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古宅的记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3收藏

金乡古宅的记忆,第1张

潘京芝先生是潘荣桂公后人,他带我们先后参观了仅存的"桥下大潘家"和"西门大潘家",这两座古宅都建于清代,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仍保存完整,其中西门大潘家前门朝闹市区,后门临太平池,坐南面北,前后三进,左右设厢房,由台门、前屋、正屋组成四合院。院内亭台楼阁,假山照壁,奇花异卉,美轮美奂,可与余氏大屋、沈太丰等古宅相媲美。在金乡众多的明清时期的建筑中,潘家大宅院无疑是杰出的代表。

一、望族富甲金乡卫

据光绪《潘氏宗谱》记载,潘氏家族于南宋末年之前世居平阳西门,后因元兵侵犯平阳,先祖麟公携家眷乘海船逃往宁波(鄞县),定住鄞县市前街,其后再从宁波复归平阳。麟公有三子:海澄、海清、海涵(谱中作"海安"),海涵(海安)公在观海卫(康熙二十年前属定海县,后改为镇海县,沿用至今,非今日之舟山定海)任职。明初,信国公汤和奉诏抽调部队筹建金乡卫,海涵公率部移防平阳金乡,遂为金乡潘氏始迁祖。而老大海澄公一脉卜居江南垟潘家庄、半浦、直浃河一带村落。

定居金乡卫的海涵(海安)公职授指挥千户,因军功升游击,加授安远将军,卜居金乡卫西门,此后潘家在金乡城里繁衍生息,成为金乡望族。

明末清初,金乡城经历了陈仓起事,顺治迁界之灾,城内望族纷纷避走他乡,几乎是一座空城。潘家在迁界之乱中遗失了族谱,故有明一代,潘家族人的事迹已无法得知。随着康熙展界复井,原金乡各大望族纷纷回迁。潘氏族人回到西门故地,重建家园,自此簪缨继起,文物常新。

金乡潘家以第三房最盛,至第九世应蛟公,字兆龙,号潜溪,谨厚勤俭,肄业诗书,因家事辍学,捐授征仕郎。应蛟公生三子,长子雄飞,次子溶光,三子荣桂。三子皆学文,分别考取贡生。应蛟公经营有方,持家有道,事业日兴,是金乡城内著名的富户。自应蛟公开始建宅,此后数代屡屡修筑,潘宅以建筑优美,规模宏大而成为金乡城内屈指可数的名宅之一。

潘家先人如何致富?宗谱中没有具体记载,后人也不知详情。据金乡《殷氏宗谱》记载,精于制烛之术的宁波人殷南立看中平阳沿海渔民对蜡烛的需求而迁居金乡城内,创"殷大同"商号,专营蜡烛,生意红火。后来殷南立把"殷大同"分号开到福建泛船浦这个地方,谁知店内伙计不小心打翻蜡烛,结果一把火将殷氏几乎所有家产烧光。殷南立没有气馁,他回到金乡城寻求东山再起,他获悉潘家囤积的桕子油(制作蜡烛原料)有点变质,急于出手,遂主动上门收购,结果以极低的价格从潘家买到桕子油,正是潘家的这批桕子油,让"殷大同"绝处逢生,重振雄风。但据潘家的人说,潘氏与殷家原是亲戚关系,为了援助处在困境中的殷家,才将桕子油半卖半送给殷南立。潘、殷两家桕子油交易的具体真相我们不得而知,但笔者在殷、潘两家宗谱中发现,它们几乎代代通婚结亲,而潘家最有可能就是经营桕子油生意而发家致富。

金乡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则传说,殷家和潘家曾为了攀富而上演了一场"智斗",殷家之女出嫁潘家,殷家派人事先暗中测量潘家大台门的宽度,故意将新娘的花轿制作得比台门宽一些。当天,送亲队伍因花轿在潘家台门难进而焦急,潘家老爷心里明白这是亲家故意出难题,便不动声色,吩咐家人抬出一筐筐的银圆堆积在墙下,直至与墙齐高,让轿夫从银山上越墙而过。当然这传说不一定真实,但潘家富裕让金乡人至今津津乐道。

二、潘荣桂冒死告黄梅

潘应蛟三个儿子中,以潘荣桂最为杰出。潘荣桂(1728-1810),字汝攀,号枕岩,又字宗颐,乳名荣祖。自幼天资颖异,乾隆癸酉(1753)岁入县学,丙子(1756)捐纳附贡。鲍台在《潘枕岩先生八十寿序(代)》中称之"少著英风,老敷雅迹,足为乡邑典型。"

