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老子、曾子)的时间排列顺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1收藏

(孔子、孟子、老子、曾子)的时间排列顺序?,第1张

老子,孔子,曾子,孟子。

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3、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shēn),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

春秋末年思想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

4、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扩展资料

代表思想

1、道家学派,是以老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形成于先秦时期。

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该学派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

主要代表人物是伏羲、黄帝、老子、庄子、列子、鬼谷子、张良、司马徽、诸葛亮、刘伯温、王通等等。道家是道教形成的基础,道教是道家的继承和发展。

2、儒家学说以"仁"为中心,提倡"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仁义",倡导"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德治",重视伦理道德教育。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老子

-孔子

-曾子

-孟子

  王氏为姓,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自黄帝子孙而言,王姓有三大系列:其一是子姓之王,出自殷王子比干之后,居于汲郡(河南卫辉)等地;其二是妫姓之王,出自帝舜之后,居于陈留(河南)、北海(山东)等地;其三是姬姓之王,出自周天子之后,又分三派:(一)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裔毕万,封于魏,为晋国诸侯,至王假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时人号曰“王家”,是为王氏,居于京兆(西安)、河间(河北)等地;(二)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王城,是为王氏;(三)周灵王太子晋之后裔,居于太原(山西)、琅琊(山东)、固始(河南)以及福建等地。这一派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王姓人口中十之七八属于这一派。所以,宋代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王氏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现存的私修族谱,是自宋代开始按照欧阳修(1007至1072)和苏洵(1009至1066)创立的“欧苏体例”编修的,绝大多数王氏族谱都尊奉周灵王太子晋,为王氏开宗立姓之始祖。

  王姓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大家族。据统计,在一百个大姓中,王姓家族历代所涌现出的名人总数,居于各姓氏之首。早在西汉昭宣时期,博士谏大夫、经学名家王吉,就为琅琊王氏的显贵奠定了基业。王吉祖孙三代,禄位弥重,“有累世之美”称号,开创了琅琊王氏显贵的先河。到了西晋,王祥位居三公,王戎、王衍先后出任宰相,大大提高了琅琊王氏家族的声望。东晋初,由于王导功勋卓著,担任宰相居中秉政,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这是琅琊王氏势力达到顶峰的标志,同时也是琅琊王氏成为天下第一望族的标志。太原王氏也是特别显赫的。早在北朝以至隋唐时期,太原王氏就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合称天下五大望族。在唐代又有“鈒镂王家”之称。由于太原王氏名声显赫,历史悠久,很多其它支系的王氏后代,也将自己的家世归系于太原王氏之下,以至形成“天下王姓出太原”之说。太原王氏主要有祁县和晋阳两支。王霸长子名殷,后汉时任中山太守,食邑祁县,是为祁县王氏。殷五世孙王允,汉献帝时任司徒、守尚书令。王允兄子王凌,显贵于三国曹魏之时。王玄谟在南朝宋孝武帝时,官至顾命大臣,其后家世相传,显于南朝。在北朝,祁县王氏有历仕西魏、北周以及隋朝的王庆父子,王庆父王因,魏州刺史。王庆,隋上柱国,封平昌郡公。隋代还有著名儒学家王通,唐初有著名文学有王绩、王勃等。太原王氏晋阳支,在东汉灵帝时,王柔、王泽兄弟,分别官至北中郎将和代郡太守,奠定了晋阳王氏显贵的基业。王柔子王机,仕魏,官至东郡太守;王泽子王昶,仕魏,官至司空。西晋时,王柔之孙王沈,官至司空,封博陵郡公;沈子浚,官至大司马。父子皆登三公之高位。王昶之子王浑,官至司徒。王浑子王济,被晋武帝招为附马,官至骠骑将军。西晋时期是太原王氏晋阳支的黄金时代。东晋时,晋阳王氏依然是名门望族。例如,王述,官至散骑常侍、尚书令;王坦之,官至中书令;王蕴,官至尚书左仆射;王国宝,官至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王恭,官至中书令,领太子詹事,诏赠侍中、太保,谥曰忠简,等等。在唐代,太宗时,有宰相王珪;玄宗时,有宰相王晙;代宗时,有宰相王缙;宪宗时,有宰相王涯;文宗时,有宰相王播;僖宗时,有宰相王铎;昭宗时,有宰相王溥。在宋代,有步军副都指挥王信,秘书监王子韶。在明代,有吏部尚书王琼,等等。开闽王氏,是闽粤、港、台以及海外王氏所共祖的东南巨族。开闽王氏都尊王审知为“开闽第一人。”王审知当权期间,为开发闽地作出了杰出贡献,去世后,谥为“忠懿”。后来,其子建号称帝,建立闽国,追认王审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宋太祖得天下后,十分敬仰王审知的德政,御笔亲题“八闽人祖”四字庙额。从此,闽人对王审知更加推崇。不论王氏宗祠还是私人宅第,所悬门灯,都写“开闽第一”。民间崇拜王审知的建筑,犹如雨后春笋,所在多有,视之如神。由福建徙居港、台及及东南亚各地的王氏后裔,都尊奉王审知为他们之先祖。三槐王氏,是以堂号闻名天下的王氏宗族中最大的一支。三槐王氏兴起于唐末五代之世,初居大名府莘县。王彻之子王佑(亦作王祜),字景叔,北宋初,历仕宋太祖,太宗两朝。宋太祖时,王佑任监察御史。太祖委派他查处原大名镇守符彦卿图谋不轨事,并许诺事成回朝后升任宰相。王佑经过认真调查后,竟以一家百口担保符彦卿无罪。不料,宋太祖大怒,立即降他为行军司马,安置华州。宋太宗即位后,又重新起用他,并拜他为兵部侍郎。王佑在所居庭院中,亲手种植了三棵槐树,并预言:“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其后,他的次子王旦,果然做了宋真宗的宰相,位居三公之首。从此,王佑子孙,居官要职,成为宋代一大贵族。宋代以后,三槐王氏更是枝繁叶茂,子孙遍布海内外,成为王氏家族中赫赫有名的一支。

