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武术老前辈郑启亨老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2收藏

中国著名武术老前辈郑启亨老师,第1张

上海中华武术会建于一九一九年二月二日,当时命名为中华武侠会。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国内政治形势多变,帝国主义列强压迫深重,爱国志士在寻求争国权、救民生的道路。一九一八年底,参加过辛亥革命上海光复之役的商团中一些革命同志为发达国民之本能,表彰国人之特色,由著名体育家吴志青发起,约集同志,组织中华武侠会。  一九二八年夏,朱少沂、罗叔青、滕克勤等重振中华武术会会务推举朱少沂、罗叔青、滕克勤、朱树桢、郭卫、王明坤、何凤珊、陈乐山、徐汉君、阮华茂、姚桂芳、吴志青、谢强公,顾筠生、严子裕、张祥甫、黄芝熬、朱励公、高子云、胡世粮、汪九如、《郑启亨》、杨照清、施家骝、朱启明等二十五人为筹备员。于六月十七日在公共体育场召开成立大会,当场修改会章选举执行委员二十一人,监定员三人。执行委员有:陈乐山、胡世粮、金炳生、朱少沂、吴志青、王壮飞、谢强公、叶惠钧、滕克勤、高子云、秒励根、阮华茂、朱启明、王一亭、罗叔青、严子裕、朱树桢、王子平、顾馨一、马骥良、王叔贤。候补委员有:徐汉君、于右任、施家原、顾筠生。监察委员有:陈勇三、李英石、项康原、候补监察委员有:陆嘉鸣、陆仲麟

许世友的功夫是正宗的少林功夫,老师为云游武僧林子金。贺龙虽然是黑社会的世家,但武功似乎不如他。

杜心武:绰号传奇武侠,湖南人士,早年习文尚武,得到过江湖武术奇人徐大侠的点拨和真传,学得旷世武功、身手不凡,青年时代东渡日本求学,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辛亥革命之后回国担任宋教仁先生创立的北平林业讲习所(北京林业大学的前身)的高等教员,并曾经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私人保镖,武术造诣极深,创立了传统武术的散打技击之术“自然门”,成为一代享誉京师的武林大家。

万籁声:绰号自然宗师,早年身体孱弱多病,后考入国立北平林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师从著名武术家杜心武,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万籁声通过杜心武的言传身教,再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和天资悟性,学得一身好功夫,尤其擅长自然门,身手矫健敏捷、技击动作迅雷不及掩耳,以快、准、狠著称于世。他曾经参加过民国时代的国术比赛,获得过轻量级的散打冠军,在抗战期间曾经担任过国民政府下属的中央训练团的国术总教练。

蔡龙云:绰号神龙大侠,山东人士,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幼习武,悟性极强,擅长拳法和腿法,青年时代在上海参加过中外拳击对抗赛,击败过俄国力士,后又在擂台赛上击败过美国黑人重量级拳击手,一时间享誉上海滩,被媒体称为神龙大侠,晚年担任过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并担任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系主任、教授,长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武术教育与研究活动,可谓桃李满天下,同时,他也是中国武术恢复传统散打技击竞技的积极倡导者和热心推广者。

 王子平:绰号神力千斤,河北沧州人士,出身武林世家,自小尚文习武,青年时代精通武艺、力能扛鼎,被江湖武林人士赞誉为“神力千斤王”,尤其精于武术弹腿,民国时代在北平曾经打擂击败过多位外国来华大力士和日本浪人。1949年之后,王子平成为中国武术界的****之一,他曾经担任过中国武术协会的副主席,晚年定居上海,从事武术教育与中医研究工作,他也系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其女王菊蓉得其真传,女承父业,日后也成为著名的武术教育家。

韩慕侠:这是当年和霍元甲同乡并齐名的大师,武林大师张占奎弟子,解放前黄埔军校首席国术教官,击败无数外籍高手,打死天津擂台俄国大力士。

孙禄堂: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望都县东任疃村人,清末民初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武学大家,堪称一代宗师,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霍东阁:霍东阁是精武体育会创始人霍元甲的次子,一八九五年二月出生于直隶静海县(现天津西郊)小南河村。由于家庭的熏陶,他自幼就酷爱武术,并能刻苦练功,极受父亲宠爱。后来,其耿耿爱国之心与高超的武技,和父亲一样,赢得了人们的广泛称颂。

