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姓的起源?
曹氏起源
曹姓来源有六:
1、赐受曹官 以官为氏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与自然的斗争最艰巨的是和水患的斗争。相传在远古时代,我们祖国大地是“水浩洋而不息”,因此曾出现过“积芦灰以止*水”的著名女神女娲。居住于共(今河南辉县)的共工氏族是世代相传的治水世家。据说在颛顼时,共工曾与颛顼争“帝位”,发生了战斗,共工企图放水来淹颛顼,结果被颛顼杀掉。但是共工的后世子孙仍作水官,在部落联盟中担任治水的职务。到了“华夏部落联盟”时期,又出现了治水英雄鲧和禹。鲧虽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治水却未取得成功。其后,禹总结了鲧用筑堤堵流的方法而致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通河川、开导阻滞(疏川导滞)使洪水畅流无阻地由小归大、流人大河的方法,终于治住了洪水,变水害为水利。
在大禹治水时,陆终第五子(另说为第六子)安正逢其时,他因佐夏禹治水有功而被赐曹官。曹官也就是“圜土”为牢,看押奴隶的官,这在当时以镇压奴隶为主要职能的奴隶主政权中并非小官。安后来以官为氏。这是曹姓得姓之始。
曹安始居于今河南灵宝县曹水,此地是曹安受姓之地。曹安曾为夏代国君,附近有曹阳坑、曹阳墟。
曹安后来曾被禹所攻。禹为什么攻曹呢原因是炎黄部落联盟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将东夷族大部分融合了,禹是三族联盟的最后一位首领,相传他在晚年曾举荐东夷族首领伯益做继承人,但暗中却为传子着想,竭力为其子启培植羽翼势力。三年后伯益把政权让给了禹的儿子启。大概由于从尧到舜、从舜到禹,都是实行禅让制,惟独从禹到启是传子,因此引起曹、有扈、魏、屈骜等氏的不满和反对,于是禹攻曹。曹因被攻,被迫迁于河南滑县之曹,即《诗序》所谓“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
到商灭夏后,曹姓又常与商朝对抗,成为方国,称做曹方。因被商讨伐,而东迁于山东定陶县。河南滑县曹故地于西周初年成为卫国的曹邑。公元前660年,卫国被翟击败,漕(同曹)邑也就被翟占领,原来卫国被封在漕邑的后代就用祖先的封邑名“漕’’作为自己的姓氏。在汉代有游侠漕中叔、漕少游。《千家姓》云:西河族(今河南浚县、滑县及其迪南、迪北一带)。漕氏又演化为糟氏,《续通志·氏族略六》载:明嘉靖主事糟土奇。
2、受封曹国 以国为氏
出自颛顼帝的后裔。相传颛顼帝有曾孙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女贵)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五子名安,曹姓,封在曹国。周时,武王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于邾国(今山东曲阜东南)。战国时,邾国被楚宣王所灭。之后,邾人有的以国为氏,改为朱氏;有的仍以曹为氏,是为曹氏。
3、出自姬姓。
相传周武王克商后,为了巩固周王朝的政权,便实行大分封,在封商旧臣曹挟于邾的同时,把自己的弟弟振铎封于曹邑,为曹伯,建曹国,称为曹叔振铎。故地在今山东省菏泽、定陶、曹县一带,都于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南,北齐时以定陶为曹州,今有曹县)。公元前487年为宋景公所灭,振铎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曹振锋即为曹姓的受姓始祖。
曹国共26任君,10伯16侯,立国636年。其世系为:
曹叔姬振铎,西周曹国始封之君,父姬昌,兄姬发。卒,子太伯脾立。
曹太伯姬脾,曹国国君。曹叔振铎子,继曹叔而立。卒,子仲君平立。
曹仲君曹平,曹国国君,太伯脾子,继太伯而立。卒,子宫伯侯立。
曹宫伯曹侯,曹国国君,仲君平子,继仲君而立。卒,子孝伯云立。
曹孝伯曹云,曹国国君,宫伯侯子,继宫伯而立。卒,子夷伯喜立。
曹夷伯曹喜,曹国国君,孝伯云子,继孝伯而立。卒,弟幽伯疆立。
曹幽伯曹疆(—前826),曹国国君,孝伯云子,夷伯喜弟。继夷伯而立。前835一前826在位。周宣王二年(曹幽伯九年,前826),其弟鲜(一作苏)杀幽伯自立,是为戴伯。
曹戴伯曹鲜(?—前796),一作苏。曹国国君。孝伯云子,幽伯疆弟。杀幽伯而自立。前826一前796年在位。周宣王三十二年(曹戴伯三十年,前796)卒,子雉(一作兕)立,是为惠 {白。
曹惠伯曹雉(?—前760),一名兕。西周春秋之际曹国国君。戴伯鲜子,继戴伯而立。前796一前760年在位。周平王十一年(曹惠伯三十六年,前760)卒。子石甫立。
曹君曹石甫(?—前760),春秋曹国国君。惠伯雉子,继惠伯而立。前760年在位。既立,其弟武杀而代之,是为穆公。
曹穆公曹武(?—前757),春秋曹国国君。惠伯雉子,石甫弟。杀石甫而代立。前760一前757年在位。周平王十四年(曹穆公三年,前757),卒,子终生立,是为桓公。
曹桓公曹终生(?—前720),春秋曹国国君。穆公武子,继穆公而立。前757一前702年在位。周桓王十八年(曹桓公五十五年,前702),卒。太子射姑(一作夕姑)立,是为庄公。
曹庄公曹射姑(?—前671),一名夕姑。春秋曹国国君。桓公终生子,继桓公而立。前702一前671年在位。周惠王六年(曹庄公三十一年,前671),卒,太子羁立。
曹君曹羁,春秋曹国国君。庄公射姑子,继庄公而立。前 671一前670年在位。既立,戎(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伐曹。羁奔陈。曹赤(一作夷,赤为戎之外孙)归曹,是为僖公。
曹僖公曹赤(y一前662),一名夷。春秋曹国国君。继曹羁而立。前670一前662年在位。周惠王十五年(曹僖公八年,前 662),卒。子班立,是为昭公。
曹昭公曹班(?—前653),春秋曹国国君。僖公赤子,继僖公而立。前662一前653年在位。周惠王十八年(曹昭公二年,前659),赤狄攻邢,邢溃。乃与齐、宋之师救之,败赤狄。邢迁于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又与齐、宋之师为之筑城。二十二年(前655),参与齐桓公会诸侯与周太子郑盟,以定周太子之位。二十四年(前653)卒。子共公襄立。
曹共公曹襄(?—前618),春秋曹国国君。昭公班子。继昭公而立。前653一前618年在位。周襄王八年(曹共公七年,前645),与齐、宋、鲁、陈、卫、郑、许之君盟于牡丘(齐邑,今山东聊城东北)。谋救徐伐楚。与齐师伐厉(楚与国,今湖北随县东北)以救徐。十一年(前642),与卫、邾助宋襄公平齐乱,以纳齐太子昭。十二年(前641),不服宋,宋师围之。十六年(前 637),晋公子重耳出亡在外过曹,公欲观其骈胁(肋骨相连如一骨)。曹大夫僖力谏,不听。二十一年(前632),晋伐曹,执公。后释之。公乃会诸侯于许。周顷王元年(前618)卒。子寿立,是为文公。
曹文公曹寿(?—前595),春秋曹国国君。共公襄子,继共公而立。前618一前595年在位。是时,晋楚争霸,多次参与晋会诸侯之盟。周定王十二年(曹文公二十三年,前595),卒。子庐(一作疆)立,是为宣公。
曹宣公曹庐(?—前578),一名疆。春秋曹国国君。文公寿子,继文公而立。前595一前578年在位。周简王八年(曹宣公十七年,前578),晋谋伐秦,征师于诸侯。晋、齐、宋、卫、鲁、郑、曹、邾、滕之君会于京师。晋率诸侯伐秦时,庐卒于师。庶弟 (一作庶子)负刍杀太子自立,是为成公。
曹成公曹负刍(?—前555),春秋曹国国君。宣公庐庶弟 (一说为庶子)。继宣公而立。前578一前555年在位。是时晋、楚争霸,曹屡参与晋会诸侯,随晋而征战。周灵王十七年(曹成公二十三年,前555),晋以卫石买、孙蒯违盟擅取曹重丘(今山东茌平西南),执之。晋平公会诸侯伐齐,围临淄,负刍卒于伐齐军次,子滕(一作胜)立,是为武公。
曹武公曹滕(?—前528),一名胜。春秋曹国国君。成公负刍子,继成公而立。前555一前528年在位。既立,屡次参与晋会诸侯之盟及征战。周景王十七年(曹武公二十七年,前 528),卒。子(氵页)(或作顷)立,是为平公。
曹平公曹滇(?—前524),或名顷。春秋曹国国君。武公滕子,继武公而立。前528一前524年在位。周景王二十一年 (曹平公四年,前524),卒。子悼公午立。
