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改革家的赞歌——献给王安石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2收藏

献给改革家的赞歌——献给王安石,第1张

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前后将近15年,各项新法皆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特权阶层的利益受到一些剥夺,豪强兼并及高利贷的活动得到有效扼制,而农民们则减轻了沉重的赋税和差役负担,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军队战斗力明显提升。熙宁年间,由王安石一手提拔的大将王韶,率宋军取得熙河战役的全胜,收复河湟(陕西、甘肃、青海一带)故汉地二千余里,歼敌近万,招抚民众三十余万,这是北宋建国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消息传到京师,宋神宗感动得将自己的玉带都解下来赐给王安石。著名学者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荆公秘赐玉带,阔十四稻,号‘玉抱肚’。”成为王安石后代的家传宝物。

我看累了,也想累了,踱到展厅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对面的王安石半身塑像昂首挺胸,目光坚定。我看着看着,心中又思索了起来:自中国有历史以来,改革的记载就不绝于史册,为何要改革?改革的实质是什么?改革又为何失败的居多?这些个大问题的确需要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思忖一番。

当一个朝代民贫国弱,原有的统治无法维持下去时,统治者才愿意考虑改革的问题。这样一种改革往往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所以改革一有成就,或一遭强烈的反对,或改革本身就危害到统治的稳定时,改革便被强行中止,改革的主持者则常常是轻则革职,重则人头落地。至于改革的实质就在利益的重新分配,特权者的利益必须让出一些,而社会的弱势群体则可以获得一些利益上的补偿,仅此而已,无有其他。

如此,中国历朝历代的改革就不可能是一路的鲜花、处处赞歌,而必定是一路的荆棘、充耳的诽谤。毕竟,有一部分人,且往往是有权有势者的利益受到了侵害。

王安石改革不就如此吗?宋神宗在中国历史上给改革者以鼎力支持而闻名遐迩,但在召王安石谈话时,提出的问题却是:“祖宗守天下,能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以何道也?”其潜台词是:我的列祖列宗们,不行变法,不也坐致百余年的和平吗?这是何道理呢?更深一层的含义在于:我为何要变法呢?王安石虽然在后来上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以累朝因循弊政,导致国家贫弱、内外矛盾激化,朝政失修、社会弊病丛生等各方面的问题来论证改革是必须的,也达到了说服宋神宗的目的,但毕竟变法并非是皇帝的主动之举,纯粹是迫不得已。这就埋下了王安石变法虽然取得很大的成效,却最终流产的伏笔。

王安石变法开始不久,朝野就出现一片反对新法的声音,神宗帝有些犹豫了。还在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二十八日,神宗召王安石,问:现在有许多人议论朝廷不畏天变,不听取人们的言论,也不守祖宗的规矩,这如何是好?王安石坦荡诚恳地答道:陛下您认真地处理政务,每件事皆为民众利益着想,这就是“畏天变”了;陛下您常常征询下面的意见,无论职位高低者的看法您都认真听,这“岂是不恤人言”?况且,有些人的话未必都对,只要我们合乎道理,又何必怕人议论呢?至于“祖宗之法不足守,则固当如此”,历代历朝,那有不修改法令的?神宗帝听进去了,王安石变法得以继续进行,“三不足”精神由此贯之于变法的全过程,而拗相公、刚愎自用、不懂人情世故等别号、形容词等也与王安石相伴终生,传之久远。

但是,王安石可以真正做到“三不畏”,皇帝岂真能如此?到了熙宁六年(1074年),河北大旱,连续十个月没有下雨,无数的农民四处逃荒要饭。宋神宗正心焦,有个坚决反对变法的官员画了一幅“流民图”上呈皇帝,并说之所以有旱灾,就是王安石变法造成的,所以,必须“去安石,天乃雨”。神宗帝看了这幅流民图,大为震动,长吁短叹,觉也睡不着,亲自减膳以示与民同甘共苦,并下诏书求谏。正在此时,作为皇亲国戚、大官僚、大地主利益代言人的神宗帝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皆到神宗帝面前哭泣,异口同声说是王安石把天下搞乱了,必须停止新法。而著名的司马光也向神宗帝上了《应诏言朝政阙失事》,洋洋数千言,逐条批驳新法。此时的神宗帝开始既畏“天变”又畏“人言”,且屈服于“祖宗”的家法了。

王安石生性执拗,且从不以做大官为念,一心只想做大事。新法受到如此指责,推行起来又常常走样,王安石一则气愤难忍,一则疾病缠身,遂先后六次上书辞职。神宗帝再三挽留,王安石再三辞谢,终于获准辞相,改任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熙宁七年(1075年)的六月,王安石携家人离京赴江宁府上任。

离开金陵多年,王安石在京师主持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变法,如今又重返故地,怎不让王安石感慨万千?他赋诗一首云:“人间投老事纷纷,才薄何能强致君。一马黄尘南陌路,眼中唯见北山云。”这已经隐隐透露出王安石的归隐之心了。但时仅半年,即熙宁八年(1076年)二月,神宗帝又启用了王安石,恢复其宰相之职。王安石继续呕心沥血为变法努力,但人算不如天算,他的身体日渐衰弱,而保守势力也越来越大,时局变得扑朔迷离。一次,天空出现了彗星,许多人皆认为是不吉之兆,神宗帝又有些惊惶失措,要大臣们对朝政提出看法。保守派自然不会放过机会,大肆攻击新法,认为新法造成了民众怨声载道,引起了天谴。王安石虽然雄辩,怎奈神宗帝心神不宁?此时,他的爱子王雱不幸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无比的悲痛使王安石又生重病。医生诊断后,开出的药方要用紫团人参配药,而市面上根本无此药出售。恰在此时,一位名叫薛师政的官员从河东来,带了一些紫团参,并送来几两,王安石坚持不受,家人说:配药非用此不可。王安石说:我平生不用此药,不也活到现在吗?这是宋代著名自然科学家沈括记载在《梦溪笔谈》中的事情。

于是,1076年,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之际,前后居相位八年之久的王安石,再一次上书辞去宰相之职,重回江宁府,从此永远告别了政坛,直至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居士而终老金陵,留下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无限浩叹。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我与李博士坐在北驰的火车上,朝着南京方向进发。窗外寒流阵阵,空旷的田野,寂寞的乡镇,人们皆躲避在屋中取暖了。想900余年前,王安石辞相回金陵后,政局突变,神宗帝年仅38岁便逝世了,接位的哲宗是个9岁的孩子,由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这个一贯反对新法的太后,立即起用司马光等保守派,逐步地有计划地废除了王安石的各项新法。

客居金陵的十年,也就是新法逐步遭废弃的十年,这时的王安石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又有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在摇摇晃晃的火车上,伴着咔嚓咔嚓的响声,我试图跨越时空去神交荆公,可却朦朦胧胧中睡熟了。清晨,睁眼一瞧车窗外:呀,好大雪!无尽的山间乡村与大地,一片白雪茫茫真干净。车厢内,传出许多大人小孩的惊喜声,近几年,雪景已是不常见了。我想,居住在金陵的王荆公,生活自然是朴素的,一如他以前的一贯作风;而心境肯定不会是惬意高兴的,但是不是就像这窗外的大雪一般寒彻骨髓呢?当然不会。

一则,王安石的生活是充实的。他在金陵孜孜不倦地继续删定《字说》,考之诸子百家之说,究心于各派意见,一心要为所有的“字”提升出意义来,比如说,“美”字何解?荆公云:“羊之大者方美”。这似乎真的是咬文嚼字,但荆公的深意却在:要做到“以经术造士”的目的,首先要真正读通读懂儒家的经典,而这又必须从理解字词的意义入手,以防止对经学纂注解释上的纷乱歧义。据说,荆公常在一座庙中作《字说》,禅床前置笔砚,看似睡去,却忽又起身写一二个字,通常是彻夜不眠。二则,荆公看淡了世间的名利,退居金陵不久,便上奏折将自己所有的田产及余财捐赠给了蒋山(今南京钟山)太平兴国寺。王安石还自己动手,在江宁府东郊的一大片无人居住的荒僻地带,雇人修筑了数间简陋的草庐,起名“半山园”,作为园主的王安石,看着自己的新居,欣然赋诗一首:“今年钟山南,随分作园囿。凿池构吾庐,碧水寒可漱。”颇有隐居之诗情画意。