一代宗师--意拳创始人王芗斋,早年师从郭云深学习形意,后以形意为基础创立“意拳”。日本人泽井健一来中国四处挑战中国武师,有胜有负。听说王芗斋功夫不错于是前来挑战,惨败,遂拜王芗斋为师,学习意拳。抗战期间多名日军军官挑战王芗斋均以失败告终。有个军官害因为怕王芗斋使用“法术”,在比武前宰鸡放血,用鸡血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要求在圈内比武,结果还是王芗斋赢了。抗战胜利时,泽井健一悲痛万分,动了轻生的念头,打算先杀死妻儿然后剖腹自杀。正在痛苦犹豫时王芗斋及时赶到他的住所,耐心开导自己的徒弟终于让他想开了,带着妻儿离开了中国。回到日本后一生致力与传播中国武术,称意拳为“太气拳”,被日本武术界尊称为拳圣,曾一度打败大山倍达,大山倍达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可以说泽井健一把中国武术推广到了日本。王芗斋不仅用拳头打败了盛气凌人的日本武士和军官,更用仁义之道征服了他们的心灵,使之弃恶从善,为我所用,这是后来的武者难以达到的境界。

大刀王五,可算是近代武林响当当的巨头。王五是北京人,他本姓白,八岁时就成了孤儿.他和弟弟沿街讨饭,讨到了北京顺兴镖局,镖局的王掌柜看他长得相貌不凡,就收留了他,认为养子,改姓王。十一年后,王掌柜死了,他就继承了镖局。由于他行侠仗义、为人直爽、武功又高,就被人叫做“大刀王五”,他的本名,是王正谊。

 李圣五,化名李化天,小名吉顺。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活跃在中国山东的著名飞贼,一代轻功高手。外号“李燕子”,民间讹传其亦为“燕子李三”。由于无肖像,上为电视剧版燕子李三。

康熙十五年,沧州孟村人丁发祥北游燕京,适逢两名俄罗斯大力士在那里摆擂,几位技击家接连失败,丁发祥挺身与他搏斗,两位大力士连连被击败。一时名闻宫禁,皇帝与诸公大臣召见他,并题匾相赠,以示嘉奖。

释德根:嵩山少林寺和尚,清末化缘入京。因见英国皇家拳师丘斯威尔摆擂击死、击伤我多人,愤于不平而登台与他搏斗,先后使用“蝴蝶展眉”和“梅花拳”,都被对方击败。他奋勇三登擂台,使开“掏心拳”,指上打下,声东击西,虚实并用,激烈拼斗。当对方右拳向裆部打来时,他用右劈掌劈折了对方的小臂,同时其右臂也被对方“飞风拳”击伤。他忍痛侧身,左手疾去一记“掏心拳”打得丘斯威尔七窍出血,一命归天。当时他年龄刚满18岁!

董海川:生于清代嘉庆年间,河北省文安县米家坞人,幼年喜学各家拳术,及长访师江南,在桃花山上见一年幼和尚不断向树击掌,并盘树绕行,董自恃勇武上前和小和尚交手,结果大败。于是他请见老和尚,虚心求教,历经几个寒暑,尽得其艺;临别时师傅叮嘱:技艺已有成就,切忌少年气盛惹事生非,董唯唯应诺。然而回家之后偶与人争,以致出手伤人,官方缉拿甚紧,董遂净身为阉,隐于京师肃王府中,做了一名司菜太监。

柳海龙:当代中国散打的代表人物。 1980年出生,籍贯山东,身高176米,他13岁开始习武,后被选入山东散打队受训,初出茅庐就在全国散打锦标赛中战绩显赫:1999年获75公斤级第三名;2000年获75公斤级第一名;2001年再获75公斤级第一名;2002年获80公斤级第一名。他成为中国散打明星是在2000年度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上,他在那届比赛夺得了75公斤级冠军并荣获“散打王”称号,此后还获得了“超级散打王”称号。他还在中国功夫VS泰国职业拳王争霸赛中两胜泰国拳手,在中美自由搏击对抗赛中击败美国选手,名声大振。

