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姓的老主宗到底是不是九吾之后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1收藏

仇姓的老主宗到底是不是九吾之后,第1张

出自九吾氏。夏代时,九吾氏为诸侯,商代立国号九,商末,纣王杀九侯。其族人避居各地,不少人加入人字为仇姓。

为春秋时宋国大夫仇牧之后。仇牧为在蒙泽(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被杀的宋缗公报仇而讨伐宋万。宋万在自家宅门外与仇牧展开一场恶斗,仇牧被宋万摔死。仇牧的后代便以他的名字仇为姓,称仇氏。

出自侯姓。后魏时有中山人侯洛齐,本为侯姓,后为仇氏养子,故改仇姓。太武帝时,他以平凉州功高,拜为内都大官,其后渐成望族,成为中原仇姓一支。

堂号

"方正堂"、"德化堂":东汉仇览为蒲亭长,用德来感化人。亭民陈元的母亲告儿子不孝,仇览亲自跑到陈家教育陈元,终使陈元变成孝子。朝廷征仇览做方正。

历史名人

仇台:东汉人,笃于仁信。人多归附,居于东海之滨,以"百家济海"之故,建国号百济,遂为百济国王,一度为东邑强国。

仇英:明代画家,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人。以卖画为生,知名一时,为"明四家"之一。

仇览:东汉名士,兄弟三人皆有文史才。

仇博:宋代名人,字彦文,新安人。质敏博学,年十三岁作《至乐堂记》,苏东坡赞其"后生可畏"。

仇养蒙:明代孝子,富平人。万历间岁歉,以粟奉亲,与妻糟糠。年八十,犹指亲墓洒泣如孺子。

仇时济:明代宿州吏目,长治人。五世同居,欢染无间。尝与弟时茂作《仇家范》,以为世守。

仇远:元代儒学教授,字仁近,钱塘人。工诗文,有《金渊集》等,与白斑齐名。

我最常用的几种修道方法(正文)

元吾氏

几十年来,使用过古今中外两百多种练神(入定)方法,后来慢慢习惯出自己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第1-2种方法是在性命双修法的筑基、怀胎和出神完成之后总结的。但是后来发现,不修性命双修法的人,也可以采用这两种方法。

第3-7种方法是上古最简单、最直接、最自然的方法。没有后人的复杂步骤、筑基准备、诸多教条等。

这几种方法详述如下:

1、闭目养神。

2、告诉自己已经死了。

3、已经听不到感觉不到这个世界的任何了。

4、自己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了。

5、只剩下一个意识点了。

6、这个意识点已经没有可依附的肉体了。

7、这个意识点只好游离在宇宙中了。

8、不即不离反复重复以上意识。

9、一直自然跟随这个意识点。

10、不知不觉中自然出神。

此方法的出发点:基于中国丹道的"心死神活"。其后融合了西方现代科学对濒死体验的研究成果。

其本质是:肉体意识停止,灵体意识得到自由。亦可称:心死神活法。

此法特点:入静较快,还可以用来解决失眠。

早期(79年-89年左右)总结的方法。

1、闭目养神。

2、完全彻底忘掉肉体。

3、只剩下一个意识点。

4、决定这次具体目的。

5、告诉自己能不受次元限制。

6、能够直接切换次元

7、确信会直接到达目的地。

8、意念放松越深越好。

9、确信会自然到达目的地。

10、反复重复以上目的地。

11、一直自然跟随这个意识。

12、半知半觉中自然可达目的地。

此方法的出发点:基于中国庄子的"忘我"。

其本质是:意识直接切换到多维世界,不再受肉体限制。亦可称:次元切换法。

此法特点:即可出神,亦可不出神只切换次元。换言之:既可出可入,也可不出不入。

中期(89年-99年左右)总结的方法。

1、闭目养神。

2、表意识不思不想。

3、完全自然跟随潜意识。

4、静静地观察。

5、不参与任何表意识杂念。

6、只是静静旁观潜意识。

7、一切顺其自然。

8、真神自然显现。

9、或游走多维世界。

10、或化解人生疑难。

11、或回归万物本源。

12、一切顺其自然。

13、至极至反至顺(<----暂时找不到更简单的描述)。

注解:"至极至反至顺"

