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知识李姓来源
这篇关于百家姓知识李姓来源,是 考 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姓来源
李姓起源
李姓来源有三
一、为出自嬴姓,系皋陶之后
一、为出自嬴姓,系皋陶之后
相传远古时,帝颛顼高阳氏生有儿子大业,大业生子女华,女华再生子皋陶,传说皋陶也叫咎繇,是上古东夷族首领少吴氏的曾孙,生于曲阜(今属山东),曾继任东夷族的首领,因曲阜为偃地,所以被赐为偃姓。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曾选拔皋陶帮助治理天下;舜继尧为部落联盟领袖后,任命皋陶为大理。大理也叫做“士”,是古时掌管刑狱的官,后来又称为理官。皋陶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曾制定墨、劓、剩、宫、大辟5种刑罚,根据犯罪者所犯罪行的性质、情节等进行公平处理,使天下人信服,因而安定了社会秩序。禹继舜为部落联盟领袖后,认为皋陶最贤能,准备让皋陶做自己的继承人,可是还未来得及禅让,皋陶就病逝了。
皋陶的子孙,世袭大理之职,到了商代,便以官职命名本族姓氏,称为理氏。为什么称为氏而不称为姓呢原来先秦时的姓与氏,既有着十分密
切的关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人,以为每个氏族都
与某种动物、植物有某种血缘关系,往往以此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徽号,这就是图腾。“图腾”系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马
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明确指出:“图腾一词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有些图腾,后来转化为人的姓。由于那时的子女只
知道母亲而不知父亲是谁,所以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也就是说,一个氏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姓”字最早的形体是由“人”和“生”组成,意思是人所生,因生而为姓;后来变为由“女”与“生”组成,意思是女子所生为姓,生而有姓。因此,中国早期的许多古姓,如姬、姒、妫、姜、嬴等,都带有“女”字。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姓衍生的分支,为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也就是说,只有贵族才能称氏。姓是决定能不能通婚的依据——同姓不能结婚,氏是用来区别贵贱的。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姓与氏已无什么区别,姓氏成为表明个人及所生家族的符号。从此以后,或说姓,或说氏,或兼说姓氏,都是一个意思,即实际是专指姓。
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沉湎女色,使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皋陶后裔有个叫理征的人,出于一片忠心,直爽地说出纣王的错误,劝他改正,结果惹恼了纣王而被杀害。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契和氏本是陈国(今河南淮阳)人,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娘家人,于是便往豫西逃,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曾经居住过而后已经荒废了的地方)时,母子二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尤其是小利贞,饿得奄奄一息。可是,这一带荒无人烟,又怎能找到食物呢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树上结有一些“木子”,于是便采下来吃。就这样,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然后,他们又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 (gu)县(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东)安家落户。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时也为了躲避纣王的追缉,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缘故,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
二、为出自他族改姓
三国时,诸葛亮平哀劳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唐李思摩,突厥颉利(东突厥)族人,原名阿史那思摩,其酋长称颉利可汗,名咄(艹必)。颉利曾屡次扰唐,咄(艹必)与思摩于贞观四年(630年)扰唐时被唐将俘获并送往长安 (今西安市)。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思摩忠诚可嘉,于是赐为李氏,令他统领颉利旧部驻守河南之地。李突地稽 (革末)(革曷)(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酋长,唐朝初建时即来唐朝贡,后曾击败进攻幽州的突厥兵,于贞观初年被唐太宗李世民任为右卫将军,赐为李氏。李嘉庆 蛛鞘族人,本姓茹,名常,徙幽州,为朔方部将,以战功被赐姓李,更名嘉庆。其子李怀光,唐德宗时被封为都虞侯。
李国昌 本为朱邪氏,名赤心,沙陀突厥酋长朱邪执宜之子。唐懿宗咸通十年 (869年)任太原行营招讨等职,因随从康承训击败庞勋起义军有功,升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被赐姓李名国昌。 回族李姓 7世纪以来,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中国并定居;13世纪以来,又有一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在与汉、维吾尔、蒙古族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回族,又称“回回”。回族散布面广,主要与汉族杂居,以西北地区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安徽、辽宁、北京等省、市分布较多,1982年统计约有7219万人。李姓在回族中所占比例较高,有些直接来自古波斯或阿拉伯,如五代前蜀词人李,其祖先就是波斯人,来中国后留居梓州(今四川三台)。
苗族李姓 苗族居住在南方,半数以上在贵州,其余分布于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等省,与其他兄弟民族大杂居,小聚居,1982年统计约有503万人。李姓在苗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黔西威宁地区的苗族中为大姓之一。汉姓李,苗姓为“孟恩路”,这是他们实行“子父连名制”的一种特殊写法。苗族中的李姓,有些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有的已与李姓的原义无关。例如,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由张秀眉领导的贵州苗民起义中有个起义军将领叫李洪基,但他并不姓李,“李”系他的苗语名字“拟”的讹写,而“拟”在苗语中意为水牯牛,“洪基”为“弯角”之意,故“李洪基”即“弯角水牯牛”。据有关学者考证,清代官府在登记户籍册时,用同音的汉姓代替男性户主的单舌苗名,因而形成了苗族汉姓。苗族中的一些李姓,就是这样产生的。