曹悼公曹午(?—前515),春秋曹国国君。平公(氵页)子,继平公而立。前524一前515年在位。周敬王五年(曹悼公九年,前 5]5),朝于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为声公。悼公卒于宋,归葬之。
曹声公曹野(?—前510),春秋曹国国君。平公演子,悼公午弟。继悼公而立,前515一前510年在位。周敬王十年(曹声公四年,前510),乎公之弟通杀公而自立,是为隐公。
曹隐公曹通(?—前506),春秋曹国国君。武公滕子,平公(氵页)弟。继声公野而立。前510—前506年在位。周敬王十四年 (曹隐公四年,前506),参与晋于召陵(今河南郾城东)会诸侯之盟,谋伐楚。是年,声公之弟露杀公自立,是为靖公。
曹靖公曹露(?—前502),春秋曹国国君。平公(氵页)子,声公野弟。杀隐公通而自立。前506一前502年在位。周敬王十八年(曹靖公四年,前502),卒。子伯阳立。
曹伯曹阳(?—前487),春秋曹国末代国君。靖公露子,继靖公而立。前502一前487年在位,既即位,好田猎之事。曹鄙人公孙疆亦好田猎,获白雁而献给曹阳,且言田弋之说,曹阳便喜欢上了他,并与他商讨政事,使为司成。公孙疆说服曹阳背晋伐宋。周敬王二十二年(曹伯阳三年,前498),卫伐曹,克郊(今山东菏泽境)而还。三十二年(前488),郑大夫以宋人有曹,乃郑之患,不可不救。冬,郑师救曹,侵宋。三十三年(前 487),宋破曹,俘君而杀之,曹亡。
曹国的后裔都姓曹,以曹伯为始祖。旧时定陶故城之北有大阜,名仿山,上有曹伯庙,额曰“西周旧国”,地方官岁时祀之。因曹姓是上古皇姓著姓,旧时菏泽、定陶二邑,凡曹姓纳粮,每升较他姓减三文。《县志》载,定陶为古曹国,曹伯墓在北门外,十七世皆葬于此。
5、他姓改作曹姓
后汉有曹嵩(曹操之父),本姓夏侯,后改姓曹,是为安徽曹氏。
6、少数民族曹姓
1)匈奴族曹姓。《晋书》载记有匈奴右贤王曹毂屯马兰山。又载有贰城胡曹寅献马3000匹,以寅为镇北将军、并州刺史。公元413年,北魏初吐京胡首领曹龙、张大头等率部众两万人,入蒲子(今山西隰县),推曹龙为大单于。公元416年6月,并州胡人数万落叛逃后秦,人平阳,曹弘被推为大单于。《晋书·世祖纪》有山胡曹仆浑,是投降汉人的匈奴族,演变为步落稽胡。
2)满族曹姓。索佳氏改曹氏、索氏,分布于鄂尔坤、俄漠和、界凡、长白山、马尔敦、大凌河等地。鄂托氏,后改为曹氏,分布于赫图阿拉、叶赫、乌喇地方。
3)蒙古族曹姓。曹光明,镇江人。曹。春林,法库人。曹都,巴林右旗人。曹里鹰,原为民勤汉人,迁阿拉善族,起蒙古各察来台。
4)藏族曹氏。大通县大通川土千总户曹通温布,番族,以曹为姓,清乾隆九年以功授职。
5)瑶族曹姓。泰国德伊兑村十二姓之一,原住南京,迁潮州府河杨河。元末大乱,又迁贵州,再转迁泰国北部山区。
6)阿昌族曹姓。曹老莘,陇川县芒东寨经师。曹秉薄,原为汉人,明洪武二年迁腾越,又到绮罗、罗文冲关璋,娶阿昌族女哄氏而成为阿昌族。一支迁路西县高埂田为阿昌族。一支迁萝卜坝成为傣族。一支到陇川县小新寨成为景颇族载瓦支。
7)布朗族曹姓。勐腊县倚邦土千总曹当斋,清雍正七年 (1729年)从征普思逆夷,杀贼有功,给土千总。
一、 姓氏源流
徐氏的姓氏来源比较纯正,主要出自嬴姓。是先帝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的后裔。相传陷帝有一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有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赐他为嬴姓以外,还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给他,姚女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叫若木因为他的父亲有功,所以封他于徐,建立徐国。徐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作为诸侯而存在的。周穆王的时候传到了徐国的32世孙徐君偃,他很聪明,对百姓又很好,所以深的百姓的爱戴,国力不断强大。当时周穆王喜欢云游四方而经常不问国家大事,诸侯埋怨他的很多,徐君偃于是产生了想要取代周穆王的野心。于是他自称为徐偃王,率领各国联军向周国进军,周穆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返回京城,调兵前去镇压。徐偃王只好收兵而逃,他躲进了彭城一带的山中。由于他得得民心,跟着他到了山中得百姓很多。这座山后来就叫做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也因此不得不封他的儿子宗于徐,称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春秋时期,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从此日渐消退,周敬王八年的时候,徐国被吴国所灭,徐国的后裔就称为徐氏,以国为姓,代代相传。
徐姓源流详介:
早在远古时期,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主要生活着四个大的部落群体。即西部和中原的炎黄集团,也称华夏集团;东部的东夷集团;南部的苗蛮集团;东南沿海的百越集团。徐姓的远古始祖就是东夷集团中的重要首领少昊。
东夷集团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群体。这是因为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种鸟类栖息与候鸟迁徙停留的好地方。居住在这儿的人,自然以捕鸟为食,以鸟羽为衣,处处依赖鸟类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最后发展到以鸟为图腾崇拜。对于这一点,从夷字的本义也可看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由此可见,夷人善射,由此亦可推出,这个群体是以射猎为主要的生存方式。随着对鸟的图腾崇拜的加强,逐步开始以鸟为氏族、部落的名称和标志,再慢慢发展成姓氏。如东夷集团的四大姓偃 (燕)、嬴、子(燕子、小鸟)、凤 (凤鸟),大约就是由此而来。
少昊,嬴姓,在古代典籍中,也被写作“少皓”、“少嗥”、“少皋”,名挚(也作质),三皇五帝之一,又被称作“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从少昊的名字中,同样可以看出其与鸟的关系。挚,即鸷,是一种猛禽。少昊的诞生,存在多种说法,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其中一种传说是其母女节,也称皇娥,夜梦流星人怀而有孕,生下少昊。少昊长大后,成为本氏族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开始时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族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凤鸟飞至,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不久迁都于曲阜,并将所辖部族以鸟命名,分为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五个部族,在这五个部族之外,又分祝鸠、鹃鸠、鸬鸠、爽鸠、鹘鸠五个氏族,以及鹊雉、鹋雉、翟雉、鹈雉、晕雉五个雉氏族,春扈、夏扈、秋扈、冬扈、棘扈、行扈、宵扈、桑扈、老扈九个扈氏族,共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少昊在位期间,修太昊之法,以鸟名为官名,设工正和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在他的带领下,东夷集团得到很大发展。同时,还与炎黄集团建立了非常密切的交流关系,比如他就收留、养育了黄帝的孙子颛顼及其部族,并决定自己去世后由颛顼接任自己东夷部族联盟首领的职务。少昊共在位八十四年,寿过百岁,也有说在位百年,去世后葬于曲阜。陵墓在今曲阜市东4公里处,呈金字塔形,底边长28米,顶边长94米,斜坡高152米,上面有庙。整个陵园占地11万多平方米,有宫门、享堂、配殿、石坊等建筑组成。