但实际上,半山园并非是豪华的乡间别墅,而是位于“四无人家”的偏僻之地,小宅“仅蔽风雨”,亦无围墙。有人劝其筑墙以保安全,王安石不答。平日他乘一驴,数个童子跟着,遍游金陵诸般名胜。若要入城,则乘小船前往,从不骑马,也坚拒坐轿,认为不能以人代替牲畜。可见,荆公的隐退生活还是有滋有味的。他进可为官从政,退可赋诗作文论学,这自然要比那些只能当官不知其他者要强得多。

清晨,我们在南京下车,住进了中国著名学府南京大学。稍事休息,热心干练的江苏社会科学院的胡发贵先生便带我们前往位于南京海军指挥学院东北隅的半山园。

一夜的大雪,金陵全城银装素裹,六朝古都更显庄严肃穆。通过两道戒备森严的围墙,远远望去,一幢粉白色的青砖小院忽然映入了我们的视野,这就是王安石居住过八年的地方——半山园遗址。这所宅院建在一山岩旁,东西长有25米,南北深有33米,进得院去,内分两小院,小巧,素雅,静谧。正厅陈列着王安石的生平事迹。屋外的山岩上,还修有一座方亭,映掩在高大的树木和茂密的衰草之中。登高望远,古城金陵在大雪的覆盖下,一尘不染,洁白无瑕。游至亭东,兀然见一块石碑,上书《重修半山亭记》,默念之,知此屋及亭皆为清末重建,自宋到明清,一代名相王安石的故居已荒芜废弃得无影无踪了,岂不痛哉!

《能改斋漫录》记载,王安石所筑草堂当在今半山亭的位置上,曾引水作“小港”,叠石为桥,平日里他吟诗作画,读书交友。荆公此时在此地才真正得以逍遥自在,他曾集句填《菩萨蛮》云:“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似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柳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元丰七年(1084年)春,王安石已64岁,患了严重的疾病,几乎一病不起。皇帝亲自派人送药慰问。大病之后的王安石,对世间的一切似乎都已看得更透更淡了,再上奏折将自己经营多年的半山园宅子捐出为僧寺,半山园就改名半山寺了。王安石一家在江宁府城内的秦淮河畔租了一所院子居住。

七月,王安石大病初愈,适逢苏东坡自黄州到汝州上任,路过金陵,事前托人说要来看看荆公。王安石一身便服,骑毛驴亲到江边迎接。苏东坡也不穿官服来候,两人见面哈哈大笑,东坡说:今日我敢以“野服见大丞相”。王安石笑着说:“礼岂为我辈设哉!”俩人携手同游金陵的山水名胜,同桌品茗,挥毫泼墨,为文赋诗,优哉游哉,苏东坡甚至也想到金陵买田购屋陪伴王安石终老于斯。

元祐元年四月初六日(1086年5月21日),病重中的王安石听说其利国利民的免役法也遭到无端废除,经不起这雪上加霜的打击,王安石再也没有从疾病中恢复过来,郁然病逝在秦淮河畔的这所小院内,享年66岁。

我踏着漫山遍野的积雪围着半山亭转了几圈,心中一直郁结着一个大疑团。据《景定建康志》称,王安石死后葬在原居住的半山寺之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站的半山亭的周围了。可是在周辉的《清波杂志》中,又说荆公墓在建康蒋山东三里,与其子分昭穆而葬。当时,士大夫去荆公墓祭拜者络绎不绝。在北宋所谓“元祐更化”时期,王安石新法多被废,大臣陆佃曾率许多儒生去哭祭王安石,并撰有《祭丞相荆公文》。元祐七年(1091),陆佃调任江宁府,再次拜祭荆公墓,写下了《江宁府到任祭丞相荆公墓文》。但在宋之后,就再也不见有荆公墓的记载了。一直到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才有记载说,一个名叫石岩的太监,为了营造茔地而取用了王安石墓上的大砖。到了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临川知县在刻印王安石文集时,于序言中写道:“公墓不知所在”。可见,荆公墓早已无影无踪了,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在当时,一个宰相的墓应该有相当的规模,何况王安石家族世代为官者实在是不少,何以断了祭祀的香火呢?这在把对先人之祀作为人生要务的中国古代是难以理解的,也是不该发生的。张明华先生在《王安石晚年与变法》一文中沉重地写道:“在现存的宋人文集笔记和各种文献中,竟然找不到任何有关王安石行状、墓志铭、神道碑的记载。可见,宋神宗去世后,王安石不仅经受了精神上的折磨,而且饱尝了人间的世态炎凉,他身后所受的冷落与他生前轰轰烈烈的变法事业显得极不相称。用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王安石对变法事业的贡献一点也不过分。”

在今洛阳附近,与王安石同时为宰相的司马光的墓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极尽豪华,成为当地一大旅游景观;而江西的乡贤——对中国政治、文学、经济、社会均产生重大影响的王荆公却已不知魂归何方,岂不悲哉!

立在半山亭,远眺天际,厚厚的积雪一望无垠。荆公的宅子、荆公的半山寺、荆公的活动,一切的一切,皆没有留下半点痕迹。王安石有诗云:“我自山中客,何缘有此名?不缘琴不鼓,人不见亏成。”一代名相做了“山中客”,为何仍然有“此名”?因为他呕心沥血为国为民;今日已近千年过去了,荆公的余物已荡然不存,可我等为何仍不远千里来凭吊呢?因为先贤先哲虽已逝,可其思想、精神、人品道德、才学文章已永驻天地之间,与江河同流,与日月同辉了。

下午,我们一行三人同到方志学专家季士家先生的住宅中,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我们一边品着淡淡的绿茶,一边探讨着王安石的有关问题。我告诉季老,我曾与同事至抚州东乡上池王家看了一本刻于明代崇祯年间、数本刻于民国三十一年的《上池王氏族谱》,内皆记载有王安石墓迁回了家乡,安葬在王安石家族的祖坟山金溪的月塘村后,在刻于民国时期的家谱中更有一张墓地的风水图。我们根据此图,又驱车前往月塘,在二位风水先生和几十个热情的村民帮助下,我们找到了一个与图完全吻合的地方。这是一处山洼之地,现已开垦出了田地,图上称此地为“牛眠地”,是“上有桃源下有汪”。查之月塘村《王氏四修宗谱》,内也有荆公墓迁回之说。当时,我们一行是欣喜若狂,找出一座古人的墓并非壮举,但若能发现自南宋开始便已失去踪迹的荆公之墓,那真的是功莫大焉。

祭奠先贤先哲,并不是仅仅对着一座土坟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在祭祀过程中,缅怀其道德文章,人品事迹,以提升自我的修养境界,传承历史文明。可是,等我回到南昌,找了一些资料来看,发现宋史大家、也是王安石研究专家的邓广铭先生早在1985年便撰文引用了许多正史及笔记材料,认为:王安石迁葬说是没有根据的。而历史学家姚公骞先生也早在1978年就写文章论证说:上池王家为争得临川盐阜岭的王荆公祠和祠产,不惜在家谱中造假,以证明上池王家是王安石家族的祖居之地。所以,王安石从南京迁葬回家乡一说也是毫无根据的。

季士家先生认真地听着,并仔细地看了我们带去的有关资料,说他也不太相信王安石墓已迁回金溪之说。一般说来,荆公墓要迁移,这是地方上的一件大事,方志一类的史料不可能不记载,可南京地方史的资料完全没有一字一句谈到这件事;此外,中国古代的迁墓是一件大事,不可轻易为之,因为可能会破坏风水。王荆公墓为何要迁呢?季老的话又使我想起梁洪生先生的话。他说:荆公在历史上当然是声名显赫者,其墓葬要迁,宋元人的笔记、各种野史是会大做文章的,可是就目前所见还无任何记载。