潘荣桂娶妻袁氏,伉俪情深,可惜袁氏天命不永,遗下三个幼子,嗷嗷待哺。潘荣桂对爱妻情深意重,终身不娶,故深受乡人敬重。

潘荣桂行事任侠,慷慨节义,遇事勇于担当。当时平阳知县黄梅生性贪酷,大肆敛财,平阳士民不堪盘剥,其中吴荣烈、潘荣桂、董正贤等乡绅趁浙江学政窦光鼐来平阳视学之机,联名控告黄梅借弥补亏空为名,科敛自肥的罪状。有着"铁御史"之称的窦光鼐气愤难耐,他接受了乡绅的诉状,向朝廷上书弹劾黄梅,谁知黄梅在朝中有阿桂等权贵撑腰,他们反咬一口,说窦光鼐在平阳鼓动士民诬告黄梅。乾隆皇帝真假莫辨,便将窦光鼐革去官职,并下令将此案发付杭州三堂会审。为了取证,窦光鼐再赴平阳,请吴荣烈、潘荣桂、董正贤等乡绅随他到杭州当堂作证对质。其实众人知道,会审的官员都已被权臣阿桂收买,在这场正义与邪恶较量的官司中,大家生死难测。在会审前,窦光鼐悲愤地说:"我愿为此事捐生,你们也受到牵连,有遗憾不" 吴荣烈、潘荣桂、董正贤等乡绅决心誓死抗争,与窦光鼐共进退,众人纷纷写好遗书。在公堂对质中,会审官员果然百般刁难。潘荣桂忍无可忍,在公堂上大声疾呼:"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审问官相顾失色。

最后窦光鼐通过朝中大臣将吴荣烈、潘荣桂等乡绅提供的物证直接送到乾隆手中,铁证如山,乾隆皇帝获知真相后立即下令彻查,黄梅案出现转机,最终黄梅等官员得到应有的惩罚。黄梅案的结局令吴荣烈、潘荣桂等江南乡绅扬眉吐气,但此案也耗尽众人的精力,经此一案,这批江南垟乡绅都无意参加乡试,隐居家中,悠游林泉,以课读子孙为乐。

笔者查阅金乡潘氏、夏口(今钱库镇)吴氏、东庄(今龙港镇)董氏三大家族的宗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三家互相通婚。如潘荣桂之子潘学柔原配东庄武举人董大炎长女。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董大炎,字士涵,号静斋,居东庄,乾隆十八年癸酉武举人,官千总。潘学柔原配董氏早逝,又续娶董大炎三女。而与吴荣烈、潘荣桂一道赴杭申诉的董正贤正是是董大炎侄儿。潘学柔之子潘右垣娶夏口吴乃康次女,而吴荣烈是吴乃康的叔父。"黄梅案"被称为浙江三大奇案之一,轰动全国,在这场官司中,吴荣烈、潘荣桂、董正贤三位乡绅能在这场官司中同仇敌忾,生死相依,为民 ,除报答窦光鼐的恩义,应该还有一份可贵的儿女亲情。

潘荣桂晚年热心地方公益事业,还修潘氏宗祠,摭姓氏之源流,溯祖先之出处,手编潘氏宗谱,遗示后贤,在金乡城内度过平静的一生。 在他八十岁大寿时,温州知府廷鏴送去了由鲍台代拟寿序,在廷鏴的眼中,潘荣桂 "古心古貌,白须彪彪然,与之言,色温而语壮,达于人情,洞于世故。"他钦佩潘荣桂在黄梅案中表现出慷慨侠义的儒生风骨,称之为"伟男子"。

三、致富有方潘学柔

潘荣桂有三子,长子潘学柔,次子潘学晋,三子潘学畴,这三个儿子自幼学文,学有所成,潘氏三兄弟素相友爱。长子潘学柔(1759-1843),字景康,一字绎诗,号退庭,幼而歧嶷,弱冠时习经史兼工书法,乾隆癸卯(1783)县试第二名,府试第一,入县学,出应府试,俱冠其曹。同年,受知于窦光鼐,补博士弟子员(即贡生),入国子监,但此后曾多次参加乡试落榜,遂放弃了科举,一心经理家政。嘉庆壬申(1812),捐布政司理问虚衔。

潘学柔科场失意,投身于商业却如鱼得水,他以分家时得到的五百多两银子作为资本,到温州城开了"会川"和"广兴"两家典当。在温州城,他广交两朋,经营有方,典当的生意红火,财源滚滚。尽管是一介商人,但潘学柔身上却没有丝毫的商贾习气,他喜欢结交文士,仗义疏财,受人敬重。

可惜长子潘右垣英年早逝,令潘学柔伤痛不已,自此无心生意,他结束了温州当铺,回到金乡城。他将温州所获之利,加上祖业遗留的财产,大力购置田亩,修盖豪宅。据光绪《潘氏宗谱》载,潘学柔回金乡后增置腴田五千亩,在卫前大街新构十一座宅院,加上原来就购置的十七座房子,潘家的店铺就有一百多间,可能卫前大街的大半条街都是潘家的。潘学柔将潘家的事业推向高峰,其财富远超其父潘荣桂。

潘学柔虽然是一名商人,但他的见识和度量非一般商人能及,在慈善公益上,他从不落后于人。潘学柔平时不会轻易承诺,但一诺千金,从不失信。道光十七年(1837),平阳知县廖重机想重修平阳城,潘学柔带头出资,带动了其他乡绅积极出资。据民国《平阳县志· 建置志》载:"道光十七年,知县廖重机率邑人潘学柔等再修,高一丈八尺,堞六百四十二口。"他平时存心仁慈,为人正直,"遇公乐输,逢急乐济",凡有鳏寡孤独,流离失所者,他都给予救济。