壮族李姓 壮族系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成,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982年统计约有13378万人,90%以上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少部分居住在云南、广东等省。李姓在壮族中人数较多,曾出过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如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李锦贵、李文彩等,均为壮族李姓人。
瑶族李姓 瑶族主要由古代“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发展而成。1982年统计约有140万人,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5省区的山区,其中广西瑶族人数约占总数的70冤强。李姓为瑶族主要姓氏之一,在瑶族原有12姓中居于第五位。瑶族李姓根据血缘远近,分有若干“房”;各房都有称呼,辈分称谓有“本头”、“巴比”、“九古”等。瑶族李姓具有反抗封建压迫的精神,清代有广东八排瑶民反清首领李英,还有湖南瑶民起义首领李元发。
白族李姓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并散居于云南省碧江、元江、昆明、昭通及贵州省毕节等地,1982年统计约有1131万人。唐代史学家杜佑,曾任岭南节度使,熟悉南方少数民族情况,他所写的《通典》中记载有白族的姓氏:“其地有数十部落……有数十姓,以杨、李、赵、董为名家,各据山川,不相役属。”从中可以看出李姓是白族中的大姓,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再往前追溯,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在赐给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以张姓时,又赐各酋长杨、李、赵等姓。这又说明1700多年前云南白族已有李姓。三国以后,有不少李姓汉人徙居云南,久而久之,与白族融合在了一起,如唐朝贞观年间的“西洱河蛮”中的杨、李、赵等姓,都自称本来是汉人。难怪有人说云南的李姓不容易分清谁是汉族还是白族。在历,白族李姓曾涌现出一些比较的人物,如宋代大理国有大臣李紫琮,明代有文学家、史学家李元阳,清代有学者李倬云、李根云、李崇阶等。现在,李姓仍为白族四大姓之一。
畲族李姓 畲(she),意为烧榛种田,即在播种之前将田中的草木烧去,以灰作肥料。畲族即因从事畲耕(即刀耕火种)而得名,他们自称“畲民”或“山客”,1982年统计约有368万人,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5省6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他们通用汉语,主要从事农业,长期和汉族人民杂居,关系十分密切。福建霞浦县畲族族谱中记有“唐光启二年(886年),盘、蓝、雷、钟、李有三百六十余丁口,从闽王王审知为乡道官,由海来闽”,这说明唐朝末年福建有畲族李姓。元末有福建农民起义首领李志甫,据说就是畲族人。
人中的李姓
人古称“希伯来人”,公元前13世纪曾在巴勒斯坦居住,用希伯来语(属闪含语系闪语族),公元前11世纪建立以色列王国,创教。公元1至2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绝大部分被赶出住地,其中散入欧洲的受到迫害屠杀,或与当地民族结合。进入中国,约始于唐代;有较多的人来中国,是在北宋中叶。北宋时进入中国的这一批人,其先祖在公元前2世纪 70年代离开本土,流徙到印度的孟买地区,在那里定居了1100多年之后,于 11世纪中叶或后叶,又循海道向东推进,到达了中国。他们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向皇帝殷勤致意,并进贡西洋布。皇帝接受了他们的贡品,同意他们“留遗汴梁”。于是,这一支人就在开封定居下来,并分别取了汉人的姓。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人散居于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宁波、泉州等地,但人数最多是住在开封的人。住在开封的这一支人移民,以李姓为首,共有李、俺、艾、高、穆、赵、金、周、张、石、黄、聂、金、张、左、白等 17姓,其中两李、两金、两张为“同姓不同家”。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他们在开封上市子东南(今南教经胡同)购置土地,建筑寺院,取“清者精一无二,真者正而无邪”之意,名为清真寺,通称礼拜寺,作为开封人宗教活动的中心。这所寺院,是中国历创建最早、保存时间最长、最为的中国人的礼拜寺。到了明代,开封人进入鼎盛时期,教徒发展到500余户,约4000余人。崇祯十五年(1642年)九月,明军掘黄河堤放水淹李自成起义军,使开封沦为泽国,开封人逃亡各地,直到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开封城时,幸存的人才随同汉、回民返回开封,后又在寺院旧址上重建了清真寺。
清初,开封人有李、艾、赵、张、高、金、石7大姓,李姓仍居首位。现在,开封人尚有4姓,仍有李姓,他们已完全接受了中国文化。
三、赐姓改姓
封建社会的赐姓,是统治者出于自己的意志,将别人已有的姓抹掉,换成另一个姓;因皇帝的姓最为尊贵,称为“国姓”,所以,皇帝赐给臣属的姓大都是自己的姓。皇帝赐姓,往往出于褒赏、恩惠、笼络,目的是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被赐姓者来说,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会使全家全族感到无尚荣耀。唐朝皇帝赐姓之风,盛于以前咨朝,自开国皇帝李渊开始,至末期的昭宗李晔,一直绵延不断。
李勤(594—669) 本姓徐,名世-勋,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人。家富有,初从翟让起义,参加瓦岗军,因功封东海郡公,瓦岗军失败后降唐,被唐高祖李渊任为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单名(责力)。
李粲 滑州人,本姓丙,在隋朝任屯卫大将军,唐高祖李渊入关后,率众归唐,被授宗正卿,封应国公,赐姓李。
李子和 蒲城人,本姓郭,原在隋朝做官,曾以罪徙榆林,唐高祖武德初年献款,被任为灵州总管,后又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刘黑闼起义,因有功,被赐姓李,封夷国公。
李抱玉 河西人,本姓安,唐高祖时功臣安兴贵的后裔,原名重璋,善骑射。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战河西有功,为他改名抱玉。安禄山叛乱时,安抱玉镇守南阳,上书朝廷,说耻与逆臣安禄山同宗,要求改姓,于是唐玄宗赐他姓李。
李忠臣 蓟人,本姓董,名秦,少年时从军,憨直不通书,但努力奋斗,因有战功,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赐名忠臣。
李国臣 河西人,本姓安,膂(1u)力过人,积功升任云麾大将军,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
李宝臣 奚族人,原为范阳守将张锁高的养子,名忠志,字为辅,为安禄山、史思明的部属,随安、史叛唐。761年,史思明死,他献恒、赵、深、定、易5州,唐代宗李豫升他为礼部尚书,赐姓李,赐名宝忠,封赵国公。
李光进 其祖先为河曲(今青海省东南境黄河曲流处)羌族,姓阿跌氏,唐朝贞观中期内属,以其地为鸡田州,光进随从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有功,于大历年间被唐代宗李豫赐姓李。