那么,荆公墓仍在南京的某处罗?就在我们上午去的半山园?还是在蒋山的某地?季士家先生告诉我们,荆公墓详细地址的记载早就在地方志中消失了,即使在大规模的实地的文物普查中也从未找着过。

我想,问题或许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荆公之墓,是何等的人的墓?一代宰相之墓;荆公又是何许人?影响千古、流芳百世之人,即便是在南宋时期,王安石背着许多骂名,却仍然有众多的士大夫前去拜祭。它突然在明代左右消失,极有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迁葬回了故乡之地。明太监王岩之所以能取荆公墓大砖,不就因为荆公墓已迁吗?墓砖当然是不可能迁走的。

季士家先生又取出一篇自己写的《明都南京城垣略论》的文章,内有一图,我们看到,半山园正位于京城与皇城之间的城墙边上,紧靠皇城,似乎有迁葬的必要。而在江西王安石家族的诸多家谱中,所记载的大部分都说到荆公墓迁自明洪武年间,是因为朱元璋建陵之需。是不是并非出于建陵的需要,而是因荆公墓紧靠皇城所以必须迁走?

又是一大疑惑,看来抚州崇仁的甘坑是不可不去了。由南京返昌,又驱车上路,直奔崇仁。我曾在1989年的《崇仁文史资料》第二辑上看到一篇由范贤儒、张涂喜先生写的《王安石家世史料》的文章说:在江西省崇仁县港下乡的甘坑村,发现了王安石的家谱——民国丙戌年修《王氏九修族谱》,甘坑王家源于王安石之子王雱过继的儿子王棣,也可以说是王安石的直系后裔。张涂喜先生更作《王安石墓葬考略》,经多方考证,认为:“王安石墓迁葬临川月塘是千真万确的”。

山重水复,我们来到位于崇山峻岭之中的甘坑,但见山高林密,泉水奔涌。村口的水塘划分出几块,据说也是分田到户后的事。村民们三三俩俩聚在一块闲聊,十余幢砖木瓦房依山傍水,村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热情的村民,拿来了家谱,搬出了传说是王安石亲传的巨型紫铜锣。

关于荆公之墓,《崇仁甘溪王氏九修族谱》是这样记载的:“荆国公墓:公卒半山寺,敕葬于钟山之阳。我明太祖阡陵,问曰:‘旧为若坟?’辅臣对曰:‘水口为吴王孙权墓,服山为宋丞相王安石。’太祖乃曰:‘孙权居水口,留为守陵。王安石可召其子孙迁葬。’乃赐额。时支子孙伯安丞命迁葬于临川月塘祖旁,有神道碑,火逸其半,见艺文集……”这段记载点出了荆公墓为何要迁的原因:朱元璋要“阡陵”;也说明了迁葬地:临川月塘祖旁。考之现今金溪县琉璃乡月塘村,的确是王安石家族的祖坟山,王安石曾祖父王明、祖父王用之等皆葬此地,置有专门的祭田。王安石父子也曾多次到此地拜祭,并住在附近的城陂院。王安石也撰有《城陂院兴造记》,内云:“灵谷者,吾州之名山,卫尉府君(王用之)之所葬也。山之水东出而北折,以合于城陂。陂上有屋,曰城陂院者,僧法冲居之,而王氏诸父子之来视墓者,退辄休于此。”第三还说明了是由何人主持迁葬的:支子孙伯安。据张涂喜先生考证,王伯安是王安石十六世孙,明洪武十五年(1382)以通经博学,官授国子学录;洪武二十四年(1391)改迁广西梧州儒学正提举。后辞老归田,78岁时去世。

应该说,甘坑王家并没有去争夺王荆公祠及祠产,当然也不需要去刻意造假。许多老先生也都异口同声地告诉我:中国乡间的家谱对墓葬的记载一般都是比较严肃的,如果王安石之墓仍在南京,又何必去伪造出一种详细的迁葬之说呢?金溪县文管所长吴定安先生说:“我是持‘迁葬无疑’之说的”,“学者总是重视正版专著,轻视民间谱牒,殊不知百姓修谱是极为郑重其事的。”而文化局长吴牧山先生更急迫地希望我能断言荆公墓已迁金溪月塘。我耗费数月时间,行程数千公里,当然是盼望着能破译荆公墓葬之迷了。

这些记载和说法可信不可信?考之正史、官修地方志、宋元笔记等皆无荆公迁葬之说;视诸王氏族谱,却处处看到荆公墓已迁金溪月塘之论。我又回忆起在月塘村后那如一面屏风般的凤山上,我们几十人漫山遍野寻找荆公之墓的情景,心中不禁吟咏起荆公著名的诗篇《南乡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最佳答案盐城以产盐闻名于世,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在此设立盐渎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滩涂连绵,水草风貌,鹿鸣鹤舞,是珍禽异兽的理想栖息地。这里涉海襟湖,水天一色,风光旖旎,是生态旅游的绝佳地。来盐城旅游,给你回归大自然的感受!

  藕粉圆子、东台发绣、滨海柳鞭、建湖花炮等盐城特产闻名全国,剧场路为美食一条街,建军中路、黄海东路为主要商业街。

  远古的盐阜平原,经历了几次海浸海退这片广袤(máo)的土地,曾经是水草丰满,森林茂密,大量野生动物出入其间1980年,在大丰县西团镇附近发掘出一批陆生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鹿的门齿和臼齿三枚,后枕骨和头骨各一块,野猪头一个,上犬齿(獠牙)一枚,四不象(麋鹿)角的眉枝多段等,计有一百多斤其生活年代距今约两万年左右,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

  盐阜平原何时成陆 据考古发现,由盐城丁马岗向东,沿大冈,龙冈,新兴,上冈一线,中土和地表有很多的石灰石,颜色灰黑而透明,质地坚硬,俗称"地骨"这是古代介族之类的遗壳积海中而成这一条漫长的地带,就是远古时期的海岸线在阜宁县施庄乡东园村,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一百余件由此表明:这一带约成陆于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古淮夷地的变迁 盐阜一带的先民是上古淮夷部族的一支早在夏朝,淮夷已是东方一个较大的部族古书上有夏统治者远征淮甸的记载商代,江淮之间的夷人强盛起来,甚至威胁到了商朝的后方商王曾多次大规模地发动征服东夷(包括准夷)的战争周初,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少数周朝贵族,发动东夷中的徐,奄,熊,盈等十多个部落,举行大规模的武装叛乱,淮夷也被卷了进去周公东征三年,平定了叛乱

  夏,商,周三代的东征,客观上使中原的先进文化逐渐发展到了东部沿海一带,加速了夷人和华夏族的民族融合

  春秋时期,吴国向江淮发展势力古淮夷地大部分成了吴国的领土越国灭吴后,淮夷地又成为越王逐鹿中原的前进基地楚灭越国后,在此设置江东郡,淮夷地又成为楚国的属地

  1957年,在盐城市东北部,发现了大面积的汉代遗址,出土了大批战国遗物,如战国,秦的半两钱币,陶豆,封泥等,说明了这一带是盐阜平原古淮夷部族的活动中心之一

  从古射阳到盐渎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淮夷"皆散为民户",淮夷地开始成为封建国家统治下的郡县秦朝设立射阳县,隶属于泗水郡古射阳县因射阳湖而得名,县治故址在今盐城西部,管辖今淮安东南,宝应县东,包括今盐城市一大片临湖(古射阳湖)滨海地区西汉初年,古射阳县成为射阳侯刘缠的封地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为了适应准夷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加强对远地区的管理,西汉政府开始设置盐渎县,与射阳县一同隶属于临淮郡盐渎县是因县内遍布盐场,且有盐河而命名的开始时"有县无治",由射阳县丞代管,不久即设了县治,故址可能就在麻瓦坟遗址一带