潘学柔曾目睹父亲潘荣桂、吴荣烈、董正贤等乡绅协助窦光鼐与平阳知县黄梅进行殊死较量。嘉庆年间,平阳又发生了一起北港儒生林钟英状告平阳知县徐映台一案,最终让徐映台等一众官员得到应有的惩罚。潘学柔深切地同情林钟英的遭遇,给予无私的帮助,林钟英官司胜利后,潘学柔曾赋诗曰:

不惜奔波行路难,祇因屈郁甚寒酸。

堂萱炮烙同肤愬,姝娈钳炎等熨看。

酷烈弁员批了事,贪婪胥役味加餐。

幸瞻圣泽丹墀下,洗尽冤情奠枕安。

在诗中,潘学柔深刻地揭露了地方官员的贪酷和 。晚年的潘学柔安享天年,注重养生。他在家居东北方修筑一座"菟裘署"作为隐居养老之地,并精心布置这个地方,"背造假山,环以花木,畜以鱼鸟,润以池泉。"空闲的时光,潘学柔栖迟其中,临摹钟王字帖,指导儿孙课读。过着客来桌常满,杯中酒不空的生活。潘学柔年逾八旬依然精神矍铄,身体康健,外出不需秉杖,不需扶持,后来偶感风寒而去世。同治二年(1863),次子潘绩夫请文士杨选青撰行状。名士高柏园赠"市隐"之匾,跋曰:"周才非偏智,推分得天和"。

四、富而好文潘学恭

潘荣桂的二哥潘溶光,讳澜,字伟观,号志台,府学生。他也是城内著名的乡绅,膝下有三子,大儿子青年早逝,二儿子景绍又早夭,唯三儿子潘学恭继承父业,撑起了潘家庞大的家业。

潘学恭(1764-1833),字景群,乳名伯占,号筠畦,监生,捐州同职, 他为人仁义。长兄早亡,遗下一女,潘学恭视事嫂恭顺,嫂亡,又侄女如亲出,长大后亲自将她许配给郑家楼国学生郑之笺,生子即是后来修筑阴均陡门的总董郑观岳。潘学恭还有一姊出嫁金乡徐家,夫君早亡孀居,遗下两子徐正熙和徐焕然,潘学恭同情其遭遇,将两甥抚养成人。

潘学恭自幼学文,为治理家政而放弃科举之业,他喜欢结交文士,构华屋数十间,其居住地称为"贻榖堂",并在屋后辟地建园林,造假山、开水池;又建一屋名为"袭芳轩",文人雅士盘桓其间,吟诗唱酬,弦歌不绝。鲍台曾给"袭芳轩"作跋,描述当时袭芳轩的情形:

"筠畦潘先生,筑室三楹,种花万树,构元章之奇石,辟庾信之小园。药浥露而红矜,蕉欹风而翠谑。每当春醪夕抚,秋琴昼张,或呼逑契赏,或携屐幽寻。山公侧帽之游,水监哦松之趣。缃帘卷处,浓阴绿到须眉;镂槛凭时,香气全沾衣袖。按深深之丽曲,歌采采于风人,情在于斯,伊可怀也。领兹臭味,君当佩以芳兰;是谓德馨,我欲贻之瑶草。"

诗人鲍台还曾作《三狮图,为潘筠畦别驾题》一诗,其中写道:"……厥伏虽小骨骼奇,其气已却千熊罴。生儿如此差快意,景升豚犬那得几……"在此诗句中,鲍台可能将潘学恭暗喻为狮子,称赞其一生奋发有为,光宗耀祖。

潘学恭睦邻敦族,济困扶贫,如出资助修城墙,输军饷;在当地有出资造渡船、修桥梁等善举。其晚年养生有道,精神矍铄,可谓美意延年。在他六十大寿之时,其侄女婿郑之笺(郑观岳之父)赠"松龄"之匾。在七十大寿之时,他抚养的两位外甥徐正熙和徐焕然送来了"惠德"之匾,在匾跋中对潘学恭养育之德,再生之恩,铭记心怀。"嗟予少孤,舅覆露之长我育我,惠我无私。食以腴田,多黍多稌。宅以爽垲,攸跻攸芋。既授以室,爰谐有家。如彼枯枿,载发其华。"

夏口吴乃伊、平阳教谕叶时等也撰寿序以祝,其中吴乃伊在《祝潘筠畦姻翁六十寿序》中写道"此翁矍铄,客言从绛雪餐来,老子婆娑,我信是梅花修到。"叶时赞其"性浓孝友,味淡功名。姿同璞玉浑金,度必光风霁月。扇先人之馥,扬奕禩之光。"

五、潘氏子孙人才多

潘家子孙都富而好学,经营有道,维系潘家近百年不衰。如潘学柔二弟潘学晋,字正易,号景侠,贡生,据平阳教谕叶时为潘学晋所作的墓铭写道:(潘学晋)"力进修,寡交友,以文学重乡里……名虽未尽彰,而其实不愧于醇儒。"其长子森椿公,字树之,号立村,嘉庆辛未年(1811)由俊秀捐布政司理问。森椿公长子潘吉中,号石泉,监生,曾协助伯祖父潘学柔修建宗祠,可惜他多次参加科举落榜,最终捐按察司照磨。潘石泉平时好读书,诗酒之暇,琴棋书画,以娱晚年,六十荣庆之时,亲友赠与"寿恺"之匾。其姻戚、南楼诗人郑兆璜曾有《别后寄潘石泉》一诗:

狮山云树色苍茫,回首牵衣别恨长。

文酒三生缘未了,绮琴一曲梦难忘。

羡君藻思如潘岳,愧我丰神逊郑庄。

何日西园重聚首,殷勤共把手中觞?

