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的历史沿革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4收藏

海阳的历史沿革,第1张

海阳市因地处黄海之北而得名。据《登州府志》:“以其地在海之阳,故名。”汉设观阳县,明置大嵩卫。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御倭患,在张家庄等渔村建起一座卫城,因处嵩山之阳,故名大嵩卫。卫城周八里,有居民五六百户,壕外土悉属莱阳县地。清雍正年间,河东总督王士俊清理封疆,奏请裁卫设县。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廷批准裁大嵩卫设海阳县,西以莱阳县三驾山为界,西北以莱阳县平兰社为界,北以栖霞县水头村为界,东以宁海州崮山为界。将莱阳县行村、林寺、嵩山三乡及宁海州乳山乡和普济、兴善两社归并海阳。因县地处于黄海之北,故名“海阳”。 1984年4月,改公社为乡镇,全县辖留格庄、朱吴、辛安、大山所、二十里店、大阎家、高家、黄崖、山西头、战场泊、北埠后、泉水头、赵疃、南城阳等14个乡及东村、凤城、大辛家、郭城、盘石店、发城、徐家店、小纪、行村等9个镇。大队改称村。

1994年4月22日,撤销留格庄乡、大阎家乡,设立留格庄镇、大阎家镇。1994年9月29日,撤销二十里店乡、辛安乡,设立二十里店镇、辛安镇。

1995年9月27日,撤销南城阳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东村镇;撤销战场泊乡,将原战场泊乡的战场泊、李家岭、西楼子、东楼子、林山、璋夼、台城、东庄、择善、山角、三宝沙、油房沟、下十字夼、上十字夼等14个自然村划归郭城镇,市政府驻东村镇。

2000年底,全市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总人口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8万人。辖13个镇、7个乡、1个区,732个行政村。

2001年底,全市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总人口6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5万人,辖2个街道、12个镇、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和1个旅游度假区,732个行政村。2002年8月,成立碧城工业区,为中共海阳市委、海阳市政府派出机构。

2002年底,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总人口679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7万人,辖2个街道、12个镇,732个行政村。

2003年底,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总人口67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34万人,辖东村、方圆、凤城3个街道及徐家店、发城、小纪、行村、留格店、辛安、朱吴、郭城、二十里店、大闫家、盘石店11个镇,3个区(海阳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碧城工业区),共有732个行政村。

2007年底,总面积1887平方千米。总人口66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469%。少数民族23个,661人。辖3个街道、11个镇:方圆街道、东村街道、凤城街道、留格店镇、盘石店镇、郭城镇、徐家店镇、发城镇、小纪镇、行村镇、辛安镇、二十里店镇、大阎家镇、朱吴镇,共有732个行政村。

2011年7月4日,《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阎家镇设立龙山街道的通知》(海政发[2011]52号):经报请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市政府决定撤销大阎家镇,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龙山街道,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大阎家镇人民政府驻地。调整后,全市辖4个街道、10个镇:方圆街道、东村街道、凤城街道、龙山街道、留格店镇、盘石店镇、郭城镇、徐家店镇、发城镇、小纪镇、行村镇、辛安镇、二十里店镇、朱吴镇。 海阳市境内岩性主要分布着中生界沉积岩和中生代燕山期的岩浆岩。构造以北东向50左右的断裂为主。

地层产状断裂的破坏,基本呈单斜出现或平缓的波状褶曲,褶皱不甚发育。构造以断裂为主,以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控制着地层和岩浆岩的分布。

