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太极的创始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1收藏

谁才是太极的创始人?,第1张

关于太极拳起源的几种说法

关于太极拳起源和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许宣平、宋张三峰、明张三丰、清陈王廷和王宗岳等五种不同说法。

唐代许宣平,安徽歙县人,李白东游,见许宣平题诗传舍,以为是“仙诗”,至歙县屡访之,不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本末》说许“辟谷不食,行如奔马。唐时每负薪卖于市中。李白访之不遇,为题诗于望仙桥”。说他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则无他证。

宋张三峰为武当丹士之说,宋、元、明三代并无史料可据。黄黎洲于清初为明遗民内家拳家王征南撰《王征南墓志铭》,系据高辰四所写王征南言行而成,以为内家拳“盖起于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阙明,以单丁杀贼百余”。其言荒诞不足信。

明代内家拉扯宋徽宗时代有所谓武当丹士张三峰为祖师爷,原与清初创造的太极拳无关。

张三丰,据《明史·方伎传》记载,“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但《明史》又说:“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至于张三丰创太极拳一说,是辛亥革命(1911)后的一种附会而已。

王宗与王宗岳是两个时代的人。据现有资料,王宗岳是清乾隆年间人,著有《太极拳论》。关于王宗岳的生平待后详述。

陈王廷是太极拳的创始人

陈王廷是陈家沟第九世,其父名抚民,祖名思贵,均好拳习武,《陈氏家谱》说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东称名手……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但族谱、墓碑、《温县志》都作“王廷”,故应作陈王廷。

陈王廷出身地主家庭,据《温县志》记载,在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任温县“乡兵守备”,明亡后隐居家乡,晚年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如《遗词》上半首说:“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寇,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如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陈王廷于明亡时正当壮年,到“年老残喘”,尚能“耕田”、“造拳”,可推定其创造太极拳,应在十七世纪的七十年代,即1644年明亡后的三十年光景。《黄庭经》,是道家“嘘吸庐外,出入丹田”的导引、吐纳方法,从《陈氏拳械谱》可知,太极拳套路有太极拳(一名十三式)五路,长拳一百零八式一路,炮捶一路。结合导引、吐纳,成为内功拳一种流派。他的《拳经总歌》却总括了其所创拳套的理法,录于后: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此歌诀见于陈氏两仪堂《拳谱》,歌词深受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影响戚继光是明代整理民间拳术的杰出人物,他总结和整理了明代十六家民间著名拳法,并吸收了其中三十二式编成拳套,收入《纪效新书》中,被称作士练武之源。戚氏的《拳经》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远及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三十二式,长拳短打,去芜存精,用刚用柔,兼收并蓄。它的拳法“式式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大大矫正了当时流行的满片花草,华而不实的花拳之弊害,成为新的拳派。

戚继光与陈王廷相隔约半个多世纪,对陈王廷创造太极拳影响很大,戚氏《拳经三十二式》被陈王廷吸收了二十九式编入太极拳套路,如《拳经》以“懒扎衣”为起式,陈王廷所造拳套七路都以此为起式。甚至陈式《拳谱》和《拳经总歌》的文辞,也仿造戚氏的《拳经》,可见影响之深了。然而,这仅仅是说继承和影响,并不是说陈王廷的太极拳抄自戚继光,更不能说戚继光创造了太极拳。陈王廷的功绩在于继承了戚继光的拳术遗产,并推陈出新,创造了一种新的拳派,这就是太极拳。举个例子来说,如陈式太极拳中专门练习周身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灵敏性的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的方法,在戚继光、俞大猷、唐顺之、陈冲斗等拳术著作中均无记载,其他各派拳术中也无此训练方法,而是陈式太极拳所独有的竞技方法。

陈氏太极拳的五大特点

纵观陈王廷创造的太极拳,有以下五个特点:

1把拳术和导引、吐纳相结合。

我国古代的导引和吐纳,源远流长,在公元前几百年前的《老子》《孟子》《庄子》等著作中已出现,汉初淮南子刘安又编成“六禽戏”,后汉著名医学家华佗则改为“五禽戏”,是后世气功、内功的先导,也是道家养生学的基础。陈王廷把拳术中的手、眼、身、步法的协调动作,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这对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拳术技巧,的确是一种创造性的发展。

