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花》作者的生平是什么样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2收藏

《孽海花》作者的生平是什么样的?,第1张

曾朴生于书香世家,曾家是常熟望族之一,祖上世代为官。曾朴的父亲曾之撰中年时辞官回到家乡,在明朝御史钱岱“小辋川”基址上,苦心营建达二十年之久,春花秋月、梦后楼台在不无虚拟意味的园林中自然而然起来。曾之撰对曾朴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萤雪苦读换来春风得意。曾朴自幼聪慧好学,他表面上受着科举应试的教育,实际上常常背着他人沉浸在文艺书籍中,他文学的基石在无形中得以奠定。光绪十七年(1891)中举。次年赴京参加会试,以墨污考卷出场。弄污考卷事件发生后,曾之撰为了不让曾朴过于难堪,立刻斥资给他捐了个内阁中书。在京任职的曾朴,眉宇间流露着自信,翩翩风华才子,交游广阔,豁达不羁。

谭家六代扮演《定军山》中的黄忠,左起:谭小培、谭鑫培、谭富英、谭孝增、谭元寿、谭正岩。

一、 姓氏源流

  谭姓来源有三:

  1、 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2、 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3、 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广西大部分地区。

  

  二、 迁徙分布 谭氏起源于山东。汉代巴南(今川东、鄂西南部)少数民族中也有谭姓。巴南谭氏有可能是谭国遗民逃到巴南,融入当地民族形成的。谭氏早期主要在山东省境内繁衍发展,后因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离开故土,向各地迁徙。汉代时,谭氏已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南北朝时谭氏开始迁入广东,唐末时迁入江西。五代时,福建泉州人谭峭在嵩山从事辟谷养气炼丹之术。他提出要“均其食”,幻想一种“无亲、无疏、无爱、无恶”的“太和”社会。从宋代起,谭姓人物渐多见于史册,分布地更广,集中于江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及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大约从清代开始,闽、粤谭氏部分族人迁徙至东南亚,侨民于新加坡等国。

  

  三、 郡望堂号

  堂号 “善断堂”:唐宪宗时候,谭忠为燕的牙将,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这时朝廷派大军越过魏国去伐赵。魏牧田季安要兴兵,谭忠说:“不可!如果兴兵,就是对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采纳了他的话,按兵不动。谭忠又说服燕牧刘济出兵帮朝廷伐赵,连克赵城饶阳、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谭忠善断。另外还有“济南”、“弘农”等堂号。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洛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齐郡:西汉时改临淄郡置郡,治所在临淄(今属淄博市)。相当于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

  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郡。置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相当于今河南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四、 家乘谱牒

  江苏:武进毗陵缸巷谭氏宗谱

  浙江:萧山萧邑谭氏宗谱十二卷、嘉兴谭氏宗谱十卷、嘉兴谭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湖北:新洲谭氏宗谱四卷

  江西:南丰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

  湖南:长沙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宁乡谭氏族谱十卷、宁乡谭氏家谱二十五卷、攸县泽田谭氏七修族谱二十二部、茶陵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湘西谭氏六升堂支谱十六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一卷首一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五卷、湘潭中湘段西塘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谭氏家谱十六卷、湘潭涧子塘谭氏七修族谱十六卷、湘潭中湘谭氏续修族谱七卷、湘潭青山谭氏五修族谱三十二卷、湘乡湘西七星桥谭氏族谱七卷首四卷、湘潭湘西谭氏四修族谱十卷、湘乡田乐堂谭氏族谱(卷数不清)

  地区不明:望仙谭氏宗谱(卷数不清)、谭氏族谱不分卷、仁源谭氏续修支谱不分卷、富溪谭氏族谱残不分卷、天河谭万庄长房系谱不分卷

  

  五、 历史名人

  谭嗣同(1865-1898):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其父为巡抚。他曾游历西北、东南各省。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堪,在浏阳倡立学社。1896年入资为候初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学》成稿。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八月以徐致靖荐,被征入京,任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九月政变发生,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著作编入《谭嗣同全集》。

  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广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英勇善战,1860年因破江南大营和攻克苏杭有功,被封为慕王。1862年率军围攻上海,打败英法联军、华尔洋枪队,后又转战太仓、昆山,屡创敌军。1863年在苏州被叛徒刺死。

  谭纶:明代抗倭名将,江西宜黄人,嘉靖进士,初任台州(今浙江临海)制服,练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抚福建,率戚继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内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总督蓟辽,与戚继光训练部队,加强北方防务。他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余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

  谭元春:文学家,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论文强调性灵,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主有《谭有夏合集》。

  谭夫吾:战国时期人物,曾以无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姓氏源流

贝(Bèi)姓源出有二:

1、以国命名。出自姬姓,是文王庶子姬奭之后。召开康移封于蓟,其支庶子孙食采于河北巨鹿浿水,建立了郥国,为燕国附庸,其子孙遂以国名为郥姓,后去邑为贝氏。这一支贝姓,望出河北清河(今河北省清河)。

2、以地名命姓。因世居贝丘的人。以地名命姓,遂为贝姓。成为贝姓的一支。贝丘在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

迁徙分布

贝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起源于西周时期,上古时周文王的一个儿子被封在今天的河北省巨鹿浿水,建立了郥国,公族子孙就时代以国名为郥姓,后来他们去掉“邑”字边旁,改姓“贝”。因此,“贝”姓也出自周朝王室之姓,姬姓。后来,有一支贝姓从河北迁移到今山东博兴地方,由于贝姓人逐渐增多,该地被称为贝丘。另一些居住在贝丘的人,也有就此改姓“贝”的。贝姓后来在清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清河望。

