌五郡长吏推为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据境自保。他先奉隗嚣正朔,后见光武帝号令严明,有意投靠。时光武帝闻河西殷富,士卒精壮,也遣使与他联络。建武五年(29年),融接受东汉政权凉州牧的官职。八年,光武帝征隗嚣,融率部来会合,击破隗嚣后,封安丰侯。陇蜀平定,融奉召入京,历任冀州牧、大司空、代行卫尉事兼领将作大匠。窦氏贵宠,一门先后一公、二侯、三公主、四二千石,府邸相望京邑,奴婢以千计。融子放纵,多行不法。永平二年(59年)从兄子窦林因罪处死,明帝令融就第养病。岁余,融上卫尉印绶。五年卒,年七十八岁。

  窦固

  字孟孙。(?—88年),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时期名将,窦融之侄。年少时因娶光武帝刘秀女涅阳公主而被任命为黄门侍郎,他好读书,喜爱兵法。世袭父亲显亲侯爵位,曾任中郎将,与马武击破烧当羌。因受堂兄窦穆牵连被禁锢十年。永平十六年(73年),任奉车都尉,与耿秉等分四路出击北匈奴,窦固在天山大破呼衍王,又夺取伊吾卢,设置了宜禾都尉,并以班超为假司马出使西域,最终使西域诸国重新归附。次年,率军耿秉等击降车师,又建议重新设置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打通了前往西域的咽喉。汉章帝刘炟继位后,征召窦固为大鸿胪,历任光禄勋、卫尉等职,食邑累增至一千三百户,每有军政要事,章帝都会征求窦固的意见。章和二年(88年),窦固去世,谥号文。

  窦宪

  字伯度。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人,是窦融之曾孙,领兵出塞3000余里,大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拜大将军,总揽大权。和帝既长,愤其骄纵,与中常侍郑众等合谋,迫令自杀。

  窦武

  字游平(?-168),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人。桓帝延熹八年(165年)以长女被选入宫,拜侍中;女于同年冬被立为皇后,遂迁越骑校尉,次年改官城门校尉。时正第一次党锢之祸,上书为党人求情。桓帝死,无子,与其女窦太后迎立灵帝,任大将军辅政,封闻喜侯。他引用陈蕃、李膺、杜密等党人参政,合谋杀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事泄,反为曹节等所杀。

  窦巩

  字友封(772或773-831或832),唐扶风平陵人。窦庠弟。宪宗元和二年进士。袁滋辟为从事及掌书记。入朝拜刑部郎中。元稹观察浙东,奏为副使后兼御史中丞。平居与人言不出口,时号“嗫嚅翁”。工五言诗。与兄窦常、窦牟、窦群、窦庠合有《窦氏联珠集》。

  窦苹

  字之野,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北宋仁宗时代。《酒谱》杂取有关酒的故事、掌故、传闻计十四题,包括酒的起源、酒的名称、酒的历史、名人酒事、酒的功用、性味、饮器、传说、饮酒的礼仪,关于酒的诗文等,内容丰实,多采“旧闻”,且分类排比,一目了然,可以说是对北宋以前中国酒文化的汇集,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此书成书于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后收入于陶宗仪《说郛》中。其“酒之文十三”,本收《酒德颂》、《醉乡记》、《清河先生传》三篇前人关于酒的文章。

  窦默

  字子声(1196-1280),初名杰,又字汉卿,元代广平府肥乡县兴教乡人(现邯郸市肥乡县)。窦默是中国元代杰出的政治家、理学家、教育家和医学家。窦默自幼熟读诗书,广结朋友,和许衡、姚枢等当时的理学家共同探讨程朱理学,“凡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所不讲”,无所不学。广泛涉猎,无止的追求,使他的儒学知识更为丰富和系统化,特别是朱熹思想的渗透,形成自己一套观点,为他日后出仕元廷,辅佐世祖,成就帝业,奠定了基础。