2螺旋缠丝式的缠绕运动,动作呈弧形,连贯而圆活,极符合经络学说的原则。

经络是指布满人体内的气血通路。经络发源于脏腑,布流于肢体,脏腑经络气血失和,则神机反常而疾病作,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宜鼓荡”,“气遍身躯”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轴,微微旋转使两肾左右抽换,通过旋腰转脊,缠绕运动,布于周身,通任、督(任脉、督脉),练带、冲(带脉、冲脉),达于四梢,归于丹田。陈、王、武、李四家太极拳论,先后发其幽微。这些正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而使太极拳成为“内功拳”的一种流派。

3创造了双人推手的竞技运动

推手,旧称打手,是我国武术中一种综合性的实习技击方法。自古以来就有踢、打、摔、拿、跌五种分部练习法,但它们各具特色,古代有“南拳北腿”、“长拳短打”之称,就说明这种分歧。同时,由于踢、打、拿、跌四法,在实践中有较大的伤害性,因此历来大都只作假想性或象征性的练习,这就为花假手法打开了方便之门,而前人苦心积累的点滴经验,也由于实践不足,很难提高技击水平。

陈王廷创造的推手方法,以缠绕粘随为中心内容,综合了擒、拿、跌、掷、打等竞技技巧,并且还有所发展。譬如拿法,它不限于专拿人的骨节,而是着重拿人的劲路,这就比一般拿法的技巧高。

推手方法的出现,解决了实习技击时的场地、护具和特制服装等问题,成为随时随地两人可以搭手练习的竞技运动,并在我国的武术技击方法(踢,打、摔、拿、跌)中注入了一个新的内容——推。

4创造了粘随不脱,蓄发相变的刺枪术基本练法。

根据推手时的“听劲”方法,继而创造了双人粘枪法,这也是陈王廷独创的成就之一。这种器械对练法,解决了不用护具也可以练习实刺的问题。

练习太极拳粘枪时,采用沾连粘随的原则,缠绕进退,疾若风云,封逼掷放,往复循环,为刺枪术开辟了一条简便易行,提高技术的途径。

5发展了以太极精义为依据的拳法理论

陈王廷的《拳经总歌》七言二十二句,是太极拳的原始理论,是总结古代技击术的一篇拳论,它阐述了攻击与防御的战略和战术,所以称得上是太极拳七个拳套的概括性拳论。把《拳经总歌》和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式》图诀相对照,就不难看出陈王廷在拳论方面怎样吸取了前辈所归纳总结的精华。但是陈王廷并不满足于吸取当时名家的拳法理论,而是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做了一系列创造性地发挥。

陈王廷在拳法理论上的独创性成就,表现在《拳经总歌》的开头两句: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诸靠”指的是推手八法,是两人手臂互靠,用推手八法粘贴缠绕,以练习懂劲和放劲的技巧,通过严格和正确的锻炼,反复练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高级推手技术水平。这种推手的方法和懂劲的理论,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从外形的技击术提高到“劲由内换”、“内气潜转”和“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高级技巧,在我国武术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同时,它还为后来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陈鑫等太极拳名家奠定了锻炼方法和进一步发挥技击理论的基础。

由于太极拳采取全身放松,用意不用力的锻炼原则,所以要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刚复归柔,达到有柔有刚,刚柔相济。拳套的练法要求先慢后快,快后变慢,慢要慢到别人跟不上我,快要快到后发先至。也就是说,练太极拳要求达到能慢能快,能柔能刚。这种既重外形,更重内蓄的观点,还为提高武术技击水平提供了极有价值的锻炼方法。

太极拳各流派的出现及其发展

太极拳自陈王廷首创之后,在陈家沟世代相传,陈式子孙妇孺皆知,老幼皆练。陈家沟的人丁越来越兴旺,练太极拳之风也愈来愈盛,后浪推前浪,历代都有名拳师。三百年来,历经陈氏子孙及其门徒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太极拳便成为我国重要的拳种之一。