历史名人

贝 俊:唐代画家,工花鸟,犹工鹰鹘。见《历代名画记》。

贝 琼:明朝文学家,字廷居,浙江省崇德人。博览群史,工诗能文。明初召修《元史》,官国子监助教。有《清江文集》。

贝 泰:明代太学士,字宗鲁,金华人。少以文行闻,永乐举人。累官国子祭酒,前后在太学四十余年,六馆之士,翕然从化。后致仕卒。

贝青乔:清代诗人,字子木,江苏省吴县人。诸生。鸦片战争时,曾为奕经幕僚,于浙东抗击英国侵军,目睹清 腐败,写了许多爱国诗篇,影响较大,有《半行阉诗存》。

贝义渊:南朝梁书法家,吴兴人。书有《梁始兴忠武王萧詹碑》,现存江苏南京,碑文残损过半,留存的字,带有行草笔意,颇为雄难。

贝钦世:宋代江阴知县,上虞人有惠政。县有运河久湮,贝钦世欲浚治之,大姓争捐金为助,不逾月而成。

贝时璋:浙江省宁波镇海人。杰出的生物学家、教育家。192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预科。1921年至1928年留学德国,获土滨根大学博士学位。1978年、1988年土滨根大学又先后两次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历任浙江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曾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主任、研究生院生物教学部主任,《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大百科》总编委会副主任,生物学分编委会主任;第一、二、三、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

郡望堂号

1、郡望

清河郡:据《姓氏考略》与《郡望百家姓》都记载:贝氏望出清河。汉高帝五年(公元202年)置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省清河县东南)。相当于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博兴。临清一带地区。

2、堂号

明朝时贝恒任邵阳知县,后改知东阿。为官仁察明恕,甚得民心。朝廷调他另有任用,东阿耆老数百人到朝廷挽留,朝廷只好升他一级仍留东阿。

============================================================

贝姓宗祠通用联

〖贝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姬姓;

望出清河。

——佚名撰贝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贝姓的源流和郡望。

卷封东武;

史著清江。

——佚名撰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金华人贝泰,字宗鲁,少年时以文才和德行闻名,中举后,官至国子祭酒,执掌太学四十余年。“东武”,即乐府调曲名。下联典指明初崇德人贝琼,字廷琚,博览经史,尤工于诗,洪武初年 修《元史》,著有《清江集》等。

吴越世泽;

太学家声。

——佚名撰贝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贝泰,金华人。前后在太学四十余年,六馆之士,翕然从化。

-----------------------------------------------------------------

〖贝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点画惊鹰鹘;

乔诗壮宇城。

——佚名撰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画家贝俊,工花鸟,尤工鹰鹘。见《历代名画记》。下联典指清代诗人贝青乔,字子木,江苏吴县人。诸生。鸦片战争时,曾为奕经幕僚,于浙东抗击英国入侵军,目睹清 腐败,写了许多爱国诗篇,影响较大,有《半行庵诗存》。

梁碑留墨宝;

运河传政声。

——佚名撰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梁书法家贝义渊,吴兴人。书有《梁始兴忠武王萧詹碑》现存江苏南京,碑文残损过半,留存的字,带有行草笔意,颇为雄健。下联典指宋代江阴知县贝钦世,上虞人,有惠政。县有运河久湮,钦世欲浚治之,大姓争捐金为助,不逾月而成。

民享浚河利;

县多丰谷登。

——佚名撰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贝钦世,疏浚治理运河,有惠政。下联典指明·贝恒,仁察明恕,百姓勤耕,五谷丰登。

-----------------------------------------------------------------

〖贝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解字九千三百;

坐席五十余重。

——清·谭嗣同撰贝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谭嗣同赠清代文学家贝元征联。

-----------------------------------------------------------------

〖贝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洪武三助流芳远;

永乐六馆播惠长。

——佚名撰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文学家贝琼,字廷琚,浙江崇德人。博览群史,工诗能文。明初召修《元史》,官国子监助教。与张美和、聂铉齐名,时称成均三助。有《清江文集》。下联典指明代太学士贝泰,字宗鲁,金华人。少以文行闻,永乐举人。累官国子祭酒,前后在太学四十余年,六馆之士,翕然从化。后致仕卒。

清水一湾天然画;

河山万里锦锈图。

——佚名撰贝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贝姓名门望族居住地“清河”(郡)嵌字联。

-----------------------------------------------------------------

〖贝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修元代史书,才高班马;

著清江文集,气迈欧苏。

——佚名撰贝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代文学家贝琼的事典。

地望分布

河北清河县

传承良好家风的征文范文(精选6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征文,肯定对各类征文都很熟悉吧,好的征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飞扬的特点。你知道征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传承良好家风的征文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承良好家风的征文1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了无数的优秀传统美德,其中很多传统美德是以“家风”的形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的。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谦恭孝顺、善良礼让、和气为贵这些最美德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在现代社会积淀、传承和弘扬,形成一个家庭的价值共识,也形成了全民共识。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说的是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

 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小时候总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然后是看着白发增多却是无能为力,总是说要让父母以后更好的过日子。可是到大了,却又很多人忘记了小时候的承诺。都说孩子是父母心头一把刀。儿时的调皮,少年的叛逆,青年的奔波,何时才能让父母省心呢?只有人到中年,自己有了孩子,才能感知父母当年的恩情。而此时的父母已过花甲之年,身体大不如前,还能陪伴我们多少年呢?因此孝顺是最不能等待的事情。

 可是,在很多的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父母却在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这种现象,使子女不自觉地养成娇惯、任性、懒惰、自私的不良习惯。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则广告:一位刚下班的年轻妈妈,忙完了家务,又端水给老人洗脚,老人对她说:“孩子,歇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她笑笑说:“妈,不累。”年轻妈妈的言行举止被只有3、4岁的儿子看到了,儿子一声不响地端来一盆水。年幼的儿子吃力地端着那盆水,摇摇晃晃地向妈妈走来。盆里的水溅了出来,溅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脸的灿烂。把水放在母亲的脚下,为母亲洗起了脚。

 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顺的家风需要每一位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样,良好的家风才能代代相传。其实父母亲要的真的不多,如果不能天天见面,每天只是电话的问候,足矣让他们安睡一晚。周末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有时间多回家看看父母,陪老人说说话。外出旅游时尽量带父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时,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后如何对我。那现在,我有没有如此对待我的父母?