  义乌南陵王氏字辈:十六~七十六世:“宣振常充仁义礼让文行忠信善积庆远学勤业隆晋萃理贯通乾坤道圆净爱竹风节高植槐枝秀挺芝兰生庭阶裘图争辉映地久并天长似续斯与并”。

  安徽绩溪王氏字辈:“玉大元祥兆安邦维义诚宏开能绍业积德庆长春俊杰辉光显家声永茂庭骅骝驹骥马骕龙凤鹿孝麒麟卜吉谦恒益希贤智勇仁俭勤忠信让均正适时平”。

  润州王氏字辈:“洪勋振立世德克昌绍承先志永锡嘉祥”。

  凤林王氏字辈:“创业凤林勋绩立敬存诚著贤声文章华国妥先灵忠孝世家启后人乌邑发祥绵世泽凤林创业振家声”。

  楚伪王氏善庆堂字辈:“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傅家徵世泽光国蔚人才道立英贤作心恒孝友培熙朝荣俊彦宝树植庭槐”。

  王氏太原堂字辈:“自绍玉昆诚经纬雄才具安邦定国荣文光昭盛治懿瑞振家声敦本前谟显修伦世道平休仁知绪永敏学兴时行以上培原裕方来受命旌”。

  宁乡鸟石王氏字辈:“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莹葆衷恢世泽作善振芳声植树先知贵魁英实得名绪从忠厚衍瑞应集簪缨”。

  王氏太原堂字辈:“有章汝焕式德聊昌修礼立义守本安常兴家成业锡庆致祥功昭道显声远名扬”。

  湖南益阳王氏字辈:“先善友至子仕仲孟文廷万生永以用秉德信元平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器字辉星汉词章耀锦城科名光世泽禄位定均申”。旧序:“鼎范铭功远诗书启俊英家声传益盛前武克相承”。

  王氏太原堂七大房字辈:“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今逢清鼎位代毓国家材世际人文起源从晋祚来子孙发千亿贤仕策金台”。续序:“文运人开洪猷日展克慎芳修用敬盛典士德茂昭卿材益显宝善立名祖诒云衍”。

  王氏文德堂字辈:二房车礁旧序:“宗派始均千卽宝邦继焉文允廷光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二房鸭头旧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德万承雄永志朝明文焉武兴家国盛思昭四第联”;二房西陂滩旧序:“宗派始均千郎宝邦继焉文允廷纲政用世万兴天单懋崇宏盛思昭甲第联”;三房马鞍山旧序:“钧千万仲福景世新任碧丹泉大国宗先仕荣华家思昭甲第联”;四房旧序:“宗派始均千郎宝邦继焉文允廷常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四第联”;五房旧序:“宗派始均千良榜伯明天贞万单湖广尚兴继承焉念宗祖显达思昭甲第联”;六房旧序:“宗派始均千定百季景然仕得文思万世崇兴绍先显继宗行永全昭早第联”;七~八房旧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文九廷常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九房旧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茂元公伯万允本盛兴明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九房七星台旧序:“宗派始均千郎宝邦继焉师金彦太古子兴胜崇绵孔孟儒风大思昭甲第联”。