佟忠义字良臣,男,满族,武术名家。出身河北沧州武术世家,6岁习武,后在清宫禁卫军任武术教官,曾在奉天、沧洲开设镖局。辛亥革命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武术教官等职,兼理伤骨科。民国11年(1922),受国育武术研究会之邀来沪任教。民国14年创立忠义国术社,开设摔跤、拳术、举重、弓矢、器械五科,并在精武体育会、东亚体专等处任教。民国17年任上海市国术馆少林门主任及摔角教练,同年赴南京参加国考,名列优等。民国19年受聘为市国术馆董事。民国30年重建忠义国术社、中国摔角社,并被上海健身学院和现代体育馆聘为摔角教练。他授徒注重武德,在《武术须知》中要求弟子“爱国家,保国权”,“宁愿谨,勿诈虞;宁迂枸,勿放恣”;“守信义,重质朴”。解放后,曾多次参加武术表演,并开办伤科诊所。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上海市体委委员。著有《武术之道》、《中国摔角法》等书。

 曹晏海:河北沧州沧县芦家园村人。此人身材高大、蜂腰乍肩,臂长腿健。少年时酷爱武术,十五岁曾背着家人出走,去昆仑山学艺,沿途讨饭一个多月至山西太谷被一老人劝回。他聪颖过人,自学成才,十几岁能释读古文,双手提笔能写梅花篆字和清秀小楷。至令其家人还保存他早年阅读过的书札墨迹。十几岁从连阔和尚学拳术,1928年去南京中央国术馆在教授班学员。二十几岁就得了个“草上飞”的浑名。上海擂台赛曹晏海取得冠军和以后充分显示了曹的非凡武功和精纯技艺。

奇云和尚:奇云大师系北京西郊上房山兜率寺少林密宗高僧,俗名史正刚。河北省保定人,自幼读书学剑,曾多次投师学习,得名师指点学习各派武功,如弹腿及查、花、炮、洪、少林等各家拳术,冠绝侪辈。他曾在北京德胜门外教书,二十岁左右结婚,婚后曾育有一女,不久妻子病亡,大师悲痛欲绝,伤心之下,抱幼女回保定老家,送给乏嗣同乡领养后,孤身一人返回北京,投入著名的法源寺削发出家当了和尚,法号奇云。其后,奇云大师受命徒步化缘走到东北地区在一大寺院顶香受戒。回到北京后,曾在北京各大小寺院做过住持方丈,管理数十座庙宇寺院。长入佛门后,大师遍游名山宝刹,偶遇隐士高人授以无名神拳,示为筑基根本;后拜诵千手观音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敬观图像时,顿悟与隐士高人所授拳式融通,逐按像寻索拳式,发觉拳式姿式庄严,动作圆和,与大悲心陀罗尼经图像契合;其后更访娴武高僧,获悉佛门曾有大悲心陀罗尼拳失传已久,隐衲所授正乃大悲心陀罗尼拳也。奇云自幸得以奇遇真传,复融会各家拳术精华,征引印证,获神拳之精微奥妙,使其造诣益深。

清末民初时期,威名赫赫的“神枪李书文”是八极门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以贴身靠打的精技纯功名震武林,以出神入化的大枪技艺扬威海内外,把八极拳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陈子正,著名武术家、一代武术大师,世人颂誉“鹰爪王”,今河北省雄县李林庄人,自幼酷爱武术,生性倔强。陈子正尽得刘氏鹰爪、岳氏连拳,是继刘士俊、刘成友之后的长于“岳氏鹰爪拳”的武林巨擘。

  “鹰爪拳”之名应首创于陈子正,在此之前统的称为“鹰爪拳”或“岳氏连拳”、“岳氏散手”。“鹰手拳”与流行的“鹰爪拳”在形式和内容上是截然不同的,以往流传的“鹰爪拳”专练三指擒抓之力,是手头上有劲、身上无活(活指完整合一整体丹田劲)。而“鹰手拳”不仅要练双手十指叨擒之劲,更练全身混无一握的整体劲,要求气达周身、惊起四梢,劲发于后踵、通于脊背、达于拳掌。

  众所周知,鹰是鸟中之猛禽,其性猛、爪和、目锐、身捷。其身形快似闪电奔雷,在与其它形体稍大或相等的禽类或野兽的搏斗中,喙叨食其肉、翅膀扇打令其昏,利爪擒抓并将其挠、撕、摔、打成碎片,身手互用可见其功,与其相搏者无不惨败命亡。陈子正就是根据鹰的这些特点将岳氏连拳命名为“鹰手拳”的。