 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舍得花时间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与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体现的是人内在的品质。儿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报答养育自己的父母。

 现在,家风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其实,家风是个古老话题,对家庭成员而言,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处世态度。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就是一种最重要的家风。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别的东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某种品德和力量的源泉。就是说,做儿女的,在好的家风熏陶下,会用好的家风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从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传承良好家风的征文2

 “敬祖宗,孝父母,和兄弟,谨夫妇,端品行,习勤俭,遵法律,慎交游,训子孙,睦乡邻,厚宗族,爱国家”,282字熊氏家训,涵盖为人处世方方面面,滋养熊氏子孙300余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15日,走进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狮子口村的熊家坳湾,每家每户门前、厅堂张贴的熊氏家训,引人注目。在熊氏祠堂前,老人们正翻看族谱,教导春节返乡的年轻人学习家训。

 熊家坳湾乡风文明理事会会长、53岁的熊良胜说,熊家坳湾自康熙十八年,一世祖熊世泰从梁子湖边熊思钦湾迁居到两座狮子山间的平地开基后,七世同居,百余人同财共食,孕育出以“敦厚、仁慈、勤劳、纯朴”为精髓的熊氏家训。

 熊氏家训载入族谱、家谱,代代相传,家家户户以家训教育孩子。熊良胜称,自己年幼时相当顽皮,一次到隔壁湾子偷吃西瓜,父亲得知后,不仅以棍棒惩戒,还责令他到祠堂下跪,直到背会熊氏家训中“端品行”的所有内容方可起来。

 如今,熊氏子孙不会动辄被责罚下跪,但家训传承及长辈言行举止已潜移默化融入血液。在南京一所大学任教的熊高强说,游子在外,待人接物仍时常记着“不给家族丢脸”,家训中的“慎交游”,对其影响最大,提醒他言行端正,交友慎重、真诚。

 熊氏家训中有一条是“睦乡邻”,熊家坳湾25户遵此教诲,至今仍亲如一家。除夕夜,族人自发买来烟花、糖果、瓜子,架起篝火,围坐在电视前,一起观看刻有家训的光碟,看完后还相互交流。大年初一,晚辈媳妇要挨家挨户给湾里长辈倒茶,敬的是红糖水,寓意甜甜美美。

 平时日,湾里有事,或谁家有难,族人必争前恐后出钱出力。在去年启动的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少村民义务修建村道、清理沟渠,无偿让地……为修停车场,村民熊宣华自愿拆除了厨房;中心广场安放健身器材,需拆除村民熊先华的牛棚和杂物间,他二话没说,就将其让出,还义务帮湾里管理水塘、浇灌花草、维护上山景观道等;常年在银川做建筑生意的熊大斌,去年特意赶回老家,发挥己长,带领施工队建设美丽乡村,问及为何要搁下生意来做义务,他憨厚地说,“为湾子尽一份绵薄之力,应该的!”

 在家训滋养下,村民的敦厚、仁慈、纯朴,不只对族人,而是早已深入骨髓。去年9月,鄂州市文联、作协组织采风活动,一众人在熊家坳湾露营。当晚文娱活动现场,村民们给采风人员端茶送水,担心采风人员露营寒冷,又送来空调被,看到被子不够用,深夜派人到街上又购回十多床新被子。女作家徐丽玲禁不住高歌一曲《父老乡亲》,来表达感激之情。

 为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该湾将宗祠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十佳婆婆”“十佳媳妇”“美德少年”等,整理出《牵手香樟》、《三炷香》、《狮涎泉》等历史传说、名人故事等,将其打造成梁子湖最美乡愁地。

传承良好家风的征文3

 优良的家风家教,可以使个人获得进入社会的基本品质,在道德观念上进行自我约束,尤其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树立道德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独特作用。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多年构成的为人处世的风尚,或叫家规、家风、精神、品格等,包括家庭成员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动准则。构建良好的家风最重要的是家长或家庭的主要成员的思想、观念、态度、行动的认识和体现;其次,是家庭的规则,家庭规则虽然大多数没有文字记载和要求,但身教、口传的传统美的教育非常关键;最后有着良好传统家风的家庭,在中国自古到今最重视的是子女的教育,良好的教育,培养良好的素养,构成良好的思惟方式、处世原则、行动规范,从而代代相传,代有提高,家庭的文化,良好的家风。

 做好家风家教的宣传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在新的历史时期,这项工作也面临功利主义思想在社会的蔓延和渗透,家庭结构变化导致的传统家风家教资源流失,我国成年人教育传统的缺失以及电子产品对家庭日常交流时间的挤压等挑战。因此,倡导和培育优良的家风,让千家万户的日子越过越好,是最深层次的民生工程。

 一个家庭或家族,可以没有显赫的家世,殷厚的财富,但不能没有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也不是一人一时一事就能建立,必须依靠家庭家族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人人建设,世代弘扬。其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家族中的长辈。中国许多古人为了让后代品行端正,防止儿孙误入歧途,走上邪路,为家庭成员制定了系列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成为家中一道道不可逾越的红线,这就是家规。不少家庭家族的家规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谆谆叮嘱,阐理透彻,不仅有神圣的权威性,而且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虽历经沧桑,依然能让人启悟,让人警策。

 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养。良好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养。在今天很多人都忙于工作、事业而无暇顾及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理当值得我们深思,这不是因为时间与距离的阻隔,更多的乃是我们忽视了家风的力量。良好的家风,能成就孩子一生;而这种熏陶,最好从孩提时代就应开始,你从小给他灌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观念,他就可能养成“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思维,做父母的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如何才能做到让良好的家风伴随孩子一生成长。

