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下砸锅分家是哪个姓?
大槐树下砸锅分家是牛姓氏族。最早的打锅牛是指牛弘后裔唐初蒙难打锅的故事,影响广泛的十八打锅牛与打锅牛并非同属一个支系,此打锅牛可能与彼打锅牛同为一家牛,但不一定是一个支系。故当前各地牛姓族人在纂修家谱时,不要以为凡是传说的打锅牛比如听老人说是打锅牛就认为与十八锅牛同属一支,草率地把自己归于十八锅牛后裔。
牛氏家谱大槐树砸锅牛
早年前,牛氏家族早年祖祖辈辈辅佐,尊享忠口碑,因而家境殷实富足,那一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牛家人架起一口大粥锅,给经过此地的讨饭者,流浪者施舍一口粥饭,由于连年干旱,讨饭者无数,以至于牛家本身生活也维系不下去,兄弟几人一商量分家各奔东西,决定把那口大铁锅摔成四半,并明诺将来有谁飞黄腾达,不要忘了寻亲血脉之本,遇到了必须互相帮助。
起源主要有四:①出自子姓,商汤后裔。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唐书·世系表》载,周武王封微子(纣王庶兄)于宋,以奉汤王之祀,微子之裔宋司寇牛父之后,以王父字为氏。②寮姓改牛姓。据《隋书》及《路史》载,隋代牛弘,其父寮允为北魏侍中,赐姓牛(一说三国魏大将军牛金之后,为避难改寮姓,至寮允赐复本姓)。③形成于民间。农家与牛为伴,终日不离,有的就以牛为姓。④出自他族。明清时云南丽江府石鼓、中江等地土把总有牛姓,为纳西族;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归镶黄旗包衣管领;今满、藏、土家、蒙古、东乡、回、朝鲜、彝等民族均有牛姓。 始祖:牛父。 迁徒: 牛姓春秋时发祥于今河南商丘,公元前286年,宋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子孙散亡各地。此际见诸史册牛姓人有秦大儒牛缺、赵大将牛翦,赵国人牛畜等,说明此际牛姓有入今河北、陕西等地者。两汉时牛姓名人有张掖太守牛商、御史大夫牛抵、护羌校尉狄道(今甘肃临洮)人牛邯、外黄令陇西人牛述以及董卓儿女亲家牛辅等。牛商后到扶风任职,牛辅为董卓(甘肃临洮人)亲信,从经历来看,二人也应为陕甘一带人,可见此际牛姓在陇西已初具规模。魏晋南北朝时,军阀纷争,夷族入侵,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有中原一带牛姓徙居江南,但人数不多。虽陇西之牛姓与他族毗邻,但远离中原是非之地,故所受波及不大,反而人丁兴旺,繁衍昌盛,并形成牛姓历史上最重要的郡望——陇西郡。隋唐之际,陇西之牛姓更胜,可谓名人辈出,高官不断,如大雅君子牛弘,及其裔孙后任唐相的牛僧孺,以及牛僧孺之孙、词人牛峤,还有牛峤之侄牛希济,皆有名于当世,并名垂青史,此际陇西名人尚有在唐为相的牛仙客等。唐末至五代,再一次使中原百姓陷入兵荒马乱的无奈困境中,不得不颠沛流离徙奔四方。时陕甘之牛姓有南迁四川,东越黄河进入山西者,而中原之牛姓则播迁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宋元之际,山西的牛姓开始昌盛起来。明初,山西牛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被分迁于河南、安徽、山东、河北、东北三省等地。清代,有山西牛姓走西口到内蒙、河南牛姓闯关东到东北,此际牛姓已广布全国各地,并有渡海赴台,远徙海外者。如今,牛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河南、山西为多。目前牛姓人口列全国第113位。 郡望: 陇西郡 秦置,治狄道(故城在今甘肃临洮南),辖境相当今甘肃东乡以东,武山以西,礼县以北等地。三国魏移治襄武,故城在今甘肃陇西南。 堂号: 太史堂 唐朝诗人牛凤及,撰有《唐书》。牛凤及是牛弘的曾孙,官至中书门下侍郎,撰《唐书》一百一十卷。因一生主要功绩是修国史,故堂号叫“太史堂”。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陇西。②自立堂号:大雅、惟明、敦本、怀德等。 字辈: 某支牛氏字辈:文清品正,吉祥家发。
某支打锅牛字辈:文积德成思梦,芳显青山日月明。
山东梁山牛氏字辈:大清正学永,昌斯文恒存。
河南济源牛氏字辈:青芝龙源,林萃田丰,正恒怀宗,慧泽栋英。 名人: 牛邯,东汉将领。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字孺卿。有勇力才气。初为隗嚣将。后降光武,任护羌校尉,从中郎将来歙平陇西。
牛弘(545-610),隋臣。字里仁,安定鹑觚(今甘肃泾川东南)人。本姓尞。父允为西魏侍中,赐姓牛。弘性宽厚,好学博闻,善文学,通律令,仕北周至内史下大夫。隋开皇时,历秘书监,礼部、吏部尚书等职,封郡公。广集天下书籍,修撰《五礼》,定正音律。主吏部选官,先德行,后文才。时人服其识度。朴直少言,宽和自重,杨素不敢轻侮。隋朝旧臣不因猜忌获罪者,唯弘一人,炀帝大业六年,卒于江都。谥宪。