从《陈式家谱》可知,陈王廷三子一孙的拳艺一般,玄孙甲弟则拳艺精到,但从此后继无人。然而,陈王廷的族系第四代秉壬、秉旺、秉奇三兄弟,是陈家沟著名的太极拳手,人称三雄,与同族陈公兆、陈大兴齐名。不过,这时陈王廷所创的七种拳套,已由博返约,原有的一百零八式长拳和太极拳(十三式)第二路至第五路,在陈家沟已很少有人练习,而第一路、炮捶(现代陈式太极拳第二路),推手和粘枪,则精益求精。至五传陈长兴和陈有本时,为适应不同的学习对象,第一路太极拳又有老架和新架之分,至六传又派生了赵堡架。

新架据说是陈有本所创,架式与老架一样宽大,逐渐扬弃了某些高难度的动作,陈家沟人称之为“略”。陈有本的门徒族侄陈清萍,也创造了一套架式,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步加圈,在不改变套路的原则下,由简到繁,以至极为复杂,逐步提高拳艺的技巧难度,与陈有本同时的陈家沟拳师陈长兴,承祖辈的老架系统,架式宽大,难度高,直到他的学生杨露禅在北京传习拳艺时,为了适应保健需要,有逐渐改变了拳套动作,遂成杨式太极拳。后又从杨式派生了吴式太极拳,其创始人为吴鉴泉。

永年人武禹襄先从杨露禅学陈式老架,又从陈清萍学新架套路,其后自创一派,称武氏太极拳。后由武氏又派生了孙式太极拳,其创始人为孙禄堂。

太极

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系辞传又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于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凡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先贤从用兵和较技中认识到一条真理:天下有常胜之道日柔,上善若水,柔可以克刚,避实以击虚,持后而处先。

《易经》等中国古典哲学、道家养生理论、中医经络学说、兵法和其它武学丰富的理论与经验构造成中华沃土,太极拳在这方沃土之上萌发和成长并非偶然。太极拳之所以不断发展而有今日之壮大,也端赖数百年来历代大师们的巨大贡献和无数英锐心血的灌溉。四海之内,有史以来,尚没有哪一拳种有着如此复杂而完善的理论。数百年中,太极拳向外流传,自中原至大河以北、长江之南而渐至偏远,尤其是自上一世纪五十年代始,太极拳得以迅速传播。在传承与创新之中,便衍生出诸多流派。各式太极拳的开山大师;无一不是武术界殿堂级人物,他们都以自己对太极拳的理解诠释太极拳。各种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标志着太极拳的丰富与发展。

太极拳之理虽屡有阐发,但纵横以观之,习者芸望 明师绝少。那掩关自守者有之;将那精微所在深自秘惜,学子皆不得见;功力所限;对拳理精意管窥蠡测者有之,以此类孔见为据修炼则误已,倘竟以此传授则误人;于拳理懵然不知者亦有之,却说玄弄虚,言不及义,则更是贻害无穷。

陈式太极拳宗师陈公发科、心意六合门宗师胡公耀贞两位武术大师,以其毕生的精力和智慧体悟和实践着太极拳之真。冯志强先生得天独厚师从两位大师,将两位大师的倾授融会贯通,以自身对太极拳的深刻理解,对传统的陈式太极拳成功地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创立了深刻反映万物本象的心意混元太极拳(简称混元太极拳)。混,取万物万象意;元,为初始根本之意。冯先生将自己的真知灼见,贯彻到功法和拳法之中,以造福人类之心,毫无保留地奉献于世。我们的世界,是运动的世界。亿万年来,自然界中,日经月行,星环辰绕,莫不循圆以为轨道;水滴而形珠,石磨而状卵,石滚水注,莫不符合圆的规律;禽兽的扬降与走跃,也莫不留下圆弧之轨迹。人类发展了科学技术,而察今日飞机之螺桨,车辆之转轮;电动之机械,乃至物质之微观结构,同样无一脱离圆的运动。直线是无限大的圆之一段,点即是无限小的圆,螺旋则是国与其它因素的合成。圆运动乃是万物运动的本质,乃是乾坤大道。

人身之阴阳,往往不得其平,则血气滞而疾病生。作为内功拳,混元太极拳以功为本,为拳为母,以养为主。作为其内功修炼之道,混元功一系列功法疏通经络、平谧阴阳,培补内气,增长内功。