 今天,如何更好地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应该特别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重视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的发掘和转化。应把家风家教看成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发掘,在全国逐步建立起家风家教的文化研究体系;发挥各类先进家庭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开展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学习型家庭等创建活动,结合城乡文明建设带动家风培育;抓好培育公民德行和成人、家长教育。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要放在培育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公民道德上;建立家风家教宣传的长效、联动机制。要运用各种方式,多方配合,建立相应的切实有效制度。

 树立良好家风要与妇女素质提升相结合。良好家风是人成长进步的起点。树立良好家风要与家庭教育工作相结合。优良的家庭教育孕育着优秀的子子孙孙。回顾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家庭,他们的家风各有千秋: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忠”为岳家之家风;林则徐勤俭持家,“俭”为林家之家风;曾国藩以为“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勤”为曾家之家风。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基本、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践行过程中,铸就了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只有把的良好风气融入到每个家庭的血脉中,不断地规范做人做事的思维和方法,良好家风才能坚实并历经风雨传承下来。只有让良好风气与千家万户共同价值追求相互融合、互为依托、共生共长,才能在全社会激发出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最近,电视上举办的一个节目搞得不错,值得称赞。节目内容即“家风”教育在社会发展上的作用。这个内容在当今社会的确很重要,宣传中华精神文明,弘扬“尊老爱幼”光荣传统。我们要从家庭内部做起,从社会基层实际生活出发,开启心灵窗户,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对社会未来发展十分必要的。

 家庭是社会最小组合单位,也是最基础的社会分子。没有小家庭就没有社会大家庭。和睦、和谐的家庭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光荣历史。在传统思想教育史册上有着璀璨奇葩——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还有家风教育汇聚成中华精神文明的核心。在这百花盛开的园地里有许许多多代表人物,人们把关公、岳飞等人物塑造成“仁、义、礼、孝……”的化身,以忠孝为人生必须遵循准则,光荣的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家教在传统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不可低估的作用。迄今社会上大多数的家庭,继续秉承祖先的教诲,弘扬光荣传统,勤俭持家过日子,以尊老爱幼为出发点建设和睦和谐的家庭关系。这样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称赞,值得渲染,促进社会稳定,快速向前发展进步。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由于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人人向“钱”看齐,社会上滋生了一种畸形的思想观念:金钱至上。在这种极其不健康的思想影响下,对中华传统的精神文明冲击很大,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起到负而作用,而且影响极坏。一些人在社会公共活动场合上公开宣称:良心值几个钱?可以断言,“良心”无价之宝藏。“良心”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基础。

 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维持人的生存必备基础。但是,良心是衡量做人是准则,是纯洁心灵中的核心,参与社会活动应遵循的公德规则。失去了良心的人,其行为规则将是杂乱无章的,也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家庭关系和睦、和谐,融洽,这与良好的“家风”,传承文明思想教育有直接关系。对孩子的家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家庭教育,灌输文明的思想,启蒙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在经济发展大浪潮下,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向前迈进。传统的文明不能遗弃,中华文明精华不能丢掉,要坚持弘扬传承下去,东方古国文明风采不能没有。伟大的中华民族行进在世界舞台上,要有风度,有神韵,展示中华民族的文明思想精华,优良的“家风”教育在此会发挥出积极作用的。

 总之,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责无旁贷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给力伟大的“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力量!

传承良好家风的征文4

 流年岁月,轻轻的翻开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点点滴滴的文字,绘声绘色的画面,交织成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的岁月,勾勒出中华民族久经不衰的历史。翻看史册,阅览了三国两晋时不尽的剑影刀光;阅览了五代十国时繁荣的景象;享受了大唐盛世和平富饶的生活;欣赏了宋元明清殿前宏伟的琉璃。岁月,就在朝代的周而复始一点点流逝。它时刻警示着“龙的传人”,让我们挺起脊梁,团结一致,奋发向上。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在前进道路上的方向。从当初的元谋人时代到现在的小康时代,这质的飞跃是靠我们的先祖用双手拼搏出来的,在无道暴戾的时代,炎黄子孙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开创新的幸福时代,多次出现盛世时期,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光有民族经历的荣盛之巅,还有让很多笔黑暗与耻辱的划痕。

 清初,统治者固步自封,重本抑末,自认为天朝无需与外国交流,便闭关锁国。19世纪上半期,鸦片大量流入中国,外国商人疯狂肆虐,牟取暴利,使许多白银外流。爱国义臣林则徐于虎门销烟,后爆发鸦片战争,由于中国落后签订《南京条约》,后外国列强发动多次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由于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签订《瑷珲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些条约加剧了中国的贫弱,还令我们丧失了园林瑰宝——圆明园,并且丧权辱国,有义士云:“一撮历史渣滓,玷污纯洁清白,留下铁的罪证,教育我们认识江山如此多娇,原沃一腔碧血、勿忘过去。”而后在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无耻的预谋制造了柳条湖事件,令人伤痛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了。四个多月,因重庆置之不理,使东北三省沦陷,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而后又有了血染卢沟桥,南京大屠杀,其中还有可恶的百人大屠杀比赛,731细菌武器研究所等,他们就像一把把盐巴散在中国这块受伤的宝地上。经过八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台湾也重回祖国的怀抱

 但是这次胜利是有多少血肉筑成,用多少条人命铺垫的`呢?我们这些炎黄子孙要记住在逆境中崛起,回首历史岁月,在绝境中也有很多英雄人才涌现,乱世也能出英雄:衰而有林则徐硝烟,败而有邓世昌沉船,耻才有左宗棠收地,辱才现谭嗣同殉国…所以当我们当我们身处逆境时,要勇敢面对,努力征服。

 最近,中日双方于钓鱼岛事件上争论不休,引起了多方面焦点关注,日本想借钓鱼岛事件挑起事端,引发战争,钓鱼岛一直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我们决不会割让,而日本非法扣留我国渔船船长是违背道德的,我们应该为维护正义而战斗。不能让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漫漫的文化长廊中,一直都是一颗神秘璀璨的东方明珠,一幅精美绝伦的传世之作,无论历史的车轮怎样的前进,人类社会怎样的变迁,都不能使它暗淡无光,相反它会慢慢沉淀下来熔铸成龙的脊梁,使龙的传人更加儒雅,更加睿智。

 我们是90的一代,更应该自强,铭记耻辱,正如:“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这一代龙的传人更应该挺起我们的脊梁,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振兴中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生代将塑造一个“可爱的中国”!