牛仙客,唐臣。泾州鹑觚人。初为县小史,积功迁洮州司马,王君奂节度河西,召为判官,迁太仆少卿,判凉州别驾,知节度留后事,俄为节度使。开元二十四年为朔方行军大总管,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知门下事,遥领河东节度副大使,封邠国公,加左相。卒赠尚书右丞相,谥曰贞简。
牛僧孺(779-847),唐臣。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在牛李党争中是牛党领袖。贞元二十一年(805)僧孺登进士第。他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的科场案中,所作策文触犯宰相李吉甫,在元和朝不得志。这次科场案是以后纠葛40余年的牛李党争的起因。穆宗时,牛因拒绝贿赂,获得穆宗赏识。当时,李吉甫的政敌李逢吉为相,长庆二年(822),逢吉排挤李德裕(吉甫子)出任浙西(今江苏镇江)观察使,引僧孺为同平章事。文宗大和三年(829),僧孺再次入相,德裕出为郑滑(今河南滑县东)节度使。五年,吐蕃维州(今四川汶川西北)守将悉怛谋降唐,剑南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李德裕派兵入驻维州城,并奏陈用兵事宜。僧孺认为唐与吐蕃结盟,不宜违约开衅。文宗从僧孺议,命德裕撤退驻兵,送还降将。其实,大和四年吐蕃已违约攻唐,此时,唐已可不受盟约拘束。僧孺对维州的决策,反映了他一贯妥协反战的思想。文宗后来对维州的处理不免后悔,僧孺便主动告退,出为淮南(今江苏扬州北)节度使,累迁东都留守、山南东道(今湖北襄樊襄阳)节度使。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当权,僧孺被罢为太子少师。会昌四年(844)又以交结泽潞(今山西长治)叛藩的罪名,贬为循州(今广东惠州)长史。宣宗即位后,李党尽被贬谪,大中元年(847)僧孺复原官太子少师。僧孺好文学,著有传奇集《玄怪录》等。
牛峤(约850-约920),五代词人。陇西(今甘肃陇西东南)人,字松卿,一字延峰。牛僧孺之孙。乾符进士。历官拾遗、补尚书郎。后事前蜀,拜给事中。博学有文,诗学李贺。尤工词,为花间派重要词人之一。《花间集》收其词三十二首。
牛希济(约872-),五代词人。陇西(今甘肃东南部)人,牛峤之侄。遇丧乱,流寓于蜀,仕前蜀王衍为起居郎。后主王衍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同光三年,后唐灭蜀,降入洛,明宗时拜雍州节度副使。工词,为花间派重要词人之一。
牛存节(-915),五代后梁将领。本名礼,字赞贞,青州博昌(今山东博兴)人。少以雄勇自负。归朱全忠,授宣义军小将。后屡从征战,累建奇功。积官邢州团练使、元帅府左都押衙。太祖受禅,拜右千牛卫上将军,历右龙武统军、左龙武统军、兴州马步都指挥使、同州节度使、郓州节度使、淮南西北面行营招讨使,进封开国公。末帝即位,徙镇天平,以功进太尉,与晋军苦战河上,旋因病诏归汶阳,翌日而卒。存节为将,慷慨忠厚,野战壁守,皆其所长,威名闻于内外,时人称其有贾复之风。
牛皋(1087-1147),南宋抗金将领。字伯远。汝州鲁山(今属河南)人。高宗建炎年间任京西南路提点刑狱。金军自荆门北归,他伏军袭击,大败之。金军攻京西,率兵抗击,十余战皆捷。不久调安州(今湖北安陆)观察使,遇金军,战辄胜。值岳飞由襄、汉规复中原,提升为襄(今湖北襄樊)、郢(今湖北钟祥)安抚使。时伪齐派李成合金兵进占襄阳六郡。齐将王嵩盘据随州(今属湖北),他奉岳飞命率军攻随。军中携带三日之粮,粮未尽,城已拔,执嵩斩之。李成占襄阳,拒岳飞军,他率骑兵击之,毙李成军步卒无数,遂复襄阳。后官至荆湖南路马步军副总管。1147年被秦桧派人毒死。
牛温舒,辽臣。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刚正,有气节。咸雍中,进士及第。大安初,累迁户部使,转给事中,知三司使事。国、民兼足,加户部侍郎,改三司使。乾统初,授参知政事,知南院枢密使事。五年(1105),宋攻夏,奉命使宋,宋许夏和。使还,加中书令。
牛富(-1273),南宋末抗元将领。霍丘(今属安徽)人。为侍卫马军统制,戍守襄阳五年,后改守樊城(襄、樊,今为湖北襄樊市)。1267年,元军采取先破樊城、主力进攻襄阳的计划,大举围攻襄、樊,多次打败南宋援军。他与范天顺等率领军民抗击元军,并射书襄阳城中,与守将吕文焕相约、互为特角。两城坚守六年,他出力居多。1273年,元军截江而出,断绝襄、樊之间的联络,水陆夹攻樊城。樊城孤立无援,终被攻破。他率百余人巷战,杀死元兵甚多;后头触火柱,壮烈牺牲。
牛金星,明末李自成起义军谋士。河南卢氏人。贡生。崇祯十四年(1641),磨勘被斥,投李自成,深得信任,谋参机务。永昌元年(1644)封天祐殿大学士,以宰相自居,倾轧弄权,挑拨中伤。退出北京后,谗杀李岩,致义军离散。顺治二年(1645)清兵破潼关,义军南撤途中叛逃降清。后病死。