  东汉时,盐渎县改属广陵郡三国时期,盐渎县地处吴,魏两国的边境地区,成为南北双方反复争夺交战的军事要隘曹操深恐孙权渡江北上,据有盐渎,作为吴国北边的屏障,下令将江淮之间的十万户百姓向北迁徙,盐渎县的百姓纷纷向江南逃散盐渎,射阳二县都因战火四起人口流散而废置了

  第一任县丞孙坚 汉代盐渎是大县,史书中有正式记载的第一任县丞是孙坚

  孙坚,字文台,是吴郡富春人172年,在会稽句章地方,有个名叫许昌,自称是"阳明皇帝"的人,发动了农民起义孙坚因平定起义有功而被派往盐渎县任县丞

  孙坚在治理盐渎县期间,兴利除害,深受百姓的爱戴据《盐城县志》记载,孙坚的父亲孙钟曾在这一带辟田种瓜当年汲水浇灌瓜田的古井遗迹,至今仍存在盐城中学的校园内古时的"盐城八景"之一"瓜井仙踪",就指这口"井深水甜,大旱不涸的古井后人有一首《瓜井》诗说:"苔荒石甃(zhòu)古城隅,百丈何年断辘轳秋圃纵横双鹤沓,灌蔬人尚说孙吴"

  华陀行医遍盐渎 盐渎濒海多瘴(zhàng)厉,疫病流行,促进了传统民间医学的发展

  汉末著名的民间医学家华佗,行医的足迹,遍布了盐阜平原,深受人民爱戴至今盐阜一带仍流传着许多关于华佗诊病如神的故事《后汉书·华佗传》记载说,一天,在盐渎一家酒店里,华佗看到一个名叫严昕的人,说:"你有疾病,切莫饮酒了"严昕不听,继续饮酒,结果在回家途中晕倒,到家不久就病死了

  南北纷争的盐城 汉末,三国时的连年战争,使江淮一带人口大减,经济破坏,射阳,盐渎二县遭到荒废西晋初年,晋武帝招抚流民恢复了射阳,盐渎二县东晋安帝(397-405)时,盐渎县改名为盐城县,盐城始有其名南北朝初期,废掉射阳县,将其并入盐城县,隶属山阳郡后又在盐城设盐城郡当时,北方许多破产的劳动人民,逃亡到了淮河以南,统治者又鼓励江南人民迁来江北盐城县的人口经济一度得到了增长

  北齐政权曾在盐城地方设置了射阳郡,陈朝又将射阳郡改为盐城郡

  整个南北朝前期,盐城一带又重新沦为边地战场,连绵不断的硝烟战火,使盐城县(郡)人口又日趋稀少,田地荒芜,盐,渔业衰退

  隋朝统一中国后,废盐城郡,重置盐城县随末,农民起义领袖韦彻在盐城建立政权,置射州唐初,复设盐城县,隶属于淮南道唐末,五代时,先为吴王杨行密所踞,属楚州南唐代吴后,盐城又改属泰州

  "环城皆盐场" 南北朝后期,盐城的盐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环城皆盐场"的说法隋唐五代时期,更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唐代盐城共有规模较大的盐场九处,盐亭123所,每年煮盐达45万石左右常丰堰筑成后,更加快了盐业生产的发展

  758年盐铁使第五琦实行盐法变革,开始把卖盐收为封建国家的专利唐政府在盐城设立了盐城监,以管理盐课

  唐代江淮地区的盐业生产在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东南沿海一带的盐场,包括盐城在内的十监每年都可向国家上缴盐税一百多万,相当于一百多个州的贡赋到唐后期,更上升到六百多万盐税一项就达到整个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当时宫廷所用,军饷和百官的俸禄,都从盐税收入开支

  海外交通的要津 隋唐时期,中外交通空间发展,盐城也是与海外交往的重要渡口之一

  据地方志记载,唐太宗派兵东征高丽时,名将薛仁贵曾经在盐城永宁寺内设营驻军,在海边修造战船,操练水师大将尉迟恭还在今东台西溪海沟河边上建造了一座海春轩塔,使出入盐城海口的兵船,商船能够辨别航向

  许多中外使臣,学者,僧侣,商人,经常由盐城出海或登陆前往内地

  684年,高丽僧人封大圣随新罗使团来中国中途忽遇巨风,舟船尽翻封大圣抱住一只掀入海中的木制皮鼓,飘来西溪三味寺,并把这件事刻在石碑上,三味寺因而改名为圣果院北宋范仲淹任东台西溪盐官时,漫游三味寺,曾题诗说:"千年人已化,三味话空传唐世碑犹载,高丽鼓半穿"

  唐宪宗时,新罗王子金士信乘船来唐,途中遇上"恶风",船翻落海后,他随浪飘到盐城,地方官厚礼接待,派人送他前往长安

  日本第八次"遣唐使"沿日本九州海岸南下,再沿南岛航行,渡过东中国海,到达盐城海岸登陆,受到了盐城地方官的亲切接待,然后坐官船沿运河到达汴州,再改走陆路抵达长安在唐朝居住54年,老死中国的著名留学生阿培仲麻吕就是这次随行来华的

  702年,日本"遣唐使"粟田真人飘洋过海,来中国访问他到盐城向当地人问讯:"我是日本国使,请问此为何地 "当地人回答:"这里是楚州盐城县"也受到了热情接待788年,朝廷派扬州判断韩国源随日本使臣小野石根,从盐城海口出发出使日本

  文艺"百戏"誉江淮 由于经济发达,与中原及海外文化交流频繁,隋唐五代时期的盐城在文化上也有许多成就尤其是民间杂技——"百戏",技艺高超,誉满江淮

  唐代,盐城"十八团"的民间艺人在江淮一带,演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杂技节目内容包括"耍坛","顶碗","走索","钻圈","跑马"等,民间亲切地称做"百戏"十八团后来成为我国杂技 艺术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杂技之乡"

  唐代盐城,城镇繁华,经济发达,文化昌茂,因而在盐城地方志上有"剧邑"之称

  范仲淹修筑"范公堤" 北宋初年,曾经重修"常丰堰",改称"捍海堰"但因堤身筑得不牢,而且年日已久,经不住海潮冲刷,堤身多处崩溃

  1023年,范仲淹出任泰州西溪盐官,他看到海潮倒灌,积极倡议重筑捍海堰,被宋仁宗任命为兴化县县令,主持筑堤工程范仲淹征集通,泰,楚,海四州的四万多民工,开始筑堤在筑堤过程中,民工们不畏艰险,克服了大雪,狂风,怒涛,溃堤等千难万苦范仲淹常常亲临工地指挥,还捐出自己的官俸补贴筑堤经费经过四个年头,终于修筑成一条长181里的大海堤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父母官,把这道海堤取名为"范公堤"后来,还在盐城,西溪,阜宁修建了"景范亭","范公祠"和"三贤祠"清初东台人吴嘉纪的《范公堤》诗说:"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时巳 "道出了人民对范仲淹筑堤功绩的赞念之情 范公堤是我国古代海塘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一直起着阻挡海潮的作用,促进了整个江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韩世忠在盐城抗金 南宋时期,朝廷采取"守江不如守淮"的策略,在淮河南北布防设阵,盐城成为淮南重镇,被列为淮东边备要地之一当时,南宋名将韩世忠担任守淮重任1129年,韩世忠在沐阳被优势兵力的金兵击败,率残部退守盐城他设帅帐于盐城永宁寺内,驻军三个月,招兵买马,训练三军,并派兵北上修筑城壕,防御金军1130年,金兵大举南下,宋高宗逃往浙东韩世忠奉旨由盐城调防江南,乘金兵掳掠北撤时在京口大败金兀术军