李元谅 安息人,本姓安,少为宦官骆奉仙所养,冒姓骆,名元光,勇敢有谋略,唐德宗时与李晟收京师,贞元年间因守备有方,避免了一次与吐蕃的战争,被赐姓李,赐名元谅。
李全略 本姓王,名日简,以功累官横海军节度使、沧德棣州观察使,被唐穆宗李恒赐姓李,赐名全略。
李茂勋 回鹘(即回纥)族阿布思后裔,降唐后,受到兵部尚书张仲武的重用,后因积功较多,被唐宣宗李忱赐姓李名茂勋。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二、李姓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
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
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
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
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
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
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
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三、李姓郡望堂号:
1、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赵 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子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四、李姓家乘谱牒:
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总谱不分卷、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
河北:泺县李氏族谱五卷、泺邑李氏族谱四卷、李氏族谱不分卷、李氏支谱不分卷、李氏家谱不分卷、李氏张恕堂本支谱十卷。
上海:李氏家乘一册、陇西李氏宗谱不分卷、竹冈李氏族谱十卷首一卷。
江苏:夫椒李氏家乘八卷、江宁李氏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二卷宗图一卷、李氏三房支谱四卷。
浙江:西塘李氏支谱十二卷、嘉兴梅会李氏族谱二十二卷、梅会李氏族谱十二卷
父亲在世时提到: 大碶头老家的祠堂里有记载,我族来源于"陇西世家",看上面的李姓来源中确实写有:
李姓郡望堂号:
1、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赵 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子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不知这里的"郡望堂号"怎么解释
看来我们还真可能来自西北,据我的天水(古时即属陇西)同事讲,陇西李氏在当地为大家望族,飞将军李广是他们的骄傲当年我和瑶山在兰州参加工作,也算是回老家探亲了
至于我们为什么会来到东海边,是否和下面的说法有关:
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
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
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
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
可以查看自己家族的族谱,一般都有记载。因为李氏家族很多,所以辈分都不一样。下面列举了一些李氏不同家族的辈分,可以对照查询
全国李姓辈分:
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
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2、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
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3、高桥一支李氏三修族谱字派
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是、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4、善邑曲江李氏一支家谱字派
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5、云湖李氏一支家族谱字派
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今定十六字: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6、锦潇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
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启、开、新。
7、宁乡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
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绪、良、泽、启、廷、封、长、振、家、声、大、祯、祥、国、祚、雍。三修新派:忠、孝、功、名、显、诗、书、道、业、隆。派次:宏、开、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锡、贤、良。
8、沅江李氏一支四续宗谱字派
景、继、修、凤、玉、应,春、世、时、之、成,大、学、文、名、显,鸿、勋、泰、运、新,克、勤、功、益、懋,遵、道、治、常、隆,守、训、承、先、志,敦、行、尚、本、真,有、恒、斯、建、业,能、立、定、增、荣。
9、叙乐堂李氏一支宗谱字派
森、堂、惟、思、永,珠、仕、忠、正、春,良、善、惟、思、永,兴、隆、福、寿、昌。英霍六太三支合议新增派:孝、友、傅、家、学,诗、书、显、国、长。
10、南郭李氏一支十一修宗谱字派
居、均、元、景,丕、基、式、廓,文、献、日、存,英、明、代、作,规、启、来、哲,道、裕、先、觉,美、继、西、昆,盛、傅、东、洛,奕、叶、香、腾,新、枝、秀、擢,甘、雨、和、风,增、辉、花、萼。
11、龙船港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
德、以、仕、大、万、李、春、胜,赐、隆、先、光、开、联、荣、荫,人、文、蔚、起、升、朝、辅、政,世、泽、孔、长、家、风、愈、盛。
12、滕冲叠水河李氏一支家谱字派
自、立、根、肇、守,诚、振、本、性、生,天、其、钟、有、庆,端、显、永、炳、文。
13、陇西李氏一支宗谱字派
荣、祖、显、宗,大、德、永、福,左、昭、右、穆,至、道、崇、仁。
14、中湘河头李氏一支四修族谱字派
序、茂、廷、溪、峰,宇、文、元、大、邦,世、绍、光、宗、泽,家、声、裕、楚、湘,志、笃、贤、儒、道,心、怀、孔、孟、乡,俊、显、昭、潭、士,伦、常、正、益、昌。
15、京江李氏一支族谱字派
福、泽、由、天、定,心、田、在、而、耕。
16、三桥李氏一支宗谱字派
远、世、思、明、德,昌、时、衍、令、谟,彦、奇、蕃、克、绍,昭、朗、盛、宏、敷。
17、岩田李氏一支宗谱字派
仁、信、兴、邦、本,忠、诚、忠、具、辉,高、实、从、正、发,滋、赞、美、明、颀,俊、秀、潜、龙、跃,簪、缨、起、飞,诗、书、光、德、业,文、采、焕、珠、玑。
18、高密李家一支家谱字派
元、宪、诒、敦、迪,嗣、符、亶、毓;衍、祚、最、隆、翼,永、传、赞、厚。
19、河北高邑李氏一支家谱字派
发、荣、从、晋、钟、秀、在、高、世、继、昌、盛、光、裕、永、昭。
20、陇西郡李观脉派一支族谱字派
绍、祖、隆、先、泽、道、德、传、家、良、学、士、登、首、荣、华、万、载、香、光、宗、思、继、述、世、代、发、籍、长、久、远、绵、祖、德、永、赖、振、纲、常。