牛鉴(-1858),清臣。甘肃武威人。字镜堂,号雪樵。嘉庆年间进士,历任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1841年5月,英军进攻吴淞口,他领兵增援,途中遭到英舰炮击,仓皇逃命,致使吴淞口孤军无援,最后失陷。此后,牛鉴参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不久,被革职拿问,1844年获释。1854年,参与镇捻军起义。
其他牛姓名人有战国贤士牛畜;秦学者牛缺;唐大臣牛丛、牛藂,小说家牛肃;宋将领牛思进;元大臣牛兴祖,打锅牛始祖牛川;明大臣牛琼;清大臣牛思瑄,将领牛天畀、牛凤山,学者牛远震等。近当代牛姓名人有解放军将领牛化东、牛书申、牛明智,物理电子学家牛憨笨,金属专家牛焱,采矿工程专家牛祯,农业生态学家牛锋,农学家牛景,医学家牛今,军事专家牛力,国际关系专家牛军,法学家牛平,历史学家牛济,编辑家牛欣芳,诗人牛波,版画家牛文,音乐教育家牛秋、牛珉,作曲家牛畅,相声演员牛群,**演员牛千、牛莉,豫剧演员牛得草、牛淑贤;乒乓球运动员牛剑峰等。
牛氏家谱 牛氏家谱宗祠
追溯牛姓起源,是微子启后裔的一支。
微子本名启,因做王子时,封在微(今山东微山一带,一说在山东聊城一带),爵位属子,所以称微子。微子与暴虐无道的纣王,本是亲兄弟,微子为兄,纣王为弟。纣王从小就能说会道,才思敏捷,长大后体格健壮,力大无比,深得其父喜爱。待立太子时,其父和太史等便借口“立嫡以贵不以长”,把纣立为太子。
纣继承王位后,启便做了他的卿士。纣王残暴奢侈,荒*无道,微子多次规劝,他都充耳不闻。眼见国家行将灭亡,微子十分痛苦,他“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于是求教朝中三公之一的父师(箕子)。父师说:“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微子听了父师的劝告,为保存宗嗣,便毅然离开王宫。传说微子离宫出走时,在正午时分,便将“午”字出头为“牛”字作为姓氏。如河南省济源市南官庄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牛氏家谱·族谱旧序》载:“殷商无道,狎侮无常,毒痛四海。其庶兄微子隐而去之,以存宗嗣。去之时,举目过午,以午字出头,因以为姓。此牛姓之所由来也。”此外,清道光元年(1821年)河南鄢陵牛集《牛氏谱序》、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河南偃师杨村《牛氏家谱·序言》等众多的《牛氏家谱》中,都有类似上述的记载。虽然这种说法目前还查不到原始史料,但牛姓是微子之后,应是毋庸置疑,而春秋时宋国的司寇牛父则是牛姓的得姓始祖。如《唐书·世系表》载:“周武王讨商纣,立其子武庚,更封微子为宋公,以奉汤祀。其裔宋司寇牛父之后,以王父字为氏。”“王父”就是祖父。
唐、宋《姓解》、《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典籍均有“宋微子之后,司寇牛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之记载。
清代著名的姓氏研究专家张澍编著的《姓氏寻源》载:“牛出陇西,本自殷,周封微子于宋,其裔司寇牛父帅师败狄长丘死之,子孙以王父字为氏。”
牛父在与长狄作战中阵亡之事,在《春秋左传·文公十一年》有详细记载:宋微子传至第十二位国君宋武公(前765~前748年在位)时,长狄入侵宋国,宋武公派兄弟司徒皇父率军抵御,司寇牛父为皇父的车右,在长丘(今河南封丘县南)打败了敌人,并俘获了长狄首领缘斯,皇父和司寇牛父等,都不幸战死。
牛父是在指挥抗敌的战斗中牺牲的,是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牛父的后代子孙怀念先祖,自然引以自豪。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要以“王父字为氏”,原来这和周代的宗法有关。周制规定,凡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可再称公孙,不得上系诸侯,须另立一新氏。立氏则追溯祖宗,一般以其祖父的字(或名)为氏,这就是“以王父字为氏”的主要原因,这种“祖孙连名制”自然有世代源远流长的深刻含义。
综上所述,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牛姓的来源,即:保家卫国的英雄牛父,是牛姓的得姓始祖,宋开国君主微子是牛姓的先祖,商汤、契乃至黄帝,则是牛姓的远祖。如今五湖四海的牛姓子孙,既是卫国精英之裔,又是远古帝王之后,和黄帝血脉相连,是炎黄子孙这个伟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牛姓部分人曾一度改为辽氏。三国时期司马懿用权术控制了曹魏政权,处处防范别人故伎重演。魏有后军将军牛金,骁勇异常,战功卓著,而且在军中有威望,为司马懿所忌,深怕“牛继马后”,政权丢失,便以毒酒害死了牛金。牛金的儿子牛元定立即避难逃亡,因祖先有名叫宜僚的,随改姓辽氏,历时近300年。到了南北朝末期,一位在北魏王朝官拜侍中的辽允(一说辽允仕周,任工部尚书),通过皇帝赐姓,又恢复了牛姓。《隋书·牛弘传》载:“牛弘,本姓氏,父允仕魏,赐姓牛氏”,说的就是这件事。