  同年,另一支金兵包围了楚州当时驻防泰州的岳飞奉旨援救他率领岳家军分水陆两路沿范公堤北上,迎击金兵但未等岳飞到达盐城,楚州失陷,只得退回泰州,上表谢罪

  碧海丹心陆秀夫 陆秀夫,字君实1288年出生于盐城县长建乡长建里三岁随父亲迁居镇江童年时代的陆秀夫,才思敏捷,聪明颖悟,好学不倦他的启蒙老师夸他说:"此非凡儿也!"少年时代,他曾寄读于镇江南郊的鹤林寺他生活俭朴,读书勤奋,当时写下的诗篇《鹤林寺》就反映了这段时间的生活:"岁月未可尽,朝昏屡不眠窗前多古木,床下半残编放犊饮溪水,助僧耕稻田寺内久断扫,分食愧农贤"

  1256年,陆秀夫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和文天祥同榜考中进士他先在镇守镇江,扬州的名将李庭芝军中主管机要文字,后来李庭芝把他推荐到南宋朝廷任职

  1276年,元朝军队大举南下,临安陷落陆秀夫追随两个幼主赵是,赵丙南走,和文天祥,张世杰等先后拥立两个幼主为皇帝,继续抗元1278年,陆秀夫受命于危险之中,出任左丞相,与张世杰拥立幼帝赵丙驻在崖 山 山在广东新会以南80里海中,和奇石山对立两山对峙,耸然如门,形势险要他们把剩余的二十多万军队和民兵集中在一千多条船上,大船居中,四周围列小舟,用绳索捆扎,互相连成一体,决心背水死战1279年初,船阵被元将张宏范攻破张世杰见大势已去,用刀砍断绳索,率十八条战船突围,准备继续坚持抗战,不料在海上遇飓风遭难陆秀夫坚贞不屈,宁死不辱,先握剑在手,把妻儿赶下海去,然后哭着跪请幼帝:"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他背负幼帝,腰挂黄金玺印,从容投海而死时年42岁"当时,已被元兵俘虏关押在大都的文天祥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又肃然起敬,挥笔赋诗赞颂陆秀夫说:"文彩珊瑚钩,淑气含九鼎炯炯一心在,天水相与永"赞颂他崇高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主义精神,将与天地江海共存,永远受到后人的怀念和崇敬

  张士诚"十八条扁担起义" 元朝末年,红巾军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盐城一带也爆发了以张士诚为首的大规模盐民武装起义

  张士诚小名九四,是泰州白驹场十五里垛人靠代客运盐和贩私盐糊口,常受官府与富户欺压1353年,张士诚与三个弟弟伙同壮士李伯升,潘元明,吕珍等十八人,手操刀杖,扁担,痛杀弓兵(相当于盐警)与富商,发动起义泰州沿海三十六处盐场的盐民和附近的农民响应风从,民间称这次起义为"十八条扁担起义"

  起义军迅速占领白驹场,丁溪场,连克泰州,兴化,直下高邮次年在高邮自称"诚王",建立"大周"政权,建年号为"天佑"起义军在高邮多次粉碎元军的围剿,切断了京杭大运河的交通,成为元朝的心腹之患

  1356年,张士诚进军江南,以后又向西北发展,统治着南起浙江绍兴,北到山东济宁,西达安徽,河南东部,东临大海的广大财富之地,拥兵几十万1363年,张士诚在平江自立为吴王在他统治前期,能招贤纳士,招抚流亡,发展生产盐城县境内的大批流亡农民纷纷回乡,恢复了生产但他在称吴王前,曾一度投降元朝,并向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进攻,犯下了极大的错误

  后来,张士诚被朱元璋连连打败1367年,平江府被朱元璋攻破,张士诚被俘,死于南京

  便仓枯枝牡丹 盐城南边的便仓,有一个枯枝牡丹园,园内的枯枝牡丹,是牡丹中的珍品花似胭脂凝成,美艳润泽,芳芳馥郁;衬托花朵的绿叶繁茂厚实,青翠欲滴,但枝杆却似饱经风霜,憔悴欲滴,如同干柴一般

  便仓枯枝牡丹由何人种植 据地方志记载,元朝末年,家住便仓的两淮盐运使卞仕震年过半百,生了个男孩,起名元亨卞元亨长大后,能诗善文,力大过人,空手打死过海边的老虎,被张士诚任为将军张士诚失败后,元亨回家隐居,在庭院精心培植枯枝牡丹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征召,他不愿向明朝称臣,被发配辽左牡丹园无人培灌,九年没有开花1403年,卞元亨得到朝廷赦免,回到家中经过一番经营,到来年春末,园中牡丹重放异彩卞元亨感慨之极,题诗咏叹:"牡丹本是亲手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华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

  从此,花开花落,世代不绝,枯枝牡丹,誉满江淮

  明代,设盐城县,属淮安府清初,为江南省一部分清康熙六年(1667年)属江苏省清雍正十年(1732年),划盐城和淮安部分地设阜宁县,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东台县

  "洪武赶散" 明朝初年,由于经过长期战乱,江淮一带,人口锐减田灶荒芜为了尽快恢复发展经济,明太祖朱元璋决定移民屯垦,并将淮安府列为屯田的重点地区之一

  洪武初年,一次从苏州,松江,嘉兴,湖城,杭州等地迁徙无田游民四千余户,分散到盐城,淮安屯垦在此之后,又连续搞了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一次迁江南流民14万,到安徽凤阳朱元璋的老家落户;又一次迁苏州,松江二府居民一万多人到盐城安家这几次大规模移民屯垦的措施,民间称之为"洪武赶散" 现在的盐城人大多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土著”,比方说,大多数人家的家谱一般最多追溯到27代,28代左右,大致是明朝洪武年间,大部分是那个时候从外地迁来的,其中以苏南居多,史称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是元末明初,由于朱元璋和自封吴王的泰州人张士诚大战了一场。建国后为了防止吴地的大姓巨族相聚谋逆,遂遣散四方。其中苏州阊门一带的大多被遣散到苏北的煮盐灶区,即盐阜、连云港等地。阊门有个周姓兄弟五人,其中一个庶出,迁到苏北分居五地,称为东西南北门,庶出的叫小南门就在阜宁,阜宁那时还没建县,属淮安辖地。

  洪武赶散从1368-1398年算起已经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如果是此时迁来的,繁衍的子孙应有二十多代人。(MS殇是第二十五代人)移民屯垦加速了盐城一带人口增殖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盐城县居民就增加到8912户,61810口大片荒芜的平原和滩涂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也不断提高

  血汗流过串场河 千百年来,经过串场河运走的白花花的盐流,同串场河的水一样,源源不断

  开挖于宋代的串场河,本是沿海各盐场之间的南北交通河,各成一段,并不全部通联清代,将串场河从便仓疏浚到盐城,称为南串场河;又由盐城疏浚到阜宁,称北串场河,以后又经过几次疏浚,把中十场和北五场连结起来,总称串场河

  患场河两岸的盐民长期受着官府和盐商的双重剥削明,清两代,不但有盐官收税,而且还有盐商垄断市场,从中牟取暴利盐民们在沉重剥削下,过着艰辛苦难的生活男女老幼身处滨海盐卤之地,终年顶风冒日,出入于尘土草灰之中,破衣百衲(nà),满面熏黑冬天没有棉衣,用茅草遮身,以挡严寒,夏天没有帷帐,用污泥涂身,以防蚊叮虫咬喝的是盐蒿叶子煮成的汤,吃的是盐蒿种籽炕成的饼诗人吴嘉纪的一首诗说道:"小舍煎盐火焰举,卤水沸腾烟莽莽斯人身体亦犹人,何异鸡鹬(wù)釜中煮!"