练拳须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混元太极拳之走架,动静相兼,内外俱练,性命双修。其多种拳架以陈公发科之拳架为基发展而成,始自无极;现有机而生太极,分而成阴阳,动则螺旋曲折;阴阳相生,开合折叠;最后归于无极,彻底地反映出万物的运动规律。其拳架之形势,环圈层叠,螺旋缠绕,动静相兼,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形意相任,开满合严,松沉浑厚,充分体现了太极拳的特点,而且观之自然流畅,如龙如川 , 十分美观。混元太极拳以行拳走架为活桩;注重练意,要求静心慢练,会练善养,有助于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虚至虚灵之境界。同时,通过对缠丝功的练习,在走架时令内气充分缠绕运行于肌肤骨节,敛入骨髓而形成刚柔相济的内劲。

混元内功和走架的修炼,旨在培养混元一气。这一过程,也使修炼者得到中国古典哲学的滋养,对修炼者的身心健康和养生有着巨大的补益,对习练推手散手者,也因修炼所获得的真气、生物磁和生物电的能量而使自己的技击能力得到飞跃。

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祝广大混元太极拳爱好者明白以上道理;从修炼混元功法、拳法和养生之法中获益。

王光之/一个有腔调的人文类解读头条号 你觉得福建口音和广东口音哪个难听懂? (单选) 0人 0% 福建 0人 0% 广东 0人 0% 都好好听啊! 投票 雍正年间,或者更早之前。当大清的皇帝召集天下群臣面觐圣上,各省官员咸如家臣,言语互来,心头灼热。唯独闽粤两省的官员,只要一开口就没了下文 清朝官员上朝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面,孕育着诸多浑厚的文化,这是人类的文明。 大河内外,唯余莽莽。天南地北,生灵千万。 各地的各异的一方水土自然是滋养着各异的一方的生灵。不仅体现在或黑或白的肌肤,或高或低的面貌,形态各异的楼房,还有一张不容忽视的东西——语言。 安塞腰鼓 这一样唇齿之间跳弹,鼻腔鸣响的文化较之一板一眼的文字,它是流淌着的,是历史的血液。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我们幅员辽阔天南地北的祖国,在山水纵横之间滋养不同的氏族。 不管是塞北瑟瑟风中的草原民族,西北黄沙暴土间的沙漠民族,还是江南流水潺潺而过的水乡人家,抑或林海雪原横布万里的白山黑水之间的人们,都有太多故事可以讲。 江南水乡 而语言就是这些故事的载体,当然是除了文字之外的。 我们姑且不聊声调各异的少数民族语言,而只聊聊汉民族的方言。 由于各种诸如战争割据,山川河流碎裂,移民文化冲击,南北交互之类的原因。经过漫长而深邃的演进,我国现如今的汉语方言区有七个: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区(官话),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的吴方言区(吴侬软语),以南昌话为代表的赣方言区,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区,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区,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方言区(白话)。以及最最最复杂,最最最难以辨别的闽方言区。(闽方言区没有代表语言,因为闽方言也大致分有六区——闽东,闽北,闽南,闽中,莆仙,客家话) 我国七大方言区分布地图 而我们今天的故事就是关于福建,这片「 ”F”和「 ”H”不分的奇特世界。别急,我也是个「 ”胡建人”,今天就和各位聊聊「 ”胡建”的方言演变,以及一样全国只有福建和广东才有的东西——正音所。 福建的三次大移民——原来每一个福建人身体里都住着个中原人 福建这地界,难说。 它的名称由来却很简单,唐置福州,建州(今建瓯)之后,各取一字拼做个「 ”福建”。 而在这里崎岖拗口,诘屈聱牙的语言,甚至被国外学术界认为是区别于中文(北方汉语)开外的另外一种语言。最讽刺的是,今天的汉语其实是杂糅了北方胡语的汉民族共同语,而福建方言和粤语等的南方方言则更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韵律。 