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牛姓。明清时云南丽江府石鼓、中江等地,土把总中有牛氏,为纳西族。满族中也有牛姓,世居沈阳。此外藏、回、彝、白、土家、蒙古、东乡、朝鲜等民族中,也有少数人为牛姓,这些与牛父没有关系。
“一个中国人,不管他在什么地方,不管他漂泊多远,编入宗谱,列入门墙,祭先祭祖,托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之下,总是他最大的心愿。”这段话海外游子体会最深,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会也会越来越深。树长天高,叶落归根,是中华儿女难以解脱的情结;孝顺父母,报本追远,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这情结、这美德,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家谱。有的地方也叫族谱、宗谱、居谱、谱牒、谱序等。
家族之修谱,犹如国家之修史,地方之修志,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也是宗族文化得以流传于世、发扬光大的重要保证。一般修谱的间隔时间为30年。1949年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家谱一直被视为封建遗毒,“文革”期间,列为“四旧”,“横扫”、“火烧”,至今还使一些人谈谱色变。粉碎“四人帮”后,家谱逐步受到重视。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发文指出:“宗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亟待发掘的一部分”,1995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又刊载了《家谱学待光大》一文,家谱研究从此有了新的起色。
牛氏世系谱
家谱是家族的发展史,内容非常丰富,一般都有:谱序、谱例、像赞、封赠、恩荣录、名人录、族规、家训、祠堂、坟地,墓志、墓图,世系、艺文志、字辈谱、义田记、捐资记等等,可以说是家族的百科全书,包罗万象。但其中最首要的内容,是记述家族源流及本宗来拢去脉,而最主要的内容,则是记述“世系”。这是每部家谱的主体,要占全部家谱内容的三分之二以上。这部分内容是家族繁衍发展史,要做到世系相接,长幼有序,人物血缘关系一目了然,清晰明确。在记述方法上有叙述式的,有图表式的,不管哪种方法,都能使每个家族的主要成员(多数是男性及配偶)对号入座,按血缘传承关系,查找清楚。
一个家族,随着时间的前进,不断发展壮大,到一定时候可能枝大叶茂,甚至居住八方,星罗棋布,但有了世系的详细记载,纵然天涯海角,甚至代远宗长,血缘关系也不会乱。正因为如此,历代人们修谱时,都非常注意记载世系。如“十八打锅牛”后代,牛楷十四世孙牛凤山状元,在道光十八年(1838)修汜水《牛氏家谱》时,为做到“宗亲之不可乱”,除详记本支世系外,又遍访其他各地打锅牛的世系,家谱对此是这样记载的:
牛状元生前采访牛氏部分支系后业情况:
济源县石露头以川祖启世(系分锅祖楷祖支系)
济源县南官庄以谌祖启世(系川祖四世孙,分锅祖楷爷之子)
泌阳县紫陵镇聂张村以速报祖启世(系川爷六世孙,分锅祖楷爷之后)
泌阳县感化村以得材祖启世(系川祖四世孙,分锅祖鹏祖三子)
泌阳县牛磨头以拱辰祖启世(系川祖五世孙,分锅祖翼祖之后)
武陟县温村以祥祖启世(系川祖四世孙,分锅祖楷爷长子)
洛阳十里头立射庄以天伦祖启世(系分锅祖炳祖后,不知辈数,有炳墓为凭)
巩县西关以得林祖启世(系分锅祖鹏祖四子子)
南阳唐河县东门内有家庙以亮祖启世(系分锅祖捷祖三子)
陈州府东南四十里牛家集、牛庄、牛滩三个村以大公祖启世(系分锅祖郁祖长子之后)
密县下牛,岗牛、小王庄以分锅祖郁祖启世
鄢陵县牛家集以兴祖启世(系分锅祖子祖孙)
温县牛洼、小黄庄二村以分锅祖鹏祖启世
汜水县穆沟以分锅祖楷祖启世
汜水县明月坡以分锅祖楷祖启世。
以上支系启世情况,皆详查明辩,勒石以志,具有未查清者,待至异日,览者勿忽焉。正是由于这些世系的洋细记载,才使家谱能够发挥出“凝聚血亲”的巨大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家谱这种功能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服务,同时也要通过宗亲联谊活动,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促进祖国各地的经济建设。