  窦太后

  中华帝国黄老学派的最後一个代表人物,名漪(公元前205-公元前135),河北清河郡观津人,在吕后时被选入宫。吕后赏赐每个诸侯王宫女五名,窦漪也在被选之列。因家在清河,窦姬请求分配的宦官把她分到离家较近的赵国去。但宦官把事给忘了,她被分配到代国去,就这样她到了代国,但代王刘恒非常喜欢她,和她生了刘启和刘武。窦姬信奉黄老之学(道家学说,“黄”指黄帝,“老”指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宽政待民)在她的影向下,景帝刘启以黄老治国,在以後的日子里黄老思想成为治世的主流思想直到窦太后逝世为止,历经文、景二朝,再她逝世前汉武帝也不敢重用儒生。

  窦建德

  隋朝漳南人。聚众起事,

  窦燕山

  据河北诸郡,称夏王,建号五凤。隋大业十四年炀帝南游江都,为反贼宇文化及弑,时王世充在洛阳自称郑王,奉越王侗为帝,建德亦奉朝命。贼王世充旋弑侗自称帝,建德亦称夏帝。唐武德三年,李世民(秦王)击世充。世充求援建德,建德出兵救。四年,战败被俘,斩于长安。享年48岁。

  窦荣定

  隋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曾率军出凉州,御突厥阿波可汗,在高越原(今甘肃民勤西北一带)获捷,迫使阿波证盟而去。册封洛州总管、陈国公,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妻子是隋文帝的姐姐万安公主,儿子窦抗是大唐武德朝宰相。

  窦威

  大唐武德年间的宰相,岐州平陆县人。唐高祖太穆窦皇后的叔父,隋朝太傅窦炽之子。窦氏一族皆以武勇称世,而窦威却以文章秀美而称世,好读书,尤其熟知朝廷故事。当时天下大乱,礼典缺失,唐初礼法建制皆出自窦威规划。集十卷,今存诗一首。

  窦燕山

  名禹钧,号燕山。

  后周渔阳人。在五代后晋时,明瞒暗骗,势压贫贱,不讲天理良心,30无子。传说一夜其父送梦,对燕山说:“你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日后无子,兼且无寿。速要改恶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挽回天意,改过呈祥”。燕山醒来将父梦中的话牢记在心,从前之恶,不再敢为,而且广行方便,家中又设立义馆,请明师教训,帮助家贫子弟读书。他创办过40多所义学,官作谏议大夫,由他推荐提拔成名的青年不计其数。一夜又梦见父亲说:“你今阴功浩大善名张注天曹,后有5子,齐登科甲,寿添89岁”。此后修身积德,更加殷勤。后来,果然连生仪、严、侃、偶、傅五子,由于他教子有方,5子勤奋学习,先后登科。

  窦叔向

  字遗直,京兆(今陕西省扶风)人。唐代宗大历初登进士第,代宗时,常衮为相,引为左拾遗、内供奉。衮贬,出为溧水令,复迁工部尚书。诗法谨严,有诗传世。五子群、常、牟、庠、巩,皆工词章,著有《联珠集》行于时。窦叔向工五言,名冠时辈。有集七卷,今存诗九首。

  窦汉卿

  金代有医学家。名默。广平肥乡人,曾官居太师,故世称窦太师,,精针灸八脉穴法,著有《针经指南》、《标幽赋》为是书主体内容,因行文典雅,论理精湛,元明诸名家皆宗之。论其体用,《标幽赋》之于针灸实如《烟波钓叟歌》之于遁甲也。

  窦光鼐

  (1720~1795)清代官员、学者。字元调(一说符调),号东皋,山东诸城市箭口乡西郭家埠村人。乾隆七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历督学政,所得士位至公卿者众。他与纪昀、朱圭、翁方纲主持文运30年,极有造诣。 著有《省吾斋诗稿》、《省吾斋文集》等传世。

  窦宗融

  窦宗融(1895-1931827),字世雄,又字时寻,甘肃省榆中县人。幼读私塾,后随岳父到敦煌县继续读书。1925年冬加入中国***。

  民主革命时期,1920年11月赴兰州,当了警察。在与好友张一悟的经常接触中,接受了革命思想。

  1931年8月27日,被杀害于北平西直门外护城河边,牺牲时36岁。

  窦朝宗

  窦朝宗(1907-1931),原名窦祖海,代号吴恕,安徽省六安市人。早年和胞弟窦中、未婚妻余佩芬参加六安土地革命斗争。1928年在六安县立初级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在上海由团转入中国***。