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里的学者指出用吴语来朗读诗歌,更为入情与化声。 唐代福建地图,江南西道福建 自打秦始皇派了赵佗率大军进驻百越之地(福建,广东,广西及浙江,江西部分地区)。 后来公元前207年,赵佗趁「 ”天下起而攻秦”之际建了自己的国家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自封南越武王。而被楚国人赶到南边的越人则和闽人建了个闽越国。这片混元未开,林瘴森森的土地才开始进入文明的轨道。 「 ”蒙昧之地”,「 ”恶瘴之地”,「 ”凶林野地”,「 ”蛇虫交横,群兽乱舞”都曾是那些中原老爷们对于福建这片山高水远之地的印象。在 大规模迁徙之前这里住着各色奇异的蛮人,他们的语言已经无从考证,更无法成体系地拈来一个名称,历史学家姑且称之作:闽越语。 赵佗南征百越 秦朝之时,赵佗手下的兵基本也都是从中原和关中各地征来,有一部分驻守福建,也就和当地人通婚往来, 的血液开始注入了这片洪荒初昧大地的血管里。 这是来自北方的 第一次进入福建,当然那时还不叫 ,而是叫秦人。 秦军 福建历史上有三次决定命运的移民浪潮,咱们这里不聊太多偏的,就聊聊语言。 及至东汉三国,由于北方的大规模战乱,中原地区(河南,河北一带)大量移民南迁长江之南,最远的一批人到达了今天的福建和广东。史书记载三国之时闽越各地初有人烟。这些先民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年代悠悠,也无以考证有多少人入闽,但保守估计超过10万人。 当时孙吴政权对闽越(广东福建一带)等地的管理十分松懈,因此汉民与百越族也逐渐通婚,风气尤盛。福建一带的民风无所拘束,自由散漫。汉民越过大山,穿河过林,有很大一部分人到了今天的闽南地区,繁衍生息之间,渐渐形成了闽南语的前身,一种似北话而非北话的一种语言。 三国鼎立地图 西晋已降,八王之乱又汹汹来袭,五胡也踏破河山而来,中原百姓再次拖家带口流离故土之外。两晋之时,福建才真正在历史上崭露头角。 由于东晋衣冠南渡,福建的第一次大开发也随之而来。公元3世纪,大量北民南渡,数量逾百万之众,也就在这个时候,河南的王,林,黄,郑,陈等几个大氏族入闽。 衣冠南渡 北民的中原话与古早的闽南语融汇,加之人口剧增,分开了区别,泉漳话开始分化,以建瓯府为中心形成的闽北话也崭露头角。而使用人口相对较少的莆仙话,闽东话,闽中话,客家话则还未形成雏形。 福建人口激增,也更为「 ”中原化”。这是三国两晋的移民,是第一次大规模移民朝。 东晋 这里打着中原的烙印,比如泉州的晋江之意即为:大晋之江山。 而中原文化深刻表现在哪?在福建,家家有家谱,族族有族谱,在福建各地祠堂挂着的「 ”河南某氏”即为那些古老记忆,以及大量今天已经在北方消亡的习俗,仍在福建有所保留。 河南(黄河以南地区,不只是今天的河南省)是福建 最大的来源地——今天福建3千多万人,至少2千万1百万的祖先是河南地区(黄河以南诸省)先民。 氏族文化连同语言文化成了福建的骨髓。 唐代中叶,好家伙,天灾人祸不断。先是安史之乱的「 ”渔阳鼙鼓动地来”,后是黄巢叛军的「 ”满城尽带黄金甲”,看着皇帝都跑了,老百姓自然是也坐不住。 再次大规模迁徙,西南,江南,东南,不一而同。又有一大批先民筚路蓝缕到了福建闽地。 玄宗幸蜀图,是为安史之乱中,唐玄宗从陕西逃亡四川 这个时候的福建早就成了中央 可以「 ”政令通行”的地方。 因为早在南北朝时,福建之地就不安分。陈朝时,福州人陈宝应作乱设了个「 ”闽州”。而到了唐代,置福州府,还设立了边防长官——福建经略使。 这时候的福建隶属江南西道,福建成了军事管辖的禁区。 福建经略使 唐代时,福建人口再次激增,闽北山区,闽东各地,莆田等地也开始有了人烟凿凿之光景。各种不同形态的语言也开始孕育,特别是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话发展迅速。五代十国来了,王审知(河南固始人)入闽是为「 ”闽王”,开良田,定社稷,设官府,兴教化,联百族。 闽王王审知,五代十国闽国建立者 这个时候的闽语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保留中原古汉语风味,同时杂糅吴楚各地的吴语以及福建土人语言的闽语,十分接近今天的福建方言。 第二次大规模移民朝,唐代安史之乱后。 图文无关,哈哈哈哈哈哈 宋元之际,战火再次零落中原,靖康之乱,汴梁的皇城蒙了胡尘,百姓接着跑。