湖北省:有美循先绪,绍闻广太昌,贻谋裕久远,兰桂定腾芳。
湖北宜昌夷陵区李氏字辈:士大三单光,宗国传发祥,华堂开泰运,世代启远昌。
湖北利川团堡李氏派语:珍惜洪昌国,永远乾坤定。
扩展资料:
李氏相关:
李姓在中国的重庆、四川、云南、青海是第一大姓,河南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2010年,据国家统计数据普查显示人口为9200余万;历代名人有思想家李耳、诗仙李白等。
李姓人口众多,在中国有李姓人口约9200多万。加上旅居海外的李姓,就有107亿人。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最多,称帝称王者达60多人。
-李氏家谱
陇西李氏与李家龙宫
历史系2003级甲班 周明明
摘 要:天下李氏,陇西第一。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和积淀,“陇西”已成为大多数学者和李氏族人所共同认知的李氏族源发祥地和郡望所在地,在今以陇西县为中心的这一广大区域内就有大量李氏族人活动的遗址和遗迹,其中陇西北关李家龙宫遗址就是其代表。
关键词:陇西李氏 李氏文化 李家龙宫
Abstract: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have the surname of Li is the largest in Longxi Through the long years of evolution and accumulation, Longxi has been commonly regarded as the cradle of the original Li Clan and the site of prefecture by most scholars Therefore, in the extensive area whose center is Longxi Town today there leave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sites and remains where Li Clan live Among then the “Legendary palace of Li Clan” in the North area of Longxi Town is the representative
Key words:Li Clan in Longxi Town Culture of Li Clan Legendary palace of Li Clan
姓氏文化对中华民族的繁衍起了巨大的保护作用。固定绵延的中国姓氏,是保证五千年文明古国和优秀的中华文化久盛不衰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之中,李姓人数之多,宗族之众,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影响之大,是其他家族所无法企及的。所以研究及宏扬李氏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陇西李氏溯源
李姓为中国五大姓氏之一,关于李姓的渊源学术界一直以来有很多种说法。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1)源出嬴姓说;(2)以官为氏说;(3)指李为姓说;(4)李树图腾说;(5)源于老姓说;(6)源出姬姓说。其中影响最广,且为大多数姓氏学家所接受的是源出嬴姓说和以官为氏说。他们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皋陶,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贞,李耳为十一世。“李氏之先,出自颛顼高阳氏,当唐尧之时,高阳氏有才子曰庭坚,为尧大理,以官命族,为李氏”。[1]又因理、李同音,所以自利贞起改理氏为李氏,故利贞为得姓始祖。李姓自形成时起,长达几百年默默无闻,直到春秋时期李耳(字伯阳,谥聃,号为老子),著《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言,流芳百世,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李耳九世孙李昙生四子:崇、辩、昭、玑。李崇被后世尊为陇西房始祖。崇生二子,长曰平燕,次曰瑶,官南郡守,狄道侯。瑶生信,字有成,大将军,陇西侯。其孙仲翔,为汉河东太守,征西将军,讨叛羌于素昌,战殁,葬陇西狄道东川,此为陇西李氏狄道房始祖。仲翔字伯考,先后为汉河东、陇西二郡太守。伯考生二子,为成纪令。以上世系,基本是依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的说法。所以“唐家有天下,必欲世系详明,然自成纪令之后,信以传信;自成纪令之前,疑以传疑;盖谱牒之家,疑信相半,尚为成纪令,因居之。其后遂为陇西成纪人,故言李者称陇西。”[2]
陇西李氏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发展,到隋唐时期,达到隆盛阶段。到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命人修《氏族志》,贬抑山东氏族和其他高门大姓,“专以今朝品秩为高下,是以皇族为首。”[3] 陇西李氏由此被列为诸姓之冠,这是其地望的又一次大提升。终唐之世,各类氏族著作杂出,等第时有调整,但陇西李氏则始终是第一大姓。这一历史现象也被后世大多数史家所接受,直到近代,国学大家陈寅恪先生提出了“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4]这一观点之后,关于李唐皇族之渊源问题在史学界又重新出现了较大争论。但陈先生的推测性论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论,攻之者多,和之者寡。西北师范大学李清凌先生在其《关注姓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研究》一文中严密论证,对陈先生的观点进行了驳难,最后李先生指出“李唐皇族抛弃自己实际的地望,或冒牌赵郡郡望,或将自己的胡姓祖先化身为汉人,这与儒家的伦理孝道无碍吗?若是当时的史臣慑于皇威而不敢言,那么后世的政治家,史学家,也何以不敢纠谬,而任其流传”[5]所以,“李唐先祖出于陇西李氏,唐皇确认,史载分明,是准确无误和不能轻易推翻的。”[6]
笔者认为关于李唐究竟出自赵郡还是陇西,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问题,它已经成为涉及到从古到今整个李氏家族对其族源和归属所能趋同认知的心理范畴。如果我们单纯地一味追寻李唐源出赵郡或源出陇西,它所能带来的历史意义已经不太重要,更严重的是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给有着一亿之众的李氏家族造成一种其族源无法确定、归属不甚明了的影响,势必对整个李氏家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提高造成影响,所以作为姓氏问题之一的李唐渊源问题,我们在关注其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同时,更应该侧重关注其现实意义。李唐源出“陇西”已被历史上大多数史家所承认,更重要的是被李氏家族中的大多数族人所接受,“陇西”二字已深深的根植于每位华夏李氏族人的心中。“我自陇西来,驻马东征,回首难忘桑梓地;家依江北往,飞鸿南向,一联聊表子孙心,”[7]这幅高悬于湖北阳新李祠的楹联,生动地表达了海内外李氏对陇西故土的深情。所以说“陇西李氏之源”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历史现象演化为涉及文化、历史、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更要综合考虑,不能单纯的仅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至于现在在甘肃的临洮、秦安、陇西等地展开的关于李氏祖籍地之争,这只是近年来各地政府只注重发展本地经济,在研究和整理文化遗产时只注重狭隘的地域性,而割裂文化现象整体性的不科学做法,其结果只能是给李氏文化的研究造成更多的麻烦和障碍。在研究陇西李氏文化这一问题上“或许研究和弘扬广义上的陇西李氏文化更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8]