牛氏字辈谱
在所有的家谱中,内容不管如何简略,但字辈谱一定会有。字辈谱也称行辈字、排行、派语、派行诗等。它是用来表明世系的用字,也是为子孙起名时定下的辈序用字。这个字一般放在三字名的中间,也有少数姓名,三字中最后一个字为辈序字。这种取名方法其他民族少有,是汉民族特有的。字辈谱用字是非常讲究的。一般是先辈人经过精心研究、共同讨论,才最后确定,勒石以志。字辈谱一般都有用意,有说起。有些谱简直就是一首诗,寓意丰富。如牛弘后裔河南济源市西许村“牛氏家谱”(俗称天官牛)载:从37世起,字辈谱如下:
青芝龙源 林萃田丰
正恒怀宗 慧泽栋英
前两句述祖荫,祖上择福地而物华天宝,树榜样而人杰地灵。后两句是教子孙,要健身洁心,缅怀宗训,以大智大睿润泽东方,成为国家的栋梁英才。
家族之修谱,犹如国家之修史,地方之修志,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也是宗族文化得以流传于世、发扬光大的重要保证。一般修谱的间隔时间为30年。1949年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家谱一直被视为封建遗毒,“文革”期间,列为“四旧”,“横扫”、“火烧”,至今还使一些人谈谱色变。粉碎“四人帮”后,家谱逐步受到重视。其中山东省临清市牛张寨《牛氏族谱》有幸保存了下来,此谱始创于清朝顺治四年,现存光绪年的手抄本一部,有几篇修谱序言详实的记载了本支牛氏家族的祖训和一些特殊历史事实,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一套非常珍贵的家族档案。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发文指出:“宗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亟待发掘的一部分”,1995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又刊载了《家谱学待光大》一文,家谱研究从此有了新的起色。
牛建东著《中古陇西牛氏碑刻集録》(以下简称《集录》,三晋出版社,2018年)出版了,这本书几乎汇集了目前所见中古陇西牛氏的全部碑刻资料。当我第一时间收到这本厚重的资料集时,喜不自胜。随意翻阅一下,以往的苦楚竟浮上心头,我深知其中的辛苦。同时,也就知道牛兄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心力。与他相见,两鬓泛白,更知其为此还付出了年华。
因为我曾经花费过一段时间和精力疏理过中古牛氏家族的资料,出版了《牛弘研究》专著。惜牛兄书所出甚晚,否则我也就不必东跑西跑,付出那么多的艰苦,但是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再辛苦也值当,苦中作乐亦常作夫子自道。
《集录》最大的特点是搜集资料丰实、全面,不仅时代跨度很长,而且涉及的地域广泛,南北兼收。包括北方陕甘诸省,当然主要的还是晋豫,无论古今,这都是牛氏活动的主要地方,另外还深入到长江流域江浙、江西等地,能跑的地方都跑了,能见到的资料都搜集到了,广博、深入之至!因而这些资料呈现的价值也是多方位的,为中古牛氏自身的分支、播迁、流动、仕宦、婚姻、谱牒以及与其他士族的关系等等方面提供重要资料。在此,非常感谢三晋牛氏文化研究中心的邀请,仅就自己遇到的一些研究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资料需要归类,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查阅,在研究者眼中产生价值。对资料的划分、归类是门学问,相对比较复杂。就以牛氏碑刻来说,女性的列入问题,不仅是个观念,而且会带来一些新的角度。但是,女性进入会带来新的问题。所以,需要很好梳理,否则,会看不出头绪。相比于传统文献资料汇编,如周绍良主编之《唐代墓志汇编、续编》(上海古籍,1992年)、赵超编著之《汉魏晋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1992年)等,一些与牛氏相关的人物纷纷进入,比如牛氏外甥列入,以及牛氏作为墓志撰写者、书丹者、刻工者的列入,身份复杂,索引起来就会很不方便。
试以《唐牛浦墓志》《唐牛衡墓志》两块碑中的两句话来分析。
后碑云“寝疾于邠州三水之私第”,就是说牛衡在邠州三水的家中病逝。但对照前碑中“因宦迁於闻喜县,数世为闻喜人矣”,可知:一是牛浦一支已是山西闻喜人了;二是其夫人为河东裴氏。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因为结姻河东裴氏而迁于闻喜呢,还是因为宦于闻喜而结姻河东裴氏呢?为什么又病逝于陕西旬邑的家中?当然,两碑相对照,才知前后两碑中人物关系及世系。后碑补前碑之父名——景倩。从碑文中推知,牛衡是因祖上关系,籍入闻喜。
