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姓的家谱文献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3收藏

宫姓的家谱文献,第1张

江苏泰州宫氏族谱卷,(明)宫继兰始修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清)宫本昂续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省泰州市陈家桥西村,有两部,其一残。

山东平原王杲屯宫氏分支重修家谱,(清)宫长泰修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1998年台湾宫云章整理复印。现被收藏在山东省平原县王杲屯村宫氏族人处。

宫氏族谱,(清)宫增祜重编,宫百颐续录,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东东莱宫氏族谱,(民国)宫春贞、宫树芳修订,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铅印本,今仅存三卷。现被收藏在山东省烟台市图书馆。另有一全套藏于莱阳市宫玉海处。

宫氏家谱四卷,(民国)官方舟续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东泰安宁阳宫氏家谱,(民国)宫玉方、宫现明续修,民国年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庄乡陈美村。

晋国是大国,有吞并小国的心思,虞和虢都是晋相邻的小国。晋国在灭掉“虢国”之后,归途中顺道灭掉了“虞国”。

《宫之奇谏假道》发生在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当时晋国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目的就是一石二鸟:先吃掉虢国,再捎带着消灭虞国。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要借道,虞公不听,结果也就不出预料的这么亡了国,并且在历史上留下了两个成语:假途灭虢、唇亡齿寒。

扩展资料

《宫之奇谏假道》一文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五年》,即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是年,晋献公以当初晋庄伯、晋武公讨伐晋国内乱时,虢国经常帮助晋君公室攻打曲沃,又匿藏晋国的流亡公子造成祸乱为由,商议出兵诛讨虢国。

其时,虢国与虞国相互依存,互为犄角,结为军事联盟共同对付晋国。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

为了打破联盟,晋国大臣荀息献计,利用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的弱点投其所好,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其一是向借道虞国攻打虢国,其二是离间虢国和虞国的关系,令其互不支持。

《宫之奇谏假道》便是这一背景之下,围绕虞国国君准备接受晋国贿赂借道一事,虞国大臣宫之奇的的谏言。

舜,中国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又称虞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

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

还传说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唐代张守节特别指出:“蒲州河东县本属冀州。”似认为舜是河东县人。

唐代蒲州河东县即今山西永济市,治所在今蒲州镇。

孟子认为舜是东夷人。

《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傅说(音悦,yuè),约公元前1335-1246年。

殷商王武丁的至高权臣--大宰相(即上三公第一位),据正史典籍、近年考古发现及傅氏早期家谱等文献记载,他是中华汉族傅氏家族的始祖。

傅说是我国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及建筑科学家。

胶鬲是孟子直接点出“举于鱼盐之中”的名人。

胶鬲原为商纣王时的大臣。

胶鬲,殷商时人,起初隐居在商地。

周文王将他推荐给殷纣王做大臣。

后来纣王暴虐无道,周武王兴兵讨伐。

纣王得到了消息,便派胶鬲到鲔水地方等候周武王,打探实情。

周武王军队到了鲔水后,胶鬲便问武王说:「西伯要到什么地方去?」武王回答:「到殷地。

」又问:「什么时候到?」「甲子日到殷城外」于是胶鬲回朝覆命。

当时刚好下雨,但武王仍带兵疾行,军师认为不可。

武王说:「胶鬲已经回去覆命,如果我不准时到达,胶鬲一定会因此犯上欺君之罪而被杀;我们一定要准时到达,才能救得了胶鬲。

」|由此故事,可见武王之守信义,与胶鬲贤能而为文王、纣王、武王所重视。

管仲( 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 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

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

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 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楚国期思县潘乡人(今河南固始县),楚国令尹,以贤能闻名于世。

《淮南子·人间训》:孙叔敖在出任令尹前,“决期思之水(今河南固始县境的史河),而灌云雩之野”,即带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灌溉农作物,这项水利工程,就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期思陂”(《大平御览·地部》:“楚相作期思陂,灌云雩之野。”)。

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楚国名相,蒍氏,名敖,字叔敖,一名蒍猎,蚡冒之后,“世为列姬,国地朝廷”。

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楚相),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