以上只是本人对李氏文化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基本看法,至于李唐祖籍究竟源自何处,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今甘肃省陇西县境内现存大量李氏族人活动遗迹,如:李家龙宫、陇西堂、李贺墓、李贺南园、太白井、太白故里碑、李翱读书堂(今城关一小内)、五李亭(今陇师附小内)、翠屏山“托塔李天王”李靖之庙。这些文化遗迹,都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李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兹就大量遗迹中规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李氏祖庙——李家龙宫做一述考。
二、陇西北关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遗址位于今甘肃省陇西县城北关一心村庙儿巷,因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曾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得名。从此以后“龙宫”成为自唐代以来天下李氏认祖归宗,隆重祭祀先祖的重要场所。在我国古代“祖庙是祭祀建筑中的一种,是专门用来祭祀祖神——祖先阴灵的场所。”[9]那么李唐统治者为什么不将“龙宫”建于别处而建于“陇西”呢?这里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广东梅县李氏大宗祠所藏李氏族谱载:“五十五世祖,虎公。显妣周氏,公名克权,为魏将军,受封陇西公,李氏陇西之名由此。”[10]李虎被追封为陇西公后,李氏便和陇西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乡土亲缘关系,而这一时期(西魏),在以今陇西县为中心的这一区域置渭州,州治襄武(今陇西县),辖三郡——陇西郡、南安阳郡、广宁郡。陇西郡领县二:襄武、首阳。所以今陇西县在西魏时期不仅是渭州的州治,而且还是陇西郡之郡治。李虎之子李眪袭陇西公爵后,就在郡治所在地今日之陇西县署理政务。李渊七岁袭陇西公爵时,也当在郡治所在地,即今日之陇西县,李唐三代在今日之陇西发迹,“陇西兴唐”之说由此而来。综上所述,我们就不难理解初唐时期,高祖李渊为何要在“陇西”修建祖庙了。
唐贞观年间,今陇西县已成为丝绸之路的名城重镇之一,商贾云集,使者僧侣往来不绝,物阜民殷,经济文化繁荣,公私仓廪无不丰实。唐皇室奠基于陇西,唐太宗修《氏族志》,以李姓为天下姓氏之冠,并诏令天下李氏以陇西为“郡望”,“陇西堂”为堂号,对受封归降的显赫之士广赐国姓——李姓。唐天子在西陲“真龙落脉”的陇西宝地建立祖庙,光显祖宗,威镇远方,并御笔亲书“李家龙宫”匾额,钦准当地官员营造“龙宫”。遗憾的是这一历史胜迹,几因遭受战火而破坏殆尽,但值得庆幸的是李氏族人为了这一历史胜迹永流于世,绘制了“龙宫”修建图和“龙宫”原貌图(现存于陇西李家龙宫内)。此图成为我们今天考察这一唐朝雄伟建筑群,除考古挖掘外的第一手重要资料。所以今天我们只能依据一些民间传说和为数不多的历史遗存来重现当年李家龙宫修建时和建成后的一些盛况。
相传唐高祖李渊命人在陇西修建祖庙之后不久,唐朝统治阶级内部就出现了夺权政变,即“玄武门之变”。政变之后高祖被迫交出实权,并让位于李世民,自己被尊为太上皇。李世民登基后命一高僧云游古陇西郡,查访真龙落脉之地。一日,当西行至襄武县妙娥山村时,暮色苍茫之中突见西方天际金光万道,王气凝聚,巨龙腾跃,从天而降。高僧神情激动遂踏夜幕疾步查访,果见巨龙飞落之处,耸立一参天古柏,昂首曲身,形如真龙。他马上绘图飞报天子,太宗大喜,御笔亲书“李家龙宫”匾额,钦准陇西郡守继续兴建“龙宫”。经数千能工巧匠三年零三个月的苦心营造,一座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40米,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的宏伟建筑群落成。“龙宫”竟占了整个古襄武城的三分之一,高耸的红色宫墙,与日月争辉,巍然屹立的南大门,高悬唐太宗御笔亲书的“李家龙宫”四个金色大字,遒劲凝重,神采飞扬。(见示意图1)但遗憾的是这一匾额已毁,今悬于李家龙宫南大门上的匾额我们从书法、落款等几方面综合考证,确系后人伪制。
从“龙宫”原貌图中,可以将唐代建筑的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风格规范但有不失开朗等特点全部展现出来,形成了震憾人心的“盛唐气象”。其主体建筑色调简洁明快,层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龙宫”四周城墙环绕,建筑物以南大门主殿的纵轴为中心线,宫内建筑分前、中、后三组,楼阁林立,店堂巍峨,环境肃穆,颇为壮观。“龙宫”的主殿屋脊上安放九兽(龙、凤、狮子、天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和引什),在封建王朝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只有皇宫和太和殿安放十兽,李家龙宫的地位由此可见。现“龙宫”北殿屋脊系当年残存。整个“龙宫”建筑物上镶嵌大大小小1899条雕龙,象征“十八子李”根深叶茂。主祭堂高悬“陇西堂”巨匾,李姓后人均在此祭祀祖先。“李家龙宫的修建,使昔日‘渭州’陇西城日趋一日的煊赫起来,李氏的达官显贵前来祭祖,文武百官亦频频巡视,陇西一时成为西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11]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唐朝中后期。
至玄宗时“天宝盗起,中国用兵,而河西、陇右不守,陷于吐蕃,至大中、咸通,始复陇右。”[12]安史之乱后,吐蕃兴起,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又陷秦、渭、洮临、广德元年复陷河、兰、岷廓。贞元三年陷安西、北廷,陇右州县尽矣”。[13]之后,陇西郡地陷没于吐蕃九十年之久。到宣宗时收复,并恢复渭州、陇西、襄武建置。此时陇右一带之吐蕃族虽属于唐,但唐王朝却无力统治,只是笼络而已,此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唐末。自哀帝四年(907年)之后,陇右诸地又陷吐蕃达五十余年。从安史之乱到唐末近150年的时间里李家龙宫所在的陇西郡襄武县社会动荡,屡遭兵火,民不聊生,陇西李氏大举渡江南迁,遍布各地。而李家龙宫也数度遭毁 ,变成了一片废墟,至今遗址方圆一百多亩地下一片瓦砾,有的地方竟厚达十米,当地人称之为“瓦渣坡”。直到宋元时期才修复了部分建筑,亦因战火遭毁,元代建筑仅保存一座。
明万历五年(1577年),李氏后裔,时任陇西知县的山东临邑人李汝相倡导筹资重建李家龙宫,由于大唐盛世已衰落,李姓在当时的声望和地位远非昔日可比,所以只是在原李家龙宫的旧址北面恢复了部分建筑——亦称“北极宫”或“祖师殿”。殿内供奉着李府先祖真人李白,托塔天王李靖,纯阳真人李琼和中坛元帅哪吒太子李罗车等。此时的李家龙宫已完全由一座单纯的皇室祖庙建筑群而降格为兼有臣民祭祀祖先的普通宗祠和道教宫观双重性质的建筑群。由于道教有着非常庞杂的神仙系统,在这一系统内,几乎所有的古代名人将相都被纳入其祭祀谱系中,特别是在历史上名臣将相辈出的李氏家族更是如此。所以,造成此时的李家龙宫内道教供奉的神仙和李氏族人供奉的先祖共处一室的局面。因此“在建筑形态上,经常出现道俗不分的现象。”[14]而李家龙宫整体建筑也呈现这一风格。这一基本形态也成为从万历五年到现在为止李家龙宫建筑群的基本形态。增建后的李家龙宫除主体建筑群外,外围建筑有北天第一门(俗称头天门)、北天第二门(已毁)、北天第三门(已毁)等辅助性建筑。清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癸亥(二十八日),是月,甘肃回族米喇印、丁国栋起兵反清。”[15]四月,回民抗清义军已攻破李家龙宫所在地今陇西县城之北城。顺治六年(1649年)“陕西总督孟乔芳奏,清军在甘肃巩昌夹攻米喇印,李国肃回民抗清义军,冲杀七十余里,余众悉溃。”[16]米喇印败退时,李家龙宫再次被毁,仅留“北天第一门牌坊 ”。