郭云深,直隶深县马庄人,家不富足,力食四方,兼访名师,闻刘晓兰先生名气,便访至易州西陵,也拜孙亭立先生为师练八极拳,住在刘晓兰先生处,这样刘晓兰先生与郭云深先生成了八极拳门中的“谱兄弟”。孙亭立先生见郭云深学拳已成,便让他也去山西李老能那里学形意拳。郭云深到山西太谷以同乡之关系拜见李老能先生,说明来意,并将八极拳中的刚猛猴拳和梨花大枪演示给李老能先生看。 李先生见郭云深所练手法灵速、气势严整而神气活妙,遂收为弟子。当时李老能以租种菜园为生计,郭云深帮助灌田、耕耘,一应事情非常勤快,深得老能先生的喜爱,便倾囊相授,郭十二年后艺成。后来因铲除恶霸,犯了人命官司,被关进监牢,仍苦练功夫,由于项上有枷,脚上铁铐的缘故,练就了只能迈出半步的绝技——半步崩拳,所以,后来郭云深名扬大江南北,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著称。

 轨迹拳创始人:李紫剑古时就“中原”的称谓,这很可能源自当时纯朴的民众,他们误把河南当作中国的中心了。时至今日,某些曾到过河南旅游的外国人都会讲一句类似“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不成文俗语——不到河南非中国,我想这多半也是来自对历史的传承。在这当中,河南人民对于中华武术的继承、发展所做的贡献更有其非凡突击的一面,功不可没。就传统武术而言,众所周知的中国乃至世界最具影响的两大武术派系——少林与太极的源产地,就是河南省;而今最具中国特色的有着深刻内涵的武术典范——轨迹拳学即诞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河南省巩县一个叫竹林的小山村(现称巩义市竹林镇),其创始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在武林界有“狂生”之誉的李紫剑先生。

孙存周: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老先生的次子,讳焕文号二可,他自幼秉承家教,又敏而好学,深得太极、形意、八卦诸拳之精髓,尤以武术击技闻名于世。文武兼修,16岁始发奋苦修,三年得家学大要。海上名拳家褚桂亭叹存周武艺绝伦,技击独步,同时代无人能出其右。存周先生一生笃技击、好任侠,远浮名,书剑合璧,轻利重义。以其一生对武学研修的苦心孤诣和潇洒超脱、求真忘我的精神境界感召后人。存周先生质朴天然,幽默博学,趣意清雅。通诗文词曲,知古乐音律,更好书画,以山水为多,尤善松柏,合以其性。

 郭瑞祥,字慕秋,出身武术世家。其父郭长生,人称“郭燕子”名扬中外。1991年以来郭瑞祥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武术刊物上发表介绍苗刀、通臂拳、劈挂拳、疯魔棍等文章数百篇。他经过长期钻研,撰写了《苗刀》专著,证明了苗刀原于中国而非日本。郭瑞祥老师在武术方面的突出贡献,受到了中国国家体委和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黄淳梁是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赴港之后最重要的弟子之一,也是将咏春现代理论化科学化的重要功臣之一。咏春拳拳学的创始人。

陈长兴:温县(今属河南)人。陈氏十四世孙。立身中正,形若木鸡,人称“牌位先生”。精于陈氏世传拳术。继以王宗岳《太极拳论》的理论,损益陈王廷所创长拳十三势,使其拳路系统化、定型化。为太极拳老架之代表。传授门徒众多,有名弟子有,其子陈耕耘,宗侄陈花悔,陈怀远,杨露禅(福魁)等。

  王润生,湖南长沙人。精通“八拳”,人称拳王。1905年留学日本,曾打败日本柔道家。当时日本留学生柳午亭、向恺然等数十人纷纷向王润生求授拳术。王润生回国后,1913年与向恺然在湖南长沙创办国技学会。1916年冬在上海击败俄国在大力士多维诺夫斯基,誉满中江。1928年与1933年在南京举行两次全国武术考试,王润生均任评委。1934~1940年王润生任湖南大学体育教授,兼教武术。王润生是吴公仪的长辈,仍不耻一问向吴学太极拳推手,并每日给吴打洗脸水。一代“拳王”能重创日,俄武士,为国家民族增光,却谦恭好学,师事晚辈,有崇高的武德。