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

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

百里奚早年贫穷困乏,流落不仕,在被晋国俘虏前,曾游历齐、周、虞、虢等国,这使得他对于各国的民俗风情、地理形势、山川险阻知之甚悉,为他后来给秦穆公筹划东进准备了必要条件。

百里奚早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坎坷的经历,使他尝尽了艰苦生活的滋味,也亲眼目睹了下层人民的悲惨处境,对他后来任秦国大夫时,为官清正,树立以民为贵的思想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百里奚辗转到虞国任大夫。

秦穆公五年(前655年)晋国借道于虞以伐虢国,大夫宫之奇以“唇亡齿寒”劝谏虞君,虞君因曾经接受晋献公的宝玉“垂棘之璧”与名马“屈产之乘”而答应了晋国。

百里奚深知虞君昏庸无能,很难纳谏,便缄默不语。

结果晋在灭虢之后,返回时就灭了虞国,虞君及百里奚被俘。

后来,晋献公把女儿嫁给秦穆公,百里奚被当作陪嫁小臣送到了秦国。

他以此为耻,便从秦国逃到宛(今河南南阳),楚人把他当作奸细,绑了起来问他做什么的?他说他是虞国人,亡国出来逃难的。

楚人便叫他养牛,不久他养的牛比别人的都强壮,楚人便称他为“看牛大王”,连楚王也知道了他的名号,就叫他到南海看马。

秦穆公听说百里奚贤智,想用高价赎回他,又怕楚人不许,就派人对楚国人说:“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国人同意将百里奚交还秦国。

百里奚回到秦国,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囚锁,向他询问国家大事。

百里奚推辞说,他是亡国之臣,不值得询问。

秦穆公说:“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秦穆公与百里奚谈论国事数日,秦穆公十分赏识他,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

这时他已是70多岁的高龄。

后来他又推荐了蹇叔,蹇叔带着他的两个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来到了秦国。

百里奚的妻子杜氏自从百里奚走后,就独自带着儿子逃荒,辗转来到秦国。

听说百里奚做了相国,就想尽办法去相国府洗衣裳,机缘巧合下,与百里奚相认。

你的认可是我解答的动力,请采纳

春秋时的晋国(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经诸方征伐之后,成为北

强国。晋献公在位的时候,为了扩大疆土,一直想灭掉晋国南面的两个,

国――虢国(原在今陕西宝鸡东,后迁至今河南陕县东南)和虞国(今1

西平陆北)。这两个小国由于国力弱小,为了自身的国家安全,因此结

同盟,以相互支援。晋献公知道,如果晋国发兵攻打其中一国,就会两面

敌,很难取胜。晋国大夫葡息听闻虞国国君虞公很贪财,便建议晋献公用

金收买虞公,从而破坏虞国与虢国之间的同盟,然后逐一消灭它们。

晋献公采纳了苟息的计策。公元前658年,葡息带上良马、玉壁及大

金银财宝出使虞国。荷息见到虞公,献上宝物,然后提出借虞国道路去政

就国的要求。虞公看到宝马和美玉,爱不释手,立即答应了有息的要求。

夫宫之奇劝阻,虞公不听,还助晋伐费,占领了就地下阳。三年后,普献公又派人到虞国,请

求借道伐就。宫之奇看出晋国的险恶用

心,再三劝谏虞公不要借路给晋国,并

指出唇亡齿寒的道理。但虞公财迷

心窍,执迷不悟,以为与晋同

宗,都是姬姓国,晋不会害虞。

宫之奇见虞公如此目光短浅,再

三劝谏不成,知道虞国必亡,便带

着家人远走高飞了。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再次指挥军

队,穿过虞国攻打虢国。在虞国军队的引导下,晋军很快杀进毫无准备的虢国都城,消灭虢国。虢国国君临死前说

道:“灭我者不是晋国,而是虞公啊!”