  大革命时期,1925年考入六安县立初级中学。1928年在学校参加六安学生运动。1929年受中共党组织派遣赴上海担任秘密交通员。1931年10月,鄂豫皖苏区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时,被派回苏区参加红军工作。先后担任红25军第73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73师政治委员。同年冬,在苏区“肃反”运动中和余佩芬、窦中同时被错杀,时年24岁。

  窦克难

  窦克难(1908-193111),原名祖文,又名窦克兰、杜克南,化名薛英,安徽省六安市西河口乡郝家集人。1917年9岁时入进步知识分子王鼐雄私塾就读,以聪明的天资和孜孜不倦的学习,成绩斐然,被王誉为“窦家千里驹,终非池中物。”1927年在六安县立中学由吴岱新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由团转入中国***。

  以革命报刊宣传鼓动群众,报导革命动态,还参与编写和审定苏区学校课本,为中共皖西北特委创办的向忠发学校(即党校)、军事政治学校、模范学校、女校讲课,帮助建立列宁文化室、列宁小学和群众戏剧团体,推动和发展区乡苏维埃文化教育事业。1931年6月调任中共霍山县委书记。11月中旬到皖西北道委机关开会,途经麻埠梁山寨时被逮捕,12月张国焘搞内部“肃反”扩大化时,和革命伴侣赵慧嫒一起被错杀于麻埠,时年23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夫妻两人均得以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编入《中华英烈传》。

  窦来庚

  窦来庚(1900-1942719),字峰山,山东省临朐县东城街道窦家洼村人。自幼尚武,1914年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临朐师范讲习所,1919年考入济南一中,当年转入山东省武术传习所学习。毕业后任临朐县高等小学国术教员。

  1942年7月19日凌晨,日伪军分多路向窦部发起进攻,保安17旅因兵力、武器与敌悬殊,节节失利,先退至福山、八埠顶一带,后退到邬家官庄。激战到下午4点,2000多人的17旅只剩不足100人,自己亦中弹负伤。誓死不当俘虏,开枪自尽,牺牲时42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感其忠烈,追晋为陆军少将。1988年2月2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窦秀增

  窦秀增(1904816-19398)字济民,广东省吴川市振文镇上窦村人,景昭之长子。1934年2月离开故土、高堂东渡日本留学。日本侵略军逐日扩大入侵中国,中国抗日浪潮逐日兴起。日本政府对中国留日学生也逐日怀惧,日政警方介入拘赶我留学生。1936年1月日军大举进军入侵中国,这时秀增在信中写道:“国家抗战,现值得青年均应从军。所以找寻机会,迫着北上来韶抗日。”秀增公义愤填膺毅然离日回国从戎。拜别高堂、扣见父老,偕宗亲窦振琨引路。从梅录起程经化州、高州、信宜、罗定;转往广西梧州、贺县,再转回广东乳源等县避开敌占区,徒步行破了三对鞋才到韶关山背岭革命根据地的国共联军三十五集团军部。时任该集团军独立旅旅长广州黄浦军官学校、十二期通讯科毕业的窦振琨二哥窦振藩(字超群)的推举,由三十五集团军司会员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将军批准。以留日盛誉的秀增公多谋善断、军略超人,李汉魂将军特任秀增公为一五五师作战部秘书长。民国二十八年岁次已卯(公元一九三九年)八月因抗日烽火四起,地方缺医少药。在出发英德接收新兵时,秀增公因癍痧大热症卒任内,享年35岁。(生前秀增公每次寄信回家都问及村中各人状况,尤其是村中长老棣昭、彩昭两位,全村各人悉闻秀增公的不幸,都非常悲痛,国家失去了一位革命的顶梁柱),当时师部把秀增公安葬于韶关山背岭抗日革命军人公墓。斯时李汉魂将军命其下属军官黄炎光、杨廷桂等对秀增公举行盛大追悼大会,即时省政府报告抗日军部批准追授《窦秀增抗日优秀将士》的荣誉称号,其胞弟秀祺公加入抗日救国队伍,率兵武装起义,组织敌后武工队,英勇善战团结战友,指挥作战,一九四五年农历十二月初四晚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享年二十九岁。于一九八八年广东省人民政府876号文,批复窦秀祺为革命烈士,国家民政部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乡人异口同声夸上窦村景昭公家境贫穷,他儿孙人穷志不穷,在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帮扶下,他们个个成才、为国家效劳、全家食天禄,且家庭温馨,孝悌满门。成为乡人学习的好榜样。