1、即"舍己从人跟踪法"----完全舍去自己,跟踪自然的动静和变化,与之合为一体,完全体验至极限。

2、如:有一个痛苦出现,则自然跟踪之,并完全与这个痛苦合一,体验痛苦"至极"。物极必反:至极之后会自动走向"至反"。反极必顺:至反之后自动回归"至顺"。痛苦会自动慢慢治好。

3、一切自动化,只需耐心、舍己跟踪,直至最终。

4、故曰:至极至反至顺。亦曰:“舍己从人死心跟踪”。(舍己:要放弃一切恐惧,死心塌地、顺从自然。)

5、再重复要点:完全舍弃自己的主观,跟踪所观,死心塌地与所观合一,完全顺其自然。

此方法的出发点:基于印度观世音的"静观"。其后融合了印度《心经》的"观照"/"观自在"、中国老子的"内观"。

其本质与特点:同Shift法。

早期照搬的方法。

此法实用性极高:

a)用来治病,效果极好。(治病时:亦称"死心塌地跟踪法"----静观病灶,死跟到底。病会自动慢慢治好。)

b)用来解决人生的问题,也是效果极好。(进入潜意识,静观人生问题,时间长了自然会"发酵"出解决办法。)

c)用来练精气神,亦称"舍己从神跟踪法"----静观神意(或炁),死心跟踪,会自然水到渠成。也是静观法的核心要点:①观;②何处不丹田。

1、闭目养神(<----要点只有这四个字)。

2、自然静观(旁观神识的自然变化)

3、神足自出。

4、神疲亦自出(出神后会自养)。

5、神不足亦不疲,则不自出,转做白日梦。

6、白日梦中转为出神,与梦观法中的知梦出神一样。

此方法的出发点:基于中国老子的"真道养神"。其后融合了印度那洛巴《梦观成就法》的"梦中知梦转出神"和中国吕纯阳《太乙金华宗旨》的"梦者神游",人工制造白日梦,引导出神。

----是从上百种方法中提炼出来的最简单、最直接的要素。

这个方法看起来过于简单,对于追求复杂的现代人可能难以接受。但是认真试验过以后,便会发现大道至简。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甚至很假,但是深入进去以后正好相反。

老子也是这个方法,甚至更简单。

1、若夫修道,先观其心。(闭目养神)

2、内观之道,静神定心。(静观)

3、心为神主,动静从心。(心念万变、静观其变、万变不离其"观")

4、无心无动,有动从心。(顺其自然)

5、古之为道者,莫不由自然。

6、观诸次为道,存神于想思。

7、仿佛象梦寐,神明忽往来。(半梦半醒中,神游自产生)

8、神中有神,是我自然之道也。(神中有神:参考另篇博文“人的多次元复合体结构”)

完全照搬中国老子的方法,摘自《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老君内观经》(2)、《老君了心经》(1/3/4)、《老君西升经》(5/6/7)、《老君内丹经》(8)。

内观法的核心要点也是:①观;②何处不丹田。

1、意识集中于一处----凝神。

2、思想一直持续流入这个对象----入神。(Dhyana:入神/移神于某个对象。旧译:禅那、禅)

3、一直到只有目标显在,似乎自身无存----合神。(Samadhi:合为一体。旧译:三摩地、定)

4、以上三者一体----全神合一。(Samyama:全部统合为一。旧译:三夜摩)

5、掌握此法,终极智慧出现。

完全照搬古印度帕坦伽利的《合一经》第31-35节瑜伽的第6-8支。旧译:三摩地入定法。

掌握合神法有两个阶段:

1、有种子合神----有个体潜意识参与、有主观、不纯客观、不纯自然。

2、无种子合神----无个体潜意识参与、无主观、纯客观、纯自然。

以上仅为核心技术部分。《合一经》全文,请参考另篇博文“《合一经》----灵修技术经典”。

源自《梦观成就法》(请参考另篇博文:“藏密无上瑜伽----《梦观成就法》”)。

有四个步骤:知梦、观梦、破梦、用梦。

1、清醒时:意识播种:"我在做梦"。(形成梦中知梦的潜意识惯性)