霍元甲,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他的武艺出众,又执仗正义,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先后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轰轰烈烈,充满传奇色彩。有多部影视作品描述他的事迹。

杨露禅自幼好武,因家贫,迫于生计,在广平府西关大街中药字号“太和堂”中干活。这药店为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人陈德瑚所开。陈见杨为人勤谨,忠实可靠,又聪明能干,便派他到故乡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家中做工。适逢陈长兴借陈德瑚家授徒。杨心中十分羡慕,有心拜师学艺,但一者事繁,二者又怕陈不收自己。他虽然懂得江湖禁忌, 但因学艺心切,便在陈氏师徒练拳时,在一旁观看,用心记下某些招式,无人时便私下练习。

黄飞鸿是清未民初有代表性的洪拳大师。清顺治年间,郑成功部将蔡德宗等五人潜至福建少林寺,与达宗等在高溪庙创立洪门会(天地会),洪门会流行的拳术称为洪拳,含有纪念朱洪武,反清复明之意。黄飞鸿的洪拳,一方面由陆阿采--黄泰--黄麒英所传,一方面由铁桥三--林福成所传。黄飞鸿对洪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并以飞铊入埕、采高青、五郎八卦棍、无影脚等绝技闻名,现传下的要拳术套路有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五形拳;主要器械套路有五郎八卦棍、子母刀、单刀、飞铊、行者棒、瑶家大耙、形意箫、挑等。

 叶问,本名叶继问,是广东佛山的大族富家子弟。叶问从小受到家庭严谨的儒家教育。从7岁起便拜“咏春拳王”梁赞的高足陈华顺(人称华公)为师学习咏春拳。自收叶问为徒后,陈华顺则不再接受任何人士拜门学技,叶问成为陈华顺封门弟子。华公逝世后,叶问再随师兄吴仲素钻研拳技。叶问十六岁那年,赴港求学外文,就读于圣士提反学校。后随梁壁(梁赞之子)学武。1950年赴香港,在港九饭店职工总会内传授咏春拳术。其弟子中最出名的是让中国武术闻名世界的武打巨星李小龙。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乳名细凤,为美籍华人,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身高173厘米,体重64公斤。他是一位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华人武打**演员、世界武道改革先驱者,UFC起源者,MMA之父,截拳道武道哲学的创立人。他对中国**业的贡献永不磨灭,在香港的3部半**,3次打破空前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全亚洲票房记录,李小龙随即风靡东南亚。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总票房达到23亿美金。毛泽东,本拉登都喜欢看李小龙的**。在泰国曼谷拍摄《唐山大兄》时,秒杀泰拳王察尔·铺。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特别是近现代以来,许多中国

  武术家登台打擂,与洋人比武较量,挫败凶悍的大力士和拳击家,为中国人民打出了志

  气和威风,一雪“东亚病夫”之耻辱,这伟大的爱国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丁发祥:康熙十五年,沧州孟村人丁发祥北游燕京,适逢两名俄罗斯大力士在那里摆

  擂,几位技击家接连失败,丁发祥挺身与他搏斗,两位大力士连连被击败。一时名闻宫

  禁,皇帝与诸公大臣召见他,并题匾相赠,以示嘉奖。

  2、范旭东:精铁砂掌和螳螂拳。光绪年间,沙俄大兵在西伯利亚霍地市大摆擂台数日,

  讥笑我偌大中国民孱国弱而无能人。范氏奋勇前往,连连挫败沙俄拳击家10余人,夺锦

  标回国。

  3、释德根:嵩山少林寺和尚,清末化缘入京。因见英国皇家拳师丘斯威尔摆擂击死、击

  伤我多人,愤于不平而登台与他搏斗,先后使用“蝴蝶展眉”和“梅花拳”,都被对方

  击败。他奋勇三登擂台,使开“掏心拳”,指上打下,声东击西,虚实并用,激烈拼斗

  。当对方右拳向裆部打来时,他用右劈掌劈折了对方的小臂,同时其右臂也被对方“飞

  风拳”击伤。他忍痛侧身,左手疾去一记“掏心拳”打得丘斯威尔七窍出血,一命归天

  。当时他年龄刚满18岁。

  4、纪德:满族人,字子修,名纪三,姓吴扎拉氏,光绪十七年,戍守汉俄边界。在与俄

  军将校的一次交锋中,一记岳氏散手“披肩式”把对方摔跌在地。对方站起猛扑,他用

  “双冲式”两臂下压,借对方抵抗之力趁势将其抛起。仅此两招就制服了一个自诩能隔

  衣数层用手指袭人的沙俄军官。

  5、单刀李(1847-1921):李存义,字忠元,河北深县人。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他