潘学柔之子潘右垣(1797-1823),名弧南,字丙极,嘉庆廿三年(1818)捐职州同加二级诰授奉直大夫,潘右垣勤读诗书,并习书法,可惜几次参加乡试落榜。潘学柔令其放弃科举,协助他经理家族生意,后来循例报捐州同知。潘右垣处己俭约,待人宽和,专攻书法字帖,尚有匾联字迹在世,可惜年二十七而逝。潘右垣娶夏口吴乃康次女吴氏,生子二,长子潘达夫(1817-1864),名明哲,由监生,加捐光禄寺署正,捐盐运司,诰受朝议大夫。郑兆璜曾有《春晓偕潘达夫渡江别后寄怀》一诗:

鸡声喔喔唤归桡,一路风帆客思饶。

山静尚留残夜月,雨馀欲落半江潮。

更多踪迹飘蓬梗,无限情怀到柳条。

曾记旅窗同翦烛,频沽新酿话春宵。

潘右垣次子潘绩夫(1823-1866),名垂绪,参与修葺平阳城墙有功,议叙八品按察使知事。潘绩夫长子潘庆洪,字巽财,号梓琴,名毓杞,咸丰己未年(1859)监生,为南楼诗人郑兆璜之婿。郑兆璜有《赠潘绩夫昆玉暨君梓琴贤婿》:

每过芳园一笑迎,始知难弟有难兄。

卅年夙契偏承爱,两世论交又缔盟。

常设琴尊情莫逆,纵谈经史梦难成。

更怜叔宝风神异,吐属温和到处名。

潘右垣的次女适夏八美监生夏成瑚,曾与郑观岳一起协助张家堡杨配籛抗击金钱会起事,他们又携手修筑舥艚阴均陡门。

又如潘学恭之子潘敷鄂(1813-1868),字树棠,号韡园,道光癸巳岁(1833)捐纳监生,道光庚子年(1840)修葺平阳城垣,议叙八品衔,咸丰甲寅年(1854)报捐盐课司提举。他还曾捐良田三百亩为平阳育婴堂"养膳之资",他的慈幼之怀受人敬重同治元年(1862),在他五十大寿上,郑观岳、夏承修、吴冠乙、徐观旗等外甥赠"升恒"之匾,赞他"处富无骄,心存仁厚","遇公即赴,量具恢弘"。同治九年(1870),平阳知县方泩亲书"惠周文褓"四字之匾赠与潘家,以表彰潘敷鄂生前输军饷,修城邑,捐金济困,发粟赒饥等慈善之举。

六、一代名师潘仲武

潘家富甲一方,可与金乡余氏、夏氏、殷氏相媲美。金乡文士夏绍俅曾描述潘家的盛况:"尊酒笙歌,座客常满,辉煌灯火,杂沓喧阗,相从其间真不啻洞天福地,迥殊尘境。"潘庆洪之子潘体光,字镜光,号笛梅,人称"笛梅先生",潇洒倜傥,精通诗词,为人好客,挥金如土,不事经营,可惜英年而逝,自此家道日渐衰落。笛梅之妻余氏,是金乡著名的乡绅余晓岚之女,二十二岁开始守寡,但她精明能干,持家有道。十数年间,把几乎是一个烂摊子的家庭治理得井井有条,仓库充裕。据夏绍俅在《潘母余氏孺人六十寿言》中写道,当时金乡城潘家与余家、夏家并富,但之后,余、夏两家衣食仅自给,而潘家能"世先业屹若灵光,夏屋渠渠,门庭如旧。"皆赖余氏之功。余氏苦心抚育独子潘仲武,为他延师教育,严格督课,稍有懈怠,即加鞭挞,终于将之培养成才。

潘仲武,名丕炘,字承烈,在金乡才华横溢,为人正直,是乡人称誉的名士。民国十二年(1923),平阳县立第五小学(金乡小学)校长余韵初先生让贤,由潘仲武接任校长之职,潘仲武爱校如家,主动出资修葺校舍,呕心沥血培养人才。当时金乡学界异常活跃,金乡在温求学的学生苏渊雷、陈式纯等为了反对军阀战争,推动国民革命,他们于暑假回金乡成立"醒狮化装讲演社",并将 日货运动中没收所得予以拍卖,充作活动经费。潘仲武、余韵初等先生对讲演社也非常热心,给予大力支持,潘仲武甚至让苏渊雷等学生借用潘家开始筹备节目,日夜指导他们讨论排练,讲演社曾演出《东亚风云》《孔雀东南飞》等反映了反日救国主题的剧本,醒狮化装讲演社一直坚持到1924年。