境内岩浆岩较为发育,除少量小岩体及基性脉岩外,主要是中酸性岩浆岩,尤以招虎山岩体为著。它东起招虎山以东的乳山县,向西延伸到小纪,并在赵家一带断续分布,大致呈北东向。此岩体为一深成岩,岩性分为:似斑状花岗闪长闪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等,和上侏罗系呈侵入接触关系,沿接触带有蚀变与烘烤现象。此岩体为中生代燕山期的产物。 海阳为低山丘陵区。北部徐家店、郭城、山西头等乡镇,山低坡陡,丘陵势缓,间有河谷平原,平均海拔140米;中部战场泊、朱吴、高家、盘石店等乡镇及东村镇、南城阳乡北部,以招虎山脉为主体,形成境内屋脊,平均海拔174米;西部发城、小纪、北埠后、泉水头、黄崖等乡镇和二十里店、赵疃乡部分村庄,山低坡缓,丘陵、平原交错,平均海拔97米;南部行村、凤城、大辛家、辛安、大山所、大阎家等乡镇及留格庄、二十里店、赵疃、南城阳乡和东村镇部分村庄,地势低缓,海拔多在50米以下。

1984年农业区划调查,山地占总面积的1902%,丘陵占4420%,平原占3438%,海岸占240%。

境内山岭属崂山山系的分支,最大山脉为招虎山山系。该山系以招虎山、垛鱼顶、跑马岭、翅岭、河龙崮为中心,与古寨、黑崮、垛山、黄草顶诸峰,组成大致呈北东、向次为北西向的低山群,绵亘于盘石店、东村、高家、朱吴、南城阳五处乡镇。全县高于300米的低山30座,多属招虎山山脉,故低山的形成与招虎山花岗岩体有关。由于构造破坏及风化剥蚀等原因,形成峰峦重叠、沟夼交错的低山丘陵区。 海阳市属暖温带海洋性季风型气候,干湿区属于中国湿润区的北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达200余天。年平均气温120℃,年平均降水量850mm左右。

春季平均气温106℃,降水量120mm。由于受海洋气候调节,气温回升缓慢,大部年份无晚霜冻危害,有利于各种农作物及林果的种植、生长和发育。

夏季平均气温234℃,降水量420mm。盛夏盛行东南季风,气候凉爽,是盛夏避暑胜地。

秋季平均气温142℃,降水量270mm。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多受大陆变性冷高压控制,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有利于各种水果和干果糖份形成和积累,果实色泽鲜艳、清脆干甜。

冬季平均气温-04℃,降水量40mm。虽受大陆气团西北季风控制,但无寒冷干燥之感觉,在山东半岛东西向山脉的阻挡下,冷流降雪少。受黄海海洋气候影响,气温降幅度小,无寒冷之感。 县境地表水系不甚发育,有发源于招虎山山脉的较小河流。以该山脉为分水岭,南流入黄海。北流入五龙河,再入黄海。河流属季风区雨源型,源短流浅,河床坡度较大,河水涨落剧烈,季节变化明显。正常降水年份,多数河流夏、秋有水,冬、春干枯。

主要河流有:

东村河发源于山中涧东山,向西流过后山中涧村西1公里处南折,至羊角泮流入黄海。河长35公里,流域面积184平方公里。中水流量每秒566立方米,枯水每秒058立方米。

留格庄河发源于仙人盆,至辛家港入黄海。河长31公里,流域面积322平方公里。中水流量每秒556立方米,枯水每秒096立方米。

纪疃河东北支流发源于黄草顶,经过大磊石、山后、鲁家、刘家、埠峰、潘家、窦疃入里店水库;西北支流至马河港入黄海。河长34公里,流域面积252平方公里。中水流量每秒421立方米,枯水每秒074立方米。

白沙发源于瓮窑头,流向西南。河长34公里,流域面积221平方公里。中水流量每秒345立方米,枯水每秒085立方米。

昌水河旧名浮游水,有四个源头。县内河长45公里,流域面积432平方公里。水流量每秒572立方米,枯水每秒15立方米。

富水河东北支流发源于北榆山,东南支流发源于有兰夼南山,西南支流发源于晶山,西北支流发源于古堆山。中水流量每秒327立方米,枯水每秒125立方米。

古现河发源于车家沟村南,经过车家沟。窦家疃、东古现、西古现、前洽河、后洽河、葛家、戴家入牟平县境。县内河长17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