  窦秀祺

  窦秀祺(1915314-1945128),广东省吴川市振文镇上窦村人,生于1915年3月14日,年少时被卖“猪仔”到南洋,1939年从印尼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张炎将军号召下,于振文区成立新安乡等三个抗日后备队,窦秀祺任中队长。1945年参加吴川抗日武装起义及游击活动。1945年12月8日晚上窦秀祺同志在执行任务时壮烈牺牲了,时年29岁。

  虽然窦秀祺同志只有了短暂人生,但他为革命作出贡献和高尚品德予载入史册。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字第873号文批准窦秀祺同志为革命烈士,吴川市政协主编的《吴川英雄传》已把窦秀祺同志革命事迹编入。

窦姓起源

窦姓出处有五种说法,一说出自姒姓,为夏帝少康之后,以地名为氏;一说出自古代氐族姓氏有窦氏,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一带。据《魏志》载有氐王窦茂;一说出自少数民族被赐改窦氏;一说出自战国时魏国有窦公,其后代简改为窦氏;还有一说出自周穆王赐皇后氏族为窦氏。现在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一带。

窦庄古堡建筑群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东南部沁河河畔,西距沁水约50公里,西依_山,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文化深厚,是晋东南地区明代中后期名重一时的大型古堡建筑群。

窦庄古村落,西依_山,三面环水,风景秀美,人文荟萃,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于崇祯二年( 1629 年)历时九年告成。现存古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80%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建筑除大量民宅外,还有庙宇、楼阁、祠堂、书房、校场、法庭、地牢、城墙、城门楼、牌坊、店铺和大量的碑刻等。除佛庙主殿及配殿为元代遗构,其它多为明、清建筑。建筑脉络清晰,特色鲜明,被前来考察的专家学者誉为研究明清时期北方民居建筑的最具典型代表作。窦庄古城堡开启了乡村城堡建筑的先河,它是乡村城堡建筑的代表作, 是研究当地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民俗民风的重要物证。

沁水县嘉丰镇窦庄村,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村庄。

窦庄的故事总是和女人缠绕在一起。从东汉的沁水公主、窦皇后,到宋朝时期的肃穆夫人、明朝末年的霍氏夫人,窦庄无不被女性的色彩渲染着、萦绕着。“夫人城”的称谓也因此而更加悠远、神秘。

窦庄村历史悠久。窦庄最早的主人是窦氏。《后汉书》上记载的与沁水公主、窦皇后密切相关的“窦宪还田”的典故就发生在窦庄。窦庄村《窦氏家谱》记载:“吾氏家乘,自汉讳广国至宋讳_,始祖而上,原祖贯本扶风平陵韩所,谱者,皆扶风平陵人也。自不为无考,然而远矣。即所载汉(沂)国公,因宦不返流,寓河东泽州端氏县窦庄村。讳贞固者,今亦无考,唯村西及卧牛山下碑碣翁仲等岿然而存者,为三大将军墓,则吾氏奉讳_祖为始祖,固于礼为甚洽也”。

据古代文献记载,远在北宋之前,窦氏已迁入沁水端氏。窦庄村西窦将军墓,存有清代康熙年间窦斯在撰写的《窦将军墓碑》记载:窦庄“始祖讳_,字廷玉,宋哲宗朝以女肃穆夫人贵,赠左屯卫大将,配祖妣罗氏,赠宜春郡太君。初居本县端氏镇,后赐葬于此,子孙依冢而居,遂家焉。”由此可知端氏窦_有女被宋哲宗纳为妃子。窦氏因此兴盛荣耀,在朝为官者几十人,逐渐成为当地显贵。窦_死后,宋哲宗亲赐墓地于沁水卧牛山下,窦家为守墓而筑庐,世代居住了下来,便形成了窦庄。据光绪《沁水县志》,在仕途方面,窦氏甲科绵延至清不绝。宋代以来窦氏共有2人中进士,12人中举人,另有1人中武举。