  加入义和团奋起抗击,身先士卒,勇猛杀敌,血染重衣。在天津老龙口一役中,他单刀

  上阵,往来冲杀,使敌人尸横遍野,望风披靡,因此当时人们称之为“单刀李”。

  6、杜心武:湖南慈利县人,曾跟徐某学武,早年做过镖师。1900年东渡日本,考入东京

  农科大学。1903年,东京举行全日大学生柔道比赛,他作为中国留学生邀请代表参加,

  轻而易举地击败几位名手,轰动全东京。后来加入同盟会,担任过保卫孙中山先生的工

  作。

  7、张占奎:河间人,清朝年间,打败了一个曾在六国摆擂,挂着六国金牌的德国大力士

  ,赢得其六枚金牌而名震京津。

  8、霍元甲与其子霍东阁(1896-1956):霍元甲,天津人,以家传绝技“迷踪艺”驰名

  武林。1909年前往上海与在上海设擂的西方大力士奥皮音对擂,比期未到,而奥皮音已

  畏其声名悄然逃去。其后,日本武士师徒二人上门挑战,日方徒弟与霍氏徒弟刘振声交

  手,未见高低。接着双方师傅出马,几个回合后霍元甲主动进攻,一个“鲤鱼翻身”把

  对方翻扑在天阶的下面,折断右臂,霍元甲连忙上前扶起赔礼。此日本人怀恨在心,借

  他抱病在身,献上药品,诈言有特效,霍元甲不知,饮服后病剧而死。那年他的次子东

  阁年方15岁,闻此噩耗,肝胆俱碎,发愤继承父志,振兴国术。1919年一人离开祖国在

  南洋侨乡传授武艺,名震群岛,先后与许多欧美拳击家交锋,都大败他们。

  9、韩慕侠:又名金庸,天津人,张占魁的大弟子,精通形意、八卦。1919年随师进京,

  在六国饭店挫败讥我为病夫的俄人康泰尔。一开始,康氏就抓韩的左腕,韩以八卦转环

  掌绕避,同时用下盘勾连腿猛扫对方小腿,就在康氏摇晃的刹那间韩慕侠以右掌劈石开

  碑之功,闪电般冲击康氏前胸华盖穴,打得康氏痛不可忍,应声跌出一丈开外,扑倒不

  起。康泰尔甘拜下风,立下字据,亲手将其周游46国没有输过一场的11块金牌献给韩慕

  侠,狼狈出京。

  10、王子平:回族,河北沧州人,精通多种拳术。民国五年在济南击败日本青年团佐滕

  氏。民国九年在青岛击败了日本人宫本氏和德国人克泊玛氏。  1919年9月,俄国号称

  “环球大力士”的康泰尔在北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五色土设“万国赛武大会”,

  预定摆擂三日(14、15、16日)。第一天比武开始,康泰尔上去就抓这个比矮一头的中

  国“病夫”。王子平左手一闪,右掌打在对方胸上,接着一闪腰,右手拿紧对方膝盖,

  左手抓住腰,一下子将康泰尔摔倒在地。康泰尔“大败愧怍万状,抱头窜去”,“遂不

  敢再登台矣”。  为应付当时青州车站德国鬼子的挑战,王子平举起大磨盘,获“神

  力千斤王”之称,招来外国大力士们嫉妒。青岛美国学堂体育教员阿拉曼要求比武,握

  手时竟想暗算,被王子平一招“摔跤仆脚”摔了个仰面朝天,起来再战,王使用几下擒

  拿法,使他又跌仆败倒。  1921年,美国沙利文在上海主持设立“万国竞武场”摆擂

  ,王子平受上海武术界推选参加打擂。当他照约在台上讲话时,忽然斜刺里窜出一个彪

  形大汉伸出了冷拳,王闪身躲过,待第二拳打来时,他气愤地一个箭步上前,只一拳一

  腿,就把对方打翻在地。当天深夜,万国竞武场悄悄送来一张纸条,申明比赛取消,溜

  之乎也。这些被吓跑的许多武士中有英国人乔治和法国人彼得及不明国籍的丁柯尔。 

  另外,他还挫败过西方大力士马志尼、柯芒麦,在上海打过外国人康斯顿的擂台。

  11、石大斧:姓石,因善砍斫功夫而得此绰号。1919年到台湾谋生,日本武士山边田夫