潘仲武是金乡著名的乡绅,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他平易和蔼,处世公正,素孚乡望。在《刘绍宽日记》一书中记载了不少潘仲武参与调解社会纠纷的事件。潘仲武也是一位文士,诗文俱佳。当时平阳最负盛名的是刘绍宽、夏绍俅、王理孚等十人组成是的"戊社",定期举办"诗钟"活动,潘仲武也多次参加活动,在《戊社》(第五期)中,笔者找到了潘仲武的诗:

满地看荆棘,升沉随所安。

愁来寄诗酒,闲去种琅玕。

入世人皆醉,迎薰我独欢。

要知君子辈,劲直耐霜寒。

此后笔者又在《戊社十周汇抄》中找到了潘仲武四首《七绝》诗,从中可以领略潘仲武非凡的诗才:

其一《春晴》:

入春天气十分佳,柳媚花明处处皆。

最是多情双蛱蝶,逐人飞傍鬓边钗。

其二《春阴》:

几分春色破寒来,烟雾溟蒙拨不开。

柳眼懒舒花未放,一天雨意漫相催。

其三《春山》

万叠峰峦点缀新,爱他雨过尚含颦。

连朝草色花光里,忙煞寻芳拾翠人。

其四《春水》

鸭绿春波作觳纹,落花片片散鱼群。

问他一年潇潇雨,涨到前溪有几分?

潘仲武家中有一座名为"市隐轩"的小楼,是一班文士雅集之地,民国甲子年(1924)九月九日重阳节,刘绍宽到金乡入住潘仲武家中的"市隐轩",夏绍俅、鲍仲敷、陈谱生、殷砥庵、夏圣泉等好友携酒到潘家与刘绍宽一起过节,大家酒饱饭足之余,一起登临狮山,在山之巅,西望球山,东观大海,欣赏卫城美景,又到宦隐庵、玉泉庵等地访古探幽,直至夕阳西下,众人才兴尽而归。刘绍宽赋长诗记此次雅集:"甲子岁重阳,风日正晴美。余寓潘氏居,近傍狮山趾。开窗纳霁景,对山色然喜。有朋七八人,联翩而戾止。相携酒馔来,盛事王弘拟……

作为金乡最著名的乡绅之一,潘仲武深受士民尊敬。但于1949年之后的土改中,潘仲武却厄运连连,先是富丽堂皇的潘宅被没收,随后家中良田全部归公,潘仲武本人被扫地出门,过着寄人篱下生活,最终在贫困凄凉中死去,其悲惨的遭遇令人无限感慨。

民国时期,潘家也出了不少人才,除潘仲武之外,如潘体焘,字叔临,毕业于浙江陆军小学,陆军步兵少尉;潘旭(即潘昌贵),毕业于黄浦军校第17期;潘仲武之孙潘芝培,毕业于大夏大学,从事教育事业,于温州中学退休,现今潘家子孙依然活跃政界、学界、商界等。

潘家望族能延续数百年不衰,其中离不开潘氏先人重视教育,据潘来福先生介绍,从荣桂公开始立下规矩,潘氏有为数不少的"笔支田",专门用于奖励族内品学兼优的潘氏子弟,民国期间凡大学毕业的奖励20亩,高中毕业的奖励5亩。比如潘体焘和潘旭考取军校,分别受奖20亩学田,最后一次受奖励的是潘芝培先生。

因为孔子拜微子,微子是庶出的哥哥年龄比较大,周朝姬家灭了商朝殷家以后,封微子于现今山东济宁的微山县。总之就是孔子跪拜微子为师,家谱也用的一样的,我爷爷是祥字辈,我父亲是令字辈,我是德字辈,我明年出生的孩子就是维字辈,我们家有家谱,孔家家谱字辈跟我们是一样的