传承良好家风的征文5

 又过了一个生日,年纪已经到了古人说的“三十而立”,对于“立”的含义,想起小时候爷爷一直挂在嘴边教导我的话——“明德守信,为立心之本;勤勉高节,为立身之本;忠君孝祖,为立人之本。”当时我年纪还小,爷爷一遍一遍的解释给我听,他告诉我一定要像爸爸一样牢记这句话,遇到事情多想想,就知道应该怎样做了。现在虽然爷爷不在了,但是这句话一直伴随我成长,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家的家训。

 对于这个家训,我最早记住的是“明德守信”。小时候,在田字方格本上学写字,爷爷就会在旁边说,写字要写满整个“田”字格,横平竖直,就像做人一样,大大方方,品德正直。一个品行不端、德行糟糕的人不可能结识真正的朋友,获得长久的成功。信用很重要,答应别人的事情,哪怕再难也要做到。爷爷说的多,我听得也多,但是直到亲眼目睹了一件事才让我深刻领悟这些话的意思。

 妹妹两三岁的时候,有一次病了要去医院,但是她害怕打针,一直哭闹个不停,爸爸着急的情况下就答应她说不打针,只是给医生看下。我陪着妹妹,跟着爸爸一起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完之后,悄悄地和爸爸说妹妹需要打针,示意要爸爸配合他一下,爸爸想了想就抱起妹妹,哄骗她,转移她的注意力,医生就趁机快速地给妹妹打了针。妹妹意识到疼的时候已经打完了,马上大哭。这是在医院经常见到的一幕,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惊呆了在场的人。只听到“啪!”的一声,妹妹狠狠的给了爸爸一个耳光!因为她是被抱着,离爸爸的脸最近,小孩子也不懂得控制力道,不知道是因为打的大力,还是因为生气,爸爸的脸立马就红了,看着爸爸一口气憋在嘴里,脖子青筋都起来了,眉毛也紧紧皱着,怒生生的瞪着妹妹。

 暴风雨前的低气压,估计下一秒就要爆发。周围人都屏住呼吸,可妹妹还不会看脸色地边哭边喊“爸爸,你骗人,说好不打针的,你说话不算数!”谁知道,爸爸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刚刚憋的那口气被爸爸深深的吐了出来,下一秒居然对着妹妹尴尬生硬地扬起嘴角,可能是想让他自己看起来是在笑吧,轻轻地拍着哭的很委屈的妹妹,温柔的说:“是,是,对不起,是爸爸说谎了,是爸爸说话不算数,爸爸错了,下次绝对不会不守信用了”,最后和妹妹勾了勾小手指才算了结了这件事。

 即使一个大男人,也不绝能失信于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爸爸做到了!这一幕这么多年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清晰,深刻。事到如今,在家庭聚会上,妈妈还会时不时聊起这件事,妹妹也很是歉意,爸爸却一直严肃地坚持说妹妹当时做的对,“‘人而无信,百事皆虚’,我们大家都要铭记“明德守信”,此为立心之本,欲立人需立身,欲立身,先立心。”

 此外家训的另外两点,我也一直用来自律。“勤勉高节”和“忠君孝祖”,人要勤奋自勉,对辛苦劳累之事报感激之心,趁机增进自己的能力,积累经验,磨炼意志,要像松柏的坚贞劲直,对领导要忠贞,对长辈要孝顺,顺其意,听其命,且不忠不孝之人勿近,但不能愚忠愚孝,人都有疏漏犯错的时候,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提醒并帮助改正,才是真正的忠孝。

 对于这句家训,长辈们始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许多年过去了,我慢慢体会到这几句话的深刻意义,从理解它,到以它为指路明灯,用以立身处世,持家就业。现在我也到了即将为人父的年纪,我会将这个家训说给我的孩子听,并像祖辈教导我一样教导他们,并叫他们传承给他们的子孙后代。

 好的家规家训,不仅是祖祖辈辈对后代的鞭笞,也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无规矩不成方圆,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更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

传承良好家风的征文6

 中国历来特别重视家族传承与家庭教育,自古就有许多家训,甚至是今天个别有名望的大家族依旧延续着祖上的谆谆教导,一经提起这些家风、家训来聊聊时,自然会别有一番滋味和特别自豪的情感。

 记得小时候每每外出时,父母会百般叮咛:紧睁眼、慢张口、谦虚谨慎、待人接物要有礼貌如此云云。父母的这些教育使我领悟到的无怪乎是:谨言慎行、为人低调。这些教导的话语虽不大气,但也相当的适用中肯,在普通民众间为人处事去使用也是恰到好处的。

 每当穿梭在文化名城的小巷深处时,不经意间就会看到“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匾额。尽管房屋已是老旧简陋,但有了这些穿越历史的家训,才更能显示出房屋主人曾经沧桑的经历以及世代延续家风所带来的家业平安的传承。细细品味这十个字,不免让人陷入沉思,回味深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风”传承的重要性,不亚于血缘的传承。“忠厚”与“诗书”,就是中国古人所强烈追求的理想精神与文化特质。古人渴望这种精神与生活方式能够世代相传,也就把它作为家族兴旺与骄傲一种图腾符号。