少昊去世后,东夷部落联盟由黄帝的孙子,二十岁的颛顼接掌。颛顼,号高阳氏,三皇五帝之一。自幼聪明过人,相传十岁时便成为本部落首领,率族众迁往东夷集团所在地,可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率族众迁到东夷集团所在区域穷桑一带,已不可考,但其深得少昊信任却是毋庸置疑的。八年之后,少昊去世,颛顼继位,成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不久,将统治中心迁回中原,即今河南濮阳一带,许多东夷部落也跟着内迁。迁回中原后,颛顼又继承了祖父黄帝原担任的炎黄部落联盟首领的职务,身兼炎黄与东夷两大部落联盟首领,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在位七十八年之后,年近百岁的颛顼方才去世。颛顼陵遗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三相庄西15公里处,南北长240米,东西长一百三十余米,有宝城、享殿和廊房,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宋代。唐、宋以来,每年春秋两季或改元,皇帝都要遣使告祭。清宣统年间,一场龙卷风携沙将陵园全部覆盖。近年来随沙丘移动,已有部分建筑露出地面。
作为少昊后代的徐姓与颛顼发生关系是在颛顼之后。在所有的徐氏家谱中,徐姓的血缘始祖都是若木,若木的父亲是伯益,伯益的父亲是皋陶,皋陶的父亲是大业,大业的曾外祖父就是颛顼
据《史记》等书记载,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一次,女修吞食了一粒燕子(玄鸟)落下来的卵而有身孕,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大业。 大业成年后,娶华夏集团少典氏族女子女华为妻,生子皋陶。皋陶,亦名繇、皋繇、咎繇、咎陶,字庭坚。
皋陶在虞舜时期,曾担任了掌管刑罚的士,明五刑,弼五教,使天下无冤狱,以公正、正直著称。在农业方面,发明了耒、耜等农具,为东夷各氏族部落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参与了大禹的治水工程,与大禹密切合作,不争功诿过,极力树立大禹在民众中的威信。虽然他在“知人”与“安民”等治国方面功劳不在大禹之下,但在舜去世时,却积极推荐、扶持大禹登舜位,当上了中原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大禹对他非常感激,也认为他最贤德,遂选定皋陶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授予他处理政务的权力,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禅位于他,可不久皋陶即去世,大禹很伤心,就把英(今湖北英山县)、六(今安徽六安县)一带分封给他的后裔。如今,皋陶墓在六安县城东8公里,六(安)合(肥)公路北侧,为圆形土冢,周长97米,顶高62米,顶部平面直径4米,墓前有碑,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手书,墓上有黄栗树一株,形如伞盖。在墓东14米处,有皋陶祠,为前后两进四合院式。由于皋陶在当时口碑极好,影响很大,后人为纪念他,亦将六安县别称为皋陶城,简称皋城。
传说皋陶有六个儿子(一说三个),其余几子被封在英、六等地,后陆续建立了英、六、群舒等小王国,只有长子大费(音闭),又称伯益,与他长期共同辅佐舜和大禹,居功至伟,被舜赐为赢姓,继承赢姓正统,也就是当上少昊遗留下来的赢姓部落首领。自此之后,他的兄弟,继承了偃姓,向南发展,偃姓及后来所产生的姓氏即奉皋陶为血缘始祖,而赢姓及所产生的姓氏如秦、徐、赵、黄等则奉伯益为血缘始祖,其后裔主要居留在山东南部或淮河中下游流域,或远迁西北。
伯益,也被写作伯翳、伯繁、柏翳、化益,或只称益,这是因为伯本来就有老大的意思。因佐舜有功,被封于费。因此又叫大费、贯侯:由于原来少昊的赢姓氏族是以凤鸟为图腾,伯益被赐姓赢后,自然也就以凤鸟为图腾,成为赢姓正统: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他的名字看出,益也写作繁,而繁据《离骚注》解释,为“凤皇别名也”。伯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和作出过卓越贡献的英雄人物。传说伯益通鸟语,能够调驯鸟兽,“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这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期,是非常令人惊讶和信服的。伯益还发明了以卦占卜岁时吉凶的办法。很年轻时,就随父亲皋陶辅佐舜,“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火烧林木,驱赶禽兽,这就能很快地开辟出大片平地,同时,草木焚烧后的灰烬又是肥料,这样,极大地便利了氏族部落的发展和农田的开垦,大大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吕氏春秋》等书中,还提到诸如“伯益作井”、“化益作井”等故事。这说明,中国古代的凿井技术是伯益发明的。凿井技术的发明,大大扩展了古代先民们的生存空间。在凿井技术未发明之前,先民们只有近河、湖而居,年年雨季还要受其威胁。凿井技术发明后,先民们可以进入相对远离河湖的广大平原地区生存、发展。所以说,对于凿井技术的发明,无论今天我们用什么样的词汇去赞美都不为过。伯益在大禹治水过程中,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以致于大禹治水成功后,向舜汇报时竟说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舜大为赞赏,将本氏族姚姓女子嫁给他为妻,后为他生下两个儿子:大廉和若木,同时,还对伯益说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而皂游,尔后嗣将大出。”舜的话果然没错,伯益的赢姓后裔后来分衍出徐、黄、赵、秦、江等十多个姓氏,俱尊他为血缘始祖。
大禹在位时,曾打算将首领位禅让给皋陶,皋陶去世后,大禹又准备传位给伯益,并在晚年授政于伯益,让他协助自己管理所有部落、氏族事务。临终时遗命传位伯益。可伯益与他的父亲皋陶一样,淡于权位,在为大禹守丧三年之后,主动避让首领位置给禹的儿子启,自己隐居于箕山之北。启于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由于启的这个行为彻底抛弃了氏族社会长期以来的“公天下”传统,而代之以文明社会的“家天下”。为了政权的稳固和长久,有必要对坚持过去传统的有影响和有实力的氏族势力与著名人物进行清洗和整肃,声望卓著的伯益自然不能幸免。据《战国策》和《韩非子》记载,夏启即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待政权基本稳固后,开始进攻伯益,夏启六年,伯益被害,据说已年过二百。为了笼络人心,夏启一面以隆重之礼安葬伯益,一面将伯益的二儿子若木封于徐,即今天以安徽泗县为中心的安徽东北部、山东西南部、江苏西北部一带。自此之后,徐姓的脉络开始清晰。徐姓宗族的主支由此繁衍、发展、壮大。若木,也就成了后世徐姓基本公认的血缘始祖。
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其故地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周穆王时,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当时徐国已很强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他自称徐偃王,率各国联军向周进攻。穆王得此消息,乘造父驾的车,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镇压,偃王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后周穆王封偃王儿子宗于徐(今江苏泗洪一带),仍称“徐子’。春秋时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逐渐衰弱。至宗十一世孙章禹,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0年)最终为吴国所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徐氏。