  湖南浏阳王氏字辈:凿石支派序:“裔荣笃本先德显扬绍修世泽远继廷芳”;南华案山支派序:“家德泽新克念显扬绍修正学远继廷芳”。

  湖南长沙王氏字辈:“守元寅汝世必斗翁崇友佐添应子国正学文洪开式哲启兆万年显承谟烈忠厚傅家光昭祖泽绵延永绍祥钟俊杰”。

  湖南常德王氏字辈:东阳十甲序:“成龙致世时永大钦朝思言事道心立”;东阳二甲序:“成龙致世时詹汝秉曰化言事道心立”;东阳三四甲序:“成龙致世时一大□□应言事道心立”;东阳九甲序:“成龙致世时廷时一齐国言事道心立”;慈利县城序:“成龙玉本□之守国仕□锡朝万邦永”;王家湾序:“芳成祖乐□永本廷然良国事道惠大”;坪潭等处序:“成龙致祖景□月大廷世希起永士立”。

  硕旧王氏字辈:“声振朝堂世德传芳求志达道大显家邦”。

  湖南益阳王氏字辈:“家政以成本在修身行端秬立化洽祥呈善为楚宝儒作国珍典型克绍动业能宏承恩锡命显新扬名永昌邦族大振槐庭”。

  湖南湘乡牢田王氏字辈:原序:“添元用义祖承显立铉宗忠孝守仁义安邦定太平世业绍前德诗书裕后昆修齐为国本名教耀芳声”。

  湖南安化王氏字辈:旧序:“派傅先善友子仕仲孟文廷万永以用秉德信元平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益代资祺寿亨佳福庆增”;新序:“骥足腾云路鸿章重玉京彝鼎垂功远贤书启俊英令名光世泽禄位自能申家声傅必盛前武克相绳”。

  江西萍乡王氏字辈:“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齐青箱延世泽储俊隶金闺”。

  太原郡王氏字辈:旧名序:“文章开国运忠孝大家声孔孟师廼远须知立志求”,旧字序:“孙子振大明朝廷公侯聊奕世异端非我愿胜域喜同游”;新名序:“冠丹腾霄汉瑶池通贵声玉树共春茂金枝业向荣永传凌云志沦海存赤心宏图必如愿世祖积德成”,新字序:“儒林欣勃起理性有根源英才明昌瑞御武欲争先子孙□君赐礼义织前贤丕达流芳远显耀福长绵恩泽垂青简一统盛相延”。

  开闽忠懿王氏字辈:“君家蔼吉周召甫申英贤济美中孝垂芳圣世衣冠文章礼乐德业绍先渊源启后”。

  王氏宗谱字辈:旧名序:“清山士光延子继振维守志应怀良佐正学斯克传”,旧字序:“大任荣旭世元汉承乃朝瑞景宜有庆国家毓英贤”;新名序:“青缃欣再起理性有根源玉树聊生茂三槐俊秀贤彦才诚宾贵儒士必优先民主新时代和平喜盈添祖泽垂千载敦伦庆奕年”,新字序:“克俭承前绪存行启后延子孙传进步礼义广心田丕达流芳远显耀福长绵日月开祥兆星晨曙旭全光辉齐秉现良曜照上乾”。

  王氏宗谱字辈:新名序:“青湘欣再起理性有根源玉树连生茂三槐俊秀贤彦才诚宾贵儒士必优先民主新时代和平永乐然世泽垂千载敦伦庆万年”,新字序:“克俭承前绪存仁启后延兰桂传进步礼义广心田丕达流芳远荣显福长绵日月开祥兆星晨曙旭全光辉齐秉现明曜照上乾树灿培钩泽枝荣增锦江学乃家中宾书为品上珠”。

  王氏槐堂字辈:旧序:“文德承家远诗书训子贤才名辉楚域槐绪卜长年”,新序:“荣福全宗享华袷聚广昌富耀培光大贵和盛致祥”。

  王氏茹古堂字辈:“钦清树炳增鍂法植熙均光大名高振超腾爵正崇”;名序:“钦清树炳增鍂法植熙均镇治檄焕埀钟淳校煜堦”,字序:“光大名高振超腾爵正崇天朝长佑启奕载庆荣封”。

