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是灭掉哪一政权而实现国家的统一?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3收藏

西晋是灭掉哪一政权而实现国家的统一?,第1张

  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十二月,执掌朝政大权的相国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改元 秦始 ,史称西晋,司马炎是为晋武帝。西晋建立之时,全国只剩下局促于江东的孙吴政权与之对抗。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晋武帝发动志在必得的对吴战争,这就是西晋灭吴之战。

战前形势及西晋的灭吴准备西晋建立后,占有广大北方及巴蜀地区,统治区域辽阔,政治稳定,军事力量强大,人力物力充足,处于强盛时期。与西晋南北对峙的孙吴政权则只据有江东一隅,综合国力比西晋差得多。西晋发动灭吴战争前,孙吴政权又处于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中,这更为西晋灭吴提供了条件。孙吴在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宗室之间互相争权夺利,政局一直不稳。吴元兴元年(公元264年)即位的孙吴末代君主孙皓,更是当时有名的暴君。他猜忌刻薄,贪恋酒色,滥施刑罚,杀戮无辜。即位当年,孙皓便将拥立他的濮阳兴、张布等人杀掉。此后,前代吴主孙休的皇后及其二子、大臣王蕃等皆被他杀死。  孙皓嗜酒,每宴会,必令君臣尽醉,有违犯者,轻者施刑,重者杀掉。又截水入营,宫女有不合意者,立即杀掉用水冲走。又设剥人面皮、凿人眼睛之刑,有横眉逆视他的,便施用此刑。由于孙皓的滥施刑罚,吴国朝野 人人惴恐,皆日日以冀,朝不谋夕。 ①孙皓还黜远臣,信用奸佞,他所宠信的岑■ 好兴攻役,众所患苦 ②。孙皓的种种倒行逆施,使吴国 上下离心,莫为皓尽力③,出了严重的政治危机。政治上的危机,导致了吴国军事防卫的松弛懈怠。长江中上游的西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建平(今四川巫山)二地,是吴国西侧屏障,如其有虞,是须 倾国争之 ④的军事要地。吴建衡二年(公元270年),吴名将陆抗曾请求加派精兵3万巩固西陵的防守,以防晋军顺流而下。孙皓自认为有长江天险可恃,不予理睬。后晋将王濬在长江上游修造舟舰,木屑漂至下流。吴建平太守吾彦以此测知晋军将以水师顺流来攻,请求加强建平的防务,孙皓仍不加理睬。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主持长江中下游防务的陆抗去世,吴国失去熟谙军事的统帅,防务力量更加削弱。  早在司马氏代魏之前,晋武帝的父亲司马昭就制定了 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因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 ⑤再平吴国的战略方针。晋武帝即位后,继续执行这一方针。晋秦始五年(公元269年),为了加强与吴对峙的东南方面的军事力量并有利于日后的灭吴战争,晋武帝以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征东大将军卫凯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东莞王司马叡为镇东大将军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秦始八年,晋武帝采纳羊祜的建议,使本该入朝任职的益州刺史王濬留任,命他在蜀地修造舟舰,整治水师,以备将来顺流而下直取吴地,与此同时,晋武帝对孙吴实行怀柔攻心策略,封拜蜀汉后主刘禅子孙及群臣爵位,叙用蜀汉旧臣子弟为官,以达到瓦解孙吴人心的目的。西晋对吴前线主将羊祜积极配合晋武帝这一策略行动,他对吴人 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①。平时游猎,至边境则止,捕获禽兽有先被吴人射中者,皆送还吴人。行军或入吴境,如割用其谷,必以绢帛偿还其值。于是吴人 翕然悦服,称为羊公 ②。西晋在灭吴的准备大体就绪后,针对当时吴国日益衰败的实情况,开始把灭吴战争提上议事日程。