窦氏是窦庄最早的主人,然而真正使窦庄扬名天下的,却是窦庄的张氏家族。在宋朝时,张家只是当地的土族庶民,是窦家的守墓人。斗转星移,世代更迭,到了明代,张氏家族自万历二十年(1592年)张五典中进士入仕后,书香传家,一时人才辈出,十代不衰,其势力已经超过了窦氏家族。据光绪《沁水县志》,明清两代窦庄张氏有6人中进士,15人中举人。

窦庄是沁河流域现存古堡中最早的一座。有史可考的窦庄城,最初修建于北宋末年。现存的窦庄古城,为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天启年间大理寺卿、兵部尚书张五典所修。《明史·传》说“五典度海内将乱,筑所居窦庄为堡,甚坚”。窦庄从明朝天启三年 (1623 年)开始修建,到崇祯三年(1630)竣工,共用了7年时间才完成。当时的窦氏内外两城,九门九关,留下了“天下庄,数窦庄,窦庄是个小北京”的民谣。

就在窦庄城建好的第二年,明崇祯四年5月,张献忠与王嘉胤率农民起义军从陕西杀入山西。此时的窦庄,张五典已经去世,儿子张铨殉国。儿孙们在外为官,家里只有张铨的妻子霍氏当家。族人请霍氏远走避难。霍氏夫人说:“避贼而出,家不保;出而遇贼,身更不保。不如盍死于家。”夫人将庄中男女组织起来,组成护庄兵丁,日夜习武,看守庄园。6月,王自用率起义军攻打窦庄。霍氏夫人率僮仆家丁坚守城池,抗击流寇。农民军攻打四昼夜,终于不克而去。第二年农民军又两次攻打窦庄,均未遂。《明史》记载:泽潞各州县除了窦庄小小的城堡外,俱为义军攻下。《明史·烈女传》记载:明兵备道王肇生上疏褒扬“窦庄城”为“夫人城”。皇帝还亲赐玉笔“燕桂传芳”。

现在窦庄保存较完好的建筑有尚书府、上下宅、九宅院、旗杆院、武魁院、常家大院、古公堂等十多个明清院落和佛庙、观音堂、三圣阁、五凤楼、耕读院和南花园等。这些院落建筑成为承载窦庄历史的重要标志。

窦庄村附近有赵树理故居、湘峪古堡、沁水历山国家森林公园、柳氏民居、沁水示范牧场等旅游景点,有沁水黄小米、沁水刺槐蜂蜜、沁水黑山羊、沁水黑木耳、七须黄花菜等特产。

窦融曾经效力于王莽,后期来到河西走廊,乱世时期各路枭雄割据封地,而窦融则是依靠自己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家族势力占据河西走廊四千多里。最后投靠刘秀,成为河西最大的家族,家族出过好几个皇后极为显赫,但是最终被宦官所害,一族全部覆灭。

窦融起初是效力于王莽,后来被王莽任命到河西任官,来到河西后窦融依靠着家族的实力和自己的能力,与河西的大家族和豪强们结盟,他认为王莽并不是能够一统天下的良人,于是割据河西四千多里土地。成为河西之地的老大后,窦融实行宽松的政策劝课农桑,开放对胡人的管制,推动名族融合相互结亲,流亡到这里的百姓越来越多,河西也变成了绿地,百姓安居乐业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繁荣。

在公园32年时刘秀决定征讨隗嚣,窦融积极配合使得刘秀大败隗嚣。刘秀登基后,窦融决定放弃自己所拥有的四千里土地,归顺于刘秀,刘秀知道后十分高兴给他无数封赏,还给了他三公的地位,但是窦融都意义谢绝了,这下刘秀就更开心了,与窦融结为了亲家。自此以后窦家涌现出2个皇后,2个大将军。朝中勋贵纷纷与窦融结亲,窦家一时风光无限。