更多的语言源再次汇入福建,同时泉州港等福建港口开始兴盛,外语也开始混入,而且还是和福建方言互相影响,比如”台风「 ”(typhoon)和”茶「 ”(tea)等。 靖康之乱 而此时的经济中心已然南迁,福建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北宋时期置福建路,脱离依附的建制。及至南宋孝宗,福建这才完完全全成了个行政独立的地儿,也是从这开始,福建各地的分化才完完全全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了「 ”八闽”的称谓。 图文无关,哈哈哈哈哈 为什么有了依海而生的,靠山吃山的不同的福建人。 这是第三次大规模移民潮,靖康之乱后。 三次移民潮之后,福建成了今天的福建。这个时候的福建有42个县,人口逾越4百万,赋税为东南之最。史书称之为:「 ”东南全盛之邦”。 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及邵武、兴化二军 ”十里不同语,百里不同俗「 ”的福建,哪来这么多语言呢? 我们不只是福建人,还是莆田人,泉州人,福州人,漳州人等等。那么体现在啥上呢?——语言。 经过三次大规模移民潮,福建算是成了今天的福建,而语言的变化尤为剧烈。 接下来的福建方言除了小改,基本成型。20世纪末,中外历史学家一致认为,福建反倒是最可能保留了古汉语血脉的地区,以及这里的 血统会较于民族激荡融合地区更为纯粹。 而古汉语和南方语言交融,就出现了”魔性十足「 ”的福建话。 为什么?山河阻断,黎民固居。最典型的例子当属闽西各地的客家人,他们往往筑起高高的封闭的土楼,拒绝和外界往来。从某种意义上看,你也可以把福建看做一个”大土楼「 ”。 闽西客家土楼,龙岩地区 那为什么福建不像粤语广东一般,湘语湖南或者赣语江西等拥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方言区呢?而是在福建之内再次裂为六大方言区呢? 福建方言区分布 这原因就复杂了。 大原因。首先,咱们福建这地杂糅了太多种语言,来自古中原的汉语,来自北方胡语和汉语交融之后的汉语,吴楚等地的吴侬软语,以及福建这地界百越族的语言,各地杂糅交汇的语言。 而从小处入手则更为复杂,这里不多说,大致意思你要明白一点:福建这地,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全省九成的陆地面积是为丘陵地貌。北边还有个武夷山隔着,南边就是台湾海峡。 地形图 这样的地界,会出现一个情况——隔绝。 这种隔绝不止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上,还体现在文化上,语言上。 山海相隔的福建,不止和其他省份相对隔绝,连同自己的内部也十分隔绝,前面说到的客家人就算了,那是人为的隔绝。我们所说的隔绝,更多是地理上的大隔绝,以及人文文化上的氏族隔绝,福建人十分看重氏族文化和宗族凝聚。 宋代大儒朱熹,福建尤溪人,讲学也经常用福建话 福建各地的隔绝出现了”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的奇特景象。 莆田仙游县与泉州永春县相隔几乎无几,仙游去往永春较于仙游去往莆田更为接近,但历史上的隔绝,让从仙游翻过山岭到了永春之后。你会发现,两个近邻犹若两个异邦:一个是操着莆仙话的莆仙文化区,一个是操着闽南语的闽南文化区。 柳永,福建崇安人,在汴梁混迹时也是一口福建话 并行不悖。 这样奇怪的状况在福建还很多,往往一条河流的上下游和一座山的东西边,语言和文化可能都不一样。除了多种语言的杂糅和混合,再有就是福建地形的天然隔绝,让福建各地的人民发展了独立的文化和语言。这也就让福建成为了全国最复杂的语言区。 清朝皇帝的正音所 满清入关之后,接受了中原汉文化以及汉语。 顺治皇帝规定可以不说满语蒙语,但一定要说北方的汉语,所以很多南方官员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学起了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 顺治皇帝 这让前明的福建和广东的官员瞬间懵逼,大明皇帝没这要求啊!咱闽粤的口音”尼细不细不几道「 ”?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为了乌纱帽,能咋地?学呗! 就这样,福建和广东各地的官员开始疯狂学习北方官话(注意,福建方言也是汉语),但成效不尽如人意。