2、入梦前:意识播种:"梦中知梦,醒来都记得"。(知梦)

3、出梦后:立刻忠实笔录梦境,前后验证。(经验的记录、分析、比较、验证等作用)

4、入梦后:"观察"梦境。(观梦:观=心法的核心)

5、时久,可观见梦境有两种。

6、第一种:"梦体"主观潜意识所创造的主观梦界。("我"的梦界----个体幻相界)

7、第二种:"梦体"离开肉体见到的客观梦界。("我们"的梦界----集体幻相界)

8、因此:"静化"主观潜意识,停止"创造"主观梦界。(<----破梦关键之一。否则依然是两种混合梦境、永远无法破梦)

9、逐渐:只剩下旁观潜意识和客观梦界,旁观其自然运作。(<----破梦关键之二。旁观梦境,顺其自然)

10、逐渐会发现:梦界一直在"创造"物质现象界。(初步发现物质现象界的源泉)

11、物质现象界原来也是一种梦界。

12、再逐渐会发现:梦界被更深的梦界"创造"。(发现梦界的多重源泉、梦界的梦中套梦)

13、亦可逐渐发现"多重梦体":梦体被更深的梦体“创造”。(发现梦体的多重结构、梦体的梦中套梦)

14、一界又一界,一体又一体,更深循环,乃至极深。

15、一步步追本溯源,一直到"梦界的终极本源"。

16、由此:发现万物万界皆为梦幻,得以终极“苏醒”。(<----破梦的终极)

17、由此:从终极本源最深处,练习变梦及其实用。(用梦----破梦前的变梦:可变第一种梦界,难变第二种梦界;破梦后的变梦:两者皆可)

18、实用一:在梦界中逐层化解梦体和梦界问题。(梦界影响梦界)

19、实用二:在梦界中化解肉体和物质现象界问题。(梦界影响物质现象界、连接两界)

20、随用随验,逐步提高用梦技术。

21、由此可逐步实现"梦想"。

早期完全照搬古印度"那洛巴六成就法"之一的《梦观成就法》,后期融合西方清醒梦法和中国丹道睡功法,再加上本人四十年梦观经验。

----此法与近代荷兰的“清醒梦法”如出一辙(可参考西方流传的各种清醒梦资料)。

中国丹道亦有类似方法,称为“睡功”(可参考陈希夷、吕纯阳、张三丰、白玉瞻等)。

----我把《梦观成就法》的第二步“变梦”移到第四步,因为从经验上,破梦之后再变梦,效果更深更广更佳。(这是针对修梦者,玩梦者除外。)

关于个体幻相界和集体幻相界,请参考博文“个体现象界和集体现象界”。

关于"梦体"的多重结构,请参考博文“人的多次元复合体结构”以及“人能出多少神”。

--------------------

共通状态:

以上所有方法所达到的“共通状态":“仿佛象梦寐,神明忽往来”。

(几十年来所尝试过的古今中外两百多种方法中,效果好的都有以上的共通状态。)

经验总结:

1、第1-6种"静修类":对于像我这样的业余修炼者来讲,每天也就两三个小时,再增加时间容易影响日常生活。以纯时间来计算:入定练功体验与日常生活体验的时间比例为1比11(2小时比22小时)。

2、第7种"梦修类":则可以自然地利用每天睡眠的八小时来修炼,大幅提高练功修炼时间。同时认知睡眠与梦境的本质,可谓一举两得。以纯时间来计算:入定练功体验与日常生活体验的时间比例为1比2(8小时比16小时)。

3、"静修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入入静状态,第二步进入神游状态。

4、"梦修类"只有一步:直接进入神游状态。

5、故,梦观法对本人的修炼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与其它方法极为互补。

6、以上所有方法的“技术共通点”:①观;②自然跟踪;③得意忘形;④无处不丹田。

此外,还见过其它好方法多种,请根据个人情况实验。

再次强调:

1、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你的方法。一人一法,万人万法,万法归一。

2、仅有方法不够,还需要耐心+悟性+目的(没有目的则原地打转)。

经验中的最经验:

1、越复杂的方法效率越低,越简单的方法效率越高!!!