  王氏绍槐字辈:旧名序:“文章开国运忠孝大家声”,旧字序:“子孙振大明朝廷公侯系奕世”;新名行:“高湘欣再起理性有根源玉树连生茂三槐俊秀贤彦才诚宾贵儒士必优先民主新时代和平永乐然”;新字序:“世泽垂千载敦伦庆万年克俭承前绪存仁启后延兰桂传进步礼义宽心田丕达流芳远荣显福长绵日月开祥兆星晨曙旭全光辉齐秉现朗曜照上乾”。

  太原王氏字辈:“延有国□斯显奕世伯仲希仁□季守义民彦思忠元良允治太平万年臣子素志”。资料有待补充。

  天津市静海县王氏(王振林)

《中华族谱集成》王氏族谱简介

王氏为姓,意指源于“帝王之裔”或“王者之后”。黄帝子孙有三:其一是子姓王氏,出自殷王子比干之后,居于河南卫辉汲郡等地;其二是妫姓王氏,帝舜之后,居于河南陈留、山东北海等地;其三是姬姓王氏。姬姓王氏又分三派,一是周文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裔,毕万封于魏,为晋国诸侯,至王假为 秦所灭,时人号为“王家”,居陕西京兆、河北河间等地;二是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王城;三是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居山西太原、山东琅琊、河南固始、福建等地,天下王氏,十之八九多尊太子晋为始祖。据历代名人数量统计,王姓名人名列各姓氏之首。琅琊王氏有王吉、王祥、王导、王戎、王衍,成天下第一望族;太原王氏也特别显赫,“天下王氏出太原”,分为两支:祁县支有王霸、王允、王凌、王玄谟、王庆父子、王通、王绩、王勃;晋阳支有王柔、王泽、王机、王永(右加日)、王沈、王浚、王浑、王济、王述、王坦之、王蕴、王国宝、王恭,唐代宰相王桂(左王字旁)、王峻(左日字旁)、王缙、王涯、王播、王铎、王溥、宋代王信、王子绍、明王琼;开闽王氏王潮、王审知;三槐王氏王祜、王旦。今谱按欧阳修、苏洵的体例编修,此为具有代表的王氏家谱二十种。

1 《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十卷,明(1560年)王应斗修,以璧公为一世祖,字大献,公元845年生,以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出为祁门令,遂由江左徙居新安,王导后裔,璧祖有九子、二十三孙,人才辈出,徽州、池州、饶州、九江、安庆等地之王氏望族,多属其后。正德十年己亥岁夏四月吉旦,赐进士第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兵部尚书封勅参赞机务前吏户礼三部尚书国子祭酒翰林院学士经筵国史玉牒官清浔张灿书,序文略。

2 《太原王杨氏支谱》,28册,清同治五年(1866年)王际春编修。始迁祖富春公,太原王氏后裔,隋文帝时,王杰以开国勋封安康侯,赐国姓曰杨,遂称王杨氏:“王”不忘祖,“杨”不背君,王杰十世孙王允,由太原迁居豫章,传至富春公,徙居?阳瓦屑坝,生昌国,昌国生自戎、得戎,分为二支。元末战乱,渡江来皖(汉置皖县,元改潜山县,清属安庆府),祖二公居潜之东关,祖五公徙居西门,其余子侄兄弟亦相继而来,或分居六皖,或散处邻邦,明嘉靖间,藻公出任江西新奉令,过旧宗庙,携旧谱归,与大仕公始修支谱,后,康熙、嘉庆、道光、同治年间,又多次重修。王杨氏徙潜之后,以忠信仁厚著称,文章之士亦代不乏人,遂为潜之望族。敦睦堂

3 《王氏家谱》,6卷。清道光28年(1848年)王道隆、王道彰等修。一世祖奎公,于元世祖年间由洪洞县迁寿阳县上谷村(后改上裕镇),生三子:义、和、顺,义公复归原郡。举人王道彰等远搜近考,十易寒暑,修成是谱。

4 《洪洞薄村十甲王氏族谱》,27卷,清嘉庆二年(1797年)王楷苏、王揩欧等修。一世祖子文公,明初自陕西西安府三原县徙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涧水东南汉太后故里薄村。名人有诰授光禄大夫镇守江南江宁等处地方总兵官前后府都督同知王玺。

5 灵石《王氏族谱》,20卷,清康熙27年(1688年)王尔康始修,乾隆55年(1790年)王梦鹏、王中极父子修,历经100余年于1790年修成,一世祖诚斋公,名实、字诚斋,元仁宗时人,望出太原,世居灵石沟营村,元仁宗皇庆年间迁本邑静升村,成巨族。