东汉覆灭以后,窦氏一族仍然在河西有着显赫的地位,皇室依然与窦氏一族结亲,隋唐时期窦皇后依然是出自窦氏一族。从东汉到唐朝,窦氏一族足足风光了六百多年。汉和帝刘肇登基后因不满窦氏一族外戚强权,与宦官谋和害死了自己的舅舅,逼迫窦皇后交出权力。

自此以后窦氏一族一蹶不振,最终覆灭了。

 “扶风窦家出皇后”,流传西府地区的这句话并非空谈,而是确有其事,章德窦皇后、桓思窦皇后、太穆窦皇后、昭成窦皇后,这些窦皇后娘家都是扶风人。为何扶风县多出皇后这些窦皇后又有着怎样的曲折故事

 如今,扶风县有 4000多人姓窦,这支窦姓后人又是谁的后代呢让我们跟随扶风窦氏文化探究者一起追寻那段窦家往事——

 扶风窦家出了四位皇后

 其实,历史上共有七位窦皇后,最有名的是西汉孝文窦皇后,即史剧中经常出现的窦太后窦漪房,窦氏一族兴旺也是从窦漪房、窦婴开始的,扶风窦家源于窦漪房七世孙窦融,窦融之后,扶风窦家出了四位皇后。

 中国窦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扶风县文史员窦智礼介绍,扶风人窦融因筹划归汉有功,被东汉光武帝封为大司空、安丰侯,扶风窦皇后均是窦融的后人。窦家鼎盛时,有一公:大司空窦融,两侯:安丰侯窦融、显亲侯窦友,娶进三个公主:内黄公主、沘阳公主、涅阳公主,四位二千石(汉官名,指郡守),可谓权倾朝野。

 窦家女儿正是顶着娘家的耀眼光环进宫的,“东汉时期,窦家势力鼎盛,除窦融在朝当大司空外,还有不少窦氏武将在外镇守边关,掌握兵权,朝廷为了稳定江山,拉拢武将,所以,不少窦氏女子被娶进皇宫。”窦智礼解释,窦家与刘家扯不断的婚姻关系,实质上都是一场场政治联盟。比如,章德窦皇后是窦融的曾孙女、沘阳公主的女儿,桓思窦皇后是汉代大将窦武的女儿。

 这几位窦皇后的娘家都在扶风,这里的扶风与今天的扶风不同,当时,汉武帝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以辅京师,右扶风既是一个内史官名,也指一片区域,相当于今秦岭以北,户县、咸阳、旬邑以西的地方,统称右扶风。

 如今,扶风县的窦姓人都以窦融为先祖。解放前,在县城南飞凤山上建有“乡宦祠”,供奉着窦融塑像,每到清明节,窦姓人便结队前往山上祭拜。

 章德窦皇后有两把刷子

 第一个扶风窦皇后是章德窦皇后,汉章帝听说窦融曾孙女美艳,诸方打探,见窦氏果然娇美,十分喜爱,进宫第二年,就册立窦氏为皇后,一同进宫的妹妹也被册封为贵人。窦皇后一生无子,收养梁贵人儿子刘肇为养子,章帝逝世后,刘肇年幼继位,窦太后开始了五年的当权执政。“这五年,窦太后办了五件事,算是一个有所作为的女人。”《扶风文史资料窦滔专辑》编者之一张天福介绍,窦太后任用邓彪为太傅,领百官,任兄长窦宪为掌典辅政,保持了政局稳定;让已经封王的`皇室子弟,都返回各自封国,防止内乱;还废除了盐铁不能自贩自铸的禁令,百姓可煮盐铸铁;提倡儒学,劝民农桑;此外,派窦宪大破了北匈奴,助推东汉王朝达到鼎盛时期。

 张天福认为,客观来看,章德窦皇后有功也有过,她执政之后,也使哥哥窦宪专权跋扈、阴谋叛乱,窦家权力过大,最后被和帝刘肇与宦官一起诛灭,窦氏家族做官的人全部被免,章德窦皇后被软禁内宫,忧郁辞世。