殷保华是备受争议的一位“民间股神”,1996年入市,曾轰动一时的畅销书《民间股神》第一册,续集主人公。自2001年开始,殷保华凭借江恩理论和看盘技术,先后16次准确预测了大盘的阶段性顶部与底部! 这些预测在当时各个媒体上都有明确的刊登记载,名声大噪,客群多单位机构邀请,给广大散户传播炒股技术,因没有相关证券从业资格,2011年11月24日,湖北省通城县人民法院以非法经营罪一审被判处殷保华有期徒刑。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殷保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江苏常熟 出生日期 :1951年10月19日 职业 :民间股神 经历,熊市英雄,成名,殷氏理论,投资名言,主要作品,内容简介,目录,殷氏秘诀,评价,刑拘调查, 经历 1996年他离了婚,按照离婚协定,房子和儿子归他,而全部的存款都归她。于是,他的兜里只剩下74元钱。当夜,他失眠了,他想他该找点路子赚点钱,留给儿子读书。 他想起了给人装空调。下了班,捆上安全带,殷保华就成了一名空调安装工。装一台300元,在1996年夏天,殷保华一个月就赚了5000元。 民间股神殷保华 殷保华很是满足,他却未曾料到,在他47岁时,他的人生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 因是新亚集团员工买有1块钱原始股,1996年10月31日上市开盘12元卖了450股(他当时持有900股。当时按照规定,只能卖掉其中的450股),拿到5000多块钱。随后把自己装空调所得5000元从银行搬到了股市,加上原来股市中的钱,总计1万多元。但效果不好,赚的钱又吐回去了,“两进两出分文未得”。之后从股市账户上拿出了5000元,买了台拼装电脑、接收股市行情的通视卡和一大摞技术分析的书籍,不分白天黑夜地研究之后殷保华在股市中有些名气了。他如痴如醉,用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在6台电脑反复对照研究,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要呆到下半夜。这时既有看对的也有看错的。从那时起,开始研究江恩理论的神奇数字,并摸索出了一整套独具风格的看盘和操作思路,创立了自己的江恩八线和底部三绝。 2000年春节前,一位有3000万元资金的超级大户找到他,要他辞去工作,当他的操盘手,开出的工资是每月底薪3000元,赚钱部分按10%提成。殷保华“痛苦地思考了两天两夜,终于决定一搏”。不过该大户不认同殷保华选的问题股,不欢而散。 2000年12月,他被几个亏得一塌糊涂的超大户请到了浙江余姚。这一次,他还是替他们买进瞭望春花、三峡水利、大庆联谊等,不过操作已变为短线持有。但频繁操作的战绩相当可观,仅殷保华的提成就有300万元。操盘手变成“教练员”2001年5月,殷保华感觉股市不能再炒了,就回到了上海,开始找工作。毕竟51岁的人,殷保华的工作很不好找。他先是应聘到易坛信息公司当操盘手,不久公司老总神秘失踪了。后来,他又与一家科技公司谈合作事宜,终因谈不拢而崩了。屡试屡败后,殷保华一气之下自己注册成立了天胜投资公司,自任总经理。 熊市英雄 成名 殷保华成名于熊市。对2001年8月顶部的成功预测是殷保华的成名之作。 2001年,为大户成功操盘的殷保华在上海股民圈子中已经小有名气。同年,他开始为上海的财经媒体撰写文章。 2001年,大盘从6月的2245点的高位暴跌至8月6日的186786点后,终于迎来了一波反弹,于是一篇篇鼓舞人心的文章见诸报端。而此时殷保华却不识相地发表了《警惕大盘8月份再破1887红色警戒位》的文章,提醒1887点后,大盘将会继续下跌。果真,大盘在反抽至1887点后迎来了漫长的下跌,最低下探至1514点,之后殷保华又发出了大盘会继续跌到1361点的“不和谐的声音”。此言一出,已经被套牢的股民们异常愤怒。 据殷保华回忆,当时在上海工人文化宫演讲时,他遭到了数十位愤怒股民的围攻。不过,大盘竟然真的朝殷保华所说的点位跌去。殷保华因此一战成名。 其实,殷保华应该感谢中国股市的几次大起大落,正是对它们的相对而言预测成就了殷保华。在熊市一战成名后的殷保华又先后准确预测了2003年11月和2005年12月股市的大底,以及2007年5月开始的暴跌。 至此,殷保华被冠上了“民间股神”的称号,闻名股民圈。 殷氏理论 殷氏定律:线上阴线买,买错也要买,线下阳线抛,抛错也要抛。 殷氏理论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50%理论。若股票向下跌,第一波只是跌了50%,还得往下跌同样的高度;反之,向上突破创新高,必定还要再涨50%。 殷保华和电视台主持人 第二部分,价值平均理论。该理论有二根重要的平均线:25日线和181周线。大盘或股票跌破25日线,殷保华要劝大家“有钱的去香港,没钱的去乡下”,不要再理会股市了。而大盘或股票跌到181周线之上,必有一波中级反弹;跌破181周线,再反抽到181周线,是最后的逃命机会。 第三部分,江恩八号线和底部三绝。江恩八号线由四根日线、四根周线组成;底部三绝是发现黑马的指标。 第四部分,即最新推出的箱体理论。该理论由9线组成,在任何一条线之上,该线是支撑位;在其之下则是压力位。曾经也是个无助的小散户其实,殷保华对股市的觉醒很晚,而且刚入市时,他和中国千千万万的小股民一样,盲目、冲动、无助。 投资名言 1 一波大行情放量后大跌时,理性股民绝对不能轻易进场抢反弹。 殷保华 2炒股懂得休息才是高手。很多股民的误区是:在底部不闻不问,确认涨势犹犹豫豫,接近顶部勇于买入,大幅下跌不愿止损。 3万一套牢,利用做差价解套。在阶段性高位先退出,等阶段性底部出现再进入。