2、 本人三十年来使用上百种方法之后,复杂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现在剩下来还继续使用的这些最有效的方法,都非常简单。常有人不信,觉得太简单,非说我没全盘端出,还有秘密藏着掖着。今天再次强调:我没有任何保留。大道的的确确至简,信不信由你,是真是假走到头便知!中途先别着急判断。

------------------------------------------------------------------------

(本人所述,皆为几十年亲身实践、亲身验证、亲身观察的客观记录。无理论假设、无逻辑推理、无照搬经典。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

"道也者,不可言传口授而得之。"

"常虚心静神,道自来居。愚者不知,劳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远,而神愈悲。背道求道,当慎择焉。"

"观诸次为道,存神于想思。仿佛象梦寐,神明忽往来。"

"伪道养形,真道养神﹔真神通道。"

"丹书万卷,不如守一。"

----老子

"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书千万篇。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天。"

----白玉蟾

  据20xx年1月,重修《太原王氏族谱》卷二(附录一)记载:“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天下一统,削平胡元。至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因西三府:济南、兖州、东昌遭元末兵戈之害,人民逃亡,田地荒芜,尽是荆棘,旨上将土居人户坐为军籍。令东三府:青州、登州、莱州临海等处户繁丁多者,迁徙西三府。彼时,孝思、孝敬祖不在被迁之列,仍居福山,惟我孝忠、孝礼祖,即于是年承王命,迁于馆陶县。彼时二祖西行,实难离家,奈圣旨不敢违背,乃携妻抱子洒泪而行。孝思祖遣亲子舜、孝敬祖子幼,乃遣义子伯元相送至馆陶县,县令收入版籍,令祖去城东常氏庄下屯。舜、伯元同二祖各开荒熟耕,繁衍生息俱未回籍。祖殁后卜兆新茔。自孝礼、舜祖后,家业兴隆,人口繁盛,现星散卫运河畔,冀鲁两省,传宗36代,人口达数万之众。”

 如今,在山东省临清市八岔路镇杨坟村的旷野上,巍然耸立着孝忠、孝礼、舜、俊四祖的墓碑。孝礼祖的墓碑头上对称刻着两条龙,活灵活现,龙口下面的“福山王氏”四个大字,虽然有些模糊,却能够辨认清楚。

 20xx年5月2日,为了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述源远流长的“福山王氏”家族数百年来励志自强、建功立业的风雨历程;展示福山始迁祖王鉴后裔,英豪遍神州,美名扬天下的光辉形象;歌颂“大碾王”王伦、王信祖支脉族人在人生的大道途中,共赴时艰、相濡以沫、呕心沥血、不懈努力的创业精神。我和族人敬达叔、婶子申荣梅、小弟佰哲,驱车前往了烟台。

 经过一天地奔波,直到下午六时许,方才到达烟台,族人国风叔盛情款待。我本来想,第二天到始迁祖居住之地福山看看,却未料敬达叔有急事需要连夜返回。国风叔只好把1998年5月15日,其父亲王盛之调查谨志的《诸留王氏家族志》复印件送给我们。我们也把《太原王氏源流探析》一书,以及电子稿,拷贝到国风叔的电脑上,便匆匆告别了,留在我心间的是一缕深深的遗憾。

 回到家中,我认真阅读了《诸留王氏家族志》复印件。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春二月,已85岁高龄的孝斌祖第九世孙鼎任和第十世孙骐(《福山县志》亦有鼎任和骐的名讳记载),校并书的《王氏家谱》中发现,对我始迁祖孝忠、孝礼,亦有记载:“吾始祖之来也,甚远,其讳俱失。传至凡孝字者亦甚多,有孝真、孝义、孝英、孝思、孝敬、孝忠、孝礼等讳。”王隆兴(字盛之)撰写的《祖籍渊源调查记》如此记载:“洪武年间移民时,与吾一世祖同辈的王孝忠、王孝礼奉旨分迁馆陶县。吾家谱这一记载与《明史》正相吻合。是孝忠、孝礼的后人,于清康熙年间委其亲戚,时任福山训导的张风翥,捎谱来福山寻祖认宗的,并不是吾王氏,由馆陶迁来福山的。”这样的记载,恰与我们的《太原王氏族谱》相一致。