晋军得胜回国,在路过虞国时,虞公正要准备举行盛大的仪式亲自欢

迎慰劳晋军,没想到晋国军队突然发起进攻,活捉了虞公,又攻下了虞国都

城,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虞国。晋献公终于实现了吞并两国的目的,而虞国国

君也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年、五年)

-----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

原文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1)。公曰(2): “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3)。”对曰:“宫之奇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 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不为道(4),入自颠柃(5),伐溟三门(6)。冀之既病(7),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 于逆旅(8),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9)”虞公许之, 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 会虞师,伐虢(10),灭下阳(11)。(以上僖公二年)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 (12)。 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13),寇不可玩(14)。一之谓甚(15)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16), 其虞、虢之谓 也。”公曰: “晋,吾宗也(17),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19),是以不嗣(20)。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21);为文王卿士 (22), 勋在王室,藏于盟府(23),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幅乎亲以宠幅,犹尚害之,况以国 乎?”公曰:“吾享祀丰髫(24),神必据我(25)。”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26): ‘皇天无亲(27),惟德是辅(28)。’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29)。’又曰: ‘民不易物,惟德繁物(30)。’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 冯依(31),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32),神其吐之乎(33)?” 弗从,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34),曰:“虞不腊矣(35)。在此行也, 晋不更举矣(36)。”

冬,十二月丙于朔(37)。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38)。师还,馆于 虞(39),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膳秦穆姬(40),而修 虞祀(41),且归其职贡于王(42)。

==================================================

注释

(1)晋:诸侯国名,姬姓,在今山西西南部。

旬息:晋国大夫。

屈:晋回 邑名。

乘:这里指良马。

垂棘:地名,出产美玉。

虞:诸候国名,姬姓,在 今山西平陆东北。

虢(guo):诸候国名,姬姓,在今山西平陆南。

假道:借路。

(2)公:指晋献公。

(3)宫之奇:虞国的贤臣。

存:在。

(4)冀: 诸候国名,在今山西河津东北。

不道:无道。

(5)颠柃(ling):地名,在 今山西平陆北。

(6)溟(ming):虞国邑名,在今山西平陆东北。

三门:三 面城门。

(7)病:受损。

(8)保:同“堡”,意思是修筑堡垒。逆旅:客 舍。

(9)请罪:问罪。

(10)里克:晋国大夫。

(11)下阳:虢国邑名,在 今山西平陆南。

(12)表:屏障。

(13)启:启发。这里的意思是助长。

(14)玩:轻视。

(15)甚:过分。

(16)辅:面颊。

车:牙床骨。

(17)宗: 指祖先。

(18)大伯:周太王的长子。

虞仲:周太王的次子。

昭:宗庙里左 边的位次。

(19)从:依从。

(20)嗣:继承。

(21)穆:宗庙里右边的位次。

(22)卿士:执掌国政的大臣。

(23)盟府:主管盟书的官府。

(24)享祀:指祭祀。

丰:丰盛。

繁:同“洁”。

(25)据:依附,这里指保佑。

(26)《周书》:已经失传。

(27)皇天:上天。

无亲:不分亲疏。

(28)辅: 辅佐。

(29)黍稷:泛指五谷。

馨:香。

明德:光明德行。

(30)繁(yin): 是,

(31)冯:同“凭”,依附。

(32)荐:献。

(33)吐:意思是不享用祭 品。

(34)以:率领。

(35)腊:年终的大祭,即腊祭。

(36)更:再。举: 举兵。

(37)朔:每月初一。

(38)虢公丑:虢国国君,名丑。

(39)馆:住 宿。

(40)膳(yin):陪嫁的人或物。

秦穆姬:晋献公的女儿,秦穆公的夫 人。

(41)修虞祀:不废弃虞国的祭祀。

(42)职贡:赋税和劳役。

==========================================

译文

晋国大夫旬息请求用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去向 虞国借路,以便攻打虢国。晋献公说:“这些东西是我的宝物啊” 荀息回答说:“如果能向虞国借到路,这些东西就像放在国外库房 里一样。”晋献公说:“宫之奇还在虞国。”荀息回答说:“宫之奇 为人懦弱,不能够坚决进谏。况且他从小同虞君一起长大,虞君 阻他亲近。即使他进谏,虞君也不会听从”于是,晋献公派荀息 去虞国借路,说:“冀国无道,从颠柃入侵,攻打虞国溟邑的三面 城门。冀国已经被削弱,这也是为了君王的缘故。现在虢国无道, 在客舍里修筑堡垒,以侵袭敝国的南部边邑。我们敢请贵国借路, 以便向虢国问罪。”虞公同意了,并且请求让自己先去讨伐虢国。 宫之奇劝阻虞君,虞君不听,于是起兵伐虢。这年夏天,晋国大 夫里克、荀息领兵会同虞军攻打虢国,灭掉了下阳。