一味死守,很难解套。 4 全球股市都是螺旋升上的,所以做波段是最好的选择。例如A股在每年春夏时节,几乎都有一次不小的行情,即使不会选股,买ETFs和开放式基金也会受益不小。 5 价值投资日益受重视,多学点基本功,寻找价值被低估的股票。 6 技术不是万能的,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炒股决不能抱有赌博的心态。 主要作品 名称:殷氏选股法 主讲:殷保华 内容简介 一个备受争议的一位“民间股神”,“散户教头”殷保华可以说是一位股市奇人,经过研究各种经典技术分析理论,总结出一套自己技术分析的操作方法,并毫不吝惜把自己的成果传给广大散户投资者,成为最早的民间证券培训参与者。 目录 第一节课:股市的规律之一《理论涨幅》 第二节课:股市的规律之二《理论跌幅》 第三节课:殷氏定律之一《线上阴线买、买错了也要买》 第四节课:殷氏定律之二《线下阳线抛、抛错了也要抛》 第五节课:买股票的误区之一《天量过不买》、《暴涨过不买》 第六节课:买股票的误区之二《除权过不买》、《大问题不买》 第七节课:买股票的误区之三《长盘整不买、出利好不买》 第八节课:买股票的误区之四《基金重仓股不买、不买》 第九节课:技术指标的误区之一波浪理论的误区 第十节课:技术指标的误区之二 MACD与WL的误区 第十一节课:技术指标的误区之三KDJ与RSI的误区 第十二节课:技术指标的误区之四成交量的误区 第十三节课:投资理念的误区之一短线投资长线投资的概念错误 第十四节课:投资理念的误区之二投资所谓“好”股票的误区 第十五节课:投资理念的误区之三在T+1制度下做T+0的误区 第十六节课:投资理念的误区之四被套之后的补仓摊低成本的误区 第十八节课:投资理念的误区之五所谓听“讯息”炒股票 第十九节课:识别投资市场中的陷阱之一投资公司所谓推荐股票 第二十节课:识别投资市场中的陷阱之二电台、电视台、报刊、网路 殷氏秘诀 殷保华在接受采访时说:“一般股买卖股票有很多误区,我炒股的秘诀是股市‘七不买’。” 第一 放天量过后的个股坚决不买。放天量一般是市场主力开始逃离的信号。如果投资者确实对放天量的股票感兴趣,也应该等一等,可以在放天量当天的收盘价上画一条直线,如果以后的价格碰到这条线,倒是可以考虑买进的。 “散户教头”殷保华 第二 暴涨过的个股坚决不买。如果个股行情像一根筷子,直冲上天,那表示庄家已经换筹走人,你再进去就会被套。暴涨是靠大资金推动的,当一只股票涨到了300%甚至更高,原来的市场主力抽身跑掉时,新的市场主力不会很快形成,通常不会有大买盘马上接手,短期内价格难以上涨。 第三 大除权个股坚决不买。除权是市场主力逃离的另一个机会,比如一只股从3元炒到20元,很少有人去接盘,但它10送10除权后只有10元,价格低了一半造成了价格低的错觉,人们喜欢便宜买低价,一旦散户进场接盘,市场主力却逃得乾乾净净。 第四 有大问题的个股坚决不买。受管理层严肃处理的先不进去,先观望一下再说,比如银广夏、科龙电器等。问题股如果出现大幅上涨,则可以肯定地认为是机构在炒作。 殷保华 第五 长期盘整的个股坚决不买。这样的股票一般是庄家已经撤庄,但还没有把筹码全部拿走。看个股要看连续的走势,长期盘整上下不大的不能买入。 第六 利好公开的股票坚决不买。这是目前投资者最易走入的一个误区。业绩就算好得不能再好,全中国股都能看到并全部买进,谁能赚钱呢?何况业绩是可以人造的。市场上有这样一句名言:谁都知道的好讯息,绝对不是好讯息;谁都知道的利空,绝对不是利空;利空出尽就是利好,利好放出可能大跌。 第七 基金重仓的个股坚决不买。因为基金账户不能隐瞒,一季度公布一次。基金不坐庄,有盈利就跑。当然这个理论有时间性,在熊市里面最明显。牛市一般可以忽略不计,牛市个股普涨,基金不会抛售。熊市里基金溜之大吉,散户全部被套,所以熊市时基金重仓坚决不买。 评价 殷保华每到一处都体现出他的聪明活络和肯于钻研。在苏州插队时,他很快学得了一手插秧绝活,插得比农民还快、还好,参加插秧比赛还获得嘉奖。后来,他还拜师学了整套裁缝手艺,经他的手做的衣服服贴、细巧,乡亲们都爱找他量体裁衣。 媒体评论 在部队当兵时,殷保华也是个多面手,他射击时计算目标方位脑子反应快,枪法特别准。那时,部队正提倡训练体操,他居然很快达到了专业运动员的水平,成了全团的体操总教练。一次在全师一万多人的体操大赛上,他担任总教练,没有任何头衔的他居然和师长一起坐在主席台上,这在等级森严的部队是一种何等的荣耀。 殷保华回到上海,在建国招待所当清洁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工,等到去新城饭店,他早已是一名“超级电工”了,从宾馆的空调、冰柜,到家庭的电视机、录音机,都熟练掌握了原理并进行修理。 刑拘调查 又一个“民间股神”成为被调查对象。 多个信息渠道证实,2011年60岁的殷保华因涉嫌偷税漏税,被相关方面带走一月有余,殷保华的个人财产也已被冻结。另据讯息人士透露,殷保华或已因无证券业执业资格,遭到了来自证监系统的调查。不过,监管机构尚未就此事件给出正面回应。 调查与“ 黑嘴”无关 2011年2月24日下午,殷保华的手机已经无法接通;而其助手司徒美玉的手机也已处于关机状态;自称为殷保华武汉地区负责人刘锐的手机也已经关机。 讯息人士透露,殷保华已经在2011年1月份于武汉被相关机构带走调查。殷保华的个人部落格最近的记录也是在2011年1月8日,之后就未有新的更新。而殷保华在某周刊长期开设的专栏,在2011年1月7日刊登最后一篇文章后,便未有文章再出现于该专栏。 在名为“殷保华官网”的网站,已贴出紧急通知称,“殷保华老师因突 况(需静养理疗),将取消拟定于2011年2月底之前的所有培训行程。” 殷保华被带走的原因,目前有多个版本。