周朝初年,徐姓氏族已经比较强大,形成一个方国,史书上称作徐方。由于与商人同属东夷集团,因而,在周灭商后的商人反叛中,赢姓之徐即使没参加共同行动,也必然对此表示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这也是周初平叛后没有分拆商人氏族的原因之所在。但随着周朝势力在东方的加强与巩固,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徐方的利益与生存。于是,徐方与周朝爆发了不止一次的战争,结果是互有胜负。这在先秦及后世相关文献中都有记载。《礼记·檀弓》篇中就记录了徐国大夫容居的回忆:“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西讨的对象必是周王朝,徐驹王可能是周初时徐国的国君,大军已到了黄河边,足见军力之强。并且,徐国国君也称王,与周王室平起平坐,这种行为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伯禽在鲁时,曾不断地去征讨。《史记·鲁世家》载:“伯禽率师伐之,作《费誓》,遂平徐戎,定鲁。”《诗经·阕宫》篇有:“鲁侯之功,……遂荒徐宅。”荒者,占有之意,在伯禽大军压境之下,徐国只得南迁,迁到淮河流域。因此,徐国也被称作淮夷、徐夷。由于屡次兴兵,又被称作徐戎。
徐国南迁后,仍然保持较强的国力,一方面,稳定周边形势,讨伐与其不一致的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或其他徐姓部落,另一方面,积极备战。
古书中记载周昭王“南征不复”死于汉水,大致与征伐徐、楚有很大关系。到了周穆王时,正值徐偃王当政,国势大盛。据《竹书记年》记载,穆王十三年,徐戎侵洛。另据《后汉书·东夷传》介绍:“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候,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整个东方,均由徐偃王管理,徐偃王俨然可以与周王室分庭抗礼,成为东方之王。
徐偃王在徐姓历史上,是仅次于若木的最重要祖先,这是因为在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各徐姓家谱中,徐偃几乎成了仁义的代名词,导致几乎所有的徐姓家谱,如果有“姓氏溯源”这一部分内容的话,基本上都上溯到徐偃王,倘若上溯到若木,也必然将徐偃王作为最重要的一部分来大书特书。在各类徐姓家谱中,徐偃王被认为是若木的三十一世孙,也就是说,从伯益计,到徐偃王共三十三世。
进入春秋之后,随着周王朝的日渐衰微和政治控制力的下降,中原地区各诸侯国纷纷并起,称雄争霸,征战不已,无暇南顾,而南方的楚国势力也刚刚开始兴起,尚未北上。处于这种政治真空之中的徐国,也趁时而起,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等,开始了自己的复兴道路,并不断与北面的齐、鲁等国,南面的楚国,以至后来的吴国发生战争。随着齐、楚两国的逐渐强大和互相争霸,徐国变成了两国争夺的对象。开始时,过度靠近齐国,引起楚国不满,公元前646年春,楚人伐徐,虽有北方齐、曹等国军队来救,但还是失败了。随着桓公去世后,齐国地位和国力的下降,徐国的政治态度逐步向楚国靠拢。这又引起了北方大国晋国的不满,但由于晋、楚两国势力大致相当,一时难分胜负,在这种情况下,晋国接受了由楚国逃来的申公巫臣的建议,帮助新兴的吴国训练军队,以牵制楚国。据《左传》成公七年 (前584年)条记载,逐渐强大起来的吴国当年便“伐楚、伐巢、伐徐”。吴、楚在南方的争斗拉开帷幕,徐国力求保持中立,并与吴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如吴国人北上,必须经过徐国,每当此时,徐国都热情款待。一次,吴季札经过徐时,徐国君殷勤招待,见到季札携带的佩剑,十分喜欢,形之于色。等到季札回国时,徐国君已死,季札到徐国君墓前祭扫后,将佩剑挂在墓前树上。人们不解,季札解释说:“我知道徐君喜欢我的剑,可因为我那时是出使上国,没能给他,但我已心许之,现在回来,人虽已故去,就挂在他墓前吧。”
徐国的这种中立态度,引起楚国的严重不满。公元前538年,以楚国为首,会盟诸侯于申,会上,楚国将徐子(即徐国国君)抓了起来。那次参加会盟的有蔡、陈、许等国,还有顿、胡、沈(皆在河南安徽交界处)以及淮夷等。楚国又乘机攻克朱方。两年之后,徐仪楚朝聘楚国(传世有邻王义楚(金+瑞-王),向楚国输诚。
公元前530年,楚又伐徐,徐国的力量愈加衰弱,不得不反过来依附于楚国,以求苟延残喘。这样一来,又得罪了楚的宿敌齐国,公元前524年,齐便伐徐,使得徐不得不再转过来依附齐国。第二年,徐国又与宋、邾、那等结为盟国,以抵抗吴国北侵。在楚国的强大压力下,徐国最终投向楚国,这又大大激怒了楚的敌人吴国。公元前512年,吴派大军伐徐,筑防壅引水以灌徐国都城。城破,徐子章禹(亦作章羽),也就是徐偃王的十一世孙,“断其发,携其夫人”逃到楚国,楚国将其安顿在夷(今安徽亳县东南40里的城父集)。徐国正式灭国。
徐国灭亡后,徐氏族人仍秉承以国为氏,以氏为荣。虽遭灭国之祸,然此心不改,直到数百年后的秦汉时期,又以氏为姓。
灭国后的徐姓族人,一部分继续留在原地。一部入分吴,其中著名的如徐承还当上了吴国大夫,公元前485年曾率舟师从每上袭齐。一部分西迁和北迁,入今山东、河南、山西一带。其余相当部分南迁。开始时迁至余长,古名涂水,《读史方舆纪要》言“涂水即滁河”,也就是今安徽滁县的滁河。之后,又有一部分入渡过长江,进入苏南、浙江、江西、湖北境内。这从当地的一些地名及出土的与徐姓有关的青铜器铭文即可看出。浙江地区的杭州附近有余杭山,秦置余杭县,余与徐相通,前文已说过。湖州北有余不溪,溪上有余不亭,附近长兴有余干山,绍兴市南有会稽山,古称(涂土)山。湖北咸宁县有涂水,入江之处叫涂口,均可以为证。此外,在江浙一带还出土过若干青铜器,其中有几件可以明确考定为(余+都-者)器,即徐器。1979年4月,江西靖安县也曾出土过三件青铜器,可以认定为(余+都-者)器。
二、 迁徙分布
远古时期若木被封徐国的地方在今天的安徽凤阳县北部,这是徐姓的最早的发源地。在此地聚居的徐氏,在徐国灭亡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大姓了。后来他们纷纷向北方迁徙。大致经过汉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在我国北方的山东、河南等地形成了多处郡望。及古代的东海、高平、东宛等地。具体的迁播时间是:秦朝以前已迁入了山东。历史商有一个日本始祖徐福,也叫徐市,关于他渡海求不老神药的事,在历史上有多处记载,《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 “徐市,齐人,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嬴州,请地齐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之。”徐市访不老神药的故事,虽然在不同的史书记载中有一些出入,但却为两千多年以前的徐氏迁播于山东提供了有力的证明。东汉以前已有徐氏再迁播到今天的甘肃省境内。也就是说,在汉朝的时候,徐姓已经迁播于北方的广大地区。徐姓的南迁也比其他的姓氏要早一些。据《东海堂徐氏族谱》的记载,在汉桓帝时,有一世祖徐稚迁居江西南昌; 2、世祖迁居至浙江龙游;3世祖分居于浙江、江西、江苏等省的好多地方。二徐姓的大举南迁是从魏晋开始的,隋唐时期在我国的南方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衍发展。宋末,徐姓人再由江西石城迁至福建的上杭、连城等地。元朝的时候,徐姓主要繁衍于广东的丰顺、梅县、海丰等 地。总之,徐姓在秦氢汉的时候 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下游地区,尤为山东繁衍得最为旺盛。从魏晋至唐代,徐姓主要繁衍于淮河及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宋朝以后,已经分布于广大江南地区了。至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徐氏的大量繁衍就是宋代以后的事了。
少数民族徐姓分布:
在汉族之外的少数民族中,也有一些徐姓。除了前文所言畲族钟姓可能为徐姓一支外,北魏时,北地氐人中有徐姓,其源是出自赢姓还是后来氐人自行改姓,已不可考。南朝时陈的大臣徐世谱即是巴族人。
徐世谱 (509—563),巴族,字兴宗。巴东鱼复(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城)人。世居荆州,为主帅。勇敢有膂力,善水战。梁末时为员外散骑常侍,领水军,从司徒陆法和大败侯景,封鱼复县侯,任信武将军。通直散骑常侍、河东太守。后又以抗击西魏功,升侍中、镇南将军、护军将军。梁敬帝时,为左卫将军,负责水战器具,颇有战功。陈朝建立后,历任特进、护军将军、安西将军、盲城太守、右光禄大夫。陈文帝天嘉四年病卒。
宋朝时著名画家徐皋是白族人,善画鱼。
辽金时土族有阻卜部,后以此为姓,并转音为徐,后世士族亦有徐姓,为徐胡氏所改,也有为徐卜氏所改。
明朝有徐晟,为赐姓名,蒙古族,原名七十五,水乐初年归附明朝,为人机警,以翻译民族文字见长,深得信任。凡明初西北、北方少数民族之事,大多参与,累官至锦衣卫指挥佥事、指挥同知。
清代高丽族有徐姓,世居噶山,据《八旗满洲氏族通志》介绍,有徐大勇,是清初归顺清朝的,为镶白旗包衣,其曾孙徐宗顺为八品通事官,徐宗孟为六品通事官。清代云南丽江府石鼓土把总为徐氏,纳西族。清朝人关后,有少数满族人偶将自己的姓氏改为汉姓。
到了当代,除汉族之外,满族、蒙古族、回族、壮族、苗族、朝鲜族、土族、水族、藏族、仡佬族、拉佑族、景颇族、阿昌族、布依族、鄂温克族、侗族、哈尼族、彝族、土家族、维吾尔族、锡伯族、达斡尔族、东乡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徐姓,来源也不一样。如景颇族的徐姓为“勒托”所改,阿昌族徐姓为“喇细”所改。在当今少数民族徐姓名人中,以满族居多,如徐劭、徐锋、徐文源、徐甲同、徐成山、徐明谦、徐宝亮、徐钦鸣、徐桂珠、徐崇源、徐德明等。维吾尔族有徐克尔汗、朝鲜族有徐麒锡,壮族有徐寒梅、徐学洪,回族有徐忠熹、徐万鹏、徐介眉,土家族有徐世俊,白族有徐琳等等。
徐姓当代分布情况
徐姓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中华民族排名第l1位的大姓,人口数量近二千万之多,遍布全国各地,世界五大洲都有徐姓人的足迹。台湾徐姓主要聚居于新竹、苗栗两个地区。大陆徐姓尤以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江西、安徽等省为多,上述七省徐姓约占全国汉族徐姓人口的65。根据某些学者近年对北京、上海、陕西、四川、辽宁、广东、福建等七个省市 174900人的抽样调查,发现徐姓共有 257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473,在被调查的1133个姓氏中居于第十四位,其具体情况是:
在被调查的24948个北京人中,有309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243,在被调查的515个姓氏中居14位。
在被调查的25092个上海人中,有 1034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121,在被调查的391个姓氏中居第4位。
在被调查的23795个陕西人中,有 209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 0878,在被调查的456个姓氏中居第 2l位。
在被调查25239个四川人中,有363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38,在被调查的521个姓氏中居第18位。
在被调查25029个辽宁人中,有352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06,在被调查的447个姓氏中居第12位。
在被调查25244个福建人中,有160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634,在被调查的246个姓氏中居第24位。在被调查25646个广东人中,有149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581,在被调查的298个姓氏中居第37位。
桑姓
简介:桑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少昊时代。目前桑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八十六位。
源流:
源流一
源于神农氏,出自炎帝之妻桑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神农娶承桑氏,亦作桑水氏,其后有桑姓。”
相传,神农氏娶了桑氏之女作为自己的妻子,他们的后代中即有人以桑为姓氏,称桑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于己姓,出自穷桑氏(金天氏)少昊的后代,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谱》、《万姓统谱》等记载:“黄帝裔孙少昊穷桑氏之子孙以桑为氏。”
穷桑氏,即少昊,己姓,名挚,字青阳,号金天氏,是远古时期东夷族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为了有别于太昊氏,故称其为少昊、或少暭。因其在穷桑登上了帝位并都于穷桑,故又称穷桑氏。
在少昊的后裔子孙中,又一部分族人以地名称号作为姓氏,称为穷桑氏,后来省文简化为单姓桑氏、穷氏。
桑氏族人大多尊少昊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公族公孙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根据《姓苑》记载:“秦公孙枝,字子桑,其孙以王父字为氏。”
春秋时期秦国公族有叫公孙枝,在秦穆公执政时期担任秦国的大夫,他的最著名的贡献,就是向秦穆公荐举了原虞国的大夫虞奚。在公孙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子桑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桑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桑氏正宗。
源流四
源于姒姓,出自战国时期古桑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考》记载,春秋时期有个古桑国,亦称桑干国(今山东陵县),是依附于鲁国的一个小诸侯国,国君为大禹的后裔子孙,史书甚少记载。
在战国后期的周郝王十年(前305年),桑君起而反抗秦国统治,因此被秦昭襄王破国,桑君被诛。在桑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以及国人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桑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桑果尔氏,亦称索罗噶尔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olong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桑果尔氏多冠汉姓为桑氏、索氏、罗氏、尔氏等。
源流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乌库理氏,亦称乌色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乌古伦部,满语为Ukuri Hala,汉义“细鳞鲮鱼”,世居黑龙江两岸,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桑氏、商氏、刘氏、乌氏、李氏、讷氏等。
源流七
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桑氏,源出古老的食桑氏部落,就是在史籍《山海经·海经·大荒南经》中记载的“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有人方扜弓射黄蛇,名曰蜮人。”
