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简介 元末明初时期著名文学家施耐庵生平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汉族,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施耐庵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有《施氏家薄谱》存世。> 施耐庵(1296年-1371年),元末明初人,原名施彦端。扬州府兴化白驹场(今江苏大丰)人。元末张士诚于白驹场(今分属兴化和大丰)起义,定都平江(苏州)建立抗元政权,自立吴王(朱元璋也是吴王,史称西吴,以区分二者),施耐庵效力张士诚,之后施耐庵避乱迁居兴化。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其实就是元末起义军将领们的影子。他是著名的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曾入仕钱塘(杭州)。> 身份: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 留世资料: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 据这些材料分析:>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 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 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等十八名壮士率壮丁起义反元。张士诚敬其文韬武略,再三邀请他为军幕,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远计画欣然前往,为张士诚献了许多攻城夺地的计策。后因张士诚居功自傲,断专行,亲信佞臣,疏远忠良,施耐庵几次谏劝,张士诚都不予采纳,于是愤然离开平江,并作《秋江送别》套曲赠予同在张幕的鲁渊、刘亮等人。此后,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 后入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除了教书以外,还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为撰写《江湖豪客传》准备素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灭张士诚后,到处侦查张士诚的部属。为避免麻烦,施耐庵征求兴化好友顾逖的意见,在白驹修了房屋,从此隐居,专心于《江湖豪客传》的创作。《江湖豪客传》成书后,定为《水浒传》。>
施耐庵是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中有一段关于武松的记录,说武松有一哥哥叫武大郎,身材矮小相貌丑陋,是个做卖炊饼为生的市井小民。但是武大郎运气非常好,娶了一房媳妇叫潘金莲,这个潘金莲长得是非常美丽。不过因为王婆搭线,这个潘金莲便和西门庆好起来了,后来还一起合谋毒杀了武大郎。武松知道后便血洗鸳鸯楼为哥哥武大郎报了仇。这个故事当时是施耐庵从民间听到的一个戏本子改编到《水浒传》中的。
有意思的是,这段故事中的武大郎与潘金莲历史上还真就有其人。不过与《水浒传》中描写的不一样的是,历史上真实的武大郎不仅不是五短身材相貌丑陋且不识大字的粗鄙之人,真实的武大叫武植是进士出身,并且担任当时的朝廷命官。武植不仅为人正直且也是位有作为的官员。他的妻子潘金莲不仅是出身名门大户的千金**,而且知书达理并温柔贤惠。只是因为当时武植的同乡想武植给他谋个好差事,可是武植义正言辞地拒绝了他,他那同乡便记恨起来武植。他同乡正好遇到当时被武植严惩过的乡绅西门庆,两个一合计便西门庆出钱,那同乡写了个诬蔑丑化武植的戏本子,在各地广为流传。就这样武植与潘金莲的形象就被彻底颠覆了。
当时施耐庵写《水浒传》的时候也是借鉴了这个广为流传的戏本子,后来施耐庵写《水浒传》又加深了人们对武大与潘金莲的印象。后来因为这个事情,有位帝王还曾经为武植夫妇二人公开澄清过。