 中国古代重农桑,“耕读传家”是古人世世代代最理想的生活方式。耕田既事稼穑,又丰五谷,既养家糊口,又安身立命。读书则是既知诗书,又达礼义,既能自强不息又能厚德载物。然而中国历史上大多数老百姓虽与名门望族无缘,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家风传承。透过历史来看,每个家族好的“家风”都称得上是中国人千百年来薪火相传的信仰,所以“耕读传家”就是在以农耕文明著称的中华民族中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家风了。“耕读传家”不但让国人学会做人,而且还让国人学会谋生,从古至今已经深深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了。

 历史上能够传承数十代、辉煌不灭的家族是不多见的。大多是显赫一时,后因家风不继,子孙不能够维系家风,或是世事变迁大难临头,使得家族分崩离析,瞬间灰飞烟灭,给后人留下“俱往矣”的无限慨叹。正如《红楼梦》里的“好了歌”唱得一样苍凉,“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一曲残香,就会又给我们漂浮出了历史上曾经的那份感伤和苍凉。然而在今天千千万万个家庭中,还能有多少“蛙鸣稻浪,诗书吟唱”可言呢?渐行渐远的“耕读传家”也许就只能成为当今世人的无限乡愁吧。

 有幸读到《曾国藩家书》,全书以“重德修身”为宗旨,真实细密,平常而又深入地教化着子孙后代。曾国藩对自己及家人要求非常高,不仅在封建的清王朝末期成为修身治家道德楷模,也让崇尚礼仪的儒士大家称誉为“道德文章冠冕一代”。曾国藩认为持家教子要注意以下十事,勤理家事,严明家规;尽孝悌,除骄逸;习劳苦为要义;不可有余财;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家事忌奢尚俭;治家注重:考、宝、早、扫、书、疏、鱼、猪八字;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不可厌倦家常琐事;择良师以求教。《曾国藩家书》可谓概括了中国古代持家立业的基本生活理念和世代相传的传统。无论是从修身持家、交友教子、还是处事理财、为政治学等都十分的详实细致,对于我们现世也不愧为一部生动的生活宝鉴。这些教导对现代人仍有教育指导意义,也令现代的“纨绔子弟”以及那些被“官二代”“富二代”坑过的“爹”们感想颇深吧!

 生活中我们要懂敬畏,做人要有底线,这是我们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所总结出的教诲,即使在不懂敬畏、缺乏底线的今天仍有无数中国人在坚持。我们必须坚持好的家风,好的家风能够培育出家之骄子、国之栋梁;树立好的家规就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品行良好的国之公民。

;

我一、 姓氏源流

  谭姓来源有三:

  1、 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2、 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3、 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广西大部分地区。

  

  二、 迁徙分布 谭氏起源于山东。汉代巴南(今川东、鄂西南部)少数民族中也有谭姓。巴南谭氏有可能是谭国遗民逃到巴南,融入当地民族形成的。谭氏早期主要在山东省境内繁衍发展,后因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离开故土,向各地迁徙。汉代时,谭氏已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南北朝时谭氏开始迁入广东,唐末时迁入江西。五代时,福建泉州人谭峭在嵩山从事辟谷养气炼丹之术。他提出要“均其食”,幻想一种“无亲、无疏、无爱、无恶”的“太和”社会。从宋代起,谭姓人物渐多见于史册,分布地更广,集中于江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及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大约从清代开始,闽、粤谭氏部分族人迁徙至东南亚,侨民于新加坡等国。

  

  三、 郡望堂号

  堂号 “善断堂”:唐宪宗时候,谭忠为燕的牙将,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这时朝廷派大军越过魏国去伐赵。魏牧田季安要兴兵,谭忠说:“不可!如果兴兵,就是对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采纳了他的话,按兵不动。谭忠又说服燕牧刘济出兵帮朝廷伐赵,连克赵城饶阳、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谭忠善断。另外还有“济南”、“弘农”等堂号。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洛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齐郡:西汉时改临淄郡置郡,治所在临淄(今属淄博市)。相当于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

  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郡。置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相当于今河南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四、 家乘谱牒

  江苏:武进毗陵缸巷谭氏宗谱

  浙江:萧山萧邑谭氏宗谱十二卷、嘉兴谭氏宗谱十卷、嘉兴谭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湖北:新洲谭氏宗谱四卷

  江西:南丰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

  湖南:长沙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宁乡谭氏族谱十卷、宁乡谭氏家谱二十五卷、攸县泽田谭氏七修族谱二十二部、茶陵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湘西谭氏六升堂支谱十六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一卷首一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五卷、湘潭中湘段西塘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谭氏家谱十六卷、湘潭涧子塘谭氏七修族谱十六卷、湘潭中湘谭氏续修族谱七卷、湘潭青山谭氏五修族谱三十二卷、湘乡湘西七星桥谭氏族谱七卷首四卷、湘潭湘西谭氏四修族谱十卷、湘乡田乐堂谭氏族谱(卷数不清)

  地区不明:望仙谭氏宗谱(卷数不清)、谭氏族谱不分卷、仁源谭氏续修支谱不分卷、富溪谭氏族谱残不分卷、天河谭万庄长房系谱不分卷

  

  五、 历史名人

  谭嗣同(1865-1898):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其父为巡抚。他曾游历西北、东南各省。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堪,在浏阳倡立学社。1896年入资为候初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学》成稿。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八月以徐致靖荐,被征入京,任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九月政变发生,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著作编入《谭嗣同全集》。

  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广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英勇善战,1860年因破江南大营和攻克苏杭有功,被封为慕王。1862年率军围攻上海,打败英法联军、华尔洋枪队,后又转战太仓、昆山,屡创敌军。1863年在苏州被叛徒刺死。

  谭纶:明代抗倭名将,江西宜黄人,嘉靖进士,初任台州(今浙江临海)制服,练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抚福建,率戚继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内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总督蓟辽,与戚继光训练部队,加强北方防务。他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余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

  谭元春:文学家,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论文强调性灵,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主有《谭有夏合集》。