6 《王谢世家谱》,6册,王谢谱系、琅琊、太原正派、太原支派、太原别派、阳夏、琅琊世家谱。天启二年(1622年)刻本,天启壬戍端月西吴韩昌箕甫题《王谢世家序》,已人物传记为主,六朝望族,爵位蝉联,文武相继,东南半壁,力保正始;两家私谱,俱有国史,价值很高。

7 《牛皋岭下王氏宗谱》,26册,民国25年王念学等修,一世祖汉五公,以太子晋为开宗始祖,明永乐年间奉太夫人由梓里迁牛皋岭,将荒无人烟、不通舟揖之地开成沃土。

8 《黄县太原王氏族谱》,清宣统元年(1909年)王基鸿、王慕增等修,一世祖二公,太原王氏后裔,迁徙直隶长芦,元末与大公同迁黄,后大公怀旧土旋归,二公生敬礼,敬礼生胜,胜生友、信、忠、诚四大支。明中叶传抄,清乾隆、嘉庆、同治、道光年间重修。

1 《中华族谱集成》王氏族谱简介

《中华族谱集成》王氏族谱简介

王氏为姓,意指源于“帝王之裔”或“王者之后”。黄帝子孙有三:其一是子姓王氏,出自殷王子比干之后,居于河南卫辉汲郡等地;其二是妫姓王氏,帝舜之后,居于河南陈留、山东北海等地;其三是姬姓王氏。姬姓王氏又分三派,一是周文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裔,毕万封于魏,为晋国诸侯,至王假为 秦所灭,时人号为“王家”,居陕西京兆、河北河间等地;二是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王城;三是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居山西太原、山东琅琊、河南固始、福建等地,天下王氏,十之八九多尊太子晋为始祖。据历代名人数量统计,王姓名人名列各姓氏之首。琅琊王氏有王吉、王祥、王导、王戎、王衍,成天下第一望族;太原王氏也特别显赫,“天下王氏出太原”,分为两支:祁县支有王霸、王允、王凌、王玄谟、王庆父子、王通、王绩、王勃;晋阳支有王柔、王泽、王机、王永(右加日)、王沈、王浚、王浑、王济、王述、王坦之、王蕴、王国宝、王恭,唐代宰相王桂(左王字旁)、王峻(左日字旁)、王缙、王涯、王播、王铎、王溥、宋代王信、王子绍、明王琼;开闽王氏王潮、王审知;三槐王氏王祜、王旦。今谱按欧阳修、苏洵的体例编修,此为具有代表的王氏家谱二十种。

1 《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十卷,明(1560年)王应斗修,以璧公为一世祖,字大献,公元845年生,以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出为祁门令,遂由江左徙居新安,王导后裔,璧祖有九子、二十三孙,人才辈出,徽州、池州、饶州、九江、安庆等地之王氏望族,多属其后。正德十年己亥岁夏四月吉旦,赐进士第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兵部尚书封勅参赞机务前吏户礼三部尚书国子祭酒翰林院学士经筵国史玉牒官清浔张灿书,序文略。

2 《太原王杨氏支谱》,28册,清同治五年(1866年)王际春编修。始迁祖富春公,太原王氏后裔,隋文帝时,王杰以开国勋封安康侯,赐国姓曰杨,遂称王杨氏:“王”不忘祖,“杨”不背君,王杰十世孙王允,由太原迁居豫章,传至富春公,徙居?阳瓦屑坝,生昌国,昌国生自戎、得戎,分为二支。元末战乱,渡江来皖(汉置皖县,元改潜山县,清属安庆府),祖二公居潜之东关,祖五公徙居西门,其余子侄兄弟亦相继而来,或分居六皖,或散处邻邦,明嘉靖间,藻公出任江西新奉令,过旧宗庙,携旧谱归,与大仕公始修支谱,后,康熙、嘉庆、道光、同治年间,又多次重修。王杨氏徙潜之后,以忠信仁厚著称,文章之士亦代不乏人,遂为潜之望族。敦睦堂

3 《王氏家谱》,6卷。清道光28年(1848年)王道隆、王道彰等修。一世祖奎公,于元世祖年间由洪洞县迁寿阳县上谷村(后改上裕镇),生三子:义、和、顺,义公复归原郡。举人王道彰等远搜近考,十易寒暑,修成是谱。

4 《洪洞薄村十甲王氏族谱》,27卷,清嘉庆二年(1797年)王楷苏、王揩欧等修。一世祖子文公,明初自陕西西安府三原县徙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涧水东南汉太后故里薄村。名人有诰授光禄大夫镇守江南江宁等处地方总兵官前后府都督同知王玺。