 由此可见,我们馆陶的“福山王氏”与烟台福山的王氏,600年前是一家确定无疑,感情的距离一下子便拉近了。但是,孝斌与孝忠、孝礼祖之间的关系如何,无从考证。

 20xx年10月4日,为了摸清这一链条的关系,国风叔不辞辛苦,千里迢迢地驱车从山东烟台来到河北临西。我和敬达叔陪同国风叔,先后到山东临清烟店镇王集村、八岔路镇杨坟村,与族人交流情况,并到孝忠、孝礼、舜、俊四祖的墓地拜祭。尽管费劲不少,依然未能摸清这一链条的关系,也同样留下了深深的遗憾。这个问题,一直成为我和国风叔心中的一个结,久久不能释怀。

 20xx年5月1日,敬达叔在婶子申荣梅身患重病,已经不能独自行走的情况下,执拗地让三女儿婷婷和女婿张贵涛陪伴着,同我一起第二次前往山东烟台,国风叔依旧是盛情款待。第二天吃完早饭,国风叔便亲自驾车,陪同我们前往了福山。

 福山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约在1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遗迹。福山亦是东夷文化发祥地,目前境内就有:邱家庄、臧家、东风等新石器遗址,属龙山文化时期,距今6000余年前。1983年,烟台专区撤区改市,福山县更名为福山区,至今没有变动。

 经国风叔联系,我们又认识了福山的族人家良叔。在他们的陪同下,我们首先来到大屋村。大屋村紧邻公路,交通方便,村边立有一块黑色石碑,上面刻有“大屋”两个白色大字。据悉,石碑背面的村名来历记述有误。

 《诸留王氏家族志》之《祖籍渊源调查记》第八节,有这样的记载:“大屋村吾族王氏第一世王红道,第二世‘凡’孝字名孝思,以下有凡‘士’字、凡‘承’字的,至今已传至十九世。可以看出,该村起初‘凡’孝字与吾村相同,但是世数就有差别了,他的第二世与吾第一世乃是一辈人。”

 看来,已经没有家谱传承下来的大屋村族人,也没有办法与我们这支王姓接续了。但是,站在通往大屋村的道路上,我依然感觉到亲切,遂与敬达叔分别在标示有“大屋”的石碑前摄影留念。

 接着,我们来到了王家茔遗址,这里已经没有一户王家人居住,成为了一座五环彩瓦厂。

 国风叔详细介绍说:“王家茔在门楼村后里,祖茔传说百亩,茔后有大屋村,而且,大屋村名也是由我家起名。在1739年时,住在大屋村的人都是我们本族的,现在,门楼村距茔地约有一里地,距现大屋村约有3里地。大屋村我也走访过,根据我父亲说的,我和家良叔也约见过几位老人。有一个老人80多岁,他说,他小时候见过一世祖的画像在堂里,一个红光满面的大胡子。二世祖王孝思,在家谱里见过,一世祖叫王红道。我分析,王孝思就是王舜父亲,一世祖找不到就弄个王红道顶替。在1753年,王琪续家谱时也说过,大屋村属九甲,当时凡永字的与我九世祖同辈,凡大字的与王骐同辈。我十世祖,当时门楼集叫六甲,凡承字者与我三甲九世祖同辈,凡尔字者与我十世祖同辈。所以,当时门楼村及大屋村所住的都是我王家本族人,门楼村现在已经找不到我王家本族人了,大屋村还能找到我王家本族人。下次来,我们一起去大屋村找几个老人聊聊。我家从第六世祖开始迁移诸留王村,但茔地一直由我这一支管理。解放以后平坟,我们这一支还种粮,诸留王村离坟地约有6里地。我觉得,我这一支是王孝思后人,王孝思就在大屋村居住过,或其小儿子在大屋村居住。大屋村家谱我一直在寻找,找到大屋村家谱三世祖是谁,一切就明白了。”

 我兴奋地说:“我期待着有机会再来福山寻根问祖,更期待着我们的世系传承,大白于天下的那一天。”