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部分建筑,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吕高培任知县时,曾于任内在“北天第一门”上悬“仰弥高”竖匾额。同治五年(1866年),陇西城再陷兵灾,全城建筑毁于一火,李家龙宫再遭劫难。
清末及民国初年在“龙宫”原来遗址的基础上,又陆续增建维修一新,规模虽远不如前,却也山水相依,楼殿参天,别有天地。(见示意图2)宫内前部建有戏台和五座楼及大小殿阁建筑,院中苍松翠柏,肃穆幽静,谓之“前五楼”。中部建有主祭堂建筑群,主殿及两侧殿均飞檐翘角,群龙盘脊。殿中供奉道家始祖李耳,纯阳真人李琼(吕洞宾)等李氏祖先牌位,香火甚旺。“龙宫”北殿屋脊上的九条雕龙,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主脊上有四条“游龙”意为“龙游四海,四海升平”;两坡屋脊上为四条“飞龙”意为“龙行天下,国泰民安”;正中屋脊上为大型盘龙。北殿后部为后花园,有五座人工堆成的假山,分别名曰普贤崖、文殊岭、白衣岩、接引山、太乙峰,山下的佛龛内分别供奉着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和大势智等菩萨。此时的李家龙宫出现了一种佛、道宗教性偶像和现实中的真实人物共处一室的奇特文化景观。我们把其放入整个古代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考虑,这种奇特现象是由古代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所造成的。据唐晓军等《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研究,清代“佛、道、儒的进一步融合,宗教诸神以及民间神鬼逐渐人格化,人逐渐神灵化,人神不分的趋势在加强。”[17]可见,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清末以来的各种形式的道观、祭坛和民间祠堂之中,李家龙宫即属这种情况。虽然此时的李家龙宫兼有着多种功能,但其作为祠堂的主体地位却仍然没有改变。清末民初陇西名人王海帆曾为当时的李家龙宫撰写了一幅气势恢弘的楹联:“家学溯犹龙,早垂道德昭前代;堂谟承射虎,应有勋名启后人”,[18]就是对这一历史胜迹的凭吊。
新中国成立后,李家龙宫被改建为益民麻绳社,1958年改办县第四中学,将全部殿宇简易改修为教室和办公室。1961年四中撤并后,先后改办为城关五小、南安初中。其间,绝大多数殿宇楼阁均遭人为拆除,三座假山夷为平地,李家龙宫已彻底没有了以前的雄姿。李家龙宫现存建筑物有北天第一门、主殿、祖师殿、陇西堂、龙殿、北过殿、九龙殿、李靖殿以及后花园郡公楼、聚贤楼、元朝戍边楼等大小十一座建筑,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建筑主体屋架、屋顶、屋脊、砖雕、两座假山和北天第一门等残存得到应有的保护和修复。“龙宫”现存脊兽均为北宋时期砖雕,其形态生动、笔法简练、线条流畅、雕工精细、保存完整,为一组精美的艺术珍品,极具文物价值和考古价值。1981年、1985年陇西县人民政府分别宣布北天第一门和李家龙宫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家龙宫成为今陇西县境内仅存的古代建筑群。2002年陇西县委、县政府对李家龙宫遗址建筑群进行了全面恢复原貌的维修,并重塑李耳、李崇、李琼、李世民四尊先祖圣像,在“龙宫”后花园新修了北大门。2003年9月正式向游人开放。2006年6月李家龙宫被列为定西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对李氏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陇西李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所以如何深入、系统、客观的研究李氏文化,对探寻李氏家族在“陇西” 地区的源流,丰富甘肃地方文化,加强海内外李氏后裔交流,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李氏文化的研究虽然从古到今都是姓氏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如何将李氏文化研究与现实生活更加紧密、有机的结合起来,仍然是李氏文化研究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1.陇西李氏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已经从单纯的姓氏文化演化成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现象。而“陇西”作为李氏宗族所共同认知和世代相袭的郡望,其意义也已远远地超出了地域的名称,“陇西”这一名号,已成为一种文化标识而深深根植于每一位李姓后人的心中。所以今天我们在研究李氏文化,关注其历史意义的同时,应更多的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出发,从微观上入手,宏观上把握,要在全面把握李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抓研究成果的推介和开发。选择能够在较大范围产生社会回应和广泛认同的课题去突破,特别是从海内外李姓人士寻根敬祖和光宗耀祖的朴素感情出发确定研究重点和研究计划,进行集中的课题研究,力求把研究和成果推介结合起来,以从有利于推介活动的操作性课题做起,注意社会效益。
2.陇西李氏文化研究初期,在李氏族谱收集、李氏渊源的考证、李氏名人资料的整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作为甘肃四大文化的陇西李氏文化和其它三大文化相比,无论在研究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远远不够,对李氏文化的研究中涉及历史、人物、轶事等方面的资料收集与整理不能形成准确而具有说服力的认识,对陇西李氏文化中具有民俗性的东西缺乏深层次的研究。所以我们在以后研究过程中要进一步重视陇西李氏文化的民间性、群众性和地方性特点。有目的地挖掘与陇西李氏文化相关的轶闻轶事,通过挖掘、征集、整理,使所有与李氏文化相关的景点、遗址、遗物乃至一幅楹联、一尊塑像、一株古树都有一个说法,呈现其真正的文化内涵。另外在对李氏文化进行对外宣传的同时,要重视当地群众性宣传,增强其地域民间文化氛围,给人们以文化的厚重感和鲜活感。
3.要重视文化研究和景点建设相结合。李氏文化在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现象的同时,也已经成为一项文化经济资源,吸引着海内外李氏后人及无数游人到陇西寻根、参观和旅游,所以如何把“陇西李氏”这块金字招牌做大,是关系到今陇西县乃至与陇西李氏文化有关市县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以陇西县为例,境内就有大量的有关于陇西李氏的文化遗存(前文中已述),但遗憾的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这些遗存的研究、保护、开发还远远不够。如前文中介绍的李家龙宫建筑群遗址,虽然也进行了一定的修缮,但其整个配套设施建设还几乎为零,文化遗存的整体性还没有很好的整合。所以,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坚持文化研究和景点建设相结合,互相映证,相互推动。以李家龙宫古建筑群为中心,全面规划,有计划的搞好景点建设,抓好陇西李氏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尤其是加强对一些年久失修或业已毁坏的文物古迹的原貌恢复,力争形成一批以陇西李氏为主题的古建筑群。