但大多指向一点--殷保华在武汉开设培训班期间,涉嫌偷税漏税而被相关部门调查。 “殷保华官网”的负责人“许先生”表示,由于殷保华没有证券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证,“在被举报后,就遭到了监管部门的核查”。据他所说,该起调查不仅暂停了殷保华所有的开班计画,而且还追溯到了殷保华之前开设的培训班收费项目。“就牵涉到了税收的问题。” “据我所知,老师(即殷保华)目前已被刑拘。”“许先生”称,他与殷保华本人及其助手和家人都保持着比较亲密的关系。“是殷保华的儿子告诉给我们的讯息。”当记者问及,已经缴纳的学员费如何退?“许先生”以种种理由搪塞并挂断了电话。 公开资料显示,殷保华在武汉的培训课程均由“武汉信和世纪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下称“信和世纪”)主办。而来自武汉市工商局的信息,该公司法人便是刘锐,在2010年3月26日成立,注册资本10万元。其经营范围是“投资咨询(不含金融证劵),会展服务,商务信息咨询(不含商务调查),文化活动组织(不含演出)、策划、咨询。”在信和世纪发布的招聘启事中这样写道“是殷保华在武汉以及中部五省的唯一工作站”。 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证券从业资格人员清单中并无殷保华的名字,而没有进入这个名单的,就不具备注册证券从业资格,不能在公开媒体上发表荐股类咨询。 不过,多位与殷保华相熟的人士称,殷保华本次接受调查应该与“黑嘴”无关,理由是殷保华的授课内容主要针对巨观大势,而不涉及个股推荐。 “被带走的时间应该是在今年1月10日左右,应该是跟他非法授课或缴税有关。”一位曾配合湖北公安部门调查的知情人士称,“当时公安部门主要是了解他的授课和收费情况。” 另有知情人士昨天表示,早在2007年“带头大哥777”被抓时,地方证券监管机构就曾调查了一批“民间股神”,并向他们发出过口头警告,这其中就包括殷保华。 审判结果 2011年11月24日,湖北省通城县人民法院以非法经营罪一审判处被告人殷保华等5人有期徒刑3年至1年又6个月不等,并判处罚金人民币1500万元至2000万元不等。 检察机关指控:2008年8月至2011年1月,殷保华、刘锐等人在个人及公司均不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资格的情况下,采取举办股票投资咨询讲座、报告会、培训班及开发炒股软体等形式,伙同上海、武汉、北京、深圳、合肥等地不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资格的个人或公司,非法进行有偿证券投资咨询经营活动。殷保华在讲课期间,司徒美玉为其负责财务、协助收取培训费用、发放学员证;刘锐利用信和伟业在武汉为殷保华提供讲课场地和招收学员,同时还伙同刘述元等人从事上述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董事卓为其负责会务准备、安装分析家炒股软体等事项。殷保华非法经营额1347万余元,个人非法获利691万余元;刘锐非法经营额125万余元,个人非法获利74万余元;司徒美玉非法经营额687万余元;董事卓非法经营额1251万余元;刘述元非法经营额5508万余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殷保华、刘锐、司徒美玉、刘述元、董事卓违反国家规定,在个人及其所注册的公司均未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资格,未经中国证券会许可的情况下,以营利为目的,从事证券投资咨询经营活动,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经营罪,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清楚,罪名成立。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殷保华、刘锐起主要作用,是主犯,被告人司徒美玉、刘述元、董事卓起辅助作用,是从犯。 “民间股神”的陨落:总教头获刑 2011年12月9日,证监会通报指出,武汉信和世纪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殷保华等人因非法证券投资咨询被湖北省通城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没收非法所得并处罚金。经查,殷保华等人自2008年以来组织一个10余人的团队,先后在上海、南昌、武汉、深圳等地设立16个工作站,招收学员,通过建立天赢网及在第一财经网开设殷保华专栏,以“老殷解盘”形势推荐板块及个股,通过荐股方式招收会员1000余人。这一案件在2010年10月由湖北证监局移交公安部门。其活动时间则从2008年8月到2011年1月止。 11月24日湖北省通城县人民法院以非法经营罪一审被判处殷保华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没收非法所得33515万元,并判处罚金人民币1500万元。 不过,殷保华的技术还是值得肯定的。

金乡古宅的记忆

潘京芝先生是潘荣桂公后人,他带我们先后参观了仅存的"桥下大潘家"和"西门大潘家",这两座古宅都建于清代,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仍保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