  谭夫吾:战国时期人物,曾以无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1861年至1908年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是满洲镶蓝旗(幼年时疑为山西汉人,待考)人,后抬旗入镶黄旗。山西长治人,其家庭属叶赫部(今四平附近,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养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养母富察氏。同治帝立,尊为圣母皇太后,尊号为慈禧太后。在清文宗驾崩于避暑山庄后,治丧期间因与慈安太后分住烟波致爽殿东西暖阁,故也被称为西太后。(一说是慈安太后住在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慈禧太后住西东宫的储秀宫,故称西太后。)

生平简介

叶赫那拉氏于咸丰二年(1852年)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后册封懿嫔。1856年3月,生下咸丰帝唯一的皇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诏晋封懿妃。未几又晋封懿贵妃。由于咸丰帝体弱多病,内忧外患又让他心力交瘁,他逐渐变得懒惰,懿贵妃工于书法,于是咸丰帝时常口授让懿贵妃代笔批阅奏章,使慈禧有机会接触政治。

“御赏”和“同道堂”印章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前,她随咸丰帝,和皇子载淳逃往热河。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去世,由于皇子载淳只有6岁,咸丰帝临终前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等八人任命为顾命大臣,又给皇后和懿贵妃两枚代表皇权的印章,希望他们相互牵制。

咸丰帝死后,皇子载淳即位,定年号“祺祥”她与皇后钮祜禄氏(慈安太后)并尊为皇太后。顾命八大臣企图专权,权力欲极强的慈禧非常不满,于是联合在京主持和谈的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䜣,利用帝后和咸丰帝的梓宫回京的机会发动辛酉政变,设计逮捕了八大臣,判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自裁、肃顺斩立决,其他人革职,粉碎了八大臣势力。奕䜣被封为议政王,1861年12月2日,两宫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并改年号为“同治”。

垂帘听政进行的场所,养心殿东暖阁执政初期她在议政王奕䜣的辅佐下,整饬吏治;重用汉臣;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地主武装,又在列强支持下,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起义,缓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定。出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她又重用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发展一些军用,民用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慈禧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之甚少,她也作出很多愚蠢的决定,阻碍了洋务运动的进行;再有,当改革可能损害她的统治时,她又支持顽固派对洋务派进行牵制,以加强集权。这一时期,国内起义被平定;两次鸦片战争暂时满足了列强的贪欲,外交上没有吃大亏;洋务运动后清王朝的军事实力有所提高;工商业有了初步发展,被清朝统治阶级称为“同治中兴”。

同治十一年(1872年),载淳已17岁,慈禧不得已为他选后,次年,两宫太后撤帘归政。但同治帝亲政后仍难摆脱慈禧的干预。慈禧为了享乐,授意同治帝修缮圆明园以供其居住,同治帝也想趁机让太后离宫居住以摆脱母后干预。然而当时财政紧缺,圆明园又残毁严重,修复耗资甚巨,同治帝坚持开工,引起奕䜣等王公大臣多人反对,同治帝竟将他们全部革职。慈禧出面制止了同治帝这一荒唐决定。

1875年1月,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的侄子兼外甥4岁的载湉为帝,改年号为“光绪”,两太后再次垂帘听政。

1865年—1870年中亚浩罕汗国侵略者阿古柏侵入并且窃据了新疆大部分地区;1871年,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1875年,慈禧采纳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建议,出兵新疆,清军于1878年1月收复新疆。1881年,中俄通过谈判,中国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

1881年4月8日慈安暴亡,卒年45岁,有人认为是慈禧所害;从此慈禧实现一宫独裁。

1883年—1885年爆发了中法战争,双方在军事上互有胜负,但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却主张“乘胜即收”,与法国签定了《中法新约》,又使法国获得了不少侵略利益。战争之初慈禧借战事不利,把责任推给以奕䜣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将他们全部革职,史称“甲申易枢”,从此慈禧完全掌控了朝政。

1889年2月,光绪大婚,名义上由光绪帝亲政,慈禧又训政了数年。在训政结束后,朝内一切用人行政,仍出其手,“上(光绪帝)事太后谨,朝廷大政,必请命乃行”,光绪帝实际仍居于傀儡地位。

颐和园1894年,慈禧六十寿辰,拟“在颐和园受贺,仿康熙、乾隆年间成例,自大内至园,路所经,设彩棚经坛,举行庆典”。挪海军经费,缮修颐和园,布置点景,广收贡献。是年,适逢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光绪主战,慈禧亦主战,“不准有示弱语”。但是,当有人提出停止颐和园工程,停办景点,移作军费的时候,慈禧却大发雷霆,说出了:“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的话。后来,清军在朝鲜战场上接连失利,北洋水师在黄海之战中又遭受严重挫折。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六旬庆典,慈禧希望外国出面干涉,尽快结束战争。她支持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方针,以各种借口,打击以光绪为首的主战派。由于形势日益紧张,面对朝野上下的重重压力,她无法再一意孤行,大摆排场,她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计划,缩减了生日庆典的规模,在金州、大连相继陷落,旅顺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慈禧在紫禁城内的宁寿宫度过了她的60岁生日。次年2月7日,威海卫日舰及炮台夹攻刘公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海陆两个战场均遭失败,以慈禧为首的主和派下定决心向日本求和,3月,慈禧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乞和,4月17日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屈辱的条约《马关条约》,中国放弃对朝鲜宗主国地位;赔款2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后以银3000万两赎回),台湾,澎湖列岛;开放4个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矿设厂。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殖民地化进程。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为了救亡图存,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维新变法运动,慈禧希望强国但又担心光绪会借变法脱离她的控制。对于变法慈禧最初表示支持,但她随后把军权,用人权都抓在自己手中,1898年6月光绪发布帝“明定国是上谕”(即《明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光绪帝的变法触动了满洲贵族,和众多封建官僚的利益,他们聚集起来,竭力反对变法,当听说光绪帝企图让袁世凯派兵包围颐和园,杀死荣禄;拘禁她本人,慈禧最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杀害了谭嗣同等六人,扼杀了“百日维新”运动。