“蜮”,就是传说中的“含沙射影”,“蜮人”,就是指“南蛮彝”;而“桑姓”在史籍《御览·南蛮六》中注释为“食桑”,实际上就是古代彝族的先民之一,统称食桑氏,早年分布在蜮山(今湖北宜都宋山)。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该部落头人流改为汉姓桑氏,其后裔子孙及其部分族人随称桑氏,世代相传至今。
参见: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m66zJ8JKSJKG5R480rHJCUlVaXCKAHgA3fDGaQszw9d_CTJnjQSiUG6_Ry82Blrhc6HM3kJac_aP1waIfasWa
农姓,中国姓氏之一。
来源出处有三:一是出自神农氏;二是出自以官名为氏;三是他族改姓和小数民族。
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神农氏即炎帝,又作列山氏、烈山氏、厉山氏、连山氏、赖山氏、姜王氏……史籍《易·系辞》中称“庖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为有天下的王,为炎帝、赤帝、农皇。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
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
《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
传说,炎帝神农在位足有一百二十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计三百八十余年。
神农氏有个儿子叫柱,又叫农,即炎居,其后代中有的就以农作为姓氏,称为农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农氏。
另外,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封神农氏的后人为农正之官,职掌农业生产和祈祷丰年等事务。
后人就以官称为姓氏,亦称农氏。
源流二
源于官职,出自古代官吏农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上古时期,少昊设立负责农政的官员为农正,全称为“春扈氏农正”。
据史籍《史记·三代世表》的记载,到了尧帝时期,“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大农就是当时主管农政的官职。
到了西周时期,“春扈氏农正”简称为“农正”,类如当今的农业部部长。
农正下属有农师,为上士大夫,具体负责农田耕作之管理;有农史,负责记载农事、物候、气象、收成、仓储等;有农役,专职负责农事过程中的相关具体事务。
在农正、农师、农史、农役等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农氏、春氏、扈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官职,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农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农父,是西周初期设置的一种官位,专职各项农事、国土管理、堪定诸侯境界等政事,全称为“地官大司徒”,农父是其白号,历届农正、司农、田官、农官、农士等皆隶属于大司徒任命管辖。
在地官大司徒(农父)以及司农、田官、农官、农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农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官职,出自汉朝时期官吏农都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农都尉,是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置的一种官位,专职负责开拓边疆地区的农业,掌管屯田植谷之农政,以及相关的屯垦军民之人事政务,隶属于大司农管辖。
在东汉时期,农都尉改称为“典农都尉”。
到了三国时期以后,该官称被废黜。
在农都尉、典农都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农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官职,出自汉朝时期官吏农仓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农仓长,全称为农仓长令(有学者考证为农仓长使),是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置的一种官位,专职负责农仓藏谷,囤积粮食,为与匈奴、西羌、南夷等的系列战事服务,后逐渐成为固定官位。
农仓长是国家粮仓的最高行政长官,隶属于水衡都尉府,属下有农仓丞、农仓中士、农仓下士、农仓徒士、以及农仓役者若干。
在农仓长、农仓丞、农仓中士、农仓下士、农仓徒士、农仓役者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农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源于羌族,出自东汉时期羌族苏农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秦、汉时期,羌族人中本有苏农氏部落,后族人大多改汉字单姓为农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
源于壮族,出自宋朝时期壮族先民侬洞侬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壮族农氏,源出北宋时期广西侬洞壮族起义军首领侬智高的侬部。
源流八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农氏,出自古老的蒙古族贞部落,在明朝时期有转迁驻扎、定居于他力压音道伦格日之地者。
蒙古贞部落,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群体,史书称蒙郭勒津,就是后世所称的土默特部。
早在明崇祯中期,蒙古贞部落即归附于后金政权,在1637年,皇太极在其聚集地设置了土默特左翼旗,以旗制行政机构掌管蒙民事务。
在以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蒙古贞部落族人创造和发展了蒙古贞地名风俗文化。
在今辽宁省阜新市蒙古贞部落世居地,多有以蒙古语命名之地。
蒙古语“他力压音道伦格日”,汉义就是“农家七间房”,以其时该地有七家农户而命名,称为地名,即今辽宁省阜新市伊吗图乡七家子。
后在斯地定居的蒙古族贞部族军民中,有人以地名改取为汉姓者,即称农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九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索佳氏,满语为So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鄂尔坤(今蒙古国鄂尔坤河流域)、吴尔湖(今黑龙江鹤岗南部)、俄漠和(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界凡(今辽宁抚顺李家乡界藩山)、马尔墩(今辽宁新宾上夹马尔敦村)、大凌河(今辽宁锦县)、长白山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索氏、曹氏、农氏等。
该支满族农氏始祖为索佳·农起,满洲正红旗人,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索佳·农起出任山西巡抚,他悉心整顿吏治,任劳勤苦,最后竟病逝于任所,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汉化为姓氏者,称农氏,世代相传至今。
⑵满族农吉勒氏,满语为Nonggile Hala,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后多冠汉姓为农氏、吉氏等。