5 灵石《王氏族谱》,20卷,清康熙27年(1688年)王尔康始修,乾隆55年(1790年)王梦鹏、王中极父子修,历经100余年于1790年修成,一世祖诚斋公,名实、字诚斋,元仁宗时人,望出太原,世居灵石沟营村,元仁宗皇庆年间迁本邑静升村,成巨族。

6 《王谢世家谱》,6册,王谢谱系、琅琊、太原正派、太原支派、太原别派、阳夏、琅琊世家谱。天启二年(1622年)刻本,天启壬戍端月西吴韩昌箕甫题《王谢世家序》,已人物传记为主,六朝望族,爵位蝉联,文武相继,东南半壁,力保正始;两家私谱,俱有国史,价值很高。

7 《牛皋岭下王氏宗谱》,26册,民国25年王念学等修,一世祖汉五公,以太子晋为开宗始祖,明永乐年间奉太夫人由梓里迁牛皋岭,将荒无人烟、不通舟揖之地开成沃土。

8 《黄县太原王氏族谱》,清宣统元年(1909年)王基鸿、王慕增等修,一世祖二公,太原王氏后裔,迁徙直隶长芦,元末与大公同迁黄,后大公怀旧土旋归,二公生敬礼,敬礼生胜,胜生友、信、忠、诚四大支。明中叶传抄,清乾隆、嘉庆、同治、道光年间重修。

河南王姓家谱字辈:德、廷、永、长、明

最早出自山西汾阳一带,后迁江浙,再到福建,再到雷州半岛,属姫姓王氏

王氏家谱字辈大全谁有?

王氏出了好多望族啊,可以通过家谱来知道祖祖辈辈出过哪些名人哦。楼主说的这个就可以帮你,把现有的资料修录上去,其它的可以慢慢补,最关键的是可以在线寻找同姓氏宗亲呢,把失散的家族成员找到。

王氏家谱字辈志大全

中国王氏家谱字辈大全

1、善庆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传、家、徵、世、泽,光、国、蔚、人、才,道、立、英、贤、作,心、恒、孝、友、培,熙、朝、荣、俊、彦,宝、树、植、庭、槐。…… 2、太原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自、绍、玉、昆、城,经、纬、雄、才、具,安、邦、定、国、荣,文、光、昭、盛、治,懿、瑞、振、家、声,敦、本、前、谟、显,修、伦、世、道、平,休、仁、知、绪、永,敏、学、兴、时、行,以、上、培、原、裕,方、来、受、命、旌。…… 3、宁乡乌石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莹。葆、衷、恢、世、泽,作、善、振、芳、声,植、树、先、知、贵,魁、英、实、得、名,绪、从、忠、厚、衍,瑞、应、集、簪、缨。…… 4、民国三十二太原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有、章、汝、焕,式、德、聊、昌,修、礼、立、义,守、本、安、常,兴、家、成、业,锡、庆、致、祥,功、昭、道、显,声、远、名、扬。…… 5、湖南省益阳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先、善、友、至、子,仕、仲、孟、文、廷,万、生、永、以、用,秉、德、信、元、平,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器、字、辉、星、汉, 词、章、耀、锦、城,科、名、光、世、泽,禄、位、定、均、申。老谱历传派语:鼎、范、铭、功、远,诗、书、启、俊、英,家、声、传、益、盛,前、武、 克、相、承。…… 河南王姓家谱中洪字辈分下是素字辈分请问素字辈分往下是什么辈分