在今天,以李家龙宫为代表的李氏族人活动遗址在见证着陇西李氏发展过程的同时,也已成为陇西的文化品牌。所以,对李氏文化及其相关遗址的进一步全面、深入的研究必将为促进陇西乃至整个甘肃旅游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延寿:《北史》, 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年版,第100页。
[2] 李开珠:《略说陇西李氏源流》,《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第96页。
[3]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1204页。
[4]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
[5] [6] 李清凌:《关注姓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研究——以陇西李氏的地望为例》,《兰州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第47页。
[7] 李天昌:《陇西李氏文化专辑》(内部使用),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1994年版,第27页。
[8] 孟永林, 许有平:《李姓渊源及“陇西”李氏考略》,《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125页。
[9] 罗哲文, 刘文渊, 刘春英:《中国名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10] 王耀东:《李氏文化缘何落户陇西县》,《社科纵横》2005年第2期,第142页。
[11] 李天昌:《李氏文化研究续》(内部使用),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1998年版,第34页。
[12] [13] 欧阳修, 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年版,第960,1040页。
[14] [17] 唐晓军, 师彦灵:《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 古代建筑》,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120页。
[15] [16] 章开沅:《清通鉴》,岳麓书社出版社,第167,169页。
[18] 杨天成:《试论李氏族源郡望和祖籍》,《档案》1994年第6期,第35页。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四位。为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在台湾、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 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约为1亿,其中中国大陆有李姓92074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19%。河南省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
源于嬴姓
源于嬴姓,或出自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或出自周朝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 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概括有两种: 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征,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 另一种说法是:据史籍记载,周朝以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沉湎女色,使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皋陶后裔有个叫理征的人,出于一片忠心,直爽地指出纣王的错误,劝他改正,结果因此惹恼了纣王而被杀害。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契和氏本是陈国人(今河南淮阳),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娘家人,于是便往豫西方向逃。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时,母子二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尤其是小利贞,饿得奄奄一息。可是,这一带荒无人烟,又怎能找到食物呢?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树上结有一些“木子”,于是便采下来吃。就这样,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然后,他们又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县(今河南鹿邑东部)安家落户。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时也为了躲避纣王的追缉,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缘故,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
编辑本段其他来源
源于改姓、赐姓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哀劳夷后,曾赐当地各少数民族以赵、张、杨、李等姓。 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全面汉化政策,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回族李氏是七世纪以来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中国并定居;十三世纪以后又有一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在与汉、维吾尔、蒙古族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回族,又称“回回”。回族散布面广,主要与汉族杂居,以西北地区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安徽、辽宁、北京等省、市分布较多,约有七百三十万人。李氏在回族中所占比例较高,有些直接来自古波斯或阿拉伯,如五代前蜀词人李珣,其祖先就是波斯人,来中国后留居梓州(今四川三台)。
少数民族李姓