  找上门来。交手后拳脚交加,力凶势猛,石大斧先是躲避,当对方腾身飞脚踢来时,他

  侧身退后,并起五指狠力一斫,掌到处,山边田夫的小腿应声而折。

  12、刘百川(1870-1964):安徽六安县人,自幼习武,得少林高僧杨澄云秘传,中过

  武举,中年走镖关外。擅长腿法,有“江南第一脚”之称。他曾游历香港,以子母鸳鸯

  连环腿击败英国大力士。孙中山当时在场,亲书“尚武精神”横匾一额,嘉奖他为中华

  民族争气的壮举。

  13、李晓臣(1876-1973):河北冀县李家庄人,在清朝会友镖局里走过镖,在慈禧面

  前表演过八仙庆寿剑,教过京剧武生宗将杨小楼在演《安天会》即《闹天宫》中猴拳动

  作,教过京剧旦角大师梅兰芳演《霸王别姬》中的舞剑手法,开过鼎盛一时的“武术茶

  社”,主持过名声赫赫的“北京精武体育研究会”。日本侵占北京后,会八卦和柔道的

  日本军官武田西找他较量。先比拳,两次都被他打倒在地,接着比日本战刀,来往不到

  一分钟,就被他一脚踢飞了战刀。在南京与日本人比武,让过对方三拳后,他大喝一声

  “你下去吧!”猛起一拳把对方倒栽葱打下台去。解放后在怀仁堂为毛主席和中央首长

  作过精彩的武术表演。

  14、吉万山:1903年生于河北献县的农民家庭。1933年6月,以摔跤著名,自称“走遍欧

  亚无敌手”的俄国大力士杰力柴夫来到哈尔滨四处寻找对手,欲与吉万山见高低。比赛

  开始,吉万山见其扑来,向右一闪,“顺手牵羊”抓住对方双臂猛一带,带个趔趄,顺

  势左足插进对方裆间,用“鬼推磨”招数,贴近对方身体全力一推,把他四足朝天撞倒

  在地。杰力柴夫恼羞成怒,起身一记耳光打来,吉万山左手一挡,右足插进,扣住对方

  脚跟,一个“虎拉头”拳身齐进照准他左肋就是一拳,打得杰力柴夫“哎呀”一声倒在

  地上,半天爬不起来。第二天悄悄溜出了哈尔滨。

  15、沈三:北京著名摔跤师。1934年在北京一举击败俄国大力士麦加洛夫,1945年卒。

  16、李小龙(19401127-197368):原籍广东,精习咏春拳,自创“截拳道”。18

  岁赴美留学。留学期间,会空手道,又是三段拳手的日本留学生山本向他挑战。三四个

  回合后一记鞭拳就把山本打倒在地,山本站起反扑,被他虚晃两招,突然侧身飞踹,再

  次踢倒在地。大学毕业后,李小龙在西雅图办起一个武术馆,许多日本空手道、南朝鲜

  跆拳道和美国拳击好手找上门来都败北而去。有一次在美国唐人街,他见四个持刀歹徒

  正胁迫一名华人少女,便立即上前解围。赤手空拳,以一对四,把他们统统打倒在地,

  名震纽约。  在到泰国拍摄**《唐山大兄》时,他曾与泰国拳王察猜(译音)比武

  。拳王向以手力快猛腿力雄劲著称,往往在一两回合内把对方击倒不起而称雄,取得多

  届冠军,被称为“无敌手穿云脚”。激战多时,最后李小龙施展其绝招————厉害非

  常的“连环三脚”将对方击倒。

  17、孙禄堂:大约1923年,日本武士道大力士坂垣奉命来北京找他比武。孙闪展腾挪,

  竟使其无用武之地,而孙以顺化点穴等手法出击,终使之服输。  1930年秋,日本六

  名武士到上海虹口孙禄堂的住址找其比武,自称拳可推动千斤,脚可踢动八百。孙躺在

  地上,让其一人按住头,两人按住脚,两人各按一手,一人发号施令。当“一二”刚过

  ,“三”字尚未出口,孙即使用游身八卦法,一个“蜈蚣蹦”便从地上跃起,五个日本

  武士都跌倒了,爬起后大惭而去。

  18、张福全:1941年在成都,25岁的张福全应战国民党双流飞机场的美国顾问、空军上

  校彼尔逊,赛前规定不准用腿。开始时,彼尔逊一路直拳直攻张头部,当双拳逼近眉睫