其高祖牛秀,一般称作牛进达,陪葬于陕西礼泉昭陵唐太宗陵园。昭陵《牛进达墓志》中披露,牛秀“夫人河东裴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牛秀算唐之开国功臣,那么,就有可能结姻门阀大士族,并由此进入山西的。虽然,陇西牛氏也属于西州豪族,是大士族,但毕竟还没有完成“偃武入文”的转化,不能算一等的豪门。只有到牛秀这一代,追随唐太宗,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最终完成了家族的转化,裴牛结合,融入最主要的政治力量关陇集团之中,其子孙籍入河东(闻喜)也顺理成章。
即使这样,为什么牛衡在邠州三水还有私宅呢?似乎现有的碑刻还没有解决这一问题(推测是否因邠州紧邻安定鹑觚?还需要对资料理解的深入)。
女性墓志的列入,主要从婚姻状况来寻觅这个家族的演进轨迹。通过女性与婚姻,考察牛弘一支,就会发现安定牛氏是旧贵族。比如主要跟他们联姻的有安定辛氏、天水赵氏、太原王氏等等,《集录》进一步证实这一点。
中古贵族联姻,多处于政治目的,讲究相互均等,相互要拿谱牒来对,这在史书中就有记载。唐初,唐太宗重修《氏族志》就是这个目的,把原属于二等的“陇西李氏”修改进一等的家族如博陵崔氏、范阳卢氏、京兆韦、杜那样的大姓中去,与之并列。结果,遭到大氏族的抵制,这个工作直到武周时期才陆续完成。事实上,唐中期出现的牛李党争,反映的其实就是这个问题。所以,历史学家严耕望才说“欲考唐代政局之演变,推究牛李党派之纷争,最彻底之方法莫过于探求朝廷达宦之出身于籍居。”(《唐仆尚丞郎表序》)可是,世移时易,出身、籍贯、郡望发生变化,唐代人自己都说:“士居乡土,百无一二,因缘官族,所在耕筑,地望系百年之外,而身皆东西南北之人焉。”(贾至《议杨绾条奏贡举疏》)中古之世,科举、仕宦、升迁、婚姻等都会使用到家族谱系,所以谱牒之学十分发达。也就是说,谱牒比较可靠。
相反,唐末五代以后,就不太使用这个,这个自然就沉落下去,因而谱牒荒废时常会有。再者,后人续谱时,就可能出现混乱的状况。宋人自己也讲谱系历经五代已散乱不可考,如赵明诚在《金石录》中说:“唐以前士人以族姓为重,故虽更千百年,历数十世,皆可考究。自唐末五代之乱,在朝者皆武夫悍卒,于是谱牒散失,士大夫茫然不知其族系之所自出,皆不可惜也哉!故余录于此,使后学论姓氏者有考焉。”
宋之族谱,作为学术的引用,是要慎重。一般已经不作为主要的方面,还因为这个时期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不再是贵族社会。国际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唐宋之际是一个大的变化时期,这就是著名的“唐宋变革论”。
例如“宋牛皋墓”问题。《集录》引的是《吉州牛氏宗谱》,牛皋为唐牛僧孺之后,指出其为牛僧孺之十四代孙。我们来辨析:此谱为明人所修,所载牛僧孺逝年为唐大中丁丑即十一年,公元857年,享年83岁。通过唐人撰写的《牛僧孺墓志》《牛僧孺神道碑》等来看,《吉州谱》显然值得怀疑,与碑刻记载不符。碑记牛僧孺卒年为大中二年,公元848年,享年69岁。纪年相差了9年,《吉州谱》所云的83岁亦不知何据?
二
传世文献与出土资料如何处理?
这也就是近代学术上著名的二重证据法。由王国维提出,它不仅是一种历史考证法,而且是一种具广泛使用的治学新法。一方面,在实物和文献互证方面,学者要充分利用玺印封泥、兵符、简牍等资料来考证经史,另一方面,在文献和实物铭文互证方面,学者要根据新出的甲骨文、金文、汉简等研究历史,据碑文考证上古史、西域史等。在使用材料时,文字考释、实物分析与文献考证三者融为—体,所以,“二重证据法”对研究者迄今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牛僧孺墓志》《牛僧孺神道碑》这是传世文献。据清嘉庆《咸宁县志》载“丞相牛僧孺墓葬少陵南,杜牧撰墓志。”今西安市长安区樊川韦兆有牛僧孺墓,杜牧所撰墓志、李珏之神道碑,当具此墓。且撰写者都是时人,其文字因存于史书及《全唐文》而流传,属于传世文献部分。即使传世文献,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唐人已不明牛氏之代际,如牛弘与牛僧孺七代、八代之说并存。
《资治通鉴》“元和三年”条下就认为是七世。杜、李碑记均为八代之说。丁鼎先生认为是否连自身计,就是说算自身,为八代,不算的话,就是七代(见拙著《牛弘研究》P19、155,三秦出版社2010年)。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我想牛李党争的事件,实在错综复杂,且都是文人,掌握话语权的,从而出现令后世意料不到的抵牾。这样的话,用旧文献其实就可以解决这个代差问题了。而现在的碑刻(出土资料)是否可以解决这个千古疑问呢?还没有!
有几块碑大家可以注意一下。以往我遇到的文献资料中承载的问题就在于,牛仙客、牛休克是否同辈?牛僧孺子牛凤倩的名字等,牛著碑刻对此问题就进一步了。如《唐牛衡墓志》有牛景倩之名,这两者是否存在联系?