境内属暖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四季分明,寒暑明显。降雨集中在七八月份,平均年降水量700-800毫米。地势北高南低,白沙河自东向西流经十多个村庄。境内多丘陵,东部有福台山,南部有托母山,西部有香山,北部有大榆山,山清水秀,乃海阳粮仓之地。

海阳银杏、海阳大樱桃、海阳白玉黄瓜。

1、海阳银杏

海阳银杏生产历史悠久。海阳银杏树为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

2、海阳大樱桃

是甜樱桃和酸樱桃的通称,原产亚洲西部和欧洲东南部。中国很多地方有大樱桃生产,海阳丁家夼最为盛名。具有果大、味美、宜鲜食、适加工的特点,大樱桃有"春果第一枝"的美称。

3、海阳白玉黄瓜

海阳白玉黄瓜在海阳栽培有上百年的历史,海阳白黄瓜品质好,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强,叶色浅绿。

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在第四节前后。瓜条圆筒形,粗细均匀,长18厘米左右,单瓜重200克左右,瓜色浅白绿色,有光泽,无棱沟,刺瘤少,果肉白色,质脆,口味佳。

主要品种有“鲜明一号”、“鲜明三号”,“鲜明王中王”海阳白黄瓜。烟台鲜明种业有限公司是烟台市“海阳白黄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

扩展资料:

海阳市位于山东半岛南部,地跨东经120°50′一121°29′,北纬36°16′一37°10′,东邻乳山、牟平,西接莱阳,北连栖霞,南濒黄海,西南隔丁字湾与即墨相望。县城距烟台市119千米,离济南市420千米,至北京市883千米。

海阳为低山丘陵区。北部徐家店、郭城、山西头等乡镇,山低坡陡,丘陵势缓,间有河谷平原,平均海拔140米;中部战场泊、朱吴、高家、盘石店等乡镇及东村镇、南城阳乡北部,以招虎山脉为主体,形成境内屋脊,平均海拔174米;

西部发城、小纪、北埠后、泉水头、黄崖等乡镇和二十里店、赵疃乡部分村庄,山低坡缓,丘陵、平原交错,平均海拔97米;南部行村、凤城、大辛家、辛安、大山所、大阎家等乡镇及留格庄、二十里店、赵疃、南城阳乡和东村镇部分村庄,地势低缓,海拔多在50米以下。

-海阳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小纪镇下辖的行政村。

根据查询,从日超1977年出生于小纪镇山水夼村。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硕士学位。

丛日超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习武,日均两个小时研读中医经典,三十余载寒暑未断修炼易筋经、少林内功和太极拳。

现在的海阳市行村镇有个榆林村

元元统年间(1333-1334年),徐姓由小昆山迁至此地定居。因住地榆树成林,故命名榆林村。后有聂、韩、李、王等姓先后自外地迁此定居。

发城镇有儒(土话念yu)林庄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村于榆树林附近,故命名榆林村。另一说,因建村处榆树、柳树很多,故命村名榆柳庄。

留格庄镇有个董家庄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董姓自盘石店崖下村迁居此地建村,以姓命名董家庄

。后有辛、冷、姜姓等自外地迁入。

小纪镇东、西董格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董姓从安徽迁此建村,以姓命村名董格庄。清乾隆

年间(1736-1795年),村西又建一村,称西董格庄,本村遂改为东董格庄。后有纪、

于、蓝等姓自外地迁来定居。

清康熙初年,王姓迁居本地。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董姓迁居本地,后繁

衍成村。因村处董格庄之西,故取村名西董格庄。后有于、徐、鲍等姓自外地迁入。

海阳市小纪镇中山夼村现状很好。中山夼村,位于烟台市海阳市小纪镇。不远有榆疃庄村,崖后村,秀家疃村,新庄头村,辛家夼村,小杨格庄村,子推后村等村庄。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

海阳的历史沿革

海阳市因地处黄海之北而得名。据《登州府志》:“以其地在海之阳,故名。”汉设观阳县,明置大嵩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御倭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