  又一首诗说:"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傍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淮剧的产生 淮剧原称江淮戏,发源于淮阴市和盐城市的农村明清时期,这一带连年发生水旱灾害,劳动人民只得四出逃荒,沿门乞讨为了求得社会的同情,便用说唱申诉自己的苦难时间一长,逐渐形成一种七个或十个字一句成韵的民间小调

  十五世纪末叶,这一带农村的庙会上,有一种称做"僮子"的民间艺人,用民间小调演唱一些以神话或民间故事为内容的简单戏文,用锣鼓伴唱,称为"香火戏"到十九世纪中叶,又发展成为具有初步戏剧形成的"门板戏"门板戏的唱腔悲壮,主要是"秧歌调","下河调"演出条件十分简单,演员只有六七人,化妆用红纸浸水当胭脂;道具是用门闩作宝剑,杨柳枝作马鞭,玉米须作胡须贫苦的艺人们撑一条小船串乡赶集,生活飘泊不定,被称为"戏花子"

  除了原来的香火戏外,门板戏还不断从徽剧,京剧等其它剧种中吸收唱腔,伴奏,服装和剧目等营养,发展成为"江北小戏"从此,"淮剧"开始在江淮大地上成长起来

  文化名镇白驹场 明清时期,许多文学大家与白驹场有密切的联系,他们创作出一批文学名著,从而使白驹成为一代文化名镇

  据部分学者的研究,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于1367年带着妻子儿女和学生罗贯中隐居白驹场当时,他的住地西面有一片占地十多亩的芦苇荡,盛产鱼虾每到秋冬季节,野鸡成群飞来荡中有一个高高露出水平的土墩子施耐庵把它比作"水泊梁山",常和罗贯中一起,坐上小船,飘荡在水面上,专心创作长篇小说《水浒》

  在施耐庵的精心指导下,罗贯中以《三国志》为素材,加上评话和戏曲中的轶闻趣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施耐庵因《水浒》触犯了朱元璋而被抓进天牢,后又染病去世罗贯中在白驹附近安葬了他的遗体后,一面整理《水浒》存稿,一面继续创作《三国演义》罗贯中在白驹时,了解到不少关于东汉时盐城名人陈琳和活动在盐城的孙坚,华佗等人的民间传说,都一一写进了小说中

目前,已经出版专著《大转折的瞬间》、《马克思主义的新发现》、《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中国边疆探秘》、《盐阜家谱》等12部,420万字。

理论: 《开拓市场经济的道路》获得山东省1992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依托市场经济,走向共同富裕》获中宣部1998年“五个一”工程奖。《论李渔的工艺美学思想》获1992年中国工艺美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出现信贷风险呼吁高层紧急干预》获2009年山东省社会科学界年会优秀成果奖。

新闻:有100多篇稿件获国家级和新华社社级优秀新闻作品奖。其中《银铺鲁西北 棉农笑开颜》(1980),《棉农县长散传单》(1981)、《八旬棉农中“状元”》(1987),《买茧难》(1987)获全国好新闻奖。

图书:《大转折的瞬间》获2000年中南地区人民出版社系统图书一等奖。

  最佳答案盐城以产盐闻名于世,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在此设立盐渎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滩涂连绵,水草风貌,鹿鸣鹤舞,是珍禽异兽的理想栖息地。这里涉海襟湖,水天一色,风光旖旎,是生态旅游的绝佳地。来盐城旅游,给你回归大自然的感受!

  藕粉圆子、东台发绣、滨海柳鞭、建湖花炮等盐城特产闻名全国,剧场路为美食一条街,建军中路、黄海东路为主要商业街。

  远古的盐阜平原,经历了几次海浸海退这片广袤(máo)的土地,曾经是水草丰满,森林茂密,大量野生动物出入其间1980年,在大丰县西团镇附近发掘出一批陆生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鹿的门齿和臼齿三枚,后枕骨和头骨各一块,野猪头一个,上犬齿(獠牙)一枚,四不象(麋鹿)角的眉枝多段等,计有一百多斤其生活年代距今约两万年左右,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

  盐阜平原何时成陆 据考古发现,由盐城丁马岗向东,沿大冈,龙冈,新兴,上冈一线,中土和地表有很多的石灰石,颜色灰黑而透明,质地坚硬,俗称"地骨"这是古代介族之类的遗壳积海中而成这一条漫长的地带,就是远古时期的海岸线在阜宁县施庄乡东园村,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一百余件由此表明:这一带约成陆于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古淮夷地的变迁 盐阜一带的先民是上古淮夷部族的一支早在夏朝,淮夷已是东方一个较大的部族古书上有夏统治者远征淮甸的记载商代,江淮之间的夷人强盛起来,甚至威胁到了商朝的后方商王曾多次大规模地发动征服东夷(包括准夷)的战争周初,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少数周朝贵族,发动东夷中的徐,奄,熊,盈等十多个部落,举行大规模的武装叛乱,淮夷也被卷了进去周公东征三年,平定了叛乱

  夏,商,周三代的东征,客观上使中原的先进文化逐渐发展到了东部沿海一带,加速了夷人和华夏族的民族融合

  春秋时期,吴国向江淮发展势力古淮夷地大部分成了吴国的领土越国灭吴后,淮夷地又成为越王逐鹿中原的前进基地楚灭越国后,在此设置江东郡,淮夷地又成为楚国的属地

  1957年,在盐城市东北部,发现了大面积的汉代遗址,出土了大批战国遗物,如战国,秦的半两钱币,陶豆,封泥等,说明了这一带是盐阜平原古淮夷部族的活动中心之一

  从古射阳到盐渎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淮夷"皆散为民户",淮夷地开始成为封建国家统治下的郡县秦朝设立射阳县,隶属于泗水郡古射阳县因射阳湖而得名,县治故址在今盐城西部,管辖今淮安东南,宝应县东,包括今盐城市一大片临湖(古射阳湖)滨海地区西汉初年,古射阳县成为射阳侯刘缠的封地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为了适应准夷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加强对远地区的管理,西汉政府开始设置盐渎县,与射阳县一同隶属于临淮郡盐渎县是因县内遍布盐场,且有盐河而命名的开始时"有县无治",由射阳县丞代管,不久即设了县治,故址可能就在麻瓦坟遗址一带

  东汉时,盐渎县改属广陵郡三国时期,盐渎县地处吴,魏两国的边境地区,成为南北双方反复争夺交战的军事要隘曹操深恐孙权渡江北上,据有盐渎,作为吴国北边的屏障,下令将江淮之间的十万户百姓向北迁徙,盐渎县的百姓纷纷向江南逃散盐渎,射阳二县都因战火四起人口流散而废置了

  第一任县丞孙坚 汉代盐渎是大县,史书中有正式记载的第一任县丞是孙坚

  孙坚,字文台,是吴郡富春人172年,在会稽句章地方,有个名叫许昌,自称是"阳明皇帝"的人,发动了农民起义孙坚因平定起义有功而被派往盐渎县任县丞

  孙坚在治理盐渎县期间,兴利除害,深受百姓的爱戴据《盐城县志》记载,孙坚的父亲孙钟曾在这一带辟田种瓜当年汲水浇灌瓜田的古井遗迹,至今仍存在盐城中学的校园内古时的"盐城八景"之一"瓜井仙踪",就指这口"井深水甜,大旱不涸的古井后人有一首《瓜井》诗说:"苔荒石甃(zhòu)古城隅,百丈何年断辘轳秋圃纵横双鹤沓,灌蔬人尚说孙吴"

  华陀行医遍盐渎 盐渎濒海多瘴(zhàng)厉,疫病流行,促进了传统民间医学的发展

  汉末著名的民间医学家华佗,行医的足迹,遍布了盐阜平原,深受人民爱戴至今盐阜一带仍流传着许多关于华佗诊病如神的故事《后汉书·华佗传》记载说,一天,在盐渎一家酒店里,华佗看到一个名叫严昕的人,说:"你有疾病,切莫饮酒了"严昕不听,继续饮酒,结果在回家途中晕倒,到家不久就病死了