福建和广东的科举也受了影响,到了雍正一朝,东南仕子的比例相较于明代又下降了百分40。 雍正皇帝 终于到了雍正皇帝这个时候,福建和广东太过于重要,可都是赋税大省,「 ”朝廷立国之本”。但皇帝也不能听不懂那边的官员上报情况。而且,皇帝哪愿意学闽语和粤语,当然是让福建和广东人学习北话。 当时雍正帝刚登了大典,天下百臣来贺,唯独闽,粤二省官员”仍操乡音,不可通晓「 ”,雍正帝一想,这地方大员尚且如此,那乡里百姓乡音得更重,对于自己的统治不利。 所谓"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时,惟有闽广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赴任他省,官民上下语言不通,而事理之贻误多矣。"意思就是说闽粤官员说不来官话,不能有效通行政令,要耽搁大事的。 于是在雍正六年(1726年),颁布”谕闽广之正音「 ”诏令,还让广东南海的学者高敬亭编撰了《正音撮要》开展了”正音运动「 ”,算是全国第一次的大规模推广普通话运动。 广东的正音学堂,修于雍正年间 起初只针对士子和官员,也就是针对福建广东知识分子和官僚。但随着运动深入,逐渐下到了乡人的嘴里,深入了福建的文化血肉。 也从简单的矫正运动成了教化运动。 当时对咱福建人恶意还不少,《说文》说:”闽人禽声而鸟语「 ”。高敬亭面对此等情况,则说:”京话为官话之道岸「 ”,指出闽粤该学京话以做到”雅言正语「 ”。 这场轰轰烈烈的正音运动,收效还不错,一共分为三个阶段,从雍正直到乾隆,第一阶段为推广教材,第二阶段为修建正音所,第三阶段为大规模推广官话。但也只是对于”肉食者「 ”和”庠序之人「 ”有效用,也就是官僚和读书人。 举措大概为修建正音所(教学官话的学校),推广正音书籍,鼓励正音交流,以及不说好官话不得入仕和入塾(也就是不让你当官和读书)。 其中最特别的一样东西是——正音书院。 雍正年间,在福建一共修了超过200多座,闽北地区今天还保留着遗迹。但其实,福建也并不是都是一口”胡建口音「 ”。福建常出大儒,而这些大儒就办过不少书院,也是以官话为教学语言,比如南平的道南书院(明正德年间修建)。 道南书院,南平 但只有满清之时,才出现了以”正音「 ”为目的的正音书院。这些书院基本都是以明代和宋代书院为基础扩建或者干脆直接用来正音,比如武夷山的崇贤书院。 崇贤书院旧址,武夷山 正音书院只在福建和广东才有,进去学习的人从白发老叟到青年士子,一应俱全。老师是谁?当地驻防的旗人长官,实打实的武将。 想象一下,满面虬髯的大汉在上面教书,而下面坐着老头,那画面 八旗军官 经过长达百年的正音运动,福建的官僚体系和教育体系算是和北方接了轨,但下层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仍旧是「 ”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场运动,和福建话算是和平相处了。 我爱我们的福建话,虽然没有普通话的灵魂 福建话是全国最难懂的方言之一,而且内部派系众多。 在福建,最难懂的方言是莆仙话,据传「 ”鬼话”温州话也是以莆仙话为祖源。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福建的普通话考试通过率是常年垫底的。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有好几次大规模的推广普通话运动,以及现如今的规范教育让福建口音也在慢慢变淡。 最为明显的是,随着巨大外来人口的迁入,教育的规范化。以福州为例,今天福州的教育已然全面「 ”普通话化”,随着市区的扩大,以及每年数十万外来人口的迁入,文化激荡之间,今天的福州话正在下一代身上的日渐消亡。 这不免不让我这个「 ”杞人”开始「 ”忧天”。 福建是华侨最大的侨乡之一,走南闯北,纵横四海是福建人的传统。虽然我们的福建话难懂,而且不便交流。 陈嘉庚先生,著名爱国南洋侨领,厦门集美人。被毛主席誉为「 ”华侨旗帜” 但只要有那么一口乡音在,我们福建人走得再远,也能回家。不是吗?

谁才是太极的创始人?

关于太极拳起源的几种说法 关于太极拳起源和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许宣平、宋张三峰、明张三丰、清陈王廷和王宗岳等五种不同说法。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