“晋献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 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 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 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 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虞 公说:“晋国是我们的同宗,怎么会谋害我们?”宫之奇回答说: “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不从父命,因此没有继承周朝 的王位。虢仲和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当过文王的执政大臣,对 周王室立下过功勋,记载他们功绩的盟书在盟府里保存着,晋国 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能有什么爱惜?再说晋国爱虞国,这种 爱比桓叔和庄伯的后人对晋国更亲近吗?桓叔和庄伯的后人有什 么罪过,而晋献公把他们都杀掉了,不就是因为他感到他们是一 种威胁吗?至亲的人因为恃宠而威胁到献公,而且还要把他们杀 掉,何况一个国家对他的威胁呢?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洁净, 神明一定会保枯我。”宫之奇说:“我听说过,鬼神不随便亲近哪 个人,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上说:‘上天对人不分亲 疏,只帮助有德行的人。’还说:‘五谷祭品不算芳香,只有美德 会芳香四溢。’《周书》上又说:‘人们的祭品没有什么不同,只有 有美德的人的祭品神才会享用。’照《周书》这么说,君主没有德 行,民众就不会和睦,神明也不会享用他的祭品。神明所依凭的, 在于人的德行。如果晋国夺取了虞国,用他的美德向神明进献祭 品,难道神明会不享用吗?”虞公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告,答应了 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离开了虞国,并说: “虞国不能举行年终的腊祭了。这一次虞国就灭亡了,晋国用不着 再发兵了。”

冬季的十二月初一,晋国灭掉了虢国。虢公丑逃到京师.晋军返回途中在虞国驻扎,趁机袭击了虞国,把它灭掉了。晋军抓 住了虞公和大夫井伯,把他们作为晋献公女儿秦穆姬的陪嫁,但 没有废除虞国的祭祀,并把虞国的贡物归于周王室。

  是的。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晋国不用再出兵了。” 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宫之奇谏假道

(僖公五年)

题解

这篇文章通过对宫之奇谏假道和虞公拒不采纳而最终导致亡国之祸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了宫之奇精辟的形势分析和准确的预见才华,同时也反映出了虞公的愚昧昏庸。

原文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13],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14]:“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15]。”对曰:“宫之奇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16],入自颠軨[17],伐溟三门。冀之既病[18],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19],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20]。”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

注释

[13]乘(shèng):这里指良马。

[14]公:指晋献公。

[15]存:在。

[16]不道:无道。

[17]颠軨(líng):地名,在今山西平陆北。

[18]病:受损。

[19]保:同“堡”,意思是修筑堡垒。逆旅:客舍。

[20]请罪:问罪。

译文

晋国大夫旬息请求用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去向虞国借路,以便攻打虢国。晋献公说:“这些东西是我的宝贝啊。”荀息回答说:“假如能向虞国借到路,这些东西就像放在国外库房里一样。”晋献公说:“宫之奇还在那里呢。”荀息回答说:“宫之奇为人懦弱,不能够坚决进谏。况且他从小同虞君一起长大,虞君对他很是亲近。即使他进谏,虞君也不会听从。”于是,晋献公派荀息去虞国借路,说:“冀国无道,从颠軨入侵,攻打虞国溟邑的三面城门。我们讨伐翼国,翼国受到损伤,这也是为了君王的缘故。现在虢国无道,在客舍里修筑堡垒,以侵袭敝国的南部边邑。我们敢请贵国借路,以便向虢国问罪。”虞公答应了,并且请求让自己先去讨伐虢国。宫之奇进谏,虞君不听,于是起兵伐虢。这年夏天,晋国大夫里克、荀息率领军队会同虞军攻打虢国,灭掉了下阳。