可是无奈的是,《水浒传》在全国各地的广为流传,就这样武大与潘金莲的形象便深入人心。所以施耐庵的后人才会给武大郎的后人写道歉信。
施姓来源
施姓来源有三:
一 、以国为氏。夏代诸侯国有「施氏」之国,在今湖北省恩施县,其後有「施」氏。
二 、出自“子姓”,为「殷民七族」之一。据《左传》所载,周初,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樊氏等。施氏为制旗帜的工匠。
三 、出自“姬姓”,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字施父,其支孙以王父 ( 祖父 ) 之字为氏。
家族名人
施之常 春秋时鲁国人,为孔门弟子。
西施 春秋越国美女。生卒年不详。越国苎萝(今浙江诸暨县南)人。本为浣纱女,适越王句践为吴所败,欲献美女以乱其政,乃令范蠡献西施,吴王大悦,果迷惑忘政,後为越所灭。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句践阴谋外传》。亦称为西子、先施。
施耐庵(1296~1371)
名 子安(一说名耳),又名 肇瑞,字 彦端,号 耐庵。
籍贯:江苏兴化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身份: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施琅 字尊侯,号琢公,清晋江人,生卒年不详。初为明代郑芝龙部将,降清後,平台湾,灭郑氏,封靖海侯,卒谥襄壮。
地望分布
浙江湖州
施姓起源参考之二
施姓是台湾的第三十九大姓,但是在大陆未列入前一百大姓。
远祖始于夏代。夏代有一个诸侯国名施国,位于今天湖北恩施一带,国亡后,施国公族后代,世代以施为姓。发展与演变。
有一支施姓起源于子姓,是商朝后裔。左传上说,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受封为卫侯,负责管理商朝遗民,其中就有“施”姓,据说是制造旗帜的工匠。
另一支施姓来源于春秋时,鲁惠公的儿子子尾,字施父,后代即以先辈的字中的“施”为姓。这一支施姓是鲁国王族后裔,起源于鲁国王族之姓姬姓。施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南迁移,其中一支迁到浙江一带,并且在吴兴发展成为望族。因此,施姓郡望吴兴。
--------------------------------------------------------------------------------
分类: 人文学科 >> 中国文学
解析:
施耐庵的传说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后人对他的生平事迹知道很少。传说他同元末的农民起义运动有过一定的联系,并可能参加过起义队伍。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就是他在民间传说、话本和杂剧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劳动,写出来的。
遇“贼”写时迁
施耐庵平时最痛恨偷鸡摸狗的人,因而他在写《水浒》里的时迁时,开始曾把这个绰号叫鼓上蚤的地贼星,写得既可恶,又没甚武艺,后来虽经多次苦心修改,都没能把时迁写好,连他自己看着也不满意。
有一次,他正坐在窗下苦思冥想,两眼盯着窗外的芦花老母鸡出神,这时有个人从门口一闪,老母鸡不见了。施耐庵心里想:真见鬼啦!不曾望见人偷,鸡凭空没了,这事倒蹊跷呢!他跑出门一望,原来是东庄的李大。他便喊了声“李大”!俗话说:作贼心虚,李大听见施耐庵喊他,吓得“扑咚”往地上一跪,乖乖地从布口袋里把鸡拿了出来,连声求饶。施耐庵的老婆听见门口有人说话,也跑了出来,一见是贼偷了她家生蛋的芦花老母鸡,气得抖抖的。
施耐庵晓得李大是个硬汉子,挑私盐时跟张士诚一块造反的,很有本领,张士诚兵败后才逃回家,便问他为什么偷鸡?
李大说:“不瞒先生说,我家里有个九十岁的瞎老母亲,已三天没得一粒米下肚了,不得已才做了这种 事,真对不起先生。”
施耐庵一听,对李大很同情,连忙叫老婆盛饭给他吃,并对李大说:“我有二两银子用红布包了放在房间里的大梁上,你今晚如能偷到,偷鸡的事恕你无罪,银子也送给你拿回家奉养老母,不过今后可别再干这种营生了。”
李大一听忙说:“请先生放心。我今生再也不干这偷窃的事了,但先生的银子我不要。”