你好,家谱志中说是新字辈

谁只到王氏家谱字辈表

1 《中华族谱集成》王氏族谱简介

《中华族谱集成》王氏族谱简介 王氏为姓,意指源于“帝王之裔”或“王者之后”。黄帝子孙有三:其一是子姓王氏,出自殷王子比干之后,居于河南卫辉汲郡等地;其二是妫姓王氏,帝舜之后,居于河南陈留、山东北海等地;其三是姬姓王氏。姬姓王氏又分三派,一是周文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裔,毕万封于魏,为晋国诸侯,至王假为 秦所灭,时人号为“王家”,居陕西京兆、河北河间等地;二是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王城;三是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居山西太原、山东琅琊、河南固始、福建等地,天下王氏,十之八九多尊太子晋为始祖。据历代名人数量统计,王姓名人名列各姓氏之首。琅琊王氏有王吉、王祥、王导、王戎、王衍,成天下第一望族;太原王氏也特别显赫,“天下王氏出太原”,分为两支:祁县支有王霸、王允、王凌、王玄谟、王庆父子、王通、王绩、王勃;晋阳支有王柔、王泽、王机、王永(右加日)、王沈、王浚、王浑、王济、王述、王坦之、王蕴、王国宝、王恭,唐代宰相王桂(左王字旁)、王峻(左日字旁)、王缙、王涯、王播、王铎、王溥、宋代王信、王子绍、明王琼;开闽王氏王潮、王审知;三槐王氏王祜、王旦。今谱按欧阳修、苏洵的体例编修,此为具有代表的王氏家谱二十种。 1 《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十卷,明(1560年)王应斗修,以璧公为一世祖,字大献,公元845年生,以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出为祁门令,遂由江左徙居新安,王导后裔,璧祖有九子、二十三孙,人才辈出,徽州、池州、饶州、九江、安庆等地之王氏望族,多属其后。正德十年己亥岁夏四月吉旦,赐进士第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兵部尚书封勅参赞机务前吏户礼三部尚书国子祭酒翰林院学士经筵国史玉牒官清浔张灿书,序文略。 2 《太原王杨氏支谱》,28册,清同治五年(1866年)王际春编修。始迁祖富春公,太原王氏后裔,隋文帝时,王杰以开国勋封安康侯,赐国姓曰杨,遂称王杨氏:“王”不忘祖,“杨”不背君,王杰十世孙王允,由太原迁居豫章,传至富春公,徙居?阳瓦屑坝,生昌国,昌国生自戎、得戎,分为二支。元末战乱,渡江来皖(汉置皖县,元改潜山县,清属安庆府),祖二公居潜之东关,祖五公徙居西门,其余子侄兄弟亦相继而来,或分居六皖,或散处邻邦,明嘉靖间,藻公出任江西新奉令,过旧宗庙,携旧谱归,与大仕公始修支谱,后,康熙、嘉庆、道光、同治年间,又多次重修。王杨氏徙潜之后,以忠信仁厚著称,文章之士亦代不乏人,遂为潜之望族。敦睦堂 3 《王氏家谱》,6卷。清道光28年(1848年)王道隆、王道彰等修。一世祖奎公,于元世祖年间由洪洞县迁寿阳县上谷村(后改上裕镇),生三子:义、和、顺,义公复归原郡。举人王道彰等远搜近考,十易寒暑,修成是谱。 4 《洪洞薄村十甲王氏族谱》,27卷,清嘉庆二年(1797年)王楷苏、王揩欧等修。一世祖子文公,明初自陕西西安府三原县徙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涧水东南汉太后故里薄村。名人有诰授光禄大夫镇守江南江宁等处地方总兵官前后府都督同知王玺。 5 灵石《王氏族谱》,20卷,清康熙27年(1688年)王尔康始修,乾隆55年(1790年)王梦鹏、王中极父子修,历经100余年于1790年修成,一世祖诚斋公,名实、字诚斋,元仁宗时人,望出太原,世居灵石沟营村,元仁宗皇庆年间迁本邑静升村,成巨族。 6 《王谢世家谱》,6册,王谢谱系、琅琊、太原正派、太原支派、太原别派、阳夏、琅琊世家谱。天启二年(1622年)刻本,天启壬戍端月西吴韩昌箕甫题《王谢世家序》,已人物传记为主,六朝望族,爵位蝉联,文武相继,东南半壁,力保正始;两家私谱,俱有国史,价值很高。 7 《牛皋岭下王氏宗谱》,26册,民国25年王念学等修,一世祖汉五公,以太子晋为开宗始祖,明永乐年间奉太夫人由梓里迁牛皋岭,将荒无人烟、不通舟揖之地开成沃土。 8 《黄县太原王氏族谱》,清宣统元年(1909年)王基鸿、王慕增等修,一世祖二公,太原王氏后裔,迁徙直隶长芦,元末与大公同迁黄,后大公怀旧土旋归,二公生敬礼,敬礼生胜,胜生友、信、忠、诚四大支。明中叶传抄,清乾隆、嘉庆、同治、道光年间重修。 河南(10)家谱(23)