原文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21]。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22],寇不可玩[23],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24],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25],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26],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27]。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注释

[21]表:这里是外部屏障的意思。

[22]启:启发,开端。

[23]玩:忽视。

[24]辅:车厢两边的甲板。

[25]宗:同宗。

[26]不从:不跟从他父亲。

[27]盟府:主管策勋封赏盟约的官府。

译文

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外部屏障,虢国灭亡,虞国必定会跟着完蛋。不可借道给晋国而招惹它的贪心,对入侵别国的贼寇不能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已经够了,难道还可以来第二次吗?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存,嘴唇缺了,牙齿便受冷寒’,这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虞公说:“晋国是我的宗族,难道会害我吗?”宫之奇回答说:“太伯、虞仲,是太王的儿子。太伯没有随侍在侧,所以没有继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做过文王卿士,功勋在于王室,受勋的记录还藏在盟府。晋国准备灭掉虢国,对虞国又有什么可爱惜的呢?况且虞国能比晋国的桓叔、庄伯更加亲近吗?如果他们爱惜桓叔、庄伯,这两个家族有什么罪过,但是却被杀戮,不就是因为他们威胁到晋侯自己了吗?亲近的人因为受宠而威胁到献公,还要把他们杀害,何况是一个国家对他造成威胁呢?”

原文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28]。”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29],惟德是辅[30]。’又曰:‘黍稷非馨[31],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32]。’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33],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34],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35]。”

注释

[28]据:依从,凭借。

[29]无亲:不分亲疏。

[30]辅:辅佐。

[31]黍稷:指祭祀用的谷类。

[32]繄:是。

[33]冯依:凭借,依靠。

[34]腊:年终时的祭祀。

[35]更举:再次出兵。

译文

虞公说:“我祭祀的祭品丰盛又清洁,神明必定保佑我。”宫之奇回答说:“下臣听说,鬼神并不是亲近哪一个人,而只是依从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说:‘上天没有私亲,它只对有德行的才加以辅助。’又说:‘祭祀的黍稷不芳香,美德才芳香。’又说:‘百姓不能变更祭祀的物品,只有德行才可以充当祭祀的物品。’这样看来,那么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明也就不来享用祭物了。神明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了。如果晋国占取了虞国,发扬美德作为芳香的祭品奉献于神明,神明难道会吐出来吗?”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的要求。宫之奇带领了他的族人出走,说:“虞国过不了今年的腊祭了。就是这一次,晋国不必再次出兵了。”

原文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36]。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公曰:“何时?”对曰:“童谣云:‘丙之晨[37],龙尾伏辰[38],均服振振[39],取虢之旗[40]。鹑之贲贲[41],天策焞焞[42],火中成军[43],虢公其奔[44]。’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注释

[36]上阳:虢国都城,在今河南陕县南。

[37]丙:丙子。

[38]龙尾:指尾宿,为苍龙七宿之六。伏辰:指日行至尾,光为日夺,伏而不见。

[39]均服:戎服,黑色。振振:盛貌。

[40]取虢之旗:古战以取得对方旗为荣,取旗即获胜。

[41]鹑:鹑火,柳宿,为朱鸟七宿之三。贲贲:状柳宿形状。

[42]天策:傅说星。焞(tūn)焞:光盛貌。

[43]火中:指鹑星出现于南方。成军:勒兵整旅。

[44]其:将要。

译文

八月的一天,晋侯包围了上阳,问卜偃说:“我能取得胜利吗?”卜偃回答道:“能够取胜。”晋侯问:“那是什么时候呢?”回答说:“童谣上说:‘丙子日的清早,龙尾星为日光所隐;军服整齐威武,夺取虢国的大旗。鹑火星快速飞行,天籁星很昏暗,鹑火星在中的时候,可以进行军事行动,因为虢公将要逃跑。’这个日子恐怕在九月底十月初吧?丙子日的清晨,日在龙尾星的位置,月在天策星的位置,鹑火星在当中,一定是这个时候。”

原文

冬十二月丙子朔[45],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46]。师还,馆于虞[47],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48]。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49]。

