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耿氏家族最著名的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3收藏

在古代耿氏家族最著名的人,第1张

耿寿昌,西汉历算家、经济家。

耿 纯 (-37),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耿 况 (-36),东汉将领。

耿 弇 (3-58),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耿 霸,东汉将领。

耿 秉 (-91),东汉将领。

耿 恭,东汉将领。

耿 询,隋天文学家。

耿 湋,唐诗人。

耿全斌,宋将领。

耿南仲(-1129),宋臣。

耿 京 (-1162),南宋山东抗金义军领袖。

耿君用,明将领。

耿炳文 (1334-1403),明将领。

耿再成,明将领。

耿九畴,明臣。

耿 裕,明臣。

耿定向(1524-1597),明臣、学者。

耿仲明 (1604-1649),明末将领,清初三藩之一。

耿继茂(-1671),清藩王。汉军正黄旗人,耿仲明之子。

耿精忠(-1682),清藩王。汉军正黄旗人。耿仲明孙,耿继茂长子,肃亲王豪格婿。

耿 介 (1623-1693),清学者。

其他耿姓名人有汉大臣耿艾,将领耿舒、耿国、耿广、耿举、耿霸、耿忠、耿夔、耿晔、耿临;唐画家耿昌言;辽将领耿延毅;金大臣耿端义;元官吏耿奉训;明大臣耿定力、耿橘、耿通、耿如杞、耿章光,将领耿天璧、耿秩、耿贤、耿宗元,名士耿光,藏书家耿震国;清大臣耿昭忠、耿聚忠,孝子耿燿、耿炳、耿权、耿极、耿辅,学者耿之珽,皮簧演员耿永山,皮簧乐师耿永清等。

1、以国为姓

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周室封同姓人再次于耿(今山西河津山王一带),重新建立耿国,是为姬姓耿国,春秋时(公元前661年),晋献公灭耿,原耿国公室后裔逃往他国,以国为姓,是为耿姓。

后晋献公将耿地封给赵夙,赵氏后人也姓耿。

2、以地名为姓

商代有君王名祖乙,祖乙继父河亶(DAN)甲,起初都城设在相地,即今河南省的内黄县境。

耿国后人便以地名为姓 ,后来祖丙被尊奉为耿氏之祖,每年的腊月初五是祖丙诞辰,为纪念这位氏祖,摆设柿饼(“柿饼”一词在晋南发音:SI BING,有思念祖丙的意思 )

3、源于姬姓

出自周朝王室同姓贵族的封地,又为诸侯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耿地原为商王朝耿国,在周惠王姬阆十六年(晋献公姬佹诸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吞灭耿国,之后有周朝王室贵族被封于其地,为姬姓小诸侯国,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作为自己姓氏者,称耿氏,成为耿氏家族的另一支。

4、源于满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赓音氏,满语为Gengyin Hala,汉义“昭、明”,世居黑龙江流域。清朝中叶以后,多以其氏族名称首音的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冠汉姓为耿氏、赓氏等。

5、源于朝鲜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旗分内高丽姓》记载:朝鲜族耿氏,世居博川郡(今朝鲜平安北道西南部大宁江左岸的博川平原),后为满洲正蓝旗包衣,代表人物就是耿世尼,孙子耿赫森曾出任正蓝旗参领。

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eng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朝鲜族、满族耿氏所冠汉姓即为耿氏。

-耿姓

东汉时期出现了很多的名门望族,其中有几个家族的势力是最强势的,那么他们都是哪些家族呢?今天老魏就跟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邓氏家族

在东汉前期,邓禹家族是皇族大头。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在这里认识了正在起兵打算推翻王莽的刘秀,邓禹看刘秀气质不凡,日后必成大事,于是,便死心塌地的追随刘秀打天下。

刘秀也是心有灵犀,觉得邓禹非常的有才学和实力,便将他视为自己的张良,对他言听计从。果然,刘秀在邓禹等人的帮助下成功称帝,随后邓禹被封为大司徒、酂侯。后封为侯爷,进位太傅。刘秀驾崩之后,继位的刘庄将邓禹等跟随先帝出生入死的28位大将供奉在南宫云台阁,世人称其为‘云宫28将’。据统计在邓禹过后,邓氏一共有公侯31人,13位将军,列校22人,州牧郡守48人,其他的基层官员数不胜数。

二、耿氏家族

耿氏家族是东汉非常有名的家族,这个家族从东汉到建安时期一共为朝廷贡献了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公卿十三人,驸马三人,侯爷十几位,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可以说耿氏家族的人分布在了东汉各个职位上,对东汉的发展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三、梁统家族

东汉一朝,从刘秀到刘协一共195年,刘秀建武五年四月,梁统率领下属归附汉朝,到桓帝延熹二年,梁氏被涉,至此梁氏家族走向没落。从梁统到梁冀,共有15人封候。仅仅是梁冀一门,就有七位侯爷,三位皇后,六位贵人,两位大将军和大将军夫人。郡主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

在古代耿氏家族最著名的人

耿寿昌,西汉历算家、经济家。耿 纯 (-37),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耿 况 (-36),东汉将领。耿 弇 (3-58),东汉将领,云台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