19世纪末,中国北方兴起义和团运动,慈禧最初主剿,但镇压屡屡失败,义和团迅猛发展并进入北京。慈禧希望剿抚并用,区别对待义和团,但列强要求清政府完全剿灭义和团,并且不顾清政府的反对,坚持调兵进京。慈禧素来对洋人不满,于是产生了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的想法,当她看到一份所谓的“洋人照会”,要勒令她归政,更是忍无可忍,对列强宣战。但是,慈禧的决定,遭到了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督抚的反对。他们联名电奏清廷,力主剿团乞和。并与列强订立条约,实行“东南互保”。慈禧的决心开始动摇。她一方面要求各省将军督抚认真布置战守事宜,继续利用义和团围攻使馆、抗击八国联军。另一方面,她令荣禄前往使馆慰问各国使臣;又分别致国书于俄、英、日、德、美、法等国元首,请他们出面“排难解纷”、“挽回时局”。将两广总督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准备与列强谈判。但是,八国联军并没有停止进攻。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次日凌晨,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北京。令奕劻、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列强进行谈判。把战争的责任推到义和团身上,下令对义和团“痛加剿除”。第二年2月14日批准《议和大纲》,并发布上谕,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1901年9月7日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规定赔款45亿两,惩办主战官员,拆除大沽到北京沿线所有炮台等。至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1902年初,慈禧与光绪帝回到北京。

慈禧与外国公使夫人合影为了维持统治,改变自身守旧无能形象,慈禧太后在“西狩”期间就宣布实行“新政”,进行经济,军事,教育,官制等方面的改革,但改革的目的决定了改革不彻底,同时清政府的腐败使许多改革措施在实施时也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1904年,日本与沙俄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爆发了日俄战争,战场正是在中国东北,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竟然宣布“中立”,使中国主权再一次被严重践踏;东北人民遭受巨大苦难。日俄战争的结果是日本战胜了沙俄,国内人们普遍意识到君主立宪优于君主专制,要求清政府进行宪政改革;与此同时,国内革命运动也愈发高涨,为了维持统治,慈禧不得不作出要立宪的姿态,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1906年又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内容仿照德国和日本的宪法,维护皇帝的“君上大权”,过渡期更长达9年,事实证明,预备立宪只是一场骗局。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死。她命立醇亲王载沣子、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次日,慈禧病死,年七十四,葬于河北遵化定东陵。

一、 姓氏源流

  谭姓来源有三:

  1、 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递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谭国国势一直不盛,不久就沦为齐国的附庸。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2、 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3、 谈氏有避讳改姓谭氏。又据《万姓统谱》所载,谭氏有避仇去言旁为覃,今岭南(泛指五岭之南,大致相当今广广西大部分地区。

  

  二、 迁徙分布 谭氏起源于山东。汉代巴南(今川东、鄂西南部)少数民族中也有谭姓。巴南谭氏有可能是谭国遗民逃到巴南,融入当地民族形成的。谭氏早期主要在山东省境内繁衍发展,后因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离开故土,向各地迁徙。汉代时,谭氏已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南北朝时谭氏开始迁入广东,唐末时迁入江西。五代时,福建泉州人谭峭在嵩山从事辟谷养气炼丹之术。他提出要“均其食”,幻想一种“无亲、无疏、无爱、无恶”的“太和”社会。从宋代起,谭姓人物渐多见于史册,分布地更广,集中于江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及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大约从清代开始,闽、粤谭氏部分族人迁徙至东南亚,侨民于新加坡等国。

  

  三、 郡望堂号

  堂号 “善断堂”:唐宪宗时候,谭忠为燕的牙将,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这时朝廷派大军越过魏国去伐赵。魏牧田季安要兴兵,谭忠说:“不可!如果兴兵,就是对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采纳了他的话,按兵不动。谭忠又说服燕牧刘济出兵帮朝廷伐赵,连克赵城饶阳、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谭忠善断。另外还有“济南”、“弘农”等堂号。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洛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齐郡:西汉时改临淄郡置郡,治所在临淄(今属淄博市)。相当于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

  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郡。置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相当于今河南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四、 家乘谱牒

  江苏:武进毗陵缸巷谭氏宗谱

  浙江:萧山萧邑谭氏宗谱十二卷、嘉兴谭氏宗谱十卷、嘉兴谭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湖北:新洲谭氏宗谱四卷

  江西:南丰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

  湖南:长沙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宁乡谭氏族谱十卷、宁乡谭氏家谱二十五卷、攸县泽田谭氏七修族谱二十二部、茶陵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湘西谭氏六升堂支谱十六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一卷首一卷、湘潭学前谭氏三修支谱十五卷、湘潭中湘段西塘谭氏续修支谱六卷、湘潭谭氏家谱十六卷、湘潭涧子塘谭氏七修族谱十六卷、湘潭中湘谭氏续修族谱七卷、湘潭青山谭氏五修族谱三十二卷、湘乡湘西七星桥谭氏族谱七卷首四卷、湘潭湘西谭氏四修族谱十卷、湘乡田乐堂谭氏族谱(卷数不清)

  地区不明:望仙谭氏宗谱(卷数不清)、谭氏族谱不分卷、仁源谭氏续修支谱不分卷、富溪谭氏族谱残不分卷、天河谭万庄长房系谱不分卷

  

  五、 历史名人

  谭嗣同(1865-1898):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其父为巡抚。他曾游历西北、东南各省。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堪,在浏阳倡立学社。1896年入资为候初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学》成稿。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八月以徐致靖荐,被征入京,任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九月政变发生,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著作编入《谭嗣同全集》。

  谭

《孽海花》作者的生平是什么样的?

曾朴生于书香世家,曾家是常熟望族之一,祖上世代为官。曾朴的父亲曾之撰中年时辞官回到家乡,在明朝御史钱岱“小辋川”基址上,苦心营建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