我认为有一定联系,牛秀一支追溯至北魏汉州刺史、上柱国、平原县公牛定。《唐牛秀墓志》中有“是以上地为儒,缺流声于七雄之代;陈仓有守,邯发誉于三分之时”的话。这里,上地,指的就是上地郡,缺指的战国时牛缺,邯指东汉末三国之际的牛邯。那么,这一支即是《元和姓纂》中所记载的泾阳房,泾阳房的世系就连接起来。而泾阳房和安定房中都出现了一辈“奉倩”、“景倩”,从而可知,唐代牛氏谱牒是存在的。
还有,《唐牛方会墓志》的出现,是否让我们再联系到牛弘子方大、方裕、方智呢?应该是可以的,这几个人他们的时代接近。根据墓主人卒年(仪凤二年,春秋八十)推牛方会生于公元598年,是隋开皇十八年。墓志里记世代详细,有曾祖炽,祖父允等,记其父牛敭,当与牛弘为同父兄弟。只是当时《隋书》、《北史》、《周书》三大史书没有记载而已。这样,安定牛氏的材料又充实起来。
历来注牛弘家世的,其父多为“临泾公”,因为安定郡在泾水流域,不难理解。可是史书有时却记录为“临淮公”,历代注家言其错,而改“淮”为“泾”。今《集录》收录的《唐牛艺墓志》里面出现了“祖昙超,魏镇南将军,临淮太守”,虽然,不能确定牛弘一支与牛艺一支的关系,但“临淮公”应该是有来历的,可作为注的疏解。这条新出碑志史料就可以作为对史家注疏的补充,同时,也可以深入探讨这个家族的流动。
三
还有,新出资料的运用问题。比如壶关沙窟碑拓,一时间这些东西在网络上出现、流传。曾经就壶关沙窟牛氏的碑拓和牛建东先生交流过,我一直觉得要慎重运用,因为它不是经过考古发掘整理的资料,目前我也未见有相关研究人员发表过专门的文罩过,或者,我们自己也需要以专业的方法做一番辨析。
其中,《唐牛康墓志》没有附图版。从内容看,此墓是二次葬,碑为其孙辈所立,碑文记述了牛康长子牛志高及妻事迹,碑文述他们父子二代“合葬于沙窟村西南二里之原”,这怎么理解?显然,这里应该是二次葬,即此另一地迁入新地,而不是同一个墓穴,碑只立有一通,大概是出于经济原因,为了节省吧。
这通碑文世系里有“牛兴”,为“隋青州长史”。我们大概会想起,在泾阳房中也出现过“牛兴”的名字,记载的却是“西魏太常丞,始居泾阳”,当为泾阳房一世祖。拙著《牛弘研究》中引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材料,学者王力平点校时,曾疑“与”与“兴”为繁体字形近之误,今考之碑刻,则“与”与“兴”不是一人,并不是由于字形问题。因而,《牛弘研究》中关于这个问题需要说明、更正。
西安在2000年后,高校合并,大兴土木,在南郊郭杜,今长安区范围内规划新的高校区。这个时候基建中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汉唐墓葬,多有墓志出土,算是新的一批的地下材料。2003年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工地发掘出《唐牛相仁墓志》,碑文记有三世,志主担任过平州司马。从其生卒年来看,应属隋末唐初人。这个资料,可订正传统文献。
唐张九龄为牛仙客之父撰碑文,名为“牛意”,宋赵明诚《金石录》因碑残缺亦录名为“牛意”,而1943年刊《陇右金石录》则有《牛意仁墓碑》,名字为“牛意仁”。经考证,人是一个人,但却出现两个名字。宋人编《旧唐书》时亦颇为难,不能断定。现在,新出这块《牛相仁墓志》,可为此千古疑难作一了断,订正了传统文献,我们进而也可以推知牛相仁一支与牛仙客一支的密切关系。
四
这批资料,还传递出其他方面一些主要的信息和价值。分而列之:
(1)历史地理方面:古地名的方位,可以互相解释。如《牛方会墓志》中写“合窆於雍州高阳原”,而另一通《牛文宗墓志》则云“合殡于京兆杜城西高阳原山”。那么,高阳原的位置不但明确,而且新增了一个史料印证。
另计牛氏墓地在长安者除上引之高阳原外,还有细柳原(《唐牛浦墓志》、《唐牛浦夫人陈氏墓志》、《唐牛衡墓志》)、凤栖原(《唐源序墓志》)、三赵(又作兆)原(《唐源序夫人牛氏墓志》)、少陵原(《唐牛僧虔墓志》)、洪原(《唐张读墓志》),另杜牧撰《唐牛僧孺墓志》里亦有“以某年某月日葬少陵南某乡某里”,这应是提前约定写好的碑文,所以先将具体时间、地名空着,但葬地无疑是少陵原。隋唐时期,这里当是安定牛氏的田产与墓地所在(具体见拙著《牛弘研究》有关论述),因而也就好理解隋牛弘在樊川拥有别业,其七世孙牛僧孺在此依以为学。笔者曾走访长安区子午镇牛家,与当地乡贤牛兆乾先生交谈,他讲到王曲镇贾里村就有牛氏墓地,每年春节期间他们牛家有人祭奠。其地望大致属于樊川一带。
(2)有关姓氏的资料:《唐源序墓志》中云,“源实与元同族,其先鼻祖於后魏”,这就是北魏拓跋改姓元的事实,元或许又写作源。