西晋君臣的灭吴谋议晋武帝即位后,就将消灭东吴统一天下视作大事,但西晋君臣明确的灭吴谋议却是从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羊祜上疏开始的。羊祜的上疏首先从晋吴双方政治、经济、军事诸因素入手,全面论证了晋定可一举灭吴的道理。  随后又为晋武帝规划了具体的用兵方略,即: 引梁益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平南(平南将军胡奋)、豫州(豫州刺史王戎),直指夏口,徐、扬、青、兖并向秣陵,鼓旆(旗帜)以疑之,多方以误之,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一处倾坏,则上下震荡。 ③晋武帝览羊祜此疏后,深以为是,但因当时的种种原因,没能付诸实行。咸宁四年(公元278年),羊祜因病入朝,再与晋武帝议灭吴之事,羊祜力主即刻对吴用兵,说: 吴人虐政已甚,可不战而克……如舍之,若孙皓不幸而没(死),吴人更立令(好)主,虽百万之众,长江未可越也。 ①羊祜不久去世,临终举荐与之谋议相合的杜预代任其职。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八月,益州刺史王濬上疏请求伐吴,说: 孙皓荒*无道……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卒(倅)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  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背离),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 ②晋武帝见王濬疏后,决定立即对吴用兵。这里,一向反对伐吴的朝廷重臣贾充、荀勖等仍固谏不可伐吴。恰好此时有人表奏孙皓将要派军北侵,于是朝中更议第二年出师。继羊祜镇守襄阳的杜预闻知此事,接连两次上表奏请即刻伐吴,他认为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伐吴十有八九能够成功,此外的十分之一二也不过是无功而已,不会有什么害处。  同时他也建议应乘孙皓暴虐之时进军,一举成功。杜预之表章送呈时,晋武帝正与大臣张华弈棋。张华也主张进兵伐吴,乘机力劝武帝出兵,晋武帝这才下定决心即刻伐吴。至此,西晋的伐吴谋议才最后确定。  3。晋军水陆齐发一举灭吴咸宁五年十一月,晋武帝分派6路大军,水陆齐发,大举伐吴。其部署如下:镇东大将军 琅玡王司马叡率军自下邳直趋涂中(今安徽滁河流域);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王浑自寿春(今安徽寿县)向江西(长江下游北岸地区)进军;建威将军、豫州刺史王戎自安城(豫州州治,今河南新蔡西)  晋军向武昌(今湖北鄂城)方向进军;平南将军胡奋自新野(今属河南)向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方向进军;镇南大将军杜预自襄阳直趋江陵(今属湖北);龙骤将军、益州刺史王濬与巴东监军唐彬率水师自巴蜀浮江东下,直趋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西晋6路大军,共水陆20余万。为了统一指挥,晋武帝又命太尉贾充为使持节、假黄铖、大都督,冠军将军杨济为其副,率中军镇襄阳,节度诸军。一直阻挠伐吴大计的贾充此时又力陈伐吴不利,并自称年老不肯受任。晋武帝下诏说: 君不行,吾便自出。 ①贾充才勉强受命。同时,晋武帝任命张华为度支尚书,主管漕运军粮等事。晋武帝又命令王濬所统水师,至建平时归杜预指挥,至建业时归王浑指挥,以使号令统一,水陆协同作战。

综观晋军以上部署,实即羊祜上疏中所提战略设想的具体实施。其中王濬水师,便是着祜所提出的 梁益之兵水陆俱下 ;杜预之众,便是 荆楚之众进临江陵 ;司马叡、王浑二军,便是 徐、扬、青、兖并向秣陵(即建康)。从整个战略部署说,是多路出击、水陆齐发,以6路大军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同时进攻,使吴军首尾不能相顾。这也正是羊祜所指出的 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 而后来的战争结果,正是 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一处倾坏,则上下震荡以致千里之国顷刻土崩瓦解。

西晋王朝司马一族的家谱树状图:

1、第一代: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

2、第二代:司马师、司马昭、司马亮、司马伷、司马伦。

1)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原配张春华所生。在司马懿死后,继承了曹魏的军政大权,继续巩固司马家的权臣地位。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为帝。可惜英年早逝,因为没有留下子嗣,让弟弟做了继承人。

2)司马昭是司马懿的次子,原配张春华所生。在司马师英年早逝后,继承了军政大权,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而闻名。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公元263年,司马昭向发动灭蜀汉之战,蜀汉灭亡。他的儿子司马炎,就是晋朝的开国之君晋武帝。

3)司马伦是司马懿的幼子,小妾柏夫人所生。司马懿老年专宠柏夫人,爱屋及乌,对司马伦的十分骄纵宠溺。司马伦从小顽劣,养成了不知天高地厚的性格。司马伦仗着是皇帝近亲,不学无术,信奉五斗米道,积极参与皇权的竞逐,每次作恶弄权都逃过了法律的制裁。

司马伦是西晋“八王之乱”的关键人物。他先是奉迎皇后贾南风,帮她废除并杀掉太子。再翻脸杀了贾后,还杀了多位大臣,趁机执掌朝廷大权。司马伦带兵夺了侄孙晋惠帝的帝位,当上了皇帝。三位诸侯王不满,带兵杀进洛阳,把司马伦一党全部消灭。

3、第三代:司马炎。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 定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但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

4、第四代:

1)司马衷。晋惠帝司马衷,是晋武帝杨皇后所生,生性鲁钝,却被立为皇位继承人。290年,正式即位,因痴呆不能任事,先由太傅杨骏辅政,后被皇后贾南风掌握实际大权。司马衷是有名的白痴皇帝,留下了“何不食肉糜”的千古笑话。

八王之乱时,赵王司马伦篡位,司马衷成为太上皇,幽禁于金墉城。司马衷后来由诸王辗转挟持,沦为傀儡,受尽凌辱。306年,司马衷被东海王司马越迎回洛阳。307年1月8日,司马衷去世,时年四十八,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太阳陵。

2)司马睿。晋元帝司马睿,是东晋王朝开国皇帝(318~323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

290年,袭封琅邪王,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作战失利后,离开洛阳,回到封国。晋怀帝即位,拜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后来,听从王导建议,南渡建康,笼络结交江左士族。313年,拜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

317年西晋灭亡,司马睿在晋朝宗室与南北大族拥戴下,即位为晋王,年号建武。318年,正式即位,史称晋元帝,开启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323年,王敦之乱后,郁郁而终,时年四十七,葬于建平陵,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

5、第五代:司马遹。司马遹是晋惠帝司马衷长子,母才人谢玖,被封为太子。他自幼聪慧,有其高祖父司马懿之风,但长大后,不修德业,性刚且奢侈残暴。他于宫中摆摊切肉卖酒,并在西园销售杂货,以收其利,又好算卦巫术,忌讳颇多。

皇后贾南风认为他不是自己亲生的,而且性情暴虐,害怕他即位后自己地位难保。贾南风诬陷司马遹谋反,把他囚禁,后派人将其杀害,时年二十三岁。后追谥为愍怀太子,葬于显平陵。

-八王之乱

-西晋

杨昭。

《凤临天下》是天狗月炎创作的穿越奇情题材小说,于2015年完结。第一卷157534字,第一卷VIP卷483668字。

剧情:

讲述了凌清羽父兄被害,母亲枉死,家财被夺,她依靠着自己的天资胆识和大无畏的勇气,一步一步搭建起了自己的商业大国。

与此同时阴差阳错的将各大高手美男吸引并收拢旗下:出国旅行必备良品忠犬酷帅杀手,沙场横扫千军万夫莫敌却铁血柔情的战将,文采风流君子无双腹黑情深的状元郎等。

西晋是灭掉哪一政权而实现国家的统一?

  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十二月,执掌朝政大权的相国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改元 秦始 ,史称西晋,司马炎是为晋武帝。西晋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