  南北纷争的盐城 汉末,三国时的连年战争,使江淮一带人口大减,经济破坏,射阳,盐渎二县遭到荒废西晋初年,晋武帝招抚流民恢复了射阳,盐渎二县东晋安帝(397-405)时,盐渎县改名为盐城县,盐城始有其名南北朝初期,废掉射阳县,将其并入盐城县,隶属山阳郡后又在盐城设盐城郡当时,北方许多破产的劳动人民,逃亡到了淮河以南,统治者又鼓励江南人民迁来江北盐城县的人口经济一度得到了增长

  北齐政权曾在盐城地方设置了射阳郡,陈朝又将射阳郡改为盐城郡

  整个南北朝前期,盐城一带又重新沦为边地战场,连绵不断的硝烟战火,使盐城县(郡)人口又日趋稀少,田地荒芜,盐,渔业衰退

  隋朝统一中国后,废盐城郡,重置盐城县随末,农民起义领袖韦彻在盐城建立政权,置射州唐初,复设盐城县,隶属于淮南道唐末,五代时,先为吴王杨行密所踞,属楚州南唐代吴后,盐城又改属泰州

  "环城皆盐场" 南北朝后期,盐城的盐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环城皆盐场"的说法隋唐五代时期,更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唐代盐城共有规模较大的盐场九处,盐亭123所,每年煮盐达45万石左右常丰堰筑成后,更加快了盐业生产的发展

  758年盐铁使第五琦实行盐法变革,开始把卖盐收为封建国家的专利唐政府在盐城设立了盐城监,以管理盐课

  唐代江淮地区的盐业生产在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东南沿海一带的盐场,包括盐城在内的十监每年都可向国家上缴盐税一百多万,相当于一百多个州的贡赋到唐后期,更上升到六百多万盐税一项就达到整个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当时宫廷所用,军饷和百官的俸禄,都从盐税收入开支

  海外交通的要津 隋唐时期,中外交通空间发展,盐城也是与海外交往的重要渡口之一

  据地方志记载,唐太宗派兵东征高丽时,名将薛仁贵曾经在盐城永宁寺内设营驻军,在海边修造战船,操练水师大将尉迟恭还在今东台西溪海沟河边上建造了一座海春轩塔,使出入盐城海口的兵船,商船能够辨别航向

  许多中外使臣,学者,僧侣,商人,经常由盐城出海或登陆前往内地

  684年,高丽僧人封大圣随新罗使团来中国中途忽遇巨风,舟船尽翻封大圣抱住一只掀入海中的木制皮鼓,飘来西溪三味寺,并把这件事刻在石碑上,三味寺因而改名为圣果院北宋范仲淹任东台西溪盐官时,漫游三味寺,曾题诗说:"千年人已化,三味话空传唐世碑犹载,高丽鼓半穿"

  唐宪宗时,新罗王子金士信乘船来唐,途中遇上"恶风",船翻落海后,他随浪飘到盐城,地方官厚礼接待,派人送他前往长安

  日本第八次"遣唐使"沿日本九州海岸南下,再沿南岛航行,渡过东中国海,到达盐城海岸登陆,受到了盐城地方官的亲切接待,然后坐官船沿运河到达汴州,再改走陆路抵达长安在唐朝居住54年,老死中国的著名留学生阿培仲麻吕就是这次随行来华的

  702年,日本"遣唐使"粟田真人飘洋过海,来中国访问他到盐城向当地人问讯:"我是日本国使,请问此为何地 "当地人回答:"这里是楚州盐城县"也受到了热情接待788年,朝廷派扬州判断韩国源随日本使臣小野石根,从盐城海口出发出使日本

  文艺"百戏"誉江淮 由于经济发达,与中原及海外文化交流频繁,隋唐五代时期的盐城在文化上也有许多成就尤其是民间杂技——"百戏",技艺高超,誉满江淮

  唐代,盐城"十八团"的民间艺人在江淮一带,演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杂技节目内容包括"耍坛","顶碗","走索","钻圈","跑马"等,民间亲切地称做"百戏"十八团后来成为我国杂技 艺术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杂技之乡"

  唐代盐城,城镇繁华,经济发达,文化昌茂,因而在盐城地方志上有"剧邑"之称

  范仲淹修筑"范公堤" 北宋初年,曾经重修"常丰堰",改称"捍海堰"但因堤身筑得不牢,而且年日已久,经不住海潮冲刷,堤身多处崩溃

  1023年,范仲淹出任泰州西溪盐官,他看到海潮倒灌,积极倡议重筑捍海堰,被宋仁宗任命为兴化县县令,主持筑堤工程范仲淹征集通,泰,楚,海四州的四万多民工,开始筑堤在筑堤过程中,民工们不畏艰险,克服了大雪,狂风,怒涛,溃堤等千难万苦范仲淹常常亲临工地指挥,还捐出自己的官俸补贴筑堤经费经过四个年头,终于修筑成一条长181里的大海堤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父母官,把这道海堤取名为"范公堤"后来,还在盐城,西溪,阜宁修建了"景范亭","范公祠"和"三贤祠"清初东台人吴嘉纪的《范公堤》诗说:"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时巳 "道出了人民对范仲淹筑堤功绩的赞念之情 范公堤是我国古代海塘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一直起着阻挡海潮的作用,促进了整个江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韩世忠在盐城抗金 南宋时期,朝廷采取"守江不如守淮"的策略,在淮河南北布防设阵,盐城成为淮南重镇,被列为淮东边备要地之一当时,南宋名将韩世忠担任守淮重任1129年,韩世忠在沐阳被优势兵力的金兵击败,率残部退守盐城他设帅帐于盐城永宁寺内,驻军三个月,招兵买马,训练三军,并派兵北上修筑城壕,防御金军1130年,金兵大举南下,宋高宗逃往浙东韩世忠奉旨由盐城调防江南,乘金兵掳掠北撤时在京口大败金兀术军

  同年,另一支金兵包围了楚州当时驻防泰州的岳飞奉旨援救他率领岳家军分水陆两路沿范公堤北上,迎击金兵但未等岳飞到达盐城,楚州失陷,只得退回泰州,上表谢罪

  碧海丹心陆秀夫 陆秀夫,字君实1288年出生于盐城县长建乡长建里三岁随父亲迁居镇江童年时代的陆秀夫,才思敏捷,聪明颖悟,好学不倦他的启蒙老师夸他说:"此非凡儿也!"少年时代,他曾寄读于镇江南郊的鹤林寺他生活俭朴,读书勤奋,当时写下的诗篇《鹤林寺》就反映了这段时间的生活:"岁月未可尽,朝昏屡不眠窗前多古木,床下半残编放犊饮溪水,助僧耕稻田寺内久断扫,分食愧农贤"

  1256年,陆秀夫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和文天祥同榜考中进士他先在镇守镇江,扬州的名将李庭芝军中主管机要文字,后来李庭芝把他推荐到南宋朝廷任职

  1276年,元朝军队大举南下,临安陷落陆秀夫追随两个幼主赵是,赵丙南走,和文天祥,张世杰等先后拥立两个幼主为皇帝,继续抗元1278年,陆秀夫受命于危险之中,出任左丞相,与张世杰拥立幼帝赵丙驻在崖 山 山在广东新会以南80里海中,和奇石山对立两山对峙,耸然如门,形势险要他们把剩余的二十多万军队和民兵集中在一千多条船上,大船居中,四周围列小舟,用绳索捆扎,互相连成一体,决心背水死战1279年初,船阵被元将张宏范攻破张世杰见大势已去,用刀砍断绳索,率十八条战船突围,准备继续坚持抗战,不料在海上遇飓风遭难陆秀夫坚贞不屈,宁死不辱,先握剑在手,把妻儿赶下海去,然后哭着跪请幼帝:"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他背负幼帝,腰挂黄金玺印,从容投海而死时年42岁"当时,已被元兵俘虏关押在大都的文天祥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又肃然起敬,挥笔赋诗赞颂陆秀夫说:"文彩珊瑚钩,淑气含九鼎炯炯一心在,天水相与永"赞颂他崇高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主义精神,将与天地江海共存,永远受到后人的怀念和崇敬