 站在王家茔遗址的空地上,我们叔侄四人照了一张“全家福”。

 离开王家茔遗址,我们直接插到了门楼村的最深处。这里只有一条主街,其余的均为狭窄的小街小巷,宽一点的小街巷,仅仅能容纳一辆小车通行,窄一点的小街巷,就只能由行人来往了。许多老房子都年久失修,墙皮脱落,房顶坍塌,笈笈可危,没有人居住了。有的老房子却有人居住,过年时贴在门框上的“欢乐幸福家,平安吉祥地”;“财源滚滚来,鸿运腾腾起”的对联依然火红。有的主人看见我们在小小的街门口照相,感到稀奇,便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笑答,寻根问祖。问起他们的姓氏,无一家是王姓人,我的心中不免滋生出一种寒凉之意。

 凝视着古老的房屋,我的思绪回溯到700多年前:始迁祖王鉴,原居莱阳,其父溺水后,为避兵燹,年仅8岁的鉴祖,于元朝年间,随80有余的祖母赵氏和母亲周氏,依依不舍地痛别亲人,背井离乡,由莱阳徒步前往福山县,十天方才到达,投奔在祖姑父汪洪源(《福山县志》有其名讳记载)门下。尽管亲戚之间数十年不相往来,老祖姑已故去20年矣,但祖姑父汪洪源还是给予衣食。居住数日,又寻访至少祖姑父孙光祖处,年已70的祖姑唤子孙佩曰:“实系至亲,宜认之。”于是,孙公、汪公互相周济,母子有所倚居。二年,祖母赵氏辞世,鉴祖亦在福山县渐长成人。20岁时,即跟从表祖孙佩学习工业。举至弱冠,渐有积蓄,治买田宅,家道稍丰,后经表祖孙佩介绍,始配福山县门楼村居民林英(先人原为金巡海统驭使,因金朝内乱辞官不仕,林英不愿袭替,隐居福山村落,有田三百亩,家业稍丰)之女为妻,并入赘其家。鉴祖下传四代,至人称“大碾王氏”的王伦、王信兄弟,仍居住在门楼村。

 “友明你看,这里快要坍塌的老房子,是不是我们老祖宗居住过的?”敬达叔的问话,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认真地说:“也许是吧。”

 1924年《王氏族谱》记载:“大碾王氏祖居门楼村,原与狗塔村相近,前后相去三里。”2007年《太原王氏族谱》前续卷一记载:“门楼村与狗塔村,相距三里,汪公(洪源)居前村,我王氏居住后村。”《诸留王氏家族志》之《祖籍渊源调查记》第五节,如此记载:“据大屋王华民回忆,原有其家谱亦有‘大碾王、莱阳迁来狗塔村’等记载。这也是祖居门楼村历史长远的一个佐证。”族谱记载如此吻合,说明祖居门楼村确信无疑。

 可狗塔村呢?查无此村名,《福山县志》亦未有记载。国风叔介绍说:“我叔分析,狗塔村不是门楼村,应该是汪格庄,离门楼村不到3里地。”由此分析,汪格庄应是汪洪源的居住地。1958年,建门楼水库时,37个自然村整体搬迁,便分成了东西两个汪格庄。

 那么,狗塔村在哪里?在国风叔和家良叔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山东烟台福山银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站在一条宽阔的大坝上,国风叔手指着远方的一处水域说,那里就是狗塔村遗址。再回头凝望门楼村,也就是三里之遥。距离是对上了,可村名依旧是个迷。不管狗塔村是否存在,我现在就站在了祖居之地的这块热土上,心里还是感到格外激动和兴奋。我独自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大坝下,背靠狗塔村遗址留下一张影后,又与老王家的三位叔叔,在大坝上背靠狗塔村遗址,面对门楼村方向合影留念。我们是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身影,与生命的祖根之地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从狗塔村遗址返回途中,路经门楼村时,我特意让车停下,在“门楼村欢迎您”的标志牌前,留下了自己的影像。

 走出门楼村地界的瞬间,我心中蓦地滋生了一种故土难离的感觉……

仇姓的老主宗到底是不是九吾之后

出自九吾氏。夏代时,九吾氏为诸侯,商代立国号九,商末,纣王杀九侯。其族人避居各地,不少人加入人字为仇姓。 为春秋时宋国大夫仇牧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