1 《中华族谱集成》王氏族谱简介

《中华族谱集成》王氏族谱简介

王氏为姓,意指源于“帝王之裔”或“王者之后”。黄帝子孙有三:其一是子姓王氏,出自殷王子比干之后,居于河南卫辉汲郡等地;其二是妫姓王氏,帝舜之后,居于河南陈留、山东北海等地;其三是姬姓王氏。姬姓王氏又分三派,一是周文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裔,毕万封于魏,为晋国诸侯,至王假为 秦所灭,时人号为“王家”,居陕西京兆、河北河间等地;二是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王城;三是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居山西太原、山东琅琊、河南固始、福建等地,天下王氏,十之八九多尊太子晋为始祖。据历代名人数量统计,王姓名人名列各姓氏之首。琅琊王氏有王吉、王祥、王导、王戎、王衍,成天下第一望族;太原王氏也特别显赫,“天下王氏出太原”,分为两支:祁县支有王霸、王允、王凌、王玄谟、王庆父子、王通、王绩、王勃;晋阳支有王柔、王泽、王机、王永(右加日)、王沈、王浚、王浑、王济、王述、王坦之、王蕴、王国宝、王恭,唐代宰相王桂(左王字旁)、王峻(左日字旁)、王缙、王涯、王播、王铎、王溥、宋代王信、王子绍、明王琼;开闽王氏王潮、王审知;三槐王氏王祜、王旦。今谱按欧阳修、苏洵的体例编修,此为具有代表的王氏家谱二十种。

1 《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十卷,明(1560年)王应斗修,以璧公为一世祖,字大献,公元845年生,以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出为祁门令,遂由江左徙居新安,王导后裔,璧祖有九子、二十三孙,人才辈出,徽州、池州、饶州、九江、安庆等地之王氏望族,多属其后。正德十年己亥岁夏四月吉旦,赐进士第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兵部尚书封勅参赞机务前吏户礼三部尚书国子祭酒翰林院学士经筵国史玉牒官清浔张灿书,序文略。

2 《太原王杨氏支谱》,28册,清同治五年(1866年)王际春编修。始迁祖富春公,太原王氏后裔,隋文帝时,王杰以开国勋封安康侯,赐国姓曰杨,遂称王杨氏:“王”不忘祖,“杨”不背君,王杰十世孙王允,由太原迁居豫章,传至富春公,徙居?阳瓦屑坝,生昌国,昌国生自戎、得戎,分为二支。元末战乱,渡江来皖(汉置皖县,元改潜山县,清属安庆府),祖二公居潜之东关,祖五公徙居西门,其余子侄兄弟亦相继而来,或分居六皖,或散处邻邦,明嘉靖间,藻公出任江西新奉令,过旧宗庙,携旧谱归,与大仕公始修支谱,后,康熙、嘉庆、道光、同治年间,又多次重修。王杨氏徙潜之后,以忠信仁厚著称,文章之士亦代不乏人,遂为潜之望族。敦睦堂

3 《王氏家谱》,6卷。清道光28年(1848年)王道隆、王道彰等修。一世祖奎公,于元世祖年间由洪洞县迁寿阳县上谷村(后改上裕镇),生三子:义、和、顺,义公复归原郡。举人王道彰等远搜近考,十易寒暑,修成是谱。

4 《洪洞薄村十甲王氏族谱》,27卷,清嘉庆二年(1797年)王楷苏、王揩欧等修。一世祖子文公,明初自陕西西安府三原县徙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涧水东南汉太后故里薄村。名人有诰授光禄大夫镇守江南江宁等处地方总兵官前后府都督同知王玺。

5 灵石《王氏族谱》,20卷,清康熙27年(1688年)王尔康始修,乾隆55年(1790年)王梦鹏、王中极父子修,历经100余年于1790年修成,一世祖诚斋公,名实、字诚斋,元仁宗时人,望出太原,世居灵石沟营村,元仁宗皇庆年间迁本邑静升村,成巨族。

6 《王谢世家谱》,6册,王谢谱系、琅琊、太原正派、太原支派、太原别派、阳夏、琅琊世家谱。天启二年(1622年)刻本,天启壬戍端月西吴韩昌箕甫题《王谢世家序》,已人物传记为主,六朝望族,爵位蝉联,文武相继,东南半壁,力保正始;两家私谱,俱有国史,价值很高。

7 《牛皋岭下王氏宗谱》,26册,民国25年王念学等修,一世祖汉五公,以太子晋为开宗始祖,明永乐年间奉太夫人由梓里迁牛皋岭,将荒无人烟、不通舟揖之地开成沃土。

8 《黄县太原王氏族谱》,清宣统元年(1909年)王基鸿、王慕增等修,一世祖二公,太原王氏后裔,迁徙直隶长芦,元末与大公同迁黄,后大公怀旧土旋归,二公生敬礼,敬礼生胜,胜生友、信、忠、诚四大支。明中叶传抄,清乾隆、嘉庆、同治、道光年间重修。

(孔子、孟子、老子、曾子)的时间排列顺序?

老子,孔子,曾子,孟子。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