农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人口约四十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5%左右。
农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上古时候,炎帝是著名的氏族部落的首领,他的部落崇拜凤图腾,和崇拜龙图腾的黄帝氏族一起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炎帝的部落很善于农业生产,种植业很发达,而种植业要比狩猎,采集更有保障,所以他的部落很兴旺昌盛。
炎帝的后后代中,有神农氏,相传教导天下人播种种地,很受尊敬,名扬天下。
而神农氏的后代中有的就以农作为姓氏,称为农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农姓。
到了周朝时候,农业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
朝廷里面也专门设置了一种叫“农正”的官职,专门负责天下的农业生产和祈祷风调雨顺的事宜,是很重要的官职。
农正的后代中有的以官职名为姓氏,是今天农姓的又一支起源。
另一支农姓源自北宋时广西壮族的侬氏。
北宋王朝穷于对付北方辽、西夏的战争,无暇南顾。
祥符三年(1010年),交趾李朝建立,交趾李朝趁北宋王朝的南部边疆松弛之机,强占壮族土地,掠夺人口,榨取财物。
宋神宗熙宁年间与交趾李朝的战争。
不断侵扰广西沿海。
侬智高起兵反抗,在傥犹州(今靖西县东部)建立了“大历国”,交趾王李德政又派兵镇压。
侬智高多次要求归附北宋,北宋王朝为了避免南方疆场生事,置之不理。
侬智高在安德州(今靖西县境)建立了“南天国”。
皇祐四年(1052年),率众攻占邕州城(今南宁市),自称“仁惠皇帝”,改国号为“大南国”,年号启历。
接着,挥师沿郁江东下。
在10多天之内,连克沿江9个州,进抵广州城下。
侬智高的军队也由5000人迅速壮大为50000人。
围广州城57日不下。
北宋王朝调遣大军围剿,侬智高率师转回广西,为宋大将狄青败于昆仑关归仁铺。
封建统治者对壮族先民的反抗斗争进行暴力征服,一方面大肆屠杀,一方面大量掠夺壮族先民为奴婢,使其中的幸存者在皮鞭下逐渐接受汉文化,融合于汉族之中。
在打败侬智高后,赵宋明对侬部亲属实行灭族,对侬洞百姓则以赐姓的名义副其“从良”,改为汉姓。
侬洞壮族为免杀头灭族之灾,一部分更姓赵,一部分则忍痛割爱,将侬字省去人旁,以农为姓,而且还在家谱中说先祖是随狄青自山东来。
据农氏家族的族谱这样说:“……太祖始祖,本属为帝裔孙,迄今二千余年,世系繁衍,散处于各省县者,代有其人。
至皇祜年间,农氏一姓,由山东省随狄武襄(青)征南者,以千数百计……各散居于滇、粤、越等处……”农姓为正牌壮族。
由于统治者对起义的残酷镇压,后人提该历史事件心有余悸,故不敢理直气壮地承认自己的先祖与侬姓有关联(余略)。
郡望
雁门郡: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置郡,秦朝、汉朝沿用,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代县一带。
东汉时期移治到阴馆(今山西代县),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朝初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朝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钦州:唐朝睿宗时设古称安州,有一千四百余年悠久的历史,当时治所在钦江(今广东钦县)。
钦州位于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的顶端,辖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古属百越,秦朝时期为象郡,南北朝时期的梁国改属安州,隋朝时期初置安京县,后改为钦州,主要是为了管理钦江流域而建,一直沿革至今。
钦江发源于广西灵山县平山镇白牛岭,由东北向西南横穿灵山境内,至钦州市尖山镇入茅尾海,全长一百七十九公里,流域面积两千四百五十七平方公里。
钦江流经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的十九个镇。
如今,习惯上将灵山县陆屋镇以上河段称为鸣呵江,陆屋以下河段称为钦江。
堂号
雁门堂:以望立堂。
钦州堂:以望立堂。
稼穑堂:相传农氏是远古神农氏的后裔,神农氏教民稼穑(种庄稼),将人类推进至农耕社会,该堂号由此而来。
广西百色农氏字辈:“振仕加全绍世”。
广西崇左农氏字辈:“德应士振国耕业承乡绍世永伟大胜利文武双全”。
广西马山农氏字辈:“天国维成家孝”。
广西天等农氏字辈:“挺良会远承”。
广西南宁农氏字辈:“威武庆郎知,永德赋广惠,福万希国廷,应天建世恩,际成良会远,承蕃定炽昌,功勋传燕翼,诗礼继绵长”。
广西雁门农氏宗族谱不分卷,(现代)农荣标主编,1998年计算机排印本。
注:此为广西横县、贵港市、灵山县、浦北市、宾阳县、玉林市、马山县、都安县、南宁市郊、灉宁县、钦州市等十八县市农氏之统谱,其远祖无确凿史料可考,因此在该谱中奉元朝农宰询为一世始祖,先祖分别为农挺训、农开明、农开猷。
历史名人
农益
农益,平南人,明永乐年举人,官训导,是明代的一位名儒。
农猷
农猷,明代官淳安县县令,多有惠政。
农志科
农志科,沅州人,明宣德年间任靖州学正,亦是明代的一位名儒。
农劲荪
农劲荪,名竹,字劲荪,安徽宣城人,原籍河北。
民国初年天津爱国实业家、富商,霍元甲好友。
农配天
农配天,男,壮族,省优秀教师,株洲市铁路第二中学中教一级教师。
1956年7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数学系,分配到株洲铁路机械学校任教。
1978年调株洲铁路第二中学,主要从事仪器室、实验室管理工作。
自制和修理教学仪器,电教器材,为学校节约万余元的费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演示与分组实验开出率100%;在以电教促教学,电教成为德育工作手段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农大桂
农大桂,1963年12月生,云南文山人,壮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黄石市大冶有色公司设计研究院副主任。
1985年8月至今在大冶有色公司设计研究院工作,1999年1月当选为黄石市人大代表。
1985年8月至今在大冶有色公司设计研究院从事科研、设计工作,其中8个课题和设计项目获省级以上奖,并多次被该单位评为优秀工作者。
农文义
农文义,男,1926年10月生,广西平果县人,壮族。
原任中共平果县纪检会专职委员。
中共党员。
1949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村、区长和文教、教育局长,县委临委秘书、县纪检会专职委员等职。
在职38年间,其中搞农村工作5年,文教工作12年,办案工作21年。
全国除福建、新疆、西藏、青海未到外,其余省、市、区均多次来往办案。
有四次办案时间最长,范围最广,里程最多。
如1971年2月23日至9月20日,历时210天,往返乘坐车船28066公里(徒步和租自行车不计在内),到19个省、市、区的71个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办案(按60年代地图)。
还到过越南胡志明主席革命根据地和高平省等地。
晚年好学诗文,且何诗联刊物投搞。
农加升
农加升,助理研究员。
1932年6月出生,广西天等人。
壮族。
中共党员。
曾任广西民族报社编辑部主任。
是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广西民族语文学会会员,广西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广西壮学学会会员。
50年代,党给壮族及一些需要创制文字的民族创造了新文字,他一辈子干着民族语言文字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广西的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开发事业已经从无到有,从少至多。