(3)另外一些主要人物的信息:《唐张读墓志》中,张读世系里透露出《朝野佥载》作者张鷟家族的信息。《朝野佥载》,唐代笔记小说集,唐张鷟撰,六卷,记隋唐两代朝野遗闻,尤多武后朝事,其中还被《资治通鉴》选为史料。作者张鷟,字文成,号浮休子,史称“青钱学士”;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北)人,唐书有传,但生卒年不详,大致在武则天到玄宗前期,以词章知名,今存著述除《朝野佥载》外,尚有《龙筋凤髓判》、《游仙窟》等。通过碑刻,知其家族为常山张氏,与史书记载大致不差。
诸如此类。
五
另外,提一些小问题,供参考。
异体字与繁体字。如果碑文有图版,可使用通用字,无须使用异体字,这样就与文献所使用的文字统一了。而无图版的,则可以保留异体字,如《唐牛浦墓志》,尽管著者在附录里也有异体字表,但毕竟查阅不方便。
《唐牛秀墓志》现藏于昭陵博物馆,作者对此碑说明文字有几处订正。礼泉繁体字不是“礼泉”,而是“醴泉”,西安昭陵博物馆,应为陕西礼泉县昭陵博物馆。
牛建东先生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不辞辛苦,全方位搜集,这令人十分感动。他把一份沉重而珍贵的资料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利用这份资料,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古姓氏尤其陇西牛氏的迁徙流动轨迹,整理其详细演进的历史脉络,并为中古社会生活史寻找新的佐证,订正、补充就由史料,探究这个家族在历史进程中发展进取的动因。
这也是这本书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家谱是家族的发展史,内容非常丰富,一般都有:谱序、谱例、像赞、封赠、恩荣录、名人录、族规、家训、祠堂、坟地,墓志、墓图,世系、艺文志、字辈谱、义田记、捐资记等等,可以说是家族的百科全书,包罗万象。但其中最首要的内容,是记述家族源流及本宗来拢去脉,而最主要的内容,则是记述“世系”。这是每部家谱的主体,要占全部家谱内容的三分之二以上。这部分内容是家族繁衍发展史,要做到世系相接,长幼有序,人物血缘关系一目了然,清晰明确。在记述方法上有叙述式的,有图表式的,不管哪种方法,都能使每个家族的主要成员(多数是男性及配偶)对号入座,按血缘传承关系,查找清楚。
一个家族,随着时间的前进,不断发展壮大,到一定时候可能枝大叶茂,甚至居住八方,星罗棋布,但有了世系的详细记载,纵然天涯海角,甚至代远宗长,血缘关系也不会乱。正因为如此,历代人们修谱时,都非常注意记载世系。
从现有的资料分析来看,最早的“打锅牛”是指牛弘后裔唐初蒙难打锅的故事,影响广泛的“十八打锅牛”与“打锅牛”并非同属一个支系,此“打锅牛”可能与彼“打锅牛”同为一家牛,但不一定是一个支系。故当前各地牛姓族人在纂修家谱时,千万不要以为凡是传说的“打锅牛”比如“听老人说是打锅牛”就认为与“十八锅牛”同属一支,草率地把自己归于“十八锅牛”后裔,“从而误导后人”。早在隋唐时期,各地区就有成千上万的牛氏先辈繁衍生息,形成了数不清的支系,其中有很多支系会延续下来,但是,由于种种因素没有留下各支系的详细记载,进而形成了现在牛氏家族的诸多支系无法上系衔接的局面,如果按照个人的好大喜功、攀附名门望族的意愿,强行把一部分找不到当地牛氏祖辈来源证据的支系,冒认其他支系的始祖,这样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后代,这种不合适的做法不可取。
我们“陶山牛氏”在山东临清牛张寨燕翼堂《牛氏族谱》 和各种碑刻中没有关于同“18打锅牛”之关系的记载,但是,我们汉族的各支系牛氏族人,都是黄帝34世孙宋微子的传人,都是出自黄帝44世孙宋司寇牛父一门之后。自两宋以前,牛氏家族就形成了许多支系,并且会延续至今,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俗话说“牛没二牛”,如果从元朝往上数各个支系之间的血缘关系越往上就越近,姓牛的都是一家人,即便是找不到是从哪一朝、哪一代分开的支系都不重要,关键是牛姓宗亲团结一致,继承牛氏家族的光荣传统、弘扬坚强、奋进的牛氏精神,把中华牛氏文化发扬光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十八打锅牛”后代,牛楷十四世孙牛凤山状元,在道光十八年(1838)修汜水《牛氏家谱》时,为做到“宗亲之不可乱”,除详记本支世系外,又遍访其他各地打锅牛的世系,家谱对此是这样记载的:
大槐树下砸锅分家是哪个姓?
本文2023-10-17 21:12:4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7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