  一瞬间,张一个“燕子钻帘”势,突然腾空而起,挥手一招“洗脸破面”,一拳打得彼

  尔逊鼻血迸发,跌坐在地。爬起后改用横拳进攻,张福全一个低身躲过对方横拳,贴近

  对方,一记“通天炮”击中下颌,打得彼尔逊拔地而起,昏倒在地。

  19、蔡龙云:全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研究院教授。1943年12月西洋拳击界正式

  提出要与另武术界进行对抗赛,上海武术界著名技击家王子平、蔡桂勤(龙云之父)等

  毅然应战,选出八名选手与决斗。蔡龙云在八人中年龄最小,只有14岁。12月13日,蔡

  龙云与西洋拳击界名手、俄籍拳师马洛索夫对垒。马索洛夫约30岁,体形魁梧,技术全

  面。对搏开始后,以直拳猛击蔡的脸部。蔡以少林拳的“连环”手法和华拳的“迎面三

  腿”反击之。“迎面三腿”用得最为精妙,打得马索洛夫防不胜防,仅两个半回合,嚣

  张一时的马索洛夫就被打翻在地,再也爬不起来。  但马索洛夫并不甘心,又以“唯

  用拳击而非腿”相挑衅。三年之后,他挑起美国重量级拳击手鲁塞尔(黑人)与蔡龙云

  打擂。蔡龙云再施绝技,用少林拳、华拳的拳法击败鲁塞尔,威震上海十里洋场。著名

  书法家沈尹默在赠给蔡龙云的诗中写道:“少林拳击进莫当,动迅静定力蕴藏,蔡君得

  之制强梁……一洗东亚病夫耻”。 

  20、蒋浩泉:原任安徽大学体育教研室主任、教授,精拳击和逍遥掌。抗战爆发,为慰

  问前方抗战将士和救济孤儿募捐,他在重庆、上海等地连打了十几场拳击,场场皆捷。

  先后击败英国拳击手史蒂文森、美国莱州业余拳击冠军白克勒等外国拳击名手,威震拳

  坛,被誉为“一代拳王”。1947年为上海孤儿院筹集营养费资金,他与俄国拳师马克诺

  夫进行了一场拳击比赛,仅四个回合便将对方打倒在地而取胜。

  21、周士彬:出身精武会门,在我国拳坛上有“拳王”之称,原任上海体院教授。1946

  年,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七国拳击赛,挥动直拳连赢对手。最后他与俄国的巴利柯夫争夺

  冠军。一开始,俄国佬自恃身粗劲雄,步步进逼,周有意东躲西闪,耗其体力。伺其气

  喘,便发动猛攻,两拳左右开弓,雨点相似,最后一记左勾拳,巴利柯夫应声而倒。

  22、黄赐福:原籍广东台县,善白鹤拳。1981年秋冬间,向号称常胜将军的泰国拳师阿

  也氏挑战,苦斗十回合,终于战胜了他。

  23、冯志强:北京体院医务室按摩大夫,精通臂、陈式太极拳。美国大力士库玛学过猴

  拳、少林拳、形意、八卦,是美国太极拳研究社教练,曾获美柔道冠军。1981年9月12日

  ,二人试手,库玛饿虎扑食般猛扑过来时,冯志强以太极“强进落空”招式双臂自下而

  上一迎,迅即沉肩坠肘,右膝已达其裆间,关住其膝。当库玛感到有倾仆之险而慌忙后

  撤时,冯双手乘机发劲,库玛迎面腾空而起,幸被人接住。遂对冯佩服得五体投地。

  --

  无论时光如何改变,让真诚永远;

  无论世事如何艰难,让善良永远;

  无论眼前还是天边,让美好永远;

  无论缘聚还是缘散,让真情永远!

中国著名武术老前辈郑启亨老师

上海中华武术会建于一九一九年二月二日,当时命名为中华武侠会。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国内政治形势多变,帝国主义列强压迫深重,爱国志士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