  张士诚"十八条扁担起义" 元朝末年,红巾军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盐城一带也爆发了以张士诚为首的大规模盐民武装起义

  张士诚小名九四,是泰州白驹场十五里垛人靠代客运盐和贩私盐糊口,常受官府与富户欺压1353年,张士诚与三个弟弟伙同壮士李伯升,潘元明,吕珍等十八人,手操刀杖,扁担,痛杀弓兵(相当于盐警)与富商,发动起义泰州沿海三十六处盐场的盐民和附近的农民响应风从,民间称这次起义为"十八条扁担起义"

  起义军迅速占领白驹场,丁溪场,连克泰州,兴化,直下高邮次年在高邮自称"诚王",建立"大周"政权,建年号为"天佑"起义军在高邮多次粉碎元军的围剿,切断了京杭大运河的交通,成为元朝的心腹之患

  1356年,张士诚进军江南,以后又向西北发展,统治着南起浙江绍兴,北到山东济宁,西达安徽,河南东部,东临大海的广大财富之地,拥兵几十万1363年,张士诚在平江自立为吴王在他统治前期,能招贤纳士,招抚流亡,发展生产盐城县境内的大批流亡农民纷纷回乡,恢复了生产但他在称吴王前,曾一度投降元朝,并向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进攻,犯下了极大的错误

  后来,张士诚被朱元璋连连打败1367年,平江府被朱元璋攻破,张士诚被俘,死于南京

  便仓枯枝牡丹 盐城南边的便仓,有一个枯枝牡丹园,园内的枯枝牡丹,是牡丹中的珍品花似胭脂凝成,美艳润泽,芳芳馥郁;衬托花朵的绿叶繁茂厚实,青翠欲滴,但枝杆却似饱经风霜,憔悴欲滴,如同干柴一般

  便仓枯枝牡丹由何人种植 据地方志记载,元朝末年,家住便仓的两淮盐运使卞仕震年过半百,生了个男孩,起名元亨卞元亨长大后,能诗善文,力大过人,空手打死过海边的老虎,被张士诚任为将军张士诚失败后,元亨回家隐居,在庭院精心培植枯枝牡丹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征召,他不愿向明朝称臣,被发配辽左牡丹园无人培灌,九年没有开花1403年,卞元亨得到朝廷赦免,回到家中经过一番经营,到来年春末,园中牡丹重放异彩卞元亨感慨之极,题诗咏叹:"牡丹本是亲手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华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

  从此,花开花落,世代不绝,枯枝牡丹,誉满江淮

  明代,设盐城县,属淮安府清初,为江南省一部分清康熙六年(1667年)属江苏省清雍正十年(1732年),划盐城和淮安部分地设阜宁县,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东台县

  "洪武赶散" 明朝初年,由于经过长期战乱,江淮一带,人口锐减田灶荒芜为了尽快恢复发展经济,明太祖朱元璋决定移民屯垦,并将淮安府列为屯田的重点地区之一

  洪武初年,一次从苏州,松江,嘉兴,湖城,杭州等地迁徙无田游民四千余户,分散到盐城,淮安屯垦在此之后,又连续搞了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一次迁江南流民14万,到安徽凤阳朱元璋的老家落户;又一次迁苏州,松江二府居民一万多人到盐城安家这几次大规模移民屯垦的措施,民间称之为"洪武赶散" 现在的盐城人大多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土著”,比方说,大多数人家的家谱一般最多追溯到27代,28代左右,大致是明朝洪武年间,大部分是那个时候从外地迁来的,其中以苏南居多,史称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是元末明初,由于朱元璋和自封吴王的泰州人张士诚大战了一场。建国后为了防止吴地的大姓巨族相聚谋逆,遂遣散四方。其中苏州阊门一带的大多被遣散到苏北的煮盐灶区,即盐阜、连云港等地。阊门有个周姓兄弟五人,其中一个庶出,迁到苏北分居五地,称为东西南北门,庶出的叫小南门就在阜宁,阜宁那时还没建县,属淮安辖地。

  洪武赶散从1368-1398年算起已经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如果是此时迁来的,繁衍的子孙应有二十多代人。(MS殇是第二十五代人)移民屯垦加速了盐城一带人口增殖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盐城县居民就增加到8912户,61810口大片荒芜的平原和滩涂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也不断提高

  血汗流过串场河 千百年来,经过串场河运走的白花花的盐流,同串场河的水一样,源源不断

  开挖于宋代的串场河,本是沿海各盐场之间的南北交通河,各成一段,并不全部通联清代,将串场河从便仓疏浚到盐城,称为南串场河;又由盐城疏浚到阜宁,称北串场河,以后又经过几次疏浚,把中十场和北五场连结起来,总称串场河

  患场河两岸的盐民长期受着官府和盐商的双重剥削明,清两代,不但有盐官收税,而且还有盐商垄断市场,从中牟取暴利盐民们在沉重剥削下,过着艰辛苦难的生活男女老幼身处滨海盐卤之地,终年顶风冒日,出入于尘土草灰之中,破衣百衲(nà),满面熏黑冬天没有棉衣,用茅草遮身,以挡严寒,夏天没有帷帐,用污泥涂身,以防蚊叮虫咬喝的是盐蒿叶子煮成的汤,吃的是盐蒿种籽炕成的饼诗人吴嘉纪的一首诗说道:"小舍煎盐火焰举,卤水沸腾烟莽莽斯人身体亦犹人,何异鸡鹬(wù)釜中煮!"

  又一首诗说:"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傍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淮剧的产生 淮剧原称江淮戏,发源于淮阴市和盐城市的农村明清时期,这一带连年发生水旱灾害,劳动人民只得四出逃荒,沿门乞讨为了求得社会的同情,便用说唱申诉自己的苦难时间一长,逐渐形成一种七个或十个字一句成韵的民间小调

  十五世纪末叶,这一带农村的庙会上,有一种称做"僮子"的民间艺人,用民间小调演唱一些以神话或民间故事为内容的简单戏文,用锣鼓伴唱,称为"香火戏"到十九世纪中叶,又发展成为具有初步戏剧形成的"门板戏"门板戏的唱腔悲壮,主要是"秧歌调","下河调"演出条件十分简单,演员只有六七人,化妆用红纸浸水当胭脂;道具是用门闩作宝剑,杨柳枝作马鞭,玉米须作胡须贫苦的艺人们撑一条小船串乡赶集,生活飘泊不定,被称为"戏花子"

  除了原来的香火戏外,门板戏还不断从徽剧,京剧等其它剧种中吸收唱腔,伴奏,服装和剧目等营养,发展成为"江北小戏"从此,"淮剧"开始在江淮大地上成长起来

  文化名镇白驹场 明清时期,许多文学大家与白驹场有密切的联系,他们创作出一批文学名著,从而使白驹成为一代文化名镇

  据部分学者的研究,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于1367年带着妻子儿女和学生罗贯中隐居白驹场当时,他的住地西面有一片占地十多亩的芦苇荡,盛产鱼虾每到秋冬季节,野鸡成群飞来荡中有一个高高露出水平的土墩子施耐庵把它比作"水泊梁山",常和罗贯中一起,坐上小船,飘荡在水面上,专心创作长篇小说《水浒》

  在施耐庵的精心指导下,罗贯中以《三国志》为素材,加上评话和戏曲中的轶闻趣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施耐庵因《水浒》触犯了朱元璋而被抓进天牢,后又染病去世罗贯中在白驹附近安葬了他的遗体后,一面整理《水浒》存稿,一面继续创作《三国演义》罗贯中在白驹时,了解到不少关于东汉时盐城名人陈琳和活动在盐城的孙坚,华佗等人的民间传说,都一一写进了小说中

献给改革家的赞歌——献给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前后将近15年,各项新法皆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特权阶层的利益受到一些剥夺,豪强兼并及高利贷的活动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