李大不晓得,施耐庵叫他偷银子有用意呢。原来施耐庵写时迁盗徐宁的传家宝,写来写去都不象,他宁愿用二两银子买个见识,便对李大说:“我早听说你是条硬汉,今儿一定要显一手把我望望。”
李大不好再违拗,只好答应了下来。
施耐庵的这一举一动,可把站在一旁的老婆急坏了。到了晚上,施耐庵晚饭一吃就上床睡觉了,他老婆可有心眼哩,把房门和窗户关得严严实实的,睡在床上灯也不敢熄,两眼死盯住梁上的红布包。她心里话,除非你李大变只苍蝇飞进来,要不然这银子你莫想偷到。她哪里晓得,这时李大已躲在房间里的衣柜后头了。她眼睁睁的一直看到半夜,实在困了,便打了个盹。这时,施耐庵可两眼睁多大地睡在床上呢,他先听到几声老鼠叫,又见李大象只跳蚤似地往梁上一蹿,把银子偷走了,空红布包还是在梁上。第二天天亮了,他老婆望望红布包还在那里,心里蛮欢喜的。
门一开,只见李大来了,手上捧着二两银子送给施耐庵,施耐庵老婆再把红布包一捏,里头空空的,银子已经偷走了。
施耐庵叫李大把银子拿回家去奉养老母,李大一听双眼流泪,怎么也不肯要,拜别施耐庵就走了。施耐庵没法,在第二天大早,又派人送了二斗米到李大家。据说,打这次以后李大便做起了小本买卖,再也没干那偷窃的事。
传说从这事以后,施耐庵把《水浒》中有关写时迁的章节全部撕掉了,重新写了一遍,鼓上蚤时迁就是取的李大的原形。
(沈文 王栋 整理)
著书赠女
施耐庵一生很穷,没有家财。他有一个女儿,要出嫁了。他很喜欢这个女儿,可是办不起嫁妆。于是就把一部书稿送给了女儿,并对她说:“孩子,做爸爸的穷,办不起嫁妆,只有这部稿子送给你。你将来要是生活遇到困难时,就把它拿到书坊(古时用木刻版印书发售的店铺)去卖钱吧。”
后来,他女儿果然生活遇到困难,便把书稿拿到书坊去卖。书坊老板看完稿子,暗暗惊叹是一部好书,存心把它骗来,便对他女儿说:“大嫂,我们老板不在家,你这部稿子我也看不出好歹,做不了主,请你放在这里,等我们老板回来看了再说吧。”
他女儿不知是计,便把稿子放在书坊里。过了三天,她又去打听。这时老板已经把稿子全部抄去,便对她说;“大嫂,你这部稿子我全部看过了,没啥稀奇,别人早写过了。这一部我们不打算再要。”当下把稿子退给了她。
日子过不下去,书稿又卖不掉,施耐庵的女儿很伤心,埋怨父亲不该哄骗她。便一路哭回娘家去。施耐庵见了忙问缘故。女儿气冲冲地说:“还问哩!你骗我!”这一来施耐庵越发不知道从何说起,连说:“孩子,到底什么事,你给爸爸说清楚了再责备我吧!爸爸别说不曾哄骗过你,就连三岁孩童也不曾哄骗过啊!”女儿听爸爸这么一说,便把卖稿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爸爸。施耐庵一听,知道女儿受了书坊老板的骗,心里也很生气,但却哈哈笑道:“孩子,你上了书坊老板的当了。这部书稿是我在江阴做的,名叫《水浒》,书坊老板见它是一部好书,偷着把它抄去了,却把稿了退给你。”
女儿知道自己受了骗又错怪了爸爸,一时悔恨,哭得更伤心。施耐庵连忙安慰她说:“孩子,别难过,爸爸自有法子对付他。我那部稿子只写了三十六位英雄,只有六十回,还算不得一部完全的书,现在既然被他骗了去,我就索性再写六十回,再写出七十二位好汉,凑满一百单八将,做成一部完整的书,叫他骗去的稿子仍然没有用。”
女儿听了爸爸的话,转悲为喜。施耐庵后来真的又写了六十回,凑成了一百二十回的《水浒》。
----------------------------------------------------
施耐庵(约1296~1370)
中国元末明初作家。名子安,一说名耳。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
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和《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据这些材料分析,施于元明宗至顺二年(1331)中进士,曾官钱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到苏州写作《水浒传》,追溯旧闻,闭门著述,悒悒不得行其志。还有的传说他此时与元末农民起义将领张士诚有过联系。
施耐庵简介 元末明初时期著名文学家施耐庵生平
本文2023-10-17 22:06:4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77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