1986年,他在广西区语委业务处学校组工作时,与他人合编了一整套(小学双语文教材)1~6册,共32本(也称“三位一体”教材,是按汉语拼音、汉字、壮文三大对照编排的)。
为了从理论上阐明壮文进学校和建立双语文教学体制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他撰写了《试谈壮文进小学与建立双语文教学体系》、《壮族地区的双语文教学应坚持以壮语文为主》、《壮文拼音与〈壮文方案〉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探讨》3篇论文。
分别在《广西民族工作通讯》杂志、《广西民族报》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问题》一书上公开发表,得到了同行者的赞赏和当时社会舆论的共鸣。
第二篇论文还于1993年被《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广西分会》评选为三等优秀论文奖。
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双语文师资人才,1989年发起集资办学,与他人共同创办了“广西兴桂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该校5年已培养出掌握汉壮双语文教学的师资159人。
业绩曾入编《中国优秀人才事略大典》、《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英文版)等大型辞书中。
农冠品
农冠品,男,1936年8月出生,广西大新人。
壮族诗人,民间文艺家。
笔名夕明。
1960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入广西文艺界工作。
曾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三、四届主席;广西民间文艺研究室主任;广西文联第四届副秘书长、党组成员;广西文联第五届专职副主席、党组成员。
任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广西编委副主编;《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副主编;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编委。
广西政协第七届委员、法制委委员。
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国际民间叙事文学研究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研究员。
《泉韵集》、《甜甜的乡情》、《布洛陀经诗译注》、《剪不断的情思》、《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等作品、译著,曾获广西人民政府振兴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以及全国多项奖。
出版《爱,这样开始》、《岛国情》、《晚开的情花》、《醒来的大山》、《相思在梦乡》、《记在绿叶上的情》等诗集。
还出版《民族文化论集》、散文集《风雨兰》、《热土草》及《鹦哥王》等文学专集
农秀琛
农秀琛,1935年生,广西龙州人。
民间文艺家。
1952年毕业于广西省立龙州中学。
曾任小学教师、中学校长。
1960年调往文化部门,历任县文化馆副馆长、馆长、县文化局副局长。
1992年任县文联主席。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南宁地区民间文学协会副主席。
50年代起即致力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1958年在《民间文学》发表处女作《勇敢的阿刀》,该文先后编入《中国民间故事选》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作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1960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勇敢的阿刀》、《布独和各单》两个故事单行本。
其作品在地、市、省及全国级刊物发表数十篇。
代表作有《中法战争故事》和《红八军故事》等。
一些作品被选入多种选集。
曾主编龙州县《民间故事集》、《民间歌谣集》、《民间谚语集》等三大集成,被自治区评为优秀编辑、先进工作者;被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等三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
个人成就传略辑入《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农群华
农群华,女,1966年7月20日出生,前中国羽毛球运动员。
广西南宁人。
1997年调入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外事部任助理翻译。
现为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委员。
系出芈姓。春秋时楚大夫黑肱(即公子黑肱)之后。(见《偃师姓氏源流》)。因为楚国公族出自黄帝之后,所以此支黑姓也是黄帝后裔。此支黑氏也是汉族。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等省。
以上两支为汉族黑氏,均出于轩辕黄帝之裔。 源于突厥族,出自汉唐之际突厥族突骑施部黑氏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汉唐之际,突厥族突骑施部创立汗国,创立者是出身于黄姓突厥部的鸟质勒、娑葛父子。鸟质勒是欧洲人种,他们在接受唐朝册封后,独力击败东突厥,光复了碎叶。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娑葛殉难,突骑施汗国曾一度出现极大混乱。突厥的另外两个部,车鼻师部和处木昆部,都是黑氏氏族,蒙古人种,其中的黠戛斯部落中再分为赤、黑两氏,赤氏(赤发蓝瞳)为正统嫡传,黑氏(黑发黑瞳)则多被认为是前汉朝大将李陵的后裔。
到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出身于黑氏突厥部的苏禄自立可汗,唐朝政府加速了结好苏禄可汗的各项政治步骤,包括招收以黑氏突厥部为核心的苏禄汗国学子入唐学习,加强两国商品交换与贸易等。
在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唐玄宗李隆基诏见了在唐学习的苏禄汗国学子,予以嘉勉,并按其部族原称谓,赐其为汉姓黑氏。该批学子中留居中原者,遂以唐皇赐姓为姓氏,称黑氏,是较早形成的黑氏一族。
后该支黑氏在南北朝时期曾出一达官贵人,因为人处世刚直不阿而得罪了权贵,获罪灭九族。有正直友人见怜,从中帮忙,其二幼子得以逃脱,为避难遂改姓为“默氏”。这二子为保留血脉,一留北方,一去南方。留北方者即在今河北省新乐县生息,去南方者据称在湖南地区繁衍。该支黑氏分支默氏,其姓氏读音作mèi(ㄇㄟˋ),不可读作mò(ㄇㄛˋ)。 源于回族,出自回族黑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黑氏,据著名民族史学者金吉堂所著的《伊斯兰教民族说》一书中称:“也黑迭儿(修建元的领监宫殿)之后裔姓黑。”实际上,在元朝时期,出任丹阳县达香花赤的黑的儿,清朝时期任象山协副将的黑鸣凤、任山西大同守备的黑永德,都是不同祖源的黑氏回民,他们都不是也黑迭儿的后裔。另外,据重修于明朝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的《沈阳黑氏家谱》记载:“吾族之源,乃唐贞观时西征吾国,至西域,未及攻斗,乃两国议和,互相各换士卒三千为质。吾祖原系西域一头目,及至面君(明太祖朱元璋),蒙授职亲军指挥。祖原名黑资哩,故赐黑为姓。”还有,据对今安徽、山
曹姓的起源?
本文2023-10-18 04:16: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79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