注释

[45]冬十二月丙子朔:此用周历,即夏历十月初一。

[46]京师:王城,周都城,即今河南洛阳。

[47]馆:客舍。这里作动词,意为居住。

[48]媵:陪嫁。秦穆姬:晋献公女,秦穆公夫人。

[49]职贡:职役赋税等。

译文

冬季,十二月初一,晋国灭掉了虢国。虢公丑逃亡到京城。晋军返回途中,在虞国住宿,趁机袭击灭掉了虞国。晋国人抓住了虞公和他的大夫井伯,把井伯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员,但没有废弃虞国的祭祀,并且将虞国的赋税归于周王。

原文

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50],且言易也[51]。

注释

[50]罪:责备。

[51]易:疏忽,轻率。

译文

所以《春秋》记载说:“晋人执虞公。”这是责备虞国,认为它对借道这件事情太草率了。

评析

晋国第二次再向虞国借道的时候,没有给虞国什么好处,而是直接提出,且还很理直气壮。俗话说吃人嘴短,虞公以前接受过贿赂,所以这次也不好开口拒绝,于是就引出了宫之奇的劝谏之辞。

首先宫之奇分析了当前的局势,用车和人体相关组成部分互相依存,来比喻虞、虢两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同时也指出,晋国再一次向虢国借道,实在是太目中无人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而应向对待强盗一样加以戒备提防。宫之奇的主张非常清晰,虞应该联合虢一起来抗晋,而不是给晋国提供灭虢国的方便。他是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三国之间的关系的,指出“虢亡,虞必从之”的悲惨结局。

宫之奇的劝谏以祭祀活动来结束,虞公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接着,宫之奇又以祭祀的日期预见虞国肯定会走上灭亡之路。宫之奇是位智者,他赶在虞国灭亡之前全家逃离,不肯当亡国之民。后来事情的发展恰如宫之奇所预料的那样,晋国在消灭虢国以后,返回途中顺道把虞国也灭了,虞公成了阶下囚。曾经是不可一世的国君,一朝变成随他人之女陪嫁的奴隶,这种天上、地下的巨变,不能不使人感慨万千。这也应了那句老话:“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

宫天挺、宫之奇、宫兆麟、宫素然、宫梦仁等。1、宫天挺:字大用,元代开州(今南乐县)人。生卒年不详。率性耿直,能诗善文。一生著有《范张鸡黍》《宋仁宗御览托公书》《宋上皇御赏凤凰楼》《使河南汲黯开仓》《严子陵垂钓七里滩》《栖会稽越王尝胆》6个剧本。

宫天挺、宫之奇、宫兆麟、宫素然、宫梦仁等。

1、宫天挺:字大用,元代开州(今南乐县)人。生卒年不详。率性耿直,能诗善文。一生着有《范张鸡黍》《宋仁宗御览托公书》《宋上皇御赏凤凰楼》《使河南汲黯开仓》《严子陵垂钓七里滩》《栖会稽越王尝胆》6个剧本。

2、宫之奇,生卒年不详,春秋时虞国辛宫里(今山西平陆县张店镇附近)人。他明于料事,具有远见卓识,忠心耿耿辅佐虞君,并推荐百里奚,共同参与朝政,对外采取了联虢拒晋的策略,使国家虽小而强盛。

3、宫兆麟(?-1781)字伯厚,中国江南怀远人,清朝大臣。自贡生授湖北安陆通判,累迁至山东粮道。乾隆三十一年,授湖南按察使。桂阳州民侯七郎殴杀从兄岳添,贿其兄学添自承。

4、宫素然,女,生卒年不详,镇远人,南宋镇远州女道士,生卒年不详。以白描人物画见长,有传世名作——人物画长卷《明妃出塞图》。《明妃出塞图》为纸本,水墨,纵302厘米,横1602厘米。

5、宫梦仁(1632~1713),字宗衮,号定山。鏐伟子。康熙九年(1670年)会试第一,康熙十二年补殿试,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御史、河南督粮道、湖北驿盐道、山东提学副使、通政使司右参议、右副都御史、福建巡抚等。

宫姓的家谱文献

江苏泰州宫氏族谱卷,(明)宫继兰始修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清)宫本昂续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