⑴苗族: 苗族居住在南方,半数以上在贵州,其余分布于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等省,与其他兄弟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约有五百一十万人。李氏在苗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黔西威宁地区的苗族中为大姓之一。汉姓为“李”、苗姓为“孟恩路”,这是他们实行“子父连名制”的一种特殊写法。苗族中的李氏,有些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有的已与李氏的原义无关。例如,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由张秀眉领导的贵州苗民起义中有个起义军将领叫李洪基,但他并不姓李,“李”系他的苗语名字“拟”的讹写,而“拟”在苗语中意为水牯牛,“洪基”为“弯角”之意,故“李洪基”即“弯角水牯牛”。据有关学者考证,清朝官府在登记户籍册时,用同音的汉姓代替男性户主的苗名,因而形成了苗族汉姓。苗族中的一些李氏,就是这样产生的。 ⑵壮族: 壮族系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成,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约有一千三百四十万人,其90%以上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少部分居住在云南、广东等省。李氏在壮族中人数较多,曾出过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如太平天国著名将领李开芳、李锦贵、李文彩等,均为壮族李氏人。 ⑶瑶族: 瑶族主要由古代“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四十五万人,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五省区的山区,其中广西瑶族人数约占总数的70%强。李氏为瑶族主要姓氏之一,在瑶族原有十二姓中居于第五位。瑶族李氏根据血缘远近,分有若干“房”;各房都有称呼,辈分称谓有“本头”、“巴比”、“九古”等。瑶族李氏具有反抗封建压迫的精神,清朝有广东八排瑶民反清首领李英,还:有湖南瑶民起义首领李元发。 ⑷白族: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并散居于云南省碧江、元江、昆明、昭通及贵州省毕节等地,1982年统计约有一百十三万余人。唐朝史学家杜佑,曾任岭南节度使,熟悉南方少数民族情况,他所撰写的《通典》中记载有白族的姓氏:“其地有数十部落……有数十姓,以杨、李、赵、董为名家,各据山川,不相役属。”从中可以看出李氏是白族中的大姓,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再往前追溯,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在赐给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以张姓时,又赐各酋长杨、李、赵等姓。这又说明一千七百多年前云南白族已有李氏。三国以后,有不少李氏汉人徙居云南,久而久之,与白族融合在了一起,如唐朝贞观年间的“西洱河蛮”中的杨、李、赵等姓,都自称本来是汉人。难怪有人说云南的李氏不容易分清谁是汉族还是白族。在历史上,白族李氏曾涌现出一些比较著名的人物,如宋朝大理国有大臣李紫琮,明朝有文学家、史学家李元阳,清朝有学者李倬云、李根云、李崇阶等。现在,李氏仍为白族四大姓之一。 ⑸畲族: 畲,意为烧榛种田,即在播种之前将田中的草木烧去,以灰作肥料。畲族因从事畲耕(即刀耕火种)而得名,他们自称“畲民”或“山客”,约有三十八万人,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六十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他们通用汉语,主要从事农业,长期和汉族人民杂居,关系十分密切。福建霞浦县畲族族谱中记有“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盘、蓝、雷、钟、李有三百六十余丁口,从闽王王审知为乡道官,由海来闽”,这说明唐朝末年福建有畲族李氏。元末有福建农民起义首领李志甫,据说就是畲族人。 ⑹犹太族: 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公元前十三世纪曾在巴勒斯坦居住,用希伯来语(属闪含语系闪语族),公元前十一世纪建立以色列王国,创犹太教。公元一至二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绝大部分被赶出住地,其中散入欧洲的受到迫害屠杀,或与当地民族结合。犹太进入中国,约始于唐朝;有较多的人来中国,是在北宋中叶。北宋时进入中国的这一批犹太人,其先祖在公元前二世纪七十年代离开犹太本土,流徙到印度的孟买地区,在那里定居了一千一百多年之后,于十一世纪中叶或后叶,又循海道向东推进,到达了中国。他们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向皇帝殷勤致意,并进贡西洋布。皇帝接受了他们的贡品,同意他们“留遗汴梁”。于是,这一支犹太人就在开封定居下来,并分别取了汉人的姓。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犹太人散居于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宁波、泉州等地,但人数最多是住在开封的犹太人。住在开封的这一支犹太人移民,以李氏为首,共有李、俺、艾、高、穆、赵、金、周、张、石、黄、聂、金、张、左、白等十七姓,其中两李、两金、两张为“同姓不同家”。金世宗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在开封上市子东南(今河南开封南教经胡同)购置土地,建筑寺院,取“清者精一无二,真者正而无邪”之意定名为清真寺,通称礼拜寺,作为开封犹太人宗教活动的中心。这所寺院是中国历史上创建最早、保存时间最长、最为著名的中国犹太人的礼拜寺。到了明朝,开封犹太人进入鼎盛时期,教徒发展到五百余户,约四千余人。明崇祯皇帝十五年(公元1642年)9月明军掘黄河堤放水淹李自成起义军,使开封沦为泽国,开封犹太人逃亡各地,直到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重建开封城时,幸存的犹太人才随同汉、回民返回开封,后又在寺院旧址上重建了清真寺。清初,开封犹太人有李、艾、赵、张、高、金、石七大姓,李氏仍居首位。现在开封犹太人尚有四姓,仍有李氏,他们已完全接受了汉族文化。 ⑺蒙古族: 源于陈蒙古八旗李雅拉氏,原居于丹东岫岩奇风岭地区,后取其姓首字谐音汉字“李”为氏,隶属镶红旗蒙古。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驻守岫岩奇风岭一带,今后裔散居于岫岩汤池、凤城赛马等地。 ⑺回族: 回族中的李氏,主要源自赐姓。 据《中国历代回教名贤事略》中记载:唐朝时的“李光颜,本阿跌失,敕勒十五部落之一也。因世有武功,赐以国姓荣之。” 五代十国前蜀的李舜弦(诗人)、李徇(文学家、药物学家)、李成三兄妹,本波斯人,其先于隋朝时来中国经商并定居,后封官入仕后赐给了李氏。于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经宣武军节度使卢钧荐举入朝策试,并于次年被授进土及第的李颜升;唐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被封为怀化将军的李珂末均大食国人,其姓也是及第受封后的赐姓。唐朝时,门第森严,等级分明,姓氏族谱志书均是皇帝“颁诏册定”的,故“国姓”是不敢冒用的。 赐予回族的李氏,不仅唐朝有,明朝也有。如初以翻译外国文书后被升为锦衣卫指挥的哈只,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朝廷浩封时,因无中国名,故赐姓李(诚)。 此外,有个别的李氏则是源于改氏。《闽书方外志》中记载:明朝的李蛰,原本姓林,但祖上“性刚正不挠,为执政所嫌,从容毕命于福州”,其后便改氏“李”了。在清朝,内务府回回族人尼亚咱改氏为李,这也是回族李氏的又一支。
百家姓知识李姓来源
本文2023-10-17 08:59:4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73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