 可怜可叹的桓思窦皇后

 桓思窦皇后窦妙不太走运,窦妙进宫两年后,汉桓帝去世,窦妙与父亲窦武确立刘宏为皇帝,称汉灵帝。当时,刘宏年幼,宦官当道,陷害忠良,窦妙临朝听政后,起用陈蕃、杜密等贤臣,父亲窦武时任大将军执掌朝政,准备诛灭宦官。

 窦智礼谈道,窦武是个忠臣,一生清廉,操心国家社稷,可是女儿窦妙却性格优柔寡断,处在深宫中,经常被宦官迷惑、干扰。在谋划铲除宦官过程中,窦妙犹豫不决,迟迟不下决心,最终走漏了消息,宦官抢先一步下手,煽动灵帝以武力逼迫窦妙交出大印,反诬窦武造反,窦武父子自杀,首级被悬挂在洛阳都亭上,宦官还杀了许多忠臣,窦妙被幽禁,窦武的侄子雁门太守窦统率部逃往北国。这一次,窦家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

 据传,只有窦武的一个孙子,被仆人胡腾保护,逃至零陵(今广西一带)。

 太穆窦皇后的美丽传说

 李渊的妻子,李世民的母亲,也是窦家姑娘,这个窦皇后的美谈比较多,小小年纪就劝谏舅舅周武帝与突厥亲近,拉拢突厥,来安稳江南和关东,由此引来诸多称赞。“雀屏中选”的典故也与她有关。太穆窦皇后的父亲是窦毅,母亲是襄阳长公主,两人发现女儿才智出众,决定为女儿寻找一个有为的夫君,便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前来求婚的男子必须两箭射中孔雀眼睛,才可以娶窦氏为妻,数十人去求婚都没有射中。李渊听闻后前来求婚,两箭准确地射中孔雀两只眼睛,窦氏便嫁给了李渊。

 窦皇后不仅貌美,而且聪慧过人,李渊任扶风太守时,有几匹好马,窦氏对李渊说,皇上喜欢马,你为什么不把这些马送给皇上呢,留下来会招致祸端的。李渊没有听窦氏的话,不久,果然被隋炀帝贬黜。此后,李渊听从窦氏劝言,谨慎处事,升任将军之职。李渊流着泪对儿子说:“早听你母亲之言,得此久矣!”

 窦智礼说,太穆窦皇后 45岁时过世于涿郡(今河北涿州市),窦氏心智过人,李渊能夺得天下,想必与这位贤内助是分不开的。

 扶风人眼中的窦皇后

 历史记录总是以男人为主,女人的故事偶尔掺在其中,但窦氏皇后的故事告诉我们,哪段历史离得了女人呢,尤其是身居高位的皇后,她们或尽己所能推动了一个朝代、一个家族的进步,或无奈地观望,甚至是加速了一个王朝的衰落。历史大浪汹涌向前,这些女性如同一朵朵浪花,被裹挟进浪潮里……

 窦智礼曾做过统计,在今天的扶风县,共有窦姓人 4000多人,集中在段家镇、天度镇的鲁马村、法门镇的宝塔村等地。落户扶风的这支窦家人,有的是窦家落难之后,从平陵迁来的;有的是逃亡漠北塞外,漂泊数百年最终返回窦家,落脚扶风的,例如苏若兰的丈夫窦滔,就是在北国出生,由祖父带回扶风美阳,定居法门寺西街。如今,这些窦姓人都尊窦融为先祖,关于窦家皇后的故事,他们都能讲两段。

 作为窦家后人,窦智礼把扶风窦皇后的故事收集起来,结合历史背景,编进了扶风县文史资料中。品读这些故事,窦智礼是有感触的,政治联姻使这些窦家姑娘不能选择自己的婚姻,她们的命运与娘家的兴衰紧密相连,历史变革迫使她们要面对更多的抉择,在抉择面前,她们的作为,是可以教育窦氏后人的。

窦性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窦姓在西汉时期地位非常高贵。  窦姓起源古老,远祖始于夏朝。是大禹的后代。源于姒氏。夏朝国君相被杀后,到了王妃逃出窦地,逃回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